线性代数题目?

  一、试卷中线性代数部分所占比例变化

  在题量上2004年1月以后试卷的题量由原来的32道题目减少为26道题目,而线性代数的题目总量由原来的13道题,变为12道题目,仅减少了一道简答题。

  整份试卷的总分仍然为100分,但是两部分在分值上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线性代数题目合计分数原来是41分,而2004年1月以后变为 48分。与概率统计内容在合计分数上的差距减少,原来两部分相差18分,而2004年1月以后两部分内容相差变为4分。

  二、试卷中涉及到的线性代数知识点

  1.试卷中曾经出现过知识点

  综合10次自学考试《高等数学(二)》试卷分析可以得到10次考试中涉及到的线性代数考试的知识点为:

  n阶行列式计算;解求由阶行列式确定的方程;矩阵的行列式;代数余子式;伴随矩阵;矩阵运算;逆矩阵;解矩阵方程;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求矩阵的秩;向量的线性表示;线性相关判断;线性无关判断;求向量的极大无关组;求向量空间的基;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求线性方程组的解;利用初等变换解方程组、求逆矩阵、求秩;非奇异矩阵;特征向量;特征根;对称矩阵;相似矩阵;合同矩阵;正交向量;正交阵;正交变换;实二次型;合同阵;正定矩阵等。

  2.试卷中出现较多的章节

  根据出现频次统计,试卷中出现较多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教材中的以下章节:1.3行列式的计算;2.2矩阵的计算;2.3逆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3极大无关组;3.4秩;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3.6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4.4向量的正交化;4.5正交矩阵;5.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2相似矩阵;5.3实二次型与矩阵的合同;5.6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

  三、各种题型中涉及的线性代数知识点

  根据《高等数学(二)》试卷中的五种试题类型涉及到的知识点,按照知识点出现的频次的多少,可以得到五种类型试题中以往考试的重点章节和内容。

  单选题的试题曾经出现在1.3行列式的计算;2.2矩阵的计算;2.3逆矩阵;2.5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3极大无关组;3.4秩;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3.6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4.1线性空间与基;4.4向量的正交化;4.5正交矩阵;5.2相似矩阵;5.3实二次型与矩阵的合同;5.6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其中10份试卷中出现在5道以上的章节依次为:2.3逆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2.2矩阵运算;1.3行列式的计算;4.5正交矩阵;5.3实二次型与矩阵的合同;3.4秩。

  简答题试题曾经出现在2.3逆矩阵;2.5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3.6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4.1线性空间与基;4.5正交矩阵;5.2相似矩阵;5.6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等。其中10份试卷中出现在2次以上的章节为: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2.3逆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4.5正交矩阵;5.2相似矩阵。

  计算题试题中曾经出现在2.3逆矩阵;2.5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4秩;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4.4向量的正交化;5.2相似矩阵。其中10份试卷中出现在2次以上的章节为:2.3逆矩阵;3.4秩;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4.4向量的正交化。

  证明题试题中曾经出现在2.3逆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4秩;4.5正交矩阵;5.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2相似矩阵。其中10份试卷中出现次数在2次以上的章节为:2.3逆矩阵;3.4秩;4.5正交矩阵;5.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2相似矩阵。

  综合应用题试题中曾经出现在2.3逆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4.5正交矩阵;5.2相似矩阵。其中10份试卷中出现在2次以上的章节为:2.3逆矩阵;5.2相似矩阵;4.5正交矩阵。

  由各种题型中的出现频次较多的知识点可以看出《高等数学(二)》考试中线性代数的考点主要集中在2.3逆矩阵、3.2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3.5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4.5正交阵和5.2相似矩阵。

  四、线性代数复习建议

  线性代数复习的重点在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五章。复习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将重点章节的概念进行归纳整理,理解概念的含义。特别注意逆矩阵、正交阵、相似矩阵、对称矩阵、合同矩阵和正定矩阵的概念、判定和性质。掌握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定义、判定。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2.是将知识分块掌握。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计算可以矩阵的初等变换为工具,解决求已知矩阵的逆矩阵,求矩阵的秩,判断向量的线性相关与无关,进行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解线性方程组和化实二次型为标准型等问题。以行列式和矩阵的运算为工具,解决第五章和其他有关计算问题,如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相似矩阵,正定二次型的判定等问题。

  3.重视第四章、第五章内容。从试卷中各章所占分值排序看,2004年1月以后的试卷有向后面章节倾斜的倾向,所以,我们对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不可轻视,由于这两章中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很多考生有畏难情绪,甚至有的人放弃这两章的部分内容,这样在考试中可能会很吃亏。其实后面两章的内容在复习中要将精力放在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并会应用上,对于一些理论的推导证明不用深究。

}

2015年线性代数依旧是5道考题,两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两个解答题,两个解答题是22分,今年这两道大题都是常考知识点,并且数学二、三考得是完

  2015年线性代数依旧是5道考题,两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两个解答题,两个解答题是22分,今年这两道大题都是常考知识点,并且数学二、三考得是完全一样的,第一道是,求矩阵的幂的运算以及矩阵方程的求解;另一道是,考查了矩阵相似的充分条件,以及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数学一考了一道向量空间中,基的相关计算与证明。
  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的赵睿老师分析真题称,相对于14年的线性代数题目来说,今年的线性代数题目比14年的题目要简单,14年的两个大题中,数一、数二、数三第一道大题都考查了一个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基础解析以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特解的问题,这道题涉及到了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属于基本题型。而今年数二数三的第一道大题考查了矩阵求幂的一般方法,实际也是考查矩阵相乘的运算问题,只要计算仔细一点这个分数拿到没有问题;第二问是一个矩阵求逆的问题,这道题的关键是要能把向量X分离出来,然后用矩阵求逆的方法,比如初等变换法求出逆矩阵即可。
  对于第二道大题,数一、数二、数三都考察了根据特征值反求矩阵中的参数以及求可逆矩阵P,把矩阵A相似对角化。首先要求矩阵中的未知量的时候,这需要知道一个性质,即相似矩阵的充分条件:矩阵相似则特征值相等。这样就只需要求出两个矩阵的特征值,一对比就可以求出未知数。第二问就是常规解法,根据齐次线性方程组求基础解析的方法,求出特征向量即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道题目是求可逆矩阵P,所以只需求出特征值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即可,但有些题目,若让求特征向量,就不能单单写出一个向量,要写出全部的特征向量,否则会扣分,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个小的细节问题。从今年出题的情况来看,题型老旧,知识点比较单一。
  从大纲的角度来看,现在数一、数二、数三的考试大纲几乎完全一样,数一的同学多一个知识点,多一个向量空间,而今年恰好考了一个求向量空间基的问题。线性代数今年这五道题来说,两道解答题,数数二、数三完全一样,选择题是完全一样的,填空题数一与其他不一样,是一个求数值型的n阶行列式的题目,用常规的按行或列展开,然后用递推法推导出结果。从这几年考试的特点来看,线性代数题考得很基本,而线性代数题本身比较灵活,一道题往往有多种解法,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2016年的考生,如果要准备线性代数的复习,还是应该按照考研题的特点,重视基础,把概念搞清楚,把基本的东西搞清楚。
  以上我们从考试知识点方面对2015年考研数学试题线性代数部分考点进行了分析。从历年的数学考题来看,命题组的专家都是紧紧扣住三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试卷中基础知识的考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对准备2016年考试的考生来说,复习时首先应该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弄懂、弄通教材,打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书本上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理解到位,切不可开始就看复习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复习。在第一次的全面复习中,还要扎扎实实的把每个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都过一遍,查漏补缺;其次,注重公式的记忆,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研读教材时要重视习题,不要求每个概念都背下来,但一定要熟习它是如何反映在题目中的;最后,要注意综合。今年解答题主要是考察综合能力,我们这种综合能力不是简单的一个知识点、两个知识点,都是跨章节的,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不管是线性代数还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是微积分,一定要加强综合、加强训练。你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方法得当,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性代数的应用题例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