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昌州高中大概什么时候投放?

  昌州古城介绍:昌州古城,再现古昌州时的建筑风貌,城内以繁华的宋代街市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为主要构成部分,以写实的手法融入了宋代的官府衙门、寺庙街坊、百家祠堂、手工作坊、戏台戏楼、客栈小吃等日常生活状态,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宋代昌州城的热闹景象。

  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旅游项目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设内容包括历史文化风情街、生态休闲景区、配套项目三部分,建设风格为体现宋风宋韵的中式建筑。满足包括休闲旅游、餐饮旅舍、商业娱乐、文化展示、民俗表演、石刻艺术体验等需要。生态休闲景区以展现大足地域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休闲观光为主题,建设项目包括音乐广场、生态园林、景观桥梁、观景亭台楼阁、亲水步道、流水画廊等。

  休闲、度假、古城、建筑、山

   中国>重庆市

  嘉陵江滨江路 → 成渝环线高速公路 →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 → 渝蓉高速公路 → 大足东互通 → X676 → 五星大道 → 二环北路东段 → 景区。
   9) 行驶10米,到达终点

  提前了解 海棠香国 所在地 重庆 的最新天气预报,做好完美行前准备,迎接一段愉快旅程 ^-^

景区内的景观目录下一页

}

  原标题:古诗歌勾勒出大足印象:青袍白马翻然去 念取昌州旧海棠

雪中的白塔(今称北塔)。通讯员 罗国家 摄

  大足北山崖壁上有清代的“海棠香国”刻字,图为刻字拓片。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魏中元拍摄

  始建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的大足,取意“大丰大足”,包含着当时的人们对于丰饶、富足的向往。

  古诗中的大足,是一处风景优美之地,且风物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记。历代关于大足的古诗歌,共同勾勒出了一出隽永的大足印象。

  根据现有史料统计,自宋以来,共有70多位诗人留下了300多首关于大足的古诗。他们咏山歌水,用文字记录了大足在岁月更替中的容貌。

  据史料考证,最早的一首大足古诗,是宋朝宣和(1119年—1125年)年间任昌州知州的张唐民写下的《题扪参阁诗》——

  讼简民纯羡小州,两衙才退似归休。

  一怀山果三升酒,暮掩青峰即下楼。

  在这首诗中,张唐民盛赞大足打官司的人少,民风淳朴。因此,即使要处理诸多事务,每天公务结束时,仍有轻松的心境。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关于大足的古诗中被提及最多的风物,竟然不是如今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而是现在已无处可寻的昌州香海棠。

  《大足县志》原主编李传授介绍,早在唐朝中期丞相贾耽的《百花谱》中,便有海棠“西蜀昌州产者,有香有实”的记载。

  至宋代,进士刘望之写下《观海棠》,用“平山堂下花无数,看到海棠春好处”的诗句,为大足海棠拍了张“风景照”;昌州知州于倞夸赞海棠香气袭人,在《太守咏海棠》中写道:“和风春满园,草木皆芳薰。”

  到了明代,公安派文坛领袖袁宏道虽未来过大足,也已听闻海棠大名,在《送从军罗山人还大足》中,他动情地写下“青袍白马翻然去,念取昌州旧海棠”的诗句,意在叛乱已定,前来从军的大足罗山人终于可以返乡欣赏年年盛开的海棠花。这两句诗,堪称大足咏海棠的压卷之作。

  到了清代,诗人们咏海棠的兴致依然很高。大足知县李徳写下《海棠香国》,以“召公芳树千年馥,荀公奇香尽日留”的佳句形容大足海棠的香气持久不散,令人心旷神怡;大理寺少卿、中宪大夫刘天成写下《棠城古风》,用“奇花乱舞迎西湖,娇艳浓开香北阙”比拟自己曾经的壮志和作为。

  “海棠在这些诗歌中,早已不仅是花朵。”李传授认为,在刘望之、于倞笔下,海棠代表着生机无限的春季;在李徳笔下,海棠是大足特有的风景;而在刘天成笔下,盛开的海棠代表了他有所作为的壮年时光。最富于诗意的还是袁宏道,在他笔下,海棠代表着乡愁。

  正因为如此,香海棠成为大足最具特色的文化要素之一。在今天的大足,仍保留着棠香街道、海棠小学等地名、校名。

  当然,在大足历代古诗中,描写的远不止于香海棠。宋代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杨甲在《安静观诗》中写大足山间的道观:“青山转龙脊,矫首西南天。”明代大足文人夏守銮在《报恩寺诗》中写大足县东的报恩寺:“疏雨瞑浮江竹翠,淡烟晴映海榴红。”清代考据学家、大足代理县令张澍写大足南山:“丹崖翠嶂笑颜开,风送闲云眼底来。”

  作为世界石窟艺术珍宝,大足石刻在古诗中也有亮相。有诗人夸奖自然景色与石刻融合巧妙,明代忠州刺史战符在《灵湫泉诗》中说“照耀金光云影净,岩前又喜见诸天”,意即低头看到的是清澈的池水,抬头又见精美的石刻造像。

  也有诗人将大足石刻中蕴含的向善、修德、勤恳等优良品德写进禅诗中,如宝鼎山大佛湾圆觉洞外的《无题诗》,用“浮世寄俗无凭准,日月如梭似电紧”来形象地说明岁月如梭,人生苦短,因此更应珍惜时光,多行善事的道理。

  此外,大足的古诗词中,还不乏记录历史事件,反映当地兴衰的作品。例如,在唐末至宋末,大足和平安乐,人才辈出,宋代昌州知事陈伯疆诗云:“昌国古要区,人物屹相望。”而到了明末清初,战乱频发,明代崇祯举人潘绂在迁徙中写下“月窗星牅穴,亲知耳语愁子迹”的诗句,描述亲朋好友为了避开战火,躲进山洞,靠月光照明,甚至不敢高声谈话的处境。至清朝乾嘉年间,大足得到复苏,重新恢复了张澍笔下“柳色青来莺舌滑,菜花黄处酒旗飘”的繁荣祥和。

  可以说,古诗中的大足印象,不仅有花、有景、有史,更有情。此间有珍稀的香海棠,有明净的山水,富庶的土地,也有发人深省、劝人向善的大足石刻。这一切构成了景色优美、人文丰厚的大足印象,与1200多年前的“大丰大足”,恰成呼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昌县大树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