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需要做什么准备吗?

在购买书包、文具,准备校服和在学校使用的水壶餐具的过程中,让孩子参与准备学习生活用具的全过程,并充分听听孩子自己的意见,会让孩子直接产生“小学学习大不同”“我的学习我负责”的直观感受。

这是因为小学的用具和幼儿园很不一样。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用品清单,请参考下表: 

1. 书包,需要考虑其良好的负重性能和使用时的舒适性;

2. 铅笔盒,需要朴素实用、容量大、拿取方便,并且拿放声音轻的那种;

3. 每天削好 6 支以上的铅笔备用;

4. 一把大的削笔刀放在家里,削多量的铅笔,一把小的铅笔刀,放在文具盒中备用;

6. 包书使用的 8 开和 16 开的厚纸张,或者专用的包书纸;

7. 三个大号的文件袋,选择不同的颜色,方便分类语文、数学、外语的相关学习资料。

一年级小学生的服装和生活用品清单,请参考下表:

1. 春秋季节校服一套;

4. 校礼服,根据需要购买;

5. 不同季节的运动鞋;

6. 保温水壶和夏季水壶各一个;

7. 餐具根据学校的要求准备。

关于这些准备事项,父母要心里有数,提前准备起来。

一年级的学习任务,父母不能不管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是需要家长的参与的。

幼升小的孩子刚刚暂别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年,乍进入严肃规范的小学校园,开始端正的学习,不适应是必然的。

所以,在幼升小的暑假时期,是需要家长提前帮助孩子过度的时期。

提前一个月让孩子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我们可以大概算一下:晚上9 点入睡,第二天早上 7 点起床,刚刚睡够10个小时。这是小学生需要保障的睡眠时间。

无论孩子之前的睡眠习惯是怎样的,上小学后,他需要在每天的8点前到学校开始学习。

假如暑假的时候父母放任孩子,那么孩子懒散惯了,可能到开学就会睡懒觉,吵闹不想去上学等。

所以要提前让孩子养成学校的作息时间。

暑假多参加一些体能活动

上小学前,父母要保证孩子饮食的营养和睡眠的充足,多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专注力,做到能坚持听讲40分钟而不感到疲劳。

因为上学后,每一节课都有四十分钟,假如孩子还是幼儿园的状态,那很难适应枯燥的课堂,跟不上老师的讲课。

可以在家里模拟课堂,让孩子提前适应。

好不容易放暑假,家长都想让孩子放松放松,但是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很多进入小学的学生,都有提前打好基础。这时候如果你的孩子没有,那很容易跟不上其他同学,跟不上进度。

首先,家长要做到陪孩子每天阅读,10~20分钟最佳,阅读的过程中,教孩子识字,朗读,理解,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

其次,预习课本,让孩子有个准备。

看看往届一年级家长的“历劫”,就知道辅导孩子学习拼音是一件特别“崩溃”的事。

开学后学习拼音往往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但是在暑假学,就会减轻很多压力。

喜妈为家长们准备了暑期预习学习需要的工具,利用起来哦!

适合小学一年级及幼升小孩子。练习拼音的好帮手,尤其对哪些正在学习拼音,而爸妈又帮不上忙的孩子。

适合小学三年级起的中小学生。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一款免费学习音标的工具,试了就知道它的强大。

适合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快速查到汉字、词、成语。关键的是它安排你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成语故事。

适合中小学生。可以分年级、分题材、分字数、分优差查找到你想要的作文。每篇作文都有老师的点评呵!

适合幼儿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天听一篇睡前故事,让孩子快乐成长。从小听睡前故事的孩子,长大一定不会差!

集合各版本的中小学课本,部分课本有录音可以点读收听!

适合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听、读、练结合,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供全国家长交流。高兴事、烦心事,都来这里分享吧!

为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一对一的辅导教师。

}

8月出生意味着什么呢?

按照幼儿园入园要满3周岁,小学入学满6周岁的规定,开学时间又都在9月初,那么,8月出生的孩子,就比同班生日在9月、10月的孩子,小了将近一年。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不小的差别了。

在7、8月,甚至包括整个上半年出生的孩子,被称为“小月龄”孩子,一般会认为他们和下半年出生的“大月龄”孩子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

当然,晚上学,也不是想晚就能晚的;义务教育法规定6周岁要上小学的。不过,这个问题,还是体现了很多“小月龄”父母的担忧。

最近,花友@Eva's Mom就在为这个问题烦心。她在社区里提了一个问题:

作为小月龄娃的父母,你们焦虑吗?娃在学校适应的好吗?是不是年龄越大跟童鞋差距越小呢?我家娃刚上幼儿园小班,在班里最小,无论是运动还是自理能力都是弱很多,焦虑妈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和差距。可是回不去了,又不能晚读一年……

结果,引来了不少花友特别实在的共鸣:

@小可猫可咪:5月生男娃,好想晚读一年啊!

不知道楼主家是男生还是女生,真的是差一个月差好多。如果是男生,那么更加表现明显。

我家是5月生的男孩子,我都觉得,若我家可以晚读一年,会效果更好!

2. 管不住自己,比较活跃

3. 自控能力不如大一点的孩子,更加不如同龄女生

主要问题都出在纪律方面,学习能力上还行,但晚读一年一定比较好

@可爱和小宝的妈妈 :7月份生的,老师说孩子上课脸都不冲着前

我家老大7月份的。从学习上来说,理解能力没问题。可是,一直很慢很慢才进入学习状态。

二年级时,数学老师和我说:都快两年了,他上课时脸还是冲着左右和后面,很少冲着我。

然后,学校里小朋友之间的很多事情,他分辨不清是友善还是恶意。不知道哪些条件是不能接受的。

@小伏特加:7月底生,很担心他上幼儿园会被欺负

我家七月底男孩,明年上幼儿园。娃个头矮,胖乎乎的一团稚气,经常被当成小半年的小宝宝。认知发育比同龄孩子慢很多,性格也很憨,反应慢,安静。小区里看见小朋友会躲开,只有游乐场没人时才会去滑滑梯玩,有人就一个人满小区溜达。我也很担心他上幼儿园会不会被打。

@累累:6月生,女儿是全班唯一吃饭需要喂的

6月生的女娃,现在小班,是全班唯一还要喂的小孩。智力没有太多差距,但自控能力不行,情绪控制能力也不行。上课很随性,喜欢的就上上,不喜欢就发呆瞎玩……好处是萌萌哒,老师都喜欢。

@团团:7月生,二年级了心智成熟度大概是一年级水平

我家是7月出生的女孩,确实感觉比同龄人在发育发展上和行为能力上会弱一点,即使到了二年级,也是有点管不住自己,也不太会看脸色,心智比较弱,情商也低,比较好动,容易粗心,明显没有大我们10个月的女孩沉稳。总体还处于一年级毕业的水平。

@乌龙小茉莉:7月份生,孩子心理定位上觉得自己不如他人

我家是7月份的,男孩,语言发育迟缓,上小班时刚刚会说话,还说不灵清。幼儿园的话题基本不会回家转述,布置的任务也不会回家提起。

中班一年进步很快,语言表达能力和自理能力基本没问题。但是因为相比他人起步晚,即使能力没问题,心理上仍然对自我定位不如他人。不敢表现和尝试,因为之前体验更多的是失败和挫折。

学习能力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心理上的建设,自信,专注等。

卓立老师是位富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曾在北京史家小学担任多年校长。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提到过,月龄造成的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要知道,新生儿的差异是按天算的,婴儿期孩子的差异是按月算的,幼儿期孩子的差异是按季度算的。即使到了儿童期,半年的年龄差也会在孩子们的各种行为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就普遍性来说,秋冬季出生的孩子一遍就能够听懂的内容,在春夏季出生的孩子那里可能需要多两遍;秋冬季的孩子能够轻松达标的一项体育成绩,春夏季的孩子可能就要多加练习几次。

可以说,春夏季出生的孩子,在实际的低年级学习中是比较吃亏的。

看到这里,估计小月龄孩子的爸爸妈妈要着急了!不要急,“反例”也不少 ...给大家看几个“过来人”的评论,能宽宽心!

@ATM1999:别急!小学以后都不是事

我儿子在幼儿园小班时,所有动作都比不过9/10月的娃,因为瘦小经常被别的大孩子无意识打……我们28斤,大孩子45斤,玩的时候有碰撞,我们就飞了,一推就倒了……吵架告状也没人家说的清楚……

但是,小学以后就不是事了。现在无差别,月龄只有小的时候才明显。小学以后毫无影响。

我们是8月30日女娃,目前是二年级的小豆包,从和老师的沟通以及自己的观察,完全没有和大龄娃的差异,包括上课的专注力,思维方式,运动力,精细控制力等。

孩子越小的时候可能会有差异,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差异会越来越小,妈妈不用过度担心。

@奇奇1978:二年级了,开始进步明显,与大月份孩子差距在缩小

我家娃7月20几号的,个子比班上同学矮小,但是班风比较好没人欺负。没上过幼小衔接,幼儿园公立没提前学过,小学前10以内加法都靠掰手指头,一年级时确实学起来有点不如大孩子,拼音也是比较费劲。考试基本上中等偏上,拔不了尖,有坑必进。

现在小二,看着孩子进步比较明显,我觉得不用焦虑,养成好习惯,认真的学习态度,应该没问题的。现在拼音题单我家基本上是唯一唯二的满分。数学也很有进步。与大月份孩子差距逐步在缩小。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当然,从概率上来说,在低年级阶段,大小月龄孩子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了缩小这种差异,帮小月龄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花友@香巴拉821分享了她亲身经历、非常有效的做法,包括孩子的准备,和家长的自身准备!

我家宝妹是六月出生,因为我一直在提前做方方面面的准备,上幼儿园后,她也适应得很快。

当她一岁多自己意识到大一些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开始,我就会将上学形容成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这件事,只有长大的小朋友才可以。

平时回老家,看到哥哥们上学做作业,我也会特意强调一下,“哥哥好厉害,自己上学自己看书了。”然后加上一句:“等你长大了,也可以上学了!”

心理学上指出孩子更倾向于向哥哥姐姐努力看齐,会模仿他们的行为。反正她两岁不到就一直期盼着去上学,觉得自己长大了是件很骄傲的事情。

从小培养她自己吃饭、穿脱鞋袜、自己上厕所,碰到问题鼓励她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用语言求助。这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能给她在初入园时带来更多的自信。

并且,一般刚入园时,老师面临一大群有分离焦虑并且自理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时,难免会有些忙乱。而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既能照顾好自己,自然也更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激励她做得更好,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一直坚持亲子阅读,呵护她的好奇心和专注力,平时比较能坐得住。

第一学期幼儿园老师会经常发一下上课的视频,基本上每次看视频时,我家宝贝都是非常认真地跟着老师学。当然,我家孩子本身性子偏文静,有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可能会一堂课坐不下来,跑来跑去。

小朋友多的时候,难免有纠纷。既要教她不要去打别人、不可以抢别人东西,也要教会她保护好自己及自己的东西。

如果她想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鼓励她自己去询问。这样在幼儿园,当她有需求时,就会自己开口和老师或小朋友沟通。

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我们都会有些不放心。事实上,孩子的适应能力真的超乎我们的想象。

宝妹有过几次哭得撕心裂肺,我看着也于心不忍,但每次我躲在学校监控室里看到,在老师的安抚下,她很快就停止哭泣并融入集体生活之中,于是我也就放心了。

宝妹属于那种慢热型的,陌生场合有些内向。刚入园,她只会和相熟的小朋友玩耍。上了两个多月的学了,班上还有很多小朋友都不认识。我并没有要求她“要多交朋友”之类的,而是尊重她的选择。

第一个学期她差不多只和同小区里的小朋友玩,但第二个学期就明显不会粘着某一个了。问她的好朋友是谁,也能报出一串名字了。

幼儿园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可能不如我们在家这样带得仔细,再加上每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带娃风格也因人而异。如果老师的某种行为让我觉得心存疑惑,我都是直接和老师沟通,而不会私下去猜测是什么原因。当然,孩子哪些方面需要老师帮忙去注意或调整的地方,我也会直接向老师提出来。

上学期我家孩子因为坐校车,平时和老师接触得少,我会每个月和主班老师通次电话,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学期没有坐校车了,放学去接娃的时候,如果老师有空,我也会和她聊下。总的来说,我对孩子的老师还是挺满意的。

幼儿园经常也会有各种活动、节目,或者作业之类的,如果需要家长配合完成,我是挺积极的,绝不给孩子拖后腿。

其实老师和家长像同盟军,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既然我们家长对老师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希望老师能帮忙教导孩子,那家长同样也需要配合老师的工作开展。

宝妹马上小班就结束了,在幼儿园的这一年里,进步还是挺大的,老师给她的整体评价也很高:知识面广,专注力高,和同学老师的相处很融洽。

和班上大月龄的孩子相比,有些方面的差距也还是肉眼可见。

比如:班上组织跑步或爬行比赛时,大月龄的孩子明显就能立马投入“竞赛”状态,而那些小月龄的,就更多地关注周遭的情况;当几个孩子起冲突时,大月龄的孩子更能主动站出来解决冲突并安抚其他小朋友,而小月龄的可能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可这些我觉得不算很大问题,孩子一直在成长,也不停地在学习处理各种问题。

对于年龄相差几个月的小朋友来说,刚入学的时候可能会有明显差异。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孩子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要过多地着急或焦虑,接受这种差异的存在。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后面越来越不重要。

刚入园或入学的小朋友,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保持对学校的热情、对知识的好奇、对自己的信心。不论是成长还是学习,都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哪怕有过不适或落后,但都不是最终的结果。

你觉得“小月龄”是不是个问题呢?投票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一年级需要准备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