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什么软件可以从云端恢复聊天信息?

微信居然能云端保存聊天记录了?

一则关系到微信12亿活跃用户的消息,在这个略显沉闷的初秋周末突然成为热点。根据中国日报报道,腾讯正在计划为微信个人用户推出付费的云存储服务,这将意味着此前没有云端保存功能,换设备时无法自动同步的微信聊天记录,在将来有望实现自动保存和恢复能力。

保存聊天记录一直是不少微信用户关心的痛点,这个早就影响到几乎所有中国网民的即时聊天服务向来不具备聊天记录云同步能力,导致人们在误操作、丢失手机、更换新机后发现,如果之前没能留下备份或是从旧手机转移,此前和他人留下的一切微信沟通记录都将飞灰湮灭。

在腾讯正式回应之前,我们更多想到的还是疑问。这项“史诗级”更新距离很难离开微信的我们究竟还有多远?如果它能在不久的将来正式上线,会带来哪些改变?当然还有更为关键的问题,云端保存聊天记录是否会价格高昂,可能有多少限制?

微信“史诗级”更新就在眼前?

腾讯公司和微信团队至今没有对微信提供云端保存聊天记录服务的消息进行任何方式的回应,不过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已经从消息人士口中得到了相当有趣的细节。

这项服务的全称可能是“个人微信云存储付费服务”,意味着两个细节:第一,这是个收费服务,而且可能是微信上线十年以来首个直接向用户收费的订阅服务;第二,云存储的资料中可能包含聊天记录以及聊天中出现的图片、视频、文件,但不会仅限于此,或许是私有云服务。

微信云存储可能会按年付费,iOS端用户定价为180元/年,Android端则为130元/年。定价水准和腾讯旗下另一大即时聊天服务QQ的普通版QQ会员相近,后者目前的Android端定价为120元/年,不过随着苹果开始为iOS端应用内付费收入分成让步,未来双端价格有可能保持一致。

具体服务细节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我们可以关注云端保存时长及保存内容两个方面。以QQ为例,普通版QQ会员可以保存最近30天的聊天记录,价格约为前者两倍的超级会员则可以有两年时长,停止付费超过一定时限后都会被删除。聊天记录可以保存,但聊天中出现的文件不行。

无论如何,微信有望支持云端保存聊天记录的消息着实让人兴奋,虽然它是深入到数亿中国网民日常生活的即时聊天服务,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带动一大批中国互联网服务迎来巨大进步,其伟大意义和历史地位都不可否认,但过去一直是靠着本地存储来保存历史聊天记录。

在当下,一个微信用户想要长期保存聊天记录就只有两个选择:1、定期在登录PC版微信时将手机端的资料以文件形式备份到电脑,之后可以反向操作还原到手机;2、更换手机时在新手机端登录后经过旧手机端确认,在微信和微信之间传输资料。

不管哪一种选择,都不是实时保存,而且费时费力还有连接不稳定的可能性,轻则数次断开连接重则永久丢失数据。要是一不小心就抹去了回忆自己和他人过往的记录,这样的不可靠未免有些残忍,正因为此,希望微信支持云端保存数据的用户呼声也越来越大。

心理学家罗杰斯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人是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无论你是否认同,都无法回避人经历的过去对其自身造成的影响,更何况回忆是无数人的宝贵财富。最初人们只是用脑子记住,后来写在了笔下,现代的即时聊天用新方式帮人记录下了过去。

要是微信云端保存聊天记录得以成真,那些属于你我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点滴,都可以以合理的代价,在更安全更省心的状态下长期保存。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还能随时翻出和朋友的承诺、和爱人的告白、和家人的温馨,能回忆种种不该丢失不该遗忘的瞬间。

收费很痛苦,但有充分理由

要不要为用户提供云端保存聊天记录的功能,其实有各方面原因困扰着各类即时聊天服务和社交软件,也因此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没有提供这项功能的服务就是不顾及用户体验。毕竟在每一个艰难的问题面前,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做出所有人都会满意的决定。

微信诞生之前,QQ是国内最火热的即时聊天服务,也是腾讯上一个十年最为核心的业务。QQ之所以能成为第一代中国网民共同的宠儿,除了本地化和功能创新带来的优势,离线后消息会在不同设备间同步也是一大亮点。用户换机换网吧之后,依然能通过记录回忆起频频更换网名的好友列表里谁都是谁。

QQ会员出现后QQ的免费消息同步逐渐消失,不是所有消息都能被长期保存,2015年会员内容改版后,更是取消了付费会员的聊天记录永久同步权益,转为保存最近30天或2年。想要永久保存只能导出txt文件,但无论如何,QQ依然会为所有人免费云同步最近的若干消息,还能记得自己是谁。

老牌即时聊天有自己的历史包袱,而新的则轻松很多,它们大都选择很明确地告诉用户,想要永久保存聊天记录或是云同步,那么就需要购买付费用户。这一点在主打认识新朋友的陌生人社交中尤为明显,记录下从陌生人到朋友的点点滴滴,正好也是用户们的核心需求。

为保存云端保存聊天记录的需求收费并不毫无道理,以微信为例,就算不是一个2010年就注册开始使用的老用户,在经历了数个好友数个群聊的“狂轰滥炸”后,也能在本地积攒下数十GB体积起步的数据量。而以云存储高昂的成本计算,为其收费或许是保障即时聊天正常运营的可靠因素。

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免费为用户提供长时间聊天记录云端存储的服务也已不多,除非是只有纯文字内容数据体积可以不去计算,否则都在尝试就这项需求向用户寻求付费。时至今日,只有Facebook的Messenger、Telegram这般“财大气粗”,才会不直接向用户收费。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境内外互为表里的微博和Twitter,它们至今为用户保留着十多年前的聊天记录,只要乐意就能找到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往。不过这两位都是SNS为主,即时聊天功能并没有十分强大,更没有成为绝大多数用户都在使用的核心功能,缺乏商业化基础。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少数人才能体验到的前沿科技变成了全民大众都参与其中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运营成本和商业诉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于是最初平平无奇的云端保存聊天记录,从吸引新用户进入的权利变成了维持长期运营的服务,也变成了商业化转变的注脚。

很显然,互联网服务不可能回到所有功能都是完全免费的年代,像云端保存聊天记录这种关系到大量用户又有实际运营成本的基础功能,选择商业化并开始收费才是更合理的道路。

如果它价格合理,必然会成为不少微信用户的选择,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用户选择付费,按照12亿月活数据计算,也能为腾讯创造至少15亿元收入。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微信有可能提供怎样的服务质量,好的服务并不是上传和下载两个按钮那样简单。

首先是要做到安心,即所有聊天数据都能完整保存在云端,这点对微信来说不是难事。其次是同步过程体验要足够舒适,如果换上新机后要等待数小时将上百个聊天记录还原后才能正常使用微信,必然会影响心情。最后还有可控性,例如结束付费后能否允许用户将云端记录导出到本地查看,以及再次导入到微信等等。

安全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用户数据的传输和保存理应得到妥善保护,不能给利用私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提供任何滋生的土壤。几乎所有的大型互联网厂商,都在最近几年加强了服务安全相关的工作,微信能否长期提供安全可靠的云存储服务,也将证明腾讯在安全相关的实力。

微信十年之前的确是靠着更好的服务质量,才冲破迷雾获得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头等舱船票。它远比短信便宜又比传统的即时聊天服务简单,又满足了智能手机普及后人人上网的通信需求,在那个时期用其他产品还完全没有掌握的优势创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即时聊天和社交服务注册不方便还找不着朋友?那就直接允许手机号注册,支持把通信录和QQ好友全部导入进来。PC端即时聊天的体验太复杂新用户不易理解?那就砍掉沟通之外的一切无用功能,输入、发送就行了。连打字都觉得门槛太高?那就简化到按一下发出语音便能交流。

十年之后的今天,一切都变了,微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即时聊天服务。曾有人希望互联网成为新时代的“水电气”,而经过数年发展,微信和一众国民级互联网服务的确达到了如此地位。已经关系到百姓生活的这些互联网厂商们,有必要承担起应有责任,为每一个普通人提供再合理不过的服务。

一个更好的微信,说不定就是从这个年收费一百来块,但能改善许多人体验的新功能而来。

}

想起好几个月前,小雷就看到微信打算推出聊天记录云备份功能。

无数用户日盼夜盼,苦等N年,“修成正果”的那一天近在眼前。

不过嚯,即使最后能正式推出,大概率也会是个收费功能,苹果用户可能180元/年,安卓用户则便宜一些,130元/年。

功能好不好用暂且还不知道,就看着收费这事儿,网友已经蚌埠住了。

毕竟很多App的聊天记录云同步,都是免费使用的,而微信为啥就得收费?

最典型的就是自家兄弟QQ了,开个年会会员就能享受两年内聊天记录的漫游,岂不美哉。

甚至嚯,很多非专业通讯App所附带的聊天功能,也是支持聊天记录云同步的。

QQ、支付宝、淘宝、甚至是微博…

小雷觉得,这个方案不太可能会按原计划推出,毕竟用户们的意见还是蛮大的…

如果微信最终没有推出这功能,或者最终定位不合理,咱们也无需担心。

从本质上来说,聊天记录中的文字和图片都是本地文件,即使官方不出,我们也能自己动手搞定备份。

首先是各大手机厂商特意为微信定制的云备份功能。

现在MIUI、ColorOS和HarmonyOS等主流系统都支持,大伙可以打开手机的云服务自行查看。

这种方法无疑是最适合普通用户的,既简单又省事儿。

万一微信不小心被卸载了,可以直接通过云服务恢复回来。

不过功能虽好,就是有点费钱。

一般手机厂商送的云服务空间只有5 – 6G,而微信数据动辄10G以上,如果不充钱扩容,这功能基本可以宣布作废。

辣么,有没有可以白嫖的方法呢。

有是有的,但这个方法仅限于国内的安卓定制UI,比如MIUI、EMUI和ColorOS啥的。

咱们先打开设置,如果在里面能搜到“备份”功能,大概率是能用的。

以MIUI为例,当小雷备份一个App时,“备份”会把安装包和数据一同打包,并生成一个.bak后缀的文件。

只要我们把这个文件上传到自己常用的云盘,等于变相实现云备份功能。

像百度网盘和阿里云盘等主流网盘,基本都有2T以上云空间,白嫖不是手到擒来?

等哪天自己不小心删掉了微信,这个.bak文件就发挥作用喽。

到云盘把文件下回来,并放回原来的备份路径,“备份”功能会自动识别该文件。

至于怎么恢复,就不用小雷多说了吧,点一下“立即恢复”就完事儿。

MIUI的备份路径在SD卡→backup→AllBackup文件夹,其他UI应该差不多,大伙举一反三就好。

这个云备份方法虽然比手机云服务自带的“微信数据备份”麻烦点,但优势也十分明显。

微信自带的局域网迁移慢如蜗牛,还容易掉线挂机。

而手机“备份”功能是把【微信+聊天记录】打包成.bak,并存放在手机闪存,传输极快,还不受网络影响。

如果大伙不嫌麻烦,小雷强烈推荐使用手机自带的备份功能。

当然啦,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原生手机党就不太友好了。

像索尼和谷歌等国外手机,用的都是很原生的安卓系统,几乎没有本地备份功能,与此功能注定无缘。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

一是使用微信提供的备份恢复功能,二是给手机搞个root,实现真正的为所欲为。

身为搞机党最后的荣光,小雷当然是选择第二种喽。

如果大伙的手机已经解锁并配置好root,请接着往下看,下面这个App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这个App名为“微记录”,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款本地微信辅助App。

它无需联网,便可实现微信不曾拥有的各种功能。

比如导出聊天记录和联系人、增删改查聊天记录、查询单向好友、找回已删除好友等…

小雷第一次打开“微记录”就发现,它的设计布局和微信非常相似,完全无须重新学习使用。

而且嚯,我们在主界面就能看到和好友聊天记录的条数,巴适得很。

最基础的功能嘛,就是像微信那样查看聊天记录了。

但现在软件还不太完善,不支持预览表情包和图片,只能简单看看文字聊天记录。

另外一个实用功能就是批量导出联系人,不是我吹,真的很嗨好用。

在【联系人】界面点一下右下角的导出按钮,就能把微信所有联系人导出到表格。

表格内容包括了:好友昵称、微信ID、微信号、备注、性别、地区、个性签名和电话号码,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了。

这功能用来备份联系人会比较实用,以防自己误删好友后找不到人。

这还没完,还有一个神级功能,小雷愿称之为“舔狗鉴定器”。

其实功能并不复杂,它可以统计每个好友或群聊的信息条数。

用了这个App小雷才知道,自己和这位好友加起来居然聊了60454条消息…

而时间跨度也能从中看得一清二楚,这六万条消息是从去年11月到今年8月积累而来的。

从消息数量分布来看,显然是这位好友主动找小雷比较多。

看到这里,大伙有没有和我想到一块去?

要是在这查一下和暧昧对象的消息数量分布统计,不就知道是谁主动的一方了?

大伙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真正的舔狗鉴定器?

至于最重磅的功能,莫过于聊天记录批量导出了,小雷搞基(机)多年,用过的App不在少数。

但能批量导出聊天记录的,这真的是第一个。

而且它还允许咱们选一个时间范围,避免把过早的无用记录也被导出来,爱了爱了。

至于槽点,小雷在开头也提到了,只能导出文字聊天记录。

但这样也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导出速度更快,导出的文件体积也非常迷你。

十几万条聊天记录加起来也不超过10M占用,最适合重文字轻图片的小伙伴了。

不过,既然需要root来读取微信底层数据,大伙对它的安全性肯定会有质疑。

万一把我们的微信数据偷偷上传到其他服务器,岂不是妥妥的隐私泄露?

其实开发者也早就想到这点,为了打消用户顾虑,开发者直接把软件开源到Github了。

这意味着App所有代码都可以随意查看,如果被发现留后门,少不了网友一顿毒打。

而在下载安装后,小雷还特意查了一下,发现这App确实没有滥用权限。

连最敏感的联网权限都没有调用,更别说偷偷上传隐私了。

可见开发者并没有打算陈仓暗度,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好啦,今天的微信聊天记录备份技巧到此结束。

好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营销圈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网络推广引流创业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Sum8687 备注:营销圈引流学习,我拉你进直播课程学习群,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实战干货的推广引流技术课程免费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82909.html

}

    关注技术领域的头条文章

    聚合全网技术文章,根据你的阅读喜好进行个性推荐

聚合全网技术文章,根据你的阅读喜好进行个性推荐

深圳市奥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软件可以免费恢复聊天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