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的金属色环电阻误差20%,请问无色是什么意思?

色环电阻怎么看阻值_色环电阻读值方法
色环电阻的基本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00000欧(Ω)。
平常使用的色环电阻可以分为四环和五环,通常用四环。其中四环电阻前二环为数字,第三环表示阻值倍乘的数,最后一环为误差;五环电阻前三环为数字,第四环表示阻值倍乘的数,最后一环为误差。误差通常也是金、银和棕三种颜色,金的误差为5%,银的误差为10%,棕色的误差为1%,无色的误差为20%,另外偶尔还有以绿色代笔误差的,绿色的误差为0.5%。精密电阻通常用于军事,航天等方面。
电阻色环转换成电阻值对照表
有一个小口决:棕一红二橙是三,四黄五绿六为蓝,七紫八灰九对白,黑是零,金五银十表误差。
在某些不好区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比两个起始端的色彩,因为计算的起始部分即第1色彩不会是金、银、黑3种颜色。如果*近边缘的是这3种色彩,则需要倒过来计算。
色环电阻的色彩标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4色环的标注方式,令一种采用5色环的标注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4色环的用前两位表示电阻的有效数字,而5色环电阻用前三位表示该电阻的有效数字,两者的倒数第2位表示了电阻的有效数字的乘数,最后一位表示了该电阻的误差。
对于4色环电阻,其阻值计算方法位:
阻值=(第1色环数值*10+第2色环数值)*第3位色环代表之所乘数
对于5色环电阻,其阻值计算方法位:
阻值=(第1色环数值*100+第2色环数值*10+第3位色环数值)*第4位色环代表之所乘数
色标法是指在电感器表面涂上不同的色环来代表电感量(与电阻器类似),通常用四色环表示,紧靠电感体一端的色环为第一环,露着电感体本色较多的另一端为末环。其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为个位数,第三色环为应乘的倍数(单位为11H),第四色环为误差率,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数值见表2。例如:色环颜色分别为棕、黑、金、金的电感器的电感量为1LIH,误差为5%。
总起来说电阻色环表是根据:黑0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 为基础做出来的色环表。它在三个圈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对应的是数字,第三个圈代表零的位数即几个零。第四圈标示误差:金5% 银10% 棕20% 另外还有五圈电阻很少见,就是多了一个圈代表数字,其余都是一样,只是误差直接用圈色表示。

看过《色环电阻怎么看阻值_色环电阻读值方法》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普通电阻一般用四色环来表示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靠近电阻器端头的为第一条色环,其余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条色环。第一条色环表示第一位数,第二条色环表示第二条数。先熟记第一、二环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数。可这样记忆: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 黑=0。第三条色环表示倍乘,即表式有效数字后应加0的个数。 棕=1 ,红=2, 橙=3, 黄=4, 绿=5, 蓝=6, 紫=7, 灰=8, 白=9, 黑=0,金表示有效数字后乘以0.1,银表示有效数字后乘以0.01。第四条色环表示误差范围。金:5%、银:10%、无色:20%精密电阻器一般用五条色环表

2、示,器前三色环表示有效数字,第四色环表示倍乘,最后一色环表示误差,表示误差的色环除金、银、无色之外还有棕(1%)、红(2%)、绿(0.5)、蓝(0.25%)、紫(0.1%)色环电阻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最多的电阻类型,无论怎样安装,维修者都能方便的读出其阻值,便于检测和更换。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色环电阻的排列顺序不甚分明,往往容易读错,在识别时,可运用如下技巧加以判断: 技巧1:先找标志误差的色环,从而排定色环顺序。最常用的表示电阻误差的颜色是:金、银、棕,尤其是金环和银环,一般绝少用做电阻色环的第一环,所以在电阻上只要有金环和银环,就可以基本认定这是色环电阻的最末一环。 技巧2:棕色环是否是

3、误差标志的判别。棕色环既常用做误差环,又常作为有效数字环,且常常在第一环和最末一环中同时出现,使人很难识别谁是第一环。在实践中,可以按照色环之间的间隔加以判别:比如对于一个五道色环的电阻而言,第五环和第四环之间的间隔比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间隔要宽一些,据此可判定色环的排列顺序。 技巧3:在仅靠色环间距还无法判定色环顺序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电阻的生产序列值来加以判别。比如有一个电阻的色环读序是:棕、黑、黑、黄、棕,其值为:M误差为1%,属于正常的电阻系列值,若是反顺序读:棕、黄、黑、黑、棕,其值为,误差为1%。显然按照后一种排序所读出的电阻值,在电阻的生产系列

4、中是没有的,故后一种色环顺序是不对的。 编辑本段识别大小四色环电阻: 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是个位数, 第三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第四色环是误差率 例子: 棕 红 红 金 其阻值为K 误差为5% 误差表示电阻数值,在标准值1200上下波动(5%1200)都表示此电阻是可以接受的,即在之间都是好的电阻。 五色环电阻: 红 红 黑 棕 金 五色环电阻最后一环为误差,前三环数值乘以第四环的10颜色次幂颜色次,其电阻为 .2K 误差为5% 第一色环是百位数,第二色环是十位数, 第三色环是个位数,第四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 第五色环是误差率

5、。 首先,从电阻的底端,找出代表公差精度的色环,金色的代表5%,银色的代表10%。 再从电阻的另一端,找出第一条、第二条色环,读取其相对应的数字,以下图为例,前两条色环都为红色,故其对应数字为红2、红2,其有效数是22。再读取第三条倍数色环,黑1。所以,我们得到的阻值是22x1=22。 如果第三条倍数色环为金色,则将有效数乘以0.1。如果第三条倍数色环为银色,则乘以0.01。 色环标示主要应用圆柱型的电阻器上,如: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保险丝电阻、绕线电阻。 在早期,一般当电阻的表面不足以用数字表示法时,就会用色环标示法来表示电阻的阻值、公差、规格。 色环主要分成两部分: 第一

6、部分:靠近电阻前端的一组是用来表示阻值。 两位有效数的电阻值,用前三个色环来代表其阻值,如:39,39K,39M。 三位有效数的电阻值,用前四个色环来代表其阻值,如:69.8,698,69.8K,一般用于精密电阻的表示。 第二部分:靠近电阻后端的一条色环用来代表公差精度。 第一部分的每一条色环都是等距,自成一组,容易和第二部分的色环区分。 四个色环电阻的识别:第一、二环分别代表两位有效数的阻值;第三环代表倍率;第四环代表误差。 五个色环电阻的识别:第一、二、三环分别代表三位有效数的阻值;第四环代表倍率;第五环代表误差。 如果第五条色环为黑色,一般用来表示为绕线电阻器,第五条色环如为白色,一般用

7、来表示为保险丝电阻器。如果电阻体只有中间一条黑色的色环,则代表此电阻为零欧姆电阻。 对照表 银金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无有效数字数量级10-210-7108109允许偏差(%).250.1+50-2020另外还有中间只有一道黑色色环的电阻 其阻值为零 带有四个色环的其中第一、二环分别代表阻值的前两位数;第三环代表倍率;第四环代表误差。快速识别的关键在于根据第三环的颜色把阻值确定在某一数量级范围内,例如是几点几K、还是几十几K的,再将前两环读出的数代进去,这样就可很快读出数来。 下面介绍掌握此方法的几个要点: (

8、1)熟记第一、二环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数。可这样记忆: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这样连起来读,多复诵几遍便可记住。 记准记牢第三环颜色所代表的 阻值范围,这一点是快识的关键。具体是: 金色:几点几 黑色:几十几 棕色:几百几十 红色:几点几 k 橙色:几十几 k 黄色:几百几十 k 绿色:几点几 M 蓝色:几十几 M 从数量级来看,在体上可把它们划分为三个大的等级,即:金、黑、棕色是欧姆级的;红、橙、黄色是千欧级的;绿、蓝色则是兆欧级的。这样划分一下是为了便于记忆。 (3)当第二环是黑色时,第三环颜色所代表的则是整数,即几,几十,几百 k等,这是读数时的特殊情况,

9、要注意。例如第三环是红色,则其阻值即是整几k的。 (4)记住第四环颜色所代表的误差,即:金色为5%;银色为10%;无色为20%。 下面举例说明: 例1当四个色环依次是黄、橙、红、金色时,因第三环为红色、阻值范围是几点几k的,按照黄、橙两色分别代表的数4和3代入,,则其读数为4.3 k。第四环是金色表示误差为5%。 例2当四个色环依次是棕、黑、橙、金色时,因第三环为橙色,第二环又是黑色,阻值应是整几十k的,按棕色代表的数1代入,读数为10 k。第四环是金色,其误差为5% 在某些不好区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比两个起始端的色彩,因为计算的起始部分即第1色彩不会是金、银、黑3种颜色。如果靠近边缘的是这3

10、种色彩,则需要倒过来计算。 色环电阻的色彩标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4色环的标注方式,另一种采用5色环的标注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4色环的用前两位表示电阻的有效数字,而5色环电阻用前三位表示该电阻的有效数字,两者的倒数第2位表示了电阻的有效数字的乘数,最后一位表示了该电阻的误差。 对于4色环电阻,其阻值计算方法位: 阻值=(第1色环数值*10+第2色环数值)*第3位色环代表之所乘数 对于5色环电阻,其阻值计算方法位: 阻值=(第1色环数值*100+第2色环数值*10+第3位色环数值)*第4位色环代表之所乘数 例1:某4色环电阻色彩标识如下: 该电阻标称阻值=26*107=260,000,000=260M,误差范围5%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k电阻色环颜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