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有哪些东西不能碰?

  对于中考完的准高一学生来说,这个暑假并非刻苦学习三年之后的放松,而应该是为高中学习做铺垫的最佳时机。因为高一新生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每门学科刚开始学都很简单?

  其实不然,从初中到高中,学科知识的跨越非常大,高一所学内容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础,好好利用好这个假期,预习高一的内容,把基础打扎实,这样在以后的学习才能更游刃有余。

  我们先来看看,初高中到底变化有多大?

  一、高一知识的难度有实质性加深

  高中的学习比起初中,难度无疑加深,而老师更进一步的放手式教学,要求同学们拥有更强大的学习主控能力和思维能力。

  必要的提前学习可以增加对高中知识的直观认识和方法探索的感性体会,从而拥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知识容量爆炸式增长

  高一一年要学习25本左右必修教材,各类知识点的纵横穿插,对同学们的悟性、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就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预习的意义便是在于帮助自己认识高一课程规划,科学探索方法,推动日后学习的游刃有余。

  三、高一的竞争激烈度瞬间增强

  高一意味着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各位同学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学习位置有一个新定位。

  当提前就有思想准备时,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感,反而会理性思考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方法和习惯,迎头赶上。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暑假不碰课本,高一压力山大

  由于高一每天排山倒海的作业压来,经常顾此失彼,不懂的问题也堆积如山,成绩下滑得特别厉害,对学习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尽量在暑假就做好初中和高中的过渡,这样在开学后才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应对各种学习上的不适。

  二、从攻克高考入手设定三学年目标

  很多同学会认为才上高一,离高考还远着呢,前两年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到了高三再发力。高考并不是高三的事情,而是高中三年的事情,不能到了高三才考虑自己到底考哪所学校,而是在高一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

  三、做错题可能意味着基础有漏洞

  初中大部分知识点比较浅显,考查的深度不够,与高中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很不一样,一定要在暑假开始就要提前预习高中课程,为进入高中做准备。无论中考成绩多好,一个假期书本不碰,知识点就会淡忘,相比于提前学习了高中课程的同学而言,差距不言而喻。

  在这个假期里,预习衔接新高一的课程显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让你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这些科目的预习点拨中,重要目的是熟悉基础概念,厘清头绪,潜移默化地建立起宏阔的学习思维方式,避免开学后强烈的成绩和情绪波动,稳健迈开高中第一步。让自己成为高中学习生涯的统帅,而非被动等待将军发号施令的士兵。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

就是在这种比喻方式中找不出像

摘要: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例子分析隐喻的构成结构,并挖掘隐喻理解对高中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隐喻;隐喻基本结构;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张铁娜,任教于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系列

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

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

。作为修辞手法之一的隐喻(又称暗喻)是高中阶段常见的一种修辞,然而它并没

有引起教师及学生的格外关注。隐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被简单地等同于谚语,习语,如

常被当作固定短语来学习,很少有学生会对这中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提出疑问。笔者认为隐喻丰富了英语语言的

内涵。对隐喻的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印象,也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隐喻的学习绝不能束之高阁。

一、隐喻的定义及基本结构

就是在这种比喻方式中找不出像

之类的喻词。隐喻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

,可以是外在形、色、声、味,也可以是内在理、性、情、感。性质相异事物的抽象的共性像纽带将它们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隐

喻以浅显说明深奥,以具体说明抽象,以熟悉说明生疏,并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使人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言语者所喻之妙,从而产生

满足与信服的快感。对隐喻的研究在现阶段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较普遍的是概念隐喻的理论。概念隐喻是反映客观事物

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机制。

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和实体性概

笔者在本文中只简单讨论高中阶段常见隐喻修辞的三种构成结构。

这是最常见的隐喻的结构。莎士比亚的名句

台,让人体会深刻,让人禁不住自问:我在现阶段扮演了何种角色?我演好我自己了吗?这一结构最鲜明地体现了隐喻的基本功能,那就

是用一个事物的特性来描述另一事物,从而使被描述事物的形象更加具体深刻,又如:

因此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此句中

在高一的教材中,我们也能时不时地碰到此类结构的隐喻。

另外高中阶段以这种结构出现的隐喻还有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句型,那就是:

全日制高中教材高一上册的

学生们熟悉了这样结构的隐喻。

另外在这种结构中,往往体现本体和喻体的同位语关系。例:

用动词或形容词来传达隐喻

此结构的典型例句是培根的《论学习》中的一句名言:

在这句话中,培根把读书比作吃东西,所以才会引出一系列吃的动作:

喻中,往往喻体并不出现,而是由描述喻体的动词或形容词来传达隐喻。

隐喻的这一结构真真切切地体现了李忠初所提到的隐喻可以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

隐喻学习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隐喻学习使词汇学习生动且深刻

的词义是隐喻或源于隐喻。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每一个词的词源

我们都可以从它们身上找到隐喻的影子。因此,对

词汇作隐喻性解释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学习者的记忆压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更加深刻。以我们熟悉的身体部位

}
从1951年以来在全国通行的“人教版”语文课本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

  正如该教材编委薛川东所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教材;教材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化。记者采访了第一线的编委,听他们讲述这套教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我们碰了以前不敢碰的东西

  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高中的语文教学将要一分为二,其中东城、西城、朝阳等九个区县将要使用一套全新的教材。

  “我们比北京此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还要新”,北京版语文编写组成员、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薛川东说,新就新在它带有很强的实验性。

  目前这套正式出版的教材还未上市,新入学的高中学生要到开学后才能看到。记者从北京出版社拿到了这套教材,发现确实有很多新变化。

  网络语言也成为一堂高中语文课

  让人注意的是,在这套教材的推荐选修课部分,收入了一篇《新鲜的网络语言》。

  “这篇是北师大岑运强教授写的。本来是请岑教授提供别的内容,但他后来提供了这一篇。我们一看,感觉不错。”薛川东说。

  网络语言怎么也会成为中学生的语文课?对于记者的这个疑问,薛老师反问道:“这要看你怎么正确认识这些网络语言?有些新的词汇,可能汉语词典在第8版第9版就要新加进去了!比如"整合"这个词,在1998年以前的中国任何辞书里都没有。”

  在编写人员看来,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这种新鲜事物谁也阻挡不了,它随时在产生和更新之中,我们选入这篇《新鲜的网络语言》,也是表一个态——时代在发展,新的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

  薛川东说,在之前进行的试教中,曾有一个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觉得写得不错,就批上了“有品”二字。学生很高兴,觉得跟他们使用的是相同的语言。

  再比如“:-)”、“:(”等表示心情的符号,符合孩子们的情感特点,在课文中向学生做介绍,“这也很正常。他们迟早要接触,谁也改变不了,不如正确的引导。”

  此外,这套教材还提倡学生对小说与诗歌的写作。

  编写人员大都是、或者曾当过语文教师,在自己多年的教学中,也都发现学生很爱写诗,觉得不妨索性提倡学生练一下。

  至于小说,等于就是在记叙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虚构。在试教中,有的老师就把学生的写作出了集子,学生们都很喜欢。

  记者看到,在必读课第三册的“外国诗歌”第三单元,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中有两道题颇有新意。第一道是要求学生自己选取课文中的一首诗,配上音乐,朗诵并录音,然后把音频文件提交到“虚拟教室”(该课程的班级局域网)的“语文论坛”上;第二道题则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爱》,写作一首小诗,发表到“语文论坛”上。

  8月13日,北京版语文编委薛川东向记者介绍这次编写教材的情况

  选入《雪山飞狐》目的是尝试

  《雪山飞狐》进入这次北京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并非偶然。

  编委中有不少金庸迷,62岁的薛川东说自己就爱读武侠。

  编委之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是个知名的“金迷”,曾多处举办关于金庸的讲座,出版过《笑书神侠》等金庸研究著作。他做客人民网时,曾提到金庸塑造了不少“相当高明”的中国人形象——既有韦小宝,也有康熙;既有张无忌,也有张三丰。

  但这次把金庸武侠小说推上教材的,不是孔庆东,而是67岁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顾德希。

  “顾老师可是金庸的"粉丝"。”薛川东笑着这样介绍。

  作为北京四中的特级语文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顾德希亲自推荐了《雪山飞狐》中的这一段,最后被确定下来。

  这并不是第一次,此前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曾选入金庸的《天龙八部》。

  “金庸的作品很多都很优秀,可选的不少,但问题在于老师怎么教?目前只能是尝试。”薛川东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有文学性,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都颇有门道,读起来也引人入胜,但其实属于自娱自乐的东西,别人讲起来可能就没味道了。所以才“尝试性”选一段,看看效果。

  并且,选段短的话,不过瘾,但是长的话,又不适合精读,最后《雪山飞狐》这一篇被放到了选读模块中。

  选课文,不光找到合适篇目就完了,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为学生读武侠做些思想准备,编写小组还特地在高一必修课中选入了《史记》中的《游侠列传》,目的是先把“侠”的概念教给学生。

  “《许三观卖血记》能通过,说明咱们国家一直在进步”

  当代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是顶替原来的老篇目《陈焕生进城》进入必修课文的。

  两者皆为农民题材,如果不选这篇《许三观卖血记》,应该还会沿用过去的《陈焕生进城》。但编委们觉得,《陈焕生进城》的年代实在是太久了,而且其内容也有些过时。“应该让它休息一下,所以我们把它换掉了。”薛川东说。

  此外,《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高中教材,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讲故事”有多种手法,传统的是一种,《许三观卖血记》又是另外一种。

  在中学生之中,余华的读者群很大。这个原因也让编委们觉得,应该在课本中给余华一个位置。

  “《许三观卖血记》本身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主人公把自己的血作为商品,这很值得深思,让学生得以更深层的认识社会”,薛川东回忆起选这篇时的情形,“当时我们觉得把握不大,因为不知道评审组会怎么看这篇作品。但最后还是通过了,说明我们国家一直在进步。”

  图为8月13日在北京出版社展览厅拍到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该教材目前尚未上市

  当代作品被大量收入

  余华的作品被选入,也体现了这套教材对当代作品的格外重视,特别是增加了不少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作品。这在北京市使用的语文教材中还是第一次。

  薛川东说,在过去,除非是大名家,否则当代作家很难进入教科书,尤其是一些还在继续探索的中青年作家。除《许三观卖血记》之外,这套教材还收入了当代作家铁凝的《哦,香雪》,贾平凹的《秦腔》,阿城的《棋王》等。

  编写人员对这几篇的考虑,也可谓细致入微。

  薛川东特地分辩:“选入铁凝这些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也表明我们这个社会在不断出人才。绝不是因为铁凝当了作协主席,我们当时推荐这篇时,她还没当作协主席呢。”

  “《哦,香雪》描写农村孩子看到铁道,这样的情形现在比较罕见,今天的人们会觉得,农村孩子怎么看到铁道就那么新鲜?它反映了20年来中国的变化,现在看来就具有了历史感。”

  “贾平凹的影响也很大,而且像《秦腔》这样的乡土教育,在中国也少不了啊。”薛川东感叹:“我们编写语文课本,要承载的东西太多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诗,两年前的“人教版”语文就选过。北京版的编委们认为这是当代诗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肯定也要选。“不过学生要真正读懂它也很困难。这首诗本身阳光一片,但其实是海子在告别这个世界前夕写的,我们在教参中向老师做了介绍,老师也可以适度向学生介绍这一背景。无需回避什么。”

  加缪、卡夫卡以前铁定不敢碰

  这次教材的编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至于具体是哪些变化,编委之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说,“太多了,讲一个小时也讲不完”。

  但他对记者强调,以前编选课文的标准可能比较单一,现在的标准则很丰富,既可以是审美的,能令人愉悦,也可以是高尚的,能增加学生修养。

  《百年孤独》是北大的吴晓东教授推荐的。选入这篇,首先是因为它的名气很大,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且在拉美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编委薛川东同时也认为,这种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教起来比较难,这篇也是试一试。

  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加缪的《西西弗神话》,都是这次新收入的必修课文。薛川东说:“这几篇以前我们铁定不敢碰,但这次也选了。我们觉得这些西方名作,应该让学生知道。”

  在中外当代作品增加的同时,近现代和古代作品的量则相对减少。《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完整的古文名篇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从一些名篇中选取小段,附在每个单元后面的单元作业“文言积累”部分,让学生通过这种办法熟悉古文。

  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似乎永远都会占据位置,但这次就有意没选,先给新篇目让路。比如《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人们太熟悉了,也太传统,编委们就想换个角色来让学生们认识。最后选的是宝二爷,通过《龄官划蔷》这一节,让学生集中认识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而且这一段写得很有意思,讲年轻人的用情之专,学生也感兴趣。”

  《促织》这篇讲社会官员弊端,虽然也有玄幻情节,但现实主义更浓厚一些,不是最能表现《聊斋志异》特色的作品,所以《促织》被《聂小倩》替换掉了。后者讲一个书生和一个女鬼的爱情故事,是聊斋中最富有鬼魂意味的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蒲松龄超人的想象力。

  这次被撤掉的《孔雀东南飞》,虽也讲夫妻爱情,主要还是表现了对封建家长专制的反抗,而像《聂小倩》、《龄官划蔷》这些着力表现爱情的题材,按以前的看法,有些人就会担忧对中学生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薛川东说,在他们的编写过程中,这从来没成为一个问题。这些表现爱情的作品,文学性都很高,跟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违背。

没能选入牛玉儒我们很惭愧

  这套教材既吸收了一些“前卫”篇目,同时又选取了一些很传统的内容。

  在孔庆东看来,一些红色经典是必须要收入的,《红岩》、《红旗谱》、《林海雪原》等就在此例。

  《红灯记》、《杨门女将》等京剧选段,是第一次选入高中教材。薛川东说:“我们觉得,京剧作为国粹,也该受到学生的关注。的确是语文该承担的事情太多了。刚好这两篇也写得比较好,很不容易。”与此同时,过去的经典戏剧作品《雷雨》,则在这套教材中消失了。

  虽然一半的传统篇目被换掉,但还有一些篇目肯定雷打不动,因为被编委们看作是学生必须接受的内容。薛川东说:“即便改1000本教材,也不能没有屈原、鲁迅、莎士比亚和毛泽东。”

  编写小组特地对鲁迅的几篇文章做了调研,进入中学课堂听课,看到底好教不好教。根据学生的领悟和接受程度,最后放弃了《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等名篇,而是新选了名气相对较弱的《铸剑》。

  薛川东他们还曾经在精读篇目中选入梁实秋的一篇作品,是《雅舍小集》中的一篇美文。但上面有想法,最后还是把这一篇删去了。至于有些作者,其作品则铁定不会考虑。比如周作人,由于其历史原因,肯定就不会进入教材。

  “一套教材总会有漏洞,就像杀毒软件,需要不断打补丁”。谈到这套教材的缺憾,薛川东提到,他们曾经很想收入一篇记录牛玉儒的报告文学。但是苦于找不到成熟的本子,不得不放弃。

  上世纪60年代的焦裕禄,涌现出来后很快就进入了教材。相对比之下,薛川东说,像牛玉儒这样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当代好干部,当然也该进入这次语文教材,这是个遗憾,也让他们感到很惭愧。

  语文教材要有一条新的“生路”

  这个北京版语文教材,实际上早在2002年左右就开始着手编写,在四五年的编写时间里,经历了3个阶段。

  最开始时,是在2002年左右,顾德希(北京四中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薛川东等人萌生了一个意愿,想在北京市搞一套思路不同于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当时还有四五个“志同道合者”,出于个人的兴趣,带着一种“玩票”的想法,也都参与进来。

  “开始就是想做个试验,也没跟有关部门打招呼。我们几个老同志也可以说就是玩一玩吧。”薛川东说,他们教了多年语文,那时就感觉,语文可能要有一条新的生路。之所以有这个感觉,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他们过去很多不敢想的问题。

  在2004年左右,顾德希、薛川东他们从教育部直属的中央教研所拿到一个课题项目,名字就叫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试验”。

  2006年,刚好赶上北京市教委要选用两套高中语文教材。这个项目通过了评审。前期的试验版本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经教委批准,在北京市少数几个学校试教。

  中青年编委影响很大

  主要编写人员有十四五位,全部编写组成员则有20名,其中包括大学教授和中学特级教师。薛川东说,当时能请到的专家都请到了。

  编委对自己负责的部分推荐篇目,一般一个单元在40篇左右。但最后实际使用的不到20篇。就是说,一半的候选篇目要刷掉。

  同时,相对于北京市此前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北京版的要力求出新。“原来的老篇目一半要换掉”,主力编写人员在编写之前就基本上确定了这个目标。有时候,编写小组撤下老篇目,只是为了给新篇目让路。

  被称为“北大三东”的北大中文系中青年教师高远东、吴晓东、孔庆东,都是参与了这次教材编写的成员。

  薛川东认为这次教材改动,完全可以用“前卫”二字来描述,因为必须要有新的东西,必须和生活的时代更接近。他特别提到了青年教师对这次编写教材的贡献。“北京大学在研究方面的前瞻性很强,青年教师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

  北京版语文即将在9月1日进入高中课堂。这个编写小组还在随时观察,是否有相应的新作出来,以便将来补入。只不过,纸质的教材修改起来没那么容易,因为每修改一次,就需要走一次报批、审查等程序,比较麻烦。

教材有前进,但不会走太远

  青年周末:这次选入了一些你们以前都不敢碰的内容,那么我是否可以认为,现在编选课文的尺度放得更开了?

  薛川东:对,尺度放得更开了。胡锦涛主席在一次讲话中说,对文化应该有一种宽容的态度。我们反复学习这一讲话,并且充分贯彻。

  青年周末:中学应该都有思想品德课,为什么你们就想把写牛玉儒事迹的作品也收入语文教材呢?

  薛川东:现在我们并不刻意要用语文课文去表现主旋律,但能表现的话不更好吗?当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还是语文课本身的学科属性。我们需要的是文质兼优的作品。描写牛玉儒这样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好干部,内容很好,但也必须同时是报告文学的经典作品,否则我们就不会考虑。

  青年周末:那么,中学语文究竟是更偏重于语言艺术性还是政治教育性?

  薛川东:我们不这么提。我们强调的是,语文课对学生有3个主要功用:第一,提升思想水平;第二,丰富文化储备;第三,优化表达能力。

  青年周末:你也说过语文教学一直在承载着太多东西。但语文说到底还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不是吗?

  薛川东:也不对,语文并不能简单的看作语言文字。课文只是一个“例”,它不仅包括思想内涵,还可以让学生得以打开视野,学习品德,完善宇宙观。

  青年周末:我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你们这次编选语文教材,既前进了不少,又没有走得太远?

  薛川东:对,可以这么说。语文教材必须要有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必然照顾到以往的教材内容,所以我们这次有一半还是以前的篇目。

  《南州六月荔枝丹》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本报记者 马军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不能做的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