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笔训练总是担心练不好,因为写快的就打乱节奏了怎么办?

相信很多妈妈对“手眼协调”以及“精细运动”这些名词并不陌生。

但99%的妈妈,可能都不知道下面这个秘密。

研究发现:多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能极大地刺激孩子大脑发育,促进大脑的灵活运转,从而更聪明。

孩子的智力在他们的手指尖!

所以今天,要给孩子们分享30个家庭训练小游戏,包含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的16个动作要点。

*如:抓、捏、穿、夹、按、拧、剥、绕、系、插、折、剪、切、涂、摘、倒。

DIY两条晾衣绳、准备若干夹子。

用EVA薄片或旧衣服,剪裁出各种衣物:背心、裙子、裤子、袜子、手套、帽子等等。

像妈妈平时晾衣服一样,用夹子把衣服夹好。

穿线类游戏需要更细致的手眼脑的协调,是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手指灵活性的经典方法。

可以将不用的吸管剪成一小节,用绳子串起来。或者准备一些大珠子,让孩子自己穿。

注意:要预防孩子误吞,珠子最好是大于2cm。

准备:报纸、剪刀、彩色卡纸、固体胶等。

教孩子用报纸剪出大致的圆形,然后将圆形揉褶皱,作为大象的脸。

在皱的大象脸上,贴上两个眼睛,再用卡纸剪出大象的大耳朵和长鼻子。

把各个部分用固体胶粘贴起来,按压粘牢,一头憨厚可爱的大象就完成了~

再教小朋友做一个漩涡小蜗牛:

准备卡纸、蜡笔、油性笔、剪刀、固体胶,步骤跟着示图操作哦~

准备一个纸盒子,在上面画出小猪简笔画,并把嘴巴处裁掉。

在盒子上放一个圆球,让孩子通过晃动纸盒把圆球从小猪嘴巴处掉下。

在彩色纸上画出各种形状的羽毛,让宝贝用剪刀剪周边,剪裁出羽毛的形状。

看看还挺逼真的,有木有?

利用鞋盒子DIY一个,类似储钱罐,在面盖切割开口,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然后将不同颜色的纽扣进行分类,通过对应的通道,塞进盒子里。

对于小一些的小朋友,处于颜色入门的阶段,建议先选择两个类别的颜色纽扣。

用多根毛毡线拧成一颗树干,顶上毛毡再分开形成树枝,各种纽扣就是叶子,让孩子装饰一颗树吧!

还可以按大小、颜色分类,增加难度。

毛毡线可以换成缠上布的铁丝

游戏都需要有个结尾,玩儿完了,家长要教小朋友将纽扣摘下来,告诉宝贝:

“秋天到了,树叶要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啦!”从小引导孩子做好收纳整理。

准备一张卡纸、胶水和麦片(*可以用各色的纽扣代替)。

首先,需要妈妈帮忙在卡纸上画出彩虹,在几道彩虹上涂上胶水。

小朋友按着胶水路线,匹配放上对应颜色的麦片圈。

不仅锻炼了精细动作,还顺带练习了颜色匹配了。彩虹完成后,撕开棉球在彩虹的两端粘上了一些云彩!

美翻了有没有,你根本无法想象孩子完成的时候有多么的自豪!!

使用彩色的棉球,提供一个镊子或者一双筷子。按照要求分别夹到对应的位置。

可以对应数量,还可以对应颜色。

先引导孩子将多种大小,颜色不同的豆子倒在碗里。

再让孩子慢慢学会用一只手握住镊子,使食指一侧,另一只手的拇指轻轻地蜷缩在手掌中。

家长还需要引导孩子将豆子分类,如每次要求孩子夹出一种豆子(如黄豆),所有豆子夹出给予孩子鼓励。

这样还可以帮助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然后再通过镊子夹起豆子,去填充想要完成的造型。

在精细运动技能方面,镊子对于手和手指的力量是很好的, 肩膀和肘部稳定也会得到练习。

如果镊子、夹豆子目标太小,孩子不好操作,可以先学用大夹子拿家里的积木来夹!

准备一个高一些的容器,让孩子用夹子搬运积木。

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抬起手臂的动作,而且它也会用到左右手互相帮助。

比如上面的小朋友用右手夹住,用左手去稳定积木。

这个手工使用的是蛋糕纸碟,硬度高,对手指肌肉能力要求更高。可以在熟悉运用剪刀后进行。

前三个步骤由家长进行,最后一步身上的刺可以交给孩子完成,用剪刀剪。

剪刀是最简单,又最有效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的工具。 可以通过反复做这种手工,达到这个目的。

这是蛋糕纸碟的另一种玩法。

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认识蜘蛛是怎么织网的,同时穿线的动作可以锻炼手眼协调。

对于正在学习数字或字母的小朋友,可以加入这些排序元素。要求按照数字或者字母顺序穿线。

拥有想象力和创意,再简单的东西也会变得非常有趣。

用牙签和橡皮泥DIY,不仅能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训练,还可以让孩子认识形状和培养空间思维。

注意:此活动需要家长监督哦,避免宝宝被牙签误伤。

还可以尝试用水果、胡萝卜代替粘土。快和孩子一起脑洞大开,开启牙签的创意制作吧!

准备一个卷纸筒,在上面挖出一个个小孔,在小孔周围涂上彩色。

将棉签的两头都蘸上颜色,孩子通过颜色配对把棉签插入小孔中。

这也是一个拼插类游戏。前面那个有难度,可以玩这个。

准备粘土和棉签。可以尽可能多的准备一些颜色,等待棉签染色干燥后,将它掰成两半。

将染色的棉签与相同颜色的粘土相匹配。

在拼插的过程中,宝宝会努力把棉签插进粘土里。不仅认识了颜色,还可以帮助他做精细运动哦。

切玩具水果比不上切真的水果带劲。

准备塑料刀(切蛋糕的塑料小刀也可以),让孩子剥开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分别放到小碗里。

切好了就可以开动啦,秒吃光~

小朋友可以先从切橡皮泥开始,再练习切香蕉及其他一些软质的东西,并逐渐增加难度,如要求切的等距,切的越来越薄等。

建议:爸妈妈们可以先和孩子用粘土捏好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再玩切水果的游戏,既锻炼了手部捏的能力,也锻炼到了切的能力。

第一步对角折,第二步折出折痕;第三步,角向中间折;第四步,上角向下折。

第五步,翻过来画小猫脸。

这是一个简单的手指操。我们和孩子一起学起来吧。

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勾勾,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开花。

准备一个塑料瓶,选择不同长度的毛线。

让孩子随心所欲,一次一根的把每根毛线放到瓶子里。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准备长一些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训练手眼的协调性。

用毛线将一个洗菜篮的顶部封住,里面放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让孩子从毛线网的空隙中伸手去够玩具。

选择3~5个瓶盖大小不等的瓶子,将瓶盖都拧下来打乱。

孩子需要把瓶与盖一一配对,然后将瓶盖拧到对应的瓶子上。

拧瓶盖,能帮助孩子既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练习手腕内外旋转的能力。

准备一小框1:1的小苏打混合面粉,一个不用的滴管,以及兑好的食用色素(滤好的蔬菜汁也可以)~

最后再加入白醋,白醋碰到的部分会砰砰砰的冒泡泡!

通过挤压滴管,能锻炼小宝宝手部的力量。而嘶嘶声也会使这个游戏变得超级有趣。

这个小游戏,同样是在家时不用任何准备就可以随时拿起来玩的。

从厨房找一个带孔的容器(洗菜用的筛子也可以)。让孩子试着用扭扭棒(或吸管\各色的绳子),从孔里插进去。

还有很多不同的摆放方式,碉堡出现了,多么有创造力啊!

玩游戏过程中,妈妈也可以选好颜色,比如说:白色。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白色穿过管道。

家长还可以准备一个蒸屉及若干筷子,限时让孩子把筷子一一插入蒸屉的孔中。

这是一个匹配游戏,会需要动手画好图形,并完成对应形状的填充。

还可以先问问孩子,你猜猜需要多少块积木能填满图形呢?然后让他印证预测。

升级版匹配游戏,加入了认识颜色的元素。

首先需要画出形状,跟上一个游戏不同的是,画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大小是否匹配,还得看看颜色。

完成之后,鼓励孩子们建造塔楼,但要保持正确的颜色块。

看到这个小朋友的建筑技巧,大概是想表达长长的烟囱吗?哈哈,有趣~

先准备好写有数字的纸张(数字垫也可以)

按着纸张上的号码,1得到了1座大厦,2号得到了2座大厦...等等,一直到9座高的塔楼!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它有很大的学习潜力。

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

建议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

悦耳的声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投掷的物体,可以根据孩子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

比如准备花生米和一个杯子,选择合适的距离,让孩子捏起花生米投进杯子里面。

“套圈”游戏也属于这类游戏。

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系鞋带绝对是宝宝们的大难题。

直接拿小鞋子练习难度大,也可能引发宝宝排斥,不如用硬纸板画一个鞋子,在相应的位置打好孔,让宝宝拿着鞋带自己穿。

孩子对游戏永远是乐此不疲的,既锻炼了手部动作,还学习了生活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在纸板上来一场“编织”,向前绕,向后绕,向上绕,向下绕,向内绕,向外绕......

先用记号笔画出树干,准备好颜料就可以开始印上指纹了。

注意:不要让宝宝把沾了颜料的小手放进嘴巴里。

宝宝本身就爱涂涂画画,肆意地印上指纹作画,妥妥解放了他们的天性啊~

最后,别忘记玩完了洗干净小手哦。

接下来分享的游戏,还能针对性锻炼孩子的控笔能力,提升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很有趣哦。

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简单的街道图,把一只笔固定在小玩具车上,示范用前3指握笔杆,推动小车在街道行走,然后让孩子前3指握笔驾车前行。

熟练以后,将街道改为横线隧道,稍微宽些,示范缓慢安全行驶,不碰到隧道边缘,然后让孩子安全驾驶小车。

还可以通过增加复杂隧道,如十字路,斜行,曲折路等,及道路由宽变窄来增加难度。

准备一个小盒(球门)和小纸团(球),示范前3指握住笔杆,把球踢入球门。

然后让孩子尝试踢球入球门,球门可移动,以此鼓励孩子控制笔杆踢向不同方向,球与球门距离由近到远训练。

这些游戏对训练孩子的手眼脑协调和书写能力都有帮助,家长们要多花心思和时间,可以带孩子玩一玩!


孩子读写能力差、厌学逃学、心理压力大、协调能力差?

最后在这里特别送给大家一个小福利!

原价值180元的感统训练课,通过下方链接申请,免费训练!

你可能还想看,点这里↓↓

我是医教宝儿童健康管理专家,每天分享超赞的育儿健康知识

更多育儿方法及视频教学可点击我的主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训练记忆力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