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可以学人工智能吗,竞争力大不大?

nlp入坑,尝试了一下可解释性,再之后就歪到复杂系统耗散结构去了。

越来越认识到欠缺的东西太多了。婴儿智力的通用人工智能这东西50年内能搞出来的预期越来越悲观。怎么可能没东西研究……

}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年度增补专业共9个,现予公布,自2020年起执行。新华社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继浙江大学等35所高校本科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后,教育部近日再次发布公告,高校职业教育(专业)新增人工智能等9个专业。高校AI人才培养加速,将填补我国500万AI人才缺口。那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

技术进步、社会需求与经济发展等多因素推动下,人工智能如火如荼,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储备。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年度增补专业共9个,现予公布,自2020年起执行。新华社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高职AI专业学制三年,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

《办法》中增补专业包括,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氢能技术应用、集成电路技术应用、陵园服务与管理、葡萄酒营销与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9个。

根据《办法》,新增九个专业的学制均为三年,其中高铁综合维修技术、氢能技术应用、集成电路技术应用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具体方向为:

高铁综合维修技术:面向高铁基础设施运维领域,从事高速铁路线路、路基、桥涵、隧道、信号、接触网、电力等设备设施的检查、故障诊断及应急处置、一般性养护维修等工作,从事普速铁路工电供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工作。

氢能技术应用:主要面向氢气制备企业、氢燃料电池生产企业、氢能汽车生产企业、加氢站、氢能应用领域的企业,从事系统运行、检测维护、检验分析、电池装配与维护、安全监管等工作。

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主要面向半导体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等企事业单位,在微电子工艺技术员、集成电路逻辑和版图设计助理工程师、系统应用工程师等岗位,从事微电子工艺制造和封装测试、集成电路逻辑设计、版图设计、FPGA开发与应用、芯片应用方案开发等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及其应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岗位群,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

AI人才缺口超500万人,我国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早有前期探索

据高盛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只有5%左右,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职业教育也是人才培养和输送一大活泉。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市场反应灵敏度高,是职业教育的一大优势。据了解,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前期探索。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指出,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可以依托原有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及“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相关专业,进行二次延展建设。

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有270所高职院校获批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388所,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55所。据了解,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依托相关专业,从2017年就开始探索组建人工智能学院。

此外,高等本科院校也早已开展人工智能专业教学。今年3月,教育部就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热度很高的人工智能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

通知显示,人工智能专业代码为080717T(T代表特设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

为什么要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在高校开设专业前,学习人工智能大多通过培训班、网络课程等方式。Google Brain项目发起人、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就曾开设《机器学习》课程,这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经典课程。随后,还在网易云课堂发布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微专业课程。

吴恩达认为,人工智能课程能够驱动更多的人进入AI领域,从而构建一个AI驱动的社会。“我希望在 AI 驱动的社会里,人们将拥有更好的医疗保健、更好的学前教育,更便捷安全的出行,要实现这一切,只靠一家公司是不行的,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行动起来。”

对于目前高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也曾表示,“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将大大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起人工智能这门学问的基石。这有助于更系统、完整地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怎么教?

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先看看从目前的AI人才的学术背景。据加拿大Element AI的首席执行官JF Gagne发布的2019版《全球AI人才报告》,大约 1/3 的 AI 人才都接受过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教育,不过学术背景的分布在各国略有不同,中国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为主。

各国 AI 人才的学术背景

学术背景与高校培养目标不可分割。全球开办人工智能专业最早也是最成熟的高校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哥大, 人工智能几乎在所有领域进行推进研究, 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和隐私, 软件调试, 机器人和机器学习领域。创办了一系列实验室和其相关的研究小组:彼得K.艾伦哥伦比亚机器人实验室、托尼.杰巴拉机器学习实验室、谢里.K纳亚尔计算机视觉实验室等。

哥大对对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总目标做了一番描述:

一是综合学习与计算机有直接关系的领域, 如编程语言, 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计算复杂性和算法分析等。通过这种综合方法, 学生可以获得该领域所需的, 能使他们在计算机科学发生应用和理论发展时参与进来。

二是学生可以选择组合轨道, 将计算机科学与艺术、人文、数学、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某一领域结合起来。

三是培养机器学习技术和应用知识的学生。机器学习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在生物信息学、智能系统、金融、信息检索等领域具有多种应用领域。

我国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吴飞教授曾对新华社介绍浙大课程设置主要内容,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核心课程将深入学习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数学课程,以编程和系统为基础的计算机课程,以及以知识表达、问题求解和机器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课程等三类内容。

“比如概率、统计、优化方法、矩阵分解等内容以前都一起‘打包’在高等数学一门课中,现在这些人工智能涉及的数学核心内容都将独立开课。”

此外,2019年4月,教育部也联合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启动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按教育部规划,此大型计划将在5年内培训顶尖高校至少500位AI教师、5000位AI学生,并帮助500位AI教师返校开设AI课程、培养更多AI人才。这或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AI人才批量培训计划。

专家热议:大学教育总盯着人工智能这种热门专业到底对不对?

目前,人工智能专业在就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薪资待遇处于上层。猎聘2018年发布的《AI人才竞争力报告》中提到,AI人才平均年薪在50-60万之间。高薪为人工智能专业增加了吸引力,但也有专家担忧紧盯人工智能专业,会影响AI相关其他非主流领域的人才培养。

针对学校教育,杜克大学陈怡然教授分享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杜克大学陈怡然教授“朋友圈”动态

“前几天和几个在企业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坐在一起聊天,大家纷纷抱怨现在的学生都不愿意学习除了和人工智能甚至深度学习之外的方向,以至于很多岗位都找不到合适的有相应专业背景的学生。大家最后把矛头指向我:你们作为大学,应该好好引导和教育学生,不要总盯着人工智能这种热门专业,应该意识到其实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还有很多基础的方向,才构成了整个生态与产业。

我说大家说的很对啊,我完全同意。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你们帮忙:你们能不能跟你们老板说一下,把你们所说的其他岗位的待遇调成和人工智能一样?否则我们作为老师真的很难做。大家马上换了个话题...”

}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据教育部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同比增加167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青年失业率18.2%创新高。“最难”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如何突围?

就业形势不明朗之下,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下称“腾班”)首届毕业生,超90%学生在毕业半年前已经确定去向。其中,超50%学生进入腾讯等企业就业,40%选择海内外高校深造,其余学生在等待海外高校心仪offer。

大学四年,腾班学生们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国内外竞赛中,陈梓健、梁泽荣等先后斩获了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特等提名奖、2020年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金奖、2021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银奖、蓝桥杯国赛一等奖等10多个奖项。

“腾班”是由腾讯教育和深圳大学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特色班,创办初衷是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提供技术人才资源储备。它所在的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创办于2018年,是广东省首个人工智能学院。这是腾讯在全国合作上千所高校中,首个以特色班的形式向行业输送人工智能人才,也是少见的全国人工智能校企合作本科班。

2020年,腾班获得深圳大学独立招生资格,连续2年录取分数线高居全校理工科类第一。2021年,腾班所在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

据人社部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职业人才缺口近千万。腾班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弥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市场供需鸿沟的一个缩影,“我们和腾讯专家共建培养方案、课程、实践基地、认证中心等,打造了学习+实训+认证+就业供需对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圳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副院长李坚强说。

超90%毕业去向落实率背后:高标准的培养模式

虽然今年就业整体承压,但腾班学生却做足了准备。

去年10月,2018级腾班学生陈书涵已早早拿到offer。2021年5月,他曾在腾讯担任后台实习开发工程师,经历1轮笔试,3轮面试后转正。“实习、转正的时候,经常被面试官问‘你是腾班的学生,平时学啥,你觉得有啥优势?’”

在陈书涵看来,四年来,人工智能实训课程基础上,跟随产业一线学习了大量的代码编写、模型搭建、开源软件等实操内容,是他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校招生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机器学习》课上所学到的人工智能模型,让我实习、工作熟练编写代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实训课程让做科研、打比赛也变容易了。腾班2018级学生詹卓欣,是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下称美赛)一等奖获得者。他回忆,“美赛中有一道题是分析足球队的获胜几率。我之前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神经网络原理和神经网络编写的实训,练出的数学建模能力,能将抽象问题转化为数字符号分析,加快模型的搭建,为教练选拔足球队提供依据,成为最终获奖的主要原因。”

成绩的获得,是学生大量阅读、实操、思考的结果。“腾班这种炼狱模式,应该叫‘疼’班才对。”詹卓欣戏称道。一方面,腾班是全校首个、唯一独立招生特色班,汇聚了全校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分数最高的生源。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难度大、要求高。除了学计算机通识课程,腾班还需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大二我们几乎修满了32分的课,每天都有课,只能用平时周末的时间做科研。”詹卓欣说。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冯禹洪表示,“腾班2018级学生大二课程《机器学习》,一个学期要看完50篇英文论文,学生们一度被这个课程难度吓到了。”

在高标准、高要求的“炼狱”模式淬炼下,学生得到提升。大学期间,詹卓欣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EI会议论文1篇。毕业前5个月,詹卓欣拿到了加拿大计算机专业排名第三的西蒙菲莎大学的博士全额奖学金offer,攻读推荐系统方向。

课程开发+产业实践”组合拳,校企合作增强人才适配性

“最难”就业季之下,人工智能人才却面临巨大缺口,不少企业开出百万年薪难寻“千里马”, 一端是学生盼就业,一端是企业愁招工。近年来,政策层频频发出信号,要助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解决高校“关门办教育”的结构性错配。

腾讯教育校企合作南区负责人王才荣发现,腾讯生态企业近1万家,招聘中毕业生和产业用人需求匹配存在巨大缺口。“即使很多学生毕业来了腾讯,或者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相关公司,至少要一年,才能慢慢适应岗位要求。这是因为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开设的都是通识基础课程,并没有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前沿产业的专业或者教学课程,以及配套的实验实操环境,更别提解决实际问题。”

腾班高就业率、高深造率的背后,正是将人工智能理论和实操深度结合。从教12年的冯禹洪深知,真实世界算法部署非常复杂,必须让课本知识走出校园,融入真实行业场景。这一过程中,腾讯提供了课堂案例、实验平台,课后实践、企业导师定期交流等支持。

据双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腾班的课程体系分两步走:在计算机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腾班六门特色课,如人工智能导论、自然语言处理、脑与认知科学、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构建学生AI基础。“六门课都有腾讯工程师的对接,根据学院的需求,挖掘产业案例提供给学生课上学习。”冯禹洪说。

例如,腾班大二的一节实训课上,学生实现了“用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模拟电商、银行等场景进行客户接待”。深圳大学助理教授张昊迪在教学中,拆解了腾讯提供的多轮对话项目原始代码,学生在观察代码基础上构建知识图谱、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对话机器人。而后借助腾学汇平台,将自己的机器人在云端服务器上进行部署与测试。最终让客服机器人之间模拟真实客服和顾客对话场景。

这并非孤例。这一过程中,腾讯结合产业互联网实战经验,将教育、医疗、工业、交通等行业100多个案例,整合在课堂之中,并提供课外讲座、冬令营等实习机会、实践机会,开拓学生的技术视野和职业前景。“例如我们打造的小程序智慧养鹅的课外项目,为学生匹配了腾讯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指导实践,提供云服务器、GPU、小程序开发课程、实验室环境等软硬件产品以及实地农场走访机会,让学生了解AI如何与现代农业实际情况结合。”王才荣说。

“我们希望通过腾班更好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根据产业人才需求、招聘岗位能力项,把腾讯云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积累的应用案例和实践经验等转换成专业建设课程,前置入校入课堂,与高校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产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型人才。”王才荣说。

强化产学研用,打造可复制的创新应用型产业学院新模式

从中央到教育部门再到行业部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而针对人工智能领域,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推广实施人工智能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在于结构性矛盾,本质是供需错配。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高校办学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产业需求对齐,是推动毕业生更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我国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应该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此背景下,腾班模式是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一次实践,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真实场景接轨的可能性。这一过程中,腾班模式带来的启发在于,一是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需要结合学校的育人特色和要求开展合作;二是要最大化发挥企业的实践优势,充分利用好企业资源。

在李坚强看来,腾班开启了特色班独立招生的先河。未来,该模式可从两个方面推广:一方面,深大将做好腾班办学质量,从本科推广复制到硕博阶段,增加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纵深;另一方面,可以向更多院校推广腾班模式,增加院校及学科覆盖面,让更多新工科学子受益。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和更多高校共建产业学院。腾班模式目前陆续在广东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落地;而在高职院校,我们也在深圳信息技术学院等落地‘腾飞班’模式,将产业前沿的实践经验与应用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推动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资源转化。”王才荣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怎么自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