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进二四的接法为什么电表不走呢?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投资促进是本地政府为了招引域外的资金、技术和潜在的投资者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投资促进工作直接关系到本地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对我市“十四五”时期投资促进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其他相关规划要求,特编制《台州市投资促进“十四五”规划》。规划范围为台州市全域,规划期限为年。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招商不断推进。“十三五”期间,我 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抓手,汽车、医药、航空  等重点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积极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引进签 约和开工建设,有力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年累计引进 5 亿元以上市外产业项目 570 个,协议投资额

体制机制日益健全,招引方式不断创新。高规格成立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统筹领导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深入实施。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投资促进中心, 设立了“投资者之家”,实现内外资招商一体化。重点招商项目全程代办、项目统筹和督引会商等机制逐步建立,招商引资统计制度及考核机制进一步优化。驻点招商、专班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社会化招商、雇员制招商、“互联网+”招商等多种招商引资新模式得以探索运用。

投资领域日益拓展,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吉利商业航天项目、 腾讯数字产业园、创王光电总部基地、西门子制造数字化赋能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为我市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储备了持续动力。航天科技彩虹无人机、北航长鹰无人机、吉利产业园、天成航空产业园、联化科技产业园、杰克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有力助推了我市七大产业优化升级。华强方特动漫主题公园、宝龙城市生活中心、北大书生中学、天沐温泉度假颐养小镇等一批旅游、商贸及民生项目加快推进,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品质。

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政策保障更加有力。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互联网+”审批模式不断推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3.0 稳步应用,国内率先出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十条新政,省内率先完成“三证合一”和“五证合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全市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推动出台了《关于加强招商引 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台  州市社会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创新实施强化项目 用地保障、加强重大项目扶持、加大项目引荐奖励等举措。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市投资促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集中表现在:项目结构有待优化;大项目较少, 优质制造业项目不多,项目与产业关联度不高,主导产业特色不突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较小,与嘉兴、绍兴等省内城市差距较大。产业链招商亟待推进;各县(市、区)产业招商同质化现象较明显,对未来产业缺少布局。统筹协调需要加强;在项目、人才、要素资源等方面缺乏有效统筹,市级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招商队伍比较薄弱,一体化驻点招商格局有待完善,市县两级协同能力有待加强。保障支撑仍需强化; 项目落地的要素资源制约比较突出,城市配套服务质量与高层次人才需求存在差距。

未来五年,全市投资促进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方面:“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我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空间更加广阔,路径更为明确,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机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落地生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的施行,为鼓励和促进外商投资, 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供了政策性机遇。省委、省政府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度重视招商引资,高位推动构建招商引资工作新体系,高效整合招商引资资源要素,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外资增长的若干意见》,为招商引资转型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市委明确提出建设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双循环”节点城市、省域开放型高能级中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全市招商引资创新提质发展提供了动力性机遇。

挑战方面: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降低,观望迟疑现象较为普遍,投资意愿减弱,投资动力不足,招商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城市间招商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加快探索新的招商模式,出台针对性优惠政策,对我市招商引资形成较大的挑战。省域战略重点聚焦杭州湾地区,可能加大我市被边缘化风险,与嘉兴等市相比,我市区位优势明显不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为战略牵引,围绕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总体目标,以打造“六个城市”为核心, 突出招商引资对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着眼稳内资、强外资、优结构,聚焦重点产业、突出重点区域、依托重点平台、紧盯重大项目,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提升“双招双引” 统筹协调力度,提高招引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速我市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突出重点,落地为本。落实“三立三进三突围”新时代发展路径,立足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比较优势,科学谋划确定我市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主攻方向,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招商(才)力度。强化规划执行刚性,严把项目准入关, 切实增强项目谋划的确定性和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

精准发力,优化服务。坚持市场主体、政府主导原则,树立“招大商、招好商、招实商”理念,注重政策引导和工作机制创新,强化投资促进服务和招商引资渠道建设,聚焦企业投资需求,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实效。

全域联动,协作协同。创新全域联动招商机制,开展跨区域、 跨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合作,优化完善投资促进信息共享和项目统筹流转机制,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推进,促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和互动发展。

“亲”“清”一体,规范招商。坚持开展廉政教育、严明招商纪律、强化廉政监督并重,把加强廉政建设和持之以恒反对“四 风”贯穿于招商全过程。严格落实公平审查制度和协议文本法制审查制度,推动招商引资过程合同化、法制化、明确化,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招引规模稳步扩大。“十四五”期间,累计引进投资超亿元优质产业项目1200 个以上,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额达到30 亿美元。

招引质量明显提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取得进一步突破, 招商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期间, 累计引进投资超 20 亿元优质产业项目 300 个以上、引进高端人才创业项目 120 个以上、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落地 20 家以上。引进产业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达到

专栏 1:“十四五”投资促进相关规划指标

引进投资超 20 亿元优质产业项目数(个)

引进高端人才 创业项目数(个)

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落地数(家)

引进产业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占比(%)


注:2020 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初步统计为 3.8 亿美元,经商务部核定后为 3.6 亿美元。

三、招引重点产业与区域布局

围绕全市“十四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以数字经 济“一号工程”2.0 版为引领,统筹兼顾一、二、三次产业发展要求,聚焦重点招引领域,以台州湾科创走廊和“2+11”产业平台体  系为布局重点,打造高质量承载空间,加大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和  重点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等招引力度,提升“双招双引”成效。

发展重点。深度融入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引进数字经济领域的硬件企业、数字内容生产企业、应用服务企业和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以及数字化产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光电子元器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云计算和大数据、5G 产业。引进“互联网+”、数字创意、区域信息服务产业外来企业,推进数字化融合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招商引资,积极推进 5G、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部署感知互联网络。

专栏 2:数字经济招引重点领域

研发、生产车用传感系统、驾驶员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单元(ECU)、支持动力电机等车载电子系统的企业(项目)。

研发、生产 AMOLED 微显示、柔性显示、MicroLED 显示、MiniLED 显示等新型显示模组和器件的企业(项目)。

研发、生产新型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家庭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电表、智能燃气表等产品,光纤传感、数字称重传感、微波红外传感及轨道车辆传感等高端传感器,RFID 电子标签、智慧仪器、NFC 设备等核心感应器件的企业(项目)。

研发、生产激光雷达传感器、ToF 传感器和人脸识别组件、CMOS 传感器等光电传感器,以及各类终端产品的企业(项目)。

研发工业技术软件化、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业技术原理与行业知识规则化、基础工艺模块化、模型工具软件化,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基于工业知识和数字化模型的工业 APP,面向轨道交通、海上通信等行业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企业(项目)。

研发各类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服务平台,车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服务商,结合共享经济、无人零售、无人驾驶等新型行业数据研发智能决策工具, 围绕交通、环保、健康、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新型数据应用和创新业态的企业(项目)。

从事基带芯片、高频高速通信等 5G 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

区域布局。重点布局于“一核三地”。“一核”即中央创新区, 聚焦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数字经济项目和创业创新人才,打造未来我市数字经济创业创新高地。台州湾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业基地重点引进软件、大数据、金融科技、数字文化创意、工业互联网等,打造推动我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椒江光电产业基地重点引进智能终端、光电器件、通信设备关键零部件等,打造光电子产品生产基地、长三角知名消费电子 ODM 中心。温岭智能装备电子(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和船用通讯设备系统及软件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智能装备制造以及高端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等,积极创建智能装备及互联网服务省级示范基地。

顺应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市汽车产业的基础优势,搭建国际化的产业和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与世界知名汽车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广泛深入联系,加强与国际一流汽车企业对接,争取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车等高端制造项目落户我市,带动全球技术领先的零部件企业落户。

区域布局。临海头门港重点招引自主品牌乘用车、核心配套零部件。吉利汽车小镇重点招引中高档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核心配套零部件。台州湾新区重点招引清洁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专用车、核心配套零部件。椒江、温岭、玉环、天台重点布局汽车零部件。三门重点布局汽车商品运输车、轻量化物流运输专用车、市政服务类专用车等企业。仙居重点布局汽车密封件等零部件。

把握军民深度融合、通用航空加快发展以及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畴等契机,重点围绕无人机、通用航空、商业火箭和卫星等领域,提升发动机、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加强对无人机整机领军企业,通用航空制造和服务企业以及商业火箭和卫星龙头企业的招引,培育壮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区域布局。无人机产业主要依托航天科技彩虹无人机、北航 长鹰无人机等重大项目的引进,集聚布局于台州无人机小镇;通 用航空产业招引布局在台州通用航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商 业火箭和卫星产业主要依托吉利商业航天项目,招引布局在台州 湾新区。

3.其他相关高端装备产业

充分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和配套优势,重点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智能缝制设备、高端模具、泵与电机等领域,引进一批装备制造品牌企业、整机总装企业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把握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引进总集成总承包及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工业设计、融资租赁等装备制造综合服务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专栏 5:其他相关高端装备产业招引重点领域

研发、生产特种泵、智能泵、智能供水系统,高端空压机,风机配套轻型、微型电机等新产品以及智能化产品,中高端真空泵,运用永磁电机一体化技术的新型节能环保泵与电机产品等的企业(项目)。


    区域布局。高端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重点招引布局于温岭 经济开发区、玉环经济开发区;智能缝制设备重点招引布局于台州湾新区、椒江经济开发区(筹);高端模具重点招引布局于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台州新兴产业基地;泵与电机重点招引布局于 温岭泵业小镇。

围绕打造世界级高端医药制造中心目标,以特色原料药为战略重点,强化上游关键医药中间体和下游制剂板块, 力争在化学创新药、生物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上取得重大突破。重点突出特色原料药、优质仿制药、经典中医药、体外诊断产品和创新医疗器械四大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制药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一批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医药产业项目,推动我市现代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布局。台州现代医药高新区,包括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椒江区块和临海区块、黄岩江口医药产业集聚区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台州湾医药产业聚集区。其中椒江区块外沙板块重点布局医药研发、管理、销售、培训中心和制剂成品药生产基地;岩头板块重点布局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临海区块重点布局创新原料药和中间体以及终端产品,并引进生物药、医疗器械、医用新材料、制药设备等产业。黄岩江口区块重点布局医药研发中心、成品药制剂加工中心、符合“六化”验收标准和 GMP 规范的原料药生产中心及区域性的医药企业行政和销售总部。台州湾区块重点引进国内外制剂项目和高端医疗装备项目。玉环医药产业功能区布局以医疗器械和药用包装材料制造为主。天台医药产业功能区,新城西区和莪园区块重点招引生物保健品、功能性营养食品、 现代中药以及生物制药研发等低污染、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领域; 八都区块以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优势原料药及中间体为主,并向终端产品延伸;波楞区块引导医药制剂、生物制药及符合“六化”验收标准和 GMP 规范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入驻。仙居医药产业功能区,现代工业集聚区重点推进甾体药物转型升级项目建设, 提升发展原料药,并向制剂、生物医药深度延伸发展;仙居医疗器械产业园重点招引一次性医疗器械系列产品,积极开拓光电机一体化医疗器械。

以大数据智能化赋能卫浴、家电等传统家居产业, 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依托,围绕智能卫浴、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挖掘智能控制、智能环境等产业模块,积极引进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等龙头企业,全面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与资源,构建集产品制造、研发设计、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智能产业生态圈,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智能家居产业。

区域布局。智能家电重点招引布局于椒江经济开发区(筹)、 温岭工业园区、玉环时尚家居小镇等地;智能卫浴重点招引布局于椒江智能马桶小镇、路桥经济开发区。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3060 目标”,以“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为导向,围绕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等重点领域,引进风能发电、光伏发电、氢能利用等重点能源企业参与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同时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依托,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区域布局。新能源开发方面,太阳能光伏产业领域,着力形 成以黄岩、路桥、温岭三地为核心,辐射带动玉环、天台等周边 地区的发展格局;风电产业领域,重点依托海上风电项目,着力 在温岭、玉环、三门等培育一批特色应用示范基地,加快鸡山乡 风电小镇建设;水电产业领域,依托抽水蓄能项目,在天台、仙 居探索培育一批特色应用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方面,核电关联 产业及输变电领域,着力打造以三门为核心的核电辅助配套及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特色产业基地;新能源电池领域,招引布局于 台州湾新区。

聚焦数字经济、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 新能源等对新材料的要求,积极引进新材料领军企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材料、医药医化新材料、先进化工新材料以及光电材料等战略新材料前沿领域。积极引进相关科研机构、行业领先企业和产业化项目,抢占新材料制造和应用制高点,培育未来产业增长点。

区域布局。医药医化新材料,招引布局于黄岩经济开发区、台州湾新区;新能源汽车材料、先进化工新材料和光电材料等其他战略新材料,招引布局于台州湾新区、头门港经济开发区。

以建设长三角最令人向往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先行区为目标,以文化资源旅游化、景区文化化为突破口,围绕“文化融”“旅游+”产业发展,协同打造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促进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推动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努力将文化旅游业建设成为满足游客和市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

区域布局。按照“一心两带多节点”文化产业新空间和“一 带两圈”旅游空间新格局,引导文化旅游相关企业及项目进入最 适宜发展的区域。1、文化产业布局

“一心”即中心城区都市文化中心:主要依托台州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台州大剧院、台州书城、台州影视文化产业园、台州体育馆、各类会展节会、体育运动等, 打造演艺项目、节庆活动、特色文化活动、夜间文娱项目等大型品牌活动,搭建会展、体育、音乐、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旅游等相互融合的文化消费平台,提升中心城区都市文化的吸引力和文化消费能级。“两带”。西部养生及工艺休闲文化产业带:主要依托仙居中国工艺礼品创意产业园、天台养生文化旅游基地、临海国家级休闲用品产业示范基地、临海中国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出口基地等,重点招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业态。东部沿海创意文化产业带:主要依托台州设计创意产业园、黄岩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路桥区广告创意印刷产业园、台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台州影视产业园等,重点招引工业设计、印刷包装、创意研发、影视动漫等。多节点:由各县市优势文化形成多个节点意义的产业集聚区。

“一带”即滨海黄金旅游带:以沿海高速(S19)为纵轴,串联三门蛇蟠岛、头门港—桃渚、大陈岛、黄礁—白沙区块、温岭石塘半岛、玉环坎门等重点区块,打造 150 公里的“中国最美东海景观大道”。“两圈”。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圈:立足章安古镇、海门卫城与台州港区、海防文化与海港经济、智马小镇、沃尔沃小镇、绿色药都、华强方特动漫主题园、台州湾野生动物园、十里长街商贸文化长廊,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台州文旅产业的信息中心、集散中心、交通中心、服务中心和旅游商贸中心。西部“佛道名山—台州府城”生态文化旅游圈:以诗路文化、府城文化、仙人文化为内涵,以天仙配、唐诗之路旅游主题线路串联旅游景点,形成“山岳―― 古城”组合,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一体的 5A 景区旅游圈。

发展重点。围绕争创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示范区,以外资金融服务、金融中介服务、科创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为重点,积极引进各类优质传统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集聚和金融要素合理流动,发挥金融的保障、支撑和服务作用,提高我市金 融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布局。按照我市建设五大特色金融重点创新带的金融产 业空间布局,结合各地实际,引导现代金融相关企业和项目进入最适合发展的相应区域。

按照建设“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对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市建设长三角物流重要枢纽节点的目标, 依托干线铁路、公路以及机场、港口、口岸,引进企业建设一批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物流示范园区。加强港口物流、空港物流、 制造业物流、电商物流等专业物流领域的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或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专业类物流园。

专栏 14:现代物流产业招引重点领域

开发建设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区域性仓储配送基地以及开展高铁快件运输的企业(项目)。

区域布局。按照“一核、两心、三通道、多节点”的全市物 流总体空间格局,结合各县(市、区)的区位交通条件和物流需 求,引导现代物流业相关企业和项目进入最适合发展的相应区域。

专栏 15:现代物流产业布局

“一核”。台州现代物流总部发展核(台州市区),吸引物流业头部企业、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依托“城市大脑”平台体系,结合台州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全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两心”。头门港物流基地:完善头门港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江海联运、公水联运、海铁联运为支撑,以集装箱拆装中转、大宗物资仓储分拨运输以及临港产业配套物流服务为主要内容,集货运配载、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电子商务、物流金融、商检报关、保税等功能为一体的优势,提高头门港集装箱运输喂给服务能力, 努力成为我市企业产品和原材料,以及浙中浙西及内陆省份货物出海、国外大宗物资进港的重要基地之一。台州南智慧陆港:发挥台州机场、甬台温铁路、金台铁路优势,打造以公铁空联运为核心,集仓储配送、货运配载、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货运枢纽型示范园区。

“三通道”。东部沿海物流大通道:依托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沿海高速、沿海高铁、228 国道等交通干线,串联沿海港区、中心城区、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市和三门县的沿海区域物流设施节点,打造北接宁波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接温州都市圈、海西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市临港产业的沿海物流通道。中部综合物流大通道:依托杭台高铁、上三高速、杭绍台高速、104 国道等交通干线,串联中心城区、临海市、温岭市和天台县等地重要物流节点,增强面向杭州、上海、福建、广东等国内主要经济区域的物流集聚辐射功能,打造内畅外通的综合物流通道。东西陆海物流大通道:以头门港为龙头,连接健跳港、大麦屿港,依托金台铁路、金台高铁、台金高速、351  国道等交通干线,强化浙中大

发展重点。根据培育新型消费示范城市目标,重点围绕商品 市场转型、零售模式创新、核心商圈建设,积极引入实力较强的 投资运营商建设现代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或参与现有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引入商业巨头参与城市商圈、步行街建设,发展集新型零售、社交体验、文化消费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业态和设施,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建设区域消费中 心城市。

区域布局。按照“一核、三区、多极”商业网点总体布局, 结合各地实际,引导企业、项目落地。“一核”即台州市商贸核心区和高铁新区,结合周边三大商务区,布局精品零售商业,打造成为我市新兴地标性都市商业中心。“三区”即椒江、黄岩、路桥区块,椒江区块以一江两岸、解放路时尚购物街等特色街区、 洪家家装建材市场群为主,打造全市购物休闲中心;黄岩区块积极布局江北商圈、新前商圈、委羽山商圈等重点商圈,加快引进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路桥区块重点围绕新商城区块布局建设各类专业商贸市场,打造现代商贸先行区。“多极”指临海区块、  温岭区块、玉环区块、天台区块、仙居区块、三门区块等,加大商贸资源引进力度,加快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等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旅游+”等方式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形成功能完善的商贸服务体系。

发展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攻方向, 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研发设计、5G、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现代物流、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总部企业(机构)的引进力度。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投资动向,大力引进一批世界、国内、省内 500 强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性或功能性总部。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争取更多在外台州商人回台州设立综合性总部、区域性总部及功能性机构。

区域布局。引导企业总部向城市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特色 小镇等高端产业平台集聚,提升总部经济承载能力。中心城区重 点引导企业总部向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商贸核心区、一江两岸等功能区块集聚,打造我市总部经济发展高地。各县市根据 自身发展现状和产业基础,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专业性总部基地,重点建设提升临海、温岭、玉环等地总部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发展重点。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契机,以优化提增医疗资源总量和应对人口老龄化为重点,围绕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吸引社会资本创办“专、精、特、优”医疗机构和日托型、疗养型健康养老机构以及医养结合项目。

区域布局。医疗服务以市区、各县(市、区)城区为重点布 局;健康养老服务以黄岩西部、临海西部、仙居、天台等沿山区域和温岭、玉环、三门等滨海区域为重点布局。

发展重点。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以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人力资源服务为重点,积极引进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科技服务企业,提升高技术服务对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

区域布局。以台州湾科创走廊为重点,主要引进布局于中央 创新区、椒江科创谷、黄岩永宁江科创带、路桥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等创新平台,以及临海环灵湖智慧眼、温岭“金三角”科创 带、玉环环漩门湾科创走廊、天台绿色科创走廊、仙居永安溪科创走廊、三门湾科创走廊等县级创新平台。

发展重点。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延链补链强链” 为基本思路,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冷链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休闲观光农业以及种子科研攻关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重点招引、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农业特色产业小镇、农产品产地冷链仓储、“三农”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绿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科技化”水平。

区域布局。围绕“一心四极多点”的市域发展新格局,按照“十四五”构建“一心两区多组团”(城乡一体化核心区、西部生态绿色发展区、滨海风情体验区和若干个村庄组团)农业空间 布局,推动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引进落地。

(一)招引区域细分工程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突出重点区域,强化精准招商(才)、定向招商(才)。编制外资投资指引,对外资全面实行准  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外资利用水平。把各类“500 强”、央企、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项目,注重引进先进技术、  优秀人才、著名品牌和现代管理经验。

紧盯长三角一体化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把上海作为招引主战场,瞄准在沪世界 500 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和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力争使我市成为在沪资本延伸投资的重要选项。把握上海加速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的契机,深入了解上海需要疏解的产业,系统梳理我市产业中的缺环和短板,力争成为上海重要的产业配套平台、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加强我市小微金融与上海金融服务机构的对接合作,积极引进上海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新金融业态。与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等长三角重点都市圈拓展合作领域,形成和巩固以高层互访、部门对口衔接为主、投资合作为重点的更紧密合作关系,开展重点产业对接,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加大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的招引力度。与京津冀地区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等进行对接,吸引央企、知名民企、外企到我市设立区域总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采购中心。积极对接北京科创高地,引进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密切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最新动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深层次的对接合作。与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等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政府间、部门间、企事业单位间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招引相关企业来我市投资发展。

进一步提升其他重点地区和城市的招引力度。以创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区为抓手,强化与台湾地区经贸联系,拓展两地产业合作领域,推动台商将我市作为战略布局重点。跟踪、掌握科技、 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摸排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合作重点,加强与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国家中心城市对接合作。

加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投资合作。扩大与日本、韩国投资合作规模,探索构建国别创新园、科技园、 产业园等产业承接平台,着力加强与日本、韩国在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医化、新材料、现代物流、数字经济、养老等领域的技术与投资合作。密切关注日本、韩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合作项目。强化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关系,重点聚焦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国家,主动对接侨商,推动与东盟国家产业深度对接,引进一批国际合作项目。

加强与欧美国家投资合作。把握中欧投资协定生效的契机, 以中德产业园为基础,加快境外并购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加强对重大境外并购项目、境外上市企业的跟踪服务,鼓励企业将高端制造环节、现代服务业项目回归落地。加强与境外商务代表处、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等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借助第三方机构的资源和信息渠道优势,密切与外方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我市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对欧美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合作水平。密切关注欧美大型跨国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的创新领域和投资动态,主动对接,提 高招商成效。

(二)招引举措强化工程

围绕产业链招商和以产引才强化招引举措创新,积极探索政 府主导、政企研联动的招引方式,打好招引组合拳,推动招引主 体多元化、招引模式多样化。

实施产业链招大引强。立足十条示范产业链,引导各地紧抓主导产业,布局未来产业,重点聚焦“关键生态环节”“关键龙头企业”“关键引擎项目”“关键领军人才”“关键行业组织”,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招商,招引重大产业项目和引才引智引技相结合,加快带动技术链、资本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全方位提升突破,打造产业生态体系。编制全市重点产业的产业链招商地图,明确每一个产业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中下游企业以及关键配套企业的基本信息和地域分布,深入研究产业应用场景,提出“集群式”招商路径和招商清单。引进一批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性高的产业链引擎型项目,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形成比较优势,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把控力。围绕“链主企业”实施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 加快引进一批落地见效快、具有造血功能、带动能力强的补链、强链产业项目,加快推动产业规模集群高质量发展。

1.汽车产业链突破动力电池、电驱、电控关键技术,创新发展汽车电子和关键零部件产业,完善充电设施布局,大力研发制造高端汽车和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培育全球先进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2.医药健康产业链。突破发展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制造高地。

3.智能缝制设备产业链。重点做好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 由传统制造企业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缝制设备智能制造服务中心。

4.高端模具产业链。突破关键核心部件和系统等的断链断供技术,拓展复合材料模具、铸锻冲压模具、医疗器械高精尖模具规模,力争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国际领先的模具产业集聚区。

5.光电产业链。重点突破高端光器件、半导体芯片、图像传感、大功率激光器等技术短板,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镀膜基地。

6.泵与电机产业链。加强水泵效率分析、水泵控制系统、水泵特种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泵与电机研发生产基地。

7.智能家居产业链。围绕智能化、品质化、时尚化、绿色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突破传感技术、芯片制造等技术限制,重点开发智能卫浴、智能家电等领域关键技术产品,推进智能家居云平台建设应用,打造国内中高端智能家居创新设计和智能制造基地。

8.航空航天产业链。增强整机装备研制能力,提升关键大部件总装集成水平, 重点支持航空航天关键部件或系统、复合材料和核心工艺研发及应用,重点打造无人机、卫星等标志性产品,完善产业链体系,打造全国航空航天特色制造基地。

9.机床装备产业链。围绕小精专、定制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以做强机床装备、做精机床附件、做专工量刃具、做优关联产业为发展重点,全面提升技术创新、整零协同、市场拓展、集成应用能力,打造国内知名的智能装备产业高地。

10.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加快电池技术的升级换代,实现轻量化生产,补齐轮胎和电机等产业链条缺口,提高电动车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国内知名的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高地、标准制定地、创新策源地。

深化数字化招商。推进“数字投促”建设,按照“产业布局 精准谋划、重点项目精准研判、招商政策精准供给、产业平台精准评价、项目落地精准服务”的要求,建设数字化、智慧化“投资者之家”,优化“投资热力图”,多维度进行数据整合、挖掘与分析,实时动态监管和指导全市重点产业布局和投资趋势,对招商项目进行全流程、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以台州投资促进网、

“投资台州”微信公众号、“投资热力图”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构建全市云招商平台,集成云推介、云考察、云洽谈、云签约等 功能,实现数据寻商、数据引商、数据助商。鼓励支持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平台)建设数字园区(平台),利用 VR 技术全面展现园区实景、未来规划、园区配套等场景。

全面加强驻点招商。进一步发挥市政府驻德国商务代表处以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驻点机构作用,强化其招商引资职能, 着力打造“台州全球招商中心”。争取在国内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引才引智工作站,探索建立“多渠道、常态化”引才工作机制。增强驻外办事机构力量,提升驻外办事人员收集分析信息能力和宣传推介水平。建立驻外招商人员统一管理机制、统一考评机制、统一培训机制。在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机构、龙头企业、商协会和其他组织的负责人(高管)或资源关系网络强大的社会个人中选聘一批招商顾问、招商代理和招商专员,打造社会化驻外招商平台,助力我市招商引资。

着力推动基金招商。大力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多元持股、相互融合,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落实《关 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国资、银团、社会资本等合力做大基金规模,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设立定向投资基金,强化对重大项目招引的支撑作用。完善基金规避系统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等运作机制,提高基金运作质量和效益。鼓励各县(市、区)、台州湾新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围绕产业定位加快主导产业、重点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参与国家、省重大产业基金的组建,依托国家、  省重大产业基金强化项目招引落地。

大力开展中介招商。支持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投资咨询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募基金、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客户资源,积极参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加强与世界房地产咨询五大行、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支持曾任职于专业化科研机构、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高管、科研人员、专业人才,退休、离职后利用专业知识、人脉资源创办社会化专业招商中介机构,积极参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合法成立的海外中介机构、海外驻华代理机构,利用海外信息优势,积极参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已在我市投资重大项目的知名企业,发挥项目平台作用,设立社会化专业招商中介机构,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等方式进行产业链招商。完善市场化招商引资的采购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

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强化商会、协会和政府、园区的 互动,增进交流,推进项目合作。充分发挥境内外异地台州商会作用,支持建好用好“台州市浙商回归和招商引资工作站”,完善工作站等级评估激励机制,拓展台州商人回归发展的联络渠道,招引一批在外台州商人总部、产业、资本项目回归。支持具 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利用会员资源,积极参与我市招商引资

提升节会招商。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相关重大经贸活动,深度 参加省里搭建的浙洽会、世界浙商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西湖 国际博览会等重大招商经贸平台活动。市级层面全力深化“台州 周”活动,集中力量和优势资源,积极推介我市投资环境和重点 招商项目,打造我市招商引资核心品牌。支持县(市、区)、台州湾新区以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心组织 特色专题产业招商活动。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 国内重点城市,市县联动举办专题性招商活动。围绕主导产业和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举办或参加行业内有影响、专业性的大 会和论坛。

探索“总部+基地”、“众创孵化+园区产业化”招商。支持市 内外企业打造市外总部+台州基地、市外研发+台州转化的合作体系建设,推动“总部+基地”外溢发展,深度挖掘招商潜力,促进市内重大产业平台积极承接外溢的优质产业项目。依托全市各类众创孵化平台,吸引众多优质初创团队落户我市,力争实现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运营。

(三)招引项目推进工程

将重大项目作为我市投资促进工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全面实施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机制, 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实现“储备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四个一批”项目日常动态化管理。强化项目招商主体、承接主体和服务主体无缝对接,实施重点招引项目在谈、 签订、在建、投产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产业项目与高端创业人才项目同布局、同跟踪、同考核的“三同步”工作机制。

谋划生成类项目。重点围绕“456”先进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谋划具有引领性、 带动性和关键性的项目,强化延链型、补链型、龙头型项目,精心编制项目推介材料,最大程度激发国内外投资商的投资意愿。

签约落地(开工)类项目。实施重大签约项目落地开工计划,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书、时间表、路线图,推动重大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切实增强招商引资项目用地保障,通过着力盘活闲置土地、创新土地供应模式、科学设置用地门槛,推动用地向大好高项目倾斜。支持、指导重大签约项目积极申报优质外资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争取国家、省级用地保障政策支持。

落地开工类项目。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 一抓到底”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和“一线破难”机制,健全招商项目服务绿色通道,促进已落地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开工续建类项目。实行续建类重点项目周通报制度,建立续建类重点项目台账,坚持项目推进“周通报、旬协调、月检查”机制,加快推动项目建设,以便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投资效益。

加强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研究解决我市招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发挥市投资促进中心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和服务督导。适时组建市、县(市、区)两级投资促进 局,加强对全市境内外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管理服务。建立完善招商工作联络机制,形成市投资促进中心与市级部 门共同推出招商项目、共同搭建招商平台、共同策划组织招商活动、共同推进项目落地、共同服务项目运转的招商工作格局。切实落实各县市区(台州湾新区)招商引资主体责任,明确县市区(台州湾新区)主要领导为本地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要事”来抓。

贯彻落实、用足用活国家和省级支持产业发展、利用外资等相关优惠政策。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及时研究出台和完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用地保障、总部经济、引才引智等招商引资政策。探索建立健全招商引税系统化政策,推进零地招商、培育税源型经济。突出产业差异化和区域差异化,推进招商引资政策迭代更新。保持政策连续性,严格履行对社会承诺的优惠政策, 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承诺兑现和政策全面落实。

对标世行标准、全国前列,提升我市营商环境“10+N”指标便利化水平,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最优市, 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暖商的良好环境。完善市县两级“投资者之家”配套设施建设,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首问负责制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代办等服务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扩大“跨省通办”覆盖面,推动政务营商服务终端下沉,深化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提升投资者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实施“土地优供工程”,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引导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强化产业用地保障,促进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进一步为企业做好用工、用水、融资、物流、用能、税费等方面减负降本。减少碎片化执法,实施全市跨部门跨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综合查一次”联合监管。

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部门和县(市、区)党委政府工作责任制, 科学设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核招商引资的成效和质量,加大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占比的考核权重。完善招商引资督查督办制度,实行项目落地“月跟进、季通报、半年督查、年度考核”工作制度,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完善驻外招商机构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台州市社会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落实奖惩兑现措施。建立招商引资容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干事创业。

加大招商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走 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分批、分层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招商引资 服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多形式多渠道引进招商人 才,探索面向社会招聘招商引资专业人才。建立完善招商队伍激 励机制。加强对专业招商人员的服务,做好招商引资重点工作经 费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提升专业 招商人员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提高招商队伍稳定性。把招商引资 工作作为发现人才、锻炼人才、提拔重用人才的主要阵地,优先 提拔使用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招商人员。

}

  通过质量考核,既掌握了管理情况,对质量考核不过关的的下发了整改书,要求立即整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绩效考核未位整改报告,希望能帮到你。

  按照自治区绩效办的要求,我局对20xx年度绩效考评存在问题及公众评议意见、建议进行了整理汇总,分析归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认真做好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全面提升我局公众评议满意度。现将我局20xx年度绩效考评存在问题及公众评议意见建议落实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局20xx年度绩效考评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情况

  (一)三级指标(15)“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①未能规范、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在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上发布应公开的政府信息;②本部门实体政府网站,首页“业务专网”栏目打不开网页;首页左侧中间的“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下拉框下的“产品质量申诉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链接错误,提示“无效域名”;首页左侧中间的“全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下拉框下的“八桂计量网”、“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链接错误,提示“无法找到该网页”。

  整改措施: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同一平台信息发布工作的管理,与各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协调收集目前空缺的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收费、三公经费、行政执法栏目的内容并上传,及时做好日常动态及其他已有栏目的更新。“业务专网”栏目是内部网络资源,为方便本局内部开展工作及保证信息安全,只有本局局域网用户才能进入,现已由科技认证处与绩效考评组信息中心解释并作备案;“产品质量申诉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及“八桂计量网”由于原网站已经失效,已在我局网站上删除了上述网页的链接选项。“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目前可以正常链接,办公室将继续做好日常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责任单位:办公室,责任人:黄战鹰。

  整改完成时限:20xx年11月。

  整改落实情况:截至20xx年11月,已完成整改。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修订和平台建设,以及政务网管理和信息维护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分工,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数量有了明显提升。区局科技处已采用检测软件对网站资源进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相关联网单位,如长时间不能访问,科技处将快速对业务进行调整,修改相关的网站程序,保持网站平台的完整性。

  (二)三级指标(16)“加强和规范政务服务体系”存在问题:部门行政审批“三集中”方面,有关材料不齐全。

  整改措施:一是对窗口全体工作人员切实抓好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技能学习,抓好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认真记录并及整理归档相关工作材料。

  责任单位: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责任人:李暄。

  整改完成时限:20xx年11月。

  落实整改情况:截至20xx年11月,已完成整改。已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规范和业务的培训,有效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材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三级指标(19)“依法行政考核”扣分原因:年度依法行政学习未列入培训计划。

  整改措施:加强年度依法行政业务培训。

  责任单位:法规处,责任人:罗意承

  整改完成时限:20xx年11月

  落实整改情况:截至20xx年11月,已完成整改。“年度依法行政学习培训计划”已列入全局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并下发全系统贯彻落实。今年的各项行政工作,均能严格遵照相关工作规范进行,并按照评分标准及时做好各类材料的收集和归档。

  (四)三级指标(21)“节能指标”存在问题:未完成人均节电指标。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区局机关下属单位的用电管理;二是加强各处室的节能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促进长效节能。;三是定期对地下供水管网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单位:机关服务中心,责任人:吴保壮。

  整改完成时限:20xx年11月。

  落实整改情况:截至20xx年11月,已完成整改。已对下属事业单位安装电表独立计费,实现各单位用电计量。同时,对下属独立核算单位:审查中心、记者站和职工食堂用电安装了独立电表计量。今年年初,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处室的节能管理,区局节能办采取节能合同管理的方式,与各处室签订了《20xx年度区质监局机关节能管理责任书》,有效促进各处室节能工作。在对区局大院的地下供水网定期排查中,对发现存在漏水现象的居民楼立即制定方案进行整改,时时处处抓好节能落实工作。

  (五)三级指标(33)“按要求认真办理9项政协提案”存在问题:一是没有提案分析报告;二是未对B类提案进行二次办理。

  整改措施:一是对提案反应的问题深入研究探讨,提交提案分析报告,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二是按自治区政协提案办理的要求,对20xx年B类提案的情况主动进行跟踪跟进,及时对处理不到位,或处理有困难的提案进行反馈,与承办处室及时沟通调整处理方案,确保提案办理的实效性。

  责任单位:法规处,责任人:罗意承

  整改完成时限:20xx年11月

  落实整改情况:截至20xx年11月,已完成整改。今年我局承办了15件提案,已全部按要求完成,并提交提案分析报告和自查自评总结。

  二、我局20xx年度绩效考评公众评议意见建议落实整改情况

  (一)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我局通过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和目标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的整改措施有:

  1、全系统要继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对体系文件进行修订、补充完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顺畅运行。

  2、选派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进驻政务大厅,强化“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

  3、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的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升质监服务质量。

  一是强化工作制度建立。加强机关内部政风行风建设,下半年我局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机关行政、后勤服务、政务公开、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纪检监察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二是深化窗口单位创先争优。区局下发了全系统窗口单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创“文明窗口”、“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共产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和岗位能手”。以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质监局窗口、咨询投诉热线和基层质检技术机构为重点,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三是加强行政审批窗口建设。健全完善了公开办事制度,对外公布了办事指南、服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咨询办事电话等,制定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17项管理制度,保证办事行为公开、公正、阳光、透明。强化人员培训,邀请专家开展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进一步提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能力。

  (二)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帮扶企业和人员培养与指导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按照建设服务型机关的内在要求,我局一些部门工作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理念待更新、服务欠到位”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干部为民负责、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待深化,对基层情况的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不够。具体的整改措施有:

  1、树立起基层至上的意识,主动为基层的同志排忧解难。

  2、继续做好基层能力建设达标工作。

  3、主动深入基层和企业,加强服务指导工作,提高基层和企业群众对质监系统作风建设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4、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各地市开展生产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检验人员的培训。

  5、在平时的业务工作中注重指导和帮助基层执法人员提高对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文的理解能力,调查取证和分析判断能力,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6、指导基层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执法、12365申诉举报处理以及执法检查专题研究。

  一是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名市县局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走访近千家企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和管理。积极举办质监论坛,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卓越绩效培训和其他业务培训,提升了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三是围绕实施“安农”、“安康”工程,严格检查督促,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今年继续加大了对食品监管、稽查执法、技术机构乱作为、不作为的问责力度。对乱收费、乱罚款、强制服务、只收费不服务、以证以检谋私、吃拿卡要等严重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

  (三)政务公开、宣传教育和沟通协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较好,但是仍存在部分同志对政府信息公开认识不够,对信息公开工作有关规范的执行力仍需加强;公布的信息还不够充分,更新还不够及时。具体的整改措施有:

  1、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以互联网平台为主渠道,媒体、报纸等多渠道公开政府信息。

  2、大力推进“金质工程”,积极推进行政许可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3、充分利用全国安全月、质量月,三进三送活动进行食品、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4、加强与基层单位信息和相关情况的通报、分析和交流,以及与其它同级部门信息等资源共享、沟通协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修订,完善了政务网管理和信息维护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技术保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数量有了明显提升。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审批系统,终审权在广西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实行了全过程网上审批,限时办结,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网上申报、网上缴费。驻局监察室设立电子监察岗,对行政审批的流程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临界预警催办,即时督办。

  三是通过与各级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工作执行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同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基层群众对质监各部门的业务职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四)各级质监部门履职能力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些基层单位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自觉把绩效管理作为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实现工作目标的内在动力的理念亟待加强。具体的整改措施有:

  1、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1)加强对工业产品企业和安检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查处无证生产工业企业和无证营业的安检机构。

  (2)深入推进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3)扩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切实发挥监督抽查的权威作用。

  2、加大执法打假力度。

  (1)组织开展了“质检利剑行动”和食品、农资、汽车配件、化妆品等9项专项执法打假

  (2)加强突发质量安全时间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3)加强稽查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了科学监管、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这几年,我局积极探索和推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抓手”工作机制,督促企业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主体责任,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食品生产监管。通过回访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使食品生产从许可准入到证后监管形成一个闭环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二是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一方面,加强对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我们将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及时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严格的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质监部门监管工作的监管。通过推行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两个“三分离”,提高工作透明度。我局专门成立了两个督察巡视组,加强对全系统落实监管责任情况的督察和追究。

  (五)资金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今年,区局加大了对各市、县局的资金经费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力度,具体的整改措施有:

  1、积极向质检总局申请执法装备经费。

  2、积极向财政争取经费,在预算内按加大预算安排。

  3、增加各部门科研经费的预算。

  通过积极争取, 20xx年我局争取到执法装备和技术装备经费3634万元,并获得财政追加我局超收奖励等经费1.09亿元。同时,在 20xx年部门预算中,安排区局机关科研经费60万元并已落实到位。

  (六)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切实将依法行政、法治质监落实到质量技术监督的各项工作,具体的整改措施有:

  1、根据市、局、县局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法规监督、行政执法“三分离”制度。

  2、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

  3、完善行政执法案卷检查制度。

  今年区局已完成法规监督、行政执法“三分离”制度的调研和修订以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的起草、调研和上报工作。

  通过对20xx年度绩效考评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区质监局狠抓队伍建设,塑质监新形象。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全区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深化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质监事业发展的坚强柱石,努力构建“阳光质监、科学质监、和谐质监、廉洁质监”。

  >>>下一页更多精彩“绩效考核末位淘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使电表走慢或者不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