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椒生物具体有哪些产品?

  如果你有类似这样的状况:容易疲劳、头痛、荷尔蒙失衡、关节痛、易过敏、免疫力弱、泌尿道容易感染、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直在进行针对性的调理,但效果不明显。

  如果这篇文章告诉你这可能与你的肠道菌群有关,或者说可能与似乎不相干的念珠菌大量繁殖有关,你会不会很惊讶?近年,关于肠道菌群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相关的书籍和文章读后令人感到太不可思议,我们会持续关注。

  改善不平衡的菌群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因为这种不平衡很可能是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导致的。你从本篇文章中能获得是自然疗法,包括很具体饮食和精油调理方案,即使你没有念珠菌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穿插着使用念珠菌饮食方案,相信也会有益于整体健康。

  你是否遇到过这些健康问题?

  •   慢性鼻窦炎和过敏问题
  •   消化问题(胀气和腹胀)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只是一些迹象,你有可能患有一种被称为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在本文中,你可以了解念珠菌的症状,以及导致念珠菌原因和改善的一些自然疗法。

  念珠菌能变得很严重。最近,一种被称为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的“超级真菌”已经成为美国及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面临的一种危险健康挑战。这种念珠菌常常通过念珠菌生物膜在医用导管和病床的栏杆扶手的表面进行传播。被证明对多种药物具有抗药性,导致严重的疾病。

  白色念珠菌是口腔、肠道和阴道中最常见的酵母菌感染(阴道/生殖器念珠菌病),可影响皮肤和其他粘膜。如果免疫系统功能处于良好状态,这种类型的酵母菌感染很少是严重的。然而,如果免疫系统功能不正常,念珠菌感染会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血液和心脏/大脑周围的细胞膜,导致严重的念珠菌症状。这被称为侵入性念珠菌病。

  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当在体内处于适当水平时,它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和消化。当它过度繁殖时,可能会出现典型的念珠菌症状。在消化道中,如果不加控制,它会破坏肠壁并渗透到血液中。这会从你的身体系统中释放副产品和其他毒素,导致肠漏综合征。

  当身体的天然pH平衡被破坏时,念珠菌可能会失控生长,从而导致系统性问题和令人不快的念珠菌症状。在与这种顽固的感染做斗争时,健康的菌群环境和正常运作的免疫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念珠菌过度生长综合症(candida overgrowth syndrome),简称COS,是念珠菌在体内生长失控的术语。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慢性疾病。除了念珠菌症状,从未经历过严重酵母菌感染的人会发现他们对各种食物产生了新的敏感性、过敏或不耐受。这些食物包括乳制品、鸡蛋、玉米和麸质等。

  什么会导致念珠菌感染?

  可能导致念珠菌过度生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糖饮食、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酒精,这些都有助于喂养念珠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六个可能的原因。

  有时,需要抗生素来对抗顽固的感染,以杀死体内的有害细菌。抗生素和过度使用抗生素(通常会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是,它们不仅会杀死有害细菌,同时也杀死好细菌。

  体内的好细菌负责消化和控制念珠菌。在长时间的疗程后(或短时间内的多个疗程),抗生素会使你的身体成为滋生念珠菌的温床。

  与抗生素不同,避孕药本身不会直接导致酵母菌感染或念珠菌过度生长综合症。然而,如果一位女性吃了高精制糖的饮食,并服用了一个疗程的抗生素,避孕药会对她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念珠菌感染。

  一些女性发现避孕药似乎会引发酵母菌感染——即使在最初的感染消失很久之后,一旦她们再次服用避孕药,念珠菌就会扎根。

  使用皮质类固醇吸入剂治疗哮喘的患者口腔内念珠菌生长风险增加,导致系统性念珠菌过度生长。使用皮质类固醇吸入器治疗哮喘的患者必须遵循每次使用后漱口的指示。如果发现口腔念珠菌病,可以用椰子油漱口或滴一滴丁香精油。

  根据默克研究实验室临床研究部门(Department of Clinical Research at 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的研究,念珠菌病可能会对癌症患者造成侵袭性影响,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这项研究中,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患有侵袭性念珠菌病。化疗和放疗都可以杀死癌细胞和肿瘤,然而,它们也能杀死天然对抗念珠菌的好细菌。

  在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口腔和其他粘膜中的糖含量通常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由于念珠菌是一种用糖喂养的酵母,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患念珠菌过度生长综合症的风险更大。

  任何免疫系统弱的人都更容易患念珠菌病。该人群包括婴幼儿、老年人、被诊断患有艾滋病毒/艾滋病以及其他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

  对于医生而言,念珠菌过度生长可能难以诊断。可能的测试方法包括粪便测试,血清测试,念珠菌DNA测试,粪便PCR测试和微生物有机酸测试。这种全身性酵母菌感染在不同的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如果你担心自己患有念珠菌或念珠菌过度生长综合症,请注意以下九种念珠菌症状。

  如果你一直感觉乏力或疲惫,而且无论睡了多少小时都无法改善这个状况,那你可能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该疾病的特征是至少持续六个月一直感觉疲惫,并常伴有其他念珠菌引发的相关症状,包括头痛、关节痛、记忆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及喉咙痛。

  通常,念珠菌的症状之一是慢性疲劳。虽然念珠菌感染不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但许多医生认为它会增加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风险。

  诊断念珠菌可能很困难的原因之一是许多念珠菌症状与其他疾病很相似,包括情绪障碍。念珠菌过度生长的患者可能会经历剧烈的情绪波动、焦虑、易怒、抑郁甚至惊恐发作。

  3、复发性阴道炎与尿路感染

  当一个人经历尿道或阴道的反复感染时,念珠菌可能是问题的根源。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念珠菌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伴侣之间可以来回传播。对于女性来说,在感染活跃期间避免紧身内衣或连裤袜,避免热水浴,以降低患病风险。

  鹅口疮实际是由同一种念珠菌引起的酵母菌感染,会影响包括阴道在内的其他黏膜。最常见的原因是如上文所述,使用了“强的松”(prednisone,也叫泼尼松,是一种抗炎和抗过敏药物)或其他口服皮质类固醇。

  鹅口疮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扩散到全身,包括消化道、肺部、肝脏和心脏瓣膜。

  口腔念珠菌具有传染性。新生儿在出生时会得鹅口疮,孩子们可能会通过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而被感染,成年人可能会通过唾液相互传递。

  和许多其他念珠菌症状一样,鼻窦感染在今天很常见,而且很难找到病因的根源。念珠菌确实会影响鼻窦,导致持续咳嗽、鼻液倒流、充血、季节性过敏和一般的流感样症状。如果你的鼻窦一直有问题,是时候检查一下是否有念珠菌感染了!

  持续的肠道不适是更令人不快的念珠菌症状之一。持续的胀气、打嗝、腹胀、便秘或腹泻以及胃痉挛可能是因消化道中缺乏好细菌引起的。

  当酵母覆盖肠道时,好细菌数量就会不足,不能单独抵抗感染。当肠道中的细菌失衡时,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失调。当有效治疗念珠菌感染时,许多人会体验到慢性肠道不适的戏剧性缓解。

  除了情绪变化和慢性疲劳外,脑雾作为念珠菌的症状之一经常被忽视。然而,念珠菌过度生长会导致身体协调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及记忆力差。

  8、皮肤和指甲真菌感染

  脚气和趾甲真菌感染是常见的酵母感染,源于同一种念珠菌。持续感染可能是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信号。

  荷尔蒙失调是许多其他健康状况下出现的念珠菌症状之一。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感染如何导致更年期提前、经前综合征、性欲低下、偏头痛、子宫内膜异位症、体液潴留、情绪波动和无法有效减轻体重。

  当念珠菌过度生长的过程中,身体出现炎症,导致酵母菌生长并扩散到消化道之外。念珠菌的副产品之一实际上可以模仿雌激素,导致严重的荷尔蒙失调。

  方法一:念珠菌清洗

  清洗念珠菌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念珠菌,通过冲洗消化道,并摄入发酵蔬菜和开菲尔酸奶中的有益菌来战胜念珠菌。

  有两种清洁方式可供选择:纯液体清洁或更温和的食物清洁。你也可以选择最彻底的“肠道重启”:从第一步清理开始,然后进入第二步清理。整个过程也将为念珠菌饮食的开始奠定基础!

  选项一:纯液体念珠菌清洗液(持续时间1~2天)

  首先用有机洋葱、大蒜、芹菜、羽衣甘蓝、海盐和纯净水做一份蔬菜汤。让我们用文火慢炖,然后过滤把蔬菜扔掉,把汤汁冷藏起来。

  一整天,小口喝温热的汤汁。你必须喝大量的水来帮助身体排出体内所有的毒素。虽然这不是一个长期的清洗,但它可以根据需要每隔几周重复一次。也可以作为下面食物清洗的助推器。

  选项二:清蒸蔬菜(持续时间3~5天)

  在三到五天内,在你的饮食中去除谷物、糖、水果、淀粉和酒精,你可以在对抗念珠菌过度生长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大多数情况下,吃新鲜的、蒸过的有机蔬菜。在这个净化阶段,远离任何含淀粉的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甜菜、红薯和白土豆,这些蔬菜可能会增加血糖水平并喂养念珠菌。继续喝大量的纯净水,每天至少72盎司(2升左右),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念珠菌和其他副产品。

  在这段时间里,每天最多一次,你可以吃绿叶蔬菜(如沙拉)或苦味蔬菜(如甜菜)制成的沙拉,上面只放一点椰子油和苹果醋(或柠檬汁)。

  方法二:念珠菌饮食

  这种饮食不仅是为了抑制念珠菌,还可以帮助你清除体内的念珠菌。如果你已经开始使用念珠菌清洗方案,那么这也是下一步的绝佳选择。

  第一步是通过消除糖、酒精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来增强你的免疫系统。这些成分会助长体内念珠菌。

  第二步是用有机蔬菜代替这些食物,这些有机蔬菜包括胡萝卜、红薯、菠菜、羽衣甘蓝和芦笋。

  根据古代中医的说法,温和的含淀粉蔬菜可支持脾脏清除体内的念珠菌。虽然在“净化”阶段我不建议食用这些蔬菜,但常规的念珠菌饮食包括温热的、滋养脾脏的秋季蔬菜,如红薯、山药、豌豆、绿豆、扁豆、芸豆、红小豆、胡萝卜、甜菜、玉米、冬南瓜、鱼翅瓜、小青南瓜、西葫芦、香蕉西葫芦、芜菁甘蓝和南瓜。这些应该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也可以满足你对甜食的渴望。

  谷物呢?一些谷物,如藜麦、大麦、苔麸、高粱、苋菜以及一些淀粉类如玉米,可以帮助改善过度潮湿的肠道,所以每天最多吃一份,这些谷物对大多数念珠菌病患者都有效。

  生冷食物也是如此,每天不能吃超过一次。因此,不要在吃沙拉的同一天喝一杯对肠胃友好的冰沙。温暖而有营养的食物会让你的肠道愈合的更好。

  然而,和任何食物一样,在调理念珠菌问题期间,监测你进餐后的感觉始终很重要的。例如,有些人在吃了任何一种淀粉后感到胃部不适,因此应该避免吃淀粉类蔬菜,如玉米、豌豆、欧洲防风草、土豆、南瓜、西葫芦和山药。相反,他们应该吃非淀粉蔬菜,通常是植物的开花部分,如生菜、芦笋、西兰花、花椰菜、黄瓜、菠菜、蘑菇、洋葱、辣椒和西红柿。

  另外,保持水果的低摄入量,以及尽量摄入天然甜味剂,如枫糖浆或蜂蜜等。

  添加养殖乳制品,最好是羊奶开菲尔酸奶,因为健康的益生菌食品可以有效地杀死体内的念珠菌。像泡菜和酸菜这样的益生菌,以及不加糖的蔓越莓汁,都是你饮食中很好的补充,因为它们创造了一个酸性环境,使念珠菌很难生长。

  发酵蔬菜含有有助于保护肠道的微生物。经常食用发酵食品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使身体环境不太适宜念珠菌的生长。从每天半碟酸菜、泡菜或其他发酵蔬菜开始,这是一项旨在使你的身体恢复健康平衡的新饮食计划的一部分。

  念珠菌饮食有助于提供有益细菌,调节食欲并减少对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渴望。

  方法三:补充剂、精油和椰子油

  研究表明,导致系统性念珠菌过度生长的白色念珠菌菌株通常对氟康唑(fluconazole)和伊曲康唑(itraconazole)都有耐药性,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是治疗念珠菌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椰子油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以有效地对抗念珠菌。在椰子油中发现的月桂酸(约占50%),通过摄入和局部应用杀死有害的念珠菌。

  1、水飞蓟补充剂有助于清除肝脏中不易代谢的处方药(类固醇、避孕药、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环境污染、重金属以及化疗和放疗等残留物。

  2、如上所述,一些处方药和癌症治疗会导致念珠菌过度生长。水飞蓟及上述改善念珠菌的饮食,可以帮助你的身体恢复,并创造一个念珠菌难以滋生的环境。

  3、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肾上腺,帮助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我建议每天2~3次,每次1000毫克的维生素C,每天总共服用2000到3000毫克。

  4、丁香、牛至和没药精油有助于杀死体内的各种寄生虫和真菌,包括念珠菌。薰衣草精油也能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并有效防止感染的传播。

  (补充:不止以上精油,有研究显示“α-蒎烯具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富含α-蒎烯的精油包括:扁柏、枫香、乳香、丝柏、杜松浆果等。

  例如,在清洁过程中加入几滴丁香精油或混合椰子油的薰衣草精油,可以帮助杀死令人讨厌的念珠菌。因为这些精油功效强大,只能连续内服不超过10天。

  另外,对于口腔鹅口疮,用3滴丁香油加一汤匙椰子油,在口中反复漱口保持20分钟后吐出。

  请勿给2岁以下儿童内服丁香精油。如果你正在怀孕或哺乳,在内部服用丁香精油之前,请咨询你的自然保健提供者。

  消灭念珠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

  快速杀死体内的念珠菌时会产生代谢反应,向体内释放70多种不同的毒素。这些症状包括:

  •   肠道不适,包括腹胀、胀气、便秘和恶心
  •   皮肤起痘痘(不限于面部)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该感到高兴。这些症状通常在7~10天内消失。当体内念珠菌逐渐消失的几周内,你会感觉到身体的能量和注意力在提升,以及其他症状也在缓解。

  在症状消退并完成清洁和饮食后,应该继续吃高蛋白和高纤维蔬菜的饮食,并限制谷物、水果、糖和高淀粉蔬菜,如土豆。继续食用发酵蔬菜和开菲尔酸奶,帮助身体保持平衡,抑制念珠菌。预防是关键!

部份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机关各司局、直属各单位:

为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对2007年印发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进行了修编,形成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各单位加大指导力度,进一步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

          农业部

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重要补充,是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对于形成大宗作物产业带、提高产业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优质特色农产品产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2007年《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发布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特色农产品新产品、新品牌、新品种大量涌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技术条件、空间布局、市场竞争力均发生较大变化,迫切需要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进行修编,进一步充实调整特色农产品品种范围和优势区布局,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推进产业化进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修编后的规划重点发展10144种特色农产品,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要求,规划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并细化到县。规划期为2013—2020年。

一、《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实施的基本情况

自《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发布以来,各级各地农业部门加强规划实施力度,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加快,重大农业项目支持加大,重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形成,专业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带(区)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1.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有新突破。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批新的优势产业区稳步发展壮大,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不断强化,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正在形成。四川省已初步形成川西“稻菜”、“稻菇”轮作产业带、川西南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优质红心猕猴桃集中发展区。浙江省基本形成了沿杭州湾加工蔬菜产业区,沿海钜缘青蟹等特色水产养殖带,会稽山脉和天目山脉的香榧、山核桃等特色干果产业区,丘陵山地的杨梅、枇杷、名优茶、食用笋、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并形成了珍珠、中药材、食用菌、花卉、龟鳖、蛋鸭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云南省初步形成了以滇中、滇东北为主的花卉、中药材产业区,以滇南、滇西南为主的茶叶、咖啡等特色饮料产业区,以滇西、滇西北为主的畜牧、药材产业区,以滇南、滇东南为主的热果、药材产业区。重庆市初步形成了以涪陵、黔江为主的蚕桑产业区,以永川、荣昌为主的笋竹产业带,以九龙坡、北碚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区。安徽省形成以皖南和皖西为主的蚕茧产业区。陕西省强力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建成秦岭北麓、渭河以南百万亩猕猴桃优势产业带,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有新发展。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和优质高效标准化种养技术,加大现代设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尤其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使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十分显著。江苏省的河蟹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产值最大的水产品之一,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国河蟹产值的60%以上。浙江省的铁皮石斛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产销量最大的保健食品之一,产品产值达到20多亿元,占全国铁皮石斛产品产值的80%以上。部分发展良好的特色农产品产业现代经营理念深入人心,现代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3.产业化水平有新提高。通过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带动,在优势主产区一批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极大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拓展,推动了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同时,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形式多样的农民合作组织或协会纷纷建立,形成了基地农户+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的基本组织格局。云南的红葡萄酒、啤酒、花卉、茧丝绸、制药、果品等一批龙头企业或名牌产品快速成长。山东省各类果、菜、茶加工企业发展到221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180家、较大规模的批发市场567个、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60 个。内蒙古油料加工企业104家、加工油料97万吨、加工率达76%

4.农产品品质提升有新保障。随着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各地越来越重视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执法、检测、追溯“五大体系”,着手组织制定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成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的认证。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4315万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1577万亩和411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1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37个、绿色食品1005个、有机农产品187个。甘肃省通过制定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建成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420 个、面积287万亩、总产量565万吨、总产值71.54亿元,创建了10个国家级、37个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5.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新进展。地理标志是产品质量和信誉的重要象征。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作用得到有效彰显,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截至2012年,云南省已有52种产品成功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浙江省获地理标志商标的农产品有142个,内蒙古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6个,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81个。

1.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多数特色农产品生产还处在粗放、分散经营阶段,产品质量不稳。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覆盖面小、带动力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人才短缺,特别是带头人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等问题依然突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主要以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精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公司加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品牌小而散的状况依然未有较大改观,缺乏整合优势,影响市场竞争力。

2.产品科技含量低。支撑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储备不足,应用落后,良种工程及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名特优产品因品种混杂、品质退化、质量下降而面临优势产品失去优势的危险。生产规模小而粗的现象仍然存在,整体上仍以原料出售为主,精深加工技术等后续技术研发落后、能力不足,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国内外市场信息不灵,不能按市场需求生产。特色农产品资源多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资料供应、优良品种繁育、产品销售互相脱节,一些鲜活产品受道路和运输时间的限制,经常出现蔬菜、特色水果因外销滞阻,价格下跌,市场风险明显,挫伤农民积极性。部分特色农产品优质优价难以充分实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市场机遇的抢占。

4.发展资金缺乏。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但是,国家已有的农业投资主要目标是保供增收,依据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来安排项目,丰富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而投向特色农产品的资金总量偏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5.部分特色农产品出现开发过度。随着人们对特色农业产业增收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受到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刺激,有些地方对于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国内外消费市场的理性分析不足,导致部分产业开发过度,比如受茶叶价格不断提高的影响,部分西南山区的地方政府都在大力鼓励发展茶产业。目前我国茶叶消费以内销为主,产量过快上升引起效益下降的可能性增大,一旦市场波动,将对农民收入造成巨大影响。

二、深入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力空间布局

两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颁布实施,对调整我国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我国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地域性强、品质优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对指导各地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深化全国农业区域专业分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二)有利于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程度不高,多处于原料型和初加工型生产阶段,附加值低,未能很好地形成“一村一品”优势,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引导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区集聚,发展适度规模生产,有利于吸引加工企业进入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关联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大都为劳动密集型农业,产品的商品价值较高,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扩大农村就业,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实现产业富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有利于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食用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旺盛,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定向聚集,有利于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农业,加快优势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尽快形成新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加快推动优势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做强做大优势区特色品牌产品,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这对于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广泛参与国际农业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五)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而且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为不同类型的植物提供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尊重自然规律,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发和保护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有序推进特色农业,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农产品发展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完善布局、突破制约、升级产业”为主线,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在产前和产后环节引入工商资本,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精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

资源依托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要紧扣区域独特资源与生态条件,突出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将特色农产品生产集中布局在最适宜区内。

市场导向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既要瞄准现实需要,也要着眼潜在需求,既要占领国内市场,又要开发国外市场。在品种选择上突出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季节特色,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要求。

产业开发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着眼于特色农产品产业整体开发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产业化经营,建立完整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整体竞争力。

规模适度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必须充分考虑资源与市场的特殊性,组织适度规模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保持产品自然特性和经济价值。

科技支撑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要以科技进步来保障特色农产品特有的品质,加强种质资源驯化,改造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稳定和增强特色产品的品质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

生态文明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要防止过度开发,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特色产业村,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产品及其优势区选择

规划期内,选择一批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产品选择的主要标准:

1)品质特色: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定认知度。

2)规模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产业可延伸性强,有进行市场开发的价值。

3)市场前景:目标市场相对明确,现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或具有潜在市场需求。

规划期内,规划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进行重点扶持。确定优势区的主要依据:

1)生产条件:原产地或区域具备最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能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特色产品。

2)产业基础:有生产传统,技术成熟,相对集中连片,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大,具备形成知名品牌、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的基础。

3)区域分工:特色产品发展符合区域分工,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业区域格局。

(四)发展目标 

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14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四、10类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期内,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道地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见附件1),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整体上供大于求,存在结构性、季节性、地域性过剩现象,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蔬菜中的特色菜的需求逐步增加。特色蔬菜因其特有的品质、营养价值及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特色蔬菜发展中存在品种混乱、种植分散粗放、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差等问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4种特色蔬菜。

1)加强特色蔬菜良种繁育和推广,发展优质特色蔬菜;(2)强化特色蔬菜产后处理,积极发展深加工,突出特色蔬菜的功能性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3)加快特色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规范行业标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名牌产品。

1)莲藕:江苏北部、浙江区、山东微山、江汉平原、广西中部

2)魔芋:秦巴武陵区、云贵川区

3)莼菜:江苏太湖区、浙江杭州、湖北武陵山区、重庆石柱、四川雷波

4)藠头:鄂湘赣区、云南区

5)芋头:浙闽区、山东、桂东北区、云南弥渡

6)竹笋:东南区、湖北区、西南区、陕南区

7)黄花菜:湘黔区、甘陕区

8)荸荠:浙江区、鄂中区、桂东北区、滇西区

9)山药:黄淮海区、云贵区

10)黑木耳:东北区、浙闽区、秦巴伏牛山区、长江中上游地区、广西

11)银耳:福建区、秦巴山区、黔西北区

12)辣椒:东北区、黄淮海区、西南区、湖南区、西北区、海南区

13)花椒:西南区、藏东南、陕甘青区

14)大料:桂西南区、桂东南区、滇东南区

2020年,优势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扶持建设一批特菜种植基地,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实现高档蔬菜标准化生产,开发系列特色蔬菜产品,做精做强特菜名牌产品,提高特色蔬菜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消费空间。

特色果品属于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国内外需求增量大,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特色果品快速发展,栽培面积、生产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不断增加,出口大幅度增长,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已形成了一些特色果品产业化生产基地,且有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同时存在品种退化、品质下降、品种及熟期不合理、上市过于集中、市场压力过大、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规划期内重点发展25种特色果品。

1)培育优良新品种,增加品种数量,发展早、晚熟品种,提高均衡上市能力;(2)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提高产品品质和商品一致性,加强采后处理和保鲜技术研发,开发新加工产品、开拓新市场;(3)加强对引进品种和种苗的检疫性病虫害检疫管理工作,强化对重点病虫害的防患;(4)健全特色果品品质、安全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特色果品产地认证。

1)葡萄: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西北区

2)特色梨:塔里木盆地北缘(库尔勒香梨)、山东莱阳(莱阳茌梨)、冀中和鲁西北(鸭梨)、冀中(雪花梨)、鲁苏皖黄淮平原(砀山酥梨、丰水)、河南南部(中梨1号、黄冠)、吉林延边(苹果梨)、辽宁沿海(南果梨、锦丰梨)、甘肃河西走廊(苹果梨)、京郊(京白梨)、浙江中部(翠冠)、云南中南部(翠冠、满天红)

3)特色桃:北京产区(平谷)、辽南产区(大连)、河北产区(乐亭、顺平)、山东产区(青岛、威海、蒙阴、肥城)、陕甘高原产区(咸阳、秦安)、苏浙沪区(徐州、无锡、奉化、奉贤)、豫北产区(安阳、新乡)、鄂西北产区(枣阳、孝感)、成都产区(龙泉驿)、皖北产区(砀山)、滇黔产区(昆明、贵阳)、桂北产区(桂林)、东南产区(南平、河源)

4)樱桃: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北京郊区、山东胶东半岛和泰沂西部、陕甘中部

5)石榴:新疆南疆绿洲、安徽怀远、川滇高原区、山东枣庄、海南

6)杨梅:浙闽大部、云南东部

7)枇杷:浙闽粤区、湘桂区、四川区、江苏吴中、安徽歙县

8)特色柚:闽粤区、桂东北湘南区、浙江中南部、湖北宣恩

9)猕猴桃:陕西关中、甘肃、渝湘黔区、江西、江苏、川中区

10)特色枣:冀鲁平原、黄土高原、甘新区、辽西北区、闽南区、海南区

11)特色杏:冀北山区(仁用杏)、辽西地区(仁用杏)、南疆地区(鲜食杏)

12)特色核桃:云南中西部、晋冀区、青藏东南、南疆地区、鄂西北、山东泰山,浙皖天目山区(山核桃)、辽东南

13)板栗:京津冀东北部、鲁中低山丘陵、鄂皖大别山区、陕南鄂西、云南中部

14)柿子:京冀太行山区、陕甘区、桂北区

15)香榧:浙江会稽山脉

16)龙眼:粤桂南部、闽东沿海、海南、滇南干热河谷、四川泸州

17)荔枝:粤桂南部、闽南、海南、滇南干热河谷、四川泸州

18)香蕉:海南-雷州半岛、粤西-桂南、桂西南-滇南-滇西南、珠三角-粤东-闽南

19)橄榄:闽粤沿海

22)菠萝:桂西南、闽粤南部、海南东部、滇南和干热河谷

23)芒果:粤桂南部、海南西部、滇南、川滇干热河谷、闽南

24)番木瓜:粤桂南部、滇东南、闽南

2020年,培育80100个具有我国独特品质、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果品品种;优化特色果品结构,加强果品采收技术研发;推进标准化生产,形成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培育特色果品著名品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我国特色粮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大。特色粮油大部分属于抗旱作物,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和综合利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与价格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量的10%左右。但是,目前我国特色粮油产品生产存在种植粗放、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加工开发不足、出口市场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9种特色粮油。

1)加强良种繁育与优良品种鉴选,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应用步伐;(2)加强出口基地、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推广保优节本高产栽培技术,推进生产技术与产品的标准化;(3)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开发优质特色粮油系列产品,培育一批名牌产品;(4)加强特色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特色粮油相关的质量、技术和环境标准及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1)芸豆: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

2)绿豆: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

3)红小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的部分县市

4)蚕豆:河北、江苏、安徽、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部分县市

5)豌豆:河北、山西、江苏、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部分县市

6)豇豆:大兴安岭南麓地区

7)荞麦: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部分县市

8)燕麦: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等地的部分县市

9)青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地的部分县市

10)谷子: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部分县市

11)糜子: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部分县市

12)高粱: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

13)薏苡:浙江、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部分县市

14)啤酒大麦: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

15)啤酒花:甘肃、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

16)芝麻: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陕西、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为潜在优势区域

17)胡麻: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

18)向日葵: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的部分县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19)木本油料:浙江、武陵山区、云南大部

2020年,培育100个以上特色粮油名牌产品,优势区产品优质率达到96%以上;建成一批专用化生产基地,满足国内外细分市场的品质、规格需求。提高加工转化率,加强即食性食品研发,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出口规模。

茶叶、咖啡是风靡世界的无酒精特色饮料。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种资源丰富,有一批地方特色明显的名茶。但茶叶原产地保护力度不够,茶农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保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我国云南和海南是世界高档咖啡豆适宜种植区,近年咖啡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咖啡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稳步增长。主要问题是咖啡园建设质量不高,品种混杂,生产技术和管理跟不上,精深加工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出口企业无序竞争,直接影响国际市场竞争力。规划期内重点发展5种特色饮料。

茶叶:改良茶树品种,稳步推进良种化进程;改善茶叶种植环境,加强茶树病虫害监控;全面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强初制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确保茶叶优质安全。整合品牌,形成产业聚集。

咖啡: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建立优质咖啡种植园和精品咖啡脱壳加工厂;研发咖啡深加工新产品,建立咖啡交易中心,做强咖啡品牌。

1)红茶:皖南、滇西、粤桂部分县、福建部分县市

2)乌龙茶:闽西北、闽南、粤东

4)绿茶: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河南、江苏、福建等地的部分县市

5)咖啡:云南西南部、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北部

2020年,优势区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控制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加大资源原产地保护和新产品研发力度,扶持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改善加工工艺;整合品牌,规范市场;中西部优势区创建一批特色饮料地域性名牌,提高区域产品的认知度。

花卉消费正在由集团消费和节假日消费向家居日常消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20世纪90 年代以后,世界花卉贸易额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世界花卉生产格局正在由发达国家向资源较丰富、气候适宜、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花卉产业已具雏形,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质资源保护不够,缺乏专利品种,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花卉市场建设滞后。规划期内重点发展4类特色花卉。

1)研发新品种和申请专利。(2)加强鲜切花的保鲜、盆栽花卉的栽培与繁殖等关键技术研发。(3)引进国外先进种球繁育、产后加工保鲜、质量及病毒检测等技术,以及温室成套设备和采后处理生产工艺线等。(4)建立和完善鲜切花行业标准。(5)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发达的花卉供销网络。

1)鲜切花:云南中部、浙江东北部

2)种球花卉:福建漳州(水仙);青海东部(郁金香、百合);滇西北和滇东北、甘肃中部(百合);辽宁凌源(百合、唐菖蒲)

3)盆栽花卉:福建沿海、浙江中北部、广东珠江三角洲、江苏如皋、辽宁海城、天津东丽

4)园林花卉:湖北、河南

2020年,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花卉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建立技术推广和培训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初步形成科研与生产互动互惠的研发机制;建设规范的花卉拍卖市场。

我国特色纤维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茧丝和麻类两类特色纤维的生产总量居于世界前列。其中蚕茧和丝产量均占世界生产总量80%左右,是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原料大国;我国苎麻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占世界苎麻出口的95%;亚麻、红麻和黄麻产量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特色纤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质量和价格竞争优势,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桑园分散,缺乏方便适用的蚕茧质量检测技术,国际市场的强烈影响和出口企业的无序竞争造成蚕茧收购价格波动比较大;麻类优质品种比重低,剥麻设备简陋,劳动强度大,综合利用能力低,麻类加工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规划期内重点发展4种特色纤维。

蚕茧:控制规模,调整布局,蚕桑“西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蚕桑新基地;推广优良桑、抗寒桑树新品种,蚕新品种和省力化养蚕等优质蚕茧生产技术,提高桑茧生产水平及质量,增加蚕农收入。

麻类:积极培育优质麻类新品种,提高优质品种覆盖率;研制剥麻设备,降低麻农劳动强度,提高剥麻效率和纤维质量。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纤维(麻类)替代森林造纸,建立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提高麻类综合利用水平,减轻环境污染。

1)蚕茧:广西大部、川西川南、渝东南、云南、苏北、浙江中北部和西部、鄂北、粤西粤北、陕甘南部、皖南(桑蚕);豫南、东北地区(柞蚕)

2)苎麻:湘鄂赣、川东地区、桂北地区、渝中南地区(主要是涪陵地区)

3)亚麻:黑龙江、新疆伊犁、甘肃中东部

2020年,综合开发利用特色纤维资源,发展集约高效生态型特色纤维业,形成生产-纺织-贸易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优势区特色纤维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快速提升和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中药的认同和接受,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中药材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中药材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逐年上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道地药材品种退化严重。种植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监管不力,伪劣药材产品充斥市场。中药材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需求量差异明显,市场价格年际波动很大。规划期内重点发展25种中药材。

1)推动中药材产品原产地认证工作,加强野生地道药材资源保护。(2)规范中药材栽培和产地加工技术,保证中药材质量。(3)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对环境和药材的污染,保证中药材安全。(4)加快对中药材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1)三七:桂西南和滇东南

2)川贝母:川西、藏东、甘肃南部

4)天麻:西南、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皖西

5)杜仲: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娄山区

6)枸杞:宁蒙河套地区、新疆精河、青海区

7)黄芪: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北部、川西北、山东半岛、陕西中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

9)丹参:天津蓟县、四川中江和青川、湖北孝感、甘肃南部

10)林蛙: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

11)鹿茸:辽宁北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中南部

12)当归:滇西北、甘肃南部

13)罗汉果:桂东北

14)北五味子:东北区

15)浙贝母:浙江中部

16)川芎:四川成都

17)金银花:河南新乡、山东平邑、四川巴中、广西忻城

18)白术:贵州松桃县、河北安国市、河南、浙江

20)甘草:黑龙江西南部、南疆地区

21)黄芩:河北、山东

22)桔梗:冀鲁豫地区、鄂东北

24)龙胆草:辽宁、黑龙江

25)山茱萸:豫西、浙西北

2020年,建设一批优质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大幅度提高优势区中药材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建立中药材原产地种源基地保护区。

近年来,我国特色畜禽产品消费需求增长迅速,牛、羊和驴等特色草食畜发展前景广阔。(1)特色牛:延边牛、郏县红牛、复州牛、湘西黄牛、牦牛等优秀地方牛品种均具有肉质好、味道鲜美独特、感官好等特点,近些年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长速度慢,优质种牛群体规模小,肉牛生产和深加工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牛肉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高档牛肉产量低,质量及档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2)特用羊:在纺织产品出口拉动下,国产细羊毛市场需求逐步增加。我国羊绒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75%左右,原绒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藏系绵羊毛具有弹性大、拉力强和光泽度高的特点,是纺织地毯的上等原料。滩羊是在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育成的独特名贵裘皮用绵羊品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用羊品种退化,优质种羊规模小,舍饲技术不完善;羊绒和羊毛剪毛机械化程度低,产品混装混卖,质量及档次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3)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驴肉、阿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部分优良地方驴品种的肉用、药用和乳用等多功能价值逐渐凸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质种驴规模小,驴肉及其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高档驴肉产量低,质量及档次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4)兔:兔肉肉质细嫩、味美香浓、久食不腻,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5)鹿:鹿全身都是宝,可以开发出多种药品、滋补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和优质的有基肥,其医疗保健价值尤其显著。规划期内重点发展22种特色草食畜。

特色牛:(1)加强优良地方牛品种原产地保种场、保护区建设,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遏制能繁母牛养殖数量下降趋势。(2)开发地方牛品种高档牛肉和牛肉制品,促进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发展。(3)推广专业化育肥新技术,提高饲草料资源利用率。(4)因地制宜开展人工种草,建设饲草料储备和防灾减灾设施,稳定生产能力。(5)规范饲养技术,严格投入品和屠宰加工监管,确保牛肉和牛肉制品产品质量安全。

特用羊:(1)建设原种场、扩大种羊规模,提高个体繁殖性能和产肉、产毛(绒)和羊毛(绒)品质。(2)推广牧+舍饲养殖技术,控制存栏、提高母畜、加快周转、增快出栏,保护草地,缓解草畜矛盾。(3)加快建设机械化剪毛和毛、绒分级等基础设施。(4)建立滩羊保护区。

特色驴:(1)加强优良地方驴品种原产地保种场、保护区建设,进行本品种选育,品系繁育,保护与开发相结合。(2)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屠宰加工龙头企业,提升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3)开发高档驴肉产品、阿胶产品等,促进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创建。

1)牦牛:青藏高原、南疆地区

2)延边牛:东北三省东部

3)渤海黑牛:山东北部

4)郏县红牛:河南中西部

5)复州牛:辽宁南部

6)湘西黄牛:湖南湘西北地区

7)奶水牛:广西、云南

8)德州驴:鲁北平原

9)关中驴:陕西关中平原

10)晋南驴:山西南部

11)广灵驴:山西东北部

12)泌阳驴:河南南部

13)福建黄兔:福建西北部

14)闽西南黑兔:福建西南部

15)九疑山兔:湖南西南部

16)吉林梅花鹿:东北三省

17)东北马鹿:东北三省、内蒙古赤峰

18)细毛羊:新疆天山北坡及南坡地带、内蒙古中东部、甘肃祁连山区、青海中部

19)绒山羊:西藏西部、内蒙古中西部、陕北、辽东半岛、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周边、青海柴达木

20)藏系绵羊:西藏大部、青海、甘肃甘南、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

21)滩羊:宁夏中部、甘肃中部

22)奶山羊:陕西、山东、四川

2020年,健全和完善良种繁育、动物防疫、市场信息等支撑体系。建立新型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发展畜产品精深化加工,形成一批与国际标准接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加工企业。创建10个特色草食畜产品名牌。

我国猪禽肉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特色肉类需求增长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看好。金华猪皮薄、骨细、肉嫩,是腌制金华火腿的原料;乌金猪肌肉发达,瘦肉比例高,是腌制“云腿”的原料;香猪体型矮小、肉质香嫩、皮薄骨细、早熟、乳猪无腥味,是加工制作高质量肉制品的原料;藏猪体型小、皮薄、瘦肉率高,风味独特。我国特色优质禽种质资源丰富,自然放养的地方优质地方鸡销售市场不断扩大,鹅、鸭等特色水禽正成为禽肉生产新的增长点;地方肉鸽品种有石岐鸽、塔里木鸽,石岐鸽肉质鲜嫩多汁,肉味鲜美,耐粗易养;塔里木鸽血、肉均可入药,具有治疗关节炎、风湿等疾病的功效。我国是世界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国内消费量日渐增加,50%蜂产品用于出口,蜂王浆产量占世界90%。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杂乱,缺乏系统选育,品质参差不齐;生产模式落后,缺乏综合防疫设施,滥用和盲目用药现象严重;生产规模偏小,加工产品开发不足。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1种特色产品。

1)实施原产地保护,保护与开发相结合。(2)进行特色品种的保种与提纯。(3)改进养殖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提高疫病监控水平,增强产业开发,形成产业链。(4)建设原产地保种场、保护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5)进行特色品种的选育与提纯。(6)扩大生产规模,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增强产业开发,形成产业链。(7)推进特色产品及其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强化品牌创建,完善产业链。

1)金华猪:浙江中西部、江西东北部

2)乌金猪:云贵川乌蒙山和大小凉山地区

3)香猪:黔东南、桂西北

4)藏猪: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

5)滇南小耳猪:滇西边境山区

6)八眉猪:陕西泾河流域、甘肃陇东、宁夏固原地区、青海互助县等

7)太湖猪:江苏、浙江和上海交界的太湖流域

8)优质地方鸡: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西南区

9)特色肉用水禽:长江中下游区、东南沿海区、西南区、黄淮海区、东北松花江区

10)特色肉鸽: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鸽)、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区(石岐鸽)

11)特色蜂产品:东北与内蒙古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4省区)、中南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6省区)、华东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6省市)、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区)、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5省区市)和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山东5省市)

2020年,建立规范化的保种、繁育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系统的保种选育,挖掘精深加工潜力,发展特色肉产品及其他制品,打造知名品牌。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特色水产的消费呈现大众化之势,其市场需求会逐步增加。鲍鱼、海胆、蟹、海参等特色水产,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称誉,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优良苗种覆盖率偏低,养殖标准化程度低,人工配给饲料的使用率低,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发生频繁,病害检测和防治技术滞后,养殖产业链条短,深加工比例较小,产业化与组织化程度低。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5种特色水产。

1)加强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提高产品品质。(2)实施标准化养殖,建设安全生产基地。(3)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与密度,改善养殖生态环境。(4)提高相关病害监测、防控水平,确保水产品食用安全。(5)扶持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养殖加工比例与产业化水平。

1)鲍鱼: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沿海

2)海参: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等地沿海

3)海胆:辽宁、山东、广东等地沿海

4)珍珠:浙江、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的部分县市

5)鳜鱼: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部分县市

6)鳟鲟鱼:北京、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云南、贵州、四川、青海、山东、湖北、甘肃等地的部分县市

7)长吻鮠: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广东、江苏等地的部分县市

8)青虾(学名为日本沼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的部分县市

9)锯缘青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沿海

10)黄颡鱼:黑龙江、辽宁、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等地的部分县市

11)黄鳝: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部分县市

12)乌鳢: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山东、广东等地的部分县市

13)鲶鱼: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的部分县市

14)龟鳖: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部分县市

15)海蜇: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的沿海地区

2020年,全面推行健康养殖和绿色加工,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养殖病害,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建设一批特色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区,培育一批加工贸易型龙头企业,巩固国际市场的地位,扩大出口。

五、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建设重点

从强化关键薄弱环节入手,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突破五大优先领域,整体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特色农产品品种选育

目前,我国现有农业育种投入主要面向大宗农产品,对特色农产品关注少,栽培品种以自选自留自用为主,特色农产品优种率低,影响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加快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种繁育体系,把优良品种(种子、种苗、种球、种畜)作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先导措施。

1.特色农产品品种保护。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基因原生地保护,收集名、特、稀农产品品种资源,建设品种资源库,并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保持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特性,支撑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2.特色农产品品种创新。在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种保护的基础上,加大野生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工作力度,培育特色农产品新品种,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品种资源储备,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需求。

3.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建立特色农产品种苗繁育基地,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多种形式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保障特色农产品的种苗供给,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1.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着力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控和技术服务。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产业化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产品集聚,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区域特色名牌产品。

2.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创新草地生态牧场建设,整合牦牛、藏羊、草地等生产资料,按生产组配套棚圈、配种点、划区围栏,发展特色草食畜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在草原牧区形成畜牧业生产和草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

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起步晚,特别是对具有明显地理区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缺乏保护措施与扶持力度,特色农产品市场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市场扩大。需要通过加快标准制定、标准化示范,全面提高我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

1.特色农产品标准制定与完善。加快制定和完善10类特色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品质标准体系,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进行规范化管理。

2.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监控。建设和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监督、管理,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特色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规范生产各环节管理。

(四)特色农产品技术创新与推广

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缺乏科技支撑,新产品、新品种研发不足,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不到位,产品特而不优,影响市场竞争力和特色资源的有效开发。要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的研发,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1.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加强特色农产品优质品种生产技术和设施的研发,着力解决特色种养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重点推广优质特色新品种及配套技术。

2.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藏技术研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技术,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藏与保鲜等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强特色农产品小型加工机械的研制,建立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加工技术体系。

3.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开展特色农产品技术培训,培养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能手,让优势区农户掌握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集中度不高、精深度不足,影响特色农产品的多重增值。为此,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1.特色农产品传统加工。发展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特色农产品传统加工业,保持和发扬特色传统加工工艺,突出加工产品的独特品质和风味,拓展特色农产品市场空间。

2.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立足于现有加工业的技术改造,着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和药用等多功能,满足市场均衡化、多样化需求,最大限度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

目前,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营销手段落后,产品分级包装、保鲜储运薄弱,成为影响产品顺畅销售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搞好特色农产品产销衔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实现产品增值和产业增效。

1.建设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特色农产品产地分级包装以及配套发展保鲜储运设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特色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及交易区。在有条件的地区,针对不同产品特性,推行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建立农产品物流体系。

2.建设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整合特色农业信息资源,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建立公益性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市场、生产、加工、科技和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供求等相关信息的共享,为企业和农户的经营活动提供服务。

3.推进特色农产品精品建设。整合现有特色农产品中的优质资源,培育发展一批优质、高端的精品,实现优质优价和满足中高档消费人群的消费,以高效益引导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4.培育知名特色品牌。增强经营主体商标意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行业协会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整合现有品牌资源,培育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高的名牌特色农产品。规范特色农产品评比管理工作,加强品牌宣传,争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发挥品牌效应,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通过组织企业到境外参加产品展览和推介会等方式,支持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广泛参与国际竞争。

六、促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保障措施

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准确认识和把握特色农产品发展客观规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找准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切入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打造区域特色产业。要加强对国有农场特色产品发展的指导,使其成为所在区域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急于求成,坚持市场取向,依靠产业政策,加快引导和推动。

(二)创新发展机制与政策

创新特色农产品发展机制。建立特色农产品信贷保障机制,鼓励政府、企业和社会资金合作建立针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多种担保组织和基金,解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特色农产品保险机制,防范和化解特色农业发展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完善特色农产品发展扶持政策。已经制定和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要尽可能把扶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纳入其中,并逐步规范化。根据特色农产品的特点和发展实际需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利用农业部现有项目和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倾斜支持力度,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的良种繁育、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建设、原产地维护和生产示范等关键环节。各省(区、市)要加强沟通协调和工作宣传,引导各部门资金加大投入,广泛吸引金融资本、企业资本、社会资本支持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严格项目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时发挥投资效益。

(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特色农产品发展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要根据新型经营主体的不同特性,加强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明确界定各类主体的规范标准、登记办法,制定出台相应倾斜政策。着力扶持建立特色农产品农民合作组织,努力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优势区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基地)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

(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尽快制定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护提高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保证质量和特色。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体系,实行原产地标识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引导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地理标识商标注册,制定地理标识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规范地理标识使用和管理,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濒危特色物种资源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繁育基地,实施严格保护制度,防止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确保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生态安全。

各地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一些地方品种未能纳入本规划。各地区可依据本规划,从当地实际出发,抓紧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

辣椒:辣椒花椒和大料属于调味品,为叙述方便,将其列入特色蔬菜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椒属于农产品还是农副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