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中本贯通华商科院(宝山校区)宿舍怎样?

  148年前的上海大家有了解过吗?

  那时候的她只是一个小县城,

  大多数人关于那时的记忆,

  似乎只有外滩建筑群上

  被黄浦江风吹得呼呼作响的万国旗帜吧!

  如今我们骄傲地谈论着“魔都”有夺么的繁华,

  但也会时不时去好奇上海的过去,

  那个说着吴侬软语的小县城到底是什么样的?

  虽然那段历史我们无法经历,

  但是从老一辈的嘴里我们都或多或少能够了解,

  曾经的上海,走过来的每一步脚印都值得说说。

  其中杨浦这条一有着148年历史的马路最有发言权!

  他承载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历史,

  大上海曾经的繁华就是建筑在

  这里的工业区源源不断生产之上的。

  他就是将在年底前迎来综合改造工程的正式开工,

  很快就要迎接148年来第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的

  “沪东第一路”——杨树浦路

  一条148岁高龄的马路

  东起黎平路,西至惠民路接东大名路,全长5586米,

  横穿提篮桥、平凉路、大桥、定海路等4个街道,

  因通向杨树浦,因而命名为杨树浦路,

  是杨浦区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

  轨道交通4号线下车便是,交通非常方便~

  历经岁月沉淀的百年老路便映入眼帘

  很期待,这到底是怎样一条“工业长廊”?

  头条菌决定卯着劲带泥萌一路探索到底!

  南北平行的时空交错

  全是成片的老式居民建筑,大多是两层住宅,

  旧式里弄和大量棚户区为主。

  而不远处就是高楼林立的上海外滩、陆家嘴

  站在这里,仿佛穿梭时光,

  过去、现在、未来任意穿梭。

  这就是时代的神奇之处,

  让这种格格不入融化在深厚的历史底蕴里。

  这里很多早期住户,大部分来自苏浙一带,

  其中来自杭州、湖州、宁波等地的工人是主流。

  与大片居民区隔路相望的就是杨树浦路以南

  星罗棋布的民族工业厂房,空间开阔、气势恢宏!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外商大举在华开设工厂,

  在这里迅速建成了毛条、毛纺、丝织、造船、发电、

  煤气、自来水、化工、制皂等40多家大中型工厂,

  形成中国规模最大最具规模的工业区之一!

  如今,从照片上还能看出来,

  这里依然存留着曾经辉煌的工业时代的影子,

  高大有力的工业高架、轰鸣的作业车忙忙碌碌,

  好像杨树浦路最新的面貌随即就能出现在眼前!

  148年来,工人们就是在这里每天穿过杨树浦路

  到工厂去上班,下班又回到马路以北的居民区,

  “南厂北住”的杨树浦路由于拥有完善的配套管网,

  所以被誉为“沪东第一路”!

  这一条路到底,沿线尽是说不尽的历史情怀。

  第一步踏上这条路,就能轻易被带入148年前,

  上海自来水展示馆、上海国际中心、

  上海近代工业一条街……

  每一处关于杨树浦路的存在证据。

  顺着路牌指引的方向,148年的时间依序穿梭闪现!

  最著名的、最能勾起老上海人回忆的,

  一定不能少了沿线的水厂、煤气厂和发电厂,

  曾是三大百年市政基础设施厂房!

  地址:杨树浦路830号

  是这条路上风格最鲜明的哥特式城堡建筑。

  这里曾是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水厂,

  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

  据说,古城堡风格为了方便守卫,防止有人下毒。

  上海供水事业发展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这里还有1890年代敷设的有百年历史的水管,

  像这样的“活化石”将成为杨树浦路上的独特景观。

  如今上海自来水科技馆,

  已经与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杨树浦水厂

  融为一体,串联了上海供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地址:杨树浦路2524号

  从1864年开始用煤气,

  阿拉上海,是中国最早使用煤气的城市。

  杨树浦煤气厂拥有现代派的艺术风格,

  现在被确认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被称为一百多年前的“自来火”!

  可是再辉煌的历史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斑驳的墙壁、生锈的铁门、破落的门窗,

  述说着一代又一代上海的传奇故事!

  看到如今的景象,很多在这里上班的老上海,

  还是忍不住的沉默落泪。

  地址:杨树浦路2800号

  上海曾经最有名的标志,

  就是那硕大的烟囱,高达105米的烟囱,

  曾一度是中国最高的建筑物,高过国际饭店

  这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火力发电厂,

  创建于1911年,曾经为远东第一大发电厂

  “中国电力工业摇篮”的美誉。

  烟囱高超过100米,

  从很远的地方头条菌就能看到这2根烟囱,

  绝对是杨树浦路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了!

  大变身的国棉17厂

  地址:杨树浦路2866号

  棉17厂,就在发电厂隔壁,

  这里原本是1921年日本人建造的裕丰纱厂,

  “国棉十七厂”的名字,

  在上海滩可以说是“响当当”的“红色堡垒”。

  如今,兴盛一时的国棉系统早已停产,

  17厂也已改成上海时尚中心。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位于杨浦区东外滩板块的杨树浦路与黄浦江之间,

  与虹口区北外滩交相辉映。

  保留了上世纪20年代老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遗存,

  又融入了现代的时尚品味,“修旧如旧”。

  他还入选了全国10大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

  所以国棉十七厂具有一种魅力就是,

  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

  只要在这片土地上,就能创造美、创造奇迹出来~

  谁能想到,曾经震耳欲聋的工业厂,

  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全球时尚大师的聚集之地。

  正是因为有这么大的差别,

  才让这里的工业艺术风采发挥的淋漓尽致,

  地址:杨树浦路408号

  说到百年老厂,天章记录纸厂有必要提提!

  上海天章记录纸厂的前身,

  为中国第一家由华商开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

  由于洋纸张的倾销,在随后的岁月里,

  这里几经易手,从民族资本家到国民政府经济部。

  1955年,工厂转为公私合营,

  1979年开始,恢复“天章造纸厂”的原名。

  但是这里,还和当初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想必在纸厂上班的老上海人不在少数吧?

  地址:杨树浦路640号

  上海船厂同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基地,

  它的前身是英商英联船厂和招商局机器造船厂。

  两家单位的合并,发生在1954年1月1日,

  并入改名后的上海船舶修造厂。

  1982年6月,再由交通部划归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

  三年后正式改名,上海船厂。

  如今在上海船厂的修船分厂内,

  保留船厂的油罐、铁丝索等标志性景观点,

  让后人感受过去百年造船的工业精神。

  原本以为只是来探寻148年前的工业气息,

  没想这趟回忆之路,变成发现美的探索之旅。

  地址:杨树浦路1578号

  这里原来是日商明华糖厂,

  后来成为上海化工厂现科技工业园。

  明华糖厂建于1924年,改成化工厂是1946年的事情了!

  现存的老建筑,只有一座4层楼的大仓库,

  系现代风格的无梁楼盖结构,坐北朝南。

  现在,连红色墙上那一行字,

  都跟着时间的流逝而容颜散尽了~可惜!

  地址:杨树浦路1307号

  旧时的上海,公共租界有六处著名的救火会,

  除了我们介绍过的虹口救火会之外,

  杨树浦救火会也是其中之一。

  原来是1890年公共租界在杨树浦建造的警察局大楼;

  1920年,这栋西洋风格的建筑,

  成为了新创办的杨树浦救火会~

  如今,红白相间的小房子上,

  还有准时准点的时钟在转动。

  屋内消防员、消防车随时待命,

  与小红房子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址:杨树浦路1426号

  中国救捞队承担着对中国水域发生的

  海上事故的应急反应、人命救生、船舶和财产救助

  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

  对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多项使命~

  地址:杨树浦路2086号

  上海纺织株式会社原为上海国棉九厂的原办公楼,

  而其身后的大批厂房已拆除得荡然无存,

  也就仅剩下紧靠杨树浦路马路边上的独幢建筑了~

  面对这幢如涂脂抹粉般的修饰一新,

  但又是那么的形影孤单的老办公楼,

  曾经在这里工作的上海人定是百感交集吧!

  地址:杨树浦路2361号

  头条菌说句心里话,

  从外面看,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不太艺术的艺术区。

  甚至连一个像样的门头都没有!

  但是当你走近你会发现,别有洞天就是这个意思了~

  这里的艺术并不轰轰烈烈,

  这里的艺术也不声势浩大,

  就算一面墙都充满着迷人的艺术气息。

  如今这里成为许多公司的聚集地,

  还有三三两两的个人艺术工作室,

  人很少,但是抓人的小摆设让人流连忘返~

  逛完这一路,头条菌深有体会。

  杨树浦路一带,真的是“老上海”味道很浓的地区,

  与沉睡中的老厂房形成鲜明对比的,

  还有一街之隔,依然平静生活、令人百看不厌的老弄堂。

  比如曾经被冷落而得以幸存的

  “东华里”、“存和里”、“安德里”等,

  这里的老弄堂里居民大多数是大杨浦的产业工人,

  他们依然保留着老上海人的弄堂生活方式,

  不管你走在那一条弄堂里,

  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海派弄堂气息。

  也曾作为工人职工宿舍存在着。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86街坊——三益里!

  这是一座特色的里弄住宅。

  为什么要特别这里呢,是因为很快,

  这里将被打造成一块滨水公共绿地“杨浦源”,

  形成杨树浦路沿线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

  改造过程要与沿街有商业店铺和住宅小区做好沟通,

  并结合现场环境建一些小型广场,

  供周边居民休闲、小憩!

  杨树浦路的沿线历史建筑65处

  还有大大小小的居民里弄几百处,

  无一不是148年前工业区域的时代缩影!

  在这里,沿线风貌建筑的保留率达到了近95%。

  保护历史建筑就是留住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

  而改造后的杨树浦路,

  将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市政道路,

  焕然一新的街貌着实让人期待!

  改造后的杨树浦路效果图▼

  也将以打破“围墙”,共享这一片区域为目的!

  以往规则的两米或三米宽度将被拓宽,

  确保车辆通行前提下充分考虑人行的舒适,

  有宽有窄,会顺着路面情况而变~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杨树浦路两边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不可避免的被关停并转。

  虽然杨树浦路即将面临大变身,

  可如今走在杨树浦路上,

  依然会有一种历史沧桑感向你扑来。

  连一处小门牌,都能让人又哭又笑▼

  但你会发现杨树浦路上的建筑,

  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刻板古旧,

  它既见证了过去年代的沧桑,

  又表露了属于那个时代不可复制的辉煌。

  一只晒太阳的小猫▼

  威严的工业背后柔情的红叶▼

  一步一台阶的工业印记▼

  一路贯通的杨浦滨江沿岸▼

  还在工作的的工业游船▼

  精妙的仿制休憩亭▼

  冉冉升起的东方渔人码头▼

  远观便能看见宏伟壮观的杨浦大桥▼

  渡江载客的上海轮渡▼

  无论是过去,现代,还是未来,

  杨树浦路上的每一处,

  永远都是那一批老上海人,

  再一个148年也无法忘记的青春岁月!

}

上海中本贯通华商科院(宝山校区)毕业颁发国家认可文凭,学信网可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华商科院高中不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