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考语文语文卷面最多会扣多少分?

高考,被每个学生当成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也是学生们通过学习,实现心中理想的主要途径,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心仪的大学及专业。

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入学考试,除了考生和家长格外重视外,国家和社会各界同样非常重视,哪家要有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一大家子人都围着转,生怕出状况影响到高考。


如今,2022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们陆续知道了各自的分数,接下来就是紧张的报考环节,根据考生们的高考分数,再结合个人意愿挑选出合适的大学及专业。

也随着高考分数的差异,让更多人关注到在整个高考判分过程中,阅卷老师们的心理变化,还有高考严格的评分标准,为什么即便是答案相似,却能考出差异很大的分数?


高考惊现“神仙卷面”,阅卷老师舍不得扣分

实际上,影响高考评分标准的依据,远不止考生给出的答案这么简单,当然阅卷老师主要以答案为主,但是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考生最终的得分。

高中各科老师再三强调过,却还是时常被学生们忽略的细节,那就是考生最终落在答题卡上的字迹,这将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标准。


导致最终考生们所得的分数有所差异,希望还没参加高考的学生,能有机会做出改变,举个在高考中发生的实例:她曾是深圳市的文科状元温卓越,创下了高考作文满分的记录。

更是曾在中考拿下语文满分的学生,这些都得益于她的一手好字,大部分人看过她写的字后,都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特别是在看她的考试卷时,这字写得让人羡慕不已。


古话说得好:“字如其人!”一个学生落在试卷上的字,真的会无形中拉近和阅卷老师的距离,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实际上不管是在中考,还是高考,都有潜在的卷面分。

这个分数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整体成绩,特别是在语文考试中,卷面分数占比最高,基本上有5分的卷面分,阅卷老师会根据学生们不用的试卷,来权衡试卷分的多少。


要知道高考作为一分也能甩百人、千人,尤其是对高分段的学霸而言,一分真的决定能否被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录取,换句话说:“考生的字迹,真的可能会影响今后的前程!”

像高考这类的大型考试,都是采用电脑阅卷的方式,阅卷老师是拿不到考生真实试卷的,对阅卷老师来说,电脑上呈现的试卷,才是考生最终的答题卡。


但是,尽管高中老师一再强调高考卷面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并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在高考中出现了涂抹,将答案写出答题框的现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每个考生都应该清楚,高考的重大意义所在,所以当老师们再三强调的时候,就一定是考生们需要格外注意的点,不能因为一时大意,造成高考分数的丢失,也是自律性缺失的表现。


自律的学生有多棒?只有真正做到的学生才能懂

每个学生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都已经经历的十几年的学习生涯,高考,更是对这十几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对学生来说,高考就是为前十几年的学习做出的总结。

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学生都慢慢发现,自律对学习的重要性,一个自律的学生能取得的成绩,是单凭天赋的学生远远达不到的,只有真正做到的学生才能懂。


自律可以帮助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想要放弃学习、投机取巧的时候,告诫学生万事要以学习为主;在学生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手机、平板、游戏等。

强制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专注地完成当下的学习任务,一个自律的学生,能约束自己的在学习中可能会犯下的错误,避免一切可能影响学习的因素出现,这就是学生懂得自律的优势。


之所以坐在同一间教室,接受着相同老师的授课,但是,学生们的成绩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就是因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上课时的状态不同,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才会在成绩上有很大差别,学习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更多在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能效率高的学生,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其他学生用一天也难学会的知识点全部掌握。

今日话题:你见过这样的“神仙卷面”吗?写这张卷面的人成绩如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编者按 又到一年中考时期,离2022年中考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为了帮助我市广大中考考生更好地进行应考复习,考出理想的成绩,本报特别邀请盐湖区教育局组织教研室教师为广大考生提供考前复习策略。由盐湖区教学研究室组织的全区初中各学科精干力量、教研组资深教师从历年中考的实战出发,总结了考前这段时间里各学科复习的注意事项和要点,以及在考场上如何积极应考,希望能帮助全市广大考生考出理想成绩。

语文:研读课程标准 进行专项复习

盐湖区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任最利

临近中考,越来越多的老师、考生、家长进入焦虑状态,究其原因:语文试题越来越灵活,情境化试题越来越多,探究性越来越强;知识性考查越来越少;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试题也是越来越多……凡此种种,让语文复习的策略和建议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盐湖区教研室给出翔实的语文备考策略和建议,给教师们提供复习抓手,指明方向,以缓解家长和考生的压力,让大家轻松备考。

一、了解文件精神,把握命题方向

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教育评价方面的文件中,强调“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等,这些文件精神给语文复习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考查的重难点以及设题的情境化,便于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二、研读课程标准,掌握备考尺度

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依据,研读课标,便于把握命题范围和考查尺度,有利于准确定位,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考查内容要参照课标中的“学段目标”,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要求,把握好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参照课标中的“评价建议”,了解考查方式。这样,便于掌握复习尺度,做到考查“标准”了然于胸。

三、精研中考试题,知晓命题特点

要加强对山西中考试题的研究,归纳中考的命题特点,即横向分析当年试卷——找共性;纵向分析历年试卷——找走势;研究历年来相同考点试题——找规律;研究不同题型试题——找变化;比较相关题群试题——找特点,给复习提供抓手,确保复习的针对性。

语文试卷分为“读·书”“读·思”“读·写”三个板块,各板块分值分别为12分、38分、70分,满分120分。其中材料类型丰富,生活情境多样。以书法题为例,2016年—2021年,分别考查了直接抄写书法作品、对联形式的书法作品、书法作品的字体、书法作品中的短语及阅读顺序等,复习时不仅要关注书法的表现形式、阅读顺序、字体书体,还要关注名碑名帖、各种书法的代表人物等,真正让学生感受书法作品的风格、情趣等内在之美。

四、进行专项复习,突破重点难点

目前复习,要在第一轮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探究,掌握题型特点和解题规律;对各种思维方法、分析方法、作答方法等进行专项训练,突破重难点,以求融会贯通,熟练运用。

图文转换题,要提前搜集漫画、徽标、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结构图、流程图等,厘清答题思路,归纳答题方法,形成思维模式,便于学生准确、快速作答。

赏析题,要以教材为“主阵地”,探究答题方法。首先要明确赏析角度,如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结构特色、材料选择、写作手法等,抓住重点“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写景特点”等强化训练;其次要把握赏析标准:角度明确,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思路清晰,语言规范。

通过训练,掌握基本的鉴赏文本的知识,学习规范而富有文采的表达。如:朱自清的《春》,写景很有特点,画面感极强。如“春花图”中既有对春花颜色“红”“粉”“白”的视觉描绘,又有对春花甜味的嗅觉感受,色味结合,表现出春花的多姿多彩,香气诱人;花下蜜蜂“闹”、蝴蝶“飞”,让静态的春花图有了动感,动静结合,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作者从树上写到树下,再写到周围的野花,高低结合,俯仰生姿;作者由眼前的花想到满树的果,由实景到虚景,虚实相生,表现春花繁茂,春意盎然。这样写景,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对于议论性的微写作,首先要读懂文章,理解正确,在此前提下作答。这类题,学生们都知道结构为“总—分—总”,思路清晰,但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要么材料积累太少,证据不足;要么材料与观点不一致,生拉硬凑。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爱国”“梦想”“拼搏(奋斗)”“勤劳”“恒心”“惜时”“宽容”等方面下功夫,高度概括出两个示例,背诵两句名言,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确保论证更充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关注时代热点,关注科技发展,关注社会进步。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懂材料的方法,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整合多种材料,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

作文,是中考的“重头戏”,占35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表达30分。首先,要学会审题,抓住“主题词(中心词)”,挖掘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明确表达主旨,思考如何让立意更高远;其次,下笔之前要拟写提纲,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以及怎样连贯文章等,简明扼要地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求,然后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再次,选材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最后,语言要优美,富有文采,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五、运用勾画批注,正确审题作答

对于题干,要标注出关键信息,抓住关键词和限制性词语,弄清题目要求。对于文章和材料,要即时批注,标明理解和感受,便于快速作答。对于主观题,要注意一审文章,理解主题;二审题干,明确指向;三审分值,弄清赋分点。对于作文,审题时要思考写作意图、文章立意、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

六、规范答题要求,作答标准先行

学生在做每一类型题时,教师要先出示标准要求,便于学生规范作答。如,古诗文默写前,出示标准:每空1分,共10分,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不得分。议论性微写作前出示标准:1.观点要鲜明;2.论证要充分;3.选材要新颖;4.过渡要自然;5.思路要清新;6.结尾要有力;7.概括要简练;8.语言要流畅。写作文前,注意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标点使用规范。

七、进入模拟演练,提前适应中考

模拟考试要在做对的基础上尽量做快,提高做题速度,追求做题效率。要精选试题,根据学生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重点训练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试题,做到“吃好”;中等生,重点做整卷,做到“吃饱”;后进生,重点做基础题,训练答题思路和方法,做到“吃少”。模拟考试还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缓解对中考的紧张,调适迎考,提升应考能力。

八、回归教材内容,充满信心迎考

考前一两周,要跳出题海,回归教材,关注易错点的训练。积累材料,以备写作的需要。发现学生情绪不稳定,要及时联系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多方沟通,消除其不良情绪,适时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调整心态和生物钟,进入良好的考试状态。总之,语文复习要系统科学规划,优化整体设计,注重复习策略,即知识体系是基础,阅读思考为抓手,能力突破做主线,关注时代是常态,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中考打好基础,作好铺垫,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化学:“三段”复习计划 专题训练突破

运城力行中学化学教研组 寻春娟 解坚冰

古语有云: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考前的策略和建议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的方向指引会让学生不迷路,不盲从;教师的精准施策会让学生收获信心,效率翻倍;教师在探索的路上迈出一小步就会带领孩子们向成功迈出一大步。教师责任重大,道阻且长,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根据山西省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以及中考化学命题的方向,总结历届学生中考总复习的成功经验,特制定以下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

第一阶段:整合教材,构建网络

依据《课程标准》,以课本为核心,对课本中“空气和氧气”“碳和碳的氧化物”“水”“金属”“酸、碱、盐”等重点知识进行归类、整合,建构知识网络,将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体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严抓课堂落实,夯实基础知识,为下阶段复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突破重点

按照“生产应用”“科普阅读”“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科学探究”“定量分析”五个专题进行训练。通过专题训练,突破重点和难点,掌握题型特点和解题规律,注重阅读、提取信息、综合分析、知识迁移等能力的培养;将时事热点与化学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提高能力

分析近三年中考试题,关注中考变化,把握考试方向;精选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通过训练,弄清中考着重考查的知识点,重点知识点怎么考,并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实验题、计算题的一些具体要求。通过省适应性训练、百校联考等大型考试,提高学生规范答题、精准把控时间、调整应考心理等多方面的应试能力;回归课本,仔细研读“化学·技术·社会”“资料卡片”“家庭小实验”“图表”等,夯实基础;汇总学生的错题,及时查漏补缺;同时鼓励学生细化、升华知识,科学复习,静心备考。

1.开阔视野,创设情境

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关心社会热点、积极改革创新。时下“无情境不课堂”已经是山西中考的一大亮点,所以在教学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创设有价值的真实任务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并不断变化设问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提升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知识性问题外,还应研究“从哪里来”“怎么来”“到哪里去”“如何去”等研究性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理性思考。

2.开展活动,体验乐趣

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每一次的模拟训练后的习题讲评课,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之后主要由学生讲评试题并互相评价质疑,最后进行总结、反馈。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拓展延伸和落实查漏。

选取有价值的活动主题,让学生参与方案设计、动手实践、分组调查、合作探究等活动,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积累化学活动的经验,不断提升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

3.加强复习,提高效率

从第一阶段复习开始,根据学情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复习。

为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和提供相应的资料,重点是增加兴趣、鼓足信心、多补基础、降低要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考试前一周,用基础题进行强化训练并总结一些考试方法及技巧。

对基础知识稍好的学生,适当地安排一些解题的训练,重点解决会而不得分的问题,切实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拿到应拿的分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不能得的尽量想办法”。

对基础知识好的学生从思想、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个别辅导和鼓励,培养化学学科的特优生,多练点知识的广度、深度、热点考题。

1.认真审题,滴水不漏

养成试卷中的所有内容都要认真阅读的好习惯。阅读时,笔随题走,划出所有题干、图、表和问题中的全部关键词和小括号。

2.有根有据,联系实际

选择题中每一个选项的判断,都要用所学知识作为判断依据,不能出现“觉得正确”的想法,一定要逐项较真。比如有关金属置换反应的题目,一定要把金属活动性顺序写在题边,严格按照活动性顺序分析,不能靠感觉。特别注意,不能看了一个选项或两三个选项就“自信”地确定答案,导致犯经验性错误,一定要静下心来,在四个选项分析完后,认真比对,反复论证,再确定最合适的答案。对于生活生产应用题和科学探究题一定要做到既要灵活运用知识,又联系实际生活,力求答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3.合理规划,先易后难

考试中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切不可草草完成试卷,等做完了再检查再修改,而要提高一次答卷的准确率,稳中求快。也切不可在某一道题目上过度耗费时间,导致整份试卷无法完成,而要先跳过不会做或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一定要做上记号,最后再返回来做。

4.对号入座、卷面美观

不论填涂选择题,还是作答非选择题,一定要看清题号和要填涂的答案,一定要找准填写空格在答题卡上的对应位置,切不可错位。由于中考评卷速度较快,卷面是否清晰美观必然会影响评卷教师对学生答案的快速判断和打分,所以在书写答案时,切不可书写得太潦草、涂改得太随意,而要认真对待,规范答卷,确保答题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5.认真检查、分分必争

做完试卷后,要抓紧时间检查,不浪费每一分钟,始终保持“多拿一分,就多一分成功”的态度。检查时,重点研究开始不会做和不确定答案的有标记的题目。检查其他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检查题中的关键词、小括号是否注意到,是否有问东答西的情况;②要检查答题内容和步骤是否完整、规范,是否符合实际情况;③化学方程式要检查化学式、配平、条件;化学计算要检查方程式、质量关系计算的准确性,数据是否用全,步骤是否完整;④要检查试题是否全部答完,有无漏答。

每一个平凡而踏实的一天,总会因为努力而发光。每一个45分钟,每一周,每一个学期,会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变成群星璀璨的美丽星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相信全体化学教师,定会以奋发昂扬的姿态,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做孩子的指路明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学校物理教研组 姜百艳

物理:准确把握节奏 注重专项训练

今年中考最后复习阶段,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中考即将来临,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变化的双重改革下,如何构建新教学体系,如何进行有效复习?为此我们将《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指导思想有机结合,确定如下备战策略及复习建议。

一、制订方案,准确把握节奏

1.以“课标”为抓手,夯实基础

今年,新的课程标准方案已经出台,中考方向会不会变?怎么去变?老师的应对措施是什么?作为一线老师,我们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及变化点,以教材为主线,以章节为单元,抓好基础是关键,明确中考内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厘清知识线,构建框架,将分散、零碎的知识全面化、系统化。

第一轮复习是总复习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精读课本,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公式、定律、重要实验,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

2.以“专练”为突破点,强化培优

第二轮复习为专题复习,紧扣中考考点,围绕声、光、力、热、电(磁)五大板块内容,突出重点,狠下功夫,寻规律,找共性。

一方面,我们重组精编,攻克重点和易错题型,提高答题技巧和答题准确度。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真实情境中的应用价值,关注社会热点,注重一题多变,从不同角度引发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通过估测、作图、简答、阅读材料、实验、综合计算等题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以“综合”为导向,查缺补漏

加大教研力度,细化教研内容,仔细预测中考试题走向,精选模拟试题,大胆删减,精选,不让学生盲目刷题,给学生留充分反思时间,做到弄懂弄透。

讲评时,抓典型、择要点,做到精讲精析、适时延伸,激发学生探究、鼓励学生质疑。通过测试往年中考题、百校联考等试题,以考代练,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分析应用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4.以“五问”为措施,全面提质

经过反复实践,我们总结出符合学情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五问”物理思维教学模式。具体说,“五问”指的是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讨论问题、反思问题、再生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五问”思维教学,深度聚焦传统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潜能激发的短板,改变物理教师传统授课方式,创新教师观念,创新教学行为。

“五问”思维教学实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让学生们在研究中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提升了学习兴趣,满足了学习期望,深入到学习研究之中。同时,对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找准方向,明确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山西省物理中考试题,全部情境入题,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复习中,我们坚持做到:

1.注重真实情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集思广益,深入挖掘真实情境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孩子觉得身边处处是物理,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

2.注重实验考查,系统把握实验过程

手脑并用,注重新情境实验的考查,在平时要注意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实验结论和实验建议等规律的总结。实验设计和小制作要以课标为基础,落实课标中的活动建议,这类试题是对物理方法和思维的考查。

3.注重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长远发展,关注科普阅读和开放性试题,在平时的复习训练过程中,要敢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4.注重时政热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素养提升,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关注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北京冬奥会、5G网络、俄乌冲突等其中包含的有关物理情景,物理原理和知识。

三、减负提质,提高复习效率

考试临近,时间短,任务重,气氛紧张,学生焦虑,为帮助学生减压、凝聚意志、调适心态,我们老师们坚决杜绝题海战术,坚持做到减负提质,提高课堂效率。

1.纠正不良习惯,培养过硬素质

一是及时总结经验。学生平时考试失分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审题不清,粗心大意,做题不规范,时间把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训练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培养良好的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来抓,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目,把不良的习惯纠正过来,做到会的题,一定不能失分,把失误降低到最低。二是学会答题。勤于思考,查缺补漏,对于解题过程要坚持做到能够简明、清晰地体现物理思维过程,坚决不能跳过必要的步骤,直接去写结论性公式。杜绝不良习惯,培养过硬心理素质。

2.针对个体学生,做好心理疏导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应考作用很重要。有的学生平时学得挺好,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作用,心理压力过大,太过紧张,导致思路不清、思维混乱。针对这种情况,也要在平时以考代练的环节中重点培养,老师和学生要面对面交谈,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必要时可以请心理辅导老师进行疏导。

3.切实精选习题,做到分层教学

一是不能过繁、过多。我们坚持遵循宜精不宜多的原则,避免学生陷于厌烦状态,使他们做到触类旁通、知识迁移。二是具有梯度性、层次性。坚持循序渐进,分层施教,要求不同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练习,确保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相应提高,避免出现后进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蓄势待发,筑梦远航,打好2022物理中考之战,我们所有物理人凝心聚力巧施策,火力全开迎中考。让我们一起同心护航,共赴美好。

历史:构建思维导图 注意复习分层

盐湖区历史教研员 田彦丽 侯 敏

一、心中有标——研读课标,把握方向

根据历史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考改方向,理解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并将它们与近五年的中考真题联系起来,逐一解读分析。事实证明,每年的中考历史真题都可以在前几年的试题中找到影子。通过做真题,我们会发现和摸索出很多中考命题的思路和角度,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去强化训练、高效复习。

二、目中有人——关注学生,精准复习

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存在审题能力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专业性语言等问题。背后透露出来的是课堂教学效率,学科思维未得到提升。

1.设计复习任务。复习课,要思考是否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复习的任务,复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复习效果。

2.构建思维导图。学生以教材为主,资料为辅,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复习提纲回顾再现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等方面能力。

3.注意复习分层。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要安排不同的复习任务。要在复习过程中体现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复习任务和题型布置都要符合梯度要求。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吃少”。

4.检查形式多样。以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如知识点填空、重要事件默写、问题接龙回答、小测验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

三、手中有法——强化训练,提升技巧

选择题要掌握正确的做题技巧。首先,阅读材料时,要标注关键词(时间或者表示时间的句子、空间、人物、句子语法结构、最后设问的关键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所要考查的内容。其次,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如省略号后面的文字往往都是与答案有重要关联的信息;分号可能表明并列、转折、递进等信息。再次,要关注逻辑与关联词,它们有可能会体现出转折、假设、因果、递进、否定、肯定、赞扬、贬抑等方面的意思。最后,分析四个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信息,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绝对化、片面化。通常情况下,语言比较绝对的、在材料里没有体现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错的。经过这四方面的筛选,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有科技、建筑、思想、文学、艺术等能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成就,通常从价值、内涵、背景(原因、条件)、作用等方面考查。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理解社会风貌、艺术价值、文学价值、时代价值、历史价值等概念。

1.读——读懂读透材料

先读问题,后读材料。先读问题,搞清楚是几个问题,读懂题目问什么,带着问题有目标地去读材料,找到解答的关键。特别注意问题中的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题干中出现“根据材料回答”,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题干中出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只不过是“引题”;题干中出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回答;题干中出现“综合上述材料回答”,答案肯定在设问间的递进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得出认识和结论。

读材料要做到“四读”:读标题、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

①读标题:题目的标题是本题的主题,确定本题的答题范围。②读题引:题引是对本专题主题的解读,往往与本题的最后开放性的问题有关,可就此展开。③读正文、读出处:概括材料观点的题型,先看材料的头尾,材料是总分或分总结构的,可从首尾把握材料的大意;根据材料辨别事件的题型,要注意找到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作者以及材料中的高频关键词,还有出处有时会给解题一定的暗示和启发;解读加引号句子的题型。要在材料中找到加引号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进行解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养成在材料中做标注的好习惯。

2.答——有效答题才能得分

①注意答好“第一问”:一题多问并且问题之间有联系的,“第一问”答题的准确性影响着“第二问”的作答;问题中带“分别”的,一定要根据设问顺序回答。

②注意设问分值: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采分点。2分题,通常不会只答一个事件或一个方面,要多角度回答;3分题,不能确定哪一问2分,就都按2分答,防止失分;启示类,尽量从不同层面回答,避免失分。

③注意答题规范:运用历史术语,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问原因标明原因,问表现标明表现等。注意书写工整。

另:归纳几类题型的答题方式

1.影响、评价、作用类

①此题型一般要一分为二,答正、反两个方面,积极+消极,或进步性+局限性,除非题目明确要求只答正、反其中一个方面。②问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①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可答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等;单方面的关系(如A对B有什么作用),积极的则答A推动了B,消极的则答A阻碍了B。②三者及三者以上的关系:A决定了B,B影响了C等。

①扣紧本道大题的主题,将关键词展开,可参考读标题、读题引。②答案内容:一般情况下分为“重要性”和“怎么做”两个内容层次。

要注意写好标题,分清段落,谋篇布局。首段解释题目,中间段选三个事件,根据要求阐述事件的背景、内容、结论或者影响、意义、作用等,做到史论结合。最后升华对主题的认识。字数不能超出范围,也要写够150字。

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建议每天利用10分钟做10道选择题。(必须限定时间,同时要求划出关键词、图表中的关键信息)

2.考查高频主题和隐性热点主题。(长效热点、周年热点、时政热点等)

3.研读真题、精选优质试题训练,掌握规律学法;不做偏题怪题。

4.搜集整理课本中能体现“五育”并举、跨学科融合的知识,如与历史主干知识相关的体美劳方面的试题,2022年考前适应性训练17题中用服饰的变化,考查人们的审美追求。

5.注重项目化学习、大单元整合、由零碎知识到整体化的关注、训练。

6.依据课标、回归课本,注意图表、图文、教材研读的考查。

7.对于常考点,要反复训练、识记。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标”。只要心中有标、目中有人、手中有法,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就能让复习更有效。

英语:钻研教材夯基础 梳理知识补短板

盐湖区英语教研员 郭红霞

2022年中考,是国家“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次中考。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肩负起“双减提质”的任务,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时效性、创新复习的重要性。下面结合近年来山西中考英语试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理念,钻研教材,夯实英语基础

英语试题改革虽然由过去的注重知识考查转变为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因此要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

相比语法、句型而言,词汇教学在复习阶段更是基础中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山西中考试题,不难发现,对词汇的显性考查(单词拼写能力)主要集中在听力第四题(5分)、阅读D篇(10分)、词汇题(10分),共计25分,隐形考查则遍布整个试卷。复习词汇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可以按照字母表顺序复习单词,有利于学生辨别形似、音似的单词,方便记忆。

2.对于课标要求的重点单词要进行拓展延伸,如词形变换、一词多义、一词多性、一词多用等。

二、梳理知识,掌握语法,正确使用句型

语法是语言的经脉,没有基本的语法体系框架,便不可能顺利理解语篇,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网络,在厘清基本概念,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对于重点句型要加强积累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纵观试卷,书面表达是最能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自我表达能力的试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2.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课外好词好句。教师除了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中的重点句型,还要引导学生摘抄、背诵试卷中以及课外阅读刊物中遇到的好词佳句。在复习阶段,各种教辅资料琳琅满目,但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它们不仅是测试工具,更是学习资源。

三、做好听力训练,补足英语短板

山西省中考英语听力试题由四部分组成,即听对话选图片、听对话答问题、听语篇选答案、听语篇写单词。其中,学生在听对话答问题和听语篇写单词板块容易失分,主要原因在于:

2.理解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不足;

3.语境中筛选同音词或发音相似单词的能力不足。

所以在复习备考阶段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坚持每天听读,尝试加快音频播放速度;

2.训练在听中获取信息和观点的能力。比如学生易错的题有:

3.养成边听边记录信息的习惯;

4.训练辨别语音的能力;

5.掌握并熟练应用做听力试题的方法,即快读——预测——精听——巧记——细选。

四、增强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纵观山西省中考英语试题,从完形填空到词汇题共有7篇文章,占到70分,都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和能力。所谓“得阅读者得英语”也凸显了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试题通过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主要考查如下能力:

1.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2.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含义;3.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4.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因此,在备考中要切实加强学生对语篇阅读能力的提升训练。在教学中建议从以下方面尝试:

1.限时阅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篇目的阅读任务。在阅读速度方面,要以较快的速度从大量材料中捕捉相关信息,而不是逐词阅读,而是按意群扫视、连贯阅读,阅读速度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会提高。

2.明确学生的阅读障碍。比如学生可能在文段中的长句、难句理解上有困难,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复习中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后置定语、状语从句、定语从句、of词组、时间地点状语等知识点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将它们从句子中提出来先翻译,再理解整句的意思。

3.将技巧教学渗透在复习备考中。技巧是在短期内提高初三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学生答题正确率的重要支撑。可以说,如果初三学生可以掌握英语答题技巧,那么他们的做题效率便可大大提升。

以阅读理解为例,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比较直接,具有明显的写作特色。只要能够准确把握西方人的写作思路,便可以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西方人喜欢直接的表达,所以常会直接点明文章主题,且会在首尾段、段落的首尾句与标题处点明主旨。学生需解答段落概括、全文概括等题目时,可直接从这些内容提取有效信息。

同时,教师还必须教会学生分析语篇的能力。如:what—知道它的主题和内容,why—了解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how—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五、做好学情分析,组织分层教学

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认真分析,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调整学习方法,进行分层教学。让优秀生学深、学透;让后进生学会、学准,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总结易错点,比如任务型阅读题要格外注意人称、时态、指代、英汉差异等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分分必争”的信念。

六、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高信息素养

英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教材和课堂所能提供的训练还是比较有限的,课标要求五级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字。因此,要加强语篇理解能力的训练,增强英语语感。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每位教师只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牢固把握好课堂主阵地,严格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并谋划好有效的英语备考活动,我们就一定能决胜中考!愿老师们所有的付出都不被辜负!愿同学们所有付出都能得到优异成绩的眷顾!让我们一起加油向未来!

道德与法治:研究政策明方向 依标扣本细落实

盐湖区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 张丽丽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试题命制源于课标,着眼生活,题在课外,理在课内。通过创设真实任务情境,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质疑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引导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经过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学生已储备了系统的学科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现阶段复习的重点就是通过专题复习强化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综合训练和限时训练提高学生适应中考的能力。复习中力求做到夯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做到反复巩固与创新变革相结合。

一、研究政策,明确方向

4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确保试题正确的政治方向”。从中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坚持课标导向、正面导向、素养导向、育人导向;力求减少背记型试题,增多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每位教师要仔细研读最新政策,领悟命题改革的变化趋势,把握考改方向,科学引导复习。

二、依标扣本,突出主干

教师一方面要研读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削枝强干,梳理出教材重点知识。另一方面,研究近五年山西中考真题,准确把握核心考点和命题特点。把教材重点知识、试题核心考点,结合命题特点总结成专题,强化主干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教材重点内容有宪法知识、法律常识、国情国策、心理道德、全球治理等;高频核心考点有情绪调控、青春期变化、诚信交往的品德、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精神、红色文化、生命价值等。专题宜小不宜大、宜简不宜繁,关键是重点突出、搞清易错易混点。

课本小栏目中的材料和图片,经常是中考命题的素材来源。复习时,教师们需要特别注意。教学中可通过转换观察角度、进行材料加工、提出新的问题等方式将其改编成模拟试题,对课本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重点知识和核心考点进行再训练。

三、联系生活,以用促学

真实任务情境是山西中考“四大手段”之一,在中考试题中占比高达70%以上。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在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情境素材的选取要把握“两个标准”:一是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如“十九届六中全会”“2022年全国两会”“北京冬奥会”等。二是聚焦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热点事件,如“双减”“家庭教育促进法”“基层民主治理”等。情境的创设要真实、典型,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师生要一起解读。解读时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教学设计中既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又要设置科学的问题;二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概括主题词,提炼主要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三是让学生用纸笔进行总结,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四、精选试题,限时训练

复习阶段,模拟训练卷应接不暇。许多老师以考代练,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通过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对于考试,要有理性、科学的态度,首先需要精心选择试题,可整份试题全做、可圈画重点试题做、可几份试题组合成一份试卷做等,切忌不加选择大搞“题海战”。其次,测试形式上以单题型测试(微测试)为主,全卷测试为辅,二者交叉进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微测试时间短、反馈快,既对知识进行了查缺补漏,又提升了解题能力,有利于实现考、批、改“当堂清”。再次,考试时间分配上:建议选择题15分钟、简答题20分钟、分析说明题10分钟、实践探究题15分钟,10分钟完善检查。每次测练后,必须重视对错题的整理和再练。教师要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类辨析,再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

五、掌握方法、规范作答

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教学中,要善于总结解题方法。

选择题作答要“一审二排”。“一审”指审题干、材料和选项,审题干和材料时抓关键词、限制性词语,弄清材料的规定性和题干的指定性;审选项,看其观点本身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二排”指排除本身观点错误的、排除不符合题干指向的和材料主旨无关的选项。

主观题作答要“先审后写”。审题时一审分值、二审设问、三审材料。通过审分值,大致确定应该要回答几个要点;通过审设问,明确回答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考虑答题要求(是否加序号、语境等);审材料时,圈画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对应相关课本知识点。特别强调:逐字逐句审,不仅要关注材料所包含的知识点,而且要特别注意细节、注意背景、情境,牢记“材料当中无废话、句句都是提示语”。

组织答案时注意:一要有理有据,理据结合,不能简单罗列观点。二要明确交流情境,注意表达内容的完整及方式的合理,做到有礼有理有节。三要多角度作答,可以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可以是国家、社会、政府、个人(单位、企业);可以是心理品质、道德规范、法律;可以是意义、危害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分析说明题需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分三段阐述,组织化答题,反对要点化、序号化。

规范、整洁的答案书写,会关照阅卷老师心理,获得阅卷老师的印象分。平常教学中,老师要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和用词规范。要求做到书写字迹工整、清楚、美观,不写错别字;注意学科术语的运用,语言要科学、全面、准确、完整,反对口语化、碎片化,从而降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减少答题失误。

最后希望大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祝福大家在2022年中考取得好成绩。

数学:落细教研看方向 分段措施有保障

盐湖区东康中学数学教研组

今年是落实“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第一年,也是2022版新课标颁布的第一年,再加上今年4月13日全国首次中考命题工作中提出2022年中考数学试题可能会适当降低难度,避免出现偏题、难题、怪题,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即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应该如何复习,积极备考呢?

通过分工协作、集思广益,由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1.整理每份试题,责任到人,深度探讨,采取针对性的教法、学法。

2.每周两次大教研(建议在周一和周三):

(1)周一教研结合各班学情,倡导“日清、周结”,剖析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精准施策。(2)周三教研研讨重组基础题、专题,精选精练精讲,使学生理解知识、熟练方法、提升能力。

3.教研着重方向:(1)每周教研解决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缺补漏,理试题考核项、列试题知识点、析试题考核点。(2)老师及时了解学情,反馈交流,集思广益。(3)研讨把握最新中考动向,及时调整复习思路,在讲练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4)研究试卷讲评课注意事项,认真分析每次测试中学生的学业水平,对暴露出的问题,精准施策。比如:要把易错知识类比练、专题练,同时注意细化、类化、强化、深化。注重学生基础的落实和能力的提升,如运算能力,构建模型意识。

复习阶段分层合理规划:

(一)一轮复习——撒网:走教材、打基础、建体系、抓规范

1.复习时间:3月1日—5月初重在夯实基础,建立知识框架。

2.指导思想:精耕细作、点点过关、理顺体系、错改过关。

3.复习内容:分八大块整合复习: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三角形、四边形、圆、图形与变化(尺规作图)、统计与概率。

4.复习效果:在复习完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统计与概率、三角形相关知识后,要求90%的学生答题准确,每周穿插一次限时训练和考试检测,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能更好地查缺补漏夯实基础,能更好地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更能直接抓住分数,实现基础满分。建议复习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或知识导图让零散的、片段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对解法进行思维层次的创新分解,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的思维变换条件和结论多层设问,做到用中学,学中用,构建严密的逻辑思维。

(二)二轮复习——突击:击要害、练专题、强三度、抢分数

1.复习时间:5月初—6月初重在专题训练好易错题的攻关与突破。

2.指导思想:专题巩固、精讲精练、点面结合、突出能力。

3.复习内容:分八大类专题训练:数学思想与文化、实际应用类型、与三角形四边形有关的计算、阴影部分面积计算、最值问题、阅读材料题、综合与实践、综合与探究。对某些题型进行深度分析、归纳总结,提炼模型,通过抓题型、建模型、求答案的三步骤,简捷、快速、准确地帮助学生解答试题。

专题选题原则,方向性:符合中考方向,直击中考;针对性:突出重点,关注热点,防范冷点,诊断弱点;类型性:类型问题和类型解法,有迁移性;层次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4.复习效果:精讲精练,强三度(整合度、延展度、练习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求学生能准确解答山西中考试题第17、18、19、20题,出错率不能高于15%。每一个大专题根据中考的热点和难点分成若干个小专题,其复习的基本方法分为三步:归类讲解——专题训练——讲评升华。要科学分配讲练时间,了解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时采取措施,对知识点逐点落实;强调的能力要求要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建议对必考重难题型,精细分类,精准训练,每节课解决1个—2个实际问题。通过一个个小专题的复习,给学生理出一条知识主线,最终形成鲜明的知识网络,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由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实现高分突破。

(三)三轮复习——冲刺:做套题、模中考、补缺漏、重回归

1.复习时间:6月初—6月17日重在模拟训练,仿真中考,考前一周回归课本,调整心态,衔接中考。

2.指导思想:理顺基础、查缺补漏、规范解题、调整状态。

3.复习内容:最后一周回归课本,对基础知识查缺补漏,每一个知识点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出现形式与往年有何变化要了如指掌。还要加大对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训练,加大考前10天复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调整,使学生能以最佳知识储备和应考状态迎接中考。

4.复习效果:学生达到基础知识比较牢固,驾驭试卷的能力增强,对中考试卷的题型、赋分、难度、布局明白了解,答题规范,符合中考阅卷要求。确保知识死角比少,临考心理状态好,应试能力大大增强。建议注重学生的三练:练速度、练规范、练感觉。

1.解题的规范:会而不对,对而不全,都是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用好错题本,重视书写规范,抓住关键点,注重推理。解题时逻辑严密,仔细计算,重视过程。

2.限时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3.要有计划地安排好考生学习、休息的时间,临考前适当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

4.考试注意事项。(1)整体上安排要坚持“两先两后”:一先览后做;二先易后难。(2)解题中要坚持“两快两慢”:一审题要慢,答题要快;二计算要慢,书写要快。(3)不同题型,区别对待:选择题灵活做;填空题仔细做;中档题认真做;高档题分解做;新型题转化做。(4)整卷答题流程:第一轮答题要敢于放弃,敢于休息30秒;第二轮查缺补漏;第三轮换思路解题。(5)考试“五不”箴言:沉着开考心不乱,似曾相识心不急,题目陌生心不慌,稳步计算心不烦,阅读文字心不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