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事业单位逻辑推理题,求推理解释

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种题条件多而杂,且没有固定的推理规则,从而成为考生挥之不去的梦魇,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朴素逻辑。其实对于这种题型,条理之外仍然有迹可循,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错综复杂的条件之中抓到解题的一道曙光,这道曙光就是我们常说的突破口,那么突破口到底有哪些呢?

何谓确定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包含情况最少的条件。如果条件包含的情况多,那解题时考虑的可能性就比较多,这无疑会增加解题的难度。相反,如果条件包含情况少,则其存在的可能性就少,那这类条件的确定性也就越强,我们可以直接以这类确定性较强的条件为突破口,来帮助我们解题。比如下题:

1.某班有四名考研的学生,分别来自上海、广州、成都、湖北。考前复习阶段,他们分别报了辅导班:英语班、政治班、数学班。其中:

(1)湖北学生单独在政治班

(2)成都学生不在英语班

(3)上海学生同另外某个学生同在一个辅导班

(4)广州学生不和上海学生同在一个辅导班

从以上条件,可以推出上海学生所在的辅导班是:

A.数学班 B.政治班

C.英语班 D.不能确定

【中公解析】观察题干寻找确定性信息,条件(1)包含的条件比较少,确定性比较强,由(1)可知,成都学生和上海学生不在政治班;再结合条件(2)可知成都的学生在数学班,再由条件(3)(4)可知,上海学生和成都学生同班,故上海的学生在数学班。

关联性条件往往包含相同的元素,是通过相同的元素关联在一起的,通过具有关联性的条件,往往可以做进一步的推导。怎么去找关联性条件呢?它的特点就是相较于其他信息,出现的次数较多,正是因为它出现的次数较多,关于它的信息也就较为全面,可以关联更多的条件,因此就可以利用这些全面的信息得结论。例如下题:

A、B、C、D四个女生住在同一个宿舍,她们当中有一个人在洗水果,一个人在画画,一个人在上网,一个人在复习功课。其中:

(1)A不在洗水果,也不在复习功课

(2)B不在上网,也不在洗水果

(3)如果A不在上网,那么D不在洗水果

(4)C不在复习功课,也不在洗水果

(5)D不在复习功课,也不在上网

A.B在复习功课,C在画画 B.C在洗水果,D在复习功课

C.A在上网,B在画画 D.A在复习功课,D在画画

【中公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可知,洗水果出现次数最多,可优先关注。由A不洗水果、B不洗水果、C不洗水果,得出D洗水果,结合选项,排除B、D项。其次复习功课出现三次,由A不复习功课、C不复习功课、D不复习功课,可知B复习功课,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A。

亲爱的各位考生,在解朴素逻辑这类题目时,快速而准确的解题十分重要,

因此做题时一定要紧抓确定性条件与关联性条件这两个突破口,来提高自己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

2022年已经到来,又是一个公职备考的高峰期。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也将如约而至,参考2021年考试时间,22年的考试时间也将会在4月中上旬展开,甚至提前。那么如何在接下来的时间实现高效的备考呢,这是我们每一位考生最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针对职测文中判断推理的重难点进行解析,希望能给广大考生明确学习方向,找准学习目标,在考试中一战成功!

陕西省事业单位大多地区是参加联考,考试类型主要分为A类(综合岗)、B类(社会科学专技)、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D类(教师岗)、E类(医疗岗)这五大类,当然方向不同,判断推理的考题也会有所区别。其中A和C类都是考察35道,B类考25道,D类20道,E类30道,除了教师岗考的偏少以外,其他方向考试题量依然不低。那判断推理题量这么大,重点考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

事业单位判断推理我们重点考察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这五大类型。判断推理历年基本考察量在10道题,重点考察的知识点是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考察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朴素逻辑。其中直言命题考察直言命题的矛盾真假话问题和推出关系;联言和选言命题重点考察矛盾关系和推理规则;假言命题重点考察假言命题的推理联结词,矛盾关系,推理规则;朴素逻辑重点考察通过确定性和关联性的信息寻找做题的突破口。接下来是逻辑判断的可能性推理,重点考察的加强削弱及其几大论证模型还有四大题型。加强削弱重点考察因果论证模型以及选项的力度对比;小题型重点考察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解释型。

图形推理从近三年考试题量都是5道题,考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其中平面图形的考察规律来从近几年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图形叠加和转动;2.数量关系的封闭区间的个数,图形的部分数、线条数、交点数、笔画数。3.几何特性的对称性、直曲性、封闭开放性。还有元素的全部求同以及相对位置。立体图形重点考察立方体的折纸盒,截面图和三视图。

定义判断从近几年考试来看,每年基本考10道。定义判断一般会涉及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相关的知识点,重点考察单定义和多定义。需要掌握主特征分析法来提取定义的核心要点和平行定义的辨析。

类比推理每年考察5道,题型有两项式,三项式和括号是。重点考察词项逻辑关系、言语关系以及经验常识。其中逻辑关系考察全同、全异、交叉、包含、顺承、因果、条件。言语关系考察近义、反义、释义、动宾搭配、主谓搭配和偏正搭配。经验常识考察功用关系、组成关系、位置关系、职业关系、引导关系、加工关系等。

接下来我们就陕西事业单位2021年4月事业单位综合岗考试的一道逻辑判断进行讲解。

【例1】三名学生讨论谁报考了司法考试。甲说:“丙没有报考司法考试”,乙说:“我没有报考司法试”,丙说: “我报考了司法考试”。已知甲、乙、两三人中只有一人报考了司法考试,说真话的也只有一个人,那么报考了司 法考试的是( )。

【答案】B。题干考察的是一道直言命题矛盾的真假话问题,做真假话问题第一找矛盾,第二绕开矛盾,第三回到矛盾。首先甲和丙的话是矛盾,所以甲和丙是一真一假,又因为题干中告诉我们只有一人报考了司法考试,说真话的也只有一个人,所以第二部绕开矛盾乙的话必然为假,乙说:“我没有报考司法试”,所以就是乙报考的司法考试,故答案选择B。

通过这道题我们会发现,其实陕西的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掌握了做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可以实现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的正确率的。也希望广大考试在接下来几个月的备考当中能够合理熟练地运用这些做题技巧,顺利入编。

}

  【导读】厚职提供:全国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时间、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入口、备考资料。。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houzhigk,随时获取公务员事业编考试资讯。当前文章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2020年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联考B类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安徽/湖北/内蒙古/青海/甘肃/广西/宁夏/云南/四川)

    2020年7月25日全国多省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类)

提示:根据国家人社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0年版),考试公共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科,两科试卷均分为ABCDE五类。其中,A类为综合管理类,B类为社会科学专技类,C类为自然科学专技类,D类为中小学教师类(包括中学卷和小学卷),E类为医疗卫生类。全国事业单位招聘多省联考统考参照该大纲执行,统一命题,同日考试,一般举行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

    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3、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访问 4、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1:厚职公考(houzhigk);公众号2:厚职事考招聘信息(kaosydw)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