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破坏性地震前三大征兆

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很多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了开学第一课。查字典小学网为大家准备了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地震的概念是什么?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振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答: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答: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答: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答: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

答: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7、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答: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8、什么叫破坏性地震?

答: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一般震级大于5级,会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9、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最主要的是哪两大地震带?

答: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地震带是: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简称欧亚地震带)。

10、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答: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并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11、什么是震源、震源区、震中、震中区?

答:地球内部地震的发源地叫做震源。震源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也是地球内部大量释放地震能的部位。理论上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区域,称为震源区。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叫震中。与震源的概念相类似,实际上震中也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这篇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前三大征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