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改正缺点的例子完自己的缺点吗?佛菩萨能吗

就是要改正自己的缺点,经常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发扬自己身上的优点。其实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们每个人把优点都发扬起来了,你们是不是都是好人?

你们现在坐在这里像模像样,每个人看上去都像菩萨一样,但是如果把你们一生到今天在家里吵、跟人家翻脸那种样子、自私全部集中起来,我看把你们全部关起来。

经常欣赏自己的人,是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的,所以一个人不能欣赏自己,你要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样,经常赞赏别人的优点,你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所以,我们学佛人要放得公正一点,放在当中一点,要脚踏实地地拥有一个真正的生命,那就是舍己之短,采佛友之长,来圆满自己的智慧。

我们人真的很可怜,有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已经什么事情都做得很圆满了,“你看我对他够好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了”。其实心理学上认为:你认为一件事情做得很对、做得很好,实际上只是你在心里得到了一个抽象的对这件物质的理解和对一个人的理解,是抽象的,并不是真的。我举个例子给你们听。

有位女士最近记忆力下降,早上起床上班,梳洗完毕,换好鞋,拿过钥匙,背上背包,然后站在门口,她怕自己记性不好,写了张纸条,纸条上写道:灯关好了,煤气关好了,钱包、证件、手机在背包里,钥匙在手里,一切妥当了,把门关好,确定锁好了,哼着歌走向了电梯。这时候过道打扫卫生的阿姨冲她微笑着说:“这姑娘真勤快,你怎么周末不上班也起得这么早?”她什么都记住了,但忘记了今天是周末。

我们人经常这样,当你什么都准备好了,你把最主要的忘记了。当我们把自己的家安排好了,我们的孩子安排好了,把你自己什么都安排好的时候,你忘记了你到人间来的目的。人,生老病死都是躲不过的,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不要本末倒置。

我们到人间来到底是为什么的?

人的物质一点都带不走,连你自己的一根骨头都带不走,只有你的精神、只有你的灵魂、只有你崇高的修养可以流芳百世。所以为什么佛陀2500年了还受我们的膜拜?因为他给我们人类找寻到一个真正的解脱之道,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粮食。

光明心(gmxfgm8),发布的文字及图片有原创、转载或改编,一切为了更好地与大家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或其他媒体。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支持原创,对原创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或有任何问题敬请留言公众平台,我们将及时处理或答复您的问题。以上文字若有不如理不如法的,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感恩您的分享!

}

   一、目前佛教放生实践中存在的弊端

  放生是大乘佛教提倡的功德,中国佛教历代祖师大力弘扬,今天成为了佛教徒参与面最广的佛事活动之一。然而,今天一些佛教徒由于对佛法理解有所偏颇,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在放生实践中考虑不周,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却没有把好事办好,产生了一些弊端,令人惋惜。今天佛教信众在放生活动中容易犯的过失,主要有以下这些类型:

  1、随意乱放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

  野生动物在其原本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这样可以保证生态平衡。但是,如果将野生动物脱离其原有的环境,投放到其他的环境中,往往会对新环境构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所以,世界各国都对外来物种的迁移非常谨慎,严密监视,以防酿成生态灾难。比如,巴西龟会大量捕食小型鱼、贝及蛙类的卵、蝌蚪甚至其它本地龟类,这对于本地物种来说简直就是浩劫。而且巴西龟繁殖力强,存活率高,它和本土龟“联姻”后,不仅导致了本土淡水龟类的基因污染,还严重影响了本土龟的生存环境。不仅如此,巴西龟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该病菌会同时出现在带病龟的粪便以及其生活的水域和岸边的土壤中,并且被证明可以自变温动物传播给恒温动物,可在鸟类和兽类中传播。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至300万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因此,巴西龟只能在野外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隔离的状况下圈养,否则放生变成了杀生。

  2、购买动物放生,容易刺激杀生黑色产业链

  放生的本意是在看到生命要被屠杀,劝解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出钱赎买生命而解救的随缘举动。这种放生不仅可以解救被放生的生命,往往还能起到感化人心的作用,教育他人生起慈悲不忍之心,逐渐走上戒杀护生的道路。

  但是,今天由于许多信众贪着功德追求福报,不去观察因缘,将随缘放生变成一种制度化的行为,变成在佛菩萨纪念日、农历初一、十五等时间节点上可以预测规划的行为,这就强烈地刺激了追逐利益的商人。他们迎合这些信众,为放生而捕捉生命、养殖生命。结果真正被解救的众生有限,而因此受到折磨死亡的众生更多。据某些研究者的观点,信众每放生一只鸟,就会有20只鸟在捕捉、运输、储存、乃至放生的诸环节中死去。如此一来,放生反而造成了一些杀生的因缘,本来想要感化教育众生戒杀护生的善举,反倒变成了“教唆”杀生的恶行。

  更有甚者,今天我们已经发现一些不信因果、黑心逐利之徒,甚至伪装成三宝弟子,“卧底”打入放生队伍中,利用佛教徒的发心,兜售物命,盗取、骗取放生款,造下三途恶业。

  3、买卖野生动物,违反国家法令

  传统社会中,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所以许多慈悲的信众在看到野生动物被捕捉面临杀害危险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出钱赎买,这是慈悲心的表现。但是,今天野生动物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还是“三有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买卖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即使为了放生而去购买野生动物也不例外。许多常见的动物,如麻雀、斑鸠、野雉都属于“三有动物”,都不可以买卖。

  4、大量放生,超过生态负荷,破坏生态平衡

  古代高僧大德德高望重,许多帝王将相支持佛教,所以常常有可能将几百里海滩或者整个西湖作为放生池。今天生态环境恶化,可以放生的合适环境越来越难以寻觅。而公众放生的热情却很高涨,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次放生几十车生命的盛况。显然,大量生物一次性地在狭小的环境中投放,严重超出环境负荷,导致生态失衡。它们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生存所需的必要空间,更不用说众多生命聚集之处又会招来捕捉者。不仅这些被放的生命难以存活,而且被放生地原本存在的许多生命也会因为环境被破坏,而难以生存。所以这种集中的、大量生命密集投放的做法,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其实,今天佛教徒们如果能以一种慈悲无我的心,来投身环境保护运动,植树造林,保护湿地,治理沙漠,为野生动物营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就是很有意义的护生活动,同样功德无量。

  5、不顾生物习性,误将生命置于不宜生存的环境

  将野生动物放归自然,是一种高度专业性的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经过审慎研究,仔细观察自然环境是否适合所放生物生存,要研究观察放归的生物身体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治疗,对于被人类救助的野生动物,往往还有一个野化训练,让动物重新适应野外生存的一个过程。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放生的时节、气候是否合适?放生的时候,一般都不适宜聚集很多人在场,现场需要安静,这样才有利于动物回归自然。

  今天许多信众放生,很少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往往会将人工养殖生物放生到野生环境中去,常常不去研究生物生活的习性,盲目乱放。发心虽然良善,但是用心却嫌不够,善事做得不认真,结果就不会圆满,甚至有将海水生物放到淡水中这样的事发生,令人叹息。其实,深入反省,往往也不难发现放生者可能夹杂着贪求福报的功利思想,而对所放生命却关心不够的问题。

  6、不注意动物检疫,随意放生可能传播疾病

  野生动物、养殖动物体内都可能有一些危害动物和人身体健康的病毒、病菌,如果我们不对动物进行检疫,随意放生,很可能会造成这些有害的病毒病菌的四处扩散,不仅可能造成野外动物的大量死亡,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也可能造成人类的疫情,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7、不考虑他人安全,随意乱放有危险的动物

  我们放生是要救度众生,决不能因为考虑不周而损害人类,不能给人类带来烦恼。许多信众不考虑人类的安全,随意在离人们居住不远的地方放生一些蛇类乃至毒蛇。这就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给当地居民带来不安和烦恼。甚至有人放生的蛇居然钻进了村民的家中,弄得村民惶惶不安,放弃农活,全村动员集体出来打蛇。放生引发集体杀生,甚至连当地的动物也跟着遭殃。这真是愚痴的行为。

  8、损害佛教形象,以身谤法,断人慧命

  由于许多不当放生行为是以佛教徒的身份从事的,甚至有许多是在出家僧尼主持下进行的,却招致了社会公众的批评。许多人误以为佛教徒只顾自己,不顾动物,放生是以动物作为工具,为自己捞取福报;误以为佛法是自私自利的迷信。如此放生传达出来的佛教形象是:无知、虚伪、形式主义、自私自利、保守落伍。

  这就给佛教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抹了黑,以身谤法,破坏了许多人学佛的因缘。尤其是,许多关注和热衷于动物保护的人士,他们对畜生道众生很有慈悲心,天性善良,本来是很有可能皈依三宝,努力修行的。今天他们却往往因为某些佛教徒不当放生的因缘,误解了佛法,不仅造成了动保界力量的严重内耗,他们甚至会对佛法有所诽谤,这是最令人痛心之事。

  二、回归佛教放生的真实义谛

  这些不当放生的根源在于,放生者缺乏佛法的正信,只知道古今佛教祖师大德不厌其烦地劝导大众慈悲放生,只知道放生会获得无量功德,却并不知晓放生的所以然。热心放生的信众应该注意:根据因果法则,放生的功德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之上。而放生活动是否真的利益了众生,需要严肃认真地审查考虑,不能想当然,应该尊重科学。放生出于慈悲,但是真正的慈悲从来都是要善观缘起,一定要运用智慧。执着外在的形式,执着自身的福报和功德,而不全心全意从众生的福祉出发,这种放生不仅是违背科学精神,也是违背佛法本意的。 

  如放生者忘了佛法是心地法门,贪图功德,一味追求放生数量,这样放生可能超出环境的负荷,最后就会导致放生的物命无法存活,善良的愿望并未达致预想的后果。放生者不观察时节因缘的变化,在今天的环境中生搬硬套古代大德的结论。传统社会中,交通不便,市场经济不发达,所以这种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并不存在。在今天新的因缘条件下,我们想要救助生命就必须要随顺新的因缘。

  净土宗祖师印光法师曾经明确提倡随缘放生,应该坚持放生物命、时间、地点三不定的原则,表示反对佛教徒扎堆赶在佛菩萨纪念日放生的做法,就是这个道理。其实,那么多佛教徒之所以不遵循印光大师明确的教诫,总是赶在佛菩萨纪念日放生,造成因放而捕的恶缘,是因为许多佛教徒平时不护生,节日才放生,如果不在那一天放生的话,就永远想不到去救护生命。还有一些寺庙和许多佛教徒在放生的问题上追求场面宏大好看,不重实际,不考虑在短期内在特定水域或者山林一次性释放如此多的物命,它们怎么能活下来。有些佛教徒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想用放生来解决,这也是一种迷信的心态。

  作为佛法修行的法门,放生是大乘佛教慈悲与智慧的体现,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虽然畜生与我们人类形体、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无始的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前世父母,与我们息息相关。众生皆有佛性,时节因缘成熟时,都有可能修学佛法,未来都有可能成佛,都有可能是在西方极乐世界一起学习佛法的诸上善人。因此,救护生命是菩提心的表现和要求。

  六度之中,般若为导,作为佛教修行法门的放生,必须要有智慧。佛法是缘起法,佛法的智慧就是对缘起性空的深刻体认,因此放生的具体方式不可执着,应随顺特定的因缘开发不同的护生方式。祖师大德们开发出来的方便,在新的因缘条件下,必须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和自然的条件。

  境由心造、业由心生,护生必先护心。究竟而言,放生主要目的是开发我们内在的慈悲心,而不仅仅是救度外在的众生。因为我们实际能救的众生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即使在我们努力之下,畜生道众生得到了救助,保住了性命,在畜生道中轮回的众生,也毫无幸福可言。所以,只有熄灭包括自己在内的众生的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正缺点的例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