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聊天回复神器的时候有文字讨好症是什么意思啊?

近日一条热搜引发无数年轻人的共鸣因为很多人都有此“症状”且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交行为说起“文字讨好症”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即在线上聊天时会斟字酌句修改聊天词汇让对方看起来“更舒适”当你微信聊天时,时不时在结尾加上“哈、啦、哟、滴、~”等来修饰自己的语调,这样会显得更亲切些,对方接受时也会觉得“更舒适”。比如,将“好的”改为“好滴”“好勒”“好~”;将“收到”改为“收到啦”“收到哈”;将“嗯嗯”改为“嗯勒”“嗯啦”......除了文字,有网友会在遇到尴尬时、或文末等位置,加上适当的表情包来缓解冷场,突出自己的友善。无论加“哈、啦、哟、滴、~”还是表情包,都是“文字讨好症”的表现形式,不知不觉中,它已逐渐成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社交习惯。不用语气词和表情包就不会聊天了“文字讨好症”是社交内卷?如果要说”微信文字讨好症“最严重的地方,那一定非职场莫属。在工作中,对领导、同事及外部合作伙伴,需要更讲究分寸和礼貌。只有这样,工作才能以更好地推动进程。杭州女生晨晨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案,日常除了写稿还要负责和甲方对接。用她的话来说,在广告行业5年,自己早就被锤炼得百毒不侵了,文字讨好已内化为每个打工人的标配和自我修养。晨晨告诉记者,每句话结尾加语气助词是最基本的:一来可以为自己打造一个和善、谦卑的社交形象;二来让沟通更加顺畅,减少社交难度。就算甲方再刁难,看在自己的态度上也会稍微缓和一点。晨晨表示,这样的讨好,无非就是怕得罪了甲方爸爸,失去业绩。而且公司针对客户对接也提出,多久能对客户的消息做出回复,对话的最后一句必须是自己等等。17年刚踏上社会参与工作,晨晨因为延续学生时代的语言习惯,在工作中并没有注意到微信聊天时展现出的语气。直到领导收到同事的投诉,认为晨晨在工作中配合度较低,为此她才注意微信聊天时用的语气了。究竟是讨好还是礼貌?对此网友有不同的意见大部分网友觉得这种情况不是讨好,是一种礼貌,是高情商的表现,是一种温和的亲近感的表达,让对方感到你的重视和认真。也有人说这种讨好就是自我消耗,就连日常的社交也变得越来越卷,长此以往会变得更加卑微不自信。坊友平时聊天时会用语气词吗?你认为这是一种讨好吗?来源:19楼编辑:lady w}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聊天回复神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