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保存附件到将access封装为可执行文件,怎么实现? 最好有代码

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203-03
Using ASP Technology to Achieve a Simple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ZHU Qiang
(Tongcheng Teachers College,Tongcheng 2314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ASP technology and ACCESS database technology to develop a simple version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searching system, Fro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data flow diagram, function module, database storage four aspects about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login module, interface module, a retrieval module, The whole papers show modules four modules.
Key words: graduation thesis; retrieval; ASP technology; ACCESS database
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受到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存储、检索都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检索功能是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可便于读者快速检索并下载到所需论文,使得论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本文致力于研究设计一个简易版的毕业论文检索系统,能够快捷、方便、全面、准确地实现论文检索功能。
1开发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简介
本系统采用ASP技术进行系统开发,使用ACCESS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撑数据库。
1.1 ASP的基本定义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中文可以翻译为动态服务器网页。它是一种包含了使用VB Script或Jscript脚本程序代码的网页。当浏览器浏览ASP网页时,Web服务器就会根据请求生成相应的HTML代码然后再返回给浏览器,这样浏览器端看到的就是动态生成的网页[1]。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在了解了VB Script的基本语法后,只需要清楚各个组件的用途、属性、方法,就可以轻松编写出自己的ASP系统。
1.2 ASP运行基本过程
ASP文件只能运行在服务器上,不能在浏览器上运行。Active服务页也可以使用服务器端的ActiveX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EXE部件,返回的信息在ASP得到解释。ASP的运行过程可简述如下: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一个ASP文件时,ASP脚本开始运行,Web服务器从头至尾运行ASP脚本,并且把HTML页返回给浏览器。如果要通过ASP访问Web数据库,则Web服务器接受浏览器请求,通过ODBC或者OLEDB把请求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再从数据库服务器接受数据,把产生的网页和数据送回到浏览器。
1.3 ACCESS数据库简介
Access数据库是Microsoft Office 2000套装软件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小型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适用于小型企业、学校、个人等用户。
2 SERVER运行环境及系统开发工具
2.1 SERVER运行环境
2.1.1操作系统
WINDOWS2000及以上。
2.1.2 WEBSERVER
IIS5.0。
2.2系统开发工具
考虑本系统为简易版的,笔者建议可采用易学、快捷、方便的Dreamweaver MX作为开发工具。
3系统工作原理
检索的前提是论文的各项属性信息已存储在数据库中,将毕业论文原稿存储在相应的文件夹下。论文的属性可细分为论文名称、类型、关键字、作者、作者单位。同时,在毕业论文的检索项中也包括了这几项信息。用户进行检索时,可有选择地输入各种检索信息,系统根据所输入的检索信息对数据库进行扫描。当它找到与其相匹配的论文时,就将论文及其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并支持下载论文原稿。本系统支持简单的模糊检索,即在检索栏中输入字词的一部分就能完成检索。
4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及数据流程图
4.1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模块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注册后的用户可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登录后就可以访问其他的模块了。
图1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4.2检索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检索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检索人员输入检索信息,检索信息处理程序接受检索信息,然后访问数据库,得到检索结果。检索结果经屏幕处理程序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5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5.1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是用户进入系统的验证模块,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进行论文检索和其他操作。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此模块访问数据库,核对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允许用户进入系统进行论文检索,反之,则要求用户重新登录或注册。
5.2用户注册模块
用户注册模块给新用户提供注册功能。当用户第一次登录系统或忘记密码时就可以使用注册功能。在这个模块里,用户填写用户名、密码、email地址、姓名、性别等信息,实现注册。当然,信息填写时有些限制和约定,如用户名长度、密码长度、邮箱格式等。如果用户填写的信息不合要求,系统就提醒用户重新注册。如果所填的信息合法,系统就会同意用户注册,并将各信息存入数据库。这样,用户就得到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顺利登录系统了。
5.3检索界面模块
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即可访问检索界面模块,该模块是用户进行毕业论文检索的界面。论文检索栏目是该模块的核心部分,它给用户提供了五个检索项,分别为名称、关键字、作者、作者单位、类型。这五个检索项也就是数据库中毕业论文的五个属性。用户可以根据这五个检索项或选择其中任意个检索项检索毕业论文。
5.4论文检索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它实现的功能就是论文检索并显示,可通过输入关键字实现检索论文的功能。该模块的详细工作流程如下:
5.4.1接受论文检索界面中输入的论文检索信息
在论文检索界面中,检索栏中用于输入各检索信息。这些检索信息通过表单中的Post方式传递给论文检索模块。论文检索模块中通过Request.Form函数接受表单中的检索信息。
5.4.2与数据库建立连接
检索毕业论文必须访问数据库,访问之前就需要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本系统使用CreateObject函数和Open方法就来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
5.4.3根据检索信息,对数据库中的毕业论文信息进行扫描核对,找出用户要检索的论文
本系统采用最常用的SQL查询语句(select···from···where)来选取符合条件的数据库段。在这里,系统使用了like %···%来支持模糊搜索。
5.4.4将检索到的论文显示在屏幕上
为了能够显示所有符合检索条件的毕业论文,系统使用了do while循环语句来循环显示。系统通过rs语句来接受数据库中的论文信息,然后使用response.Write函数来显示各论文信息。
5.5通显论文模块
通显论文模块实现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所有的论文全部显示出来。
6系统的数据库存储情况
6.1用户信息表
用户信息表是存储用户基本信息的数据库表,它包括六个属性列,分别是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email地址、用户的真实姓名、用户性别、用户生日。用户登录系统或注册时都必须访问该数据库表。
6.2毕业论文信息表
毕业论文信息表是存储毕业论文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表,它包括五个属性列,分别是论文所在文件夹、毕业论文题目、论文类型、论文关键字、论文作者、作者的所在单位。此表是该系统的核心数据库表,它给系统的检索工作提供了后台支持。
7结束语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2)
(一)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管理的现状
对于校方而言,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是为了进一步审査论文,即进一步考査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着论文纽到的删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査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对于答辩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论文答辩,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毕业生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资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盘彻底弄懂弄通。
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即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面对面,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4‘问”有“答”,还可以有“辩”。
在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前由专门的老师负责为他们分组,每小组再选择三到四名答辩老师,答辩结束后又专门的老师负责成绩汇总,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过程。
(二)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
毕业论文答辩有问有答的形式,近些年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现状及毕业生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难度大、任务量重。我闰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答辩目前采用的管理模式还是人工为主,每位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费时、费力、低效。有些高校毕业生参加答辩的时间仅有3到4分钟,这大大影响了答辩质量,对毕业生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但要改变这种现状,单靠人工管理是无法实现的。
二、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的自动化管理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大高校纷纷推行形式多样的自动化管理方式,但在毕业论文答辩的管理上自动化的程度还相当低,要改善目前的管理模式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探索一种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借助计算机实现对毕业论文答辩的自动化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答辩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毕业论文答辩在一种相对宽松有序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完成。作为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自动化管埋的一种积极探索,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应运而生,它是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自动化管理的一种有效补充。
(一)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介绍
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基于C/S结构,采用微软最新推出的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结合的SQLServer2000数据库,在VisualBasic6.0+AD0+SQLServer2000^式下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每名毕业生在系统中录入自己的个人详细信息,然后点击“开始抽取”按钮,单击“确认”后就会显示抽中或未抽中,使学生对是否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有充分的准备。学生抽取后,在数据库中存有的事务曰志便于教师对学生答辩情况进行管理,并形成打印成报表。
(二)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的特点
1、面向四个层次
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面向学生用户,面向教师用户,面向操作人员,面向维护人员四个层次,通过这四个层次的有机结合实现对毕业论文答辩的自动化管理。
2、界面风格
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人们应用计算机的习惯,采用极为友好,易懂易用的界面设计,使整个系统界面美观,使用方便,倡导人性化的管理,同时降低了对使用者计算机知识的要求。
3、易于操作和维护
用户在通过安全认证后,可直接在后台进行操作,管理维护员只需在本地机上进行修改,极大的减少了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工作量,缓解了工作量和系统维护的矛盾。
4、网络安全技术
毕业论文对于每位毕业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毕业生的信息都是相对保密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采用比较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设置身份验证的形式,采用口令,权限控制等手段,充分保证了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阻止各种非法人侵和恶意的破坏。
5、精密的数据算法
通过模块结合相互结合的方式使系统各个功能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对毕业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结合参加论文答辩毕业生的数量,对抽取比例进行任意修改,达到了学生抽中的比例可以随意调整的目的。
(三)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的功能模块
1、学生登陆模块:毕业生将个人详细信息录入到系统中,确认信息无误后开始抽取。
2、学生抽取模块:学生抽取模块是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点击“开始抽取”按钮后,进行抽取,单击“停止”按钮确认结果,将抽取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
3、管理员登陆:管理员对数据库内的学生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另外管理员可以对抽取比例进行修改。
4、报表打印模块:形成结果后,学生可直接打印,为是否参加答辩做好准备。
(四)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的优势
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在国内高校的毕业生论文答辩管理上,属于科技上的创新,对毕业生的管理将会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普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是在现有的人工管理方式不能完全胜任的情况下产生的,实现了学生的随机抽取,教师的统一管理。
三、推广价值及其意义所在
基于c/s的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企业级数据库为手段的,既先进又高效的毕业论文答辩管理模式。它的出现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吸收新的技术和教学管理经验提供了有效手段,尤其在更新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的管理手段,方便教师对毕业生的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c/S的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随机抽取系统将对高校的毕业生论文答辩管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答辩管理模式将被完全颠覆,这一先进的模式将彻底取代传统意义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在各种类型的大学、高等职业院校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推广价值。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79-01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在资料整理、选题、论文撰写及指导、格式检查、资源共享、论文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1]因此,使用信息化的电子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流程进行管理,既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教学资源,老师、学生还可以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仅方便学校对毕业生论文的整个流程的管理,而且摆脱过去由人用纸和笔进行的费时费力的繁重工作。可以把每一年的毕业生论文相关资料存储在数据库中,可随时查看和打印相关数据,既节约资源,又达到对毕业论文统一管理的目的。[2]指导教师使用在线答疑功能,同时,便于导师及时了解学生论文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Internet实现网上操作,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毕业论文为核心的信息互动的平台,为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从毕业设计课题的申报,到毕业设计论文提交,再到论文的评审及成绩的给定,最后对毕业设计资料进行归档,这一系列的工作均可在网上实现,实现高效毕业生毕业设计的高效管理。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1.能够实现从毕业论文选题到学生答辩通过的教学任务。由指导教师给定毕业设计题目,教研室主任审核通过后,通过系统平台给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通过异地登录选题系统可以查看毕业设计题目,自己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及自身爱好,选择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成功之后,学生需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在任务书中需要明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预计完成时间以及指导教师等信息。接着,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对所选设计题目进行研究方向和可行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和分析。指导教师同意此生开题之后,学生进入设计开发和毕业论文撰写的阶段,在此期间要定时向指导教师汇报设计进度,[3]论文撰写完成之后,将论文提交给自己的指导教师等待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入答辩环节,答辩完成之后,指导教师及答辩小组老师将成绩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生成学生的毕业论文总成绩。最后,会根据论文的专业方向及成绩等级将论文进行分类并存储,以便之后的学生下载、参考,指导教师提交优秀毕业论文。
2.能够实现资料的高效管理、有效利用、快速检索和统计。
3.还应能提供以下服务:、更新、处理公告;相关信息查询;留言、论坛等。
4.对网站进行定期维护,如访问统计、网站日志、权限管理等。[4]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论文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功能。指导教师设定时间对学生设计开发和毕业论文撰写进度进行检查,实现论文在线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审核书,只有通过指导教师审核的学生才能参加答辩。
2.选题的处理功能。原则上按照教师、学生双向选择模式确定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根据学生专业情况进行分流选题。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于大部分同学采用指导教师命题学生选题的方式,即多对多方式进行师生互选题;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同学可以自主命题,学生选择心仪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对于极少数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指派指导教师督促和指导他们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学习任务。
3.论文综合评分的功能。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展程度和论文水平,在论文答辩之前给自己指导的学生一个初评成绩,答辩小组老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值作为答辩成绩。按照教学的管理要求,初评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应按照一定比例最终给出论文综合成绩。
4.对论文资料统计的功能。对数据库中的论文资料进行导出导入以及打印操作时,使用水晶报表可以实现动态数据绑定,将需要打印的论文资料数据与水晶报表相连接,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浩君,吴皖赣.高校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1).
[2]周晓辉.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价值工程,2011(14).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4)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061,China)
摘要: 本文从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教师出题,学生选题,以及教研室对题目筛选等功能,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操作,具有及时、准确等优点。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raduation project, we design and realize the MIS for graduation project based on the B/S structure. The system can help the teacher to set the topic, the student to select a topic, as well as the staff room to filter the topic. The system can be operated through Internet accurately and promptly.
关键词: B/S 管理信息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Key words: B/S;MIS;Graduation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88-02
0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包含的数据量大、涉及的人员面广,情况较为复杂,难以单纯地依靠人工管理,而且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既不易于规范,管理效率也较低。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毕业设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有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将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对毕业生选题的管理、教师出题的管理、以及管理员对学生和教师信息的管理、对题目的筛选管理,其优势在于该系统基于B/S结构,能够通过Internet实现网上操作,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1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主要是来源于实际工作需要。在毕业设计相关工作中,常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学生基本资料、教师基本资料、毕业论文信息等。要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则建立数据库,通过程序可以随时调出来查看,及时掌握毕业设计的进度及相关信息,便于提高毕业设计工作的效率。
1.1 系统构架本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即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库服务层,使用IIS构架Web站点;通过访问数据库。
1.2 系统总体流程我们将使用计算机结合网络构造一个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从报题到选题全程的电子化实时监控管理和结果公布,为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帮助。本系统是针对现代高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应对以往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工作效率低,交互性差等问题而采用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设计的。基于Web的计算机校园实践系统,描述了毕业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用户登陆管理、报题管理、选题管理、中期管理、论文管理等各功能模块的联系。经分析系统服务的对象主要有毕业生、指导教师和管理员。系统总体流程如图1所示。
1.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程序设计的最关键部分,数据库的设计是否合理,将对数据库的大小、代码的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程序前必需对数据库进行设计,而在设计数据库前必需对所要完成的功能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下面介绍我们的数据库设计:
学生、教师、论文题目模块间的E-R关系如图2所示:
整个软件主要功能设计分为学生、教师、管理员模块。
2系统的集成
本程序数据服务器安装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采用SQL2000服务数据库,Web服务器采用Windows平台上的IIS服务器套件。整个程序的开发是在Microsoft Visual 2005环境下使用C#及HTML语言开发的。
首先用户通过登录界面,选择相应的身份进行登录,把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名和密码相比较,如果正确无误,进入相应身份的操作页面,如果错误,将进行提示。
2.1 学生模块如果以学生的身份登录正确,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提示,如日期,以及登录者的相应的个人信息,在页面上有4个可操作链接,点击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
当点击“毕业设计选题”连接时,如果学生没有选过毕业设计题目,便在右下的栏中刷新为学生选题页面,学生可以进行操作选题;如果该学生已经选过题目,系统给将予提示,使得学生无法多次选题,避免了一名学生选多题的问题。
当学生选好题目后,可以通过点击查看选题结果来了解选题的相关信息,有选题人的姓名,所选的题目名称,所选的题目的描述,所选的题目的负责导师,负责导师所属的教研室。
学生可以通过点击修改密码来进行自己的密码的修改。
2.2 教师操作页面如果以教师的身份登录正确,进入教师操作页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提示,如日期,以及登录者的相应的个人信息,在中上方有4个可操作链接,点击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教师操作页面中,教师可以进行毕业设计题目的提交,在题目的提交页面中,我们通过教师的职称不同,对教师的可出题数量进行了约束,一旦出题数目等于该职称允许出题目数时,该页面将不可操作。
教师也可以查看自己所出的题目的相关信息在这个页面中,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出的题目哪些未通过审核,哪些题目通过审核并且被学生选中,哪些题目通过审核但还未被选。教师可以通过点击修改密码来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
2.3 管理员操作页面如果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正确,进入管理员操作页面,可以对学生、教师的信息进行创建、修改和删除,还可以对职称信息进行修改。
无论任何身份的用户点击“退出系统”或者关闭IE浏览器之后,系统将清空上次的信息。
3总结
通过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电子化管理,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以在时间、空间上节约,方便检查,更可以对现有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条件,完善本系统的功能。由于该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设计,可以在内部网和互联网上运行,方便用户分散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教师、管理员都可以远程操作,快速高质量的完成以前混乱的工作。
该系统己测试并成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稳定、界面友好、使用方便,提高了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效率及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2]李劲东等.管理信息系统原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
[3]张晓辉等.SQL Server 2000管理及应用系统开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2).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128―04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当前形势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上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2]:高校扩招给教学工作带来压力,实验室、设计教室等教学资源非常紧张,学生没有固定的毕业设计场所,不能及时获取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信息;扩招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学生很难拒绝用人单位的实习要求,对外出实习的学生难于管理和监控;部分指导教师由于科研任务要求,有时到外地出差,与学生面对面指导机会有限,需要有一个能与学生交流、指导的网络平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设计了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
一系统功能概述
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为了建立一个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指导的平台,同时又有利于教学管理者进行质量监控,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3]。系统涵盖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了课题申报、双向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提交、中期检查、论文提交、论文答辩、评优复审、成绩汇总、文档材料打印、统计分析、数据归档全程网络化管理。学生无论在哪,只要有网络,都可以查询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信息;指导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与学生进行交流,查看学生的研究进度,监控校外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获得各种汇总、统计信息,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监控。
二系统流程分析
系统设计是建立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上的,系统内每一个环节的数据结果都作为下一个环节的数据基础,实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流程网络管理,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初始设置
由教务处设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各学院设置中间环节(申报课题、下达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等)的截止时间,方便各学院灵活管理。教务处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如每个指导教师可指导的学生人数,各答辩小组的优良率等,启动本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申报课题
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后,在系统中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填写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对学生的要求等内容,并指定课题适用的专业。
3 双向选题
系统内的选题方式为双向选择。首先由学生在适用其所在专业的课题中选择三个课题,分别对应三个志愿,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志愿,分批次为每个课题选择学生。
4 下达任务书
双选结束后,学生与教师的课题间确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指导老师填写任务书并提交,由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生即可查看任务书的具体内容。
5 提交开题报告
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填写开题报告,上传文献综述或外文翻译,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审核。
6 中期检查
指导教师对其指导的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并进行打分;学院召开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座谈会,教学秘书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师生座谈会记录表》;教务处可查看每个学生的中期检查情况和各学院的会议记录。
7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检查后,学生可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初稿,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可多次审核、修改)。 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定稿。
8 评阅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评分通过后,由专业负责人为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分配一名评阅教师,评阅教师对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打分。
9 论文答辩
秘书安排论文答辩组并指定各组中答辩的学生、答辩成员、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录入答辩成绩、答辩小组评语。
10 评优复审
教务处设置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各学院按比例推荐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务处按比例随机抽取产生,也可以按学号的尾数抽取。评审专家在网上进行评审,产生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不及格毕业设计(论文)。
11 数据归档
对当前学期的所有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备份,同时初始化系统,为下一学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好准备。
三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置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间的数据关系, 系统设置了学生、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教学秘书、评审专家、答辩录入员、教务处8个角色。各角色按权限访问公共数据库,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4]。通过公共数据库,将各角色功能模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 学生模块
学生模块的主要功能有:选择课题、查看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提交论文草稿、提交论文定稿、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查询成绩及交流互动等。课题选择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选择三个志愿,教师按志愿分批次选择学生。
2 指导教师模块
指导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有:申报课题、课题双选、填写任务书、审核学生开题报告、对学生进行中期检查、审核论文、论文评阅。指导教师在为每一个课题选择学生时,实行按志愿分批次选择的方式,各批次开始选择的时间由学院教学秘书设置。
3 专业负责人模块
专业负责人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审核课题、分配课题、审核任务书、分配评阅教师、查看过程信息、特殊情况处理。专业负责人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可以设置为适用于相近的若干专业,但各个专业负责人有审核决定权,只有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该课题才能被该专业的学生选择。系统可以进行两轮双选,对于两轮双选后仍然“落选”的学生,由其专业负责人为其在剩余的课题中分配一个课题。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必须由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学生才能进行查看;审核不通过,将退回给指导教师进行修改。专业负责人还承担了毕业设计(论文)进展监控的作用,他可以查看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如课题双选信息、学生开题情况、任务书下达情况、中期检查情况,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督促。
4 教学院长模块
教学院长模块的主要功能有:课题、双选结果、审核任务书、查看过程信息等。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经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教学院长统一后,学生才能开始选择,保证选题的公证性。学生和教师的课题双选结束后,双选结果经教学院长后生效。教学院长可查看各专业的工作计划、课题进度、指导日志等,对各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监督。
5 教学秘书模块
教学秘书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时间截点设置、账号管理、院级公告管理、答辩小组管理等。对于原数据库中没有的账号,如外聘教师等,教学秘书可为其新增一个账号。
6 评审专家模块
评审专家对所属专业的抽检论文及评优论文打分并填写意见,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改进。
7 答辩录入员模块
答辩录入员负责录入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评语。系统将按照预设的权系数,将学生的三个成绩(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评分)加权求和,自动生成最终成绩。
8 教务处模块
教务处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统筹管理者,同时也是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超级管理员。教务处模块的主要功能有:时间设置、初始设置、校级公告管理、用户权限分配、过程信息查看、论文抽检及评审、数据归档等。
四系统主要特点
1 功能特点
(1)课题双向选择,教师和学生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度。
(2)支持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
(3)网络抽检与评优,提高了评审工作效率,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严密性。
(4)多角色的权限设置,同一个账号可以有多个角色。如某个指导教师的一个账号,可同时具有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双重角色,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引入了数字签名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
(6)系统设置了交流互动功能,用户登陆后可与系统内的任一用户相互发送留言。
2 智能特性
(1)全程进度控制。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分别设置课题申报截止时间、双选结果截止时间、任务书下达截止时间、中期检查截止时间、答辩截止时间等,学生、指导教师将根据进度安排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2)操作信息提示。根据进度,系统会自动给出操作提示。例如在选题期间,如果学生未进行选题,学生登陆系统后会有小窗口提示其需要进行选题,窗口上同时有选题的超链接。对于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等有未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如课题未审核、任务书未提交等,在登陆系统后将收到相关的提示信息,提示其去进行相关操作。
(3)处理状态提示。在完成某一环节的操作后,系统都会给出下一环节的处理状态提示。如学生选择课题后,会出现两个状态提示:教师选择状态(未选择/已选择)和教学院长状态(未/已),学生对选题的进展情况一目了然。对于课题申报、任务书下达等情况,系统都会给出下一环节的处理状态提示。
(4)自动保存指导记录。专业负责人对课题的审核、修改意见,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论文的审核修改意见,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系统都会自动保存,方便日后的查询。
(5)实时监控。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教务处等)可实时查询过程信息,如课题申报、课题双选情况,查询课题进展情况,如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提交情况,方便质量监控与管理。
(6)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各种分析图表,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等。如各专业选题性质的分布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优良率统计表,不同选题性质与优良率的比例表,历届师生比与优良率的对比表,教师职称与优良率的对比表等,为日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7)数据对接
系统数据库设计规范,方便与其他数据库对接。系统登陆时使用的是教务系统中的视图,直接使用教务系统中的账号即可登陆。系统可导出各种格式的成绩,方便将成绩直接导入至教务系统,实现与教务系统的无缝对接。
五系统实现
1 系统平台搭建
系统采用B/S结构,Web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信息服务软件为IIS 7.0[5],数据库服务器使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开发工具及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了微软提供的Visual 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工具。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 2005与.NET配合开发,能够提高.NET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效率。系统使用技术进行开发,它使用WebForms接口,摆脱了以前ASP难以开发的缺点,赋与像Windows Forms一样的开发环境,能够适应和解决复杂的互联网需求。
六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针对当前时期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前期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设计了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它是一套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毕业设计(论文)整套操作管理流程无纸化、网络化。经过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试运行,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效率,并且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同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去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各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EB/OL].
[2] 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85-86.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6)
系统实现的技术方案
毕业设计在线指导系统采用了B/S架构,学生、指导教师使用浏览器通过Internet向毕业论文指导平台提交请求、接收反馈结果,客户端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毕业论文指导平台部署在学校内部的一台服务器上,服务器包括网站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其中网站服务器用来处理所有的用户提交请求,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和处理相关的数据。该系统是在VisualStudio2008平台上进行开发的,采用和C#语言为前台开发语言,采用SQL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下面将介绍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系统一共分为四大功能模块
1用户管理模块
本系统主要有三类用户:管理员,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员的管理权限主要是进行用户管理,针对两类用户,指导教师和学生。系统提供教师和学生的注册平台,教师和学生注册成功后,由管理员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教师和学生就可以登陆该平台,进行相应的操作了。
2毕业课题设计辅导功能模块
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和巩固,在线给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案例以及系统开发的难点解答,方便学生进行学习。采用比较形象的视频演示和文字描述的两种形式,符合学生在线学习的习惯。如图2所示,该功能模块针对两类用户,对于教师来说,教师需将信息系统案例的文字和视频信息进行上传和编辑,本平台提供教师以网页和word文档的形式上传案例的形式,以流媒体的形式上传信息系统案例的演示视频。教师可以实现对上传的内容进行删除和修改。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如完整的信息系统概念和演示,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演示。既有文字信息也有视频信息,方便学生自己在家学习。通过该功能模块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补充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开发思想。
如图3所示,该功能模块提供给学生一个编辑论文的平台,学生可以选择要编辑论文的条目,如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然后在对应的编辑平台上进行文本的输入和修改。论文会根据教师事先设置好的论文条目格式自动生成。学生可以选择在线编辑,也可以选择导出为word格式。由教师在后台设置好论文编辑的条目和格式。这一功能方便学生统一论文格式,也方便教师随时监控学生完成论文的情况。
4师生互动的在线答疑功能模块
该功能主要是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实现在线互动,由教师设置好课题组,每个课题组统一在一个讨论平台上,学生只能在教师分配好的课题组平台上发言。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向教师提问,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同一课题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平台不同于其他毕业论文指导系统只有一个统一的讨论平台,而是以课题组为讨论单位,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指导,也利于学生之间对同一类课题进行交流。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7)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生培养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成为备受重视的环节。传统人工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日益繁重和多样化的论文管理工作,各高校开始尝试走毕业论文管理的信息化道路。如济南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设计开发的毕业设计题目申报与管理系统[1];陕西天启软件公司设计开发的普通高校毕业设计和实习管理平台[2];西财在线的毕业论文指导功能模块等。[3]
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已将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纳入教育信息化进程,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仍被许多高校所忽视。而且就目前的论文管理系统而言,大多功能比较单一,通用性较差。笔者从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其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将毕业论文的管理流程和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全生命周期方法相结合,应用工作流技术构建毕业论文管理平台,从而更好地提升毕业论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一、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流程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过程各高校虽稍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选题、论文撰写、答辩等主要环节,各环节及其产生的文件见图1。
图1 毕业论文主要环节分解图
1.选题环节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论文题目及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题目或导师。在选题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该环节若不实施有效控制,则容易出现个别老师或学生的拖延现象。
2.论文撰写环节
为了控制学生的论文进度和检查老师的指导情况,需要保存每次的指导记录,但实际情况通常是学生不会立刻将指导记录写下来,而是最后统一补上,这样就导致指导记录通常是不完全的甚至是胡编乱造的。论文经过审阅和评阅之后,方可提交答辩,同时提交审阅意见表和评阅意见表,最后学生书写小结表。
3.答辩环节
论文答辩后,上交答辩结果表,并根据各答辩组上报的成绩统计形成成绩列表。但由于最终论文成绩由指导老师、审阅老师、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等几方面给出的成绩综合决定,因此,任何一方成绩缺少或有变动都将影响到最终成绩的给出。
二、毕业论文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由上述毕业论文管理的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采用人工管理加纸质文档的形式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造成很大开销,而且很容易出现一些失误和延误。现总结如下:
1.效率低下
论文管理中有很多文件要发放、表格要填写。诸多文件管理起来容易产生混乱,重复填写等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些文件表格如能集中管理、查阅、填写,则可以有效提高效率。
2.沟通不畅
各级管理人员、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较好的沟通互动平台,出现如信息和接收不同步、信息传达不到位等情况。对不能面对面沟通的,论文的修改则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在文中作标注,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3.容易出错
论文管理参与人员众多且分散,容易造成信息缺乏一致性。如学生最初选题和最终论文题目由于中途变更而造成数据不一致;论文的多次修改版本会由于管理混乱而提交错误等。
由上可以看出,毕业论文工作周期长、数据量大、效率低、出错率高,因此,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必要的,也是大有潜能的,而借助论文管理平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1.论文管理平台的技术框架
本系统采用B/S的多层架构,数据交换以XML和WEBSERVICE技术为依托,在线文档编辑以OLE Microsoft Office为主。后台开发语言为JAVA,Lotus Script和公式语言,前台开发语言以javascript+html为主,数据库采用Lotus Notes,数据库建模采用PowerDesiner,操作系统可以为Linux或Windows,应用服务器为Lotus Domino R6.5.3。[4-5]
2.论文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
该系统从论文管理的全过程着眼,对各环节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了流程监控的过程化管理和批阅细节的痕迹化保留。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主界面、电子公告、知识库、过程管理、论文管理、交流园地、留言版、系统设置等,见图2。
图2 系统功能结构图
(1)电子公告
通知、毕业设计动态、实习动态等,让教师和学生方便快捷地获知所需信息。
(2)知识库
输入主题、内容、提交人等,将论文规范、论文样本、论文管理文件等存入系统。
(3)过程管理
输入指导老师、学生姓名、论文题目等信息,完成论文题目、学生选题、成绩查询、答辩结果提交等操作。
①论文题目。设置时间和范围,超过设定时段后该功能自动关闭,对老师形成一种约束。
②学生选题。超过设定时段该功能将自动关闭,以有效避免个别学生的拖延现象。选题过程支持动态显示,让学生及时获知各老师的被选信息并调整自己的选择。
③成绩查询。老师对论文给出建议成绩和答辩成绩,折算提交后自动进入数据库供学生查询,避免了人工汇总的麻烦,可导出为Excel。
④答辩结果提交。提交答辩记录、答辩小组意见等,为答辩小组成员共享资料提供方便。
(4)交流园地
支持老师和学生在线沟通和交流,可以按照主题、内容、作者等展开成树型的交流记录。
(5)留言板
为师生提供一个咨询、解答、表达想法、信息沟通的渠道,允许留言内容隐藏。
(6)论文管理
①填写论文的基本信息、正文,支持挂结论文附件。
②进行在线论文修改,并自动保留批阅痕迹,完成指导记录的填写。
③指导老师对论文修改完成后,填写反馈意见,以供学生查阅。
④论文管理各主要流程环节可任意拖动、灵活选择,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论文管理过程,支持流程提交、回退、撤消、会签、流程监控等功能。
(7)系统设置
通过输入各类系统参数,完成权限赋予、菜单设定、分类设定等功能。
(8)主界面
用户登录后可接收到从后台提取的待办文档、留言信息等,方便用户及时处理相关事宜。
四、结语
笔者从高校毕业论文的管理现状出发,对论文的管理过程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基于工作流技术设计开发了论文管理平台,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了改进,对分散的信息进行了整合,让师生在一个互动的平台上完成了论文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论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系统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可使各高校根据各自不同的论文管理过程灵活选择工作流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1]/.
[2]/bysj/.
[3]/webManage/articleWebDirect/art_login.asp.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8)
本科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做毕业论文,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独立开发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系统地进行分析总结和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以巩固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给予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为了便于实施和管理,规定网络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实践的课题,每个毕业生通过独立开发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开发一个比整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步骤,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实际经验。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步骤及各步骤的基本内容如下:
1、 系统分析
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项:
确定系统目标
系统可行性分析
2、 系统调查
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其中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应画成树状结构。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3、 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系统关联图、顶层图、一层数据流图、二层数据流图)
数据词典
代码设计
4、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每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输入输出要求等。
系统控制结构图
5、 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实体、实体间的联系、e-r图
关系模式设计:e—r图->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
关系模式
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6、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7、 人机界面设计
8、 模块处理概述
9、 系统测试和调试: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结果
三、开发工具和注意事项
1、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可由学生任选。如delphi、foxpro、vb、access等,这些工具的使用全由学生自学。
2、注意事项
(1)项目开发步骤的完整性(系统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物理设计、系统环境和配置、系统实施以及系统测试和调试等)
(2)每个开发步骤所得结果的正确性(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词典、hipo图、e-r图、关系模式、人机界面设计及模块处理等的详细分析和说明)
相关推荐: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9)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
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 SDH网同步
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 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9-2076-02
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从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求职信息的由学校、网络提供。
在求职毕业生的眼中,通过网络求职具有以下几个其它方式所不能及的作用和优势:信息量大且更新快、招聘网络平台功能强大,提高效率、求职无地域限制、经济实惠。但同时不可避免的虚假信息、通过网络泄露个人资料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简历投出去就石沉大海给毕业生求职也带来诸多问题。
为了毕业生能更快更好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将网络招聘同学校就业指导相结合,开发毕业生就业中心网站。通过该平台毕业生可以享受学校相关的就业服务,包括就业信息的提供和就业指导等。
1 系统设计
本系统的服务对象有三类:用人单位,毕业生和校方。用人单位为招聘单位或是用人部门;毕业生为我校应届、往届毕业生;校方即为毕业生所在学校。
对于用人单位所设置的功能包括:1)用户管理:进行用户的登记注册、密码管理、以及企业公开信息的。2)试用阶段:对于各用人单位第一次注册登录后处于试用状态,可以使用系统的各种功能。3)有效阶段:在服务有效期内可以完全使用本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4)过期:当服务到期后系统保留公司或单位的联系方式,但用人单位不能使用其他功能。5)职位管理:进行空缺职位的信息和更新以及修改其中的职位内容、到岗时间、技能要求等。6)简历查询:设置搜索条件进行现有简历库以及毕业生信息库的查询,查找满足职位要求的候选人员。
对于毕业生所设置的功能包括:1)毕业生信息管理:进行毕业生相关信息的注册登记管理以及密码建立,信息查找和修改的管理。2)简历管理:完成求职人员的个人简历信息的输入、保存和更改等。3)职位搜索:按所设置的搜索条件进行符合要求的空缺职位和用人单位进行搜索。同时也可以查询有多少同学关注相同职位。4)职位收藏:对于多个意向职位可以建立个人的职位收藏夹进行保存。5)技能模型:这是专门为IT软件人才设置的功能,求职人员可以充分表述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6)就业信息提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签订就业合同后,毕业生应当提交相应信息以便学校汇总。
对于学校所设置的功能包括:1)毕业生信息管理:对于毕业生提供的信息经行核对,杜绝虚假信息。2)用人单位信息管理:对在系统中注册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核对,杜绝虚假信息。3)招聘信息公告:、更新校内外招聘信息。4)就业指导:提供就业指导信息。5)就业信息统计:统计已就业的毕业生相关。
1.1 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逻辑层:
Web层:Web层为客户端浏览器提供对应用程序的访问,主要设计用户体验,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
业务层:包含各种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为业务层提供数据服务。
数据定义层:这一层主要负责实体的定义,符合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整体结构:如图1。
1.2 系统的功能模块
毕业生就业中心有前台和后部分组成,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系统中主要模块功能:
信息查询:毕业生、用户单位、学校系部用户注册并登录成功后,可根据相关条件对信息进行查询。如毕业生可根据岗位分类、公司名称等条件对招聘信息进行查询。
毕业生信息管理:毕业生用户可以对已注册用户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操作,完成用户信息的管理。
管理员信息管理: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添加、删除、修改管理员信息,以达到对管理员进行管理目的。
1.3 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结构由以下9个表组成:
用户信息表(用户ID+用户名+密码+问题+答案+注册时间)
用户角色表(用户ID+角色ID)
新闻表(新闻ID+新闻标题+新闻内容+时间+来源+编辑+点击率)
新闻评论表(评论ID+新闻ID+评论内容+评论时间+用户名)
公告表(公告ID+公告标题+公告内容+来源+时间+点击率)
招聘信息表(招聘ID+招聘名称+招聘内容+时间)
企业招聘表(企业ID+企业名称+性别要求+年龄要求+学历要求+招聘人数+招聘类型+工作地区+有效天数+时间+企业要求+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行业+企业地址+企业邮编+企业联系人+企业电话+企业传真+企业注册资金+省份+企业邮箱+企业主页+企业简介)
简历表(简历ID+用户ID+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日期+政治面貌+身高+健康状况+电话+邮箱+学校+学历+专业+外语+职位+待遇+经历+技能+评价+头象+提交时间)
毕业生信息表(毕业生ID+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性别+入学时间+毕业时间+籍贯+学历+学制+政治面貌+外语等级+特长+主修课程)
2 系统的优点和主要技术
2.1 系统优点
毕业生就业中心系统开发工具选用采用、HTML、Javascript、VBScript、图形编辑与数据库等工具,通过基于WEB服务器访问WEB页面,可以不受地点,时间限制,通过宽带上网或其它上网方式,借助Internet这一强大、方便的工具,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2.2 系统数据库访问实现技术
在中数据库的访问可以通过对象模型来实现。对象模型中有五个主要的组件,分别是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Adapter、DataSet以及DataReader。这些组件中负责建立联机和数据操作的部分我们称为数据操作组件(Managed Providers)分别由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Adapter对象以及DataReader对象所组成。数据操作组件最主要是当作DataSet对象以及数据源之间的桥梁,负责将数据源中的数据取出后植入DataSet对象中,以及将数据存回数据源的工作。
在中使用DataAdapter对象来完成数据源以及DataSet之间执行数据传输。DataAdapter对象可以透过Command对象下达命令后,并将取得的数据放入DataSet对象中。这个对象是架构在Command对象上,并提供了许多配合DataSet使用的功能。在毕业生就业中心系统中连接数据库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public SQLCommand sql (string sqlstr)
{
String strconn =" server = remote server; user id = admin; password = admin, database = mydata";
SQLConnection sqlcon=new SQLConnection("strconn");
SQLCommand sqlcmd=new SQLCommand(sqlstr,sqlcon);
try{
sqlcon.open();
}
catch(Exception exp){
Console.write(exp.toString());
}
finally{
return sqlcmd;
}
}
3 小结
本文实现的毕业生就业中心系统采用B/S架构,系统使用方便,容易维护。通过本毕业生可以及时准确了解用人单位招聘情况同时帮助高校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LLOYD,DAVID.Integrating reporting services into [J].software tools for the professional programmer,2005,30(2):S1-S5.
[2] REILL Y, forms authentication best practices[J].software tools for the professional programmer,2004,29(2):68-272.
[3]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J].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简报.数据通信毕业论文篇(11)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China)
摘要:分析了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特点,引入了学生及指导教师对选题结果的满意度,建立了一个以总体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的毕业论文选题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web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毕业论文选题的总体满意度及选题质量。
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ion projects' selection system, introduced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 and instructor with the results on the topics, established a model of graduation projects' selection system which took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as the goal, and on this bas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graduation projects' selection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web. The application showed that this system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thesis topics and the quality.
关键词:满意度 毕业设计 选题系统 web
Key words: satisfaction;graduation project;selection systems;web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47-02
0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论文选题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以往的手工选题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毕业论文选题的需求。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计算机智能选题系统,在毕业论文选题系统中,一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题目作为自己的最终论文题目;同样,一个题目也只能分配给一个学生。如果最终题目由学生自己确定,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先选的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后选的学生由于不能再选已经选定的题目,所以其可选择的题目会越来越少,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如果学生选择自己的志愿,而最终题目由老师来定,这不但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而且还是不能保证每位同学的公平性。如果采用计算机智能辅助选题,设计最优匹配算法实现学生与题目的整体最优匹配,无疑将大大提高选题的效率。
一些学者曾对题目的智能化匹配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如汤颖采用模糊匹配技术进行学生一题目的自动匹配[1];潘志方将题目与学生的匹配抽象为二分图的匹配,并采用改进的Ford-Fulkenson算法实现了题目与学生的自动匹配[2];杨胜超等将学生的满意度引入到了毕业论文选题中[3]。但是,他们只是考虑了题目与学生的最大匹配数,并没有同时考虑学生和教师整体满意度最优的情况,而教师的满意度往往对选题质量的控制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在毕业论文选题系统中引入了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建立了在最有匹配基础上的以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的选题系统模型,给出了算法实现并将其应用到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中,最后给出了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具体实现,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选题的应用可以提高选题的总体满意度和选题质量。
1选题系统最大满意度模型
设S为学生的集合,有sm属于S,m属于[1,M],其中M为学生数。设T为题目的集合,有tn属于T,n属于[1,N],其中N为论文题目总数。那么对于所有的选题情况有集合Anm,对于某一具体选题,学生满意度Xnm,教师满意度Ynm,那么Xnm+Ynm有最大值,max(Xnm+Ynm)。因此,该问题变成了求解满意度最大值问题,并能确定在取得最大值情况下Anm的集合,也就是具体的每一个学生的对应的唯一的选题。
2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实现
2.1 系统用例该系统的用户主要有三类,分别是系统管理员、普通教师和学生,系统用例说明如表1所示。
2.2系统流程设计基于最大满意度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充分考虑了学生确定自己论文题目的自由性:学生可以自主命题由老师来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可作为自己的最终论文题目,如果未通过审核还可以反过来参加预选或者再次自主命题(有最大自主命题数限制)。同时将教师对选题情况的评价引入,更加合理。同时还优化了题目预选的匹配:通过管理员启动最大满意度匹配算法,确定出学生与题目的最优匹配方案,这样便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提高了选题的效率。最后,如果通过以上两个步骤还有学生没有定题,就只有通过老师手动确定学生的最终题目。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基于前边的分析设计,我们需要设计到下列各表,这些表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存储着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在设计数据库表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数据库设计一个表最好值存储一个实体或对象的相关信息,不同的实体最好存储在不同的数据表中,如果实体还可以再分,实体的划分原则是最好能够比当前系统要开发的实体的颗粒度要小,数据表的信息结构一定要合适的,表的字段的数量一定不要过多,扩充信息和动态变化的信息一定要分开在不同的表里,对于多对多这样的表关系系统尽量不出现。该系统中主要的数据表如表2-表5。
普通教师参数表保存的是用户参数,UserID是用户注册时输入的,作为该表的主键,表中记录的用户编号是不会相同的,这要求在用户注册时检查欲注册的用户名是否已经被注册过,这是必要的一步。(故部分系统在注册时要求用个人Email地址作为用户ID,这样重复的几率非常低,但也是需要检查的。)且UserID在其他表中也会用到。(表2)
学生参数表保存的是用户参数,StID是用户注册时输入的,作为该表的主键,表中记录的用户编号是不会相同的,这要求在用户注册时检查欲注册的用户名是否已经被注册过,这是必要的一步。(表3)管理员参数表是管理员的一些注册信息,其中Adminid是管理员编号,是该表的主键。其余各字段与普通教师参数表中的字段意义相同。(表4)
题目信息参数表是信息的各种参数,包括题目的编号(系统自动生成),是该表的主键。题目的详细内容是对该题目的简单介绍,题目类别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表5)
2.4 系统实现最后,系统采用asp+access进行了实现,具体实现过程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3系统测试
该系统设计完成后,在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进行了实际的测试,测试数据如表6。
在此次测试中,共有学生96人,题目107个,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手工分配方案,只有74个学生可以分得选题,而采用智能最大满意度方案,有91人分得了选题(其余学生采用手工分配);在满意度方面,采用最大满意度方案后,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和教师的整体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
4结束语
按照以上描述的设计思路和算法,采用Asp技术+Access后台数据库实现了毕业论文选题系统。该系统将选题结果学生和教师整体满意度最大作为目标,不但大大降低了整个选题过程的工作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及教师对选题结果的整体满意度,从而提高了选题质量。该系统在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0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access封装为可执行文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