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中加国际学校学费多少学I校国I际高中,有人了解这所学I校吗,能不能中肯的说说?

朱自清的散文篇(1)
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1923年以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他的早期散文作品,正是受其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颇有些“诗人的散文”味,这也丰富并扩展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早期的诗歌创作对其后来的散文创作颇有影响。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做骨子,加以观察的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想象的五彩缤纷,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从朱自清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风格中的“漂亮、缜密”,尤其体现在他早期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的白话美文以传统的散文艺术做根基,注入自家鲜活的情感流泉,也容纳“外国的影响”,实在是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枝奇葩。
二、中期:以朴实的笔触抒写心声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使朱自清陷入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当他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时,散文风格也有所转变。于是,他的散文最以绵密、醇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缜密、自然的构思,文字由优美、典雅转向质朴、清峻,而富于口语味。
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一改往日的借景抒情,走上了追忆之路。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
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一心编织他的“梦”之国与“爱”之国,用他的笔倾诉人间朴实的亲情、友情。朱自清这一时期文字风格虽各有所殊,但皆源于作者的真切见闻与独到感受。在“五四”以后众多流派的散文中,从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奠定了朱自清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三、后期:黑暗中的激进呼喊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有意的仿效鲁迅,写了许多杂文。朱自清改写杂文,一面是为了更有利于对严峻的现实发言,一面也是实践他提倡的“谈话风”。这时期的文章,大多讨论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秉承他一贯尊奉的“为人生”的初衷,而又更增添了较浓厚的思辨色彩与哲理意味,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创作对象的转移,使朱自清后期的散文,一改往日的清新、朴实,也不像以前那样采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的笔触,直接写出自己的看法。朱自清的散文篇(2)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写的散文,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都散发着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景为情生,作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正是朱自清散文透出的一股神韵。宗白华认为,艺术境界“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我的最深心灵;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体化。”①可见艺术境界的创造,是使客观世界的景物成为主观世界情思的象征。融情于景,就是一面描写景物,一面抒写作家的内心感受,情语景语,二位一体,它们是作家借以抒理想、寄衷情的一种意识形态。朱自清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处处渗透了他的感情。不论是大家早已熟知的《荷塘月色》、《绿》等名篇,还是其他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风景小品,都有作家的个性在其中。
《蒙自杂记》是他旅居云南蒙自的作品,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朱自清不得不离开他久居的熟悉的北京,随着他所服务的清华大学迁往祖国的大西南。作者久居北京的特定经历,使他在流亡中触景生情,不时地勾起他对第二故乡北京的回忆。通过风景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人在南湖,心在什刹海的思绪,这正是一个爱国思乡的知识分子“怅怅”之情的流露。 在《威尼斯》中,作家写他登圣马克广场的钟楼看威尼斯:“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象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在《莱茵纪游》中,作家记述他“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在这些描绘里,不但有作为中国游客的作者的观感和体会,也有作者个人的幻想和感受。在《航船中的文明》中,作者记述某次乘船,船家规定男女分开坐,因而在船主的命令和乘客的冷嘲热讽中,将一对夫妇生生地分做两船。作家即事抒情:“这不能不感谢船家和乘客诸公‘卫道’之功;而论功行赏,船家尤当首屈一指。呜呼,可以风矣!”在这个讽刺小品中,作家运用夸张、反语等手法,对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鞭笞。在上述这些篇目里,作者把内心的欢快、幸福、悲苦、歉意和矛盾,自身所有的情思都投赠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他深沉的人生哲理。
朱自清在对景物描写时,为了使画面更生动,常常化静为动。他曾说:“若能将静的变动的,那当然更乐意。”②毫无疑问,社会生活的动的性质,是艺术的动态美所以产生的最为重要的现实的土壤。从静态事物本身的表现看,有时将静态的事物作一番动态的描写,反而达到静态描写所不能达到的那样一种静态美,这是艺术审美表现上的对立统一。在《南京》里,作者写鸡鸣寺后面的平台:“没有垛子,真象平台一样。踏着茸茸的草子,说不出的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中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在飞,远看象一根粗的圆柱子。”上下旋飞的蝴蝶,是动态的生命,而作者却以“一根粗的圆柱子”来比拟,这是巧妙地以静态来表现动态,既强化了平台“说不出的静”的气氛,又显示了旋飞的群蝶的生命的气势,生发出诱人的韵味。
朱自清的作品也多用映衬、对比来加强作品的张力。《回来杂记》写的是抗战胜利后作者从内地回到北京的情景。先写于夕阳照耀下看紫禁城一片黄色琉璃瓦时的激动愉悦心情,接着就大力抒写经过观察后发现古城旧貌未变,恶象频生,因而心情十分沉重。两个层次,承前启后,彼此映衬,深化了作者无限失望的情绪。又如在《执政府大屠杀记》里,一面是爱国群众徒手请愿和平示威,另一面却是封建军阀进行有组织的大屠杀,两相对照,集中暴露了反动派的狰狞面目。可见,映衬、对比手法的运用,起到多层次多侧面揭示物象本质的作用。作品内容就在内在联系和反差对比中,得到深广拓展,使人在惊心动目的比照中,获得震撼心弦的效果。
朱自清以他自己的个性赋予自然景物以个性,使情和景都成了作家自己的真情和景物。景、情相互充实,彼此挥发,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
注 释朱自清的散文篇(3)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不像绘画,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语言的描写确切,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达到“毫芥”毕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使人读了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即见其形,由远及近,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四个字重叠摹声,使人觉得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由远及近,声音分外响,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以出神入化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或浓墨重彩,或素妆淡彩,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充满了灵气与生机,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荷塘的绿色,染得雾也变成青色,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春》)
雨本无色,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连明亮的灯光,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春》)这里用“钻”字,而不用“长”或“冒”字,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树叶左遮右挡,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这一段文字,将静态的梅雨亭,化成动态的苍鹰,又以一个“浮”字,化静为动,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似凌空而飞的气势,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准确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以准确的动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字字“立”,句句活,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朱自清的散文篇(4)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朱自清的散文篇(5)
一、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他的语言中或许有警句,或许有妙语,或许有精彩的比喻。但都掩藏不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种朴素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消除了文学与普通民众的隔阂。如《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着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段文字平易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人与物。
除此以外,语言的朴素自然还体现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提倡“谈话风”,像“寻常谈话一般,读来亲切有味。”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谈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而他所用的口语又不是随意生涩难读,而是在方言,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普通话的北方方言,读起来生动活泼,自然流畅。
二、修辞的多样美
古往今来,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的语言虽然朴素自然,但却优美生动,多数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优美生动的音韵美。这些都是因为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上发挥想象,运用高超的修辞技巧,使得句子不仅是“下里巴人”,而且同样具备“阳春白雪”的优雅动人。
比喻、拟人是作者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春》这篇精心编撰之作,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一番斟酌锤炼。比如他不说春风拂面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春风同其他季节的风区别开来,同时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叠字、叠词、叠句的大量运用,也是他散文的独特标志。在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统计了一下,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有白花。“田田”写出了叶子紧挨着的样子。“脉脉”的流水赋予了流水感情。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这段描写有近有远,错落有致,极富层次美。很多这样的叠词运用在了写景状物的过程中。不仅使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语句更具有节奏感音乐美。
三、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不管是朴素也好,富有高超的修辞技巧也罢。他的这些语言最终都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有生活场景,有自然风景,还有异国风情等等。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描绘生活场景的,在《荷塘月色》中我们看到。在开头和结尾处作者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是作者用语言来给我们描绘的一个场景。通过他的语言看到了他的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除了这些生活画面,作者还描绘了风景图: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物之中,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漫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是用语言编织成的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啊!你可以看到乡村的景物,更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语言同样可以作为画笔为读者勾画出优美的图画。
四、语言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上面说过,朱自清的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散文语言既写得朴素自然,又富于蕴含诗意美感。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诗“眼”和文“眼”)的安设。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都是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词汇,负载着蕴蓄着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还能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使人在“看似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春》,乍看一时还找不到它的“眼”。但细看加以体味,就会觉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对春天的希望。可见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更没有粉饰字句,显得平易,自然,和谐,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语言中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只有从语言入手,才能体会到朱自清的散文是如何优美动人,引人入胜。只有细细的去感受和品味语言,才能更好的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是我们时代的标志。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素自然,贴近我们的生活,口语化的运用,生动活泼;比喻拟人的运用之精湛,叠字叠词的运用之精妙,让我们为之震撼;语言编织的画面立体真实,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诗意的阐述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技巧展现。所以说朱自清不愧为我国散文创作的艺术大师,其散文语言之美是人人所共知的。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关于写作(《朱自清散文名篇》)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朱自清的散文篇(6)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1931年曾留学英国,漫游欧洲,虽时间短暂,但是英国文化对于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特别是在他的散文方面。但是探索朱自清散文与英国随笔之间的渊源关系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也颇为困难,因为他从未提及过自己受英国随笔的影响。然而,仔细阅读其文章,还是能探究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与某些渊源。
随笔在英国经过长达三四百年的流行,有堪与诗歌争奇斗艳的辉煌成就,是英国散文最兴盛发达、最引人瞩目的一大品种。朱自清留学期间,虽然英国随笔已不再是兴盛繁荣期,但是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散发着光彩。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他受英国随笔的影响,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理论、创作内容和艺术特征中寻找一些端倪。
一、散文理论
鲁迅先生说过,“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一客观现实,不仅表现为散文创作的繁荣,而且给中国现代散文理念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朱先生正是在这个氛围里,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之作,而且在现代散文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随笔的灵活写法和表现内容的随意,给“五四”时期的年轻人带来新鲜的气息,朱自清先生敏锐地借鉴并运用英国随笔这一文学样式来丰富自己的散文,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1.重个性,意在表现自己。
英国随笔艺术的首要特质便是“个性化”。自从蒙田新创随笔体裁,并自称“我写我自己”以来,无论是培根式的论说文,还是兰姆式的絮语文,英国随笔都是作家个人向公众剖示自我内外面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笔家总是以个人的立场、眼光和兴趣为出发点,去观察、体验、品评人生世界的五光十色,把自己的阅历、观感、意想和判断作为题旨,统率零散琐碎的题材,从而在每篇作品中留下鲜明的个人印记。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和英国随笔一样非常重个性表现。他在《背影》序中谈到那几年的创作时,深有感触地说:“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了。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是在读者。”[1]此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几乎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的人生追求、生活方式、思想品格乃至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作品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上,朱先生以散文为载体,在抒写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追求方面独树一帜。在他那精粹的艺术品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颗毫无掩饰地“意在表现自己”的真纯的心在跳动。他时而让我们沉浸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与“荷塘月色”之中,体味那朦胧、静谧中幽美的诗情画意;时而抒写“背影”之情、“亡妇”之恋、“儿女”之怜及朋友之谊,向我们袒露一颗最真挚的心。这“意在表现自己”的具体化与情意化,的确包涵着个人的性格,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
2.趣味性。
方重先生曾归纳出英国随笔的艺术特点:“其一,个人的,坦白的态度;其二,闲适的,恳切的格调;其三,内容以日常的形态,意想,或各自的情感与经历为宜。”[2]这些界定和论述,代表了我国学者对英国随笔的基本看法。他们注意到随笔艺术除个人性之外,还有自由性、亲切性、闲适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代表着英国随笔的趣味性。
朱自清散文同英国随笔一样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我们读朱先生的散文,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其才华所吸引、所感动。从他每一次对自身情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探索与表达中,都不难看出其真实的思想品格和充满活力的审美趣味。的确,我们从朱自清的作品里,同样见着一个“活泼的真实的”朱自清,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的作家。如他在著名的散文篇目《荷塘月色》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荷塘月色”图。他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勾勒荷塘的环境:幽僻的小路、葱葱郁郁的树木、淡淡的月色、婷婷的荷花、脉脉的流水、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和谐的旋律,这些都是从人的五官感觉和美感体验来把握其外貌、内质及其情态。这一切都说明了朱自清先生观察生活之细,体验情感之深。
朱先生主张作品有“味”。他说:“味在题材的深处,须细意寻探,才可得着;得着了味,题材的范围与性质都不成问题了。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自我’!”[3]所以,在他的笔下,无论何种体裁、何种文体,都能转化为优美动人的散文。在抒情、议论、描写人物,甚至在表现音乐歌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的审美倾向,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因而,他的散文大都能引起读者深深的感悟,究其原因,与其散文的自由、亲切与真挚不无关系。
二、内容及艺术特色
英国随笔那种坦白率直、自由洒脱地表达个人的经验感想、思想情绪、生活态度等的写作态度和艺术内容,不仅从创作原则上启发了朱自清把表现真我作为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而且从创作内容上启发他扩展个性表现的范围,多侧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显现个性的复杂统一。
1.内容的广泛性。
英国随笔大体上可分为抒情性随笔和议论性随笔。前者偏重于记事述感、抒情言志,追求家常絮语般的率真、亲切,如哥尔斯密、兰姆的作品,力求写得轻松活泼、生动感人。后者偏重于载道说理、议论人生,追求哲理性、逻辑性和论辩性,如布朗、罗斯金的作品,就以议论风生、激情充沛而吸引读者。而这大体的两种却把英国的整个社会面貌全带入其中,从培根随笔文章的题目就可以发现他无所不谈的特点:《论真理》、《关于辞令》、《谈嫉妒》、《谈消费》、《父母儿女》等。
纵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也可大致分为这两种类型:议论与抒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海行杂记》等议论性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女人》、《给亡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抒情性散文,同英国随笔一样呈现出包罗万象、无所不谈的特点。
2.幽默的叙述格调。
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和浓厚的幽默谐趣,构成对现代中国散文随笔艺术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英国随笔特有的文体笔调,在这指的是兰姆式的随笔艺术。其显著特征是不拘形式,家常絮语,轻松活泼,亲切自然。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在英国絮语散文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追求家人絮语般的亲切感人效果和自由自在任心闲话的艺术境界的局面。众多的散文家直接受到英国随笔艺术的影响,比如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丰子恺、钱钟书等。曾留学英国的朱自清当然也不例外。幽默的引入也是英国随笔对我国现代散文艺术影响的结果。“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向就是不懂幽默的民族”,小品文中的幽默味,是在三十年代才逐渐浓厚起来的,这与中国散文受英国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这一幽默品格朱自清在其作品中亦有表现。关于这一点,杨振声先生曾有一番中肯的评价,他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中说道:“我觉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风格。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的确如此,朱自清的散文把风华与朴素、幽默与忠厚、腴厚与平淡巧妙地交融在了一起。例如在《房东太太》一文中,作者写到自己在伦敦的房东太太家里曾经住过一个40多岁的英国人,是个买卖人,穷到连房租也付不出了,不但不付钱,有时连午饭也要叨光。如是者两个月,太太只得将他赶了出去。作者回国后收到那位房东太太的信,才知道房东太太的小姐却有点喜欢那个买卖人,大约还跟他来往着。“太太最提心这件事,小姐是她的命,她的命决不可以交在一个‘坏蛋’手里。”――于善意的揶揄中透露着机智与幽默,同时还不失忠厚之情,令人读来捧腹不止,又深为作者对人对事的浓浓爱意而感动不已。
3.口语化色彩。
在语言上,英国随笔作家大都主张用活的口语,形成一种近似谈话的文体,深入浅出地讲述自己的人生观点和个人遭际,使读者读来倍感亲切。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小报,它们所刊载的文章多是街头市民的口味,态度平易亲切,内容也多偏向于风土人情和人们的普通生活。无独有偶,这同样也是朱自清所追求的语言风格。
朱自清主张“活的口语”写作,从而形成作品独特的“谈话风”。正因如此,朱自清的散文风格读来特别亲切有味,自自然然。当然,朱自清使用的口语是在作家选择、提炼之后,重新组织起来的一种现代口语,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谈语风”的艺术语言。既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优雅隽永,堪称为一种口语和美文相结合的大雅大俗的文体。例如《伦敦杂记》中《吃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吃饭要快,为的忙,欧洲人不能像咱们那样慢条斯理儿的,大家知道。干吗要少呢?为了卫生,固然不错,还有别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胖了难看;男的也爱那股标劲儿,要像个运动家。”这段话,每一句都非常简短,少则三四字,多也不过十几字,仔细分析起来,句子与句子之间,还有不少对偶的意味,显得错落有致,读来更是琅琅上口,既充分显示了口语的魅力,又不是完全照搬口语,不作任何选择,而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口语。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并不能把这种影响与关系扩大,因为朱自清散文所表现的内容、语言、情感等都是中国化的。难能可贵的是朱自清先生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方重.英国诗文研究集.商务印书馆,1939.朱自清的散文篇(7)
朱自清先生遗下的诗、散文、论评共26册,约190万字,但家喻户晓,享誉始终不衰的,却是他的散文。他总共写作了130余篇散文,很多散文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绿》《匆匆》《荷塘月色》这些经典作品更是长时间的出现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或课外读本中,足以见得大家对朱自清先生散文的喜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借用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修辞,虚实相生,于幻化之中见情韵。活用叠词,回环反复,于音韵之中见其绮丽。采用“工笔描绘”的手法,融情入景,贮满诗意。朱自清散文中常见的修辞主要有:
一、多样的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比喻可以把未知的事物变成已知的,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湿,可以把抽象的事说得很具体,把平淡的事物说得很生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比喻繁多,而且别出心裁,独具风致。《荷塘月色》中就有众多的比喻: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④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⑤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些比喻中,绝大多数是明喻,用“像”“如”“仿佛”之类的词表明“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也有暗喻如⑥用睡眼来描写灯光,还有譬喻如②将荷花用多种事物做比,④则是寓美于丑,更显独特。这些比喻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通俗易懂。
另外,喜欢用女性意象做比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比喻的一大特色。如前文中的①。表现得更为突出的是《绿》这篇散文。作者把梅雨潭的绿称为“女儿绿”,因此文中有大段的以女性意象为主的比喻: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2、比拟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常见的是把物当做人来写,即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得比较多。《春》中就俯拾即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拟人手法的应用使每一种事物都和人一样具有了不同的特性,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更易理解。
3、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辞格。
《绿》中,作者将梅雨潭的“女儿绿”与其他地方做对比时这样写到:“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除了上述修辞手法外,朱自清散文中还用到了很多其他的修辞手法。例如:
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叠字、叠词的运用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语言的音乐美,常在文中使用叠字、叠词,使得词句流畅、和谐、琅琅上口。叠字的艺术效果在于“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增大语调的和谐。”同时,还可以使语言的行进速度放慢,使文章柔美、平稳、舒缓。例如《荷塘月色》中的“迷迷糊糊”、“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田田”、“层层”、“粒粒”、“脉脉”、“密密”、“静静”、“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等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郁达夫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朱自清先生用委婉细腻的描写,精雕细刻的语言,多种多样的修辞,为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意美,也使他的许多散文成为公认的美文。了解朱自清散文中的修辞,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他的文章,也为我们的学习和写作提供了借鉴的模板。朱自清的散文篇(8)
凡是具有现代文学常识的人,谈到中国散文总会提起朱自清先生。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对中国白话散文的发展、成熟作过相当而又执着的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提倡写实,表现自我
朱自清先生是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他十分欣赏文学研究会那种“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所以他的前期散文创作的活动,都以现实主义原则为指导,还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
为了贯彻写实的主张,朱先生要求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现实。《山野掇拾》一文中,他谈到“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并且进一步说明:“他们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从中可见,他那种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严肃态度。众所周知,有人曾怀疑《荷塘月色》中“月下是否有蝉声”,朱自清为此请教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自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这足以证明他的“尊重生活,尊重现实”这条原则,既用以教人,也用以律己的。
二、题材广泛,情感丰富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因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且在不同题材的散文里,抒发了自己不同的感情。一是社会类的作品,具有真实感,给人以思想、心灵上的震撼。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通过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被廉价贱卖的事件,并以种种设想预测了她将来不幸的命运,对社会的残酷不仁提出血与小泪的控诉,篇末发出了“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罪?”对制造这一悲剧的社会提出了抗议。表达了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
三、表现手法,独到有力
(一)精雕细刻,细针密线
由于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细,体味细,因而文章写来也呈现细的特色。《荷塘月色》采用的工笔,描写非常细腻。在写荷塘月色时,先写荷塘,抓住典型景物,从荷叶、荷花、荷塘上的风,由风送来的荷花的香,微风通过荷叶的风致,荷叶下面的脉脉的流水等各个角度来写,观察细致,针线很密。写荷花:连用五个比喻,作者在写月色时,正面描写结合侧面烘托,从塘面的雾,塘里的荷叶、荷花,周围的树影等各种角度来烘托。这样,通过一番细针密线的描绘、渲染,把作者所能领略到的美的境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二)简炼深刻,平中见奇
《背影》一文虽是怀人之作。没有给读者提供多少广阔的现实生活的画面,但从作者家境的变化,父亲老境的颓唐,父子为生计各自的奔波,我们不难窥见旧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生活的动荡不安,以及灰暗的世态造成的心理压抑,可以说,通过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当时整个灰暗的世态。
四、平中见奇,严谨布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结构布局,都严谨精美。这也是朱自清为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熟所作的一个努力。《春》作者抓住了春景特点。有层次地描绘春景。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是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如果我们对《背影》的线索作再深一层的发掘,就可以看到,《背影》除了一条有形的明线“背影”外,还有一条无形的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背影》写的虽是背影,但显出的却是正面。流露的是真情,透过背影,可见那正面的慈祥容颜。可感那心底的滚沸人情,“背影”里凝聚着深沉淳厚的父子深情。《荷塘月色》则以一路行去为行文线索,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使各层情景得到步步深化,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而布局上的严谨精美,为细致的描写和简炼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同时,从各篇的布局中都可看出,有些部分精炼,有些部分松动,精炼和松动互相配合,做到疏密相间,呼吸自如,更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结构上严谨精美特色的高度表现。
五、语言风格,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篇(9)
朱自清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沉稳执著的学者。他的散文选材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景物等现实题材方面。在这些平常而平凡的题材上,朱自清以一种清淡朴实的文字来表现他的至情至爱的内心情绪和内在情感。
二、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精美,除了其语言情韵优美外,还具有形象性、绘画创造力,显示出立体的诗、立体的美感,追求一种诗情画意,成为有形的画、无形的诗,形成诗美和画美。在《荷塘月色》中,先写月色下的荷塘,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写荷塘以月色为背景,使荷塘拥有了朦胧的情韵;写月色以荷塘为底衬,使月色流泻着和谐的旋律。这样,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美妙而迷人。
三、语言的音乐美
朱自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丰富多变的句法结构来营造一种音乐的节奏旋律。
1.排比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比拟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3.比喻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撷着,像拖着的裙幅;她松松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朱自清的散文篇(10)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突出表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一、精选口语入文,体现朴素美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_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
《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绿》里,不说梅雨潭的绿美丽纯洁,令人心醉,而以与“绿”谈心的方式说“我舍不得你_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送你一个名字,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一)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
《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二)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
《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
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任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音韵美
(一)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
《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绿》里,“仿佛一只苍蝇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等,句中“仿佛”是双声,“晶莹”、“温润”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也使作品构成一种音韵美。
(二)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
《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看花》里“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子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候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作者围绕“花盆——架子——架子——院子——花盆”的顺序清楚地将一般家庭“爱花”的方式列举出来,层次清楚。又使文章回还往复,音韵之美,自然天成,美不胜收。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一)善于运用多种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 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写出雾在深夜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摇曳之态。
《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形象地勾勒出时间的逃去如飞;这些修辞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轻灵美。
(二)善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手段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四、慧聚等闲言语,洋溢绮丽美
朱自清亲情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以感情表达的真挚动人取胜,他的每篇亲情散文都是他表露自己感情的艺术品,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琐事”,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抒情、叙事、描写、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绮丽动人。
《背影》叙写的是平常生活中一桩桩平凡无奇的事,但一旦将注入“真情”的一件件小事汇总起来,凝聚到“我”身心为之一震的年迈父亲的“背影”上,那种子对父的一往深情便找到了“喷火口”,从而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如话家常般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厚的感念之情。作者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父子别离,而是父与子,子与父的灵魂交流、人格碰撞、伦理顺逆、代沟差异的重新审视与评估,多角度、多层面地洋溢出人性的绮丽光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中加国际学校学费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