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知道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好吗精英艺,术学院是正规学校吗?

17回复/ 8亮5084 浏览推荐 (1)评论 (17)收藏分享微信扫一扫分享举报只看楼主这些回帖亮了收起昨夜那不是我2023-10-16 19:54:36发布于河北点灭只看此人举报亮了(79)回复查看评论(1)全部回帖收起昨夜那不是我2023-10-16 19:54:36发布于河北点灭只看此人举报1楼亮了(79)回复查看评论(1)111oi2023-10-16 19:54:40发布于四川点灭只看此人举报2楼贪睡不是错2023-10-16 20:02:52发布于四川点灭只看此人举报3楼回复查看评论(2)无疆0092023-10-16 20:03:39发布于辽宁点灭只看此人举报5楼阿根廷残疾人楼主2023-10-16 20:06:33发布于广东点灭只看此人举报6楼上玉清2023-10-16 20:17:05发布于辽宁点灭只看此人举报7楼回复查看评论(1)阿根廷残疾人楼主2023-10-16 20:24:55发布于广东点灭只看此人举报9楼亮了(16)回复你在教我做事吗2023-10-16 21:55:48发布于北京点灭只看此人举报11楼大义凛然范文程2023-10-17 04:31:03发布于河北点灭只看此人举报12楼答案给你答案2023-10-17 09:25:19点灭只看此人举报13楼Re:你最喜欢奥地利哪位画家?你又最喜欢他的哪些作品?}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 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 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以及吸引学生***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二、调整和**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现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把心理知识与自己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因为传统的健康观是不残废不生病即是健康。然而世界卫生**给健康下的定义却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在这个定义中,健康的四个方面有三个都是心理的,心理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的确如此,在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生存压力使心理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根据****的数据显示,我国健康人的比例为总人口的15%,15%为非健康人,而70%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另据**报道,我国知识分子的*均寿命只有53岁,比全国*均寿命低17岁,中年知识分子**率比老年人高两倍。来自*的资料统计,我国还是世界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有约28万人死于**,另有200万人**未遂,*均每两分钟有1人死于**,8人**未遂。**已成为我国全部人口第五、15—34岁人口第一位的死因。  与此相对照,目前心理保健还没有成为我国国民促进健康的一种途径。在我国,心理知识的普及远远低于人们的实际需要;心理咨询业刚刚起步,多数人的心理疾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人口比不到万分之一,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95%以上的抑郁症病人都没有得到过诊断和治疗,而患抑郁症的人群却呈蔓延之势。可以说,心理保健的需要是如此急迫,然而人们的对心理指导的认识却还远远没有提高。  其实,心理治疗不只可以给心理疾患者带来**,心理知识的普及完全可以预防许多心理问题的发生,而适时的心理指导更是有助于一个人挖掘潜能,增加才干,最大幅度地提高生命质量和事业成功的机率,为富有和幸福创造条件。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心灵的指引,人生的每一种历险和每一次跨越都需要心灵的能量和机智,而心理指导正可以使心灵的各个侧面协同发展,使心灵的结构呈优化趋势。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又灵动、宽厚而又坚毅时,那么任何力量便都无法**了。  我们不妨这样说:心理学,能够给心障者雪中送炭,给健康人锦上添花。  拓展延续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人的心理是有规律的,企业管理、思想**教育、人员选拔、安全生产、人际关系等等都需要bai了解人的心理。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完善地了解、 处理这些问题。  二、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心理学知识对于自我教育很重要, 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能使人正确地评价自己个性品质的长处和短处,确定个别的特点, 正确而自觉去努力发展积极的品质,克服消极的品质。  三、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例如:恋爱问题、 婚姻问题、自卑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等,学了心理学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调节,不致于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  四、学习心理学,能开阔人的视野。尤其是从事文学、哲学、美学、医学等学科的人们, 再学一些心理学知识,它能丰富人的思想和观点。  五、实现自我价值。现代社会越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将越来越重要,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 心理学亦将越来越重要。对一个心理学工作者来说,能把自己所学的一点心理学知识奉献于社会, 服务于人民,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学习心理咨询师有十大好处:  1.提高生命品质,加强自己的修养  2.增加自己职业竞争的软实力,让自己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的自信(知己知彼)。  4.在面对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  5.成为家人和朋友的免费心理保健医生。  6.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情趣。  7.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己的潜能。  8.掌握心理调整的方法,使自己永远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远离亚健康。  9.为解决婚姻、家庭、子女问题提供了一件利器。  10.学习心理咨询师以后,可以不断内省自己,充分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扩展1)——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衡的条件  学习是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保持*衡的必要条件。动物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需要学习,而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而且要改造环境,使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更需要学习。广义地说,学习与生命并存,对一切具有高度**形式的动物而言,生活就是学习,但生物的发展水*不同,它们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学习在它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有人认为,低等动物的生活方式极为简单,只要依靠本能行为就能适应环境、取得*衡。例如,没有神经系统的.原生动物只有最低的感应能力,对学习几乎没有要求或要求极低。但是现在已经证明,草履虫经过练习能减少在毛细血管中旋转的时间,这显然是由于经验引起了行为变化。由此可见,在原生动物中也有学习发生。至腔肠动物阶段,出现了神经系统,可以建立暂时神经联系。但是这些联系是不牢固的,到了鱼类,它们就能建立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到了人类,个体生活中从出生到老死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学习。因此,在不同的动物发展水*的个体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动物的生命形式越低级,行为的先天成分作用越大,习得活动只构成其全部活动中的较小部分,其一生所能实行的动作在刚出生或出生不久就大都出现了。低等动物的婴儿期很短,总的学习能力很低,保持时间短;而高等动物则不同,行为的后天成分在生活中起的作用大,出生时最**,且本能反应少,婴儿期特别长,学习能力强,受益于学习和经验也大(索里和特尔福德,1982)。  (二)学习能促进成熟与心理发展  1.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所谓成熟,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它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生理的结构和机能为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在个体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学习什么,从何开始,都要以学习者的相应成熟为条件。但是,如果个体的生理结构得不到使用的话,它的机能就会消退。如果对初生的动物剥夺某方面的刺激作用,则可以影响其相应的感觉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理森对黑猩猩进行了“剥夺研究”。他把两只刚出生的黑猩猩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饲养,剥夺光刺激对它们视觉器官的作用过了16个月之后,发现这两只黑猩猩的视觉严重落后,视觉器官也出现异常。洛孙兹卫格用老鼠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把刚出生的婴鼠分成两组,一组放在具有丰富刺激的环境里并给予适当的学习训练,另一组放在刺激贫乏和缺乏学习机会的环境中,经过4~10星期后,发现前一组老鼠的大脑皮质增重、增厚,神经突触增大或增多,神经胶质细胞的数目增多,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的比率改变,乙酰胆碱脂酶的活动提高,这些研究都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作用及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  2.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我们知道,有些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都很差,但后来他们却成为伟人,有了很高的智力水*和伟大成就。例如,达尔文小时候曾被认为是低能儿,牛顿小时侯学习很差,华罗庚在初一时还补考过数学。那么是什么使他们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学习把他们大脑中的潜能发展起来了。甚至到了中年、老年,还可以发挥个体头脑中的潜能。老年学研究认为,老年人的晶体智力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有提高,但流体智力有所降低。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扩展2)——关于幼儿心理学的作用关于幼儿心理学的作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探索幼儿学习与教育的一门心理学的应用学科,是幼儿教育与心理科学结合、幼儿教育走向科学化的产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学的作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揭示幼儿学**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幼儿教育心理学根据幼儿发展特点,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特点与规律,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都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  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的揭示,对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阐述,对教师左右的阐释,以及对幼儿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都在不断地充实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内容。  2、形成有*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尽管以幼儿学习与教育为主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它的理论体系还未真正完善。  因此,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基本规律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富有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特点的理论体系。  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借鉴和依赖**的研究成果和框架体系,要体现*的地域的特殊性与文化的独特性,构建形成具有*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幼儿教育心理学要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实施有效教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必然为科学的幼儿教育,特别是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即使没有接受过心理学训练,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也带有特有的心理学理论色彩。这是一种内隐的理论——认同传统或民间流传的心理学(Folklore Psychology)。  尽管其中不乏朴素的真理,但是在没有经过科学检验之前,以它为指导的行为难免盲目和具有风险。  所以,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学习理论,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2、虽然*古代教育思想家对幼儿教育心理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说,但是,幼儿教育心理学,如同其母体一样是“舶来品”,我们不能靠**人的大脑来解决*幼儿教育问题。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特色化的`同时本土化。  3、一门科学的研究任务决定于其本身的科学性质,幼儿心理学的**,服务于幼儿教育**,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与发展提供心理科学依据。  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产生,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这些知识比较枯燥无味,那粑粑麻麻们开始困惑了,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学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  事实上,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可多了,它不仅在儿童成长、儿童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在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儿童成长教育方面,父母单单是有着一种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够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在儿童医务工作方面,一个儿科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医学知识,而且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对于儿童精神病上的治疗,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显得重要。  在儿童文艺工作方面,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样学习儿童心理学是必要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符合儿童的口味。  在儿童社会工作方面,如儿童广播工作者、儿童玩具制作者等等,他们如果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扩展3)——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企业管理中实现员工内心认同和行动遵循,比刚性的**约束更有效,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上计伐心,中计伐谋,下计伐城”,征服人心比消灭敌人更胜一筹。在企业管理中,实现员工内心认同和行动遵循,比刚性的**约束更有效。把握员工心理与思维的规律和特征,做好心理健康管理,能够提升管理的科学与艺术性,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氛围。同时,优秀的管理者也应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提升。本文尝试,从如下的几方面讨论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为管理者提供借鉴。  一、具备良好素质,树立阳光心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胜任管理职能的基本条件: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处理问题前会广征意见,系统思考,科学分析,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提高管理者挫折容忍力,在应对突发事件、困难时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心态和完整的人格。决策和解决困难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  同时,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巴西有一项统计研究:对583名涉嫌****进行10年追踪,经证实确为不廉洁的**384人中,有60%于10年内患病或**,患病者232人中患癌症的有53%;经证实为廉洁的**,仅有16%于10年内**或患病。可见,不愉快的心情是触发癌症的重要原因,而因为被**的情况下,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了心情的不愉快,因此患病或**的比例也高。  可见,廉洁从业,胸怀坦荡,不仅是管理者对岗位、单位、国家负责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二、客观自我认知,不断自我改进优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客观进行自我认知。  一方面不能因为有不足和盲点,而消极存疑,因为问题是作为人的本质而言所固有和普遍存在,我们需要正确评价,积极有效地来改进不足,避免盲点。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自信乐观。虽然够脱颖而出成为管理者,往往是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聪明人,但是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聪明人往往具有以自我为中心,不现实的乐观**,想的太快、想得太多等心理特点。  三、识别员工内在潜质,实现知人善用  **达夫特《**学:原理与实践》中给出如下测试题,测试者根据自身情况,每题的四个选项分别给出分数,其中4=最能描述你,3=较好描述你,2=不能很好地描述你,1=一点也不能描述你。  四类选项各自得分之和,**四种**思维框架。一般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B选项的得分会最多,反过来讲,B选项得分最多的人较为适合做人力资源管理类工作。这种心理测试方法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利于识别员工的特长与潜质,为岗位找到匹配人员,也让员工扬长避短,找到合适的成长通道。  四、掌握特征差异,提高管理效能  心理特征不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特性,而且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巨大影响。管理者在制定规则或采用管理工具、方法时,一定要关注不同群体心理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绝对不能想当然、生搬硬套。  例如,不少企业这样运用*衡计分卡:把公司计划重点放到四个纬度,明确责任,然后执行。结果年末总结,几乎所有部门的执行情况都不错,唯独最重要的价值维度目标没达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诸多:管理基础差,**不重视,中层肠梗阻,员工不理解……但笔者认为,思维特征也是影响管理工具运用效果的重要原因。因为*衡计分卡是以战略路径清晰为前提,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指标与行动方案,逐级分解,注重宗横向联系,四纬度间有很强的逻辑和推理关系,符合**人的思维方式。而*人的思维模式往往是直觉、体验、类比重于理性和逻辑,造成*衡计分缺乏内在因果关系也就不足为奇。  五、刚柔并济,避免好**的反作用  A、B两人一同大学毕业后进入同一企业同一部门,工资每月2000元。试用期后,基于两人的表现进行定岗,A的工资被定为每月2500元,B的工资每月3000元。A拿到2500元后很高兴,因为增加了500元,但当他得知B的工资是3000元后,十分气愤,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  从管理**的角度看,薪酬分配差异不仅没有问题,而且是合理科学的。但心理学公*理论表明,工作动机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实际收入的比值)两种。每个人都会把自己劳动付出与所得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如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是合理的,安心工作;反之,就会产生不公*感,对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完美的**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感性与理性程度都不一样。在这个例子中,管理者既要确保**落实,也应当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及时向A作出解释,使A重新认定自我、找出差距、明确方向,激发积极性。  六、以人为本,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员工可能会因为职业怠倦感、生活负担感、人际关系焦虑感等种种心理压力表现出恐惧无助,冷漠麻木、缺乏同情,不信任他人,反应过度等反应,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和生理疾病,甚至发生极端事件。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是维护稳定、促进**重要保障。从心理学角度讲: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动,需求乃是心理活动的动机系统。因此管理者,应当关注心理需求的重点,坚持*等尊重原则,积极响应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分类性地予以管理和帮助。  职场心理学分析  融入急不得也慢不得  职场新人往往是“一瓶子不够、半瓶子晃荡”的血气青年,我也是其中一个。引用前辈的话,我认为刚开始工作“急不得,也慢不得”。  新人往往急于上手干活,急于尽快拿出点成绩,急于向同事看齐……这些“急于”都是进取的表现,但又有些许冒进之嫌。“急不得”关键在于心态*、态度端、脚步实,经得起反复推敲、反复琢磨、反复研究。“慢不得”是对职场新人的一种期许,每天的小进步、每件小事目标的达成,日积月累并经过创新过程后,都会成为增进职场实力的加速度。  职场融入是一种双向适应,后来者应该拿出诚意和实力,而不要急于张扬个性和立场。  菜鸟心劲儿弥足珍贵  第一份工作在医院药房,感觉非常崇高神圣。上班第一天,抢着干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这是菜鸟特有的干劲儿。药房工作要求极其细致,不久就因发错药而挨批了,**还没说什么,我的眼泪就啪啪啪地掉,当天回去还在日记本上写了满满一页的自我检讨,这是菜鸟特有的心劲儿。  时间长了,业务渐渐熟悉,工作更加细致,出错也少了,但初为菜鸟的傻乐劲由浓转淡。5年过去,每每看到刚毕业的菜鸟犯错,总会想起当初的自己,因而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内心深处还有一丝羡慕。  菜鸟特有的傻乐劲儿,那或甜蜜或苦涩的往事,是人生路上最珍贵的记忆。  与其摇摆不如静心  我是一名师范类专科生,毕业后在私立学校当了3年老师,去年通过省考成为***。一路走来,无论做什么事都坚持不懈善始善终,从中受益匪浅。  对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讲,我的建议是不要频繁跳槽。试想一下,一个让老板不放心的员工,又怎么会被委以重任呢?与其摇摆不定,不如静心定力。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能拿业绩来弥补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不断跳槽等于不断浪费宝贵的青春,遇到问题绕着走,也就放弃了成长的机会,最后追悔莫及。  生活是因为去坚持才***,而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坚持。敢于坚持、善于坚持,才能赢得精彩人生。  职场六大智慧  在众多的职业女性中,不乏具有优雅干练职业形象的丽人,抑或有出色工作技能的白领佳丽,不过这些职业丽人要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仅靠自己的个人形象的好坏以及个人工作成绩的优劣,是完全不够的!在注重个人内外兼修的同时,职业丽人们还应该善于经营人际关系,注意为人的口碑,确保自己可以在与同事交往中能够游刃有余。职场友谊,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在关键时候,可以给职业丽人一个成功的'支点!下面就是一些稳固"支点"的要决,相信这些内容会使你的人际关系被经营得更成功。  1、融入同事的爱好之中  俗话说"趣味相投",只有共同的爱好、兴趣才能让人走到一起。小红所在单位大部分同事都是男性的,中午吃饭时的短暂休息时间,同事们往往会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可惜小红总感觉到插不上嘴,起初的一段日子只能在旁边远听。男同事们喜欢谈论的话题无非集中在体育、股票上面,不过他们即使不懂时装的流行趋势,也不妨碍他们与**事的交流。不过要想和这些男同事搞好同事关系,首先得强迫自己去接受他们的一些感兴和爱好。于是小红每天开始都"有意识"地关注体育方面的消息和**,遇到合适机会甚至还和男同事们一起去看球。"现在有了共同话题后,和男同事相处容易多了;每次和他们闲聊的过程中,也会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和他们进行交流,我们之间的工作友谊相互之间增进了不少",小红如是说。  2、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  同事的个人秘密,当然就是带着些不可告人或者不愿让其他人知道的隐情;要是同事能将自己的隐私信息告诉你,那只能说明同事对你是足够的信任,你们之间的友谊肯定要超出别人一截,否则她不会将自己的私密全盘向你托出。要是同时在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私密被公开后**,不要说,她肯定认为是你出卖了她。被出卖的同事肯定会在心里不止千遍地骂你,并为以前付出的友谊和信任感到后悔。因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巩固职业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点做不好,恐怕没有哪个同事敢和你推心置腹。  3、不要让爱情"挡"道  宋佳和王彗是一对无话不谈的好姐妹,两人自工作以来,一直住在同一宿舍,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一次偶然的机会,宋佳和王彗接触到一个各方面条件优越、长得非常帅气的男人,她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对这个男人都产生了好感!为了能和帅气男人走得更近,宋佳和王彗突然象变了个人似的,她们不再是形影不离,而是单独行动;后来,两人为了此事,弄得反目成仇,多年的感情就此烟消云散。显然,爱情"挡住"了两人的友情,从她们同时喜欢上那个帅气男人开始,其实就宣布了她们多年的情谊就开始走向决裂。因此,作为职业女人的你,最好独自去处理自己情感生活,在爱情还没有成熟前,即使最亲密的朋友,也不要拖着一起去约会。否则,爱情将会成为友情的"绊脚石"。  4、闲聊应保持距离  在办公之余,同事之间相互在一起闲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许多人,特别是男同事在闲聊时,多半是为了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识面广,同时向其他同事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你们熟悉的,我也熟悉;你们不熟悉的,我也熟悉!其实这些自诩什么都知道的人知道的也不过是皮毛而已,大家只是互相心照不宣罢了。而作为女性的你,要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愿望,来打破砂窝地向对方发问的话,对方马上就会露馅了,这样闲聊的时间自然不回太长。这样,不但会扫了大家的兴趣,也会让喜欢神"侃"的同事难堪;相信以后再闲聊的时候,同事们都会有意无意地避开你的。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女性朋友,在任何场合下闲聊时,不求事事明白,问话适可而止,这样同事们才会乐意接纳你。  5、远离搬弄是非  "为什么xx总是和我作对?这家伙真让人烦!"、"xx总是和我抬杠,不知道我哪里得罪他了!"……办公室里常常会飘出这样的飞短流言;要知道这些飞短流言是职场中的"软刀子",是一种杀伤性和破坏性很强的武器,这种伤害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它会让受到伤害的人感到非常厌倦不堪。要是你非常热衷于传播一些****的流言,至少你不要指望其他同事能热衷于倾听。经常性地搬弄是非,会让单位上的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一种避之惟恐不及的感觉。要是到了这种地步,相信你在这个单位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因为到那时已经没有同事把你当回事了。  6、低调处理内部纠纷  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与同事产生一些小矛盾,那是很正常的;不过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尽量让你们之间的矛盾不要公开激化。办公场所也是公共场所,尽管同事之间会因工作而产生一些小摩擦,不过千万要理性处理摩擦事件。不要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非要和同事做个了断、分个胜负。退一步讲,就算你有理,要是你得理不饶人的话,同事也会对你产生敬而远之的,觉得你是个不给同事余地、不给他人面子的人,以后也会在心中时刻提防你的,这样你可能会失去一大批同事的**。此外,被你攻击的同事,将会对你怀恨在心,你的职业生涯又会多上一"敌人"。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扩展4)——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本科生双导师制是我国高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借鉴**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一种新机制。  文章以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双导师制为例,探讨双导师制的实施和作用,同时结合实践探讨双导师制的改进创新,即增加实践导师,实施三导师制。  最后对本科院校的双导师制提出改进的建议,对未来“三导师制”的实施与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本科生 双导师制 三导师制 起源与发展 实践与创新  一、导师制的产生背景与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本科生导师制由Winchester主教首创,起源于牛津大学[2]。随着时代的发展,导师辅导逐渐取代私人辅导,成为剑桥和牛津各学院中的一种**化的本科教学模式[3]。牛津大学的新生在入学报道的第一天,学院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取得进步[4]。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实行的一种个别化的、全方位指导的教学模式,对本科生的思想品德及学习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制”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20世纪末开始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  **大学于2002年在**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且取得较大的成果,随后,我国其他高校也开始接受这种个别化的教育指导模式。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同时,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导师制的优势渐渐被埋没,**本身也显示出许多瑕疵[5]。  第一,导师“供不应求”。  **来,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师资力量没有随之增长,导致每位导师所要指导的学生过多,无法兼顾所有学生。  第二,部分导师身兼数职,无法抽出时间对本科生有针对性地指导。  第三,导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术能力,忽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出现不能顺利实现就业,或进入就业单位却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6]。可见,现有的导师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业、就业方面的需求。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导师**打破僵局,真正发挥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并帮助学生在学术和就业上实现双赢。  二、双导师制的实施  “双导师制”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机制。原本“铁饭碗”式的就业模式被打破,高校毕业生不再由国家**分配工作,必须面对自主择业、择优录用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变革中,“双导师制”应运而生。心理学专业的双导师制是指在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涯中,给每名学生配备两位指导教师:全程学业导师和学术科研导师。  在大一时,给学生配备全程学业导师,全程学业导师负责本专业全体学生的学业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实践等工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在大二时,配备学术科研导师,学术科研导师帮助学生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系统性的学习专业知识,带领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拓宽学生的科研视野、学术旨趣并确立学术志向。全程学业导师以集体指导为主,每月至少指导学生一次,指导时间由导师和学院商定;学术科研导师则以个别指导为主,每星期指导学生一次,指导时间由导师和学生自主商定。  学术科研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并且导师以严谨勤勉的专业态度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步入大学伊始,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对学科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心理学院的导师先带领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同时让其跟随研究生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术兴趣。  进入大二或者大三后,学术科研导师结合本专业的学**点、学习方法以及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尝试公开发表论文,同时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学术科研导师还指导学生把握基本知识概念、深入理解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领悟各个课程间的联系与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7]。  三、双导师制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成就  在学生入校后,心理学院就向学生介绍各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并给学生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迅速对心理学专业以及本学院的教师有一定的认识。经过一年的了解与熟悉,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给每个学生配备学术科研导师,让学生有机会跟随导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此过程中,学术科研导师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8]。  2、提升科研能力  由于每位学术科研导师需要负责的学生不多,所以导师很容易了解学生在学术上的兴趣点和擅长点,进而能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心理学院的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学术讲座等环节,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阅读专业书籍和相关学术文献,参与硕士、博士的学术沙龙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在提高理论知识水*的同时,也积累了科研实践经验。另外,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3、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全程学业导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自己所带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全程学业导师通过对所带学生进行“追踪式”个别化成长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劣条件,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其设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确定职业奋斗的方向,使学生对职业和人生有清晰可行又符合实际的规划[9]。并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之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部分导师还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类企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双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创新**,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双导师制的实施对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缩短了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间的距离。在双导师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顺利实现就业的有力保障。  四、三导师制的创新  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除了强调双导师以外,还应增加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指导。由此,我们将从理论层面探索如何通过增强校外(实习基地或用人单位)指导教师,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双需求,即提出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三位导师包括校内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是指全程学业导师和学术科研导师,校外导师是指实践导师。全程学业导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同时教授学生相应的法制和职业道德知识;学术科研导师负责学生在校内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导师为相关实践单位中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自己[10]。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他们负责的是同一批学生。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指导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同时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弥补理论学**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三位导师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学生。  五、三导师制的作用及展望  1、明确各导师的职责与分工  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是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增加专门的实践导师,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心理学本科教育三导师制更加明确了各位导师的职责,将专业知识与心理健康以及职业规划分离。三导师制的实施使校内导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生涯规划及心理健康,校外导师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2、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新生入学伊始对本专业认识不足,学习和就业目标不明确,常常学习兴趣不高;并且不少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就业目标不明确,出现频繁跳槽或更换工作的情况,抑或是对就业市场及自身能力认识不清,从而盲目追求高薪职业,不愿从基层做起。  针对上述情况,从心理学本科学生入校开始,校方可邀请优秀企业**或心理健康教师及心理咨询工作者入校进行职业介绍,通过介绍中小学及大学的心理健康教师、EAP心理援助及人才资源管理的职业性质、工作内容、就业要求、工作环境、职业道德守则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以后将要从事职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在本科生进入大四后,由校外的实践导师指导实习,学生可以在实习单位中切实体验就职的内容和要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  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校外导师分布于各行各业,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了解不同行业对工作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校外导师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和录用标准,在求职应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导师所在单位的面试,或是邀请校外导师作为校内模拟面试的专家评委,让毕业生真实体验求职现场,提升求职面试的技能。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融入校外导师单位的工作团队,参与具体工作环节,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并且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能力,提升就业的成功率。  4、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顶岗实习是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该阶段由学校和企业协作配合,共同培养学生。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交流,帮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学校也能了解现阶段心理学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从而调整培养计划与教学模式,实现科研水*与就业率共同提升,营造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11]。相对于双导师制而言,三导师制对导师之间的配合交流要求更高,需要心理学不同知识领域的综合以及对学生的指导,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其学术研究及咨询的技能,但也更难实践。根据现有研究和实践情况表明,心理学几乎没有使用三导师制的本科院校。  在这方面,本科院校需要加快步伐,向高职院校学习,尝试通过实行三导师制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提升学生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11):5.  [2]王君.对“学业”+“就业”双导师制的探讨[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  [3]SheldonRothblatt.TheRevolutionoftheDons:CambridgeandSocietyinVictorianEngland[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224.  [4]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高等教育,2011(8):46.  [5]DavidPalfreyman.TheOxfordTutorial:“Thanks,YouTaughtMeHowToThink”[M].Oxford:OxfordCentreforHighterEducationPolicyStudies,2008:97.  [6]赛格林.临床实习生导师制的初步实践与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3.  [7]丁佩芬.会计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浅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2.  [8]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5):65.  [9]郝文静.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创新探索.基于财会专业“双导师制”下的特色项目[J].社会科学战线,2013(4):276.  [10]蒋凤昌,等.顶岗实习“三导师制”探索[J].*高校科技,2012(8):46.  [11]田玲,施小明.高职院校“三导师制”模式探讨[J].科技向导,2012(35):149.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扩展5)——职场心理学的感悟职场心理学的感悟  职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其运用人类行为模式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许多政界精英、商界精英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运用的“职场心理学”进行的深入的研究,而另一些人却容易接受他人暗示、冲动地顺从他人背后的心理根源是为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你量身打造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场心理学的感悟,欢迎阅读。  第一:走出“心灵的舒适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舒适区域”,但总待在***区域中,不关心以外的任何事情,不愿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任何看法和建议,消极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事,很快你就会成为同事中默默无闻的“垫脚石”,当与你并肩工作的同事成为你的上司时,后悔就已经晚矣了。另外一种情况是:你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脱离自己的团队,“单打独斗”的结果就是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会消极地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在与自己“对着干”。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所处的状态,就可以更快地处理好业务、人际之间的关系,从而从其他员工中脱颖而出。  第二:不要向上司总说模棱两可的话  好像”“大概”“待会儿”“说不定”之类的词千万不要总挂在嘴边,尤其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上司往往希望听到的“可实现的承诺”,而不是“相当于没有说的话”。不是上司想要的回答不仅会使上司很恼火,还会对你的工作态度留下坏印象。如果上司没有听到他想要的答案,自己的计划也不得不被耽搁或推迟,另外他还要找机会再次向你过问这件事——因为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落实了。更致命的是,他不知道你已经做了的事情中,有多少都是这样没有落实的。一旦他对你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产生了怀疑,而得不到任何解释,想重新建立起他对你的信任就难上加难了。  第三:不要让上司等到“忍无可忍”  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施项目的时候,或许你的上司已经等不及,自己去做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常此以往,今后上司会在交代工作时,在心里对你产生“条件反射”,认为把工作交给你不是很靠谱,或许表现的机会就会因此与你“擦肩而过”了。所以,当你徘徊不前的时候,你要意识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往往徘徊是因为害怕项目进行中出现不可预见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或应付。如果你想排解这样的心理状态,不如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和危机应对能力,另外加上一份可行周密的计划,降低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如果不知道该怎样做,就赶快求助于经验丰富的前辈,否则徘徊和忧虑会给你更多的压力,也会把剩下的时间蚕食殆尽。因此养成“说做就做”的好习惯在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理论只是实践的基础  计划做得再完美,没有进行到实践中也是“纸上谈兵”。只有把计划付之于实践的人,才能真正领悟“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含义。项目的策划者如果没有亲自实践过,那么结果或许是相当可怕的。不仅会令项目实施茫然无措,公司对项目的投入也将会因此背负上极大的风险。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才可能令“空谈”成为“可行性计划”。  想让计划顺利进行,就千万不要把你自己都认为不太可能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让别人试试看。另外,要多跟项目执行者讨论你的计划和安排,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调整。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奢望一切会随着你的计划进行,否则你会阵脚大乱,同样无法达到项目预期效果。  第五:跟上团队的脚步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别人放下手上的工作来等你,否则你有可能失去团队对你的信任和需要。如果你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就不仅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进度,同时还要大概了解同伴的进度,而且注意不要落后。比如一项工作被分为几个部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各负责一部分,如果等大家都完成时任务时你还没有完成,为了推进整个项目,团队中的其他人就会伸出援手。从表面上看这是出于好意的互相帮助,但与此同时你也在逐渐失去大家的信任。慢慢地,团队成员发现没有你也能按计划完成项目时,你的存在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效率即是创造价值的先决条件,失去效率也就约等于失去了价值,否则迟早会得到被“踢”出公司或团队的下场。  第六:勇于“一人做事一人当”  推卸责任是自我保护的条件反射,往往在出现问题上级责问的时候,很多人立刻就产生了推卸责任的意识,接下来往往是无力的辩解,以及一些很粗糙的借口。这样会让上司感到你这个人很怯懦,并且很不诚实。也许当时上司没有点破,但千万不要认为他看不出这点。不承担负责任的人在上司的心目中不仅忠诚度较低,而且因为魄力不够也会慢慢淡出上司的视线,与很多工作机会失之交臂。所以与其把心思放在如何跟上司辩解上,不如在上司责问前想出问题的补救或解决方案。  第七:不要在工作中出现消极情绪  或许你已经抱怨过很多次“现在的工作真是太无聊了”,每个公司设有相应的工作**和流程,正因如此,或许在你的工作中,有70%都是看似繁琐机械的,但仅仅为此而表现的闷闷不乐,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工作状态,同时也会影响周围同事的工作情绪,降低大家的工作热情。千万不要梦想世上会存在一种完美的工作,因为没有那样的工作存在。即便你从事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期间遇到困难或不愉快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假如你没有换工作的打算,那不如给自己换个心态或表现,把兴趣点放到70%以外的工作内容中,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八:不要让努力“付诸东流”  有人说职场的“潜规则”中有一条:永远不要在你的环境里显示你的聪明,因为聪明的人必然是少数,而少数的人通常都不受欢迎。这样的“潜规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想在职场中获得晋升机会,**“低调”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辛辛苦苦所取得的成绩不让别人知道,特别是上司知道,就只能成为一名无名英雄。但大肆宣扬,甚至吹嘘只能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在取得成绩后更要团结好周围的同事,搞好周围的关系,成为真正笑傲职场的职场达人。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扩展6)——在线看心理学书籍在线看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线看心理学书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线看心理学书籍之行为心理学简介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心理学家华生。行为**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在线看心理学书籍之行为心理学目录  ◎序章  序前言  ◎第一章 心理的动力基础  第一节 人的内部心理动力  第二节 人的内部心理状态  ◎第二章 心理结构图式  第一节 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图式  第二节 人的非正常的心理结构图式  ◎第三章 意象格局  第一节 人的意象  第二节 人的意象格局  ◎第四章 心智模式  第一节 人的经验世界  第二节 人的认识结构  第三节 人的价值系统  ◎第五章 情绪与意动  第一节 情绪  第二节 意动  ◎第六章 情感与理性  第一节 情感  第二节 理性  ◎第七章 自然行为与冲突  第一节 简单理性和自然行为与复杂理性  第二节 冲突  ◎第八章 冲动行为与欲求不满  第一节 决断和冲动行为  第二节 抑制与欲求不满  ◎第九章 焦虑与抵抗  第一节 焦虑  第二节 抵抗  ◎第十章 有意行为与置换机制  第一节 有意行为与转移  第二节 置换机制  ◎第十一章 置换机制(一)  第一节 幽默  第二节 攻击  第三节 嫉妒◎  第十二章 置换机制(二)  第一节 反态  第二节 过失  第三节 退行  ◎第十三章 置换机制(三)  第一节 代偿  第二节 投射  第三节 补偿  ◎第十四章 置换机制(四)  第一节 升华  第二节 堕落  第三节 性  ◎第十五章 置换机制(五)  第一节 白日梦  第二节 变态  第三节 **  ◎第十六章 自我保护机制  第一节 自我保护机制  第二节 梦  第三节 泄精/行经  ◎第十七章 心理的失衡  第一节 心理的失衡  第二节 精神病症  第三节 错乱心理  ◎第十八章 重建心理*衡  第一节 重建心理*衡的要旨  第二节 重建心理*衡的技巧  ◎第十九章 气质  第一节 有机体的气质  第二节 气质的基本类型  ◎第二十章 性格  第一节 人的性格  第二节 性格的基本类型  ◎第二十一章 性格分析及其运用  第一节 人的性格分析  第二节 行为的解释、预测及**  在线看心理学书籍之一、现代心理学的潮流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  古代的许多人,包括不少有名的学者,都把人的言行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实体——灵魂的主宰。  诸如,我国上古奇书《黄帝内经》的著者元阳真人即提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指出,灵魂,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欲三个部分,其中,理智是智慧的,起着指导作用,激情服从它,是它的助手,欲望占据最大部分,它贪得无厌,必须受到理智和激情的**;  按最早出现于1590年之心理学原名之Psychology一词,系是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  前者,意指“灵魂”;  后者,意指“讲述”。  合之则谓:心理学,亦即阐释灵魂之学。  从其语源来看,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或精神的一门学问。  尽管人们研究心理学,可谓有着相当漫长的一段过去,但严格说来,正如同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的那样,心理学,其实“只有一简短的历史”。  原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用思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心理现象,所以,它的发展,是极其有限的。  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联邦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由此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的科学。  冯特的心理学,是以德国的感官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为基础,吸取德国古典唯心**哲学中的某些见解,采用心理化学的观点建立起来的。  冯特提出,把心理或精神作为“物”,同时,把那种被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看作是现象,以意识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通过内省法和实验法的结合分析人的意识,能够解释人的心理。  这,就是构造派心理学。  构造派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应用实验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第一个**的心理学派别。  冯特,作为心理学史上第一位正式研究心理学的教授,因其卓越努力**提高了心理学的学术权威,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在1874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不朽之作,它的重要性,有如心理学的**宣言。  构造派心理学成立后不久,即受到心理学界的群起反对。  反对的结果,一方面使构造派心理学不幸短命,后继无人,成为心理学史上的绝响;另一方面因为***的主张不同,逐渐演变成百家**、学派林立的局面。  不同学派出现之初,原本一致反对结构**,但以后,愈争论,愈复杂,终于又演变成各学派之间,彼此互相排斥、众说纷纭的情势。  在**,与冯特同时代的詹姆斯,虽然同样以意识为对象,但他却把实用**运用于心理学,把着眼点放在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上。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  所谓意识状态,包括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等等。  詹姆斯把意识描述为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亦即所谓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所谓对意识状态的解释,就是研究它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其直接后果。  詹姆斯主张,心理活动是有目的的,它时刻都在顺应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在顺应环境上的功能效应,而不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构造,从而创立了机能心理学。  机能**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影响不大,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即由新兴的其他学派所取代。  在詹姆斯的影响下,华生刻意把研究的重点,置于作为意识活动结果的行为上。  华生**,应该象研究其它任何动物一样去研究人,应该象考察化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其它所有自然科学中的现象一样去考察人类行为。  华生还断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称之为意识、感觉、知觉、表象或意志的东西,因此,所有这类词汇,必须从描述人类行动的语言中,彻底**出去。  华生强烈主张,心理学只能研究可由别人客观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而实验则应该仅限于客观地观察刺激——反应的结果。  华生于二十世纪初叶,创立了曾经风靡一时,并一度独霸心理学领域的行为**心理学。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行为**严守自然科学的取向受到批评,同时,也因其它学派理论的影响,一些原属行为学派的学者,如赫尔、斯金纳、托尔曼等人,已不再坚持“客观的客观”的原则,终而,接受意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的理念,又倡导了新行为**。  他们的观点是,在考察行为的同时,也兼顾心理活动。  目前,这种观点,业已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导思想。  然而,人的行为,有时是受意识不到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  所以,人,也有受无意识支配的情况。  首先提出这种无意识问题,并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由意识的世界进一步扩大到无意识的世界的,就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  要想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无意识的世界,则是无法理解的。  弗洛伊德重视无意识的分析,正与冯特心理学的以意识分析为主相反,并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产生了学。  学的内容,极为复杂。  事实上,学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而弗洛伊德的名字和这个术语,亦是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都熟悉的。  许多初学心理学的人,往往认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学,并且认为,这种心理学,只涉及对精神错乱者的治疗,由此,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的影响之大。  因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现象为基础,以之推论解释到一般人,难免有以偏概全的缺点,加之弗洛伊德的理论缺乏人性变异的社会文化解释,亦常遭人非议,故此,学后继者的理论取向,均将层面放大,包括了在现实社会文化中对一般人行为的解释。  此等心理学者,被称为新弗洛伊德派。  以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瑞克逊等人为**的新弗洛伊德派,在神经症状的发生和人格的发展方面,排斥弗洛伊德的生物**观点,而重视社会和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在德国,较行为**稍早一年,心理学家韦特墨、苛勒、考夫卡等人即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也就是完形心理学。  他们认为,整体,不能用零碎的部分之合去理解。  并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部分决定整体;  而是,整体规定部分。  整体的特性,是基本的;  而部分的特性,则依赖于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  把整体还原为部分时,就会见不到整体。  部分之合,不等于整体;  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合。  原因是,在集知觉而成意识时,加多了一层心理**。  所以,知觉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  以四条直线构成的正方形为例。  人们由此所得的知觉,并不是等长的两条横线加两条纵线,而是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四条直线之外,另加了一层“完形”的意义。  他们还认为,心理现象,未必反应物理刺激的事实。  物理刺激,是客观存在的;  而心理现象,则是经由个人对之加以选择与**后的反应。  整体被知觉为何种形状,将决定人和外部现象的相互对应。  可以说,行为**,是把重点放在接受外部事物现象(刺激)上,相反,格式塔心理学,则是把重点放在捕捉外部事物现象的方法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德国,纳粹**开始抬头。  与此同时,德国的许多心理学家纷纷逃往**。  这样,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在**各地广泛交流,推动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其中,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方面,从德国跑到**的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表现得最为活跃。  勒温通过实验,研究了团体和人际关系的理论,提出了团体力学,为后来兴起的实验学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针对当时盛行的论与行为**在理念上均非“以人为本”,心理学又兴起了第三**,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即心理学,必须以正常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动机、欲望、价值、快乐、幽默、情感、生活责任、生命意义以及爱情、嫉妒、仇恨,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进一步探求人的价值、本质,发扬人性潜能,从而,助人自我实现。  于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罗嘉思等人,又倡导了人本**心理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以及电脑科学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逐渐演变而成,这,就是侧重研究人的知之历程的认知心理学。  从广义上说,心理学中凡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皆可称之为认知心理学派。  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之皮亚杰学派,即被认为属于认知心理学派。  但目前,在**,则大多数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而,也叫认知加工心理学。  确切地说,信息加工心理学侧重研究人接收、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即感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等。它强调人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且,通过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化,象研究计算机程序的作用那样,在较为抽象的水*上,研究人的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揭示人脑高级心理活动的规律。  因此,把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些设想,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的计算机模拟,也就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不言而喻,现代心理学是博采冯特的构造心理学在内的机能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学、实验学以及人本**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众家之长而形成的,以自然科学为目标的一门科学。  在线看心理学书籍之二、动力心理学观点  毫无疑问,心理学如果以实用为目标,那就应该把研究的重点,置于支配、调节人的行为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上。  心理学,应以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客观上能够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探索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来解答人的行为是怎样发生的,和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哭和笑,都是人的行为。  但是,无缘无故的哭,或者无缘无故的笑,绝对是没有的。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促发的,而不是偶然自发的。  只有处在当时的那个环境状态之中,也就是人的心理受到当时那一环境气氛的感染时,眼泪才能流出来,笑声才会发出来。  然而,心理学所说的“环境”,往往与周围的实际状态有所不同。  即,客观的地理状态或物理状态总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是真真确确,实实在在。  这,在心理学中常常不称其为“环境”。  关于上述问题,考夫卡曾举出下面的一个例子。  严冬的一个黄昏,在猛烈的暴风雪中,一个骑马的旅行人好不容易,才摸到一家客店的门前。由于一望无垠的大雪覆盖,他已分辨不出哪儿是路,哪儿是田野。在狂风暴雪之中,为了今晚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他已策马盘旋了好几个时辰,终于,来到这里。店主人走出门口,看见这位旅行人,顿感惊愕万分,于是,讯问旅行人,到底是从何处而来。旅行人并未答话,只是默默无言地指了指客店的正前方,这样一来,更使店主人莫名惊讶,他说:“您是从昆斯坦斯湖上渡过来的啊!难道您还不知道吗?”旅行人听到这话后,不由过度惊恐,遂从马背上坠落而亡。  这个故事是说,旅行人所走过的道路,从客观上看,是被落雪覆盖的湖面,而在当时,却是他所不知道的,因此,他把湖面当作原野,而一往直前骑马奔驰过来了。  这说明,旅行人如果事先就知道那儿即是湖面,他的行为,自然也会完完全全不同。  这样看来,区别在于,把客观上同一个“落雪覆盖的湖面”,即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看作是一片雪原,而把按这种想法采取行为的环境叫做“行为环境”。  行为环境,即原有的地理环境,这种情况,当然也有。  不过,必须看到,由于不同的人人生经历不同,认知的层面亦是不同,在多数场合,根据人们的不同理解方法,“行为环境”是要有所改变的。  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地理环境或物理环境,而是这种“行为环境”。  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  人的行为,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中的行为。  正是处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之中,人的行为,才最终得以发生。  人的一切的行为,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毫无例外地,都是反射。  所谓反射,是指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的对于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  在这里,环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之上的影响。  所有的反射,都是由于环境刺激所引起。  环境刺激,是行为反应的最初原因;  而行为反应,则是环境刺激最后引起的结果。  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则存在着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连续而又复杂的中间过程。  它们,就是最终决定人的特定行为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人的心理领域内诸过程及其转型。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总是起着支配、调节有机体行为的作用。  所以,在整个反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反射的意义在于,它总是激发有机体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顺应环境,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衡状态。  因此,反射,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衡的基本方式。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扩展7)——心理学的论文心理学的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管理心理学  摘要: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并使之在管理领域具体化。它主要研究一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管理不但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简单的讲,管理就是管理人心,古有云“得人心者得天下”,管理的精髓就在于经营人心。  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你想得到从未得到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要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如果你想收获,那么你首先需要播种,天下没有供你享受的免费午餐,更不会掉馅饼,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从来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来取得的。付出不是失去,而是在播种。  二、笑脸有时候比金钱重要  或许你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其实不然,能够让一个人改观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处处可见,这样的现象,有的公司工资很高但却留不住精英员工,而有的公司工资虽然稍低一点,但却高手云集,经**才发现,原来工资高的公司老板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经常训斥,甚至辱骂自己的员工,而另一家则正好相反老板,员工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员工在这里没有精神上的压力,从而工作更有激情,他们团结合作,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从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三、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  不要轻易地给自己划定范围,比如说一个销售企业,今年的销售额是2000万件,现在请你给这家企业设定一个明年的销售目标,你会设置多少呢?2100万?2200万?2300万?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么设,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明年的销售额为5000万,8000万,甚至是更多呢?你轻易的给自己划定了范围,那么你就被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你的发展空间就会被无情地**了。一个价值2元的笔记本卖到2000元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如果这个笔记本上有一位明星的签名呢?那么他就变成可能了。所以请不要轻易给自己划限。  四、宽容不仅仅是一种美德  一位其貌不扬的员工犯了一个错误,大多数**都会斥责他一顿,扣罚奖金,如果情况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开除他。这时候如果事态不是很严重你当面原谅了他,说:“某某啊,一直以来公司都很看重你,一直都注重对你的能力培养个,你看今天你做的这个事是不是不太妥当啊?”员**想:“原来公司一直都很看重我啊,我的一言一行公司都是看在眼里的,今天这个事确实是我不对啊,我要好好改,好好干。”这样既给足了员工面子,又显示了你的宽容大度,激励了员工,何乐而不为呢?  五、不要在小事上浪费时间  古人云“大行不顾细瑾,大礼不辞小让。”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如果你沉浸在其中难以自拔那么不但你的时间会白白流失,而且还会影响你的心情,从而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干有用的事情上,特别是作为**,做事情不必事无巨细,凡是都亲力亲为,**的职责在于如何给**分配工作,要充分相信**的能力,这不仅是对**的信任,更是一种历练,做**的要观大局,引领团队正确的方向,适当的放手,给**留一片广阔的天空。  六、开拓自己的成功之路  大多数情况下,成功人士,都拥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方向,意志坚定,不会随波逐流,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用船载着一船的大蒜,到了一个漫山遍野都是黄金的孤岛上,那里的人从来没吃过大蒜,第一次吃大蒜感觉特别好吃,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于是他们盛情的款待了他,临走的时候,他们用一船的金银珠宝,换取了它的大蒜,这个人满载而归,从此过**富裕的生活,邻村有一户人家,听说了此事眼睛一红,想,我种的大葱味道比大蒜还好,肯定能换来更多的珠宝,于是他们载着一船的大葱也到了那个岛上,那里的人感觉到,,大葱的味道确实更佳好吃,于是,他们把自己最宝贵的一船大蒜换取了这一船的大葱。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要想成功,光靠学是没有用的,要走自己的路,别人成功的经历不一定就适合你,走别人的路,发现不了自己的财富。  七、不相信成功,就不会成功  如果你能像渴望呼吸一样可望成功,那么你终将会成功。如果你还没有成功,我想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你不想成功,如果你想干一件事情,家人朋友站出来反对你,你还会坚持吗?如果你这时候放弃了,那么你还不想成功。如果除了家人反对以外,社会上的反响也很大,你走在大街上,别人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走在街角低声或高声的嘲讽你,你还认为自己应该走下去吗?如果你放弃了,那么你还不想成功。如果因为你坚持正确的观念,那么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八、不要妄自菲薄  要想成功就要摆脱妄自菲薄的心态。自信是一种感觉是一个希望,自信可以为你添加正能量,只有自信你才敢于去尝试,才敢去挑战,才有更多的机会成功,自信能激发你的潜能,让你勇敢的向成功迈出尝试的第一步,不自信的人往往使自己产生恐惧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财富,然而越害怕失去往往越容易失去。自信要做到自我的肯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来迎接挑战,这样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峥等译.工作心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环境心理学浅谈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相互关系的学科。其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如何处理环境才能符合人的心愿,在这里我将试着通过对生活与设计中的点点滴滴从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征、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这几点来探讨一下环境心理学知识。  关键词:环境概念;环境心理学;色彩  环境心理学是近今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它的研究在于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最优点,即:人在什么条件下与环境相处最为融洽,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感觉最为舒适等。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与人产生交融的物理环境,大到建筑环境、景观环境,小到室内环境,还包括噪音、空间色彩等方面。  一、环境心理学基础理论  环境心理学从产生以来与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环境心理学仍在不断的发展,环境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它通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出人的行为和心理在这个环境下所受到的影响,从而探寻其中的规律。  环境心理学分析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个环境则包含许多方面,主要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像我们*常所接触到的建筑、家居、室内等等都包含在内。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空间,比如说办公室、学校、卧室等,这些场所的环境氛围会影响人们的感官,对心理产生刺激作用。社会环境则是指我们所受到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社会环境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行为。  二、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受到空间的影响,比如说空间的形状、大小、布置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某些行为和生活方式。当你走进一个十分开阔的火车站时,你会很自然的走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而不是坐在整个场地的中心点,这就是人们的心理所决定的。再比如说我们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一般层高在2.75米左右,不能低于2.4米,其原因在于过于低矮的空间容易让人产生**感。  在人际交往中也是这样,当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恋人在一起的时候一般距离为0—0.5米,这样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切感。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距离通常为0.45—1.2米,彼此间可以感知对方并且交流。当距离大于1.2米时就是对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这是我们人体本能的一种反映,也是空间对于我们的一种影响。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设计在这些年来所占的地位越发的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对于生活的档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的领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境心理学涉及到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其影响着室内设计中空间的造型、空间的色彩、主题的确定、隐私性和安全性等。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环境的最小范畴应该充分的应用环境心理学的作用, 来满足户主或者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下面以空间色彩为例。  众所周知空间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以及不同的心理暗示,这就是环境心理学的所在。人们留恋酒吧、KTV的灯红酒绿,也向往着酒店的金碧辉煌,更期待着家一般的温馨,这就是色彩在环境心理学中的作用。  KTV作为一个供人们娱乐、休闲、**压力的场所,它的空间氛围的营造完全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通常人们来到KTV的目的就是**压力,通过唱歌、吼叫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因此KTV的包间内灯光不会过于明亮,总是显得十分的暗淡,一般所采用的照明颜色为暗红色,暗红色可以给人感官和心理上的刺激,具有燃烧感和挑逗感,在这种色彩氛围下人们才会敢于**出自己内心的压力。当然长时间处于这种氛围色彩之下会让人身心疲惫。  关于家具室内颜色的设计通常暖色能够让人们感觉到温馨,冷色有时会让人们感到压抑。这就需要根据不同人的心理需求来决定了。比如说如果户主有小孩,那么小孩的房间通常会使用一些欢快的颜色,如淡黄、淡绿、粉色等。通常还会配置一些卡通的装饰。因为小孩比较的活泼好动,这种亮丽的颜色比较适合。如果是成年人的话则需要一些较为沉稳的颜色或者是简洁的颜色,比如说年龄较大的人在购买家具的时候大多偏爱一些颜色较深的实木家具,那样会显得的成熟、稳重。  四、总结  环境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得以在设计中实现,个人的心理需求也通过空间的改造和设计得以满足。可以说环境心理学发展的程度是一个社会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世界建筑,1983.  [2]乐国安.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哈尔滨:***人民出版社,1986.  摘 要: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加快,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需要研究的新问题,目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其中老年人孤独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文章结合老年人孤独心理的特征,分别从老年人玩具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素等方面展开,为设计排解老年人孤独的游戏玩具提供较为系统的方法,最后提出***要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关键词:老年人;孤独心理;玩具设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迎来“全球老龄化时代”,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日益增多。尤其是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的提高,人们对老年人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身体健康的需求,更多地转向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层面。虽然我国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但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研究表明在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中,孤独心理所占的比例高于50%,孤独心理是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因此,针对我国老年人孤独心理的产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老年人孤独心理概述  (一)孤独心理的定义  “孤独”这一术语最开始源自于医学界,后来,心理学将“孤独”的概念引入到“社会心理学”中,对其概念、内容、意义进行了一些重新的定义,**外学者对孤独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孤独感还没有确切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孤独感概念的理解可能有所差别,但大多数**学者对孤独感诠释的基本框架是:大部分孤独感是指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或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状况存在一定差距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孤独感有两个特质: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是一种情绪体验。  (二)老年人孤独心理的特征  1、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社会学家罗伯特韦斯将老年人的孤独分为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两类,情感性孤独是指缺乏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与丧失亲密的依恋有关。社会性孤独是指缺乏朋友间的交流,与缺乏能提供归属感的广泛社交网络有关。而在*,受传统伦理观念和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的家庭文化观念浓重。老年人所体会到的孤独不是朋友稀少,而是感受不到亲情和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所以情感性孤独是*老年人孤独心理的主要特征。  2、心理孤独和环境孤独。由于孤单和孤独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孤独更多的表现为缺少共同语言以及主观上被疏远的感觉,而孤单则表现为客观上的独自一人。在*社会,氏族宗亲观念根深蒂固,传统联合式的家庭生活模式依然存在,老年人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意识,这就使得他们的表现是不孤单但却非常孤独。  3、自我封闭性孤独和环境排斥性孤独。老年人的孤独心理的形成可能与老年人本身的自我内心的封闭有关,也可能是对周遭环境的排斥有关。自我封闭性孤独是主观的将自己的内心与外界隔绝**,是一种内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人的性格普遍谦虚、内敛,不善于交际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更容易受到孤独感的侵袭。当个体处于热闹的氛围中依然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不善于或懒于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者觉得自己内心的感受别人无法体会,我国老年人很大程度上趋向于环境排斥性的孤独。 也有学者称“*式孤独”指的是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想说的话藏在心里,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主要表现为在很多场合表现矜持,因此感到孤独。**的孤独区别于*式孤独,他们的孤独主要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现状,使内心充满了不安、焦虑和无所适从。  二、老年人对玩具产品的需求分析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个体心理需求,对于减少老年人的生活孤独感和本身人格心理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总得来说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老年人对产品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健康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功能上出现许多障碍和病变。这其中主要表现为视觉、听觉不断退化,触觉的灵敏度降低、行动缓慢,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上述的生理变化也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表现为孤独、抑郁、偏执、自卑、多疑等消极情绪感受等,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感受到**的威胁。其实老年人渴望健康,害怕**,在他们的意识中有着强烈的对生的渴望。鉴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特点,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兼顾老年人生理老化现象,使老人在玩乐的过程中达到锻炼的目的,从而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  (二) 交流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家庭结构逐渐变化,个人社会角色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老年人强烈的心理反应。他们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乐于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实现自身价值,从中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老年人容易多疑多虑,自尊心又强,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他们并不期望自己的产品都打上“老年人”的标签,他们也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各种现代文明带来的欢乐。实践表明具有娱乐游戏性质的老年人玩具既可以使老人活跃思维、锻炼身体,预防老年痴呆,又可以弥补儿女不在身边的孤寂,还可以增加生活情趣,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  (三)精神文化需求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具有一定习俗性和稳定性的。老年人地域文化特质更为明显,由于老年人不大可能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感,他们转而进行自我心灵的*衡和维护,长期的文化熏陶,使得老年人对其熟悉的、反映出其生活环境因素的产品往往在情感上更容易认可,这种认可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慰藉感和安全感。传统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习惯直接反映在他们对产品造型、色彩、材质及纹饰等的喜好和选择上,老年人对身体健康长寿、家庭和睦融洽、生活幸福美满的企盼也正是传统地域文化的反映。  三、基于老年人孤独心理的玩具设计  (一) 老年人玩具设计思路  根据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分析,综合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我们在设计玩具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个体的舒适和便利的操作,更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满足和个人尊严,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便利,更需要满足的是心理层面的需求。  1、借鉴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的原则  老年玩具的设计在使用时要考虑无障碍设计的原则,注意产品的操作精度和复杂程度,降低操作的施力,适当的减少信息量,增加信息强度,简化产品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减少逻辑的推理,减弱老年人在使用产品时需要思考的部分,采取本能性的行动或者习惯性行为,融入更多的交互性,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反应灵敏度保持一致,这样玩具产品才能为老年人带来慰藉感和安全感。而老年人用品不只是一个产品,更多的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应当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找到和其他人的共通点,把老年人产品的关键要素融入到大众产品中,使其不会感受到区别对待,这样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保护了老年人的情感,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不断的追求和寄托。  2、进行交流方式和体验的设计  首先,本能层面的交流是老年人在选择玩具时考虑最多的一个要素。依据衰老生物学的理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反应能力日趋迟钝、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伤害,因而在玩具的设计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玩具的材料要环保安全;第二是外型要圆滑无尖锐部分;第三,结构要合理、牢固。  再者,行为层面的交流性设计。这一层面的交流性指的是使用行为,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部分机能都逐渐退化,视力、听力和握力理解力都相对较弱,这就要求玩具产品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这些特征,在玩具的易用性和语意性上进行特别的设计,注重信息的传播,使老年人更接近更了解社会,跟上社会的步伐。  最后,反思层面的交流性设计。这一层面的交流体验指的是在心里层面的交流。老年人往往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失落恐惧、抑郁的心理,并伴有**多疑、固执的情绪。分析了解这些特殊心理,鼓励老年人多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增进老年人之间,老年人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设计充分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帮助他们排解寂寞和苦闷的情绪,也有助于***对老年产品的特性进行更好的定位。  3、丰富产品本质的调性  丰富产品本质的调性指的是在满足产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产品设计应当具有的一定的文化内涵,产品调性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本土国情,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传统、独特的文化,虽然地域的生活模式受文化交流的相互影响逐渐丧失原有独特性,但基本的传统形式依然不会改变。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老年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老年人玩具不需要太多徒有其表的外在形式,需要的是能够传递丰富精神内涵的设计,老年人玩具产品调性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传统哲学思想,融合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形成特有的文化调性,***应该尊重这些传统,设计出他们喜爱的老年玩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