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这条线段旋转后端点的曲线绕y轴旋转一周的旋转曲面方程方程?

桥梁工程试卷及答案
试卷 A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
1、用刚性横梁法计算出得某梁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得形状就是
( A )
?A、一根直线
B 、一根折线
C、一根曲线
D、一根抛物线
?2、桥梁两个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得距离称为(
C )
A、桥梁跨度
B 、桥梁总长
C、桥梁全长
D、桥梁标准跨径
3、缆索吊装施工适用得场合就是 ( A ) ?A、混凝土拱桥 B、连续梁桥
?C、简支梁桥 D、悬臂梁桥
4、重力式桥台得主要特点就是依靠 __ ___来平衡外力而保持其稳定。( B ) ?A、台后土压力 B 、自身
重量
C、台内填土 D、锥坡填土
5、桥梁得 _____反映了其泄洪能力。 ( D )
A、计算跨径 B 、总跨径
C、桥梁高度 D、净跨径
6、当 m=1,拱轴线即成为( D ) ?A、悬链线 B、圆弧线
C、高次抛物线 D 、二次抛物线
7、梁式桥得标准跨径就是指 ( C )
A、相邻两个桥墩(台 ) 之间得净距 ?B、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得距离C、相邻两个桥墩中线之间得距离
D、梁得长度 8?。对于坡桥,宜将固定支座布置在标高 ______得墩台上。( B

A、相对较高 B 、相对较低
C、相对平均 D、以上都不对 9?.根据下列各承重结构截面型式得特点,您认为最适于连续梁桥得截面型
式就是( C )
A、板式截面 B、肋板式截面
C、箱形截面 D 、T 型截面 10?。在桥梁墩、台计算中 , 对于_ _____计入汽车荷载得冲击力。 (D)
A、重力式墩、台 B 、钢筋混凝土柱式墩、台 ?C、任何型式墩、台均不需要 D、A与 B
11.桥台计算时,车辆布载可按 ___ ___布置。( D ) ?A、车辆荷载仅布置在台后填土得破坏棱体上
B、车辆荷载仅布置在桥跨结构上 ?C、车辆荷载同时布置在桥跨结构与破坏棱体上
D、 A、B、C 都正确 ?12。在桥墩计算中 , 对装配式预应力空心桥墩所施加得预应力应列为 ______荷载。
A

A、永久
B 、基本可变 C、其她可变 D、偶然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任何纵横梁格系结构比拟成得异性板
, 可以完全仿造真正得材料
异性板来求解,只就是挠曲微分方程中得刚度常数不同罢了
.
(
√ )
2、用偏压法计算横隔梁内力得力学模型就是将中横隔梁近似地视作竖向支承在多根弹性主梁上得多跨弹性
支承简支梁。

√ ) ?3、在桥梁设计中常用得荷载组合就是组合Ⅰ、组合
II
与组合Ⅲ。其中组合Ⅰ就
是只计及常遇荷载得主要设计组合,组合Ⅲ就是以平板挂车或履带车验算得验算组合。
( √ ) 4?、通常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得值小于
1, 且没有负值。
( √ ) 5?、当拱圈宽度小于跨径得
1/2 5
时,应验算
拱得横向稳定性。

√ )
6、拱圈内力计算主要分为恒载作用下内力计算与裸拱内力计算。

×

7、采用转体法与缆索吊装施工得拱桥不需要计算裸拱产生得内力。

√ ) 8?、对于钢筋混凝土盖梁得
支座布置 , 允许支座边缘布置至墩台身得最外侧边 ( × ) ?
三、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2 0 分)
1、我国公路桥规规定设计与计算应满足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与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两类极限状态。
2、梁式桥得主要截面类型有 板式 、 肋板式 与 箱形截面 。?3、桥梁得支座不仅要 有足够得承载能力 ,
并且要保证桥跨结构能产生一定得 变形 。 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得施工方法很多 , 主要有 整体现
浇 、 装配 - 整体施工 、 悬臂施工 、 顶推法施工 与 移动模架施工法 等 .
5、桥梁中重力式墩台一般由 墩 ( 台 ) 帽 、 墩( 台) 身 与基础组成 . ?6、《公路通规》通常将桥梁作用分
为三大类,即 永久作用 、可变作用 、偶然作用 。7?、桥梁得基本组成包括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以及
基础 。
四、问答题(每题 5 分,共20 分) 1?、为什么说空腹式无铰拱得拱轴线用悬链线比用恒载压力线更合
?
空腹式无铰拱桥 , 采用“五点重合法 " 确定得悬链线拱轴线与相应得三铰拱得恒载压力线五点重合 , 而与无铰拱得恒载压力线实际上并不存在五点重合关系 . 由于拱轴线与恒载压力线有偏离, 在拱顶、 拱脚都产生了
偏离弯矩。研究证明 , 拱顶得偏离弯矩为负, 而拱脚得偏离弯矩为正, 恰好与这两截面控制弯矩得符号相反 .
说明,在空腹式拱桥中,用“五点重合法 " 确定得悬链线拱轴线,偏离弯矩对拱顶、拱脚都就是有利得 , 因
而空腹式无铰拱得拱轴线用悬链线比用恒载压力线更合理 .
2、简支梁中固定支座布置原则就是什么?
固定支座得布置,}

第一节
呼吸系统结构
一、胸廓
胸廓(thoracic cage)由胸椎(12块)、肋骨(12对)、胸骨(1块)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接、肌肉、血管和神经组成。胸廓有上、下两个开口和前、后、外侧壁。胸廓起到容纳保护其内胸腔脏器的作用。此外,胸廓的肌肉通过收缩舒张运动,改变胸腔容积,参与呼吸运动。
胸廓的形状存在典型的个体差异,与年龄、性别、健康情况甚至所从事的职业等多因素相关。健康正常的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前后径小于横径,上窄下宽。而新生儿的胸廓横径较小,肋平举,呈桶状。在13~15岁时,外形开始与成人相似,并开始出现男女性别差异。女性胸廓比男性短而圆,胸骨较短,上口更加倾斜,胸廓容积较男性小。到老年时,肋软骨会出现钙化,胸廓出现塌陷,更加扁平变长。胸廓的形状反应健康状况,如佝偻病儿童胸骨突出,状如“鸡胸”。严重肺气肿的患者因长期咳嗽,胸廓前后径显著增大而形成“桶状胸”。
(一)骨性胸廓
1.胸骨
成人胸骨的平均长度为17cm,在自然姿势下,胸骨向下倾斜并略微向前倾斜。胸骨前凸后凹,与第一肋软骨的交界处最宽。它在胸骨柄胸软骨关节狭窄,然后扩大,直到第五肋软骨的关节,然后再狭窄。
胸骨属于扁平骨,为胸腔前壁的中间部分,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个部分,胸骨柄上缘凹陷,于两侧胸锁关节形成胸骨上切迹,胸骨柄和胸骨体的连接部为胸骨角,胸骨角平第四胸椎下缘,主动脉弓的下缘、奇静脉弓、气管隆嵴和胸导管横行部位于同一水平。胸骨与锁骨相连,连接部形成胸锁关节,胸骨体与前七对肋骨以肋软骨相连。儿童期胸骨各部分尚未融合。胸骨含有丰富的骨小梁,由紧密层包围,在锁骨切口之间的柄内最厚。在中央部,骨质较少,两侧骨小梁更厚更宽。髓质含有造血骨髓,临床上提取骨髓常选择在胸骨部位。
2.肋骨
人体共有24根肋骨,左右各12根,从头侧数第1~7肋的前端通过肋软骨与胸骨之间均构成胸肋关节,称为真肋;第8~10肋前端形成肋弓,其前端只能依附于上位的肋软骨,称为伪肋(假肋);第11~12肋前端为盲肋,游离于腹壁的肌肉组织内,称为浮肋。
虽然各肋骨的形态不太一样,但第3~9肋相对一致,肋骨分为头、颈、体三部分,肋骨的解剖标志有:①肋骨小头:肋骨背端的增大结节,上有两个关节面,分别与骨椎和横突形成关节;②肋骨颈:肋骨小头旁肋骨最细的部位;③肋沟:肋骨后下缘的浅沟,为肋骨神经、血管走行的部位;④肋骨角:肋骨的背端侧外侧、弯曲幅度较大,是骨折的好发部位。肋骨头及肋结节与胸椎椎体及横突上的肋凹构成肋椎关节,此关节可使肋骨颈旋转度增大。
3.胸椎
包括12块胸椎,胸椎由椎体和椎弓构成,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椎弓上发出1个较长的棘突,伸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横突1对,伸向两侧;关节突2对,分别向上、下方,称为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图1-1-2)。
图1-1-2 骨性胸廓
(二)呼吸肌
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包括肋间肌、膈肌、腹壁肌、胸锁乳突肌、背部肌群、胸部肌群等(图1-1-3)。吸气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主要包括肋间内肌和腹壁肌。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腔增大;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腔缩小。
图1-1-3 膈胸侧面
1.膈肌
横膈也称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弯窿形,是分隔胸腔和腹腔一片弯曲的扁肌。为凸向胸腔的圆拱形,凹陷的下面朝向腹腔,封闭胸廓下口,横膈周围为肌性组织,称为肌性部,两侧隆凸,右侧高于左侧;中央部较平坦,为肌腱组织,称为腱性部(中心腱)。有些结构要经过膈上的裂孔穿行,走行于胸腹之间,膈上有三个主要大的裂孔,即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裂孔。
膈的高低与年龄、体位、呼吸状态、腹腔脏器充盈情况有关。幼年期膈的位置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膈的位置渐低,老年时,膈的位置最低。一般情况下,右侧膈顶在第4肋间水平(锁骨中线处),左膈顶低1~2cm,用力呼气时右侧膈顶前面水平相当于第4肋软骨或右侧乳头,而左侧膈顶水平约低一肋。最大吸气后,膈顶下降幅度可达10cm,X线或CT示,右侧膈顶可达第6肋的软骨-骨移行部水平,肩胛线为第10肋水平,椎体处位于T10-11棘突。坐位时,膈的位置较低,仰卧时腹腔脏器推向胸腔使膈顶升高,身体侧卧位时,下侧部明显高于上侧部分。膈肌会根据胸腔、腹腔所需容积而改变位置和形状。
膈肌主要受来自胸廓内动脉的心包膈动脉(与膈神经伴行)、肌膈动脉、膈上动脉(供养膈肌颅侧面)、下位肋间后动脉的分支和膈下动脉,伴随静脉流入胸廓内静脉、肋间后动脉和下腔静脉等给予血供。来自腹主动脉的小分支(下膈支)直接供养横膈的背部,下膈动脉供养横膈尾侧面的其他部分,是穿过主动脉裂孔的胸主动脉和腹腔动脉干的分支。膈肌上表面的静脉包括心包膈静脉(回流至胸廓内静脉或支气管头臂静脉)、肌膈静脉(回流至胸廓静脉)和小的后支静脉(回流至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膈肌下表面静脉回流至下膈静脉再回流至下腔静脉和左肾上腺静脉。支配膈肌的神经有膈神经(主要支配膈的中心部,由颈部肌节发育而来)、下6~7肋间神经及交感神经的膈丛(主要支配除中心部以外的部分)。膈神经主要支配膈肌的运动,其主要起自颈3~颈5神经前支,在颈部走行于前斜角肌前,胸骨乳突、肩胛舌骨肌后支及肩胛上血管后,在锁骨下动脉、静脉之间穿过进入胸腔走行于肺门前方,在肺门前及心包旁几乎垂直穿过心包与膈肌胸膜之间到达膈肌。
2.膈肌的功能
膈肌是最主要吸气肌和分割胸腹腔的屏障。静息状态下,膈肌的吸气运动使肺容积增加75%。膈肌不仅可以改变胸腔的容积,还可以改变腹腔的容积,在吸收腹腔体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膈肌可以增加胸腔负压和防止胸壁下陷。机制如下:静息潮气呼吸时,肺下部有两层壁层胸膜(膈肌外周的壁胸膜与下6肋的壁胸膜)相贴的环状“对合带”,“对合带”是膈肌重要的呼吸结构。潮气呼吸状态下,膈肌纤维在收缩或舒张时,中心腱大小及形态变化很小,这样横膈的肌部带动中心腱像活塞一样运动,使缩小或增加“对合带”。当“对合带”缩小时,胸膜腔负压,腹腔正压减小。当只有膈肌运动时,增加胸腔负压同时防止胸壁下陷的机制,即:“对合带”的压力传导和膈肌收缩直接抬高下6肋骨。“对合带”的压力传导指膈肌收缩时,增加了腹腔正压,作用于“对合带”处的下部胸壁,使胸壁抬高,克服胸壁因胸腔负压而造成的下陷,并可进一步增大胸腔负压,完成吸气过程。
膈的位置不仅受呼吸时相和深度的影响,也受胃肠道的膨胀度和肝脏大小的影响。仰卧位时膈的位置最高,呼吸幅度最大,直立时膈下降,其运动幅度变小。坐位时膈顶较低,呼吸幅度最小。身体水平侧卧,两侧膈肌活动不一样。上半侧部位下降,甚至低于坐位水平,呼吸时活动度很小。下半侧部位升高,甚至高于仰卧位水平,其呼吸幅度也相当大。通过改变姿势,能引起膈肌水平的变化,可以解释呼吸困难的患者为什么在坐直时呼吸最轻松。
(三)胸廓表面解剖标志
胸骨体、胸骨角、胸骨颈切迹、剑突和两侧锁骨均可触及,由于锁骨的原因,第1肋骨往往不能在体表触及,第2肋骨相当于胸骨角水平,以下肋骨均可触及。当体检需要数肋骨时,可借由胸骨角即第2肋骨往下数,也可以从下(第12肋骨)往上数。一般情况下,第4前肋间隙与男性乳头相平,肩胛下角与第7后肋间隙相平。
胸廓上口的前方为胸骨上窝、颈部气管的最下部,一般在此进行低位气管切开术。
常常在胸部作以下垂直线进行指示部位:
锁骨中线:由锁骨中点开始,向下作垂直线,左右各一。
胸骨旁线:位于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正中位置的垂直线。
肩胛线:人体将两臂伸展下垂时,经过肩胛角的垂直线。
脊柱旁线:位于正中后线与肩胛线之间正中位置的垂直线。
腋后线:经过腋窝后缘的垂直线,一般经过背阔肌的外缘。
腋前线:经过腋窝前缘的垂直线,一般经过胸大肌的外缘。
腋中线:位于腋后线与腋前线之间正中位置的垂直线。
二、呼吸道
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系统。
呼吸道分为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咽的口部和喉部也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临床上通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为下呼吸道的范畴。
1.气管和支气管
上呼吸道即喉、咽部与肺之间靠气管、支气管连接,它们靠C形的气管软骨保持开放状态,靠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腹膜将其向后的缺口封闭,而气管软骨之间靠环韧带相连(图1-1-4)。
(1)气管由环状软骨下缘发起,行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杈,其内面为略偏向左侧的、呈半月状的气管隆嵴,在气管镜检查中起到判断方位的作用。
小儿气管短且细,活动度较大,表现为舒张性较大,吸气时表现为伸长而口径变粗,呼气时则恢复原位,但随着年龄、性别及呼吸状态的不同,气管长度和口径大小会随之发生变化。成年男性的气管长度平均为10~13cm,横径为2.0~2.5cm间,矢状径约为2cm,相比之下,成年女性气管的长度及口径大小均略小于男性。
气管可分为颈段和胸段。颈段位置浅表,在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可以触及,走行于颈前正中线,其前方分布有舌骨下肌群及平第2~4气管软骨环的甲状腺峡部,两侧则分布有甲状腺的侧叶以及大血管,后方与食管相贴。
图1-1-4 气管及支气管
(2)支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分出后进入肺门,并且形成一个65°~80°的夹角,女性一般较大。
一般情况下,右主支气管短而直,并且常常由于偏向左侧的气管隆嵴导致右肺通气量较大,所以当误吸异物时大多落入右侧。左主支气管细长而走行倾斜。左、右主支气管分别与气管中线延长线的夹角为35°~36°、22°~25°。
2.支气管解剖分级
人的支气管(第1级)至肺泡约有24级分支。支气管经肺门入肺,分为叶支气管(第2级),右肺3支,左肺2支。叶支气管分为段支气管(第3~4级),左肺8支、右肺10支。段支气管反复分支为小支气管(第5~10级),继而再分支为细支气管(第11~13级),细支气管又分支为终末细支气管(第14~16级)。
从叶支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为肺内的导气部。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的分支为肺的呼吸部,包括呼吸细支气管(第17~19级)、肺泡管(第20~22级)、肺泡囊(第23级)和肺泡(第24级)。
三、肺脏
(一)肺脏的解剖
肺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最基本的呼吸器官。双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正常情况下每侧肺除肺根以及肺韧带固定于纵隔外,其余部分在胸膜腔内是完全游离的。每侧肺有一尖、一底、三个缘、三个面,近似于圆锥形。上端称肺尖,覆以胸膜顶,凸入颈根部;下端称肺底,肋面对向胸壁、膈面对向膈,纵隔面对向纵隔。前缘及下缘薄而锐,后缘圆钝。肺的前界相当于肺的前缘,几乎与胸膜前界一致,除在第4胸肋关节处的左肺前界转向左,平第6肋软骨中点移行为下界,相当于肺的下缘,肺下界高于胸膜的下界;正常情况下,平静呼吸时,肺下界与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的交点分别为第6、8、10肋骨,与后中线的交点为第10胸椎棘突。
正常肺脏取出后质地柔软,由于肺泡间含有大量的结缔组织使得肺脏具有很强的弹性和收缩性,呈海绵状,含有大量气体,故能浮于水面。用手挤压时可听见捻发音。胎儿或流产的婴儿尚未呼吸,其肺与呼吸过的婴儿不一样,由于不含有空气,因此质地硬、无捻发音、不能漂浮于水中。
1.肺叶
右肺体积略大于左肺,体积比为10∶9,女性为8∶7。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成上、中、下三叶:①右上叶(right upper lobe,RUL)占据右肺的上1/3和右肺背侧,对应第3~5肋水平,在前胸壁右上肺向下到达右第4前肋。②右中叶(right middle lobe,RML)是三个肺叶中最小的,呈楔形,向肺门方向逐渐变窄。③右下叶(right lower lobe,RLL)是三个肺叶中最大的,斜裂(主肺裂)将其与其他肺叶分隔开,后面为胸壁,右下叶上缘达第6胸椎,下缘达膈肌。侧位胸部X线片可准确反映右下肺的界限,正位胸部X线片上,右上叶和右下叶在相邻部位有较大的重叠。与之相似,在背侧肋椎沟处,下肺叶扩展至胸腔最低点,吸气肺充满时,下叶下极达第2腰椎,与右肾上极重叠。
左肺构成与右侧有所不同,由于没有明确的水平裂(副叶间裂),故仅被斜裂(主叶间裂)分为上、下两叶,在解剖上,左肺对应右肺中叶的部分与上叶合成一体,分为左肺上叶、左肺下叶。
2.叶间裂
肺叶被叶间裂分割开,叶间裂由各肺叶相邻面的脏胸膜构成。
(1)斜裂(主叶间裂),呈斜行走向。右肺有斜裂和水平裂,斜裂将右肺下叶与中叶和上叶分开。斜裂较水平裂明显要长,在右肺于第4胸椎棘突水平或稍下方与肺后缘相交,与第5肋间隙水平,沿第6肋向前下方走行,至第6肋软骨结合处,在斜裂前端后方7.5cm处与肺下缘相交。左肺仅有斜裂,其走行与右肺基本一致,但起点稍高、止点稍低。左斜裂的后端起自第3、4肋间,向前下止于第6或第7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
(2)水平裂(副叶间裂),仅见于右肺,水平裂较斜裂短,将上叶与中叶相隔,副叶间裂于近腋中线处起于斜裂、呈水平方向走行,位于约第4胸椎水平,腋中线处在右第6肋水平,向前行于第4肋软骨处达胸壁,向背侧达主叶间裂,在总膈面止于肺门。60%的人在正位X线片明显可见水平裂,侧位X线片和高分辨率CT可见斜裂。
叶间裂发育常存在变异与不全,发育不全包括肺裂长度不足和肺裂过浅,一些个体甚至完全没有叶间裂。斜裂和水平裂均不能在CT上明确显示,事实上,由于水平裂的走向和断层方向基本一致,所以在CT上准确区分右上叶和右中叶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只能依据临近斜裂的肺组织血管纹理减少来判断其部位,在CT上基于叶间裂的部位来明确区分肺叶仍有很大的困难,靠肺裂的解剖来明确区分支气管肺段更是毫无价值。正因如此,支气管的解剖是最可靠的区分肺段的途径。
3.二级肺小叶
每一段支气管都供应一个支气管肺段。在每一段内,支气管都进一步分支,不断变细。所有肺内支气管都具有软骨片,以保持开放。其数目和大小逐渐下降,直径在1mm以下的细支气管则完全消失。终末细支气管是最末端的细支气管,管壁上无肺泡,每条终末细支气管的远端是腺泡,由3~4级呼吸性支气管组成,最后再分成3~8条肺泡管。肺泡管的壁由肺泡囊或肺泡的开口组成。一级肺小叶是呼吸性细支气管远端的肺部,二级肺小叶是肺外围最小的亚段,以结缔组织隔为界,约由6个终末细支气管组成。结缔组织隔的大小和形态不一。
4.肺段
主支气管分出叶支气管,左、右肺叶支气管的最初分支称为段支气管,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布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肺段是肺的独立解剖单位,每个肺叶可分为若干肺段,每个肺段有一个肺段支气管分布,肺段之间走行着段间静脉并存在少量结缔组织,可以作为肺段切除术时的标志(图1-1-5)。每个肺段又可分为若干亚段。肺段呈圆锥形,尖朝向肺门底位于肺表面,各肺段有各自的支气管和相应血管分布。轻度感染可局限于一个肺段内,感染严重时可向其他肺段蔓延。如病变局限于某肺段之内,可进行肺段切除术。
根据肺段支气管的分布,右肺分为10段,上叶3段、中叶2段、下叶5段;左肺分为8段(表1-1-1)。这是因为左肺上叶的尖段和后段支气管、下叶内基底段和前基底段支气管,常发自一个主干之故。
表1-1-1 各肺段、支气管详解
续表
图1-1-5 肺段模式图(10段分法)
(二)肺门与肺根
肺根包括支气管、肺动脉(1条)、肺静脉(2条),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肺自主神经丛、淋巴管及结缔组织等结构,由外面的胸膜包绕组成,形成一组进出肺脏的支气管血管束,即临床上的第一肺门。第二肺门是各肺叶支气管动、静脉出入肺叶之处。肺根平第5~7胸椎体。
左、右两肺根的前方均有膈神经、心包膈动静脉和肺前丛,后方是迷走神经和肺后丛,下方是肺韧带。两肺根内部结构的位置关系由前向后顺序是相同的,即由前向后依次是肺静脉上部、肺动脉、支气管、支气管动脉和静脉。而由上而下,左、右肺根内结构排列则不相同,左肺门由上到下为肺动脉、支气管、下肺静脉。右肺门由上到下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左、右肺根下肺静脉位置最低,在肺下韧带内走行,并与肺门其他结构有一定距离。
除了上述特征外,肺标本上还有一些其他压迹,表明肺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右肺心压迹的形成与右心耳前面、右心房前外侧面及右心室前面的一部分有关。心压迹向上至肺门前方成为宽阔的上腔静脉沟,再向上延续至右头臂静脉末端的沟。上腔静脉沟的后面与奇静脉沟相连,该沟弯曲向前,绕过肺门上方,沟内有奇静脉,在肺门和肺韧带的后方有食管右侧形成的浅而垂直的食管沟。由于食管下端偏向左侧离开右肺,所以食管沟没有达到右肺内侧面的下缘。心压迹的后下角有一条被下腔静脉压成的短而宽的沟。肺尖与奇静脉沟之间有气管和右迷走神经与右肺相邻,但没有压迹。
左肺心压迹的形成与左心室前面和外侧面及左心耳相关。右心室前面的漏斗形表面及其邻近部分在肺门前上升,因而也与肺相邻。主动脉沟呈弓形越过肺门,从肺门和肺韧带后方下降,由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压迫而成。锁骨下动脉沟在肺上方从最高点降至肺尖,在锁骨下动脉沟的前方有一条浅沟,为头臂静脉沟,与左头臂静脉相接触。食管沟在肺韧带下端的前方。
(三)肺的组织构造
肺由实质性部分和间质性部分构成。间质性部分指肺内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实质性部分指肺内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终端的大量肺泡。
人体通过肺泡菲薄的上皮与包绕肺泡表面的毛细血管网,进行空气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一般认为气体穿过肺泡壁及毛细血管壁靠扩散作用进行。
间质性部分的结缔组织分布在肺内血管与支气管肺泡之间,使肺具有弹性,具有较强的回缩力,因此肺内弹性纤维对呼吸有重要作用。
1.肺的导管部分
支气管经肺门进入肺内后,依次分支为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内径≤2mm)、细支气管(内径<1mm)、终末细支气管(内径约为0.6mm)、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径约为0.5mm)、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肺的导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组成,随着支气管的反复分支,管径、管壁结构逐渐改变,如管径越来越小,管壁越来越薄,分布细胞种类由杯状细胞逐渐变为纤毛柱状细胞,腺体和软骨越来越少,平滑肌相对数量变多。
(1)黏膜层:
由上皮、固有膜及黏膜肌层构成。
上皮:包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中间细胞、基细胞、分泌性杯细胞和散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刷细胞等。由支气管向终末细支气管不断分支的过程中,上皮不断变薄、立方上皮细胞逐渐代替了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当不断分支到终末细支气管时,表层为单层的扁平纤毛细胞,出现了Clara细胞,杯状细胞消失。在气管隆嵴部和一些次级分叉处,纤毛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
纤毛细胞(图1-1-6):分布于气管、支气管上皮的主要细胞。纤毛细胞呈柱状,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部,其上方为线粒体,二者之间有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顶部胞质中含有基粒,纤毛由此伸出。每一个细胞表面伸出200多根纤毛,长度为6~7μm,纤毛中央有纤毛杆,由两根纤丝构成,纤毛杆周围还有9对纤丝分布,之间通过单宁蛋白相连。纤毛可以协调地呈波浪状摆动,频率为20次/min。
图1-1-6 纤毛细胞结构
杯状细胞:可分泌黏液,由于其基部含有大量粗面内质网,顶部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黏液颗粒,是黏蛋白成分,细胞核上方含有高尔基体。
中立细胞:一种未分化细胞,数量极少,细胞内细胞器含量也较少,没有纤毛基粒和黏液颗粒,可以分化为纤毛细胞或杯状细胞。
基细胞:一种未分化的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基底层,不会延伸至上皮表面,呈矮小锥体状,胞质内还有一些角质状物质。因此,在病理状态下气管、支气管上皮能转化为鳞状上皮。
刷细胞:由于细胞表面存在很多小胞质突起,形似刷状。Ⅰ型细胞:因其基底面与神经末梢形成上皮树突突触,被认为是感受器,胞质中含有很多糖原颗粒。Ⅱ型细胞:细胞中有基粒前身物质及各种分化过程的中间物质,提示可能是未成熟的细胞。
神经分泌细胞:分布于整个气道及其黏液腺内。细胞呈锥形或三角形,胞质内含有很多嗜银颗粒,大小为100~300nm,且有神经末梢与之联系,末梢内含有很多突触小泡。该细胞能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组胺、激肽,参与调节肺循环和支气管平滑肌张力,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该细胞对致癌物质具有特异敏感性,可能是支气管类癌的前质细胞和小细胞癌的起源细胞。
Clara细胞:分布于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细胞呈半球状突出于管腔面,表面有少许不规则微绒毛,细胞核位于细胞质中央,其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比较发达,因此在放射电镜下整个细胞都存在棕榈酸卵磷脂放射活性,表明其可以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神经上皮小体:从气管至肺泡均有神经上皮小体分布,多分布于细支气管,在分叉部位更为多见。每个神经上皮小体由15~50个含5-羟色胺及嗜银颗粒的细胞构成。神经上皮小体细胞之间有上皮下丛的传入神经纤维即窗格式毛细血管,证实其是一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肺内感受器,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当机体缺氧时,分泌组胺、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调节血管运动、气管支气管的黏液分泌、平滑肌的张力及气道的气流。
固有膜:支气管的固有膜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至终末细支气管消失。它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及毛细血管,还有散在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沿支气管长轴呈纵行和环形分布,至呼吸性细支气管则呈螺旋式排列,环绕管壁,使气道的舒张收缩保持相对恒定。
黏膜肌层:从喉延伸到肺泡囊的肺泡开口处,由环行和纵行两种肌纤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至终末细支气管时呈螺旋状排列。平滑肌舒缩与支气管口径及肺顺应性有密切关系,其张力受神经体液双重因素控制。
(2)黏膜下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少量弹性纤维与固有膜、肌肉纤维连接。紧附于基底膜处分布有毛细血管网,黏膜下层的腺体有导管穿过黏膜层开口于管腔,在细支气管以下腺体消失。黏膜下层和上皮细胞间均有游离的淋巴细胞及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淋巴小结。
(3)外膜:
由透明软骨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支气管软骨呈马蹄形,缺口位于背侧,由平滑肌、腺体和结缔组织所封闭,形成膜部。在4~5级以下的小支气管,软骨为不规则的软骨片,分支为细支气管时软骨消失。支气管外周围绕着疏松的结缔组织,其内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2.肺的呼吸部分
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1)呼吸性细支气管:
是终末细支气管的延续,平均1支终末细支气管有2~3支呼吸性细支气管分支,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上有肺泡的开口,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2)肺泡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延续,平均1支呼吸性细支气管有2~3支肺泡管分出,由多个肺泡围成的管道,自身的管壁结构很少,只存在于相邻肺泡开口之间的部分,环形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很少。
(3)肺泡囊:
肺泡管的延续,平均1支肺泡管可分出2~3个肺泡囊,由许多肺泡围成类似于肺泡管,肺泡隔就是肺泡囊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
(4)肺泡:
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由肺泡上皮和肺泡隔组成。
每一支终末细支气管与其附属结构(包括分支和肺泡)共同构成肺的一个肺小叶。透过脏层胸膜可见到多边形肺小叶的轮廓,肺小叶呈锥形,尖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50~60个肺小叶构成每个肺叶,肺小叶也是肺的结构单位。临床上,小叶性肺炎是仅累及若干肺小叶的炎症。
四、肺的发生学
内胚叶是人类呼吸系统的主要发源。胚胎时,肺芽向背侧生长,越过较小的食管,突入位于外侧的心包腹膜管。围绕肺芽的脏层胸膜间充质中含有混合类型的细胞群,一些细胞群决定内胚层上皮的类型,另一些产生内皮网包绕未来的气囊,还有一些间充质细胞将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围绕呼吸道和血管。
根据组织学特点,肺的发生过程分为以下四期:假腺期、小管期、囊泡期、肺泡期。
肺结缔组织的数量和类型在出生后会发生改变(图1-1-7)。新生儿肺富含Ⅲ型和Ⅳ型胶原,由于Ⅲ型和Ⅳ型胶原不稳固,新生儿肺具有更强的弹性,有助于细胞改变形状和方向以适应子宫外环境。出生后Ⅰ型胶原迅速沉积使血管壁的结构变得坚固。
新生儿肺较成人相比短且宽。足月儿的呼吸频率为40~44次/min(静息状态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次/min)。肺发育从出生时的肺泡期持续进入新生儿期和儿童期,直至约8岁时停止,确切时间还不十分清楚。
图1-1-7 正面观和横断面显示伴随终末细支气管的肌性肺动脉从出生到生后3周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变化
五、纵隔
纵隔是被间质组织充填的解剖腔隙,是左、右肺之间包括两侧纵隔胸膜在内的所有器官、结构和组织的总称。纵隔呈矢状位,上起胸廓入口,垂直向下至横膈,位于胸腔正中偏左,总体观上窄下宽,前短后长,前界为胸骨、部分肋软骨和肋弓,后界为脊柱的胸段,两侧被纵隔胸膜所包绕。如左、右胸膜腔发生气胸时,患侧胸膜腔压力增高,纵隔会出现向健侧移位的现象。
纵隔内含有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神经和淋巴等重要器官和组织。纵隔内器官、组织来源(其胚胎发育的细胞可来自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最终可能残留在纵隔的腔隙内)复杂,因此,纵隔内可发生各种类型的肿瘤和囊肿,病变的结构也多样化,但占据纵隔主体的心脏、大血管、食管等脏器疾病,并不被列在纵隔疾病范畴内。
临床上,人为地把纵隔分为几个区,各分区的标志在临床上均易于辨认。纵隔分区直接影响到纵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纵隔区域划分的方法很多,临床上常以胸骨角平面,即平胸骨角和第4、5胸椎间盘构成的平面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其中下纵隔由心包将其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即心包、心脏及相连的大血管根部为中纵隔,心包前、后分布为前、后纵隔。
胸腺、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气管、食管、胸导管、淋巴管、膈神经、迷走神经在上纵隔,前纵隔仅有结缔组织和少数淋巴结分布,心脏、心包和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主要在中纵隔,后纵隔中内容比较丰富,包括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迷走神经、内脏神经、胸交感干和淋巴结等。疏松的结缔组织分布于纵隔的各组织器官之间,后纵隔内蜂窝组织较为丰富。
纵隔形状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年龄、体型及胸部病变(胸壁、纵隔、肺部疾病)而发生变化,例如主动脉弓处的动脉瘤会使上纵隔形态发生变化;当产生心包积液或心脏肥大时会使下纵隔的形状发生变化;发生气胸或者肺部占位病变时,纵隔的位置会向健侧发生偏移。
六、肺的血液循环
肺有双重供血系统,即肺循环血管系统和支气管循环,供应血液,其功能各不相同。肺循环由肺动脉干及其分支、毛细血管和肺静脉组成,是肺的功能血管,全身各器官的回心静脉血均需要流经肺循环将富含CO
2
的静脉血在肺泡壁进行气体交换,排出CO
2
,吸入O
2
后将动脉血液运回至左心。支气管循环由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毛细血管网和支气管静脉构成,具有营养肺、气道、胸膜等器官的作用,提供富含O
2
的血液给支气管和较大的细支气管。两个循环之间存在动-静脉或/和静-静脉之间的吻合,肺动脉有感染性血栓时,血液可从支气管动脉流入肺动脉,避免肺梗死;支气管动脉梗死时,血液可从肺动脉流入其他支气管动脉而得到补偿,防止组织缺血坏死(图1-1-8)。
图1-1-8 中心气道与肺动脉、静脉之间的关系
(一)肺循环
1.肺动脉
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的圆锥部,起点位置平左侧第2肋间隙或第3肋平面偏胸骨左侧,肺动脉干平均长度约4.5cm,X线活体测量的平均宽度为3.8cm。由于肺动脉壁薄、长度短、口径粗以及扩张性大的特点,肺动脉压仅为主动脉压力的六分之一,也使得整个肺循环是一个压力与阻力均低的循环系统。
肺动脉的走行:肺动脉干向左后上方走行至主动脉弓下,在此分为左、右肺动脉,在肺门处入肺。右肺动脉在右上叶支气管的前下方行进,随后右肺动脉分出肺动脉前干;左肺动脉走行在左上叶支气管的上方,随后左肺动脉分出上叶动脉,即左、右中间动脉,中间动脉再分出分布到下叶基底部的中叶和舌叶动脉,即基底动脉。随后伴随肺段支气管及肺段以下支气管相对应逐渐分支,直到终末小动脉分布至肺腺泡。终末小动脉为终端动脉,最终分布于肺泡囊壁和肺泡壁的上皮之外形成稠密的毛细血管网,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右肺动脉较左肺动脉粗且长,在主动脉升部和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右主支气管的前方,在右上肺静脉的上后方横行进入右肺门,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少进入右肺上叶,为上干。下支(叶间干)较大,进入右肺中、下叶,分为右肺中、下叶动脉。右肺动脉分支比较恒定,变异较小。右肺动脉前临升主动脉及上腔静脉;在上腔静脉外侧,右肺动脉前方有右膈神经下行,前下方有右上肺静脉和右心房,由于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间有较紧密的纤维结缔组织韧带相连,手术分离时有一定困难;右肺动脉后临食管及右主支气管,奇静脉弓绕右肺动脉上方及右主支气管汇入上腔静脉。
左肺动脉经胸主动脉、左主支气管前方,肺静脉后方进入左肺门,然后绕左主支气管上后方分出数支上叶支,再转向下后方分出下叶及舌叶支。左肺上叶动脉分支变异较大,少则3支,多则7支,以4支多见。左肺动脉虽较右肺动脉短,但在它前面没有大血管遮挡,手术视野好显露,也容易结扎。
2.肺循环毛细血管
肺与支气管的小动脉、小静脉之间存在吻合支,仅有不超过5%的动静脉血混杂,肺动脉的分支、终末小动脉的分支进入肺泡隔内形成毛细血管,继而在肺泡内形成密集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网一部分通连肺静脉,一部分汇集成支气管静脉,出肺门经上腔静脉回右心房。直径约10μm,壁很薄,对肺泡与血液间CO
2
和O
2
的迅速交换极为有利。
肺血管内膜表面的内皮细胞是非常值得重视的肺细胞,它们直接与血液接触,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物质交换、抗凝促凝、抗血栓形成等;又通过代谢、转运和分泌体液因子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3.肺静脉
双侧肺各有2条肺静脉,引流肺内毛细血管的血液。肺内毛细血管网汇成小静脉,并逐级合并成较大静脉,在肺内的走行与肺动脉和支气管无关。两肺静脉逐级汇集成左右上、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收集左上叶及舌叶的静脉血;右上肺静脉收集右肺上叶及中叶的静脉血;左、右下肺静脉分别收集两肺下叶静脉血(右上肺静脉平均长1.5cm,右下肺静脉平均长1.2cm,左上肺静脉平均长2.0cm,左下肺静脉平均长1.5cm,肺静脉外径为1.0~2.5cm)。最后每侧汇集成两条肺静脉,伴随动脉和支气管到肺门。支气管常将背外侧动脉与腹内侧静脉分开。肺静脉开口于左心房,然后经左心室将含O
2
的血液运送至全身。上肺静脉在肺门区位于前部,前入路手术时切开肺根表面的胸膜即可显露;下肺静脉位于肺根最底部,以右下肺静脉尤其短而深,结扎较困难。
最小的肺静脉血管从肺泡管的远端开始,为毛细血管后支,然后汇聚成小静脉,在肺小叶周边进入小叶间隔,集合成为小叶间静脉,直径20~30μm,最后逐渐汇集在肺门部,每侧形成两支主干,右上肺静脉由上叶及舌叶血管合成,下肺静脉收集自下叶引流的血管。两侧上、下静脉干各以两支肺静脉注入左心房。
在肺门,肺部的血管与主支气管的分支伴行,但在支气管肺内段,这种伴行关系改变。肺静脉无瓣膜,携带的是动脉血,在每个支气管肺段内,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位于中央,有肺动脉的分支与其伴行,而许多肺静脉的属支却走行于肺段之间,不与肺动脉伴行,收集邻近肺段的静脉血。有时动、静脉相交几乎成直角,在体层摄影时可以看到段和亚段的静脉影,可以作为段和亚段分隔的标志物。
每个肺段的静脉血注入不只一条静脉,还有些静脉位于脏胸膜下面及叶间裂内。一个支气管肺段不是一个具有一条支气管和一条动脉及静脉的完整血管单位。肺段切除时,肺段间的面不是无血管区,而有肺静脉跨过,有时也会有肺动脉分支跨越。肺动脉和肺静脉是构成正常胸部X线片中肺纹理的主要成分。肺动脉和支气管在肺小叶的中心部相伴走行,而肺静脉的分支则延伸至肺小叶间、肺段间隔中行进至肺门部。在肺的中心部,支气管和肺动脉、肺静脉的直径相当,但至肺表面时血管直径变细较支气管快。在肺边缘2cm左右部分,肺血管直径仅约1mm,在X线片上此处肺纹理显示并不十分清楚。
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分布类型存在变异,其中变异最大的是肺静脉,其次是肺动脉,支气管变异最小。
(二)支气管循环
1.支气管动脉
大部分起自胸主动脉,左、右各两条,经肺门入肺,与支气管伴行,沿途形成毛细血管网,其内流的是动脉血,能营养各级支气管及肺泡。
2.支气管静脉
分深、浅两类。深支气管静脉起自肺内的细支气管和肺泡管的毛细血管网,并同肺静脉相吻合,最后常形成一支注入肺静脉或左心房。浅支气管静脉一般每侧有两支,引流肺外支气管、肺胸膜和肺内淋巴结的静脉血,也与肺静脉相吻合。右侧支气管静脉注入奇静脉,左侧一般注入副半奇静脉。来自支气管动脉的血液只有一部分经由肺静脉入左心房。
终末小动脉间不相交通,但可能与肺静脉间有庞大的交通支。正常情况下通过肺毛细血管的侧支分流即不通过气体交换的血量一般很少,当发生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和支气管肺癌等疾患时,肺动脉间的交通支较正常时明显增多。支气管扩张症时,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受体循环支配而压力增高,所以一旦咯血常常量大且严重。
七、肺的淋巴组织
肺内淋巴组织丰富,分深、浅两组:浅组分布于肺的胸膜深面,收纳的淋巴液主要来自肺周围部,形成淋巴管丛,最后注入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深组淋巴结起于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和小支气管壁的毛细淋巴管网,收纳淋巴液来自肺深部。深组淋巴管分布在各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在走向肺门过程中汇集成一些大的淋巴管入肺门淋巴结,并形成淋巴管丛,随后汇合成淋巴管,最后与浅组淋巴一样回流至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可分为14组,1~9组为纵隔淋巴结,10~12组为肺门淋巴结,13、14组为肺内淋巴结。
肺的淋巴流向:肺内的淋巴结一般按照亚段淋巴结、段淋巴结、叶淋巴结、叶间淋巴结/肺门淋巴结的方向流动。浅层的胸膜下淋巴丛发出肺淋巴管,肺血管和支气管与肺深部的淋巴丛伴随走行。浅部淋巴管走行于肺缘和裂缘,最后肺支气管淋巴结汇聚。除肺门部位有吻合支,深、浅淋巴间很少吻合。也有一些小淋巴管在肺周围区将深、浅淋巴管连接起来,当因肺疾患导致深淋巴流出受阻时,它们能将淋巴从深层引向浅层。在裂的深处,邻叶的淋巴管相互连接。在肺叶水平,淋巴管的走行以及数量分配与小叶中心动脉及周围的静脉一致。在支气管周围和相邻肺胸膜的“板”状结构中,还有一些非囊泡状的类淋巴聚集体。
除此之外,一般认为肺内淋巴流向与呼吸相关,吸气时肺内一部分淋巴液可由肺深部流向浅层毛细淋巴管网,随后流向局部淋巴结。呼气时浅层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可经深部淋巴管流向肺门。淋巴的流向还对肺癌和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右肺上叶、中叶及肺门淋巴结通常回流至上纵隔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下叶回流至下纵隔淋巴结。右肺上叶的集合淋巴管多经右侧肺门淋巴结(或直接注入)引流到气管旁和上部支气管的淋巴结,右肺上叶一部分集合淋巴管可注入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中部淋巴液直接引入气管旁及分叉部位等淋巴结,以及支气管肺淋巴结的中央淋巴结内;右肺下叶的集合淋巴管引流到下支气管和分叉部位以及后纵隔的淋巴结。故右肺的淋巴液将进入右侧淋巴导管。
左肺上叶可分为上、下部分,上部的集合淋巴管,多经肺门淋巴结或直接注入主动脉弓淋巴结和动脉韧带淋巴结;下部的淋巴管则直接注入或经肺门淋巴结注入左侧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下叶大部分集合淋巴管可直接注入或经肺门淋巴结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和左侧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
两肺下叶底部的一部分集合淋巴管可注入肺韧带淋巴结或注入食管旁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的输出管向下可汇入腰淋巴结,因此两肺下叶底部如有病变,有可能经此途径转移到腹部器官。左、右两侧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气管淋巴结,气管淋巴结的输出管有时可向上与颈部锁骨上三角内的斜角肌淋巴结相交通,肺癌有可能向这一淋巴群转移。主动脉旁淋巴结收纳左肺上叶上部的淋巴,但因它位于主动脉弓的凹侧,该淋巴结重大,可能压迫迷走神经心支。左侧肺结核患者有时出现心脏功能改变,可能是这个原因。
八、肺的神经分布
肺内神经可分为支气管周围神经和肺血管周围神经。肺的神经来源于迷走神经的肺支和胸2~5交感神经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的肺丛,位于肺根周围,随后其分支随支气管和肺血管分支入肺。
肺内支配支气管平滑肌层和腺体的神经是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迷走神经内走行,其来自迷走神经背核,并在支气管周围神经节内或壁内神经节内换元。换元后其节后纤维即传出神经纤维和2~5节的胸神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共同支配支气管的平滑肌层,还有支气管、肺泡黏膜、肺血管和腺体。肺的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迷走神经的下神经节内,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支气管黏膜、肺泡壁及脏胸膜。肺的感觉神经多与迷走神经相伴随。
普遍认为,交感神经有使肺血管收缩和支气管扩张的作用,而迷走神经则使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临床上,观察切断迷走神经的患者,其支气管未出现收缩、痉挛,甚至管径并未出现明显改变,说明支气管管壁肌不仅仅受迷走神经的支配,还存在其他神经系统支配。迷走神经还与肺泡容积的调节有关,当机体吸气时,胸廓压力变小,肺泡出现扩张,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发出至脑干延髓的呼吸中枢,吸气停止呼气开始,导致肺泡收缩,感觉末梢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再次吸气,形成“闭环”,即Hering-Breur反射。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肺血管和支气管的活动还与体液中特异性功能的化学物质,如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on adronergic non cholinergic,NANC)相关;广泛分布于呼吸道的神经肽,也在呼吸道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是免疫功能的主要执行者,气管和支气管内存在的免疫反应纤维,可能与神经免疫调节作用相关,淋巴系统参与的免疫反应具有呼吸道保护作用,使研究者的眼光不仅仅局限在迷走神经。
与此同时,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气管、支气管的腺体,当交感、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时会使腺体分泌增加。
(李 琦 解立新)
5ENjUai+emowW4Pa1bxz7KSWqQAghk95bCcZQDQGPjSrJnoxsUkItTnegv6MyNY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曲线绕y轴旋转一周的旋转曲面方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