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5超频2 p系列和t系列除了功耗不同那么同频下的效率是不是一样?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菜鸟教学】主流笔记本CPU P系列与T系列分析比较
5254浏览 / 1回复
本人也是一菜鸟请各位高手大大们不要喷我好不容易找到的东西 让大家看看不对请指教
P系列是刚出的迅驰2的处理器(P8600,P8400),T系列也有迅驰2平台(T9600,T9400)。性能上P系列总体上比T系列强,而且工艺更先进,功耗较低,不过迅驰2代的刚上市,价格比较高,T系列一般够用了,性价比较高
P的功耗发热控制的比较好
T 和 P是TDP的不同还有SP U系列,P比T的热设计功耗低
T是35W的U,P是25W的U
看看英特尔怎么说的T: Mobile Highly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性能P: Power Optimized Energy Efficient higher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效能SP: Power Optimized Performance SSF——偏重于节能LV: Low Voltage——低电压版uLV: Ultra Low Voltage——超低电压版QX: Quad-Core Extreme——四核极致性能X: Extreme——极致性能
T和P最大的区别在于TDP……性能嘛,要看具体型号的了!
主要差距是价格
同频率的话P系列节能效果要好一点,T系列的性能要好一点。
P系列和T系列命名的主要区别在于热功耗不同,P系列为25W优于T系的35W,现在笔记本常用的P系CPU主要有P7350,P8400,P8600,P9500 P9500明显在各方面高于T7,T8 而P8400,P8600与T7,T8的中低端CPU(如T7300,T7500,T8100)相比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二级缓存只有3M,很难说高于T7700,T8300这样的主频,二级缓存都较高的CPU,总体水平相差不多
T系列处理器现在是主流的处理器型号,但是发热量比较高,达到35W。 P系列处理器是英特尔在08年7月15号发布的新一代迅驰2低功耗版处理器,功耗降到25W,但是性能相应的比T处理器提高了30%,图形性能提高了10%~~的。
T开头是迅驰1代的U(除了T9XXX) P开头算真正的迅2.。
T系列指的是cpu功耗在35w的笔记本用cpu。 T2370以前的T系列cpu都是90nm的工艺,T2370到T7系列都是65nm的工艺,T8,T9系列是45nm的工艺。 P系列指cpu功耗为25w的笔记本用cpu。 P系列从P7250开始,均为45nm工艺。 P系列cpu是与迅驰2平台一起发布的,主要特点在减少了10w的功耗,使得cpu发热更少,工作更稳定,电池续航时间更长,但相应的比同主频的T系列cpu运算能力稍有下降。 两个系列无好坏之分,迅驰2的笔记本,两个系列的cpu都有选用。T系列强调运算能力,P系列强调低功耗。所以一般商务本会选用P系列,而娱乐本选用T系列。 P的TDP 是25W T的TDP 是35W完全是两代的制造工艺。一个是45NM 一个是65NM 直接导致发热量 续航时间 等指标的不同。当然 还有前端总线 规格 无线网卡等参数全都不一样了。
1.选购原则:按需选购。
怎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买cpu呢,这就要了解自己买的主要用途。目前绝大数用户的需求和三五年前没有太大变化 ——上网下载、看高清电影、听音乐、办公、玩点qq、cs等游戏,目前赛扬双核T1600的性能就基本够用了,而45纳米的奔腾双核T4200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换句话说,就T系列处理器而言,酷睿2 T6400以上的型号就是性能过剩了,多花那几千元实在没有必要。如果是游戏玩家,想与大型游戏与时俱进,那还是在配上独立的同时配上稍微高端点的 cpu,那样独立显卡的性能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2.cpu性能主要指标
主要的性能指标排序如下:构架(工艺)>主频>二级缓存>前端总线>制程
如果你想买一款性能高的cpu,那么构架应该是你考虑的第一位。但是构架的判断不能简单的由T后面的数字决定,比如酷睿T5系和奔腾T3系乃至奔腾T2系都是merom构架,最新的T4和T6、T8等都是penryn构架。具体参考zol发布的下图。
如果构架一样,那么主频就是你考虑的重点了,他几乎直接决定了cpu的运行速度。在运行单项任务时,主频越高,速度越快。如果同时运行多项任务,比如这边开着迅雷那边同时点开n个网页,那么二级缓存就是你应该要考虑的了。而制程意味着功耗,功耗意味着散热,也就意味着cpu工作的效率以及电池的续航能力。
以上都是考虑一个变量,这好理解。但如果是多个变量呢?比如T3400和T5800甚至是T3400和T6400 呢?这比较复杂,但基本上各项指标可以互补。现在很多玩家在多次、多项测试之后表明,如果cpu没有满负荷运行,其实他们差距不大,高型号的奔腾双核与低型号的酷睿双核之间的性能差距也就5-10个百分点。
本人也是一菜鸟请各位高手大大们不要喷我好不容易找到的东西
我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啊,怎么没人回啊?都知道了?
&&我顶起来大家再看看,评价一下如何依此来选笔记本,
&&谢谢大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CPU的选择大家都关心的P开头和T开头(转)
CPU的选择许多入门本友会对处理器是P和T开头含混不清,不甚了解,也怪英特尔的处理器型号实在是太过复杂。所以 产生了究竟是日产好还是本田好的疑惑。这需要具体型号来看的。让我们先来看看英特尔的官方解释吧linux故障
硬盘安装设置
T: Mobile Highly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性能U盘故障
P: Power Optimized Energy Efficient higher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效能
SP: Power Optimized Performance SSF&&偏重于节能
LV: Low Voltage&&低电压版
uLV: Ultra Low Voltage&&超低电压版
QX: Quad-Core Extreme&&四核极致性能
X: Extreme&&极致性能
还有几种最新的也是低电压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常见的就是T和P,后面几种比较少见。多用在其它品牌的发烧游戏机上面还有便携小尺寸电脑上面。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影响处理器的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制程。就是我们常见的所谓的65NM技术和45NM技术。同等主频下,45NM的处理器比65NM性能更强,发热更低。制程越先进,同样面积容纳的晶体管越多,主频可以更高,性能越强,发热越小。以后还会有32NM和22NM,性能更强,发热更低。典型的例子就是之前65NM的高端处理器T7700和45Nm的T9500,2者同属965主板的cpu,频率也差不多,但是T9500的性能比T7700强出百分之30.同等操作发热低了大概8度左右,并没有因为更高的主频造成发热量大功耗偏大的状况,反而在续航时间上比T7700更长。P系列的处理器是伴随着迅驰2的发布一起发布的。其实根本的原因就在于45NM技术的应用,让处理器的集成度更高了,晶体管面积缩小,发热更低了。还有一个需要指出 的地方就是45NM技术英特尔相较65Nm的处理器多了一个SSE4.1指令集,不要小看这个指令集,多出来的性能大部分就是因为这个指令集,这个指令集是专门针对多媒体优化的,也就是说对放高清电影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这也很好 的解释了为什么45NM的处理器播放高清远比以前T7和T5的处理器资源占用更低的原因
同等制程条件下,看处理器隶属于什么系列,是奔腾还是酷睿2.同等主频下,酷睿2 的性能比奔腾处理器更好。相对低一点的酷睿2也会比主频只高一点的奔腾要好,主要是构架和二级缓存的区别。
同等系列条件下看主频和2级缓存,主频差不多,2级缓存就是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比如T6400和P7350,主频一样2.0G,都是45Nm制程,2级缓存一个2MB一个3MB,功耗一个35W一个25W,可以看出P7350的性能更强..T 9400和P8700,2者参数一样,只是2级缓存一个6MB,一个3MB,毫无疑问性能上T9400胜出。有一个情况,就是T9500,P9500,T9400,T9300,P8700,这几个处理器哪个好呢,看参数几乎相差无几,T9500和T9300的前端总线是800FSB,P8700的2级缓存是3MB,T9300的频率稍低是2.5G,T9500的频率稍高是2.6G,差距也都在0.07G左右,非常小的差距。我们通过英特尔官方的售价可以看出,T9500高于P9500高于T9300高于T9300高于P8700,但是因为不是同意时段的产品,也不是同平台,实际性能差距是否也是如此呢?我们通过专业软件的测试,SuperPI 1M ,2M ,32M .3DMark06CPU.Dhrystone.Whetstone,Cinebench R10 来测试,结果发现确实如此。看来前端总线对处理器性能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800和1066的差别非常小,T9500和P9500和T9400之间的差距根本是微乎其微,但是还是可以看出那一点的差距。看来同核心情况下主频对处理器的影响还是很大。值得提出,T9300比P8700的差距相对大一些,可以看出英特尔处理器对2级缓存的依赖。最后的结果是T&T&p8700.
当然上面的T9500和T9300属于上一代965主板的产品了,电子产品一向是买新不买旧的。新的产品总是更好的。即使没有在明处体现出来,但是制造技术上的进步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无疑是新产品更稳定,更值得买。现在又出来P8800,P9700,T9550,T9900等高频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其实看频率就不难看出,P8800其实就是之前的P9600把2级缓存阉割了一半的产物,而T9550就是P9600的性能版产品。P9700就是T9600在生产工艺和技术进步之后的低功耗版本。T9900则是之前的X9100至尊版的处理器进行了平民化的产物,功耗由44W降低到一般笔记本可以正常使用的35W而已。英特尔的本领无非就是2级缓存的阉割,功耗的降低,电压降低几个手段而已。
还要提到的就是英特尔和苹果的特殊关系,苹果总是可以拿到英特尔的先期产品。就像之前的SP版本的小封装处理器。还有苹果的E8135& E和E8435.乍一眼看上去好像是台式机的处理器,其实不然,这是用在一体机和笔记本上面的处理器,对应的是P ,T9550和T9900,至于为什么E8235比E8335好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有消息说最新的E8435已经把功耗降低为25W,也就是低功耗版本的T9900,是不是命名为P9900也不得而知。但是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也没有在其他品牌笔记本上面采用。
综上来看可以大致说一下判断处理器的好坏,首先看数字,不管T还是P,数字越大越好,T6400比T4200好,P7350比T6400好,P8600比P7350好,P9600比P8600,P8700好,T9800比P9600好。。。。。以此类推,,,简单来说,就是看字母后面的第一个数字哪个大哪个好,第一个数字一样就看后面几个数字哪个大哪个好。其次看2级缓存,日常来说3MB的2级缓存是足够了,P7和P8都是3MB的2级缓存的。如果高端应用 的话还是需要P9或者T9 的6MB处理器。上面说道了最新的P8800,那么很多人会疑问,P8800和T9400和P9500的比较???因为虽然2级缓存阉割了一半但是频率前者比后2者高啊。其实。。。最大的影响还是2级缓存,所以P&p8800。也就不难理解为何P9和T9的处理器的本本价格都如此之高了。T4200和T6400的差别正是2级缓存1MB和2MB的差别。
很多人在意P和T对电池的使用时间的影响问题,因为TDP差10W,这里引入一个TDP的概念,TDP的英文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翻译为&热设计功耗&,是反应一颗处理器热量释放的指标,它的含义是当处理器达到负荷最大的时候,释放出的热量,单位为瓦(W)。要说明的是,CPU的TDP功耗并不是CPU的真正功耗。功耗(功率)是CPU的重要物理参数,根据电路的基本原理,功率(P)=电流(A)&电压(V)。所以,CPU的功耗(功率)等于流经处理器核心的电流值与该处理器上的核心电压值的乘积。而TDP是指CPU电流热效应以及其他形式产生的热能,他们均以热的形式释放,TDP是对散热系统提出要求,要求散热系统能够把CPU发出的热量散掉,也就是说TDP功耗是要求CPU的散热系统必须能够驱散的最大总热量。根据测试,同等配置下采用P和T的处理器在6芯电池供电情况下电池的时间差在10-15分钟左右,没有超过20分钟的情况。是否愿意为这个时间选择看自己的应用了。当然,热量小一些总是好的,但是高端的处理器,T9800,T9900等的低功耗版本暂时还没有正式发布。极致性能的X系列和QX系列的功耗还是在44W,没办法,追求性能还是要牺牲一下热量的
说明一下,那个关于时间的测试是来自P9500和T9500的对比测试,PM45的主板可以上965主板的处理器针脚是一样的,但是反过来不行。索尼的官网的资料显示同平台大概相差30分钟左右,但是这个结果是由于Z系列的顶配和其它的风扇不一样,顶配的风扇要大,功耗也随之增加,本文的情况是指在相同条件下P和T的时间差异,不同配置下对比没有可比性
其实很多网友所谓的P好还是T好,更多的是价格的差距,要知道很多人就是在乎那千把块的价格差,因为英特尔的处理器的价格相差是很大的,往往低端差距还不明显,但是主频到了2.5G以上之后主频再提高一点价格差距是非常大的,往往主频高个0.3价格差距达到几百美元,所以很多高主频的机器Z39,AW19,SR39.。。。。都不便宜,就是因为如此,往往一个系列的机器主频差一点价格要相差1000圆以上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为这些差距买单究竟是否物有所值呢?我要说的是,同等其它配置下,更高的主频可以让你在游戏的时候运行更快,杀毒的时候更快,开关机的速度更快,处理视频和解压缩的速度更快,操作电脑的体验更畅快。至于是否愿意为这些畅快买单,就看你的心态和你的荷包了。毕竟,对于日常应用来说,现在处理器都不是瓶颈。当然,如果你是需要处理高清视频。从事软件开发,动画制作,选择一款高主频,6Mb2级缓存的机器还是必要的&
★★★ 电脑店行业门户()独家文章,欢迎大家转载 ★★★i3 i5 处理器和现在市面上的T系列,P系列哟什么区别
i3 i5 处理器和现在市面上的T系列,P系列哟什么区别
酷睿1与酷睿2区别  CPU T T7200都是酷睿2的CPU,5系列是2M的二级缓存,7系列的二级缓存是4M的。   和以前的T相比:T是酷睿1代的CPU,只能支持微软即将发布的Vista试用版32位的操作系统;而酷睿2可以支持Vista正式版64位的操作系统,酷2和酷1在同频率性能上可提高30%以上。   Core架构的Merom处理器确实性能强劲。在多项测试中,频率2GHz的T7200能战胜频率2.33GHz的T2700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您同时也注意到了,在移动平台Merom虽然性能强劲,但并没有给您带来太大的惊喜。虽然胜过Yonah,但幅度都不大,而且在一些测试项中,频率稍低的T7200也是输给了T2700的。因此可能在移动平台Core微架构的优势不像桌面平台那样出彩——一颗频率最低的E6300也可以全歼高频率的Pentium D。究其原因就是Yonah本身就比较优秀,而不像NetBurst那样失败,况且Core微架构本身就是在Yonah微架构改进而来,成绩不会形成太大的反差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有必要对Core 微架构做一个简单的概括:Core微架构是Intel的以色列设计团队在Yonah微架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的新一代微架构。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在各个关键部分进行强化。为了提高两个核心的内部数据交换效率采取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2个核心共享高达4MB的二级缓存。其内核采用较短的14级有效流水线设计,每个核心都内建32KB一级指令缓存与32KB一级数据缓存,2个核心的一级数据缓存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每个核心内建4组指令解码单元,支持微指令融合与宏指令融合技术,每个时钟周期最多可以解码5条X86指令,并拥有改进的分支预测功能。每个核心内建5个执行单元子系统,执行效率颇高。加入对EM64T与SSE4指令集的支持。由于对EM64T的支持使得其可以拥有更大的内存寻址空间,弥补了Yonah的不足,在新一代内存消耗大户——Vista操作系统普及之后,这个优点可以使得Core微架构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而且使用了Intel最新的五大提升效能和降低功耗的新技术,包括:具有更好的电源管理功能;支持硬件虚拟化技术和硬件防病毒功能;内建数字温度传感器;提供功率报告和温度报告等。尤其是这些节能技术的采用对于移动平台意义尤为重大。
酷睿I5和酷睿I7的区别  1.内存子系统
  Lynnfield只支持双通道DDR3 ,相对I7的三通道DDR3 有所缩水
  2.核心集成PCI-E控制器,吃掉北桥
  Lynnfield支持16条PCI-E2.0通道,可以为一块X16显卡提供接口,或者拆分成X8+X8的模式,支持双卡互联。虽然数据无需经过北桥周转,但是在游戏环境下几乎没有性能提升。和I7相配的X58所提供的36条PCI-E2.0来说,还是有些差距的。
  3.DMI取代FSB
  Lynnfield没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北桥芯片,这条总线与南桥直连。以前DMI是用作南北桥之间的数据交换。
  总而言之,I5和I7的区别,只是在UNCORE部分,其他部分没有什么不同。这点非常值得称道。
参考资料:
酷睿系列CPU型号前字母的含义  目前酷睿2双核中,CPU类型还分E系,Q系,T系,X系,P系,L系,U系,S系
  E系就是普通的台机的双核CPU,功率65W左右
  Q系就是四核CPU,功率会在100W-150W
  T系是普通的笔记本CPU,功率在35W或者31W
  X系是酷睿2双核至尊版,笔记本的X系CPU的功率是45W,台机的X系的CPU功率是100W左右
  P系是迅驰5的低电压CPU,功率25W
  L系是迅驰4的低电压CPU,功率17W
  U系是迅驰4的超低电压CPU,功率5.5W
  S系是小封装系列,SL的功率是12W,SP的笔记本目前还没有上市,功率未知
  有些CPU的前面是QX的,目前有的QX系列CPU全部都是台式机的,功率在125W左右,今后会有一款QX9300的笔记本CPU,功率是45W
【酷睿全部型号】   Pentium Extreme系列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奔腾系列产品
  但是它跟以前的奔腾有本质区别 不是沿用从前的NETBURST架构而采用的是CONROE新架构
  PE Ghz 800FSB 1MB L2 CACHE X86-EM64T 65nm 19W实际功耗
  PE Ghz 800FSB 1MB L2 CACHE X86-EM64T 65nm 19W实际功耗
  PE Ghz 800FSB 1MB L2 CACHE X86-EM64T 65nm 19W实际功耗
  PE Ghz 800FSB 1MB L2 CACHE X86-EM64T 65nm 19W实际功耗
  PE Ghz 800FSB 1MB L2 CACHE X86-EM64T 65nm 19W实际功耗
  PE Ghz 800FSB 2MB L2 CACHE X86-EM64T 45nm (Wolfdale新架构)
   Core 2 Duo Extreme系列
  E E4500 22W实际功耗 65nm
  E E E FSB 最大6MB CACHE 65nm 22-65W实际功耗
  即将上市的E8XXX系列,45nm 更低功耗,更高主频
   笔记本CORE T系列
  T2XXX(65nm) (其中T2370、T2330、T2310、T2130、T2080、T2060、T2410、T2390是移动版的奔腾双核)
  T5XXX(65nm)
  T6XXX(45nm)
  T7XXX(65nm)
  T8XXX(45nm)
  T9XXX(45nm)
   笔记本酷睿2双核 P系列
  P7500(MacbookAir)
   笔记本酷睿双核 U系列
   笔记本酷睿双核L系列
   酷睿2双核家族
  E85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16 GHz 1333 MHz
  E84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3 GHz 1333 MHz
  E82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E819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T95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60 GHz 800 MHz
  T9300 45 纳米 6 MB 二级 2.50 GHz 800 MHz
  T8300 45 纳米 3 MB 二级 2.40 GHz 800 MHz
  T8100 45 纳米 3 MB 二级 2.10 GHz 800 MHz
  E6850 65 纳米 4 MB 二级 3 GHz 1333 MHz
  E675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66 GHz 1333 MHz
  E67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66 GHz 1066 MHz
  E66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40 GHz 1066 MHz
  E655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33 GHz 1333 MHz
  E654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33 GHz 1333 MHz
  E642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13 GHz 1066 MHz
  E64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13 GHz 1066 MHz
  E632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86 GHz 1066 MHz
  E63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6 GHz 1066 MHz
  E46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40 GHz 800 MHz
  E45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20 GHz 800 MHz
  E44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00 GHz 800 MHz
  E43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0 GHz 800 MHz
  T78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60 GHz 800 MHz
  T77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40 GHz 800 MHz
  T76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33 GHz 667 MHz
  T75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20 GHz 800 MHz
  T74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16 GHz 667 MHz
  T73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00 GHz 800 MHz
  T72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00 GHz 800 MHz
  T72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2.00 GHz 667 MHz
  T71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0 GHz 800 MHz
  T57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2.00 GHz 667 MHz
  T56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3 GHz 667 MHz
  T55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83 GHz 667 MHz
  T55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6 GHz 667 MHz
  T547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0 GHz 800 MHz
  T54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6 GHz 667 MHz
  T53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73 GHz 533 MHz
  T527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40 GHz 800 MHz
  T525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50 GHz 667 MHz
  T52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60 GHz 533 MHz
  L75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60 GHz 800 MHz
  L74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50 GHz 667 MHz
  L73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40 GHz 800 MHz
  L7200 65 纳米 4 MB 二级 1.33 GHz 667 MHz
  U77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33 GHz 533 MHz
  U76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20 GHz 533 MHz
  U7500 65 纳米 2 MB 二级 1.06 GHz 533 MHz
其他回答 (6)
线程不同而已
i系列是最新的吧 性能很好 好像 P系列次之
i系列核心更先进嘛,同核心数线程翻倍,同频处理效率更高,当然价格更贵。。。
p系列是一个节电的处理器,处理器的性能上比较好,但很节能,他是低电压的处理器
核心架构的不一样
i系列用的是45nm的Nehalem架构,而T和P用的是45nm的penryn架构
P系列是节能版,相对于T系列来说低10W左右的功率
性能上P和T差不多,因为核心架构一样性能主要取决于主频
T:中端节电处理器,全系列双核
P:中高端节电处理器,处理性能比T强,部分双核
Q:高端处理器,处理器比P强,全系列四核
QX:顶级处理器,最高性能,四核
i3:中端处理器,不支持睿频技术,双核四线程(2C4T),功耗大,芯片面积大,32nm工艺
i5:中高端处理器,支持睿频技术,双核四线程(2C4T),功耗大,芯片面积大,45nm工艺
i7:高端处理器,支持睿频技术,四核八线程(4C8T),功耗十分大,芯片面积大,45nm工艺
移动平台最顶级处理器: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笔记本电脑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酷睿2 p系列和T系列cpu的区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酷睿2 p系列和T系列cpu的区别
酷​睿 ​p​系​列​和​T​系​列​c​p​u​的​区​别
大小:1.87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酷睿2双核P系列和T系列的处理器,哪个运行的速度更快更稳定?_百度知道
酷睿2双核P系列和T系列的处理器,哪个运行的速度更快更稳定?
想买个本本,能玩大型3D游戏的
提问者采纳
P与T都是酷睿的拳头产品,而同主频的P与T区别是在于P的是低功耗版本,省电,发热更小,为本本带来更好的续航时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酷睿2双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睿i5超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