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投贷联动融资农村加盟有没有市场啊?这个可是农村啊?

首页&>&投资&>&投基有道
农村金融新观察:P2P能解农户贷款难吗?
  原标题:
  新渠道既能贷到款,也能获得增值服务
  今年36岁的毛智军至今还记得2012年那次借钱的经历。
  毛智军来自河北保定满城县南韩村镇宋家屯村,目前在满城县经营“五花头养殖基地”,在深山里散养有机黑猪。
  2011年底,毛智军开始筹建养殖基地,很快自己的积蓄就用光了,急需周转资金。银行贷款贷不到,向亲戚朋友借又得看人家脸色,一筹莫展之际他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一个P2P网贷平台DD翼龙贷。
  “当时真是病急乱投医了,拨通网站上的电话,没想到服务人员第二天就来基地实地考察。看了我的营业执照等材料,看了栏里的猪,向周围的朋友邻居确认了我的为人,就让我把贷款需求上传到网站上。只用了3天,就拿到了通过网站筹集来的10万元贷款。不用抵押担保,全凭信用,虽然利息贵点,但真的是帮我救了急。三四个月后,我周转开了,第一时间就把钱还上。人家信任咱的人品,咱也得珍惜自己的信用不是。”
  打那以后,每到毛智军急需周转资金,他就选择翼龙贷这个P2P平台。三四次下来,凭着积累起来的信用,他的贷款额度上涨到30万元。他告诉记者,“每次看着自己的贷款需求在网站的投资列表里很快就显示‘已满标’,心里总是有点小激动。”
  从零起步,目前基地已存栏有机黑猪1200头。随着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翼龙贷开始为毛智军提供增值服务。“我打算在顺平县做一个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那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帮助贫困农户发展有机黑猪养殖。翼龙贷为我们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为每个农户提供6万元的贷款,让他们有脱贫致富的本钱。我也在设想,将来能否通过翼龙贷的网络帮我再扩大点销路。”毛智军说。
  事实上,已经有P2P平台开始提供这种增值服务。去年,另一家P2P网贷平台宜信和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的一些苹果种植户合作,搞了一个基于互联网众筹平台的“宜苹果”项目。一方面,宜信通过资金服务,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去发展苹果种植。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帮助农户发布广告,不仅提升静宁苹果的知名度,拓宽了销路,还让“宜苹果”的销售价格比普通苹果每斤高出0.5D1元,为农户户均增收上万元。
  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金融离农民并不遥远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无疑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字眼。互联网开放、多元的特性,给金融市场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各大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既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投资方式,也给资金需求者带来新的融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内仅P2P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
  说起P2P网贷平台这种融资服务新模式,人们总觉得它和“离网”的农民之间,尚有些遥远。
  但在毛智军看来,“一点都不远。现在不仅我在用P2P借贷,还推荐给有需要的朋友,他们若想借一二十万贷款应急,也都愿意用这种方式。而且,现在村里各家各户基本都开通了网络,即便大人不会上网,让孩子帮忙上传一下资料也很方便。”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8%,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与此同时,农村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些都为P2P等互联网金融新模式走近农民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理论上讲,通过网贷平台,放款人和借款人可以直接对接,信息透明,纯线上模式运作效率更高。但事实上,目前开展“三农”业务的P2P平台全部运用了线上线下结合(O2O)的模式,以更加契合农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宜信普惠农贷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许超说,“P2P进入农村,不可能完全依靠在线远程批贷,必须依靠线下。让信贷员到农户家里去做入户调查,并对他们的现金流做分析,了解他们的还款能力和意愿。然后将审批中的一些环节进行移动互联网化,节约操作时间和成本。” 据介绍,依托自营的营业网点,目前宜信最快可以在8个小时之内完成入户调查、分析和资金对接的工作。
  翼龙贷更是把线上线下结合发展成同城O2O模式,线下的加盟商负责本地借款人的数据采集以及贷前、贷中、贷后的服务。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认为,“虽说纯线上模式是P2P网贷行业发展的未来,但由于‘三农’客户通常都缺少完整的信用记录,传统的信用评估模型对于他们意义不大,纯线上模式存在诸多阻碍。相反,基于人情社会的线下审核往往更加有利于风险防控。”截至目前,翼龙贷平台交易总额已超过46亿元,借款人中来自“三农”的比例超过90%。
  解决贷款难题,P2P仍是传统金融渠道的补充
  虽然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其中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尤为突出。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P2P行业与农村金融同样起于“草根”,其相通的精神内核可以帮助P2P成为解决农村金融难题的重要手段。但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看来,目前我国P2P本质更接近互联网小微贷,只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补充,还远远不能撼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也认为,“P2P虽然在向小额借贷、普惠金融回归,但这种模式对于缓解农村金融困境的作用应该是非常有限的,不能预期太高。一方面,目前P2P发展仍处于野蛮生长的时期,行业规范性和平台的约束性、风险控制能力、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等都有很大的不稳定性。P2P解决农村金融困境到目前为止还只能起到对传统金融渠道的补充作用。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欧美P2P发展较快的阶段,它们的农村金融问题也不是依靠P2P来解决的。”
  对于解决农民贷款贵的问题,人们似乎更不看好P2P网贷平台。据了解,目前向“三农”提供信贷的P2P平台将借款人的综合费率通常定在20%D25%左右。这个费率虽然较民间借贷要低,但较银行利率则高出不少。“这个事儿得看怎么看”,毛智军说,“银行给的利息看起来低,但各种隐性成本全算上,并不比网贷平台给的低多少。而且从网贷平台贷的都是用来应急的周转贷款,额度不高,周期还短,综合成本还能承受。”
  王思聪说,“我们的资金来源于众多分散的投资人,资金成本肯定要比银行高。而且农民贷款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可获得性,要让农民能贷到款。目前网贷平台的‘三农’借款人多以农户家庭为主,他们自雇佣的用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平台又针对农业生产周期为他们特别设定了还本付息方式,这些能有效降低农户对利息的敏感性。”
  “解决农村金融难题,不仅是解决融资渠道问题。未来更需要建立综合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平台,除融资外还能提供一系列配套的服务,推动农村企业、居民培育个人信用意识、管理水平以及未来成长能力,在这方面互联网金融大有可为。”杨涛说。
  ◆延伸阅读◆
  P2P金融又叫P2P信贷。其中,P2P是 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P2P金融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实现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据借款人发布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贷。
初审编辑:周海升
责任编辑:安蕾蕾
坐落在济南市文化西路、具有典型民族风...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数据加载中...农村民间金融的筹资方式有哪些?信用问题如何解决?
【Tassandar的回答(118票)】:
农村筹资的方式的话有很多。
例如贷款,农信社支农贷款,农村向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保证贷款,当然更多的就是,农村的对高利息有着非常的痴迷,倒了一片又来一片,什么赛马会红花会各种名词层出不穷,集资赌博的又集资买地,利用庞氏骗局继续这个左轮游戏的大有人在。
但是如果说真正的融资手段。也就是说农户真正能融到钱的。其实只有民间借贷。
农村农户中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融到资的原因主要几点
1.产权物权不完善,抵押物的问题
农户在银行是贷不了款的,因为农户没有抵押物。现在城里人用钱可以把车子房子抵押给银行换取现金,但是农村的房子是没有产权,土地是集体的,抵押不了;而耕地,牧地,林地都是国有资产,根据担保法这些也没办法抵押;而承包土地也是在法律上存在问题,无法确定物权。
所以这种没有抵押物的问题让银行没法放贷款,只能寻求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其实也不愿真正给农户贷款,因为农户贷款的风险太大。
2.在没有规模化以前的农业生产是一种高风险产业。
农户的种植,采摘,养殖等行为在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以前是一种高风险业务,来一笔贷款刚把种子种上可能今年大旱,没了;果树刚种好一年,冬天遇到奇葩霜冻天,死光了;养殖更不用说了,冷水团冷死,禽流感病死,大水冲死。
真正乡镇下敢放一点的农业贷款主要还是农业企业,例如食品加工,农产品贸易,木材加工等等。
而这种企业,如果小一些同样存在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产品价格一个波动就足以致命。例如食品加工业,原材料的涨价是没有能力传导到下游去的——例如说地摊上那么多糖果,有的原料是甘蔗,有的原料是椰子,有的原料是小麦,有的原料是奶油猪脂肪等等,你这个贵了,别人就吃那个了,在没有品牌效益之前谁都没有涨价的能力,原材料一涨价,企业就赔本,基本上各种作坊都是这样,行情好赚两年,行情差又倒了,这种状态哪个金融机构敢给钱?
所以银行除了县城里的大一些企业,其他的还是不敢放。所以村镇银行,农信社什么靠什么赚钱,主要就是靠放那些不是涉农贷款的贷款然后骗财政涉农贷的补助来赚钱。四大行、城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大家挤在县城里互相抢。到最后就是同质化竞争、不良比例根本不敢看,而钱总是从农村流到县城,国家越是希望钱留在农村,越是留不住。
3、没有专业化人才。
金融机构没有懂农业的,一帮农户有融资需求,这个行当,这笔生意弄赚钱么,能赚多少钱?风险多大?不知道,没有懂的。只知道问:“你们有能抵押的么?”
现实比这个还残酷,金融机构里面还经常没有懂金融的。现在县以下,有能耐的人哪个还会留在村镇里面,真能耐读书出去的哪有愿意回来的。各种农村城商行村镇银行里都塞满了各类不学无术的地方关系户,法院的银监的人行的当地土霸王的等等、里面的人留着存款留两年有能耐的跳去国有银行,没本事的继续混吃混合,一帮纨绔子弟连自己金融方面的知识都弄不清楚又怎么会想如何开展农村业务?
而农户也是没有技术,行情基本靠蒙,一些地方作物很有特色可以做出特色,但是由于产业模式都是农民种---贸易企业(个体户)去收----企业去收集装包装卖。产品质量完全得不到保证。产量一上去就只能各种以次充好然后崩。缺乏真正了解农业生产、农业贸易的人才进行整合管理,导致中国农业发展一直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效率低下,靠天吃饭的问题严重。
各地地方往下金融业监管都十分严格,严格,而且效率比一线城市慢得多得多,同样一个事一线城市你敢说这是几天几天没干完我可以举报你,在下面给监管报的东西你还要跟爷一样伺候着,人家爱看看一眼,不爱看就不看。什么创新业务根本扯淡,地方监管那有空研究那么多东西,只要什么都不变,总是不会错的,政府官僚及其严重。那种地方监管芝麻点小官的俗气嘴脸,看一遍真的就够了。
结果就是本来邮储信用社村镇银行就开展不了什么业务,在异地支付结算、通存通兑、金融票据方面就开展不了,其他像擦擦边的业务也开展不能,最后就是大家一起存存存大家一起贷贷贷,一起不良,一起死。
至于什么如何控制风险,如何处置不良如何讨债什么的真的没有什么可说的。例如...找地头蛇/法院关系把全家关起来等你还钱来赎的什么的.....
【XiCao的回答(16票)】:
正如 所说,当前农村民间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民间借贷。对于民间借贷来说,顶多就是看看借款人家境如何,打听一下收入啊信用啊什么的,真心谈不上什么风险控制。
在正规融资渠道方面,风险控制措施,其实与其他贷款的差别不大,主要是在细节方面的变化。
一是贷前调查。其实这点没什么可说的,就单一农户来说,统共那么点财产那么点事,基本上一眼就能看清楚,又不像企业贷款还有个报表核实的问题。所以,调查的重点还是放在借款人个人情况上,比如这个人平常讲不讲信用啊,人品怎么样啊,有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之类的。就这点来说,还不如民间借贷搞得清楚,起码人家乡里乡亲的,更熟悉。当然,对于农村互助社之类的组织,其实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创新担保。各家机构做,其关注点都在创新担保上,并且也确实搞出了不少听起来很美的东西。比如说,联保体(这个大家都熟,不细说,反正目前来看是呵呵了),合作社模式(其实就是个扩大化的联保体),龙头+农户模式(对龙头企业授信,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提前锁定销售),农业补贴受益权质押()等等,当前最热闹的是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乃至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当然,目前看来各种模式要么只是一个政绩宣传没有大规模推广,要么已经遇到了大问题。
三是农业保险。事实上,我以为农业保险才是真正解决农村金融风险的特效药,但由于农业保险成本较高,目前只有几家大保险公司在做,而且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也没有跟上,目前做得量比较少。
至于后面的贷后催收,一方面金融机构不懂农业,另一方面如果真出现不良了,农民也真无钱可还,做不出什么花样来。
有人提到尤努斯模式。说实话,我并不认可尤努斯的“穷人银行”小额信贷模式,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甚至还更糟糕。一方面,非营利性质的小额信贷不具备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尤努斯模式下的信贷额度真是太小,杯水车薪;第三,尤努斯模式其实是附带高利率的(只不过是因为金额太小没显现出来),这让其在印度、墨西哥等国的实践均遭失败,甚至有不少借款人因此自杀。
【江楠的回答(20票)】:
就我了解,农村的贷款来源主要为三类机构。
第一个是村镇银行。2006年国家开始鼓励成立村镇银行,初衷是希望村级或县级能够拥有自身的社区银行,为当地百姓服务。但这种目的并没有真正实现,因为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必须是商业银行,它们往往只把村镇银行当成自身的分行,外生于农村经济,没有结合农村实际提供适合的金融服务。就算近些年,商业银行下沉业务,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却也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它们更多会把钱贷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企业或农村的养殖大户。普通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依然无从解决。
第二个是村级资金互助社。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合作金融模式,它在社员之间开展信贷业务,及时满足农户小额的、频繁的信贷需求。因为社员相互熟悉,在一定程度上也防范了道德风险的发生,而贷款采用联保形式,所以也无需抵押担保,很受农民欢迎。但监管部门觉得村级资金互助社的监管难度太大,所以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得到批准成立的村级互助资金也只有49家。此次发布的一号文件在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特别提出了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也许村级资金互助社在未来会有更多发展。
第三个是小额信贷公司。按照国际惯例,小额信贷是为无法享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穷人提供金融服务。它不需要传统银行所必须的抵押担保,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的农民提供自我就业的机会。可以说,小额信贷有着天然的扶贫属性。
创立小额信贷的是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尤努斯教授。他于20世纪70年代开办的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给予很多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穷人以贷款机会。尤努斯曾说贷款是一种人权,但贫困人口却失去了这种权利,从而无法释放自身的潜力与创造力。
不过发展到今天,小额信贷也开始有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商业型小额信贷机构,一个是社会型小额信贷机构。前者源于市场扩展,当城市的金融市场慢慢趋于饱和,巨头们的触角自然而然就伸向了广大的农村市场,阿里、京东都在近期表示要涉足农村金融,就属于此种策略。后者则有着公益属性,多以扶贫为社会目标。它们的贷款对象一般是较为贫困的农户,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女性。但这些小额信达机构因为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所以面临很多困境。社会型小额信贷的第一笔资金多来自政府或国际NGO的资助,当政府或NGO不再提供资金时,它们便会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无法充分满足当地贫困农户的资金需求。在国外,一个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解决了这个问题。2005年,马特·弗兰纳创办了公益网站Kiva,让全世界的人可以通过该网站借款给东南亚的社会型小额信贷机构,或提供小额信贷的NGO,再由它们把资金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由此,源源不断的社会资本便可以注入小额信贷机构,让其可持续发展下去。国内也有一个类似的网站——宜农贷,让认同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人通过平台借款给偏远地区的农村妇女,帮助她们自力更生。此次一号文件指出要搭建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平台,宜农贷算是一种让社会参与扶贫的有益尝试。
社会型小额信贷并没有在国内引起太多的重视和认同。社会型小额信贷在中国已经发展了近20年,至今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实际上,社会型小额信贷对发展普惠金融至关重要,因为它让金融不再只是大资本家的游戏,而是通过给予穷人贷款机会来促进社会更为公正、平等。
【伯伦的回答(6票)】:
通俗说法称标会或做会,是民间一种小额信用贷款的型态,具有赚取利息与筹措资金的功能。互助会的起会人称为会首(或称会头),其余参加互助会的人则为会员(或称会脚)。
起源于福州民间,后来传到温州,对后来温州商人的崛起有直接的关系。会中的系统分为“会头”(即发起人)和“会仔”(即会员),有些会员入会还需要有担保人推荐。发起人一般是为了做生意才做会的,而会员入会则是为了以防万一,当急需用钱时,不需要向人借。
三、运作方式
会首起会之后,可以向所有会员收取首期全数会款,之后每期会员所缴交之会款则需交给得标会员。互助会按照会员缴交会款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内标式”互助会和“外标式”互助会:
内标式互助会:得标会员每期应支付金额为起会时约定的会款数额;未得标会员则支付起会时约定的会款数额扣除该期得标会员的标金(利息)。
外标式互助会:得标会员每期应支付金额为起会时约定的会款数额加上得标时的标金(利息);未得标会员每期应支付金额为起会时约定的会款数额。
每个月,会内都要进行一次标会,出价最高者可取走当月所有的会费。会费是规定不变的,但中标者所得的所有会费又不是完整的会费。比如,一个会的会费为500元,标会的最低出价为100元,如果一个会员出价260元,是最高价,那么会中的所有会员只需给这位会员240元(会费-最高价=所付金额)。但如果所有会员出价都是100元,那么就由第一个出标的会员投中。这种情况在标会当中经常会有出现,因为大家都不急着用钱,而且,一但标中,以后就不能再标了,只有付费的份了,每个会员都只能标中一次,大家都想在急需时才标中。另外就算一个会结束,都没有急需要钱的,只要能够等到是最后一名标中,那么他所能够收到的会费将是最多的(500 - 100 = 400,会员数 = 所得金额)。
会员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自己何时标会有所期待。以内标会为例,通常急需用钱的人会倾向于先得会,以加快资金流动,此亦为会首发起互助会的目的。而资金较充裕,并不急于套现的会员,则会倾向于最后得会,因为所得利息最多。也就是说,中间得会的人,在时效、利息各方面都无优势可言,所以多数人不愿意在中间中标。在有些起会初即规定会员得标顺序的互助会中,会首多只好安排自己的至亲之人在中间得会。
【赤九的回答(3票)】:
有点跑题,不过还是可以看出点东西,不过就是拿着自己的名声和忽悠着亲友名声去借钱,成了就是本事大,失败了就是异想天开,融资?别说那么高端,就是拿一些小恩小惠高利息去迷惑什么都不懂的人罢了。
【赵鸿远的回答(3票)】:
信用问题怎么解决?目前来看基本没法解决
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事例:
某个农民为了申请贷款,从邻村借来十头牛,等银行的人登记完了,再送回去……以此获取高额贷款。
某村用户用自己房子抵押了十万,期限到了,还不上,银行只能把房子收上去拍卖。可是周围都是邻居或者亲戚,谁也不会买,买了房子的人会受到周围人的排斥,最后银行要么折价卖给贷款人,要么不卖砸手里。
大多数农民认为银行的钱是公家钱,公家有的是钱,可以不还。甚至信用社都是公家的……当时调研时候一个村的包括村长都认为信用社是国家的,不需要赚钱。所以村里办的互助社还有亲戚之间的借贷偿还比例远高于银行(知乎上也有不少认为银行不差钱 亏了国家会给补的)
主要融资手段大体有村镇银行,互助社,合作社,亲戚之间借贷,高利贷。
农村金融相关贷款也有不少,比如土地收益保障贷款,因为土地承包权不可流转 所以即使农民还不上也无法把土地收上去
但是 假设农民用三分之一的土地就能保证他们能用这些土地生产生活 当还不上贷款 银行先把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交给第三方耕种 承包权还在农民 不过这些耕地的收益用来偿还贷款 当贷款还清 土地还给农民耕种
虽然是擦边球 不过吉林省政府还算支持 在梨树县进行了试点 额度为十万 我们当时调查 有几户使用贷款购买农机
两篇论文相关……还没开始写……先挖坑……写完了再回填……
【Simon的回答(0票)】:
我们村那就是本来就有钱的人家儿,开一个XX投资理财(有的是加盟形式的、有的就自己直接开、还有的不开但是邻里都知道),主要是高利息吸引你存钱,然后放贷,至于他们有没有其它投资我就不知道了。形式一般就直接用张纸手写个条,盖章按手印。我当时还劝我妈不要存,不过一般不会全存进去的,大头还是在银行。农村的话天高皇帝远,没有很规范的东西,野蛮生长。注意是村不是镇…
信用问题我们村我了解到的是没有什么控制的,就一个借条,按个手印。但是我妈就是信这个!这是农村的规则,都是按这个来。至于那些被制裁的什么非法集资什么的,我们村是没有,因为做的不大,资本实力有限,利息没有高的离谱。被制裁的一般是从县城这些大地方来的资本,搞的比较大,利息高的离谱,但是也不是说每个人都信的,农村人挣钱难,出钱更难。这些人一般都是广撒网,遍布很多村,基数大所以数量才上去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利用这个挣钱,我是觉得至少是现在没前途,你爸妈如果是农村的你可以让他们弄这个,就在自己村,挣不了大钱,但是他们老两口绝对可以在农村属于第一阶层。
农村有农村的规则,城里的不见得适用。就像我一直在外读书,现在回到家,家里那些规矩真是一窍不通…
【桃子的回答(0票)】:
我家就是农转非,家人也确实参与其中;
现在能够构成农村民间金融融资是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1、手上有闲钱;
2、大多数参与融资的人员均为农转非,且拥有多套征服征地而分的房产;
3、区政府或者当地民营企业,尤其是地产或者主营龙头企业有融资需求的;
而所谓的农村合作社以及银行更多扮演的角色仍然爱是储蓄的角色,并牵扯不到他们承担起的融资角色;
而提到的电商平台涉及农村融资,更多还是偏年轻人,靠自己劳动力的小存款,更多形式还是支付宝等大流量、高认知度的平台;
仅为个人了解现状,并不代表未来。
【SameoneRick的回答(0票)】:
以我们这里为例,村里几乎所有的融资方式都是依靠一呼百应/信用社下来以某名目套现/拆迁后成立投融资“机构”这几种形式,村民们的血汗钱、脑汗钱都一股劲地飞进了私人账户,只知道可以赚钱,却疏忽了财产的保护,如此种种,名义上的保护人系于村长一人,可villager都知道村长的角色是什么
【谢远的回答(0票)】:
最常见的就是老鼠会,其实就是庞氏骗局,这是基于目前国内农村不健全的产权关系,和信用体系所决定的。
【沙马力的回答(0票)】:
农户的融资难问题:
从农户的角度来看,非产业化的农业抗风险能力太差,所以几乎没有正规的金融机构愿意贷款的;再加上一般农户家庭资产一般是非流通的宅基地,所以缺乏抵押物为申请贷款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另外说一句,部分农户文化水平太低,借款人教育比较难以开展。
另一方面从银行(楼主只了解银行)来说,由于三农业务风险大,单笔金额小,成本高,所以导致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倾向于向大企业贷款,既风险可量化又回报丰厚,何乐而不为呢?通过任务摊派的三农任务被金融机构视为政治负担,因此金融机构既要发放农户贷款,又要严控总量,做了许多年都还是原来那几个客户,对从业者的农业基础知识几乎没有要求,于是许多年轻的信贷员不懂农业,就愈加无法对风险进行精确的估计,陷入一个循环。
因此建议加快产业化、规模化脚步,把分散的农户拧成企业,通过有序的分工合作,识别市场风险,避免无序发展,规范内部流程,提高自己的评级,这样一来就能提高自身的吸引力,然后蜜蜂才会蜂拥而至么。
在抵押物方面,对农村复杂的土地性质加以规范,除了宅基地流转外,还有不明不白的集体用地等等…
感觉说了这么多,基本就是国家目前提倡的…浪费口水…请看新闻联播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份子钱应该算!
方式灵活,无息,满足农村的短期资金周转需要。而且,越是穷的地方金融越不发达的地区,这玩意越重,大到红白喜事,小到乔迁新居,都可以摆一桌收人情份子钱。
【刘仨的回答(0票)】:
农村的许多问题其实很少是理论问题,更多的是认知问题,也就是乡土中国的人情故事。
农业银行、邮政储蓄、信用社,这是农村乡镇比较普遍的正规金融机构,的确,他们的从业人员存在“世袭”,我一个高中同学就“世袭”去信用社上班了,水平不会很高,这是实话。但是任何正规的金融结构都存在系统的风险规避体系,只是在地方会有具体的做法。
前面有说农户的抵押物问题,这些金融机构都有特定的“免抵押小额贷款”,当然风险规避和资质审查是另一说。除了抵押物以外,一个更重要的条件是“担保人”,担保人概念很多都是利益无关的人情认可,也就是下文所说的口碑。
民间借贷可以说是主流,前面诸位说,抵押物概念、风险、信用等问题,就成为了常识类的人情问题,一种更原始的做法,因为农村面对的群体小,各家各户基本知根知底,小额的借款全凭“人情”,大额的借款则是个人几十年的口碑。
当然,有为了高利息甘冒风险的借款者和贷款者。
==========说故事的分割线==================
我一个叔叔,几年前行情好,他干脆成为了我们当地“最靠谱的金融结构”,亲戚们有钱存他那里,利息自然会高一点,而且也比信用社灵活,他拿了钱一是投资,二是借贷,借贷会遇到很多问题,没钱还的,高风险高利息的。(我在想匿还是不匿呢,这个非法融资的帽子太大了·······但是都是亲戚,所以规避了这条,借钱的利息也不高,没有碰触高利贷的红线)
有人介绍外地的商户想高息借钱,但是他不干,这样的风险是经验、常识的积累;也有人借钱不还,农村地方,虽然信用概念不全,但是借钱都是从小钱借到大钱,欠小钱不还,大钱当然没门(所谓先借小钱一步一步套大钱的做法,没有遇见过,因为他们都知根知底,你借钱干什么,能不能行,都有底)。
我们家找他借钱,打个电话就去拿钱了。我们家也得借钱,数额一年到头差不多有7位数,村里有专门的“民间借贷人”,当年什么都没有时,凭的是家里多年的口碑,现在凭的是信用,信用社和农行会找上门来贷款,但是我们会预估利息支出,考虑选择。
======= 结论================
所以,农村其实是一个更注重人情的社会,口碑代替了信用,种田的人,要借几千农耕,这是很简单的事,你的田多了,借几万也没问题,如果是借钱做副业、商业,原始的借贷,更多是凭借个人、家庭的信用——别人认可你,觉得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可行。
所以,如果想在农村融资,没有等价资本,你可以有等价的口碑,所以,在农村的朋友,没事少去打麻将,见人客气点,做事利索一点,借钱不是问题。如果是有闲钱要借出去,你得在农村经营很久,了解大多数人的状态,他们的经营状况;别贪心,别人可比你更贪,而且他们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也不敢恭维。
【李小双的奥利奥的回答(0票)】:
【杏树的回答(0票)】:
在农村融资主要还是通过圈内民间借贷,不外乎两种方式,向熟人借、向熟人的熟人借(前者提供担保)。这里不讨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甚至是集资诈骗。
关于信用方面。熟人之间的短期借贷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电话,最多再写张借条。可见民间信用基础的维系至关重要,一旦垮塌,要想重建,呵呵……其它的诸如高利贷利滚利钱生钱之类的资本游戏多是有厂房、房产车子等作抵押,不过最终发生民事纠纷抵押物的利益归属存在争议。这也凸显出我国农村现代金融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不规范引导下的畸形发展是个隐患,这样的棘手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真正普惠的普及与深入(不应该是我一厢情愿!),新型城镇化下的农业现代化对发展农村金融是重大利好,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你我都不应该再错过这样的机会了!
小草,没人心疼,也在生长。
深山的野花,没人欣赏,也在芬芳。
【王育林的回答(0票)】:
民间借贷真心的...反正一般人不好借,借了利息高,但是手续不麻烦真心的,基本上谈不上担保那些
【呵呵呵呵的回答(0票)】:
很多人都说到高息贷款给投资担保公司,今年的房地产低迷,房卖不出去,许多担保公司贷款收不回来,苦了这些农民,债务讨不回来,老板跑路,只得请求政府,这种情况全国各地都有
【大力小水手的回答(0票)】:
在嘉兴这边,据我了解,很多人首选民间借贷,2分左右的利息。第二个就是选择农村合作银行做农户贷款,额度不高,利息低,以村里组织联保为主。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金融 投贷联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