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分红股份分红公告到帐,个人帐户总投入资金怎么会少很多

&&哈药股份[600664]新闻源 财富源
手握22亿元利润不分红 哈药股份缺钱更缺时间?
&&来源:&&作者:臧允浩&&责任编辑:王文举
  2月7日,发布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50%。
  虽然,哈药股份的净利润喜获增长,但投资者却难在短期内与上市公司分享这一喜悦了。根据哈药股份七届五次董事会决议,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获得通过。其中高达22亿元的可供分配利润将不予分配。
  哈药股份将此次决定归因于“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运营的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的投入和终端的开发力度”等原因。实际上,近年来哈药股份已向市场终端的营销变革发力,意在改变过去依靠巨额广告拉动营销的僵化模式。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营销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司发展战略、产品结构都需要下功夫,并非只是建设几支营销队伍便能解决。“22亿利润不,可以看出哈药股份很缺钱;同时,营销模式的变革也需要时间,很难一蹴而就。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市场留给一个企业的时间却并不多”。
  22亿元可分配利润仍是大饼?
  根据哈药股份发布的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50%;每股收益0.13元。实现营业收入165.09亿元,同比下降8.75%。
  对此,哈药股份解释称,由于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外埠商业子公司不再纳入其合并范围;同时受医保控费、各地基药使用政策、招标政策等行业政策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售收入下降;受新版GSP认证影响,公司部分商业客户业务量下降,影响公司销量;此外,公司所属工业企业实施新版GMP认证,造成公司个别产品产能不足。
  与年报同时发布的还有哈药股份七届五次董事会决议的公告,该公告显示,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获得通过。其中高达22亿元的可供分配利润将不予分配。
  哈药股份表示,在公司 2014 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2.76亿元,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按母公司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760.38万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21.12亿元,扣除2014 年已分配现金股利1.27亿元,2014 年可供分配利润为 22.34亿元。
  对于此次不分配利润的原因,哈药股份则解释称,近年来,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运营的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为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的投入和终端的开发力度,同时,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实施技改项目,公司仍需投入较多的改造资金。鉴于公司利润实现情况及公司未来发展需要,为保证公司生产运营所需的现金流充裕,降低公司因外部融资产生的成本,经公司董事会研究,本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未分配的利润将继续留存公司用于再发展,未来以更好的发展来给股东更大的回报。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哈药股份历年公告发现,哈药股份自上市以来的11年累计分红 14 次,累计分红金额为 27.81 亿元。
  去年4月,哈药股份曾发布了《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14 年-2016 年)》(下称《股东回报规划》),提到“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利润分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显然,以目前的预案来看,哈药股份2014年并不存在现金分红。因此,有股民在股吧里抱怨“哈药无诚信,没有兑现每年分红的承诺”、“这一利润分配的预案应该叫做利润不分配预案”。
  不过,在《股东回报规划》中,关于现金分红的条件共有四项,分别为(1)审计机构对公司该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公司年度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即公司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为正值;(3)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无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募集资金项目除外);(4)公司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能够满足公司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
  对于此次(2014年)无法实现现金分红的具体原因,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哈药股份证券部,对方表示:“一切以《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中的原因为准”。
  不分红背后:机构减持、营销短板难补
  哈药股份12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于日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知,获悉建银投资于日至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9188.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减持后建银投资持有公司股份降至7.07%。
  数据显示,2014年二季度时,有71家机构共持有哈药股份38.55%的流通股,日统计的数据显示,此季度持有公司股票的机构虽然只有11家,但持股比例却增长到了39.23%。然而,到了2014年第四季度,仅剩三家机构持有1.14%的股票。
  实际上,在机构纷纷减持避走的背后,是哈药股份差强人意的业绩。虽然,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2013年度净利润增加46.50%。但不得不提的是,2013年的净利润仅为1.69亿元,与2012年度的净利润相比已下降了66.24%。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度财报披露,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内的三家公司共为哈药股份贡献了共计4.05亿元的净利润,但哈药股份最后的净利润仅2.47亿元。
  而在现金流方面,公司2014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5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53亿元。在如此紧张的现金流下,哈药股份选择不分红便不难理解。
  在哈药股份往年的财报中,广告费用支出一直备受关注。在公司的2014年财报中,其广告费用为5.40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3.27%,与往年高昂的广告投入比例相比,已明显下降。史立臣认为,广告费用的大幅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公司业绩。
  实际上,哈药股份以广告拉动营销的模式一直深受业内诟病。相关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哈药在国内各大卫视投放广告,每位电视观众打开电视机,十分钟之内,无论哪个卫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都可以看到三精制药和哈药六厂的广告。
  据哈药股份相关财报显示,2010年,广告费用为3.66亿元,2011年增长为4.14亿元,增幅超过其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三精的OTC品种更多,因此广告投放力度也更大,2010年广告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21.9%,2011年这一比例也高达14.1%。
  在一定时期里,“哈药模式”给哈药集团创造了销售奇迹,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强势广告制造市场需求并实现盈利剧增的“哈药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哈药股份2013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便是印证。
  史立臣认为“在‘哈药模式’成功的背后,忽略了企业的终端布局,真正缺少的是终端拉动力,市场划分粗放,缺乏立体精细化的市场布局规划。
  “为了弥补过去的营销短板,哈药集团从2013年便开始营销变革,加强终端布局,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司发展战略、产品结构都需下功夫,并非只是建设几支营销队伍就能一蹴而就”,史立臣表示,“营销模式的变革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时间。2015年是的招标大年,这也正好是考验其营销变革成绩的时候”。
  据悉,截至今年年初目前已有近半省份开启了新一轮的药品招标,而卫计委文件要求各省在2015年6月前完成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预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省将加快招标进程。
  “药品招标很考验药企的营销能力、政府事务能力,哈药短期内营销模式变革很难见到成效”,史立臣认为,作为老牌国企,哈药在营销模式的变革还要依托,从根本上改变老国企思维,而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哈药股份与三精制药之间一直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这反映出公司整体战略布局、产品结构上的诸多不足,所以单纯变革营销模式也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市场留给一个企业的时间却并不多”。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目前哈药股份与三精制药均已停牌。相关公告显示,公司正在筹划解决与控股子公司三精制药同业竞争有关的重大事项。
哈药股份(600664)
高清图集赏析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手握22亿元利润不分红 哈药股份缺钱更缺时间?
2月7日,哈药股份发布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50%。虽然,哈药股份的净利润喜获增长,但投资者却难在短期内与上市公司分享这一喜悦了。根据哈药股份七届五次董事会决议,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获得通过。其中高达22亿元的可供分配利润将不予分配。哈药股份将此次决定归因于&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运营的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的投入和终端的开发力度&等原因。实际上,近年来哈药股份已向市场终端的营销变革发力,意在改变过去依靠巨额广告拉动营销的僵化模式。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营销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司发展战略、产品结构都需要下功夫,并非只是建设几支营销队伍便能解决。&22亿利润不分红,可以看出哈药股份很缺钱;同时,营销模式的变革也需要时间,很难一蹴而就。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市场留给一个企业的时间却并不多&。22亿元可分配利润仍是大饼?根据哈药股份发布的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50%;每股收益0.13元。实现营业收入165.09亿元,同比下降8.75%。对此,哈药股份解释称,由于公司控股子公司三精制药的外埠商业子公司不再纳入其合并范围;同时受医保控费、各地基药使用政策、招标政策等行业政策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售收入下降;受新版GSP认证影响,公司部分商业客户业务量下降,影响公司销量;此外,公司所属工业企业实施新版GMP认证,造成公司个别产品产能不足。与年报同时发布的还有哈药股份七届五次董事会决议的公告,该公告显示,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获得通过。其中高达22亿元的可供分配利润将不予分配。哈药股份表示,在公司 2014 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2.76亿元,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按母公司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760.38万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21.12亿元,扣除2014 年已分配现金股利1.27亿元,2014 年可供分配利润为 22.34亿元。对于此次不分配利润的原因,哈药股份则解释称,近年来,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运营的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为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的投入和终端的开发力度,同时,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实施技改项目,公司仍需投入较多的改造资金。鉴于公司利润实现情况及公司未来发展需要,为保证公司生产运营所需的现金流充裕,降低公司因外部融资产生的成本,经公司董事会研究,本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未分配的利润将继续留存公司用于再发展,未来以更好的发展来给股东更大的回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哈药股份历年公告发现,哈药股份自上市以来的11年累计分红 14 次,累计分红金额为 27.81 亿元。去年4月,哈药股份曾发布了《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14 年-2016 年)》(下称《股东回报规划》),提到&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利润分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显然,以目前的预案来看,哈药股份2014年并不存在现金分红。因此,有股民在股吧里抱怨&哈药无诚信,没有兑现每年分红的承诺&、&这一利润分配的预案应该叫做利润不分配预案&。不过,在《股东回报规划》中,关于现金分红的条件共有四项,分别为(1)审计机构对公司该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公司年度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即公司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为正值;(3)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无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募集资金项目除外);(4)公司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能够满足公司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对于此次(2014年)无法实现现金分红的具体原因,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哈药股份证券部,对方表示:&一切以《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中的原因为准&。不分红背后:机构减持、营销短板难补哈药股份12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于日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知,获悉建银投资于日至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9188.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减持后建银投资持有公司股份降至7.07%。同花顺数据显示,2014年二季度时,有71家机构共持有哈药股份38.55%的流通股,日统计的数据显示,此季度持有公司股票的机构虽然只有11家,但持股比例却增长到了39.23%。然而,到了2014年第四季度,仅剩三家机构持有1.14%的股票。实际上,在机构纷纷减持避走的背后,是哈药股份差强人意的业绩。虽然,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2013年度净利润增加46.50%。但不得不提的是,2013年的净利润仅为1.69亿元,与2012年度的净利润相比已下降了66.24%。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度财报披露,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内的三家公司共为哈药股份贡献了共计4.05亿元的净利润,但哈药股份最后的净利润仅2.47亿元。而在现金流方面,公司2014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5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53亿元。在如此紧张的现金流下,哈药股份选择不分红便不难理解。在哈药股份往年的财报中,广告费用支出一直备受关注。在公司的2014年财报中,其广告费用为5.40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3.27%,与往年高昂的广告投入比例相比,已明显下降。史立臣认为,广告费用的大幅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公司业绩。实际上,哈药股份以广告拉动营销的模式一直深受业内诟病。相关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哈药在国内各大卫视投放广告,每位电视观众打开电视机,十分钟之内,无论哪个卫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都可以看到三精制药和哈药六厂的广告。据哈药股份相关财报显示,2010年,广告费用为3.66亿元,2011年增长为4.14亿元,增幅超过其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三精的OTC品种更多,因此广告投放力度也更大,2010年广告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21.9%,2011年这一比例也高达14.1%。在一定时期里,&哈药模式&给哈药集团创造了销售奇迹,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强势广告制造市场需求并实现盈利剧增的&哈药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哈药股份2013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便是印证。史立臣认为在&哈药模式&成功的背后,忽略了企业的终端布局,真正缺少的是终端拉动力,市场划分粗放,缺乏立体精细化的市场布局规划。&为了弥补过去的营销短板,哈药集团从2013年便开始营销变革,加强终端布局,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司发展战略、产品结构都需下功夫,并非只是建设几支营销队伍就能一蹴而就&,史立臣表示,&营销模式的变革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时间。2015年是中国医药的招标大年,这也正好是考验其营销变革成绩的时候&。据悉,截至今年年初目前已有近半省份开启了新一轮的药品招标,而卫计委文件要求各省在2015年6月前完成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预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省将加快招标进程。&药品招标很考验药企的营销能力、政府事务能力,哈药短期内营销模式变革很难见到成效&,史立臣认为,作为老牌国企,哈药在营销模式的变革还要依托国企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老国企思维,而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哈药股份与三精制药之间一直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这反映出公司整体战略布局、产品结构上的诸多不足,所以单纯变革营销模式也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市场留给一个企业的时间却并不多&。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目前哈药股份与三精制药均已停牌。相关公告显示,公司正在筹划解决与控股子公司三精制药同业竞争有关的重大事项。
相关个股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所属概念: -
| 所属行业: - 所属概念: -
11月13日晚间,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
0102030405
新闻直通车
01020304050607080910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登海种业@波段兔王伟 :老师好,登海种业从现在放到年...11年14日 15:21:$$ 下午3:15:20 而大盘技术上,周一会去碰一碰3545点...11年14日 15:03:$$ 补充:鸟类之所以会生蛋,是因为体内温度过高,受...11年14日 13:18:我绝对不是个托儿,告诉你们一个投资理财网站,网址:...11年14日 12:00:屎人就是屎人,不会因为他有多高学历、镀金海外、人缘...11年14日 11:47:深圳丝足会所,上门按摩,请预约或扣扣268...11年14日 10:38:#深圳丝足养生会所#深圳七七丝足养生Q电话1...11年13日 23:33:总结:后面行情可操作性不强,1089没能突破起到了多空...11年13日 23:05:菲律宾申博阳光城丨丨现金网!由申博总公司...11年13日 22:59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年财经中心 >
手握22亿元利润不分红 哈药股份缺钱更缺时间?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2月7日,哈药股份发布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50%。
虽然,哈药股份的净利润喜获增长,但投资者却难在短期内与上市公司分享这一喜悦了。根据哈药股份七届五次董事会决议,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获得通过。其中高达22亿元的可供分配利润将不予分配。
哈药股份将此次决定归因于“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运营的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的投入和终端的开发力度”等原因。实际上,近年来哈药股份已向市场终端的营销变革发力,意在改变过去依靠巨额广告拉动营销的僵化模式。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营销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司发展战略、产品结构都需要下功夫,并非只是建设几支营销队伍便能解决。“22亿利润不分红,可以看出哈药股份很缺钱;同时,营销模式的变革也需要时间,很难一蹴而就。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市场留给一个企业的时间却并不多”。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图
22亿元可分配利润仍是大饼?
根据哈药股份发布的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50%;每股收益0.13元。实现营业收入165.09亿元,同比下降8.75%。
对此,哈药股份解释称,由于公司控股子公司三精制药的外埠商业子公司不再纳入其合并范围;同时受医保控费、各地基药使用政策、招标政策等行业政策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售收入下降;受新版GSP认证影响,公司部分商业客户业务量下降,影响公司销量;此外,公司所属工业企业实施新版GMP认证,造成公司个别产品产能不足。
与年报同时发布的还有哈药股份七届五次董事会决议的公告,该公告显示,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获得通过。其中高达22亿元的可供分配利润将不予分配。
哈药股份表示,在公司 2014 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2.76亿元,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按母公司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760.38万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21.12亿元,扣除2014 年已分配现金股利1.27亿元,2014 年可供分配利润为 22.34亿元。
对于此次不分配利润的原因,哈药股份则解释称,近年来,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运营的市场风险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为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将继续加大市场的投入和终端的开发力度,同时,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实施技改项目,公司仍需投入较多的改造资金。鉴于公司利润实现情况及公司未来发展需要,为保证公司生产运营所需的现金流充裕,降低公司因外部融资产生的成本,经公司董事会研究,本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未分配的利润将继续留存公司用于再发展,未来以更好的发展来给股东更大的回报。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哈药股份历年公告发现,哈药股份自上市以来的11年累计分红 14 次,累计分红金额为 27.81 亿元。
去年4月,哈药股份曾发布了《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14 年-2016 年)》(下称《股东回报规划》),提到“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利润分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显然,以目前的预案来看,哈药股份2014年并不存在现金分红。因此,有股民在股吧里抱怨“哈药无诚信,没有兑现每年分红的承诺”、“这一利润分配的预案应该叫做利润不分配预案”。
不过,在《股东回报规划》中,关于现金分红的条件共有四项,分别为(1)审计机构对公司该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公司年度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即公司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为正值;(3)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无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募集资金项目除外);(4)公司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能够满足公司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
对于此次(2014年)无法实现现金分红的具体原因,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哈药股份证券部,对方表示:“一切以《2014 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中的原因为准”。
不分红背后:机构减持、营销短板难补
哈药股份12月16日晚间公告,公司于日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知,获悉建银投资于日至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9188.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减持后建银投资持有公司股份降至7.07%。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4年二季度时,有71家机构共持有哈药股份38.55%的流通股,日统计的数据显示,此季度持有公司股票的机构虽然只有11家,但持股比例却增长到了39.23%。然而,到了2014年第四季度,仅剩三家机构持有1.14%的股票。
实际上,在机构纷纷减持避走的背后,是哈药股份差强人意的业绩。虽然,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较2013年度净利润增加46.50%。但不得不提的是,2013年的净利润仅为1.69亿元,与2012年度的净利润相比已下降了66.24%。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度财报披露,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内的三家公司共为哈药股份贡献了共计4.05亿元的净利润,但哈药股份最后的净利润仅2.47亿元。
而在现金流方面,公司2014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5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53亿元。在如此紧张的现金流下,哈药股份选择不分红便不难理解。
在哈药股份往年的财报中,广告费用支出一直备受关注。在公司的2014年财报中,其广告费用为5.40亿元,占据营业收入的3.27%,与往年高昂的广告投入比例相比,已明显下降。史立臣认为,广告费用的大幅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公司业绩。
实际上,哈药股份以广告拉动营销的模式一直深受业内诟病。相关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哈药在国内各大卫视投放广告,每位电视观众打开电视机,十分钟之内,无论哪个卫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都可以看到三精制药和哈药六厂的广告。
据哈药股份相关财报显示,2010年,广告费用为3.66亿元,2011年增长为4.14亿元,增幅超过其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三精的OTC品种更多,因此广告投放力度也更大,2010年广告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21.9%,2011年这一比例也高达14.1%。
在一定时期里,“哈药模式”给哈药集团创造了销售奇迹,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强势广告制造市场需求并实现盈利剧增的“哈药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哈药股份2013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便是印证。
史立臣认为“在‘哈药模式’成功的背后,忽略了企业的终端布局,真正缺少的是终端拉动力,市场划分粗放,缺乏立体精细化的市场布局规划。
“为了弥补过去的营销短板,哈药集团从2013年便开始营销变革,加强终端布局,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司发展战略、产品结构都需下功夫,并非只是建设几支营销队伍就能一蹴而就”,史立臣表示,“营销模式的变革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时间。2015年是中国医药的招标大年,这也正好是考验其营销变革成绩的时候”。
据悉,截至今年年初目前已有近半省份开启了新一轮的药品招标,而卫计委文件要求各省在2015年6月前完成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预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省将加快招标进程。
“药品招标很考验药企的营销能力、政府事务能力,哈药短期内营销模式变革很难见到成效”,史立臣认为,作为老牌国企,哈药在营销模式的变革还要依托国企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老国企思维,而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哈药股份与三精制药之间一直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这反映出公司整体战略布局、产品结构上的诸多不足,所以单纯变革营销模式也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市场留给一个企业的时间却并不多”。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目前哈药股份与三精制药均已停牌。相关公告显示,公司正在筹划解决与控股子公司三精制药同业竞争有关的重大事项。(记者 臧允浩)
责任编辑:崔思琦 |
相关内容推荐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有研究者认为,由于国企重...
双11网购狂欢过后,商家开始集中组织发货,这...
新《广告法》正式实施以来,违法广告几项主要...
明明是刚从银行取出来的新版百元币,为什么...
国搜微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药分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