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视频,说马云与日本人当时创业的时候,找人投资,不是他说服了那个日本人而是日本人说服了马云与日本人b,用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每个创业者可能都需要一个像孙正义的投资关键人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有外媒称,阿里上市最大的赢家不是马云,是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孙正义因为阿里上市而一举成为日本首富(还有媒体说有可能是...
有外媒称,阿里上市最大的赢家不是马云,是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孙正义因为阿里上市而一举成为日本首富(还有媒体说有可能是全球首富),阿里巴巴上市就给软银贡献了超过580亿美元的回报。其实孙正义之于马云是关键投资人,而腾讯、360、小米等牛X公司都有关键投资人。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找到懂自己的关键投资人,事业就成功了一半。日本人孙正义之于马云据公开报道,1999年,孙正义主持了一场秘密的项目评估会议,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国内的互联网精英悉数到场。马云的业务讲解刚到一半时,孙正义从椅子上蹦地站起来,很认真地说:“我决定投资你们,你要多少钱?”马云吓了一跳,但让孙正义没想到的是,马云说他不缺钱,孙正义问:“那你来找我干什么?”马云回答:“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马云的反应刺激了孙正义,马云被邀请到日本详谈,孙正义提议用3000万美元换取30%股份,马云同意了,但回国之后马上后悔了。在无数创业者垂涎资金的时候,马云竟然嫌钱多,这让孙正义的助手火冒三丈,但几经调和,双方最后将投资金额定为2000万美元——钱多意味着贡献更多公司的股份。四年后,2004年2月,软银携手富达投资、华盈创投和GGV(Granite Global Ventures)等投资机构,再次向阿里巴巴投资8200万美元,其中,单软银一家便投入6000万美元。正是上述的渊源让孙正义撮合阿里巴巴接手雅虎中国、雅虎美国控股阿里巴巴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孙正义既是阿里早期的重要投资人,又是影响到阿里后来整个布局的投资关键人。南非人JP之于腾讯当新浪、搜狐、网易等公司已成规模,并通过上市获得资本支持,腾讯还是一家只有18人的小公司,QQ注册用户虽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用户数激增,服务器托管费用攀升让马化腾不堪承受,公司出现资金紧张,QQ将收费或者停止服务的消息盛传一时。马化腾曾试图作价60万元卖掉QQ,但都没人要。2000年年初,腾讯好不容易获得IDG和香港盈科总共220万美元的投资,为此出让了多达40%的股份。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 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马化腾也从MIH获得了第一笔回报(数百万美元)。当然啦,现在南非人持有的腾讯股票按腾讯高达1500亿美元的市值算,也近500亿美元。涂鸿川之于周鸿祎据《中国企业家网》报道,郭去疾(谷歌中国创立者之一)回忆了当年涂鸿川和DanNove(高原资本合伙人之一)投资周鸿祎的情景:“记得2006年,流氓插件横行,奇虎还在做社区搜索,在奇虎食堂和鸿祎吃午饭,不知道哪来的灵感,我问他:你这么懂插件,没想过做个杀流氓插件的么?后来杨致远封杀奇虎融资,我还被拉去高原资本向涂鸿川和DanNova为奇虎背书。在香格里拉Dan最后问我,如果是你自己的钱,你会投么?我说会投。”当时的另一个背景是,涂鸿川刚刚加入高原资本,而在此之前,涂鸿川之前供职的另一个基金曾经投资过周鸿祎的3721。这次,涂鸿川与周鸿祎想见算是老友重逢。据说,涂鸿川在投资报告上说:“这是中国仅有的真正了解互联网的4、5个顶尖团队中的一个。”这亦成为高原资本投资奇虎的基本理由。这并不容易,当时周鸿祎在国内声名狼藉,而且当时的奇虎并没有显示出有任何强有力的产品或者技术。“当时有人跟我说,你这个傻瓜,为什么要投周鸿祎?那是个骗子。”涂鸿川回忆说,“但我的性格是,要是有很多人合伙投的项目,我就不追风了。我这个人从小叛逆,别人一窝蜂做的事情,我就不想做。我的观点就是,第一你自己坚信你懂。第二,你要参考外面的声音,但如果你真的理解这个团队的话,这就是个机会。”涂鸿川纯粹是冲着周鸿祎的团队而去。涂鸿川所说的团队就是指当年周鸿祎做3721时的团队,在周鸿祎出走雅虎之后,据说有近半的成员跟着周鸿祎出来创业。其中有齐向东(现奇虎总裁),姚珏(奇虎CFO)等人。360上市,涂鸿川作为奇虎最大投资人,单项投资回报已超过5亿美金(按照首日IPO闭市价,投资回报已经超过6亿美金)。刘芹之于雷军晨兴创投创始人合伙人刘芹曾跟《创业家》&I黑马讲过,为什么要投小米和雷军:对我来讲,雷军不管是做小米还是做另外一件事,都会取得成功,当然这个成功会不会像小米今天这样我并不确定。现在的创业环境和马云、丁磊、马化腾、张朝阳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2000年的中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发育还处于一种很原始的状态,风险投资因此也处于早期摸索的阶段,总的来讲资本还是稀缺的。另一方面,那个阶段的创业者也不是很有经验,对资本市场、创业过程的理解也处于非常混沌的时期,创业也不是那么多人都追捧的事。但那个时代有一个好处,就是虽然处在蛮荒之地,但只要创业公司能够“长”出来,基本上就能“长”得很大。也就是说,虽然当时公司的存活率很低,但是生存下来之后如果想做大,相对来说阻力很小。雷军做小米的时候,虽然拿到投资的机会很多,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公司在互联网生态里已经占有非常强势的位置,创业者想要冒头很容易,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比以前要难很多倍。所以在创业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候,要求创业者具备的素质也就不一样了。创业者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要不要站在巨头的核心业务方向里,如腾讯的IM、百度的搜索。离大公司的核心业务方向越近,危险系数就越大。第二,现在想要创业,必须得有足够的创新,创新度不够意味着你能让巨头很舒服地进入到你的领域里,然后把你打败。第三,就是速度一定要快,才能让别人反应不过来。如果你不够优秀,不够创新,跑得不够快,执行力不够,你就活不下来。比如像小米的做法,既有硬件又有软件,还有生态系统,这种打法很多巨头都不适应,这就说明它有颠覆度、创新度,使得巨头不能舒适地切入到小米做的方向上来。反过来讲,我们做米聊,就离腾讯的核心业务太近。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投资小米主要是看好雷军。我们一直寻找的都是在一个正确的时机投一个特别大的趋势性的商业机会,同时尽可能地选择最优秀的创业者,小米和雷军就比较符合。互联网这个行业里面最稀缺的资源不是其他的东西,而是人。我认识雷军是2003年,小米创业是2010年,中间有7年多的时间,我能感觉到他一直在寻找一次新的趋势性的大机会,同时他对创业这件事情有非常深刻的反思。大家都以为小米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成功了,其实忽略了这是一个优秀创业者通过转变自己心态二次创业的过程。在金山,雷军通过自我造血的方式,在小部分资本的支持下,把公司带到了上市。他跟我聊过怎么通过“8年抗战”把金山做上市的故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历练。并且在此之后,他有一个长达四五年的冷静思考期,非常专注地通过亲自做天使去理解什么叫资本市场、什么叫创业过程。聪明的创业者应该追逐大的商业机会,放弃短期盈利压力,专注在几个成功要素上,然后让公司的价值通过每一轮融资被认可。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业方法,和当年金山一点一点靠自己积累的成长方式完全不同。比如,雷军选择在2010年进入安卓市场,是出于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和把握,他相信接下来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一上来选了7位联合创始人,而且选择找VC来支持创业,而不是一个人持有全部股份。他其实不缺初期的钱,只是他意识到今天的创业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要尽可能地聚合优秀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行业资源。最后,他选择了把小米做到极致,把用户口碑放到第一位,把产品的演进和迭代的速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他总结了很多东西之后选择的一种公司成长路径,并不是偶然的即兴之作。大家不要把小米想得很浪漫,创业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小米估值已超过400亿美元,成为刘芹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来源:i黑马本文非本人原创,感谢原作者-------正文结束----------*欢迎加入东粉QQ群点击原文直达营销微社区互动~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weijiadong2013
在这里一起享受营销正能量,我是魏家东,畅销书《数字营销战役》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讲师,国家级营销师,省级作家协会会员,写过多部文学作品,现在专注于数字营销领域,热爱公益,一生素食,一次关注...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自媒体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每个创业者可能都需要一个像孙正义的投资关键人
每个创业者可能都需要一个像孙正义的投资关键人
i黑马:今晚,阿里集团将在纽交所挂牌,每股发行价68美元,按发行价计算的市值高达1748亿美元。有外媒称,阿里上市最大的赢家不是马云,是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孙正义因为阿里上市而一举成为日本首富(还有媒体说有可能是全球首富),阿里巴巴上市就给软银贡献了超过580亿美元的回报。
其实孙正义之于马云是关键投资人,而腾讯、360、小米等牛X公司都有关键投资人。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找到懂自己的关键投资人,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日本人孙正义之于马云
  据公开报道,1999年,孙正义主持了一场秘密的项目评估会议,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国内的互联网精英悉数到场。马云的业务讲解刚到一半时,孙正义从椅子上蹦地站起来,很认真地说:“我决定投资你们,你要多少钱?”马云吓了一跳,但让孙正义没想到的是,马云说他不缺钱,孙正义问:“那你来找我干什么?”马云回答:“不是我要找你,是人家叫我来见你。”
  马云的反应刺激了孙正义,马云被邀请到日本详谈,孙正义提议用3000万美元换取30%股份,马云同意了,但回国之后马上后悔了。在无数创业者垂涎资金的时候,马云竟然嫌钱多,这让孙正义的助手火冒三丈,但几经调和,双方最后将投资金额定为2000万美元――钱多意味着贡献更多公司的股份。
  四年后,2004年2月,软银携手富达投资、华盈创投和GGV(Granite&Global&Ventures)等投资机构,再次向阿里巴巴投资8200万美元,其中,单软银一家便投入6000万美元。
  正是上述的渊源让孙正义撮合阿里巴巴接手雅虎中国、雅虎美国控股阿里巴巴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孙正义既是阿里早期的重要投资人,又是影响到阿里后来整个布局的投资关键人。
  南非人JP之于腾讯
  当新浪、搜狐、网易等公司已成规模,并通过上市获得资本支持,腾讯还是一家只有18人的小公司,QQ注册用户虽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用户数激增,服务器托管费用攀升让马化腾不堪承受,公司出现资金紧张,QQ将收费或者停止服务的消息盛传一时。马化腾曾试图作价60万元卖掉QQ,但都没人要。2000年年初,腾讯好不容易获得IDG和香港盈科总共220万美元的投资,为此出让了多达40%的股份。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马化腾也从MIH获得了第一笔回报(数百万美元)。当然啦,现在南非人持有的腾讯股票按腾讯高达1500亿美元的市值算,也近500亿美元。
  涂鸿川之于周鸿t
  据《中国企业家网》报道,郭去疾(谷歌中国创立者之一)回忆了当年涂鸿川和DanNove(高原资本合伙人之一)投资周鸿t的情景:“记得2006年,流氓插件横行,奇虎还在做社区搜索,在奇虎食堂和鸿t吃午饭,不知道哪来的灵感,我问他:你这么懂插件,没想过做个杀流氓插件的么?后来杨致远封杀奇虎融资,我还被拉去高原资本向涂鸿川和DanNova为奇虎背书。在香格里拉Dan最后问我,如果是你自己的钱,你会投么?我说会投。”
  当时的另一个背景是,涂鸿川刚刚加入高原资本,而在此之前,涂鸿川之前供职的另一个基金曾经投资过周鸿t的3721。这次,涂鸿川与周鸿t想见算是老友重逢。据说,涂鸿川在投资报告上说:“这是中国仅有的真正了解互联网的4、5个顶尖团队中的一个。”这亦成为高原资本投资奇虎的基本理由。
  这并不容易,当时周鸿t在国内声名狼藉,而且当时的奇虎并没有显示出有任何强有力的产品或者技术。
  “当时有人跟我说,你这个傻瓜,为什么要投周鸿t?那是个骗子。”涂鸿川回忆说,“但我的性格是,要是有很多人合伙投的项目,我就不追风了。我这个人从小叛逆,别人一窝蜂做的事情,我就不想做。我的观点就是,第一你自己坚信你懂。第二,你要参考外面的声音,但如果你真的理解这个团队的话,这就是个机会。”
  涂鸿川纯粹是冲着周鸿t的团队而去。
  涂鸿川所说的团队就是指当年周鸿t做3721时的团队,在周鸿t出走雅虎之后,据说有近半的成员跟着周鸿t出来创业。其中有齐向东(现奇虎总裁),姚珏(奇虎CFO)等人。
  360上市,涂鸿川作为奇虎最大投资人,单项投资回报已超过5亿美金(按照首日IPO闭市价,投资回报已经超过6亿美金)。
  刘芹之于雷军
  晨兴创投创始人合伙人刘芹曾跟《创业家》&I黑马讲过,为什么要投小米和雷军:
  对我来讲,雷军不管是做小米还是做另外一件事,都会取得成功,当然这个成功会不会像小米今天这样我并不确定。
  现在的创业环境和马云、丁磊、马化腾、张朝阳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2000年的中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发育还处于一种很原始的状态,风险投资因此也处于早期摸索的阶段,总的来讲资本还是稀缺的。另一方面,那个阶段的创业者也不是很有经验,对资本市场、创业过程的理解也处于非常混沌的时期,创业也不是那么多人都追捧的事。但那个时代有一个好处,就是虽然处在蛮荒之地,但只要创业公司能够“长”出来,基本上就能“长”得很大。也就是说,虽然当时公司的存活率很低,但是生存下来之后如果想做大,相对来说阻力很小。
  雷军做小米的时候,虽然拿到投资的机会很多,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公司在互联网生态里已经占有非常强势的位置,创业者想要冒头很容易,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比以前要难很多倍。
  所以在创业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候,要求创业者具备的素质也就不一样了。创业者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要不要站在巨头的核心业务方向里,如腾讯的IM、百度的搜索。离大公司的核心业务方向越近,危险系数就越大。第二,现在想要创业,必须得有足够的创新,创新度不够意味着你能让巨头很舒服地进入到你的领域里,然后把你打败。第三,就是速度一定要快,才能让别人反应不过来。如果你不够优秀,不够创新,跑得不够快,执行力不够,你就活不下来。
  比如像小米的做法,既有硬件又有软件,还有生态系统,这种打法很多巨头都不适应,这就说明它有颠覆度、创新度,使得巨头不能舒适地切入到小米做的方向上来。反过来讲,我们做米聊,就离腾讯的核心业务太近。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投资小米主要是看好雷军。我们一直寻找的都是在一个正确的时机投一个特别大的趋势性的商业机会,同时尽可能地选择最优秀的创业者,小米和雷军就比较符合。互联网这个行业里面最稀缺的资源不是其他的东西,而是人。
  我认识雷军是2003年,小米创业是2010年,中间有7年多的时间,我能感觉到他一直在寻找一次新的趋势性的大机会,同时他对创业这件事情有非常深刻的反思。大家都以为小米好像是一夜之间就成功了,其实忽略了这是一个优秀创业者通过转变自己心态二次创业的过程。
  在金山,雷军通过自我造血的方式,在小部分资本的支持下,把公司带到了上市。他跟我聊过怎么通过“8年抗战”把金山做上市的故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有的历练。并且在此之后,他有一个长达四五年的冷静思考期,非常专注地通过亲自做天使去理解什么叫资本市场、什么叫创业过程。
  聪明的创业者应该追逐大的商业机会,放弃短期盈利压力,专注在几个成功要素上,然后让公司的价值通过每一轮融资被认可。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业方法,和当年金山一点一点靠自己积累的成长方式完全不同。
  比如,雷军选择在2010年进入安卓市场,是出于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和把握,他相信接下来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他一上来选了7位联合创始人,而且选择找VC来支持创业,而不是一个人持有全部股份。他其实不缺初期的钱,只是他意识到今天的创业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要尽可能地聚合优秀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行业资源。最后,他选择了把小米做到极致,把用户口碑放到第一位,把产品的演进和迭代的速度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他总结了很多东西之后选择的一种公司成长路径,并不是偶然的即兴之作。大家不要把小米想得很浪漫,创业不是那么简单的。”
  现在小米估值已超过400亿美元,成为刘芹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作者:i黑马 来源网址: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由发布者负责,Viv-Media联合大众网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
Viv-Media联合大众网|||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Viv-Media联合大众网&&合作伙伴:孙正义:一个日本人凭什么能帮助马云成为中国首富
9月19日,纽交所响起阿里巴巴上市的钟声,孙正义的财富增值迅速爆棚。14年前,孙正义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身上投下2000万美元,如今,这笔股份估值约580亿美元。这位身高仅1米5左右的韩裔日本人,有望成为新的日本首富。“孙正义是个大智若愚的人,几乎没一句多余的话,仿佛武侠中的人物:一、决断迅速,二、想做大事,三、能按自己想法做事。”马云曾如是评价这位被称为“互联网大帝”的小个子和他的事业生涯的贵人。虽然攀爬至一个顶峰,但孙正义的思考和工作不会停止。投资大梦想2001年,互联网最低谷的时候,孙正义刚从巅峰跌到谷底,有人问孙正义:很多人不看好互联网,你怎么看?孙正义说:跟炒股一样,高买低卖,现在正是投资者的机会。在产业低谷投资不是孙正义最大的智慧,孙正义更大的智慧是投资梦想。马云经常讲一个故事,“我说了6分钟,孙正义给我3500万美元。我没想到钱来得那么轻松,他没想到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1999年,孙正义与马云第一次见面,孙正义决定投资阿里巴巴,投资金额达3500万美元。马云当时什么也没有讲清楚,马云说自己有一个梦想:阿里巴巴利用互联网改变商业与贸易,他坚信互联网能改变世界。不是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市场机会促成了这次合作,是两个互联网信徒的共同信仰促成了这次合作。投资雅虎的情况类似。1995年11月,孙正义投资雅虎100万美元时,雅虎只有5人,1996年3月孙正义投资雅虎1亿美元时,雅虎只有15人。那时候谁都以为孙正义“疯了”。但孙正义回忆时却说:那时候杨致远只有20多岁,其他人也一样,但他们有、有梦想。与其说孙正义投资年轻人的梦想,不如说是投资自己的梦想。孙正义说:互联网是我的信仰,我希望专注互联网,做到行业第一。孙正坚信自己用30年时间,就能把这个梦想变成现实。他说:过去30年,我说过的话都实现了,未来也是。
关于的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马云的日本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