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昨下午熔段休市期间购三一配债是什么意思,今天查股票反应是0,怎么回事?谢谢

热点:&&&&
一次“配债” 三个揪心(图)
  热线直通 Hotline  宁波 谢宏章  置身惊心动魄的股市,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有些问题的出现本该避免,但总是避免不了。日前在申购某“配债”时,笔者就亲历了三个问题,着实让人揪心。  信息提示存在缺憾  亲历:8月31日下午,笔者打开账户准备交易,突然发现“资金股票”项下多出一行:证券名称“XX配债”,证券代码“XXXXXX”,股票余额“11”,可用余额“11”。于是,暂停委托交易,赶紧查个究竟。但找遍整个“XX证券网上交易系统”资讯栏的所有公告信息,都没有关于“XX配债”的信息提示。再点击“XX证券网上交易系统”进入上市公司资讯,才见到相关的“最新提示”。  问题:作为长期重仓持有上述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在其配债结束前半小时才知道当天是“配债”申购的日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投资者自身的原因(相关媒体应该都刊登了关于“XX配债”的提示性公告),也包括有关方面在信息提示方面存有缺憾。如今媒体那么多,财经资讯目不暇接,普通投资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天把所有资讯都看上一遍,肯定会有“漏网之鱼”。就个体投资者而言,“相关资讯”对他们来说才有关注的必要。因此,如何确保“相关投资者”及时、充分地接受到“相关资讯”应作为有关方面首先考虑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如增加“相关资讯”在“相关投资者”账户里的提示时间,即能否提前几天就在“相关投资者”的账户里显示类似“XX配债”这样的信息提示?实际上,不少投资者也正是通过账户里“资金股票”项下的内容才获得有关信息提示的。  建议:除了投资者自身要及时了解掌握相关资讯外,有关方面要多管齐下扩大投资者特别是“有关投资者”的信息知情途径。除了通过网络、报刊、交易系统充分、及时地刊登有关信息外,特别要加强对“有关投资者”的针对性提示,通过采取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及在账户里提前(至少3-5天)进行类似“XX配债”这样的信息提示等措施,最大程度地解决因提示不及时导致部分投资者未在规定时间内获得相关信息而延误操作等问题。  配债方案不够科学  亲历:突然获悉“XX配债”信息后,笔者赶紧查看“XX配债”发行方案提示性公告,发现方案不够科学,显得有些繁琐。如方案规定,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向公司除控股股东以外的原A股股东优先配售,按每股配售0.51元可转债的比例,并按1000元/手(面值人民币100元/张)转换成手数, 不足1手的部分按照精确算法取整。于是,笔者按照这一规定,查看登记日收市时共持有正股21100股,计算出可申购的转债金额为10761元,再按100元/张、1000元/手计算出可申购的数量为107.61张或10.761手,取整后为11手。  问题:如“XX配债”这样的发行方案不只一家,总体感觉计算过于复杂:既要根据股票数量折算出可申购金融,又要根据可申购金融折算出可申购数量;既以张数作为发行单位,又以手数作为申购单位,这种设计显然不利于普通投资者。因为,在庞大的投资者群体中,个体之间在年龄、知识、经验、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投资者认为这种设计并不复杂,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投资者会感到这种设计过于繁琐、难以适应。  建议:尽力简化配债方案设计。以“XX配债”为例,在可转债发行规模、原A股股东数量都不变的前提下,可将“按每股配售0.51元可转债的比例,并按1000元/手(面值人民币100元/张)转换成手数”的发行方案,改为“10(股)配5(张),每张面值人民币1元”。这样一来,发行结果基本不变,但投资者计算、操作起来却变得极为简便。至于发行方案改变后可能出现的最终总发行量不为整数的问题,可通过承销团包销方式予以解决。  交易系统有待完善  亲历:好不容易计算出可“配债”数量后,笔者赶紧卖出账户里的部分股票,腾出资金进行申购,不想,麻烦又来了。不知是XX证券网上交易系统的问题,还是交易所系统本身的缘故,申购时的实际操作竟与传统的操作方式和系统提示存在重大差异,让人颇为不解。  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显示的买入价格及对应的计量单位与实际操作不符。一开始,笔者按照买入股票方式操作(账户里的可用资金为38466元),键入证券代码、证券名称(自动显示)、买入价格(100,自动显示)、可买股数(300,自动显示)后,再输入买入数量110,结果不成功,系统提示:“该证券禁止这样的买卖类别。”仔细审查后发现所填写的内容并没有差错,只好电话询问证券公司,回答是“数量打11,交易所是这样规定的,按手计算。”这么一说,就更糊涂了,既然计量单位为手,应该键入11,那么系统自动显示的买入价格就不应是100,而应是1000,可买股数既不应是110,更不应是300,而应为11。  二是明明是申购买入,委托时却要在卖出状态下才能完成交易。接受咨询后,笔者马上按照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提示重新操作,将买入数量改为11(手),别的内容不变。不料,系统再次提示“该证券禁止这样的买卖类别。”无奈,只好再次请教证券公司。工作人员问:“你是打买入还是卖出?”我说,我是申购,当然是打买入。服务员说“你打卖出试试”。于是,笔者按照卖出股票方式重新操作。在系统显示卖出价格100、可用余额11的情况下,键入卖出数量11后才完成交易。但系统显示出来的信息还是令笔者十分困惑:明明是买入,却要在卖出状态下才能完成交易,明明价格自动显示的是100,以张为单位,却要键入11(手为单位)。还有,当日成交显示为:买入、数量11、扣款11000,但均价却显示100、金额显示1100,与实际扣款相差10倍。再有,申购完成、资金扣走后,账户里既没有“XX转债”余额显示,也没有被扣资金显示,感觉上投资者支付的申购资金“不翼而飞”。  建议:要查漏补缺,尽快解决交易系统存在的问题。不管问题是出在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还是交易所系统,有关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强交易系统的软件测试和风险隐患排查,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和避免证券交易事故的出现和纠纷的发生,确保证券交易安全和投资交易的顺利进行。  CFP图片
(责任编辑:王瑾)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搜狐证券博客热点
市场无所适从,股市涨涨跌跌,期市欲涨还怕...
搜狐证券社区话题
量能释放得过大,显示出市场恐慌的心态浓厚...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证券媒体封面
证券?大视野
十二五规划将给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近期热点关注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色配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