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币什么时候开始比特币运行原理的

[检察日报]“零钱不是钱”与“币币平等”_正义网
[检察日报]“零钱不是钱”与“币币平等”
时间: 10:12  作者:止凡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最近,各家商业银行“静悄悄”地开始了向个人收取零钞清点手续费。零钞存款达到一定数目,最低需要缴纳5元手续费,以后每增加100枚(张)加收1元。零钞清点手续费各银行收费起点并不统一,有的是500枚(张),有的是200枚(张),有的则是100枚(张)。发改委价格司表示,零钞清点业务不属于实行政府指导价的业务范围,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标准由各商业银行自定(5月24日《京华时报》)。&
  这年头,银行新增收费项目,原本不是新闻,更何况,零钞“数钱费”面向的个体人群并不普遍,大多是做点小生意的个体户,或者街边的拾荒者与乞讨者。然而,越是因为“数钱费”针对的是底层弱势人群,越是让人对银行此举不怀好感:人家已经够困难了,银行怎忍心再去狠着劲地拔毛?要知道,按照银行“数钱费”的收法,储户去银行存零钞,完全有另需倒贴银行的可能。&
  当然,银行收取“数钱费”其实不乏破解之法,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将零钞控制在收费起点以内,分开来进行多次存。就好像曾经有储户一次存10元连存几十次一样,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问题是,人家新增收费项目是悄悄进行的,储户在被要求缴纳手续费之前并不知情,营业员在给你办理此项业务之前也从不提前告知。不难看出,银行这种收费行为,已经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交易知情权。&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外,“数钱费”还涉嫌违反了《人民币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众所周知,零钱也是钱,同样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1元与100元只有数额大小之别,并无身份高低之分。更何况,银行清点100张一元钞票,并不比清点100张百元钞票更费时费力,凭什么清点零钞就要额外收费呢?单独针对零钞收取“数钱费”,遵循的似乎是一种“零钱不是钱”的逻辑,这显然是对零钞的一种歧视,无形中将人民币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只要是法定货币,一分钱也是钱,都理应受到爱护而不容任何亵渎;而爱护人民币之于银行机构,本当是一种法定职责。与大面值钞票一样,零钞在现实生活同样扮演着必不可少、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可是,作为合法流通货币的零钞,却在银行这里遭遇完全不同的待遇,如此收取“数钱费”,无异于对低面值零钞的一种变相拒收,当属一种“妨碍人民币流通”的行为;这种行为放大到社会上,其中蕴含的“零钱不是钱”逻辑,更有可能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妨碍人民币流通”。
责任编辑:杨柳
正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检察日报”或“稿件来源:正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检察日报正义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正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它报纸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正义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Mark  
  顶楼主
  顶楼主
  楼主,小禾智库的观点和你相似,看过小禾智库吗?
  @kkjj729
22:36:30  货币对应实物和劳务,社会生产了多少物质财富及提供了多少服务,相当的话就没有超发。看过有些文章认为,民币要贬好几倍,要贬到25-30,更夸张的说要贬到40-50,会大通胀,我觉的太悲观了,一年生产了多少商品,提供了多少劳务部分能对应上吧。库存的话你放那里一定年限还是值钱的吧。民间有很多灰色经济没计入,和虚报抵消,发布的数据应该差不多,那么对应的话理论上极限贬一倍吧。我国的储蓄率要比西方高很多,钱存进银行......  -----------------------------  我很愿意看到你这样的层主,我很欣赏你有根据、讲道理的这种思维方式,你不像这帖子里的某些人一上来就说谁谁是SB,或者是既很武断又没有任何根据地直接下一个今后还会是大通胀的结论——对这样的人我是不屑一顾的。  人民币汇率绝对不会贬值到有些人说的那样低的地步的,虽然人民币在过去几十年里尤其是近十多年里是超发了的,超发了多少——这个数据——M2余额与GDP与债务之比分别是多少,这在帖子的最前面有央行官网权威数据。  很多人不是很清楚的一点是:一个经济体的基础货币和M2多少,不仅与这个经济体的既有财富所应对应的货币多少有关,而且也与这个经济体的潜在财富、证劵市场、债券市场即金融制度的设计是否完善——是否能进行自由公平的交易——是否能将这个经济体潜在的土地财富、资本以及未来的收入流转化为货币的能力强不强有关。这个转化为货币的能力强,市场上的货币(钱)就多,反之,钱就少。下面将我在帖子前面写的一篇短文再发在这里,供大家思考:  财富、资本、货币(即钱)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外汇占款减少,这肯定会使得以贸易顺差换回来的钱为锚所印的外生货币减少,但是一国货币或钱的多少除外生货币外,还有以国内土地、房子等财富、股市证劵以及债券等金融资本而转化来的内生货币的钱——但前提是必须要有好的制度来保证财富、资本能够自由地公平公正地进行交易,这样财富、资本才能转化为钱。也就是说,即便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外汇占款在减少或将继续减少,但如果从现在开始能够将农村的集体土地、宅基地、房屋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等这些东西(即财富)容许交易抵押流转以及部分民营化,这些财富将会变成资本,然后进一步会变成钱,这样这个国家的钱会越来越多;还有,如果在较好制度保证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大力发展起证劵、债劵市场,这个国家的钱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是,要保住以上这些钱会越来越多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以企业和个人未来的收入流做保证——亦即需要社会经济在未来有一个较好的预期做保证,而这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外汇占款减少不一定就会使得一国市场上货币减少,如果未来国家、企业、个人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流,那么钱也是可以多起来的——但这既要看今后国家经济基本面好不好,也要看有没有保证自由交易的金融制度、金融技术。  今后钱还可以多起来的意思是,M2余额并不会下降,只是增幅会变得很小而已,因为过去货币信贷放水较多。
  到底走日本路还是俄罗斯路,楼主感知到了没?
  楼主,您好!与您探讨.  与新增的财富相比(GDP),“民币”显然是超多的(与美国相应数字的比),而与存量财富可交易的部分相比更是超多(因为我们相当数量的财富如土地、国企等等流通性差,还有我们财富积累和消损更是惊人)。而货币的实质然是一切可交易的财富与服务的媒介。  基于这个逻辑,目前的汇率远远尚未反映出来。但楼主在上篇文中,显然是转移了话题,不承认“超多”,而是归于国内的财富“流通性差”上面。难道美国这个最发达国家之一,他们的制度设计与金融条件比我们差更多(知道华尔街吗),或者说他们的财富流通性更差,才使得他们的M2按目前汇率算远远小于我们?  楼主在百忙中能否释怀,非常感谢!!!!!!!   另外,不得不说一下。像似有专家说过:经常项下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所以货币并未超发。我只能呵呵!
  汇通网2月4日讯——【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已试运行】  近日,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据了解,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春节后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顶楼主
  盛松成:数字货币不只是为了取代纸币现金流通  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更好地服务于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而不仅仅是为了取代纸币现金流通。  区别于已有的电子形式的本位币,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区块链、密码算法等技术是将来数字货币可能涉及的领域。所以,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会从多个方面倒逼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让我国支付体系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效率进一步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数字货币最后可以构成大数据系统,让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这将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运行和传导。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监管当局在必要时追踪资金流向,从而减少洗钱、逃漏税、逃避资本管制等行为。现有的数字货币技术不仅可以记录每笔交易,还可以追踪资金流向。与私人数字货币截然相反,监管当局可以采取可控匿名机制,掌握央行数字货币使用情况,补充现有的监测控制体系,从而增强现有制度的有效性。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的信息优势可提高货币指标的准确性。央行数字货币形成的大数据系统,不仅有利于提升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量度,还有利于更好地计算货币总量、分析货币结构,这将进一步丰富货币指标体系并提高其准确性。  第三,借助信息优势可让监管当局更精准、更灵活地运用政策工具,跟踪资金的流向,进行全面监测和金融风险评估。央行数字货币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并使用后,整体的经济活动的透明度会大幅度提高,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收集不同机构、不同频率的完整、实时、真实的交易账簿,这就可以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提供庞大的数据基础。  第四,央行数字货币技术还可以完善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只有被全社会广泛认可的央行数字货币才可以把此优势辐射到不同的金融市场参与者,进而提升不同金融市场间的资金流动性和单个金融市场的市场流动性。这将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率水平,使利率期限结构更平滑,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更顺畅。  综上,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更好地服务于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而不仅仅是为了取代纸币现金流通。
  顶楼主
  非常好!
  货币政策正朝着楼主的预测发展,恭喜  
  楼主应该学经济类专业的,,对货币理论与我国货币政策的了解是很透彻的,,,
  楼主应该学经济类专业的,,对货币理论与我国货币政策的了解是很透彻的,,,
  美元加息前刺破房地产泡沫,实际也是没钱了,就现在这成交量全国每月要一两万亿的资金,一年要20万亿的资金,其中长期贷款占大部分,这样到年底银行债务会很轻松地突破200万亿,这样债务将占GDP的近300%了。但就目前这种状况,央行没有降准了,实体经济连续下滑,所有资金涌向房地产,6月份M1达到极值,这样正常情况下3个月后房价会随着成交量下跌而开始下跌,也就是说9月份后全国房价开始陆续下跌,这次下跌开始后,根本无法出政策救市,出政策救市也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在此前的这一年中全社会资金基本都进入房地产了,能进的基本都进去了,不会再有多少资金可以进入房市了;而银行、个人家庭现在一年根本拿不出20万亿来支撑房价,所以,现在说限购,还不如说限贷,实际出不出这限购政策也没什么意义了,深圳出了政策的,现在不也是照样下跌了吗?房价在高最位,经济持续下滑,在美元加息前刺破房地产泡沫也算不错的选择吧,与去年股市如同一辙,这样可以将泡沫破灭的责任推给美国,推给别人;这个泡沫破灭也就几个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破灭,其它的早就破灭了。   ————————————————————————————————  顶你!
  @不是傻就是坏 :本土豪赏1个福到了(28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城南师兄
21:39:44  盛松成:数字货币不只是为了取代纸币现金流通  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保留货币主权的控制力,更好地服务于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而不仅仅是为了取代纸币现金流通。  区别于已有的电子形式的本位币,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区块链、密码算法等技术是将来数字货币可能涉及的领域。所以,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会从多个方面倒逼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让我国支付体系进一步完......  -----------------------------  1、这说的是央行数字货币,不是私人数字货币。  2、央行的这种数字货币只是在宏观上形成数字货币的大数据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以跟踪资金流向,从而减少洗钱、逃漏税、逃避资本管制等行为;可以更好地计算货币总量、分析货币结构,从而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提供庞大的数据基础等;央行数字货币技术还可以完善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利率水平,使利率期限结构更平滑,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更顺畅。这就是央行要搞数字货币的用意。  3、数字货币不可能取代纸币现金,也不可能取代纸币现金的流通功能,经济社会的绝大部分经济活动还是需要纸币现金的;即使我们现在早已实行的个人数字货币(支付宝、余额宝、信用卡、微信支付、你的存贷款不都是一个数字吗?)在其经济金融交易的背后其实也是有纸币现金作为依据的。
  “今后钱还可以多起来的意思是,M2余额并不会下降,只是增幅会变得很小而已,因为过去货币信贷放水较多。”这是楼主刚发的原话。  而在2016年底之前口风是:M2余额绝对值(注意是绝对值)很可能会随着2018年的  到来逐渐下降!!事实上,M2下不下降跟我没多大关系,甚至我更喜欢它放水,只是做人厚不  厚道或者公正的角度考虑(非指楼主)!
  继续顶!
  楼主,我和一群人打赌,赌约是“2年内北京/上海房价下跌超过30%他们发裸照”,楼主看我赢面大吗
  @ty_大洋海啸
15:01:00  楼主,我和一群人打赌,赌约是“2年内北京/上海房价下跌超过30%他们发裸照”,楼主看我赢面大吗  —————————————————  肯定是一群男的呗  
  @花落梦不弃
17:49:46  @ty_大洋海啸
15:01:00  楼主,我和一群人打赌,赌约是“2年内北京/上海房价下跌超过30%他们发裸照”,楼主看我赢面大吗  —————————————————  肯定是一群男的呗  -----------------------------  男女都有,他们大多在北、上 有房,所以不希望跌
  在房地产问题上,同样存在两派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房价上涨主要源于货币超发和资产泡沫,另一派认为房价上涨背后是土地供应的错配。  “泡沫”派认为房价上涨主要由于在宽松的信贷环境下,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催生了房地产泡沫。而泡沫最终将会破灭。而“错配”派认为,资产泡沫无法解释神州只有少部分城市经历了房价的大幅上涨,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也经历了货币的大幅宽松,但房价涨幅却非常有限。“错配”派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资产泡沫,而在于土地供应。现行的土地政策与人口流动的方向出现背离,才是导致神州高房价和高库存并存的根本原因。  “泡沫”派认为,神州房地产行业已经过度投资,由信贷推升的房地产泡沫,最后将导致神州楼市出现类似日本90年代的崩盘。而“错配”派认为,神州房地产本质是一个结构的问题,面对的是投资过剩和不足并存的情况,泛泛而言投资过剩或者房价泡沫意义不大。同时,不能忽视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在政府既控制供应又调控需求的情况下,神州房地产的最大风险不在于全面崩盘,而在于财富分配的恶化和对实体经济的挤压。  “泡沫”派认为,2016年一线城市的房价的快速上升,主要是投机需求在驱动,之后北京上嗨的房价将出现大跌。但“错配”派认为,北京上嗨的高房价关键在于供应不足以匹配人口流入。在严格的限购措施下,2016年楼市的主导力量,主要是本地居民置换需求的提前释放,而非旨在快进快出的投机需求。从这个角度看,由于购买力的透支以及政府的打压,一线城市在明后两年会迎来楼市的冷却甚至下行期。但这和东京房价在90年代的大跌有本质区别。如果目前的供求关系不改变,一线城市的房价难言见顶。
  ‘它们’会安排一些人(连续几个,也许就不是‘人’)在路上向我问路,如果我告诉路怎么走,结果就是我自己迷失方向。
  @不是傻就是坏 4505楼
11:44  @kkjj729
22:36:30  货币对应实物和劳务,社会生产了多少物质财富及提供了多少服务,相当的话就没有超发。看过有些文章认为,民币要贬好几倍,要贬到25-30,更夸张的说要贬到40-50,会大通胀,我觉的太悲观了,一年生产了多少商品,提供了多少劳务部分能对应上吧。库存的话你放那里一定年限还是值钱的吧。民间有很多灰色经济没计入,和虚报抵消,发布的数据应该差不多,那么对应的话理论上极限贬一倍吧。我国的储蓄率要比西方高很多,钱存进银行......  ------……  -----------------------------  楼主的意思用另外的池子,未来的收入(如房贷似的杠杆)吗?  
  标记  
  大家可以看看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在1月21日在清华五道口财富50人论坛内部会议发言速记稿整理。  和楼主观点很接近,但角度不同
  房奴,亚历山大,悔之晚矣。
  为什么45岁以上女性90%不孕不育?这个比例太高了……如果生育情况不能好转,随着时间推移,老龄人口就算绝对数量下降,但老龄人口的比例恐怕难以下降,持续的老龄化,未来的中、青年人的生活压力真大。现在买房的人,除了透支未来支援了当前建设,还得到了一张名为房产证的终生为国定时交钱的合同。看来没有新的科技革命,新一轮经济上涨周期很难开启了,很多人都难以脱离苦海。  当然推倒重来不算。
  什么是紧缩?怎么紧缩?  你觉得国企借了银行的钱,还准备还吗(我说的是真实的还,不是花样还法)?所有的国企、地方机构都是想着法的借新债还旧债,否则都无法经营。只能通过增加M2实现这样的循环,也就是稀释。
  一路开车过来,发现房子一年比一年多了。有是我也在怀疑我的看空观点。  地产这样无耻发展,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是严重透支的,后果不堪设想。
  照目前这种房产调控,房价真的会逐渐下跌的。到一定时候,估计又会刺激房价上涨  
  中国--地球霸权的终结者(修正版)   今天跟一些朋友们讨论中国未来的时候,谈到一个人口的问题。很多人对中国的未来比较悲观,除了没看明白经济问题的本质所在外,最重要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人口这个至关重要的核心要素。目前的中国还处在赶超阶段,人口的威力还没真正爆发出来。人口的优势,只要政治和经济上的障碍扫除,它的威力就会像核武器一样爆发出裂变式的威力。尤其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威力更是惊天动地。   很多人说,人口红利就是低成本优势,当人力成本上来后,这种优势就消失了。不得不说,这种理解极其肤浅。印度,东南亚,非洲的成本不更低?为何没有发挥人口的优势呢?人口红利的内容当然有低成本,但核心内容不在于此。人口红利的核心内容在于市场和人才库。   有了市场和人才库,工业化才能顺利起步并不断发展,产业链才能不断扩大并不断升级,国家与人民才会不断强大和富裕,反过来更能促进人口红利的加速释放。一个国家,要想成功完成工业化,第一因素是建立庞大而统一的市场。印度的人口那么多,为何工业化很失败,核心就是没有庞大而统一的市场。市场从哪里来?靠的是中央集权且强势的重商主义的政府。英国的市场哪里来?是皇室政府用坚船利炮开拓出来的。德国为何会崛起?核心因素在于脾斯麦的统一德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其他的殖民国家同样也是如此,无一例外。印度的失败恰恰在于它的伪民主,阻碍了庞大且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   好多年前,在缠中说禅的博客上看过一个人口霸权理论,说的是人口与霸权的关系。后来同罗胖的逻辑思维也讲过这个问题,他讲的内容来自于人大的一个教授。至于说,版权是谁的不知道,但我们只要明白这个原理就行了。   说是,从大海航时代一来,几个霸权更替的背后都是人口数量级别的更替。西班牙葡萄牙是百万级,英国德国是千万级,苏联美国是亿级,下来的霸权则是十亿级,这里面的代差大概是五倍左右。也就是说,后一个霸权国家要想代替前一个霸权,在其他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在人数上要达到前者的五倍左右。因为霸权国家的综合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且还具备各种优势,你没有更大的优势是很难干掉他的。这就类似于打歼灭战,必须要在人数上是敌人的五倍甚至更多,你才敢打歼灭战,否则,难以成功。按照这个理论,下一代霸权后备选手只有中国和印度。印度前面的简单分析过了,可以说没有任何机会,所以,胜出的只有中国。而且人口霸权的更替过程是不可逆的,因为人口不可逆。要想干掉中国这个霸权,下面的国家在人口上必须要达到五六十亿才可能。显然,这是没有任何可能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就是地球霸权的终结者。   那中国重回世界之巅后,人类会怎么发展呢?按照中国目前和潜在的工业化能力,理论上来说,其实只需要中国一家就可以生产全世界人民的需要。到那个时候,人类物资极度发达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计划经济来安排生产,完全杜绝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这也就奠定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了。很多人对社会主义有误解,那是因为他们没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所设想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高度发达,物资极度丰富基础上的。过去的苏联,后来及现在的中国显然都不是。我想,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世界大同的梦想最终还是要靠中国这个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来实现的。   当然,霸权后的世界图景恐怕还比较遥远,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大爆发,未来几十年的美好前景还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世界第一大人才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以及未来全球化的领导者,世界最大的政治经济稳定体,这些都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保障。当然,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还需要脚踏实地地加油干,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西方列强们是绝不会甘心让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需加倍努力!楼主怎么看?  
  做个记号,写的不错
  请教楼主,当年日本崩了后进入大通缩,日元贬了没?如果中国良心通缩n年,汇率如何走(对美元)?
  中国1月外汇储备29982亿美元 再度下滑跌破3万亿
  @城南师兄
16:07:30  中国1月外汇储备29982亿美元 再度下滑跌破3万亿  -----------------------------  那是否意味着加息的节奏要放快了?
  楼主,以目前形式,想知道17年是能等到一个比较合理的买房子的时机吗?  
  房价跌5成市场就出清啦,图样图森破,太低估兔国核动力印钞机威力了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2017年1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  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2016年12月底下降123亿美元,已略低于3万亿美元,请问造成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截至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29982亿美元,较2016年末下降123亿美元,降幅为0.4%。  从1月份的情况看,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是造成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适逢农历春节,居民境外旅游、消费等活动增多,企业偿债和结算等财务操作也会增加,带来相应用汇需求,成为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季节性因素。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总体出现反弹,使得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货币按照计量货币美元进行报告时金额上升,则是促使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外汇储备多元化资金的运用和收回也对外汇储备规模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看,外汇储备在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下,不同货币和资产之间有效发挥了此消彼长、风险对冲的效果,维护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稳定。  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少降了872亿美元;与上月相比,外汇储备规模少降了288亿美元,降幅均明显缩窄。剔除掉汇率重估因素以后,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比和环比降幅也是明显缩窄的,这反映出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已较前一时期有所放缓,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逐步增强,跨境资金流动会趋向平衡。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虽已略低于3万亿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实际上,外汇储备是一个连续变量,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下,储备规模上下波动是正常的,无须特别看重所谓的“整数关口”。无论从绝对规模看还是用其他各种充足性指标进行衡量,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都是充裕的。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经常项目保持顺差、财政状况较好、金融体系稳健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些有利因素都将继续支持人民币成为稳定的强势货币,也将促进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不是傻就是坏 :本土豪赏1个赞(100赏金)聊表敬意,点赞是风气,越赞越大气【】
  楼主,现在外汇管制后,想走正规渠道移民就难了,这样是否会刺激外汇黑市的繁荣?
  央行亮明收紧信号,周三将发动新一轮攻势!  全网资讯 18:24  周二,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央行2月7日暂不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之前2月6日和2月4日也未操作。周二当日净回笼1200亿,前一日净回笼1500亿元。央行继续就7天、14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需求询量。早盘,10年期国债活跃券160023收益率上行1.01bp报3.4850%,续创日以来新高。流动性暂未踏入最差时刻,央行连续三日暂停逆回购操作,市场分析流动性充裕是主因。  央行公开市场1月份投放量高达2.27万亿元,加上央行“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带来的至少6000亿元资金,以及同期MLF投放。节前市场已累计获得逾3万亿流动性支援,投放规模创历年同期新高。  这也意味着,目前市场仍有充足流动性。央行依然暂停公开操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虽然2月全月回笼量较大,但这两天来看,大量资金仍未到期,可以满足当前的资金需求,最近几日市场整体流动性仍然十分充裕;第二,央行在资金相对充裕时不继续投放资金,也没有为即将到期的大量资金提前释放流动性,正体现了央行稳健中性的态度,最终达到防风险,去杠杆的目的。  不过,央行罕见连续3日暂停逆回购操作,再加上此前上调多个品种资金利率,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已彰显。
  @PlanetSide
12:23:24  到底走日本路还是俄罗斯路,楼主感知到了没?  -----------------------------  国情嘛,特色嘛,肯定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喽~日本模式?俄罗斯模式?抱歉,我不信。。。
  @PlanetSide
12:23:24  到底走日本路还是俄罗斯路,楼主感知到了没?  -----------------------------  @我就是注册个账号
14:06:39  国情嘛,特色嘛,肯定是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喽~日本模式?俄罗斯模式?抱歉,我不信。。。  -----------------------------  另外的模式?难道是一贬到底?委内瑞拉?
  逆回购 是什么意思?请描述的详细通俗一点。
  其实中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穆人数大幅增长,而汉等经济主体民族生育率随经济发展大规模下降,在以后四五十年间二代人就会出现问题,类似奥匈帝国那样。  现在国内最大泡沫就两个,一是房地产,二是互联网+。  
  楼主怎么看川普搞得逆全球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楼主认为地方农商银行是否有倒闭的可能?  
  我一直觉得美元最近上涨乏力是在布局,人民币近两年虽然贬值了12%左右,但给撤离的资本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会看日本当年的状态先股灾后房灾,但货币始终保持相对的坚挺,这就是当年广场协议的效力。从外资撤离的角度来说必然是希望人民币保持坚挺,在回手抄底的时候希望其大幅贬值,类似于2000处的状态。美国的经济虽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但是这次羊毛必须减,否则他自身的债务压力根本就扛不住。欧洲最近的脱欧潮也印证了老美剪羊毛的决心。未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就是为了将全球发展中国家搞破产以便在下个周期中能抄到大底。故事百变,人性不变。
  200万亿债务总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M2才150多万亿,债务居然超过那么多。靠,这是什么世道,我这个程序员表示:完全不懂。
  请问群主,对人民币黄金怎么看,可以买一些吗?
  只想求教,老百姓有点存款的到底该干嘛
  只想求教,老百姓有点存款的到底该干嘛
  更新学习  
  新浪财经   深圳楼市春节量价齐跌 几乎没人上门看房  日06:29 第一财经日报   量价齐跌 政策低迷与春节假期 双刃深圳楼市  记者 陈淑贞  [ 1月,深圳全市新房住宅共成交1652套,环比下跌23.55%,成交面积17.42万平方米,环比下跌20.23%。这是继去年11月份以来,深圳新房成交量连续下跌的第三个月 ]  2017年的深圳楼市以大幅回落之姿打开一年局面,1月的成交量价数据并不乐观,日出台的“深八条”调控政策似乎主导了整个市场。  深圳一家地产代理商的中介苦恼地表示,春节期间留守深圳,所在门店一宗成交都没有,几乎没有人上门看房,但去年春节,门店促成二手房成交量超过十宗。  楼市冷下来,首先从上门访客量下降开始,不仅二手市场表现冷清,深圳龙岗、宝安多个楼盘的置业顾问同样表示,春节假期售楼处乏人问津。  深圳楼市尚处于政策施压、购房者心理防线高筑的冷清状态中。从1月的成交数据看来,楼市成交居于历史同期低位,仅高于2012年同期。  结合深圳规土委的统计数据,Q房网数据研究中心监控显示,1月,深圳全市新房住宅共成交1652套,环比下跌23.55%,成交面积17.42万平方米,环比下跌20.23%。这是继2016年11月份以来,深圳新房成交量连续下跌的第三个月。  此间,深圳市政府对房价的控制依然有增无减。1月19日,深圳规土委发布《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预现售价格管理操作细则》,明确提出新房预售价不得高于周边同类房源、二期不得高于一期当前价、现售房价不得高于申报价、装修成本必须从申报价格中剥离。此文件出台后,深圳开发商在项目定价时将受到诸多限制,而开发商在推售、报价方面的谨慎亦将持续影响新房市场的供应。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1月,新房市场仅3个项目获得预售,批售量较前期大幅减少,但是由于去年12月底项目取得预售量较多,在1月进行推售。此外,入市项目仅有7个,其中住宅项目有3个。  价格方面,1月,深圳新房的成交均价为5493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3%。自去年10月“深八条”出台后,新房均价已经连续4个月稳定在5.5万元/平方米上下。Q房网数据研究中心指出,这表明新政对于房价的控制效果相当明显,新房的售价受到相对严格的把控,当前的行情亦使得开发商的定价更为保守。  二手房方面,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得到的数据显示,1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2747套,成交面积约为24.5万平方米,分别环比下降27.9%和29.5%,而成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月适逢春节假期,市场整体冷淡。全市二手住宅均价为5413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4%,连跌3个月后有小幅回升。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1月深圳一二手住宅环比大跌有受春节影响的因素。以新房为例,通过对比去年同期数据,今年1月新房的成交数据下滑近七成,而去年春节前后,深圳新房市场基本没有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  政策依然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去年春节前后,深圳楼市处于买方市场中,叠加政策和货币等政策利好刺激,但去年四季度至今,整个市场还处于消化调控政策的状态中。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与目前升级的限贷政策同出组合将依然为深圳楼市的主基调,去杠杆与防风险依然为主要目标。  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同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深圳楼市政策不会有大的逆转,总体以维持目前政策为主,预期上半年整个市场行情将较为平淡。  宋丁认为,当前深圳楼市整体行情偏弱,并将持续1~2个季度的高位盘整。“政策后的低迷和春节假期对市场造成双杀招。春节过去后,成交量会相对增加,但是成交价很难再上去,但下半年将会是量价回升的窗口期。”  尽管数据折射下的市场行情偏悲观,但年轻购房者的自住需求依然寻求释放。  一位从北京南下深圳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表示,春节假期后工作量相对轻松,他将利用此段时候密集看房,打算定居深圳,考虑购置300万元出头的关内二手房。另一名受访女性对象是中介行业从业者,该女士告诉记者,从年前开始看房并签订意向合同,过完春节返深圳后已经签订了正式买卖合同。
  楼主大才,很赞同楼主观点,但有个问题想问下:现在美国那边也不是很稳定,如果美国那边率先发生经济危机会怎么样?我们会不会很惨?
  汇通网2月9日讯——【北京首套房利率优惠上调至9折】  北京市于2月8日起调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要求:首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9折;自2月8日起签署网签合同的第二套个人住房(含新建住房、二手住房、置换式住房)按揭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5年;按500万元总价计算,利率优惠上调使月供增加500元,对于刚需影响并不大。
  【广州多家银行上调首套房贷利率到9折及以上】  目前包括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将广州地区的首套房优惠利率从8.5折上调到了9折及以上。此外,工行已上调了佛山地区的房贷折扣至8.8折。某大型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这次调整主要原因是1月份新增贷款总额较大,增速过快,且主要投向个人消费贷、住房按揭贷款,因此收到监管要求调整业务导向,接下来贷款将向经营性贷款倾斜”。(南方都市报)
  最新:深圳率先领跌5%!楼市拐点真的会到吗?  ?日 17:18:58   央妈炸弹:分析师都说楼市不好过  春节刚开工,央妈不发红包扔炸弹,一天之内两度“加息”:全线上调逆回购和常备借贷便利贷款(SLF)利率,炸得市场上哀嚎一片。  虽然分析师观点不一,但对于楼市的影响,可是相当一致的悲观:  方正任泽平表示:  央行“加息”对于房地产影响最大。  国海代鹏举认为政策托底房地产或将成为历史:  高层对于房地产的态度可能已经发生质的改变,过去政策托底房地产或将成为历史,未来房价(包括一线城市)可能将迎来长周期的拐点。  海通姜超更是悲观表示房地产凛冬将至:  16年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全靠天量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投机购房限购限贷的铺开,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  最新房价:深圳二手房领跌5%  今年1月,全国热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已大幅萎缩,上海楼市春节成交重挫71.1%,而去年涨幅40%领涨全球的合肥楼市暴跌传闻不断,甚至出现要求政府出手救市的说法。  那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根据房天下最新数据显示,深圳二手房价从去年3月顶部已跌约5%,是与其他城市相比跌的最多的一个。  2016年3月深圳二手房均价高达50540元/平方米,而今年1月均价已跌到48073元/平方米,从顶部已下跌约5%,领跌全国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目前还较坚挺,都是量跌价稳,部分新房出现微跌或微涨。  楼市拐点时间轴:明年年中?  任泽平认为房价将调整到2017年底-2018年,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则预计房价见底信号可能是明年年中:  房地产成交量见底的信号可能要到今年年底才会出现,这可能预示着房价见底的信号可能会到明年年中才会出现。
  北京成交量年后逐渐走高
价格一路跳涨
楼主怎么看?  
  我要是老大,怎么都不舍得房地产这块肥肉。长老们,目前来看,还是舍不得。  等到实在是太多了,真的全民都够住了,没有接盘侠了,才会被动放弃。只要有1/10的人喊“跌了老子马上买几套”,感觉就不会跌。
  楼主大才,学习了!
  突然想起一件事:熟人告知,他在街道办事时,里面的办事人员主动告诉他,他可以去领失业救济金。  这样的“天上掉馅饼”,恐怕后面有些门道!!!
  支持楼主,经济论坛大神不少,就服你!很多热帖都是靠哗众取宠!  
  现在和08年完全相反,08年是唱多的被喷,现在是唱空的被喷,形势完全转变了,大家还没意识到?
  转发2篇文章,请大家将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阅读理解,看你有什么发现:  文章(一):  国土部:城市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 不予登记   16:29:59中新网
  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福利制度,它是有特定对象的,它的对象就是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所以说城里人是不应该得到农村宅基地的。  中新网2月9日电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赵龙今日回应"1999年后城镇居民使用的宅基地不再给予确权登记"时表示,目前情况下,还是要维持农村宅基地必须是集体组织成员内部的一种分配和集体组织成员内部之间的流转,城里人特别是工商资本是不能够进入到农村进行宅基地的交易和买卖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赵龙:有消息说1999年后城镇居民使用的宅基地不再给予确权登记,请问这个政策的背景是什么,会有比较大的阻力吗?  关于城镇居民的宅基地不予发证,赵龙澄清说,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福利制度,它是有特定对象的,它的对象就是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所以说城里人是不应该得到农村宅基地的。为了维护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安全,国家严格限制宅基地在非集体经济成员之间的流动。  赵龙表示,不予登记宅基地,是因为国家有规定,城市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这是有严格要求的。  赵龙介绍,按照法律和登记规则,城市居民是拿不到合法的产权。当然,国家现在也正在推进"三项改革"的试点,包括土地征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宅基地的使用,宅基地下一步怎么在集体组织成员之间或者是能不能在更大范围之间进行流动,正在研究。  " 但是最后也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它确定下来。"赵龙说。  赵龙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要维持农村宅基地必须是集体组织成员内部的一种分配和集体组织成员内部之间的流转,城里人特别是工商资本是不能够进入到农村进行宅基地的交易和买卖的。  文章(二):  国土资源部:在34个地区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试点  日09:14
国土资源部网站  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并印发《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面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作出重要部署。试点地区涉及30个省(区、市)的34个市县(区)。  《方案》明确,到2018年底,在试点地区建立符合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求,产权明晰、市场定价、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的土地二级市场,市场规则基本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  《方案》围绕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和抵押,重点对土地交易,以及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一并交易的情况,提出五项试点任务:  ——完善交易机制。在继续执行现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或重申交易条件等要求。在土地转让方面,明确了土地转让形式及不同权能的转让条件,将各类直接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行为都视为土地转让。在土地出租方面,针对划拨土地出租长期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出重点加强管理。在土地抵押方面,提出放宽对抵押权人的限制,明确自然人、企业均可作为抵押权人办理抵押手续。  ——创新运行模式。要在现有土地交易机构或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二级市场交易平台,提供交易场所;建立“信息发布—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交易监管”的交易流程,明确相关规则;加强土地交易信息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互通共享,实现交易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的有序衔接。  ——健全服务体系。要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发挥中介组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桥梁作用,为交易提供咨询、估价、经纪等服务。要加强指导和监管,引导其诚信经营,对失信的要建立惩戒和退出机制。要在土地交易机构或平台内汇集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办事窗口,为交易各方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监测监管。各地要健全土地二级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制度,完善监测监管信息系统;强化一、二级土地市场联动,加强土地投放总量、结构、时序等的衔接,加强对土地市场的整体调控;强化价格监管,完善土地二级市场的价格形成、监测、指导、监督机制,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合同履约监管,并将相关情况纳入诚信体系进行信用考评;强化监督问责,减少寻租空间,对违反土地二级市场相关规定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以及责任人员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坚决打击各种腐败行为。  ——强化部门协作。各级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房产、规划)、财税、国有资产管理、工商、金融监管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强化沟通衔接。加强涉地司法处置的衔接,对于司法处置涉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的案件,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与地方人民法院的沟通,主动提供所涉不动产的权利状况。加强涉地资产处置的衔接,国有资产等管理部门进行国有资产处置时涉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的,在处置前应取得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意见,并如实告知当事人。  《方案》提出,要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稳妥有序推进试点。国土资源部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等单位或部门,建立共同推进试点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和指导支持试点各项工作。试点地区所在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试点运行。要注意分类指导,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允许进行差别化探索,切实做到封闭运行、风险可控,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试点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成。
  不予确权,就是说可以是你的也可以不是你的。忽然想起一句怨言:资产到10个亿,就是蒸腐暂时放你这儿,随时可以罢泥孬呆拧下来  
  写的有理有据,跟一段时间了。不像某些人 直接说 要崩盘,或者说房价要涨,完全无理由的那种。
  @不是傻就是坏
22:33:28  (续上)   央行官网数据:   1990年:GDP1.87万亿, M2为1.53万亿 M2/GDP=82%   1991年:GDP2.18万亿, M2为1.93万亿 M2/GDP=89%   1992年:GDP2.69万亿, M2为2.54万亿 M2/GDP=94%   1993年:GDP3.53万亿, M2为3.49万亿 M2/GDP=99%   1994年:GDP4.82万亿, M2为4.69万亿 M2/GDP=97%   1995年:GDP6.08万亿, M2为6.08万亿 M2/GDP=100%   1996年:GDP7.12万亿, M2为7.61万亿 M2/GDP=107%   1997年:GDP7.90万亿, M2为9.10万亿 M2/GDP=115%   1998年:GDP8.44万亿, M2为10.45万亿 M2/GDP=124%   1999年:GDP8.97万亿, M2为11.99万亿 M2/GDP=134%   2000年:GDP9.92万亿, M2为13.46万亿 M2/GDP=136%   2001年:GDP10.96万亿,M2为15.83万亿 M2/GDP=144%   2002年:GDP12.03万亿,M2为18.50万亿 M2/GDP=154%   2003年:GDP13.58万亿,M2为22.12万亿 M2/GDP=163%   2004年:GDP15.98万亿,M2为25.32万亿 M2/GDP=158%   2005年:GDP18.49万亿,M2为29.87万亿 M2/GDP=162%   2006年:GDP21.63万亿,M2为34.56万亿 M2/GDP=160%   2007年:GDP26.58万亿,M2为40.34万亿 M2/GDP=152%   2008年:GDP31.40万亿,M2为47.52万亿 M2/GDP=151%   2009年:GDP34.09万亿,M2为60.62万亿 M2/GDP=178%   2010年:GDP40.15万亿,M2为72.58万亿 M2/GDP=181%   2011年:GDP47.29万亿,M2为85.16万亿 M2/GDP=180%   2012年:GDP51.93万亿,M2为97.42万亿 M2/GDP=188%   2013年:GDP56.88万亿,M2为110.65万亿 M2/GDP=195%   2014年:GDP63.64万亿,M2为122.84万亿 M2/GDP=193%   2015年:GDP67.67万亿,M2为139.23万亿 M2/GDP=206%   2016年6月M2为149.05万亿 ,今年一二季度GDP增速都是6.7%GDP增速为6.7%;   到今年底我们的债务总量会达到200万亿,假如今年全年GDP增速为6.7%,那么今年底GDP总量为72.20万亿,债务总量与GDP总量之比为277%。我们的债务总量与GDP总量之比和M2与GDP之比都远远高于日本、美国泡沫破灭时高很多。   以上数据可知,从2013年以来和今年上半年我们的M2余额与GDP总量之比都是接近200%左右的,即货币信贷大放水;今年上半年尤其是进行了大放水:央行官网数据,2015年底M2为139.23万亿,今年3月底M2为144.61万亿,到今年6月底M2为149.05万亿,半年时间就增加了近10万亿的M2,这是天量的货币信贷放水啊。但今年一季度二季度GDP增速不增反降,只有6.7%,去年全年GDP增速是6.9%,这说明货币放水对经济增长已经失去刺激作用了,放水再多已经到不了实体经济里去了,产生不了财富了,因为货币信贷的大放水实际上要么是在还债,要么进了房地产了——可能高层已经最后真正意识到了不能再靠货币放水刺激经济增长这一点(过去已经实施多次多年了),所以,2015年全年M2 增速是13.30%,今年3月M2 增速是13.40%——这是较高的增速,后面从今年4月M2 增速就降到了12.805%,5月M2 增速11.80% ,6月M2 增速11.80%,M2连续降低了三个月了,这说明是想就是货币了。但是,从7月15日央行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金融经济数据表明货币政策仍然在摇摆不定之中,想紧缩又不敢紧缩,最后还是在放水,所以虽然M2增速虽然下降了三个月,但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53万亿元,同比多增9671亿元,这仍然是在大放水;更不用说半年时间M2增加了近10万亿。但这种想紧缩又不敢紧缩,最后还是在大放水的政策会不会像目前95%的人认为那样永远不会改变吗?非也,笔者分析,过去、现在、未来多年的货币政策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货币政策走向:   第一个阶段的货币政策:2016年4月前的多年里货币政策一直是大放水的,从1995年起以M2/GDP超过100%的增速放水,从2002年起以150% 增速放水,从2010年起以超过180%的增速放水,从2015年起以超过200%增速放水,所以虽然如普洱茶泡沫、藏獒泡沫、红木家具泡沫、石头泡沫、黄花梨泡沫、钢铁泡沫、煤炭泡沫、水泥泡沫、玻璃产能泡沫、电解铝泡沫、光伏产能泡沫,三四线房地产泡沫都破灭了,但一二线房地产泡沫还没有破灭——因为有巨量的货币在支撑一线房价。这是一个货币超发的大泡沫周期,也是一个很明显的货币政策周期;   第二个货币政策周期分为两个小的阶段:从今年4月起想紧缩货币又不敢紧缩货币、到今年10月人民币正式成为SDR的一员之前货币政策是摇摆不定期——一会儿增速降低一会儿放水、总量也是大放水;从今年10月至明年三季度末会是一个真正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周期,即既不超发货币信贷,也不紧缩货币信贷而平稳供应货币信贷—— 目的是如上所述。   第三个货币政策周期是,明年四季度开始至后年一季度之间这6个月真正实施货币紧缩政策,货币连续紧缩6个月后效果就会传导到市场,此时正好是2018年三月,D与ZF的储君和新5人都已顺利上位,多年来积累掩盖拖延的经济社会问题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再也无法掩盖拖延了,企业该倒闭的倒闭了,该失业的都失业 ,债务违约爆发了,钱印不出也贷不出了,金融经济危机都集中爆发出来了,也就只好去面对各种危机了,再也找不到背锅侠了,按照将良心,按照市场经济原理和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就应该是要从2018年3月之后继续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了,并且还要加息,开征房产税,一直货币紧缩很多年,把过剩产能出清、库存出清、经济结构真正调整过来后,产能结束紧缩政策。   权威机构数据表明,从16岁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总数2015年见顶,人口红利急剧下降。由于过去几十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人口结构极其不合理,人口红利一旦下降后,其持续的时间会有多长呢?前面提到的中共元老陆定一的儿子陆德老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听上去不太雅,但其实却很能说明问题的理论,即“小鸡鸡理论”。那意思是说,男人的“小鸡鸡”生理上必须发育到18-20岁,才能承担生育后嗣的功能;因此,一旦人口红利下降,不可能期待在三、五年或十年之内得到扭转,而必然经历一个十八到二十年的痛苦过程。   按市场经济原理、按对郭嘉民族负责的角度来讲,按正确货币政策的路子来走,根据25年投......  -----------------------------  到今年底我们的债务总量会达到200万亿,假如今年全年GDP增速为6.7%,那么今年底GDP总量为72.20万亿,债务总量与GDP总量之比为277%  楼主,这200万亿咋推算出来的?  现在m2大概175万亿  
  地产之上的大国——2016年财政收支数据分析(全文)   老蛮→ 剑起龙吟  地产之上的大国——2016年财政收支数据分析(全文)  1、赤字之国  政府这种东西,事实上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公司,无非就是比普通公司大一点的经济体而已。挣钱,维持资金平衡,对任何经济体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一旦收支不能平衡,现金流断裂,小到公司,大到政府,都可能破产。我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就是我大中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数据。我们将要深刻的分析财政数据的各重点分项数据,看看支撑我大中国政府财政的最关键的收入项是什么,以及最大的支出项又是什么。我相信,在看完本文的分析之后,各位对于必将出现的“大国破产”的未来,将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当然是财政收支数据是否平衡,这事是政府是否会破产的关键。如果数据无法平衡,支出严重超过收入,财政赤字过大,那就只能依靠加税或者政府发行国债来进行弥补。中国的宏观税负已经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排名前三,加税的空间根本就不存在,如果国债再发行不出去,老百姓根本不愿意掏钱来买,那政府就只能凭空印钱了。  下表我们给出了从2011年至今的全部财政收支数据,数据来源是财政部官网提供的财政决算数据,老蛮我保证绝无数据引用错误。2011年的财政赤字不足4千亿,赤字率只有微不足道的2.7%。这还算是非常健康的财政状况。2012年更加不错,我大中国政府创造了超过1万亿的财政盈余。然而从2013年开始,财政数据就难看得要命了,当年度财政赤字达到了9千亿的规模,2015年超过2.3万亿,2016年剧烈上升到2.8万亿,赤字率达到13.8%。这种巨额赤字当然只能靠国债市场解决问题,根据“中债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上的数据。年的国债发行规模基本上维持在1.1-1.5万亿左右,到2015年迅速上升到1.9万亿,到2016年,已经接近3万亿的规模。整个国家财政已经完全陷入发债维持的境地。而债务发行,依赖的是国家信用,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一旦这种脆弱的信心被摧毁,那么,近14%的财政缺口填补不上,那我大中国政府立刻就要破产。如果不愿意破产,大印钱模式开启,那民国末期的“金圆券”就会重临,再现老百姓抱着几十斤的钱去买一斤米的惨况。这事真是想一想都要不寒而栗。  从2014年到2016年,财政赤字从9千亿暴涨到2.9万亿,赤字率从4.5%飙升到13.8%,国债发行规模从1.6万亿剧增到3万亿。这匪夷所思的数据演变,要求我们必须回过头来,仔细检阅一番,在这三年里,在财政收支领域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2、地产依赖  先来看看近年的财政收入数据。一般预算收入+政府基金性收入的财政总收入,2014年是19.45万亿,2015年毫无变化,维持在19.46万亿。在这一年财政收入竟然彻底丧失了增长性,这可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我们必须更加深刻的分析一下,支撑起我大中国财政收入的最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下表给出了年的财政收入的全部分项,不过老蛮我并不建议各位现在就瞪大眼睛细看,在下文中老蛮我已经对这系列数据进行了归纳和提炼,各位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再回头仔细看看这组数据,那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2014年,在一般预算收入中,企业所得税中的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960亿,地产相关税收(契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计13820亿,加上当年度政府基金性收入中的40386亿的土地出让金,房地产行业给政府带来了57166亿的巨额直接收入。与当年度财政总收入194484亿相比,比值高达29.4%!然而这并不是地产带来的全部财政收入。事实上,营业税和增值税之中,同样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地产企业所缴纳,至于个人所得税在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更是完全由于频繁的二手房买卖;这三大税种合计56013亿,即便其中只有10%与地产有关,也超过了5600亿。=62722亿,这可以算是房地产相关财政收入,相当于当年度财政总收入规模的32.3%!  这么一看,2014年,我大中国的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来源于房地产!这里顺带说一下,2011年房地产相关财政收入总额约44671亿,对比当年度145237亿的财政总收入,比值30.1%。房地产相关财政收入,毫无疑问,就是支撑起整个国家财政的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之一。这个结论不会有任何问题。
  2015年,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871亿,房地产相关税收14021亿,土地出让金32547亿,再加上营业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10%,5900亿,总额为55339亿,较2014年的房地产相关财政收入规模低了7383亿;占当年度财政总收入194599亿的比值为28.4%,较2014年的水平下降了4个百分点。毫无疑问,房地产相关财政收入丧失了增长性,就是2015年我大中国的整体财政收入丧失增长性的根本原因。而财政收入要恢复增长,我大中国政府的第一选择,当然是推动房价继续上涨。于是,在各大城市的房价刚刚出现一丝松动,成交开始减少,老百姓刚刚意识到市场有风险买房须谨慎的时候,我大中国政府就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房地产去库存”运动,各种扶持房地产的政策密集出台,降首付、降息、买房补贴、取消限购,等等等等,终于成功的吹起了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区域中心城市的房价泡沫,并导致了贯穿整个2016年的地王现象。虽然2016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是实业萧条外资撤离,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市场陷入极度的冷清和崩塌,然而一线城市和二线区域中心城市的房价剧烈上涨,同时土地成交极其旺盛,每一块地都引发了各路资金的哄抢,成交楼面地价普遍超过周边房价20%以上。  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泡沫支撑之下,2016年,我大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再次恢复了增长性。财政总收入20.62万亿,较2015年的增幅为5.9%。地产相关财政收入,房地产企业所得税3641亿,房地产相关税收15018亿,土地出让金37457亿,再加上营业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10%,6230亿,总额恢复到了62346亿,较2015年增加了7007亿,占当年度206171亿财政总收入的比值为30.2%。2016年我大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地产泡沫的推动之下,总算是恢复了增长性,这可真是一件幸事。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财政支出领域,看看这20万亿规模的财政收入,到底花到了什么地方。2015年的地产市场只不过是稍微冷清了一点而已,地产相关收入占总收入的比值只不过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已,就已经让我大中国政府无法忍受,就一定要吹起地产泡沫来恢复收入增长。这意味着在财政支出方面,一定存在着绝对不能缩减的理由。而挖掘出这个理由,当然就是本文的核心目的。  3、大国破产  相对于收入数据来说,我国的财政支出数据公布得很不齐全,目前来说,只有“一般预算内支出”能查阅到比较详细的分项数据及明细表。另外一个大项“政府基金性收入”,基本上是瞎扯淡的状态,表面上看来似乎公布了近百个分项,但是最重要的一笔钱,3万多亿的土地出让金部分,基本上就没有公布过使用明细,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土地出让金具体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不过不去管它了。政府基金性收入所对应的基本上都是专项开支,有一分钱才能用一分钱,没有超支这一说,所以我们就只看“一般预算内支出”好了。  一般预算内支出主要有三大板块:重点民生开支、官僚行政体系开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开支。重点民生开支依次包括教育、社保、医疗和住房保障这四项;官僚行政体系开支依次包括城乡社区管理开支、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国防、金融监管和外交这六项;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包括农林水利建设和交通运输建设两项。在下表中,我们给出了年的全部财政收支分项数据,并用背景色区分了上面的这三大板块。注意,2016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齐全,不过这不影响我们对财政支出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另外友情提示,各位不需要瞪大眼睛盯着下面这张表仔细看,下表只不过给大家一组原始数据而已,接下来老蛮我会将这张表里的数据提炼出来,进行分类比较。  2011年,中国重点民生领域支出总额为37857亿,占年度财政总支出109248亿的比值为34.7%;官僚行政体系支出31844亿,占总支出的比值为29.1%;基础建设支出17436亿,占比16%。这三大板块合计占总支出的比值能达到79.8%的惊人程度。
  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民生支出是刚性的,是无法削减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社保和医保早已处于亏空状态,现在全靠财政进行补贴才能维持账面平衡,在数据上,2011年财政对社保的补贴规模3152亿,对医保的补贴规模3251亿,合计6403亿;到2015年,社保补贴规模上升到了6596亿,医保补贴规模则上升到5657亿,合计达到惊人的12253亿!过万亿的财政收入,要用于补贴社保和医保,这事我估计你们连想都不敢想。要知道2015年全国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也就是15.22万亿,现在你竟然要拿出其中的1.23万亿去补社会福利体系的窟窿,占比高达8%,这事简直匪夷所思。更关键的是,如果你竟敢削减社保和医疗领域的财政投入,本来就怨气冲天的老百姓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无法报销住院费,看不起病,或者连养老金都领不到了,那是立刻就要公推陈胜和吴广的。随着社保窟窿越来越大,财政投入民生领域的规模一定会越来越大。当然了,社保和医保基金居然有上万亿的窟窿,这事的起因很复杂,人口的老年化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退休公务员占用了太多的医保和社保资源。不过这事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官僚行政体系方面,则一直在持续的加工资提待遇,以加强整个公务员系统的向心力,起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阀作用。如果减少行政体系的开支,给公务员降工资,意味着最后的稳定阀都没有了,这事绝对没人敢干。所谓精兵简政,公务员大裁员,在当下的中国更是个笑话,绝无实施的可能性。在目前整个国家彻底丧失了社会动员能力的背景下,维稳已经放在了整个行政管理体系的首位,这种工作是只嫌人少,不会嫌人多的。所以公务员队伍一定会越来越庞大,而行政开支的增幅也一定会越来越大。体现在数据上,“城乡社区支出”规模,2011年只不过是7621亿,到2016年就暴涨到了18605亿,涨幅高达1.44倍。在此顺带解释一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项目,才是切切实实的行政办公费。至于“城乡社区支出”,其实就是基层乡镇政权的维持费用,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花在了基层的维稳工作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财政部官网上找一份年度财政决算表来读,其中关于“城乡社区支出”部分的明细表里,有三栏莫名其妙的“其他”支出,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理论上倒是存在削减的可能性,但是中国实体经济越来越差,就靠积极的财政政策,靠铁公基领域的投资来维持经济的最后一口气,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削减,还得持续加大投入。这么看起来,民生、行政和基建这三大板块,全都不存在削减开支的可能性,而且还得不停的加大财政投入,这就是我大中国政府面临的无奈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大中国的财政支出任务,只能是越来越重。无论是民生、行政还是基建,都必须持续加大投入,甚至无法厚此薄彼,只能是平均发力,一起增长。如上表所示,2011年到2016年,财政支出规模从10.92万亿暴增到18.78万亿,增幅高达72%,然而伴随着财政总支出的快速增长,民生行政和基建这三大板块的支出占比也一直保持着相对均衡,同样在快速增长。2011年三大板块支出合计占比79.8%,2015年维持在80.8%。2016年的数据还没有最终发布,但是从这一年大幅度提升公务员待遇以及大搞基建的动向来看,怎么都不可能出现占比下降的情况。所以,我大中国的财政根本无法放下重担,三张嗷嗷待哺的嘴,一起扑在财政体系上吸血,逼得我大中国政府毫无办法,所有的精力都必须放在挣钱之上,放在满足这三副饥渴的肚皮之上。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就可以理解,为何我大中国在2015年,地产市场稍稍遇冷之际,就如临大敌,就要密集出台大量的政策,刺激地产市场恢复增长。三大板块的财政支出压力都是刚性的,没有任何谈判余地。而提供了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的地产行业,当然就具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要保证每年都有更多钱可花,就必须保证地产市场的长期火爆,保证房价的持续上涨。即使实业再怎么萧条,资金再怎么逃离中国,消费再怎么萎靡,也要维持房价的泡沫!  而一旦这房价的泡沫最终破灭,财政收入无以为继,那么大国破产,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有任何退路可言。所以,我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无知且愚昧的国人啊,你们相信这美丽的房价泡沫还能维持多久?2017年,你们能平安的度过吗?
  楼主大才,请问杀了房地产这只金鸡,财政危机会倒逼改革吗?
  将前面的几条回复整理成短文,名曰《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房屋改革进程展望》,再一次发在这里  读以上两篇文章,有如下感受与所得:  1、如果你不是体制内直接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人,你的文化水平再高、读书再多,你也读不懂这些党八股文章及其模式用语的意思;  2、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房屋最早会与2019年实行自由交易抵押流转——即变相私有化(不直接承认私有化,因为这涉及到修宪);  3、2013年召开的18届三中全会上虽然明确提出了农村土地改革,但最高层现在对农村土地改革还心存疑虑,所以要先试点,后推行——他们担心市场化私有化后的农村土地会被城市大资本垄断而造成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引发社会不稳——但这一点早已为杨小凯、陈志武研究证明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4、过去农村的土地、宅基地只能在同一个村里分配流转,农村房屋只能在同一村里交易,农村的土地、宅基地、房屋的交易流转出了村就不被承认,这就是文章里所说的集体组织成员内部的一种分配和集体组织成员内部之间的流转;  5、当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进一步萎缩、地方政府城镇土地财政收入越来越少、经济进一步衰退使得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时,就不会再试点了,就会直接真正地对农村土地进行改革了;  6、2018年试点结束后最早会于2019年起农村集体土地既可以进入二级市场(集体农业用地转为工业建设用地或其它建设用地),今后城镇人城镇资本也可以到农村购买土地、宅基地、房屋,即农村土地、宅基地、房屋皆可以自由交易抵押流转。但这两年里还不行。
  还差哈哈
21:21:39 评论不是傻就是坏:  楼主您好,请问楼主,如果城里人可以去农村买地,那之前的小产权房是不是就翻身了,间接的被国家承认合法了啊?盼楼主回复  -----------------------------  对,就是如所说的那样。其实两年前最高层曾经就想将小产权房转正的,但后来被地方政府游说后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当小产权房转正是迟早的事情,最早会于2019年转正,最大概率是会在2020年左右转正——即在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于2018年年底前后左右彻底破灭之后才能转正。  我以为前面我转发的国土部的两篇文章内容还可以证实一点:2018年年底前完成在34个地区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试点后,即这个试点结束时间节点的前后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机会到来。这与我一开始写这个帖子以来到现在到未来的观点是一致的。
  还差哈哈
21:21:39 评论不是傻就是坏:  楼主您好,请问楼主,如果城里人可以去农村买地,那之前的小产权房是不是就翻身了,间接的被国家承认合法了啊?盼楼主回复  -----------------------------  对,就是如所说的那样。其实两年前最高层曾经就想将小产权房转正的,但后来被地方政府游说后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当小产权房转正是迟早的事情,最早会于2019年转正,最大概率是会在2020年左右转正——即在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于2018年年底前后左右彻底破灭之后才能转正。  我以为前面我转发的国土部的两篇文章内容还可以证实一点:2018年年底前完成在34个地区开展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试点后,即这个试点结束时间节点的前后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机会到来。这与我一开始写这个帖子以来到现在到未来的观点是一致的。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信贷运行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