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盐湖集团高镁科技有限公司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font color="#800000" size="5" face="仿宋_GB年1-4月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
<font size="2" color="#10-05-12&&&&投资处 提供
  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按照早部署,早准备,早动手的要求,全省各有关地区、部门和项目单位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各项工作。截至4月底,2010年确定的62个全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62.6亿元,同比增长76.8%,约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7%。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7个续建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始复工建设或设备采购,累计完成投资51.3亿元,工程整体进展顺利。交通方面,倒淌河至共和公路、德令哈至小柴旦湖公路、当金山至大柴旦公路等项目快速推进。能源方面,拉西瓦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班多水电站、纳子峡水电站等项目正在进行机组安装、坝体浇筑及相关工程。生态方面,退牧还草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正在进行围栏材料采购,人工增雨,退化草地治理等工程。社会事业及民生方面,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藏区未“普九”县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产业项目方面,青海五彩矿业有限公司年产110万吨纯碱项目、庆华集团格尔木肯得可克铁矿开发、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钛及钛合金熔铸加工项目、青海三工镁基合金有限公司镁合金及棒、管、材等项目均已复工建设和设备采购,并形成一定实物工作量。  25项新开工项目中,已开工14项,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中,全省城镇廉租住房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开挖、主体建设等施工。湟源至西海、茶卡―德令哈、大柴旦―察尔汗、阿岱至李家峡等公路项目,已开工进行路基、桥涵建设。黄河公司羊曲水电站项目,正在开展三通一平及对外专用公路等土建施工。750千伏西宁至格尔木双回线路工程、330千伏寺台子输变电工程、海西州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均已开工,正在进行土建、线塔搭建等工作。青海锂业有限公司青海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青海西部镁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副产物水氯镁石制取高纯氢氧化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及青海金阳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腐蚀箔项目已开工,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和附属设施建设工作。西新工程四期二阶段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社会事业项目已开工,正在进行土建施工及设备购置安装。  此外,计划新开工项目中,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审查通过,等待国家审批,省内正在开展公伯峡北岸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计划6月份开工建设。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工程)。与亚洲银行贷款合作备忘录已签订,目前项目可研正在审批,上半年开工建设。格尔木至敦煌铁路,该项目可研已完成,待国家发改委批复,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西宁火车站综合配套工程,该项目可研已完成正在审查,拆迁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开展,计划上半年开工建设。西宁站改造及相关工程,目前项目可研已完成报铁道部待批。青藏铁路电气化供电工程西格段,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计划于上半年开工。盐湖集团有限公司镁、钠资源综合利用启动项目和盐湖集团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PVC项目,正在抓紧各项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庆华集团野马泉铁矿开发项目,计划于6月份开工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采购安装。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楼,公开招标已完成,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西宁市遗留铬渣处置项目可研已完成等待国家审批。&&&&&&&&&&&&&&&&&&&&&&&&&&&&&&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青海省信息中心承办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4号办公邮箱用户名:
您所在的位置: >
解源厅长在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上的报告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15:25:41 来源: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解源
&&& 2012年度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今天隆重开幕了。本次会议是在举国上下都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召开的。同时也是在本届政府正在系统全面总结任期以来的政府工作,展望未来五年发展,制定明年具体工作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系统总结2012年的工作,深入思考未来五年的青海科技创新战略,谋划2013年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开好本次会议意义十分重大。
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就2012年度全省科技工作和今后五年特别是2013年的工作设想向大会做报告。
&& &一、2012年的科技工作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工作,改善创新环境,集成科技资源,加强科技攻关,努力提高全省产业技术水平,倾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动我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四个发展&。全年共组织省级科技计划380项,组织资金441.39亿元,其中财政支持2.53亿元。预计形成产值达468.4亿元。特别是新组织&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88项,总经费达429亿元,其中科技投入达15.3亿元,财政投入2.1亿元(省科技厅科技计划投入1.3亿元),预计形成产值434亿元。全年争取国家各部委项目173项,组织资金13.72亿元,获国家财政支持3.73亿元。全年取得科技成果319项,申请专利719件,获得专利授权495件。截止2012年11月,省技术交易市场技术交易额达17.83亿元,同比增长5.6%。月份全省4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销售收入完成50.27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25.53亿元,工业增加值12.29亿元,工业总产值60.54亿元。2012年全省科技型企业达到115家。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回顾全年工作,我们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工作:
  (一)不断深化改革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极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效率。
&&& 一是加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社会资金的匹配额度。今年组织项目总经费441.39亿元,其中财政支持2.53亿元,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之比达到1:174。财政科技投入的引领放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二是进一步明确各子计划的定位。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计划就是着眼于应用基础研究,其目标突出出成果、出人才。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自然科学基金更加注重创新团队建设。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促进计划和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计划更将定位明确在科技成果的技术化、工程化和产业化,以及农业成果的推广。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则更加着力于重要行业及其企业的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推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壮大。各子计划间相互衔接,从成果向产业化依次推进。遵照规律,从成果阶段到产业化阶段,项目的支持强度逐步增加。并依此按照科技创新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和机制,制定不同目标任务、不同支持方式、不同财政预算结构。
&&& 三是更加集中支持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主要是紧密围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新能源经济和民生经济等四大方面,着眼于国家高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基地等园区,组织&123&、&1020&等重大科技支撑工程和节能减排、制造业信息化等重大科技行动。比如:支持&123&工程项目的财政资金达1.3亿元,占整个省级科技计划财政支持资金的50%以上,占省级科技计划工业项目的财政总资金的95%以上。支持&1020&项目的财政资金占省级科技计划农牧业项目中财政总资金的比例也达90%以上。与此同时,今年新开项目平均支持强度66.58万元,较去年增大47.86%。重大科技专项平均资助强度388.89万元,较去年提高56%;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平均当年支持强度130万元,较去年提高26%。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平均支持强8.1万元,较去年提高2.27%。
  四是推行科技项目诚信管理机制。对2008年以来到期未验收项目进行了统计,实施信誉度考察,并严格执行单位法人责任制,对项目超期未验收的实行取消其承担新项目资格、或实行后补助等措施。今年计划中的28项实行了后补助资金管理方式,项目共涉及资助经费2120万元,对6个项目采取了取消其承担单位申请新项目资格及撤销项目措施。通过诚信管理机制,有望在年底超期未验收项目的验收率达到80%以上。组织专家对2012年立项的370个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经费预算评审。对预算中的不合理项进行了调整和剔除,共调减资助经费172.86万元,约占拟资助经费的0.85%。
  五是进一步改革财政科技支持的方式,逐步形成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科技成果更快向产业化发展的新机制。去年筹备设立的、用引导基金支持的&青海华控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青海欧瑞科技发展投资基金&两只产业投资基金,已正式注册成立正开展针对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工作。引导基金还支持设立了&青海省科技企业股权管理服务中心&,与中国东方资产旗下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长期战略合作业务,并与方正证券洽谈推荐企业上&新三板&市场融资的基础工作,以风投方式推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筛选成长性较好地高新技术企业16家作为重点辅导。
  (二)继续组织实施&123&、&1020&科技支撑工程节能减排科技行动、&重建社会主义新玉树科技引领行动计划&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更加有力地支撑引领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三批&123&科技支撑工程安排项目88项,资助经费2.1亿元(计划省科技厅安排1.3亿元、省经委安排5000万元、省发改委安排3000万元),项目建设预计投入429亿元,预计形成产值434亿元,力争实现新增产值100亿元。
  &1020&农业科技支撑工程重点依托海南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西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西宁、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等载体,今年共安排项目4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1项,总投入10.03亿元,其中科技投入5283.7万元,当年科技经费资助4030.7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经费5.57亿元。预计实现产值31.35亿元,申请取得专利5件,制定标准6项。
  节能减排科技行动,今年立项10项,总经费1.1亿元,其中财政科技资金支持101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降耗96728吨标煤/年,减少污水排放5000吨/年,减少CO2排放38176吨/年,SO2等排放816吨/年;实现新产值8500万元以上;并将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节能减排技术服务队伍方面发挥一定的带动作用。
  &重建社会主义新玉树科技引领行动计划& 中的玉树科技第一村&代格村项目全面完成。60kwp双模分布式智能光伏电站、民族特色太阳能取暖房、规模沼气池等构成的一体化牧区清洁能源体系基本解决了农牧民的用电、取暖等能源需求问题。青稞、马铃薯、豌豆、黑饲麦、青莜等大田作物的种植示范成功,大大提升了代格村的农业生产水平。18栋节能日光温室在未采取任何辅助源的情况下,冬季温室温度保持在5-7℃,为代格村的农业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联到户的光纤和村委会的以党员远程教育主要职能的数字化信息设备大大提升了为代格村村民提供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与此同时,建成了一系列牦牛健康养殖、藏猪鸡特色养殖、乳制品新产品开发、数字旅游系统等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已建成的我国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首座2兆瓦水光互补微网电站运行正常。已搭建的玉树县医疗会诊、医疗教育、医疗咨询及远程教育,得到进一步完善。本计划所完成的工作已经为以科技创新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和农牧民生产生活上新台阶,带动玉树区域社会经济实现跨越20年发展,把玉树地区建设成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少数民族先进地区提供了现实、可实现的样板和示范。
&&& (三)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1、进一步推进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展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归口管理,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长骆玉林为组长的高新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起草了《关于支持青海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意见》。依此,积极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推进园区生物工程技术中心的改革,使其进一步与园区企业紧密结合。推进企业开展股权、信贷等多种形式的融资工作。新增10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型企业,推动2家科技型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园区全年预计可实现工业增加值51.5亿元,同比增长20%。
  2、进一步推进青海国家创新型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日,在格尔木召开青海国家创新型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动员大会,全国30家高校、科研机构与海西州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科技部主管副部长专程来青指导工作。此产业集群预计科技投入1亿元,希望形成工业产值1千亿元。
  3、建设一批与企业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新组建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使我省重点实验室已达到50家。依托中广核太阳能有限公司、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青海鸿福矿业有限公司与青海大学等大学科研机构分别新组建了&青海省太阳能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钛及钛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青海省蛇纹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优秀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基地示范作用,今年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计划对我省9个优秀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部共建实验室进行了滚动支持,资助经费1000万元,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也获国家973计划支持,资助经费385万元。推进青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在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为青海大学提供学生实习基地以及就业推荐,合作打造有色行业内一流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联合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等等方面,与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合作,使青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
&&& &4、大力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组织遴选了60名第六批学科带头人,搭建&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学术成果共享与资源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共享提供优质服务。
  5、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环境。5月30日,青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标志着我省第一部科技进步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于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对促进全省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法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建设创新型青海将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为落实国家出台的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优惠政策,组织申报并鉴定了17家单位38个项目,核定金额共计3.97亿元。使企业获得抵扣上年度企业所得税8900多万元。
&& &&6、全力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今年,认定了10家高新技术企业报备科技部待批。认定了22家为我省科技型企业。认定了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青海珠峰虫草药业有限公司、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为我省第三批创新型企业。
&&& (四)加强科技金融结合,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水平。一是进一步扩大政府引导基金规模。青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分别与支持的青海省华控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青海欧瑞创投投资中心均已完成工商注册。二是积极搭建贷款平台。青海开投科技创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目前已追加投入资本金至800万元。2012年小贷公司放贷6100万元,预计放贷收益在10%。三是设立青海省科技企业股权管理服务中心。注资100万元成立&青海省科技企业股权管理服务中心&,并与中国东方资产旗下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扶持有发展潜力、有产品、有市场的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并与方正证劵开展&新三板&上市有关工作。已筛选成长性较好地高新技术企业16家重点辅导,聘请省内外专家和上交所专家对企业进行&新三板&上市前培训指导。
  (五)努力推进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该工程已列入与科技部的会商内容,将在科技部农村信息化示范省第二批扩大试点示范中给予支持。今年省科技促进新农村计划中已安排了&青海省省级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应用&、&乐都县农村信息化服务技术研究示范&、&青海省社会化管理信息技术示范&等3个项目。启动乐都县、贵南县的信息化示范工作,完成农业信息化主动服务的基础工作。分别在乐都、门源、互助、大通、贵南、共和、同仁等县建立了62个基层服务站,已在大通、乐都建立了445个村级服务点,在大通、乐都等县接受农村信息化主动服务的农户已达11万多人。各服务站点直接从事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科技特派员已达到600多人。联合电信部门在玉树代格村率先建立了集语音、视频、网络宽带的&三网融合&信息服务系统,并且与国家文化共享工程无缝集成。
&&&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奖励工作,提升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的全民意识。
  2012年全省申请专利719件,获得授权专利49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3件、授权9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36件、授权196件,外观设计申请230件、授权20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5件。今年,共开展专利专项检查8次,涉及商品630余种;受理专利侵权纠纷3件,已结案2件。为加强工作力度,省知识产权局与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了《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与司法联动机制工作纪要》,启动了青海省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与司法联动机制。通过专利执法检查,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马培华研究员因突破高镁锂比条件下盐湖提锂技术的重要贡献而被政府授予2011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同时政府对在青海省科技事业发展和新青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批科技人员也给予了奖励。2012年度青海省科技奖励的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此次奖励将首次颁发国际科技合作奖,标志着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开始进入全面开放合作的新阶段。
  二、未来五年全省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战略
  目前,本届政府开展工作已近满一届。5年来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科技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支撑青海绿色发展为重点,不断开拓进取,有效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5.8%。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和引领全省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从以盐湖化工为核心包括天然气煤化工在内的化工产业的崛起到晶硅、锂电池、各类电子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从生物产业园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到大规模太阳能发电基地的建设,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无不看到科技创新正在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尽管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高层次的领军人才缺乏、科技投入比重偏低,已成为我省科技工作难以在新青海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努力开创青海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1、正确分析认识形势,及时把握战略机遇。
  经过5年的努力,青海已进入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阶段。青海自然资源丰富而独特,但其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又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之一。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维护生态,加之远离中国几个大的经济中心区,各种成本高昂。因此,其发展的门坎很高,对产品的价值要求也高,对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如何走出既能保持生态协调稳定,又能提高人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繁荣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必须更加全面、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共同繁荣、各民族、各阶层、各行业之间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实现&四个发展&。走依靠科技进步赢得发展之路,是青海创造新生活、建设新青海,实现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当前青海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引领,全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前所未有,对科技工作的水平要求前所未有。全省科技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就全球而言,全球经济危机已持续近4年,各国都在严重挑战面前采取不同的有效应对之策。愈来愈多的共识认为走出危机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希望直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信息领域新技术的广泛利用。要让科技创新推动新的产业勃兴,引领新的经济周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摆脱危机的指导思想开始从&凯恩斯&模式转向对&熊彼特&模式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自进入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缩短,现代科学技术重大突破和新应用正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此次金融危机更加剧了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必将加速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许多专家预言,在今后的10至20年世界极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健康、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而引发新的社会变革。面对新的形势,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筹划,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全球已进入新的密集创新和振兴产业的新时代。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提出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要求,强调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2月4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和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中央这些新的要求与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的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实际上为青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因此,未来5年,必将是青海实现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征的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推进青海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由单纯自然资源等低端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新模式,是我们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弯道超车&,开创青海作为一个具有国家生态战略地位的欠发达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新模式的必然选择。
  新的形势发展表明,青海的科技事业一定会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并牢牢把握好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2、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战略。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清醒地分析形势,确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才能把握机会,就势而上,迎来青海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认为未来五年青海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为青海实现绿色发展发挥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水平。归纳起来,我们的特色资源主要有:以盐湖、有色金属等为核心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以畜牧和高原中藏药等为主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以可再生的水力、太阳能、风力和不可再生石油天然气和煤为主的能源资源;以及文化、旅游等资源。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新时期的资源转换战略就应该:以循环经济为原则,更系统地综合开发利用我们的不可再生资源,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以遵从生态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原则,更充分合理地可持续利用我们的可再生资源,推进以畜牧业、生物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原则,全面利用我们丰富的水力、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经济将成为未来青海的重要经济特质,成为青海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三区&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我们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着力点。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必须以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基本原则,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迅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在实现科技创新战略的进程中,在为青海经济发展服务的进程中,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科技成果有序转化、科技资源配置合理高效、更加开放、富有活力、适应青海绿色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推动建立全社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尽快建立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必须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创新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必须健全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机制,特别要建立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和转移。还必须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提升全省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效率。必须建立科技创新目标考核机制。
  三、2013年的工作设想
  2013年是实施青海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第三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因此也是一个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之年,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之年。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刚刚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集成科技资源,坚持协同创新,发挥科技对&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惠民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我们确定的明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意见的相关配套政策及科技重大专项和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有关工作,推动创新型青海建设。
  (二)继续深入实施&123&、&1020&、节能减排、制造业信息化等科技支撑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
深入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攻克一批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延长产业链,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我省经济发展由单一的资源驱动转入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继续实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重点将新成果和新技术组装配套后进行示范推广,推动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第一线转移和扩散,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确保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开展绿洲节水农业、高寒草地合理放牧、羔羊舍饲育肥生产模式和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全面实施好&重建社会主义新玉树科技引领行动计划&,推进玉树灾后重建项目的全面完成,实现预期科技示范的目标,全面做好有关整体配套与后续工作。
  继续实施青海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行动,有效支撑我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加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各类科技园区建设。
  大力推进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推进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加强高新区的统一管理、规范管理;围绕生物科技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等加强园区建设,制定出台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及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对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及科技中介服务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海南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支持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发挥园区示范载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科技示范和服务功能,努力把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创新平台。重点争取国家对海南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支持,推动实验区向集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发展。
  (四)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依托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紧密联系的重点实验室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
  全面推进青海国家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积极申请高原特色生物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围绕青海的特色优势产业,以青藏高原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中藏药、高原绿色食品加工以及装备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壮大青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推进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 (五)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牧区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力争将青海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以构建青海省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强化农业主动科技服务。完成乐都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建成乐都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整合农业、社保、卫生、民政部门的有效信息资源,面向全县农民开展主动农业科技服务。
  (六)实施藏羚羊科技创业行动计划,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继续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专利服务、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服务等科技服务工作,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技术创新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创建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和科技投融资担保机构;完善财税优惠政策,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启动实施青海省藏羚羊行动计划,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完善青海华控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青海欧瑞科技发展投资基金、青海汇富昆仑等投资机构等引导基金,以阶段参股、跟进投资和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创业投资机构。
&&& (七)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围绕我省十大优势特色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指导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依托高技术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产业战略联盟等技术创新平台;培育新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引导实验室调整和优化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整合相关资源,尽快提升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力争重点培育支持的9个优秀和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国家极;按照&人才+项目+基地&的模式,培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体系,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培养高层次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组建整合培育新的科技平台,加大&国字号&科技平台建设力度。
&&& (八)大力加强基层和地方科技工作。
&&& (九)加大专利的申请力度,提高专利的数、质量;积极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加快专利技术的应用转化;加强协调沟通,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向银行推介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型优势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提高专利行政执法水平,查处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法制和市场环境,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青海农村牧区清洁型、经济型能源体系建设,开展新型能源体系科技示范。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技支撑工作,建设三江源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适于三江源区的清洁型、经济型用能体系,促进三江源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十一)加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青海-犹他科技创新联盟&与美国&犹他-青海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省院科技合作&科技支青工程&工作。
网站链接:&
-政府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信息产业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林业1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问答局
国家旅游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地震局
中国气象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测绘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广西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
香港特区政府
澳门特区政府
-青海地方网站-
青海政府信息网
西宁市人民政府
海东地区行政公署
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省劳动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人口计生委
省新闻出版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局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青海省知识产权局
-各省科技网-
-州县科技信息网-
-海西州科技局-
-西宁市科技局-
-果洛州科技局-
-海南州科技局-
Copyright @ 2012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号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制作维护:科技厅办公室 总访问数[20144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海格尔木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