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PBS纪录片《传说中奇妙的蛙类纪录片》?

如何评价PBS纪录片:《中国:一个世纪的革命》?
我是PT下载的,不大清楚上述链接是否可用。请问如何评价这一纪录片的内容,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何?尤其是受访人物选择上,个人认为本片选择的大多是各运动的悲剧人物代表,与常见的公开纪录片主要采访受益的正面人物不同,我认为两种纪录片都有失偏颇,那么对这段历史的作用和影响应当如何看待?···《中國:一個世紀的革命》(China - A Century of Revolution),制片人Sue
Williams的母親在中國出生,她的外祖父母也在中國生活了很多年。她從小就耳聞了不少有關中國在1950年代前的事情。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她陸續拍"China in Revolution","The Mao Years",和"Born Under the
Red Flag",合稱 "China Trilogy",在的片名叫"China: A Century of
Revolution",制作者耗資一百多万美元,制作中花費百分之六七十的時間在与中國**及其地方官員的周旋与獲得采訪允許上,從新聞報道、選裁,到
制作、配樂等,都獨具匠心。
该片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集:第一集《中国革命》,由两部分组成:为生存而战(),为未来而战();第二集《毛泽东时代》:追星揽月(),造反有理();第三集《生在红旗下》1976-90年代中。···
按投票排序
我个人感觉挺客观的,花了6个小时看完,我不喜欢mao
值得一看,这个纪录片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高度概括。当然细节无法考究,我也不是一个专业的历史研究学者。对于只想了解中国近代的神秘而纷扰的时代,这套纪录片还是挺适合的。个人认为采访中的人物略为悲观,都是受到时代性迫害的角色。真正从革命之中诞生、沉沦再到涅槃重生的那一批年轻人的声音,也无法通过准确的信息收集获得最有价值的评价。对各位领导人的方方面面都不会太有偏重,色彩还是很中肯的。
我认为挺客观的,影片里人物更加立体了,没有那么脸谱化,每采访对象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我们教政治经济学的老师给我们放过。总体来说比较客观,个别地方比较奇葩,比如描述五十年代的农村用了八十年代的场景(有穿西装的农民出现),还有就是老师本人对李志绥评价颇低,说他根本不可能看到那么多所谓“内幕”(实情我不了解)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如何评价BBC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
Michael Wood前几年拍完《印度的故事》,这回要讲中国的故事了。现在该系列上周四已在BBC 二台播出,每周更新一集,预计2月25日播完全部六集。从夏商周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涉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按时间排序
看到第五集有一段讲康熙,甄嬛传的陈建斌突然出现,给我乐懵了。
听说BBC拍了The Story of China ,第一反应是又整什么法子来黑大瓷器国了?当我打开b站开始看的时候,我只想打自己的脸来确定屏幕上的中国地图确定是BBC自己放的?还是我tg已经成功深入到敌人内部了?看到完整的大公鸡加那一颗蛋出现在屏幕的时候超感动的!BBC也开始要给自己洗白白了?一只大雄鸡?鸡蛋,下面游着一条龙有没有?看完第一集看的观后感如下图,真的不敢相信虽然它展示的并非是完整无误的中国史,但确实让我这种自从离开校园后就没关注历史的人来讲,对中国史有了新的理解和兴趣清明刚过,看了第一集祖先,深刻体会到我们中国人对“根”的执着。无论是身处异国他乡,还是长年留守故乡,大家似乎都有关于“根”的信念。也难怪清明没回家被我妈说:清明不祭祖,不如养猪狗”
对于节目本身我一口气全看完了,确实很感谢Michael Woods的“用心”,但是既然是评价BBC的节目就不能不提观众的反应。 中国的观众就不用说了,非华人观众则褒贬不一。1、 Michael Woods在节目里“过分”的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哈”性,导致很多批评,西方人最喜欢唱反调(if you know what I mean). Theguardian的一篇文章甚至用" an scratching on an old bone"来形容Michael Woods的工作。2、英国人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中国的历史(我猜他们也没兴趣,我的英国朋友都没听过这部剧),但是英国的报纸倒是很关注一个点就是,"Did Chinese invent football?", 他们觉得中国人跟“大韩”一样,喜欢copy everything.3、一个英国的老师在youtube上留言一开始说Michael Woods就是为了让人掏钱去iTUNE买这部剧,到后面(一个英文不大好的中国人没理解他的讽刺回复了他谢谢)他才开始说自己早就知道中国的大部分历史(因为他班级里有太多中国人了),除了鸦片战争他没听过。
可见英国人其实多arrogant, 不可能承认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他们的文明好。4、看过一些美国网友的回复,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因为剧里的中国美景而travel中国你就会后悔了,"horrible traffic and terrible driver, that is to the least",还有人说自己在中国需要随身带厕所纸。5、最后是一些我分不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评论,大概是I love Chinese culture, I just hated Chinese Governor之类的。总的来说还是别太兴奋,一部剧改变不了hatrism 也改变不了arrogant,我倒是觉得中国应该有自己的“BBC" 用西方人的批判思维来提高我们的文化觉悟,比如在东亚扩大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到时候就不是我们求着人家给我们做节目。
全部看完,不错!
迈克尔很儒雅,题案和拍摄很用心,没有黑、客观,我看了好几遍。
粗制滥造。只能作为海外小朋友的科普产品。
李博士的中英300亿大单没白签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也打算去看了~
B站看了前两集居然没怎么黑我天朝 不符合BBC的尿性啊这背后怕是有肮脏的屁眼交易←_←
看完第五集清朝的历史有感而发,BBC黑起来连自己都黑!!
不错,大大的五百亿没白花。包括之前的春节三集片和这个,都挺好的。
妖兽啦,BBC 投共啦!
看到这么多人说本来预期BBC要黑中国的,觉得很有意思。说实话BBC一年那么多节目,跟中国有关的没几个,大制作就几近于无(野性中国勉强算?)。很多被国内媒体反复指责的黑,其实根本就是制作不够专业带来的瑕疵。处心积虑地黑,我还真想不起来什么案例。这个中国故事,其实是BBC在刁大访英之后推出的China season的一部分,目的是增加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能找到Michael wood来主持,算是比较有诚意了,但是看下来还是觉得太浅,满足于走马观花。举个例子,很多历史叙述靠说书人来推进。。。还能更不严肃一些吗?总体上说,我觉得热心纪录片的诸位还是要多学习一些。你们有一个好,全世界哪里有纪录片你们马上就下载了,但是看看看去视角还是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到底是走马观花,迎合观众口味的好,还是深入其中,以引发思考为己任,不怕得罪观众的记录片好?
谁告诉你们主持人是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啊。。人家明明是剑桥历史系毕业好哇。。。。
看了第四集,发现除了农村的戏,其他不是阴天和晚上拍摄的,就是用滤镜把天空弄成灰色,比如港口那一段
看了两集,觉得很棒啊。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叙述的逻辑清楚,信息量也算够,让即使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不论中国人(看B站的弹幕发现不少受国内完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还是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sigh...)还是外国人都能够对所讲述的历史有较为清晰的脉络,不会因为太过枯燥而看不下去。对于对历史感兴趣和有一定程度历史知识储备的人来说这部纪录片也不会让你觉得无聊,即使里面讲述的所有历史事实你都了解,观察节目的制作和叙述方式还是很有亮点的。叙述者Michael Wood虽然67岁了,可是看上去意气风发,很有精神,尤其是讲述历史的时候那种眼睛里放光的感觉,我觉得这是国内不少历史节目主持人所缺少的一种东西,所以国内历史节目大多枯燥乏味,观众数量上不去。作为中国人看这样的讲述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纪录片,很多人不免会带上民族主义的情绪,里面说古中国怎么怎么强大大家就一片叫好,说这次BBC终于不黑我们了,这次很“客观”。每次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都会觉得很愚蠢(抱歉,这里必须使用这个词)。首先,中国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也在不断改变,不管是受到外来民族文化的侵入而被迫改变,还是发自内部的改变,所以,真正的华夏文化其实很难定义,因为它是不断融合的产物。同样,我们的所谓“中华民族”也是不断融合和不断改变的,所以,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民族主义者,我觉得并不存在真正的“中华民族”,因为没有办法准确定义。正是因为中华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庞大,每个人都不敢说自己真正了解全部,不管中国人外国人,不管研究历史的专家还是非专业人士,每个人其实都像“盲人摸象”一般触摸着这个庞大复杂的文化体。所以,谈历史和文化并不存在所谓“客观”,因为每个人都是“主观”的,但正是每个主观的个体之间有交流,所以这个庞大复杂的文化历史综合体才会逐渐有清晰的脉络。说了这么多,我要说的是,BBC做这么一个节目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不了解历史的人可以学历史,了解历史的人可以从别人角度看历史,何不乐哉?大家的关注点如果放在评判英国电视台的价值观上,那就是对很多参与制作这样节目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智力的极大浪费。每天说BBC黑中国的人大概都是没见过它怎么黑英国的吧,住在英国每天看BBC都会觉得英国好惨,简直是地狱,明天London地铁又要罢工,还不知道什么线路,我们要完;NHS又要缩减资金,我们要完;后天George Osborne又开始惦记英国人的退休金,我们要完;百年钢厂受到来自中国钢材倾销面临破产,我们要完;明年我们要公投退出欧盟啦……好的媒体本来就是怀着批判的态度看待一切,我说的是一切,包括自己国家和他国的政府行为,各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等等,而不是每天说“我们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幸福,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预计在什么时候实现云云”。正是因为我们有CCTV这样充满的“正能量”媒体,所以才更加需要BBC这样的媒体来时刻提醒我们“自己做的其实还不够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改变的机会”。人也是这样,自信的人必定有自嘲的特质,自卑的人总是喜欢自我吹嘘。最后,最让我觉得厉害的是节目里采访的很多人,他们大多数英语口语让我感觉都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水平之上(没上过国内大学其实也不知道国内大学生英语水平怎么样,只是有限的观察和猜测),不知道是不是节目录制精心挑选之后拣出来的。
转一篇金融时报的文章专访《中华的故事》主持人英国华裔自由撰稿人 崔莹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异国他乡,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在春节期间,观看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的《中华的故事》也津津有味:面对行云流水的中国书法,主持人迈克尔o伍德(Michael Wood)解析杜牧的诗“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迈克尔o伍德徜徉在金华古村落小巷,讲述李清照的女性主义意识和她如何流落到金华;迈克尔o伍德还拜访玄奘故里,为玄奘打抱不平,说玄奘几次申请许可证前往国外都被拒绝,然后只能偷偷去西天取经……这部6集纪录片生动、幽默,充满信息量,令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热闹的今天,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BBC的官网介绍,该片包括《祖先》、《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黄金时代》、《明朝》、《末代王朝》和《革命时代》,在片中,迈克尔o伍德开始了他的历史之旅,他探索中国的故事、中国人和中国的地貌,了解过去4000多年中国的独特性和中国的智慧是如何造就的。与之前BBC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国的秘密》以及《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风格完全不同,《中华的故事》对中国没有任何讥讽、嘲弄或指责,而是较中肯、客观地再现了中国的形象。海外学子和华人、华侨终于看到一部不再“黑”中国的纪录片,而这部纪录片也博得了英国观众的认可。爱丁堡大学天文系安迪o劳伦斯教授评价,“这部纪录片非常有意思,像是跟着主持人在中国旅行,我对第三集中提到的宋代科学家苏颂很感兴趣,很想去看看他发明的水运仪象台。”这部纪录片的策划、撰稿人,也正是片中的主持人、67岁的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o伍德。春节期间,在观看完《中华的故事》前三集后,我联系上正在伦敦的办公室忙于《中华的故事》第六集剪辑工作的迈克尔o伍德,趁他下午茶歇时间,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了解他拍摄这套纪录片的缘由、拍摄的历程以及他对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看法。1)活着的历史是亮点纪录片的第一集名为《祖先》,片中,迈克尔o伍德在无锡参加一户秦姓人家的祭祖活动: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并采访了秦观的三十三世孙秦家聪(Frank Ching),请他介绍寻根的经历。秦家聪也正是著作《秦氏千载史》(Ancestor)的作者。在这本书中,秦家聪从江南氏族祖先、宋朝著名诗人/词人秦观(秦少游)写起,一代一代写到民国第一批律师,即他的父亲。迈克尔o伍德拍摄的原则之一是从普通中国人和中国家庭的角度寻访各个历史时期在当今时代的投影,即通过中国的现在展现中国的历史,他认为“家族的故事就是国家的故事,我的想法不是去某个考古点展现历史,而是从家庭开始。这样的叙述方式可能会令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他们期待的原本是中国的历史,但是我要拍的是活着的历史。故事的主角是现在的中国人,是他们的耐心和他们的创造力。”这样的纵横联系同样出现在第二集《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中,在追溯玄奘西天取经的历史时,片中除了提及《西游记》的故事,展现玄奘讲经的高昌国遗址,以及柏孜克里石窟的壁画,并且加入了这样的片段:4岁的小男孩肖云豪正讲述传统评书《西游记》,他一身长袍,讲起故事摇头晃脑,声情并茂,有张有弛。在不谙世故的小朋友这里,历史同样变得活灵活现。在展现大运河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时,摄制组又来到堪称“京杭大运河第一闸”的邵伯船闸,通过监控器看货船频繁的来往,并让工作人员自述大运河在今天的作用。在第三集《黄金时代》中,《清明上河图》也不再是冰冷的古书画,而成为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多媒体版、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迈克尔o伍德请来参观的普通市民描述当年开封府的风俗人情,背景独白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当谈到宋朝足球(蹴鞠)时,迈克尔o伍德化身现代足球赛的主播,背景是国安队的球迷在摇旗呐喊(见上图);当谈到宋代科举制时,拍摄地点设在了开封市河南大学的老校区,迈克尔o伍德走进课程,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历史和现代觥筹交错,并引入相关影视片段,虚实结合。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讲述中国古老的历史,角度独特,使“旧故事”焕然一新,令许多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的人,也能够乐在其中。而实际上,很多英国观众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迈克尔o伍德表示,目前,英国小学的教科书中并不涉及中国历史,只会提一下商代的青铜器,而高中课程,更没有和中国有关的内容了。他认为英国公众对中国历史了解太少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他希望这6集纪录片可以具有娱乐性、知识性,不枯燥,不学术,不需要很复杂,能够让英国的观众喜欢中国的历史,对中国产生感情。“那些活着的历史是亮点,也很有意思,如果没意思的话,人们就会换台看《舞动奇迹》这类节目了”。为了能让西方的观众更容易地了解中国历史,迈克尔o伍德绞尽脑汁,比如他将杜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将宋朝的苏颂比喻成“达芬奇”,并将苏颂发明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和伦敦的大本钟相比。如此,原本就独具视角的中华的故事,就变得更加妙趣横生。2)拍摄获得中国地方官员协助无数观众被片中迈克尔o伍德到过中国之处之多之细所折服。除了介绍西安的兵马俑,他还介绍了位于西安郊区的乾陵,当雍容华贵的唐朝女子壁画、壮观的唐朝狩猎出行图和生动的唐朝打马球壁画出现在纪录片中时,令人恨不得马上到西安补访这个古迹。片中所介绍的开封双龙巷,因出过赵匡胤、赵光义两个皇帝而得名,以及发现于洛阳市中心的“天子驾六”车马坑等,也都是值得历史文化爱好者流连的地方。迈克尔o伍德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源自于他去过中国多次。除了拍摄《中华的故事》的3年内12次前往中国,去过北京、无锡、西安、开封、广西桂平和新疆喀什等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迈克尔o伍德就已经游走过中国的很多城市。他说:“我一直对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感兴趣,在上大学时就读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去过中国的很多古城。在写拍摄提案时,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我想要拍摄的那些场景,这些场景不是看历史书看来的,而是去过那里才获得的。比如,要我拍宋朝的历史,我一定会拍开封;拍唐朝的历史,我一定会去西安拍摄。”2007年,在《印度的故事》播出并广受好评后,有人建议迈克尔o伍德拍摄风格差不多的关于中国的故事,迈克尔o伍德一鼓作气,写了50多页《中华的故事》拍摄提案。美国的PBS和英国的BBC都很感兴趣,但是因为其他项目的拖延,这部记录片真正动工时已经是2013年。迈克尔o伍德认为,这样的“拖延”反而成了一种幸运。2008年前后,因为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明,但实际上,迈克尔o伍德认为现在才是中国真正崛起、真正开放的时期。他提到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并前往他的故乡曼彻斯特参观,他又介绍,从明年开始,英国的学校将把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列入高中教科书。迈克尔o伍德特别强调,“今天所有人都想了解中国”。2015年是中英合作黄金十年的起点,而中英两国的合作不仅仅是贸易、投资方面的,也包括文化方面的。迈克尔o伍德继续讲述他在中国拍摄的经历,他的言辞中透露着幸福与感激。他表示,“有很多中国同事参与拍摄这部纪录片,有时候拍摄时,除了制片人丽贝卡(Rebecca)和我,团队的摄影师、录音师,和拍摄助理等都是中国人。”在拍摄之前,他们首先申请了在中国拍摄的许可证,令迈克尔o伍德感到有些吃惊的是,中国政府对拍摄很放心,并非传说中的那样派人跟踪,“他们只是看看我们的拍摄计划,然后说,我们相信你们,去拍吧!”而拍摄许可制在西方也是很正常的,迈克尔o伍德举例说,拍摄英国的汉普敦宫,也需要拍摄许可。在中国各地拍摄,他们也都会联络当地政府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并时常获得对方的协助。迈克尔o伍德特别惊讶于当地政府的高效,他说,“我只是向当地官员表达了一个突然冒出的想法,拍摄计划里也没有提到这个想法,这名官员一个电话,5分钟就帮我搞定,这简直不可思议”。迈克尔o伍德感慨,“有了双方的信任和合作,便可以拍摄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3)让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请参加“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的普通老百姓讲述伏羲女娲的传说,引用说书人的段落叙述大禹如何治水,让慈恩寺的僧侣介绍玄奘从西域带回来的佛教典籍,询问学生杜甫诗“岐王宅里寻常见”中的“岐王”是谁……并且,纪录片中相关历史访谈,其访谈对象大都是中国学者。迈克尔o伍德解释,“在片中,除了一位印度学者,他是研究五四运动的专家,我们的采访对象基本上都是中国学者。因为之前的纪录片,大都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历史评头论足,他们的研究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而我们的这部纪录片,要让观众倾听中国人自己的声音,让中国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当然,这样做也有挑战,比如大多数西方电视台不希望片中有太多的汉语,不希望使用太多的字幕,尤其是美国观众没有看字幕的习惯,于是,迈克尔o伍德的拍摄团队尽量采访能够讲英文的当地的工作人员或中国学者。而之前外媒制作的一些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常常预设立场,然后请受访人给予支持这些观点的评论或引出他们所需要的内容。比如,在2014年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中,学者专家的点评都指向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长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2007年,一位对中国现状非常了解的张姓华裔记者参加了英国5频道纪录片《保罗o莫顿在中国》的拍摄,节目播出后,令她感到诧异的是,她和保罗o莫顿探讨关于中国严肃话题,包括社会的变化、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她个人如何从工人成为作家的镜头都没有被选用,而只是播出了导演提前安排好的、让她带保罗o莫顿去雄性动物生殖器餐馆吃驴鞭的片段。显然,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对张姓记者关于中国的见解并不感兴趣,只是把她当托儿,引出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而已。为了收视率和商业利益,纪录片拍摄者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的做法可以理解,然而,这类纪录片以不尊重、不善待别国的文化传统为前提,就不免令人感到失望。迈克尔o伍德表示,“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人不能够像对待其他国家那样友善地对待中国,或许因为他们对中国不够了解?”迈克尔o伍德说,自己在《中华的故事》中并非哪方面的专家,而只是一名友好的向导,他可以引导中国人讲他们自己的历史,讲对他们而言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他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西方的观众可以了解中国,喜欢中国人,并能够从中国人的立场认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4)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迈克尔o伍德认为,长久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一直被几类有限的主题占据着,“比如,中国是一党执政,中国急急匆匆地步入现代化而忽视环保,中国的发展迅猛无情等,但是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性的多样化等主题却视而不见。”早在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发表名为《形象危机》的文章,指出中国对外的形象充满“不信任和误解”,该文章同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向外界解释清楚这个国家到底在发生什么”。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机会,这两次“国家公关”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然而之后的很长时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依然存在偏见,尤其是中国的“3T”,即台湾(Taiwan)、西藏(Tibet)、天安门(Tian’anmen)问题一直是西方媒体津津乐道的政治议题。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丹尼尔o格里菲斯(Daniel Griffiths)对2013年《纽约时报》、BBC新闻和《经济学人》杂志在秋季2周内发表的关于中国的报道进行了分析,他发现这129篇报道主要涉及5大主题: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人权和环境问题等。这些媒体依旧在用传统的框架讲述中国故事,只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经济的活力和继续被践踏的人权等,而忽视了中国的其他议题,比如中国社会的变迁等。迈克尔o伍德并不排斥西方媒体关注中国的政治,而有一些争执和批评也是必然,但他的观点是,“除了中国的政治,关于中国,我们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比如中国的历史、美食和艺术等。我们需要更多地理解中国。当我们彼此都了解对方时,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他希望《中华的故事》可以让西方观众认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中国。我从迈克尔o伍德那里得知,春节期间,BBC结合中国的节庆,深入中国各地,拍摄以“中国新年”为主题的三集纪录片,所拍摄的主题包括中国的酒文化、不同地域的年味、以及春节晚会等。迈克尔o伍德表示,西方媒体,至少是BBC对中国形象的再现正变得更全面与多元化,他指出,“这种变化正迅速发生,中国在英国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在迅速变化。”在剑桥大学网站上,一则发表于日的新闻这样写道,“我们从中国的大学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他们食堂要服务的顾客数量之多令人感到惊讶,我们所参观的一所大学每天要做2万份早餐。”在考察了中国大学的食堂后,剑桥大学的厨师决定在自己的校园里做出更正宗的中餐。中餐落户英国最高学府——显然,这些英国大厨们已经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他们也一定能够意识到纪录片《保罗o莫顿在中国》过分渲染中国饮食文化的“极端”,有失偏颇。在《中华的故事》后三集中,迈克尔o伍德拜访了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广西桂平金田村,走进了中国集体制村庄南街村……当被问到纪录片如何展现中国最近30多年的发展时,迈克尔o伍德坦言相关内容涉及不多,他认为,“中国正继续步入现代化,这段历史尚在发展中,很难定性”。但他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乐观,他表示他会用这样一句话做《中华的故事》的结尾,“让全世界都祝贺中国,因为我们都需要一个繁荣、和平的中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魏城
weicheng_ft@yahoo.co.uk)
我原来一直以为他们不能好好的说话,和客观的看待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发展历程,现在越来越发现其实他们心底里什么都懂。。。。。。
刚在A站看完了第一集,居然黑的不多,除了那句中国摒弃社会主义(大概意思)这句话第二集还在看,越看越觉得诡异,这节奏不是bbc尿性啊,随后我看到楼下评论写了几个字:主持人是曼彻斯特大学毕业的~啊,突然恍然大悟了,原来如此这部纪录片一共6集,最后一集才讲到中国近现代化,四化有的黑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如何评价BBC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
Michael Wood前几年拍完《印度的故事》,这回要讲中国的故事了。现在该系列上周四已在BBC 二台播出,每周更新一集,预计2月25日播完全部六集。从夏商周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涉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按投票排序
转一篇金融时报的文章专访《中华的故事》主持人英国华裔自由撰稿人 崔莹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异国他乡,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在春节期间,观看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的《中华的故事》也津津有味:面对行云流水的中国书法,主持人迈克尔o伍德(Michael Wood)解析杜牧的诗“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迈克尔o伍德徜徉在金华古村落小巷,讲述李清照的女性主义意识和她如何流落到金华;迈克尔o伍德还拜访玄奘故里,为玄奘打抱不平,说玄奘几次申请许可证前往国外都被拒绝,然后只能偷偷去西天取经……这部6集纪录片生动、幽默,充满信息量,令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热闹的今天,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BBC的官网介绍,该片包括《祖先》、《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黄金时代》、《明朝》、《末代王朝》和《革命时代》,在片中,迈克尔o伍德开始了他的历史之旅,他探索中国的故事、中国人和中国的地貌,了解过去4000多年中国的独特性和中国的智慧是如何造就的。与之前BBC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国的秘密》以及《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风格完全不同,《中华的故事》对中国没有任何讥讽、嘲弄或指责,而是较中肯、客观地再现了中国的形象。海外学子和华人、华侨终于看到一部不再“黑”中国的纪录片,而这部纪录片也博得了英国观众的认可。爱丁堡大学天文系安迪o劳伦斯教授评价,“这部纪录片非常有意思,像是跟着主持人在中国旅行,我对第三集中提到的宋代科学家苏颂很感兴趣,很想去看看他发明的水运仪象台。”这部纪录片的策划、撰稿人,也正是片中的主持人、67岁的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o伍德。春节期间,在观看完《中华的故事》前三集后,我联系上正在伦敦的办公室忙于《中华的故事》第六集剪辑工作的迈克尔o伍德,趁他下午茶歇时间,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了解他拍摄这套纪录片的缘由、拍摄的历程以及他对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看法。1)活着的历史是亮点纪录片的第一集名为《祖先》,片中,迈克尔o伍德在无锡参加一户秦姓人家的祭祖活动:中华秦观宗亲联谊会,并采访了秦观的三十三世孙秦家聪(Frank Ching),请他介绍寻根的经历。秦家聪也正是著作《秦氏千载史》(Ancestor)的作者。在这本书中,秦家聪从江南氏族祖先、宋朝著名诗人/词人秦观(秦少游)写起,一代一代写到民国第一批律师,即他的父亲。迈克尔o伍德拍摄的原则之一是从普通中国人和中国家庭的角度寻访各个历史时期在当今时代的投影,即通过中国的现在展现中国的历史,他认为“家族的故事就是国家的故事,我的想法不是去某个考古点展现历史,而是从家庭开始。这样的叙述方式可能会令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他们期待的原本是中国的历史,但是我要拍的是活着的历史。故事的主角是现在的中国人,是他们的耐心和他们的创造力。”这样的纵横联系同样出现在第二集《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中,在追溯玄奘西天取经的历史时,片中除了提及《西游记》的故事,展现玄奘讲经的高昌国遗址,以及柏孜克里石窟的壁画,并且加入了这样的片段:4岁的小男孩肖云豪正讲述传统评书《西游记》,他一身长袍,讲起故事摇头晃脑,声情并茂,有张有弛。在不谙世故的小朋友这里,历史同样变得活灵活现。在展现大运河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时,摄制组又来到堪称“京杭大运河第一闸”的邵伯船闸,通过监控器看货船频繁的来往,并让工作人员自述大运河在今天的作用。在第三集《黄金时代》中,《清明上河图》也不再是冰冷的古书画,而成为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多媒体版、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迈克尔o伍德请来参观的普通市民描述当年开封府的风俗人情,背景独白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当谈到宋朝足球(蹴鞠)时,迈克尔o伍德化身现代足球赛的主播,背景是国安队的球迷在摇旗呐喊(见上图);当谈到宋代科举制时,拍摄地点设在了开封市河南大学的老校区,迈克尔o伍德走进课程,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历史和现代觥筹交错,并引入相关影视片段,虚实结合。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讲述中国古老的历史,角度独特,使“旧故事”焕然一新,令许多对中国历史了如指掌的人,也能够乐在其中。而实际上,很多英国观众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迈克尔o伍德表示,目前,英国小学的教科书中并不涉及中国历史,只会提一下商代的青铜器,而高中课程,更没有和中国有关的内容了。他认为英国公众对中国历史了解太少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他希望这6集纪录片可以具有娱乐性、知识性,不枯燥,不学术,不需要很复杂,能够让英国的观众喜欢中国的历史,对中国产生感情。“那些活着的历史是亮点,也很有意思,如果没意思的话,人们就会换台看《舞动奇迹》这类节目了”。为了能让西方的观众更容易地了解中国历史,迈克尔o伍德绞尽脑汁,比如他将杜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将宋朝的苏颂比喻成“达芬奇”,并将苏颂发明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和伦敦的大本钟相比。如此,原本就独具视角的中华的故事,就变得更加妙趣横生。2)拍摄获得中国地方官员协助无数观众被片中迈克尔o伍德到过中国之处之多之细所折服。除了介绍西安的兵马俑,他还介绍了位于西安郊区的乾陵,当雍容华贵的唐朝女子壁画、壮观的唐朝狩猎出行图和生动的唐朝打马球壁画出现在纪录片中时,令人恨不得马上到西安补访这个古迹。片中所介绍的开封双龙巷,因出过赵匡胤、赵光义两个皇帝而得名,以及发现于洛阳市中心的“天子驾六”车马坑等,也都是值得历史文化爱好者流连的地方。迈克尔o伍德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源自于他去过中国多次。除了拍摄《中华的故事》的3年内12次前往中国,去过北京、无锡、西安、开封、广西桂平和新疆喀什等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迈克尔o伍德就已经游走过中国的很多城市。他说:“我一直对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感兴趣,在上大学时就读了很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去过中国的很多古城。在写拍摄提案时,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我想要拍摄的那些场景,这些场景不是看历史书看来的,而是去过那里才获得的。比如,要我拍宋朝的历史,我一定会拍开封;拍唐朝的历史,我一定会去西安拍摄。”2007年,在《印度的故事》播出并广受好评后,有人建议迈克尔o伍德拍摄风格差不多的关于中国的故事,迈克尔o伍德一鼓作气,写了50多页《中华的故事》拍摄提案。美国的PBS和英国的BBC都很感兴趣,但是因为其他项目的拖延,这部记录片真正动工时已经是2013年。迈克尔o伍德认为,这样的“拖延”反而成了一种幸运。2008年前后,因为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明,但实际上,迈克尔o伍德认为现在才是中国真正崛起、真正开放的时期。他提到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并前往他的故乡曼彻斯特参观,他又介绍,从明年开始,英国的学校将把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列入高中教科书。迈克尔o伍德特别强调,“今天所有人都想了解中国”。2015年是中英合作黄金十年的起点,而中英两国的合作不仅仅是贸易、投资方面的,也包括文化方面的。迈克尔o伍德继续讲述他在中国拍摄的经历,他的言辞中透露着幸福与感激。他表示,“有很多中国同事参与拍摄这部纪录片,有时候拍摄时,除了制片人丽贝卡(Rebecca)和我,团队的摄影师、录音师,和拍摄助理等都是中国人。”在拍摄之前,他们首先申请了在中国拍摄的许可证,令迈克尔o伍德感到有些吃惊的是,中国政府对拍摄很放心,并非传说中的那样派人跟踪,“他们只是看看我们的拍摄计划,然后说,我们相信你们,去拍吧!”而拍摄许可制在西方也是很正常的,迈克尔o伍德举例说,拍摄英国的汉普敦宫,也需要拍摄许可。在中国各地拍摄,他们也都会联络当地政府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并时常获得对方的协助。迈克尔o伍德特别惊讶于当地政府的高效,他说,“我只是向当地官员表达了一个突然冒出的想法,拍摄计划里也没有提到这个想法,这名官员一个电话,5分钟就帮我搞定,这简直不可思议”。迈克尔o伍德感慨,“有了双方的信任和合作,便可以拍摄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3)让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请参加“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的普通老百姓讲述伏羲女娲的传说,引用说书人的段落叙述大禹如何治水,让慈恩寺的僧侣介绍玄奘从西域带回来的佛教典籍,询问学生杜甫诗“岐王宅里寻常见”中的“岐王”是谁……并且,纪录片中相关历史访谈,其访谈对象大都是中国学者。迈克尔o伍德解释,“在片中,除了一位印度学者,他是研究五四运动的专家,我们的采访对象基本上都是中国学者。因为之前的纪录片,大都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历史评头论足,他们的研究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而我们的这部纪录片,要让观众倾听中国人自己的声音,让中国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当然,这样做也有挑战,比如大多数西方电视台不希望片中有太多的汉语,不希望使用太多的字幕,尤其是美国观众没有看字幕的习惯,于是,迈克尔o伍德的拍摄团队尽量采访能够讲英文的当地的工作人员或中国学者。而之前外媒制作的一些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常常预设立场,然后请受访人给予支持这些观点的评论或引出他们所需要的内容。比如,在2014年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中,学者专家的点评都指向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长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2007年,一位对中国现状非常了解的张姓华裔记者参加了英国5频道纪录片《保罗o莫顿在中国》的拍摄,节目播出后,令她感到诧异的是,她和保罗o莫顿探讨关于中国严肃话题,包括社会的变化、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她个人如何从工人成为作家的镜头都没有被选用,而只是播出了导演提前安排好的、让她带保罗o莫顿去雄性动物生殖器餐馆吃驴鞭的片段。显然,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对张姓记者关于中国的见解并不感兴趣,只是把她当托儿,引出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而已。为了收视率和商业利益,纪录片拍摄者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的做法可以理解,然而,这类纪录片以不尊重、不善待别国的文化传统为前提,就不免令人感到失望。迈克尔o伍德表示,“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人不能够像对待其他国家那样友善地对待中国,或许因为他们对中国不够了解?”迈克尔o伍德说,自己在《中华的故事》中并非哪方面的专家,而只是一名友好的向导,他可以引导中国人讲他们自己的历史,讲对他们而言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他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西方的观众可以了解中国,喜欢中国人,并能够从中国人的立场认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4)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迈克尔o伍德认为,长久以来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一直被几类有限的主题占据着,“比如,中国是一党执政,中国急急匆匆地步入现代化而忽视环保,中国的发展迅猛无情等,但是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性的多样化等主题却视而不见。”早在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发表名为《形象危机》的文章,指出中国对外的形象充满“不信任和误解”,该文章同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向外界解释清楚这个国家到底在发生什么”。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机会,这两次“国家公关”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然而之后的很长时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依然存在偏见,尤其是中国的“3T”,即台湾(Taiwan)、西藏(Tibet)、天安门(Tian’anmen)问题一直是西方媒体津津乐道的政治议题。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丹尼尔o格里菲斯(Daniel Griffiths)对2013年《纽约时报》、BBC新闻和《经济学人》杂志在秋季2周内发表的关于中国的报道进行了分析,他发现这129篇报道主要涉及5大主题: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人权和环境问题等。这些媒体依旧在用传统的框架讲述中国故事,只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经济的活力和继续被践踏的人权等,而忽视了中国的其他议题,比如中国社会的变迁等。迈克尔o伍德并不排斥西方媒体关注中国的政治,而有一些争执和批评也是必然,但他的观点是,“除了中国的政治,关于中国,我们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比如中国的历史、美食和艺术等。我们需要更多地理解中国。当我们彼此都了解对方时,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他希望《中华的故事》可以让西方观众认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中国。我从迈克尔o伍德那里得知,春节期间,BBC结合中国的节庆,深入中国各地,拍摄以“中国新年”为主题的三集纪录片,所拍摄的主题包括中国的酒文化、不同地域的年味、以及春节晚会等。迈克尔o伍德表示,西方媒体,至少是BBC对中国形象的再现正变得更全面与多元化,他指出,“这种变化正迅速发生,中国在英国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在迅速变化。”在剑桥大学网站上,一则发表于日的新闻这样写道,“我们从中国的大学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他们食堂要服务的顾客数量之多令人感到惊讶,我们所参观的一所大学每天要做2万份早餐。”在考察了中国大学的食堂后,剑桥大学的厨师决定在自己的校园里做出更正宗的中餐。中餐落户英国最高学府——显然,这些英国大厨们已经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他们也一定能够意识到纪录片《保罗o莫顿在中国》过分渲染中国饮食文化的“极端”,有失偏颇。在《中华的故事》后三集中,迈克尔o伍德拜访了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广西桂平金田村,走进了中国集体制村庄南街村……当被问到纪录片如何展现中国最近30多年的发展时,迈克尔o伍德坦言相关内容涉及不多,他认为,“中国正继续步入现代化,这段历史尚在发展中,很难定性”。但他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乐观,他表示他会用这样一句话做《中华的故事》的结尾,“让全世界都祝贺中国,因为我们都需要一个繁荣、和平的中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魏城
weicheng_ft@yahoo.co.uk)
看了两集,觉得很棒啊。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叙述的逻辑清楚,信息量也算够,让即使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不论中国人(看B站的弹幕发现不少受国内完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还是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sigh...)还是外国人都能够对所讲述的历史有较为清晰的脉络,不会因为太过枯燥而看不下去。对于对历史感兴趣和有一定程度历史知识储备的人来说这部纪录片也不会让你觉得无聊,即使里面讲述的所有历史事实你都了解,观察节目的制作和叙述方式还是很有亮点的。叙述者Michael Wood虽然67岁了,可是看上去意气风发,很有精神,尤其是讲述历史的时候那种眼睛里放光的感觉,我觉得这是国内不少历史节目主持人所缺少的一种东西,所以国内历史节目大多枯燥乏味,观众数量上不去。作为中国人看这样的讲述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纪录片,很多人不免会带上民族主义的情绪,里面说古中国怎么怎么强大大家就一片叫好,说这次BBC终于不黑我们了,这次很“客观”。每次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都会觉得很愚蠢(抱歉,这里必须使用这个词)。首先,中国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也在不断改变,不管是受到外来民族文化的侵入而被迫改变,还是发自内部的改变,所以,真正的华夏文化其实很难定义,因为它是不断融合的产物。同样,我们的所谓“中华民族”也是不断融合和不断改变的,所以,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民族主义者,我觉得并不存在真正的“中华民族”,因为没有办法准确定义。正是因为中华历史文化的复杂性和庞大,每个人都不敢说自己真正了解全部,不管中国人外国人,不管研究历史的专家还是非专业人士,每个人其实都像“盲人摸象”一般触摸着这个庞大复杂的文化体。所以,谈历史和文化并不存在所谓“客观”,因为每个人都是“主观”的,但正是每个主观的个体之间有交流,所以这个庞大复杂的文化历史综合体才会逐渐有清晰的脉络。说了这么多,我要说的是,BBC做这么一个节目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不了解历史的人可以学历史,了解历史的人可以从别人角度看历史,何不乐哉?大家的关注点如果放在评判英国电视台的价值观上,那就是对很多参与制作这样节目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智力的极大浪费。每天说BBC黑中国的人大概都是没见过它怎么黑英国的吧,住在英国每天看BBC都会觉得英国好惨,简直是地狱,明天London地铁又要罢工,还不知道什么线路,我们要完;NHS又要缩减资金,我们要完;后天George Osborne又开始惦记英国人的退休金,我们要完;百年钢厂受到来自中国钢材倾销面临破产,我们要完;明年我们要公投退出欧盟啦……好的媒体本来就是怀着批判的态度看待一切,我说的是一切,包括自己国家和他国的政府行为,各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等等,而不是每天说“我们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幸福,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预计在什么时候实现云云”。正是因为我们有CCTV这样充满的“正能量”媒体,所以才更加需要BBC这样的媒体来时刻提醒我们“自己做的其实还不够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改变的机会”。人也是这样,自信的人必定有自嘲的特质,自卑的人总是喜欢自我吹嘘。最后,最让我觉得厉害的是节目里采访的很多人,他们大多数英语口语让我感觉都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水平之上(没上过国内大学其实也不知道国内大学生英语水平怎么样,只是有限的观察和猜测),不知道是不是节目录制精心挑选之后拣出来的。
刚开始,我是怀着把它批判一番的心情点开视频的,叫你没事就逼逼China,本五毛要狠狠地打你们的脸。在1分11秒处,你说1899年举行了中国最后一次祭天?你把袁世凯放在哪里?赶紧拿小本子记下。在1分36秒处,你说祭祀源于黄帝,距今有5000年历史?这个我不懂,待会儿去知网扒几篇论文再反驳你,赶紧拿小本子记下。在6分39秒处,你说共产主义时期不允许祭祖?你这是在暗示中国现在不是共产主义时期么?我们只是有中国特色了而已,赶紧拿小本子记下。在9分30秒处,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台湾是中国的有木有啊!在连wiki上都把台湾称为sovereign state(独立主权国家)的时候BBC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啊有木有!本五毛的一颗爱国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顺手就把小本子给扔了~台湾是中国的有木有啊!在连wiki上都把台湾称为sovereign state(独立主权国家)的时候BBC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啊有木有!本五毛的一颗爱国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顺手就把小本子给扔了~(p.s.和我争九段线等问题的朋友请自行搜索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含中国领土轮廓的邮票、徽章等图案,并了解下我国政府对某些领土的实际态度与作为)而后观赏的心情就极为轻松愉悦了:在说到中国本有男神伏羲与女神女娲而女娲用泥造人时,我向伏羲致以了最诚挚的同情。在“壶丹济世”的英语被翻成“Good medicine saves the world"(好药拯救世界)时我的笑声吓得隔壁的情侣都没了动静。在韩国人进行跪拜时我极有风度地对他们点头回礼。总的来说,这一个小时我看得很愉快。再回到题主的问题,聊聊自己的看法。1.这次BBC做得足够客观,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观念进行了详细刻画,抓住了中国历史的主要脉络,后续的剧集值得期待;2.BBC虽对中国的历史表现得足够尊重,但对tg却没有这份情感,在讲述的时候高级黑了好几波,如若后面播出至与tg相关的近现代史,还望大家批判性地观看;3.BBC毕竟是外媒,对中国史的理解难免会存在错漏,如上文提到的祭天和节目后半段有关火的传说都表述有误,而且关于“凤鸣岐山”、“鲁堕三都”等典故的描述也会让人感到茫然,推荐大家到弹幕网站收看,会有科普君无私奉献帮助大家理解。4.伏羲男神真的好可怜。以上
本来想看看BBC又想怎么花式黑我天朝,但是看完以后我只剩下了好奇,BBC投共了?
1840会如何?
我想知道第二集的内容是汉代还是汉代和唐代?第三集的内容是宋代还是唐宋?
刚在A站看完了第一集,居然黑的不多,除了那句中国摒弃社会主义(大概意思)这句话第二集还在看,越看越觉得诡异,这节奏不是bbc尿性啊,随后我看到楼下评论写了几个字:主持人是曼彻斯特大学毕业的~啊,突然恍然大悟了,原来如此这部纪录片一共6集,最后一集才讲到中国近现代化,四化有的黑了
看了第一集
相对于国际社会一直对中国的偏见
这个算是中肯其实我一直不明白某些人对中国的偏见从哪来的我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问题
国民素质等等等等
可是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回避
我们需要时间去解决它我们虽然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可我们真正建国才多少年我们虽然有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
可是我们经历多少的灾难只想对他们说
请不要过份苛责这个年轻的国家
他有很多问题
但需要时间去解决
对于节目本身我一口气全看完了,确实很感谢Michael Woods的“用心”,但是既然是评价BBC的节目就不能不提观众的反应。 中国的观众就不用说了,非华人观众则褒贬不一。1、 Michael Woods在节目里“过分”的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哈”性,导致很多批评,西方人最喜欢唱反调(if you know what I mean). Theguardian的一篇文章甚至用" an scratching on an old bone"来形容Michael Woods的工作。2、英国人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中国的历史(我猜他们也没兴趣,我的英国朋友都没听过这部剧),但是英国的报纸倒是很关注一个点就是,"Did Chinese invent football?", 他们觉得中国人跟“大韩”一样,喜欢copy everything.3、一个英国的老师在youtube上留言一开始说Michael Woods就是为了让人掏钱去iTUNE买这部剧,到后面(一个英文不大好的中国人没理解他的讽刺回复了他谢谢)他才开始说自己早就知道中国的大部分历史(因为他班级里有太多中国人了),除了鸦片战争他没听过。
可见英国人其实多arrogant, 不可能承认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他们的文明好。4、看过一些美国网友的回复,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因为剧里的中国美景而travel中国你就会后悔了,"horrible traffic and terrible driver, that is to the least",还有人说自己在中国需要随身带厕所纸。5、最后是一些我分不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评论,大概是I love Chinese culture, I just hated Chinese Governor之类的。总的来说还是别太兴奋,一部剧改变不了hatrism 也改变不了arrogant,我倒是觉得中国应该有自己的“BBC" 用西方人的批判思维来提高我们的文化觉悟,比如在东亚扩大我们的文化影响力,到时候就不是我们求着人家给我们做节目。
我原来一直以为他们不能好好的说话,和客观的看待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发展历程,现在越来越发现其实他们心底里什么都懂。。。。。。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bs nova纪录片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