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玩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坏处处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一、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少数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寝室内,别的同学要休息,少数同学手机屏幕闪亮,喋喋不休,害得室友不能入睡。诸如此类,老师和同学抱怨纷纷。  
二、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中学生“早恋”的“帮凶”。  
⑴、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⑵、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也很充实。但只要手机在手上(特别是女生),那么求爱者就会纷至沓来,求爱短信铺天盖地,骚扰电话接二连三。一旦如此,她就别想安心学习了,最终的结果是陷入“早恋”的泥潭。  
三、考试作弊  
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发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让部分学生厌恶学习,养成依赖思想。
四、攀比成风铺张浪费  
学生买手机,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见其他同学有手机而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你有和弦,我就要彩屏;你的手机能录音,我的就有数码拍照。一时间,校园内手机成为流行趋势的风向标。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高中生都没有收入,所有费用都靠父母亲供给,他们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而是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五、手机管理引发新矛盾  
学校是公共场所,手机存放非常不便,导致部分同学手机经常被偷。由于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进校园,手机得不到学校保护,导致同学间相互猜疑甚至报警,影响同学关系,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诱发新矛盾。  
六、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一些资料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身体健康,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长期使用手机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增加。  
过度使用手机不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更不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现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使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手机中毒综合症”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
七、侵犯他人隐私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不少中学生喜欢拿着“摄像头”手机偷拍,作为谈资笑料;甚至故意将恶搞的情景拍下来发到网上,宣扬不文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学生、 家长和 老师的忧虑与反感。  
八、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谎称家人出事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整蛊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  
九、惹是生非&   
一些学生闲来无聊,用手机到处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甚至引发恶性的打斗事件。还有的学生与同学发生口角,本来事件并不大,可手机在手,就非要打电话找一下“能人”来平息,进而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从而把事态闹大,无法收拾。如若没有这个手机,事情可能会好办得多。  
十、移动上网,防不胜防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一直是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虽然反复教育,但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仍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少年。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用手机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如今手机功能越发完善,移动QQ是许多手机必备功能之一,于是部分中学生即使不用进网吧仍可随时随地上网聊天,甚至引发网恋。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学甚至通宵达旦在被子里上网,严重影响身体和学习。  
事实证明:中学生一旦手机在手,往往把与朋友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浪费金钱且不说,这白白浪费的时间是无法找回,直至学习下降,走向堕落。我们提醒学生、 家长和 老师深刻认识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同学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优秀的人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手机利弊知多少——关于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新语文学习》2006年10期
手机利弊知多少——关于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
【摘要】:目前,很多信息化设备已经得到普及,许多家庭都用上了高科技产品。走在马路上,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学生拿着手机,或者在玩游戏,或者在发短信,或者在与家长、同学通电话,这种现象说明手机在小学生中已经相当普及。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学校约有50%的学生已习惯带手机上学,另有约10%也是手机用户,没有手机的约占40%。这组数据不禁使我们大吃一惊。那么,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们对此做了一番调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4.24【正文快照】:
调查一:让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们是怎样看待小学生带手机到学校这一现象的。某小学老师的女儿读六年级,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要等女儿上高中才会考虑给她买手机。“年纪太小就用手机的话,我们家长也不放心。因为孩子很容易分心,玩手机会对她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位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雪威;;[J];少年作文辅导(小学版);2006年09期
;[J];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07年05期
;[J];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09年06期
;[J];作文大王(小学版);2010年10期
;[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8年Z1期
黄国贤;戚佩玲;陈振明;张正敏;郑慧贞;;[J];职业与健康;2009年02期
田培燕;陈应康;杨胜文;林先燕;;[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6期
张晓霞;何立新;郑大明;;[J];数学教育学报;2009年04期
张艳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09期
李兰芳;常小莉;;[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中明;董明华;;[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陈荣富;陈伟建;项晓青;胡思丁;蒋东达;;[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预防医学分卷)[C];2005年
张永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何源;朱永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俞剑峰;;[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张志红;;[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王秀芳;;[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刘成刚;;[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刘儒德;邓利;;[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李晓云;翟庆香;徐金秀;;[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琦;[N];今日信息报;2005年
记者  薛蕾;[N];无锡日报;2007年
张海庭?牟进军
林媛;[N];烟台日报;2008年
李扬;[N];新华日报;2003年
张坤 通讯员
常英;[N];东营日报;2006年
林淑霞;[N];福建日报;2007年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李贤良;[N];光明日报;2006年
乐山师范附属小学 王惠津;[N];乐山日报;2006年
刘啸飞 通讯员
唐连生;[N];秦皇岛日报;2007年
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
许凯潘;[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玫;[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郭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胡俊杰;[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李芸;[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赵弘;[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路海东;[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邹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李清;[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周泓;[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林刚;[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敏;[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王志香;[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廖全明;[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罗桃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罗勤;[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张晓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孙丽萍;[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王纯清;[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颜德艳;[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金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小学生带手机的危害_百度知道
小学生带手机的危害
降低反应能力  5,如果对手机的游戏、影响大脑发育3、上网等功能产生兴趣甚至上瘾,不但不能专心上课。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尤其不利。另外小学生带手机还有其他一些坏处总结如下,在课堂上拿出来玩,而且会干扰到旁边的同学。小学生用手机还会滋生攀比心理、削弱免疫系统4:1、儿童更易吸收辐射2小学生还处在一个爱玩的时期,自制力不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甚至可能沉迷于手机游戏,虚幻世界容易分心,那就会造成安全隐患与事故的发生,影响学习。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还是低头看手机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心理影响研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小磨滩小学两校高年级学生的访谈和调查,了解城乡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实际现状,并以不同心理的相关变量为依据,深入探究小学生使用手机造成的心理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引导策略,可为学校和家长的相关管理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中国论文网 /8/view-6794525.htm  关键词 小学生 使用手机 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 DOI:10.ki.kjdkz.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Pupils Using Mobile Phones   ――Take Beibei Chaoyang Primary School, Small Beach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YU Cuijie, CAI Xiaomei, TAO Jinjin, ZHANG Yaru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hongqing Beibei Chaoyang primary school, small beach primary school two high grade student interviews and surveys, we get the actual status of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 and the related variables of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basis, in-depth exploration of psychological impact caused by the pupils using the mobile phone. On this basis, putting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to guide, to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management school and parents play.   Key words prim psychological effect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中小学生中也出现较多的使用手机的现象。从国内现有研究状况来看,不少研究者已经对初、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进行了诸多探索和研究,但是针对小学生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尝试着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从心理的角度,来探讨使用手机对他们的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为重庆市北碚区的朝阳小学和小磨滩两所学校。访谈对象涉及到两所小学的中高年级共80名学生,初步了解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相关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访谈结果制定问卷,共发放27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4%。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情况描述(单位:人)   2.2 研究过程   (1)访谈研究程序。首先联系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并收集访谈资料;其次将访谈录音转化为文本材料,并由研究小组成员讨论删除不能提供完整信息的样本;最后对文本材料进行整理和简单的数据统计。   (2)问卷调查程序。自2013年8月起,研究者电联两所受测学校校长、德育处等单位,经学校同意,委托代为测试。随后,研究者分组前往受测学校进行指导,委托施测者。施测完毕后由研究者亲自收取。本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统一指导语,不完全告诉被试测试的目的,统一施测。   3 小学生使用手机状况   3.1 持有手机的情况   朝阳小学45名访谈对象中36人持有手机,持有率80%;在手机的来源和途径方面,29人由父母主动配给,比率为80.6%;66.7%的学生会带手机到校。小磨滩小学18名访谈对象中6人持有手机,持有率为33%;5人由父母主动配给,比率为83.3%;33.3%的学生会带手机到校。   3.2 使用手机的情况   朝阳小学45名访谈对象中,手机用途使用频率最高的5项依次为:打电话,听音乐,看小说,上网(查资料、浏览网页),玩游戏。平日里(除节假日)手机使用的时间集中在30~60分钟,频率不太高;小磨滩小学18名访谈对象中,手机用途使用频率最高的5项依次为:打电话,玩游戏,上网(查资料、浏览网页),听音乐,看时间。平日里(除节假日)手机使用的时间集中在0~30分钟,使用频率较低。   访谈结果显示,使用手机进行电话联系是小学生的最主要选择,也用手机听音乐、玩游戏,而使用手机的时间不长,频率也不高。可见,所调查的小学生中不存在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   4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心理影响   从调查中了解到,使用手机对小学生的学习、身体、心理、交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朝阳小学45名访谈对象中90%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对学习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小磨滩小学95%以上被访学生则认为手机会对学习造成影响。在身心影响方面,两校的大部分被访者均表示过多使用手机会带来视力下降和辐射过多等危害健康的问题。另有小部分学生会羡慕他人功能多或外观更漂亮的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攀比心理。   4.1 学习态度方面    表2 小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的影响调查   由表2可见,大部分有手机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对学习并不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4.2 人际交往方面    表3 小学生使用手机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调查   由表3可知,小学生使用手机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利于人际交往。   4.3 攀比、依赖心理方面    表4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攀比心理调查   由表4可知,学生对此认同度较低,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是出于攀比心理而使用手机。    表5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依赖心理调查   由表5可知,小学生使用手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手机的依赖。   4.4 自控观念方面   朝阳小学大部分学生赞成拥有手机,认为可在校使用,前提是要有自控力。无手机的学生大都有购买手机的意愿。而小磨滩小学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小学生不该拥有手机。   通过分析可得,城乡学生对“手机进校园”所持态度不一。就本次研究对象而言,朝阳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赞成把手机带进校园。小磨滩小学的学生倾向于反对手机进校园,认为无法抵抗手机的诱惑。   5 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对策   5.1 正确审视小学生使用手机现象   (1)小学生使用手机是时代趋势使然。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手机日益演变成重要的娱乐、文化、传媒平台。同时,手机凭借美观、便携以及强大的功能,深受学生喜爱,小学生成为“有机一族”是不可避免的。(2)小学生使用手机宜导不宜禁。“手机进小学校园”这一趋势无法逆转,因此要正视手机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正确分析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变堵为疏,化禁为导,让手机这把“双刃剑”更多地发挥正面作用。   5.2 教育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   (1)完善手机使用的管理规范。从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手机进入小学校园日趋普及化。学校大多口头严禁学生使用,并未形成明确规范。手机要发挥正面影响,还需学校在规范上下功夫,而制订手机使用规范时,可适当让小学生参与规则制订,共同协商,调动参与性,提高配合度。(2)发挥多种教育平台的导向作用。学校及教师可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活动等教育平台积极引导,让小学生深入了解手机的特性和功能,提高学生对手机的适应、判断和选择能力,明白使用手机的利弊,进而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价值观,形成正确、文明地使用手机的意识。   5.3 家、校、社会合力,营造良好环境   在正确使用手机的问题上,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系统性的加强至关重要。   (1)家校结合,恰当辅助教育。调查结果表明,家长主动给孩子配置手机的目的是随时和孩子保持联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因无法时刻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忽略监管,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不到位。对“有机一族”的小学生们,家长一方面应熟悉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帮助他们辨别所接触信息的真伪,防止迷信、色情、庸俗等不良内容的传播,并适当控制孩子用手机的时间,带领其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多和学校适当沟通,配合老师进行正确使用手机的相关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合理、科学使用手机。(2)加强规范,营造使用手机的绿色环境。手机使用的普及化、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社会上对其规范化管理仍存在问题。就手机上网环境的管控来说,黄色、暴力信息在手机网络中司空见惯,小学生虽对手机上网不精通,但也不乏有受不良信息侵蚀者。因此,为保障小学生免受此类信息的干扰而影响身心健康,有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以适当的条令、规范和正面的宣传倡导绿色、文明使用手机的观念,形成共识。此外,家庭、学校也应积极响应,共同努力抵制手机使用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承金,庞雪峰.中小学生带手机堵还是疏[N/OL].中国教师,.   [2] 惠秋平.手机媒体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45-47.   [3] 李国敏.中小学生“手机热”现象的道德审视[J].教育科学研究,2009(4):65-68.   [4] 李颖.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研究――以四川理工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D].西南财经大学,2009.   [5] 史云桐.谁动了我的手机――某市中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6(1):10-17.   [6] 王妹.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68-70.   [7] 魏加年.“关于学生玩手机的报告”引发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0(9):12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带手机的坏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