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下2017年经济林补偿标准如何补偿?还有九年合同!

河南省项城市政府修路征地补偿-律师365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河南省项城市政府修路征地补偿
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不是固定的,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因为需要参考的因素非常多,如市场价格、政策等,当然,确定补偿数额还是和当事人协商确定最好,这样不会因此产生补偿纠纷。
关于河南省项城市政府修路征地补偿的精选问答:
共 1 位律师回复Q
律所:上海为根龙律师事务所区域:上海/奉贤区/擅长朱愉忠律师 11:59:23回复各地的补偿标准不一,但补偿项目可以参照我国的共 1 位律师回复Q
律所:北京京尚律师事务所区域:北京/东城区/擅长征地拆迁爱土拆迁律师 14:49:42回复你好,这是明显不合理的,补偿太低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旱地的补偿大约在五万元左右,水田的补偿大约在10万元左右。具体的标准有当地政府制定,但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先协商 ,协商不成可申请复议或者起诉。如果还遇到了其他不公正的情况,建议你尽快委托专业的律师来为你争取权益。如需帮助,欢迎来电咨询我们!共 1 位律师回复Q
律所:广东宜方律师事务所区域:广东/韶关/擅长亢德明律师 16:45:27回复不合法共 1 位律师回复Q
律所:上海市大明律师事务所区域:上海/浦东新区/擅长合同事务吴丹律师 23:23:42回复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共 1 位律师回复Q
律所:上海市大明律师事务所区域:上海/浦东新区/擅长合同事务吴丹律师 23:14:40回复可以信访
别人的问题仅供参考,建议您写出问题让律师做针对性解答
关于河南省项城市政府修路征地补偿的热门法律知识
实践中,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而需要征地,此时都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同时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那么大家知道这个修路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吗?律师365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2017年开春以来,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和高铁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在修路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征地迁坟。那么国家最新迁坟补偿标准有哪些呢?征地拆迁少不了要对被征地人做出补偿安置,而具体涉及到的征地补偿费包括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等。那么针对这些费用具体该如何发放呢?律师365小编在下文中为您解答征地补偿费发放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补偿标准法律百科
众所周知,国家征收农民的土地之后,就必须要给予农民相应的征地补偿,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征地补偿新标准是什么,导致出现纠纷时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律师365小编为大家介绍征地补偿新标准的知识。
地区找律师
立即提问、免费短信回复
注:我们将对您的联系信息严格保密
专业律师专业解答
一站式服务
案情关键词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和找律师服务
无锡征地拆迁专业律师
其他人正在看
补偿标准最新咨询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0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服务指南平台保障律师入驻常见问题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1006律师在线
3713今日解答
您阅读本文耗时:江西新征地补偿标准2017-律师365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江西新征地补偿标准2017
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不是固定的,没有统一的计算标准,因为需要参考的因素非常多,如市场价格、政策等,当然,确定补偿数额还是和当事人协商确定最好,这样不会因此产生补偿纠纷。
关于江西新征地补偿标准2017的精选问答:
别人的问题仅供参考,建议您写出问题让律师做针对性解答
关于江西新征地补偿标准2017的热门法律知识
在社会的高速发展的需求下,征用土地在全国都是是常见的一种现在化发展的现象,但是国家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家也对被征用土地的公民做出相应补偿,所以所有相关的当事人最关注的就是征用土地后怎么补偿?那么,天津征地补偿标准是怎么样的?因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征用农村土地的,目前各个省市都有自己的征地补偿标准,并且这个标准是根据每年的土地的实际产值进行调整的。那么2017南昌征地补偿标准是怎样的?下面我们通过律师365小编收集的一篇文件来具体了解下。为了使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国家就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民的土地进行征收来建造绿化或者建筑物,而为了使农民的利益在被征收的同时不被损害,国务院制定征地补偿安置具体办法来维护农民的利益,接下来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补偿标准法律百科
众所周知,国家征收农民的土地之后,就必须要给予农民相应的征地补偿,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征地补偿新标准是什么,导致出现纠纷时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律师365小编为大家介绍征地补偿新标准的知识。
地区找律师
立即提问、免费短信回复
注:我们将对您的联系信息严格保密
专业律师专业解答
一站式服务
案情关键词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和找律师服务
无锡征地拆迁专业律师
其他人正在看
补偿标准最新咨询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0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服务指南平台保障律师入驻常见问题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1006律师在线
3713今日解答
您阅读本文耗时:高压线下,杨梅熟了_凤凰资讯
高压线下,杨梅熟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月7日,记者来到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村采访,只见10千伏高压电力线沿线的山坡上,成片的杨梅树郁郁葱葱,一株株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实。
原标题:高压线下,杨梅熟了
龙岩市电力线路下的经济林带基本建成,杨梅树上果实累累。6月7日,记者来到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村采访,只见10千伏高压电力线沿线的山坡上,成片的杨梅树郁郁葱葱,一株株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实。“杨梅挂果后每亩年收入2万元。经过几年修养,土质也改善了,近两年我套种西瓜,一亩多挣6000元。相比过去种毛竹,每年总收入提高了20多倍。”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村农民傅瑞庭告诉记者,改种杨梅前,只要是雷雨天都提心吊胆的,怕雷电引起竹林大火和电力故障,而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种竹每亩收入也不过千来元。据了解,受益于龙岩市在全国首创的“3+N”电力线路走廊经济林带模式,村美村村民不仅实现了长远收益,用电也安全了。而就眼前而言,电力部门每征收一亩毛竹地改种杨梅,农民还可获得3000元的现金补贴。“我家承包了6亩地,以前想靠种竹子致富,结果并不如意。”傅瑞庭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凡进城,不是挖点笋卖,就是砍几根竹子换钱,但一年忙活360天,不够一家人吃饭钱。这些竹林种在高压线下,因担心竹木生长触碰电力线路引发停电,电力部门常来砍竹子。但没长成的竹子只能当晾衣竿用,3元钱一根都没人要。“现在好了,政府出钱让我们改种杨梅。从砍竹子到现在杨梅树施肥剪枝,都由电力和林业部门打理。有时候我和两个儿子到自家地里来做点事,每天还能领300多元工钱。更重要的是,打雷下雨我们也不用担心树木惹麻烦了,村民们都羡慕。”傅瑞庭高兴地说。因害设防,试点生物防火林带江山镇竹林广袤,但家家户户种竹并没给村民带来多少收益,却给电力设施维护埋下隐患。“每年树障清理就要花费上百万元。和林户谈线路跨越问题,不是被指着鼻子骂,就是被村民用扫把打出来,还常发生肢体冲突。”龙岩供电公司工人江顺源介绍,为解决线树矛盾,供电公司把沟通方向转向林业部门,促成林业部门把电力线路走廊纳入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范围。2013年初,龙岩市林业和电力部门尝试在村美村1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种上了15米宽、1.5公里长的杨梅树防火林带。这是全国首条因害设防、专为电力线路走廊建立的生物防火林带,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杨梅树枝叶含水量高,燃点高达450摄氏度,能起到有效隔离火情的作用。在之后的近3年里,该片区没再发生线树触碰而引发的山火事件。在杨梅树防火林带基础上,当年4月,龙岩市电力、林业部门,江山镇政府及相关村庄合作,在全国首创“3+N”10千伏电力线路走廊经济林带建设模式试点。林带扩建为全长近3公里,宽20米。据介绍,“3+N”中的“3”指当地政府、电力、林业部门,“N”指线路廊道下若干林地所有者。推进过程中三方各司其职,政府根据林带建设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并协调各方关系,电力部门负责林地砍伐青苗的补偿,林业部门负责林带苗木管护及农民种植技术培训,确保林带建成。这样一来,不仅能长期有效地规避山林火灾,整治频繁停电问题,还能减少每年线路廊道维护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共赢发展,没发生溜坡事件了“我家共8亩地,其中2亩改种了杨梅,但这2亩收入比其他6亩竹林的总收入都多。”村民郭福生兴奋地说,现在大家还在杨梅地里种了瓜、豆等其他经济作物,有的养了土鸡、土鸭,周末有不少城里人开车来买。“我跟老婆儿女们商量了,明年把自家房子整整,搞个农家乐。”“3+N”模式改变了江山镇以毛竹为主的产业结构,丰富了农村经济产业链,增加林农收入,是实现经济、生态、电力建设共赢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村民、政府、企业和环境治理四方共赢的模式。看着满山坡的杨梅树,村美村主任傅财贵说:“我们虽是山区,但土地贫瘠,所谓‘山光地瘦不长草,烈日当空似火烧’。以前山上植物种类单一,既没有飞禽也没有走兽,遇下雨山体就溜坡,甚至发生泥石流灾害,土壤被严重侵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近些年我们种植杨梅后,村民收入高了,雷雨天没发生过山火,也不再停电,更没发生溜坡事件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826
播放数:1443947
播放数:49704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年卢氏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
三、保障新农村建设必要用地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遵照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生产生活、改善农村面貌的基本原则,考虑到卢氏现状农居点发展也需要一定量的用地,包括移民搬迁、灾毁安置等,规划期内预计由于新农村建设将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383.12公顷。这部分用地需求需要通过节约集约现状建设用地、内部挖潜而实现自求平衡予以解决。
表6-2&&卢氏县新村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表
一般村建设
郭家村、刘家村、十字路村、郑家湾村、康家湾村、姚峪村、显众村、桑树沟村
南峪沟村、毛坪村、前村、马连村、黄耀沟村、路沟村、雷家坪村、温口村
秋凉河村、庄科村、三官庙村、杨眉河村、黑牛村
朱阳关村、河南村、岭东村、毛庄村、涧北沟村、莫家营村、槐树村、撞子沟村
官坡村、兰草村、碾道村、兰东村、育林村、蔡家村、白花村、火炎沟村、沟口村、安坪村
涧底村、骨垛村、新庄村、阳坡根村、苗村、东寨村、大原村、东沟村、南苏村、庙子村、前窑村、南沟村、大峪村、阳坪村、楼房村、里甫村、三门村、白玉沟村、碾子沟村、三门岭村
东营村、蒋渠村、河西村、涧北村
文峪村、张村、涧西村、香子坪村、通河村
桦栎村、淤泥村、白土坡村、七寸村、车场村
营子村、照村、代家坪村、大干村
蚂蚁岭村、后虎峪村、肖家村、久富村
庆家沟村、西河村、东桃花村、中桃花村
西桃花村、香山村、东川村
河口村、高沟口村、大坪村、杨家庄村、低里坪村、小沟河村
西大坪村、韩庄村、耿家店村、金庄村、庙上村、代柏村、上河村、里曼坪村、胡家坪村、高河村
杨庄村、花园寺村、黄柏沟村、东沟村、前庄村、毛河村、颜子河村、柳树湾村
张家村、杨家村、北庄村、寺沟村、辛家村、周家村、寨子村、果角村、颜东村
石断河村、桐木沟村、徐庄村、干沟村、松木村、小河口、敖家村
卢氏沟村、下河村、上川村、西河村、花马村、前坪村
刘家村、张家村、拐玉村、灵神村、鸟桥村
四、整合提升一般村
积极稳妥地调整村庄布局,因地制宜地撤并弱小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发展特色村,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依托,加快实施引农进城步伐或向中心村集中,逐步减少一般村居住人口。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促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巩固和完善村村通柏油(水泥)路,村村通自来水成果,提升村庄基础设施的层次和水平,构建便捷畅通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实施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改善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规划期内需整治农村居民点面积1122.66公顷。具体见表6-3。
表6-3&卢氏县农村居民点建设整治规划表
&&&&&&&&&&&&&&&&&&&&&&&&&&&&&&&&&&&&&&&&&&&&&&&&&&&&&&&&&&&&&&&&&&&&&& 单位:公顷
2009年农村居民点面积
自求平衡农村居民点规模
拆旧区规模
下达减少农村居民点规模
2020年农村居民点面积
规划期间,新村建设预测需用地1343.96公顷,拆旧农村居民点用地1555.92公顷,力争到2020年控制在6143.13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净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460.01公顷。规划期内,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通过旧村改造、扶贫搬迁、中心村聚集等方式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
第五节 统筹安排重点项目用地
一、安排重大交通项目用地
根据卢氏县交通建设规划,规划期间,将建设209国道卢氏县城段改建工程、三淅高速公路、郑卢高速、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需占地2009.12公顷。
二、统筹重大水利工程用地
根据卢氏县水利建设规划,规划期间卢氏县将建设鸡湾水电站、鸭鸠河水电站、中里坪水电站等水利设施,需占地100.51公顷。
三、合理安排独立工矿用地
规划期间,卢氏县将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根据预测,除安排在卢氏县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外,规划期间尚需建设夜长坪钼矿、锂盐深加工、平煤集团电石生产等重点工矿项目,共需占地391.10公顷。本次规划优先安排部分重点项目,共安排工矿用地指标107.85公顷。
四、适当安排旅游用地
规划期间,卢氏县将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根据卢氏县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期内需建设九龙山景区、双龙湾景区、豫西大峡谷等风景旅游项目,根据需求需106公顷的旅游用地指标,本次安排48.28公顷旅游用地。
第六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分方法,结合卢氏县实际,划定建设用地边界;规划范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4个区域。各管制区的面积及其所占比例见表9-2。
表9-2&&卢氏县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分
&&&&&&&&&&&&&&&&&&&&&&&&&&&&&&&&&&&&&&&&&&&&&&&&&&&&&&&&&&&&&&&&&&&&&&& 单位:公顷,%
一、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预期用地区。该区域面积767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09%。
允许建设区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协调。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该区面积811.69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22%。
有条件建设区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该区包括水源地保护区;祁寸湾遗址、石龙头遗址、岗台遗址、涧北遗址等名胜古迹保护区;狮子坪玉皇山原始森林、瓦窑沟高河村白龙原始森林等景区及主要分布在淇河流域的狮子坪乡和瓦窑沟乡的大鲵自然保护核心区;故县水库淹没区,总面积1715.7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47%。
禁止建设区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文物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四、限制建设区
除以上三个区域以外的其他所有土地,面积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7.22%。
限制建设区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第六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用好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推进节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宜居城乡环境的形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一节&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一、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规划期间全县建设用地的调控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着力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合理控制城镇基础设施、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和行政办公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大型广场和高档商品房用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必要用地,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切实推进土地利用向集约型利用方式转变。到2020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649.68公顷。
(二)高效配置新增建设用地
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和&新增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优先支持重点城镇发展用地及产业集聚区用地,重点保障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点项目用地,尤其是中心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等重大项目用地。
二、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
继续加大对城镇闲置地、空闲地、低效使用和批而未供土地的清查与整合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工矿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力度,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扩大发展空间。
三、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和自然条件,优先开发缓坡丘陵地、荒草地、裸土地等自然保留地。适度提高各类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推广节能省地技术,推进工业企业标准化厂房建设;积极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向地上、地下发展,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第二节 集约利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一、控制城镇工矿用地非理性扩张
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合理安排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结构与时序。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各业各类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规划期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由2009年的114.50平方米降到2020年的96.70平方米。
二、加大城镇工矿集约用地引导
在符合城镇规划的前提下,鼓励适度提高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促进建设用地向空中发展,合理利用城镇地上空间;加强城镇地下利用空间的政策研究,积极探索城镇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方式。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优先发展节地型的工业产业,有效控制工业用地规模。加强各类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引导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要合理设计标准厂房,保障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用地;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的电子电器、服装加工、文化产品等项目,必须进入标准厂房;对符合&布局集中、产业积聚、用地集约&要求的工业集聚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
三、引导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
以区域经济和资源特点为基础,以集约化利用园区空间为前提,以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以现有企业为依托,充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适合当地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经济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性强、环境污染少或无污染的产业,培育独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有效提高用地效益。
四、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
根据城镇性质、资源条件等自身特点,优先采用公共交通导向等城镇用地开发模式。调整优化居住、商业、工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卫生环保、生态保障等用地的比例。加快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旧城有机更新,完善城镇功能,重点促进城镇建成区的低密度、低效利用土地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商住混合区的更新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城镇和谐发展。加强城镇建设用地调控,合理调整土地空间结构,优先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普通住宅建设用地,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提高城镇用地效率。
第三节 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一、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标准
实行建设项目用地准入标准,修订和实施限制禁止用地目录,控制资源消耗高、环境危害大、产能过剩、土地利用强度低、投入产出效益差的项目用地;实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完善科学可行的建设用地标准体系,修订和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合理确定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农村宅基地和宅基地建筑占地最高控制面积,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逐步形成覆盖城乡、覆盖各类产(行)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实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控制,适时修订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明确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要求,实现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和优化配置;探索建立经营性建设项目投资和产出标准体系,综合评定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功能
实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完善国有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配置方式;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缩小划拨供地范围;坚持和完善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依据规划确定用途,通过市场竞争确定土地价格和用地者;加快推进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法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按有关规定采取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鼓励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以土地使用权联营、入股等形式兴办企业,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
三、完善土地利用监测监管
实行土地供应全程监管,以供地前发布实施供地计划、供后规范履行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为重点,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为基础的综合监管平台为支撑,对土地供应总量、布局、结构、价格和开发利用情况实行全面监管,形成&全国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查、社会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实行土地利用巡查,以乡镇国土所为平台和依托,以建设项目开工、竣工、土地用途改变、土地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为重点,开展动态巡查;实行土地开发利用信息公开,定期公布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合同履行等情况,扩大公众参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四、实施土地利用评价考核制度
实行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以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下降为考核重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作为控制区域建设用地规模、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定期开展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产业集聚区升级、扩区的依据;开展重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全面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状况、集约利用程度、潜力规模与空间分布,评价结果作为科学用地管地、制定相关用地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统筹乡镇土地利用与调控
第一节 乡镇土地利用发展方向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卢氏县土地利用,促进卢氏县各区域协调发展。按照各乡镇资源条件、利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卢氏县分为四个经济区,每个区域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如下:
一、北部经济区
以官道口为中心镇,包括官道口、杜关两个镇,以发展烟叶、中药材、林果业种植和矿产开发为主的经济区。
二、中部经济区
以县城为中心,包括城关、东明、范里、文峪、横涧、磨口,徐湾、木桐、沙河、潘河等10个乡镇,以发展旅游业和综合深加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经济区。
三、西南部经济区
以官坡镇为中心,包括官坡、狮子坪、双槐树3个乡镇,以发展食用菌加工,矿产品开发和旅游业主的经济区。
四、东南部经济区
以五里川为中心,包括五里川、朱阳关、汤河、瓦窑沟4个乡镇,以发展食用菌加工和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区。
第二节 加强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根据区域发展要求、土地利用关系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土地开发现状、开发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等要求把卢氏县分为以下土地用途分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主要对耕地及其他优质农用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42587.7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1.62%,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范里镇、官道口镇、东明镇、沙河乡、横涧乡等乡镇;其中,三门峡市划定的卢氏县基本农田集中区包括在本区域内。
该区管制规则为:
(1)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沙、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2)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
(3)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4)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但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等配套设施的零星用地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的除外;
(5)根据规划安排,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预留的耕地面积但不突破预留规模的独立建设项目,以及在规划布局范围内的交通、水利等线性工程,按一般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补偿。
二、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是指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即从园地中扣除了该区中仍作为基本农田保护的林地面积450.92公顷,全县一般农地区面积5020.02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37%。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以中心城区周围文峪乡、横涧乡、东明镇和管道口等乡(镇)较为集中。
该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4)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三、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指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全县林业用地区面积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2.26%。全县各乡镇均有林业用地区,以官坡镇、狮子坪乡和瓦窑沟乡等乡镇较为集中。
该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农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4)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5)严禁占用区内有林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是指为城镇(建制镇,含各类园区和开发区)和农村居民点(村庄和集镇)建设需要而划定的区域。其中全县城镇村建设用地区面积7222.92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97%。
该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村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建制镇、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2)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3)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4)区内建设用地应当整理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五、独立建设用地区
独立建设用地区是指为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地区。全县独立建设用地区面积447.9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12%。主要分布于东明镇、磨沟口乡、潘河乡等乡镇。
该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地;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
(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4)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5)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全县旅游风景用地区面积共47.93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01%。主要包括豫西大峡谷景区、九龙山风景景区、汤河温泉熊耳山景区、双龙湾景区等。其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
(2)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
(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用途,应当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4)允许使用区内土地进行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
(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七、其他用地区
其他用地区是为上述用途分区中未包括的用地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包括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等。规划期末,卢氏县划定其他用地区面积为9660.57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64%。其用途管制规则为:
(1)区内交通运输用地的安排应在尊重卢氏县现状道路的基础上,对旧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进行调整,既要避免不必要的拆迁,又要满足现代交通需求,在现有路网基础上理顺道路结构,完善道路配套设施,明确道路职能,避免过境交通与城镇交通混杂;
(2)水利设施用地应重点加强水库加固工程建设和加快污水处理厂等涉及民生项目的建设,提高水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3)充分挖掘未利用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三节& 加强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一、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根据各土地利用分区的调控方向和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资源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等因素,分别制定各乡镇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整治补充耕地规模等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以及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等预期性指标,强化乡镇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利用调控责任,为各乡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各乡镇的主要调控指标见附表。
二、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措施
《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计划,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约束性指标分解下达到各乡镇,严格落实,不得突破。预期性指标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力争实现。
各乡镇要按照《规划》规定的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积极配合卢氏县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切实落实所属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统筹协调。在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难以满足当地建设用地需求的情况下,既要通过有保有压,优先保障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又要防止有限建设用地指标过度向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忽视区域的统筹发展。要做好县级主体功能区在本行政辖区的空间落实和用地政策上的互相衔接,促进形成统筹协调的土地利用秩序。
第八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环境分区与生态环境建设
卢氏县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与生态恢复区等,这些生态功能区对全县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卢氏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卢氏县域生态分区包括生态林建设保护区、特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生态城镇建设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恢复区、生态旅游开发区、生态工业开发区、重点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不同生态分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方向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一、生态林建设保护区
该区包括西南山的官坡镇、双槐树乡、五里川镇、狮子坪乡、瓦窑沟乡、朱阳关镇、汤河乡等7个乡镇的林区、宜林区和北部的东明镇、范里镇、横涧乡、文峪乡、沙河乡、官道口镇、杜关镇、城关镇、潘河乡等9个乡镇的浅山丘陵区域及洛河两岸的防护区。该区的建设方向:(1)以西南山区天然林保护为重点,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林地利用率,积极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河资源蓄积量,坚持合理采伐,及时更新造林。(2)以北山浅山丘陵区域为重点,发展以刺槐、核桃、SOD苹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区,形成林、果、药为一体的经济林体系。(3)以洛河、老鹳河水域为重点,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4)以城镇规划区和道路为重点的环境美化和绿化。
二、特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
该区包括西南山7个乡镇的川地、北山的官道口镇、杜关镇、范里镇、文峪乡、东明镇、横涧乡、沙河乡、城关镇、磨沟口乡、木桐乡等10个乡镇川地、缓坡地带。该区的建设方向:(1)在北山的浅山区丘陵地带和城市规划区以外的火炎,沙河,淤泥河等地发展中小型畜禽养殖业。(2)以南山川地和北山的川地为主,发展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3)扩大烟叶生产面积。(4)在官道口、杜关、东明三镇的丘陵区,发展SOD苹果基地、中药黄岑基地、丹参基地。
三、生态城镇建设区
该区包括县城规划区和14个乡镇所在地的集镇规划控制区。该区的建设方向:(1)调整城镇能源结构。重点逐步淘汰燃煤锅炉、茶炉及灶炉,改用清洁能源;(2)加快城镇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加大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4)加大城镇规划区内污染源治理力度,搞好污染防治,并严把新上项目审批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五是加快园林、绿地、小区的规划和建设。
四、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恢复区
该区主要包括矿山开采区、选矿和尾矿堆积区。重点是双槐树乡、五里川镇、木桐乡、潘河乡、磨沟口乡、东明镇、范里镇、杜关镇等乡镇的矿山区域。该区的建设方向:(1)对矿山植被破坏区的土地进行复垦和植被恢复治理;(2)对矿山废弃石渣堆放场进行拦坝围堰、覆土、恢复植被;(3)对全县所有退役尾矿库进行加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坝面覆土、覆土、植树种草等生态恢复治理;(4)对采空区进行崩塌、填实处理。
五、生态旅游开发区
该区主要包括官道口镇、东明镇、城关镇、横涧乡、汤河乡、磨沟口乡、双槐树乡、狮子坪乡、瓦窑沟乡等乡镇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温泉等区域。该区主要建设方向:(1)加强天然林保护,对宜林荒山,疏林地、残次林地采取飞播造林和人工育林的方法发展生态公益林,增强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力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巩固现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2)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规划,开发生态旅游,抓好旅游景点连片开发和旅游产业开发,按照&高扬一个龙头(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美化一个窗口(豫西大峡谷),带动左右两翼(熊耳&汤河,九龙山,双龙湾),实现整体推进&的思想,以景区开发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宣传推介为手段,把卢氏生态旅游推向国内大市场,从而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六、生态工业开发区
该区包括东明镇、文峪乡、横涧乡等3个乡镇的县城工业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及磨沟口乡、潘河乡、木桐乡、沙河乡、范里镇等5乡镇的远郊工业规划区。该区建设方向:(1)节约用地。以不适合人居,不适合种植作为工业建设用地的原则。(2)坚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原则。(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发和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废物零排放。(4)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确立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工业达到&生态型&工业标准,形成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七、重点生态保护区
该区包括狮子坪玉皇山原始森林和瓦窑沟高河原始森林及以鹳河、淇河流域为主的大鲵自然保护区。涉及狮子坪乡、瓦窑沟乡、官坡镇、木桐乡、磨沟口乡、徐家湾乡、汤河乡等7乡镇。该区的建设方向:(1)加强亚热带植物群落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的生物系统;(2)加强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好国家濒临二级保护动物;(3)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和信息中心,开展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繁育与生物工程的开发研究;(4)建设物种回归自然的生态示范工程。
八、水源保护区
该区包括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城镇居民集中饮用水源区,故县水库水源涵养区。水源保护区涉及官坡镇、双槐树乡、五里川镇、狮子坪乡、瓦窑沟乡、朱阳关镇、汤河乡等7乡镇和文峪乡的两个村;城镇居民集中饮用水源区涉及全县19个乡镇,包括三门峡市水源地杜关河流域;故县水库水源涵养区涉及北山洛河流域的徐家湾乡、木桐乡、潘河乡、磨沟口乡、横涧乡、沙河乡、文峪乡、城关镇、东明镇、范里镇等10个乡镇。
该区建设方向:(1)加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保护,强化天然林保护和防护林建设,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禁止建设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加强城镇人畜饮水安全防护,确保水源水质;(3)加强洛河沿岸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确保库区水量与水质良好。
第二节&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基础建设
一、构建稳固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
依据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对全县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生态恢复区等,严格按各区域确定的土地用途进行空间管制,建设生态防护林工程,沿主要河流两侧植树造林,构建鹳河生态廊道、洛河生态廊道、淇河生态廊道,建立水源地生态屏障,构建全县稳固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
二、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农田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田林网绿化率;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测土培肥技术及水肥耦合一体化施肥技术,加大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力度,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源农药,积极治理白色污染,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快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绿化和推进村庄整治、绿化与美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搞好铁路和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主要河流沿线绿化建设,建成贯通城乡、覆盖全县的干线林网防护体系。
四、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
所有拟建单选址项目或拟批准工业聚集区项目,必须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禁上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项目,新上项目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的,必须严格按要求编报,有关措施不达标不予供地。
第三节& 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一、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模式&&林果生态型
在山地丘陵区以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生态屏障、保护水源地为出发点,大力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经济林、优质高产果园和其它符合生态要求的绿色产业。
二、川塬区土地利用模式&&资源集中利用型
川塬及主要河流沿岸地势相对平坦,是卢氏县重要的粮油生产区。该区域以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搞好河流沿岸、主要公路沿线绿化,使其林木覆盖率得以提高。
三、城镇建设土地利用模式&&绿色城镇型
将生态绿化用地适当布置在城镇内,大力发展城市绿地系统,构筑科学的绿色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倡城镇实施&居民点&工矿&农田&园地&相间布局的模式,鼓励城镇组团式发展,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单调的现状。
四、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资源节约型
大力发展&烟、菌、药、牧、果、蚕、菜、渔&等8大产业,形成烟、菌、果、牧4个支柱产业,不断壮大药、蚕、菜、渔等区域特色产业。推广节水型灌溉、节约型施肥、节约型施药的资源节约型土地利用模式和田、水、林、村相结合的农田综合整治模式,不断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绿色矿业型
按发展绿色矿业的原则,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关系,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资源优化配置、充分高效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
第四节& 预防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控制污染排放总量
规划实施必须建立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并逐步削减的基础上,做到&增产不增污&。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可能造成环境重大影响的高能耗、高排放建设项目不予供地;逐步关停生产工艺落后、高排放的企业,为新建项目腾出环境容量空间;中心城区必须控制二类工业,杜绝三类工业;各类工业聚集区、城镇发展带及城镇规划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禁不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落地,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总量,预防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污染。
二、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
依据《规划》编制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开展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改善土地生态环境,防止开发整理不当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三、加强部门合作与管理,切实落实环保工作
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等部门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项目立项、审批、实施、质量监督与工程验收等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统筹监督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第九章 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第一节& 切实落实土地整治目标
根据卢氏县后备资源状况,结合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在规划期内,拟通过开发整理补充耕地402.54公顷。
一、 大力加强农用地整理
积极稳妥地开展田、水、路、林整治,重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积极组织实施土地整理中的工程,川塬区整理重点是加强农田林网江苏,改善排灌条件,实行节水灌溉,规划好农村道路,对主要农村田间道路要提高等级,对生产路进行归并,对零星地类进行开发利用;丘陵区整理重点是填沟平壑,平整土地,加强防护林建设,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修建蓄水工程,改善排灌条件;山地区整理方向主要是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坡耕地为梯田,减少田坎。2020年,通过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186.59公顷。
二、 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规划期间,农村居民点整治要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按照河南省&千村整治&试点工作要求,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逐步开展迁村并点,村庄治理、退宅还田,规划至2020年,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补充耕地75.81公顷。
三、 适度开发宜农其他土地
加强其他土地等土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土地开发的用途和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荒草地、滩涂等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缓解耕地下降速度。2020年,通过其他土地补充耕地140.14公顷。
第二节&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点项目
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
由于区域间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土地开发整理区的非均衡性。土地开发整理分区反映了区域土地开发整理的方向,为今后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及有关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在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时,应同时把新增耕地系数、土地开发整理规模作为划分依据。全县共划分为四个重点区域。
(一)土地整理区
1.土地整理区是指以开展耕地整理、农村村庄复垦、其他农用地整理等活动,安排土地整理项目为主的区域;
2. 全县土地整理重点区包括沙河乡、官道口镇、官坡镇、朱阳关镇、五里川镇等乡镇。
(二)土地复垦区
1.土地复垦区是指以土地复垦活动、安排土地复垦项目为主的区域;
2. 土地复垦重点区主要集中在东明镇、磨沟口乡、双槐树乡、范里镇等乡镇;
(三)土地开发区
1.土地开发区是指以土地开发活动、安排土地开发项目为主的区域;
2. 土地开发重点区包括文峪乡、横涧乡、磨沟口乡、沙河乡等乡镇;
(四)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区
1.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区是指以整理、开发、复垦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为主导的区域;
2.卢氏县开发整理综合区有其余其他乡镇。
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
根据重点项目确定的原则,结合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结果和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对土地开发整理提出的要求,以及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的分布状况,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合计16项,总规模905.5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389.26公顷,预计投资5365.61万元。具体见表10-1。
表10-1&&&卢氏县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汇总表&&&&&&&&&&&&&&&
&&&&&&&&&&&&&单位:公顷、万元
涉及行政村
新增耕地面积(公顷)
新增耕地潜力(%)
建设期(年)
投资估算(万元)
阳坡村、岗头村
土地开发整理
黑牛村、二关庙村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大原村、苗村
土地开发整理
南苏村、东寨村
祈村湾村、北苏村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
第三节& 强化土地整治实施措施
一、加强土地整治管理
进行土地整治,要强化项目管理,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核、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进行统一组织和管理,引导和规范土地整治活动,做到按规划确定项目,按项目进行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进度拨付资金,按规程检查验收。在全县选择一批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项目,重点扶持,变分散投入为集中投入,变零星开发为规模开发。
二、建立健全土地整治规划体系
依据《规划》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逐步建立县、乡(镇)级目标明确、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相互衔接的土地整治规划体系,指导土地整治活动。
三、加大土地整治资金投入
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原则,政府每年从土地收益中拿出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土地整治。同时积极建立多元投融资渠道,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单位和个人资金,鼓励通过合资、合作,吸引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投入,广泛吸纳资金,逐步形成土地整治多元投融资渠道。政府投资优先用于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优先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整理和复垦项目;优先用于粮食产区的项目。
(责任编辑:admin)
【】&&【】&&【】&&【】
服务热线: 传真: 邮箱:
地址:河南省卢氏县城关镇解放路五街坊9号 邮编:472200
卢氏县 国土资源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卢氏县国土资源局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经济林补偿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