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商品交换都可以自由交换任何商品交换都可以自由交换吗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_答案_百度高考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_答案_百度高考
政治 纸币(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发行规律的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爱护人民币、电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当前位置: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题型:判断题难度:偏易来源:北京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主要考查你对&&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两个基本属性:&
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的比较:
判断商品的方法: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④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 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购买者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就意味着交换实现。 商品的属性:
理论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发现相似题
与“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1449136366101343120483130120129639宁磊:此经济学家聊经济:凡是交换在价格上都应当由交换方绝对自由定量(原创首发)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个人作品《超跃》地址:天涯:/buke/35614.aspx新浪:http://vip..cn/book/index_100458.html搜狐:/bookinfo-59757.html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6:51:49&)
1644字(647/10)
( 17:40:39)
59字(31/1)
( 17:45:04)
23字(21/0)
( 17:24:40)
82字(42/0)
( 17:21:30)
30字(16/1)
( 17:28:02)
62字(28/0)
( 17:21:00)
52字(45/0)
( 17:18:17)
84字(87/1)
( 17:49:11)
72字(29/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第4章;自由交换市场的效率;一般认为,进入市场的买者一旦有了购买,他必然从中;样地,只要卖者出售了商品,也必然意味着卖者从中得;交换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大小是经济学评价市场交换结果;的问题之一是,依靠供求规律调节下的自由交换是否最;§1经济福利的度量;进入市场的买者和卖者从交易中得到的好处不仅是用其;与他不进行交易的利益一样;从交换中得到的额外的利益在经济学上又
自由交换市场的效率
一般认为,进入市场的买者一旦有了购买,他必然从中得到了“好处”。同
样地,只要卖者出售了商品,也必然意味着卖者从中得到了“好处”。作为一种规范的表达,经济学中把这种“好处”称之为福利或经济福利。也就是说,参与市场买者和卖者都各自或多或少地得到了福利,所有买者和卖者得到了福利加总起来则称为交换带来的社会福利。
交换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大小是经济学评价市场交换结果的基准。本章要讨论
的问题之一是,依靠供求规律调节下的自由交换是否最大化了社会福利?由于某些交换也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譬如价格管制和征税,所以也将讨论此类干预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还将考虑市场范围扩大如何影响社会福利。 经济福利的度量 价格管制对福利的影响 税收对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福利的影响
§1 经济福利的度量
进入市场的买者和卖者从交易中得到的好处不仅是用其所有换来所无,主要指从交易中得到的额外利益。以第2章提到的“鲁滨逊和星期五”为例,由于对鲁滨逊来说20斤鱼和20个椰子等价(各自都要花费一天时间得到),如果他用20斤鱼换来20个椰子,它从这个交易中没有得到剩余,
与他不进行交易的利益一样。但是,如果鲁滨逊用20斤鱼换来25个椰子,他会感到高兴,因为与不进行交换相比,交换使他额外获得了5个椰子的利益。
从交换中得到的额外的利益在经济学上又称为剩余。对于买者或消费者来说,当他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时,他得到的额外利益称为消费者剩余。对于卖者或生产者来说,如果他实际得到的价格高于他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他得到的额外利益称为生产者剩余。市场交换带来的社会福利总额就是所有买者得到的消费者声誉和所有卖者得到的生产者剩余的加总。
1.1 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购买物品时实际支付的价格通常低于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或他得到的消费者剩余非负。实际支付的价格可以理解成市场价格,或均衡价格。所谓愿意接受的价格,是指基于他自己对物品的评价给出的最高可以接受的价格。譬如,在想买椅子的李四看来,那把椅子的价格如果200元可以考虑,高于200元就不买了,这就表明他给这把椅子的评价或愿意支付的价格是200元。对于同一件物品,不同人的评价一般来说不一样。特别口渴的人对得到一瓶水的评价会很高,在沙漠上的口渴者甚至愿意用自己的金表换来一杯水。因此,对任何人们来说,只要他购买了某个物品,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一定不会超过他愿意支付的价格。
回想一下第3章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曾经把需求表(表3-1)中的每一对应数字解释为不同价格下对应的购买数量,反过来看,他也表示卖出某一数量所对应的买者原意接受的的价格。因此,需求曲线是对所有买者的评价的一种表示。根据需求表不仅可以计算每个买者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并且能够加总计算市场总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比如,当苹果的市场价格为2.5元时,愿意支付5元的那四个人每个人得到2.5元的剩余,愿意支付4.5元那两个人,每个人得到2元的剩余,?,有两个人最多只愿意支付2.5元,这两人得到的剩余是0。将每个人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进行加总,得到总的消费者剩余是:4×(5-2.5)+2×(4.5-2.5)+2×(4-2.5)+2×(3.5-2.5)+2×(3-2.5)=21。
一个市场的总的消费者剩余很容易用供求曲线图表示出来。如图4.1所示,当价格是P0时,需求数量为Q0,所有买者的实际支付是P,而所有买者意愿的支付是以需0Q0(此为图中矩形的面积)
求曲线为上边界围成的梯形面积,意愿支付与实际支付之差是那个三角形的面积,它就是消费者剩余。
现实世界的情形如同上面假设的例子那样。无论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多少,买者中的大多数都得到了剩余。也可以说,虽然买者群体都支付同一个价格,大多数人应该会感到“便宜”。出门乘座公交车或许有人觉得“价格高”,可如果没有了可乘坐的公交车,他恐怕会愿意为成此行支付更多。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人不会以高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购买商品,那就等价于承认绝大多数买者得到了剩余。如此可以确信,市场的扩大和交易的便利,大大增进了买者群体的福利。
图4.1 消费者剩余
1.2 成本与生产者剩余
对于市场上的卖者来说,他们实际得到的价格通常也高于他们愿意得到的价格。因为不论每个卖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是多少,他们都以同一市场价格出售物品。所以会出售一定是实际得到的价格不低于他愿意接受的价格,如果得到的价格低于他的意愿,他将不会卖出商品。
一般来说,卖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与成本相联系,但这个成本不是简单计算出来的。出售新鲜蔬菜的卖者有时候会以低于他采购价格出售,那是因为如果当日不卖掉,明天这些蔬菜就一文不值了,不出售的“成本”更高。为了便于讨论,不妨认为卖者只要出售就意味着在他看来出售比不出售更有利,且不同的卖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不一样。
参照第3章的供给表(表3-2)可以计算市场价格为2.5元时每个卖者得到的生产者剩余。有两个人愿意以1元价格卖出,他们各自得到1.5元的剩余,有四个人愿意以1.5元卖出,他们各自得到1元的剩余,?,有四个人愿意以2.5元的价格卖出,他们每个人得到的剩余是0。把每个卖者得到剩余加总起来,就是所有卖者得到的生产者剩余总合。利用刚才的计算,总的生产者剩余是:2×1.5+4×1+4×0.5=9。
一个产品市场总的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供给曲线表示。如图4.2,由于市场价格为P0,所有卖者实际得到的价格是P0Q0,也就是图中那个矩形的面积,愿意接受的价格是以供给曲线为上边界围成的梯形面积。所以,图中的三角形面积就是生产者剩余。
图4.2卖者的剩余 ※矩形区域为卖者实际得到的价格,梯形面积为卖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三角形区域为卖者的剩余也就是他们得到的福利。
1.3 市场效率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加总是对社会福利的度量。如果自由交换最大化了社会福利,则称市场交换的结果有效率,如果社会福利有增大的可能性,则称为无效率。
图4.3表示了市场达到均衡时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总量是需求曲线以下均衡价格以上的三角形面积,生产者剩余总量是均衡价格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三角形面积。因此,总的剩余或社会福利就是需求曲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阴影区域的面积。
图4.3 社会福利
※价格以上的三角形面积为消费者剩余, 价格以下三角形面积为生产者剩余。
直观上,图4.3中的阴影面积似乎没有了增大的可能性,只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变。若确是如此,说明供求规律作用下市场均衡最大化了社会福利,自由交换的结果有效率。
为了证明这一点,只需分析价格高于或低于均衡价格时的福利会不会减少。参照图4.3 ,考虑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情形。由于价格升高,那些对物品的评价恰好等于均衡价格的买者将推出市场,需求量必然减少,消费者剩余随之减少。但是,较高的价格对卖者有利,生产者剩余会增大。问题是,生产者剩余增加的数量是否就是消费者剩余减少的数量。如果是,仍算做最大化了社会福利。如果不是,也就是卖者增加的福利不是买者减少的福利的全部,总的社会福利就会减少。从图4.4可见,如果价格为P1(高于均衡价格),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图中的矩形面积为生产
者剩余,社会福利净减少数量是那个小三角形面积。如果价格为P2(低于均衡价格),生产者剩余减
少,消费者剩余增加,图中的矩形面积为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净减少数量也是那个小三角形面积。这说明,无论价格高于或低于均衡价格,社会福利都会减少。因此,供求均衡最大化了社会福利。
价格管制对福利的影响
经济学家经常会告诫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预市场价格。但是,控制价格的政策常有发生,除了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外,最低工资的限制也是价格控制政策。你将会看到,对某些物品规定价格上限或价格下限的政策必然或多少地对社会福利带来不利影响。
2.1 最高价格限制的影响
对最高价格的限制(价格上限)是只允许市场价格在低于所限定的水平以下浮动。如果限定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这个限制不会对市场带来影响。通常的价格上限都低于均衡价格,这将导致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造成短缺现象。并且会降低社会福利,导致无效率。
显然,价格上限的规定对消费者有利,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物品,买者的消费者剩余会增大。但对生产者不利,只能得到较低的价格,生产者剩余会减少。正如上一节的分析看到的,只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这可能把生产者剩余减少数量中的一部分转给消费者,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参见图4.5,在价格限制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交易量因此等于供给量。与没有价格限制的均衡交易数量相比,价格限制减少了交易数量。作为价格限制的结果,消费者剩余(图中点A代表的区域面积)看上去要比没有限制的时候多一些,而生产者剩余(点A以下的直角三角形面积)则必定低于没有价格限制时的数量。靠近均衡点的那个小三角形面积代表了福利的净减少数量,也就是价格限制引起的福利损失数量。
价格限制的负面影响有时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些,在供求规律的作用还会引起实质性的低效率情形发生。让我们结合住房租金受到限制时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18第4章 自由交换市场的效率等内容。 
 自由黄金交易市场;限制性黄金交易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C ...答:调剂资本余缺,便利筹资与投资;提高资本效率;促进资本流动,调节国民经济;有利...  西方经济学第4章在线测试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经济学(微观)》第...自由市场中的自愿交换不会留下互惠交换的机会 C、生产者有高尚的利他精神 D、...  商品交换的出现而出现;世界 市场是在各国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以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开始瓜分世界...使期货市场具有高度流动性, 提高市场效率。交易所...  同系列文档 第3章“交换”和“让渡”理...1/2 相关文档推荐...发F自我完美及实F人潜能 接纳自己、独立自主、自由自在、表现个性、工作效率、...  的倍数,而对其他场外交易产品交易的双方可以自由议定...利用各自在不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与对方相交换并获利...图 10.4 使用互换涉及的三个步骤 第二步与第三...  第四章市场分析练习_职高对口_职业教育_教育专区。第三章 市场分析 班级:高三( 1、 )学号: 姓名: 得分: 即指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那么, 在通行自由竞争、自愿交易原则的市场经济中,给定两种产品价格情况下,体现 ...消费方面(交换效率) ,社会成员(A、B)消费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并同时...  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自然失 业率、充分就业、贝弗里奇曲线、效率...在市场 上进行交易时人们不再愿意接受与原来同样数量的货币作为交换, 因而货币充当...  各自的意愿,尽管对每一新当事人而言只是一次会晤,但仍 然很费时间而且效率不...第4章 自由交换市场的效... 12页 1下载券 12《金融市场导论》第十... 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