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廉州中学官网廉州广场那个鸿峰步行街在那里

合浦廉州广场那个鸿峰步行街在那里_百度知道合浦的介绍——合浦县历史文化和现状(一)
合浦的介绍——合浦县历史文化和现状(一)
合浦县 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东经108°51′-109°46′,北纬21°27′-21°55′。县人民政府驻廉州镇,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76公里,距北海市28公里。县城东至山口圩77公里,西至丹竹江33公里,北至常乐江口大桥40公里,南至中站8公里。
东至山口镇马鞍岭东英罗港主航道,西至西场镇鲁根嘴西大风江口主航道,南至福成乡西村竹林盐场四工区海堤,北至常乐镇双角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公里。东北与博白县、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县相邻,西与钦州市交界。北与浦北县、灵山县接壤,南界东西两段临海,中段毗邻北海市。
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城乡发展环境优化
合浦县坚持遵循科学规划、优化结构、改善布局的方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改建和新建城乡道路、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强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城建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的功能日趋健全。浦铁二级公路、合山公路改造、钦北高铁、玉铁铁路、玉铁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完工或加快建设,合浦与北部湾地区各城市对接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县陆地面积2380平方公里,人口103万,以汉族为主,另外还有壮、瑶等少数民族分布。汉族方言主要有:廉州话
(属於学术上的钦廉片粤语,本地人无认同) 、粤西桂南客家话(涯话)、 白话(钦廉片粤语)、 闽南方言等。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廉州镇168721;党江镇44809;西场镇80933;沙岗镇32488;乌家镇13161;闸口镇33299;公馆镇115072;白沙镇79986;山口镇64630;沙田镇17275;石湾镇41250;石康镇47656;常乐镇64578;曲樟乡16579;星岛湖乡24861;十字路乡19303。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合浦郡辖县。&
合浦城市风貌
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合浦县析置珠官县。太元二年至太平三年(252—258年)复称合浦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合浦郡、县隶属交州,郡址在合浦县城。唐武德四年(621年),合浦郡改置越州,合浦县归属;贞观八年(634年)改越州为廉州。[1]
南汉大宝三年(960年),在海门镇(今廉州镇)置媚川都。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撤媚川都置石康县,与合浦县同属廉州;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撤廉州更置太平军,撤合浦县并石康县;咸平元年(998年)撤太平军复置廉州,合浦郡、县同归属。
元至元十五年至十七年(年),廉州合浦郡先后改置为廉州路安抚司、廉州路总管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廉州路为廉州府,辖合浦、石康二县,七年降廉州府为州,撤销合浦县,十四年(1381年),廉州复为府,复置合浦县,属廉州府,隶属于广东行省。
清顺治元年(1644年),廉州府隶属广东行省,下辖合浦、灵山二县和钦州。光绪十四年(1888年),钦州升为直隶州,廉州府辖合浦、灵山二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合浦县属廉钦道廉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廉钦道改称钦廉道,更置钦廉军政府,合浦县归属。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廉州府,合浦直属钦廉军政分府,同年改为钦廉绥靖处,3年撤绥靖处,
复置钦廉道,9年撤钦廉道,合浦县属广东省。
19年至25年,先后属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合浦县改属钦廉专区。
1951年5月,合浦县辖的北海独立成市,1952年,改属广西省钦州专区,同时将县辖北部析置浦北县。
1955年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设合浦专区,合浦县归属。
1958年撤合浦专区,合浦县改属湛江专区,同时将北海市、浦北县归并合浦县。
1965年,北海镇、浦北县复设,与合浦同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
1970年改钦州专区为钦州地区。
日,合浦县划为北海市属县至今未变。
麦成标 县委书记
[2]熊赤锋 县长
韩传福 副县长
韦晓红 副县长
何来国 副县长
何锐宗 副县长
何如青 副县长
肖子盈 副县长
宋文平 副县长
吴志全 副县长(挂职)
2000年,辖15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廉州镇 168721、 党江镇 44809 、西场镇 80933 、沙岗镇 32488 、乌家镇 13161 、闸口镇 33299 、公馆镇 115072
、白沙镇 79986 、山口镇 64630 、沙田镇 17275 、石湾镇 41250 、石康镇 47656、 常乐镇 64578 、曲樟乡 16579
、星岛湖乡 24861、 十字路乡
19303。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合浦县行政区划一览(辖13个镇、3个乡:廉州镇、党江镇、西场镇、沙岗镇、乌家镇、闸口镇、公馆镇、白沙镇、山口镇、沙田镇、石湾镇、石康镇、常乐镇、曲樟乡、星岛湖乡、十字路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2005年,十字路乡并入石康镇。
南乐、阜民、上新、南珠、还珠、中山路、廉南、车路塘、平田、廉东、冲口、泮塘、总江口、乾江街15个社区;大岭、青山、清江、廉北、堂排、大江、马江、廉西、乾江、禁山、杨家山、中站、插龙、马安、烟楼、五四16个行政村
党江街社区;流星、九坡、亚桥、大框、党屋、西山、海山、南域、木案、新阳、螺江、更楼、渔江、沙冲、蓝星、企坎、马头17个行政村
西场街社区;镇东、镇西、安乐、那龙、欧屋、镇海、葛茅山、马池沟、大窝塘、白沙头、西坡、西镇、五浪江、东坡、蚬港、老温、谢屋、裴屋、大坡、官井、林屋、民丰、黄金、卸江、亚囊、窖头26个行政村
沙岗街社区;田寮、云江、北域、浦江、双孖、太平、沙岗、贤子山、下屯、双文、西启、三东、裴屋、大山、七星15个行政村
辖 乌家圩社区;乌家、丹田、瓦联、大新、西大、岭顶6个行政村
闸口社区;福禄、茅山、大路山、银坑、庆丰、山贝、闸口、红光、新平、群珠、新寮、仙人桥、豪沃、平坡14个行政村
公馆街社区;公馆、廖屋、沙垠、上联、盐田、长坡、铁山、石岭、浪坡、创村、陂塍、扫管、南山、石湖、新秀、竹联、均塘、六甘、香山、蛇地、陈屋、山肚、乘马23个行政村
振兴社区;草江、龙江、五星、文明、石达、西坎、白沙、新村、虎塘、虎岭、那交、那江、那潭、和荣、沙尾、榄根、东海、东风、宏德、充美、良港、平田、独山23个行政村
山口街社区;山口、山北、河面、水东、山西、山南、山角、单刀、永安、新圩、中堂、英罗、北界、高坡、山东15个行政村
辖 上新、对达、淡水、山寮、沙田、海战6个行政村
永康社区;大田、张屋、桥头、汉水、汉马、垌心、红锦、石湾、清水、兵岳、东江、周江、沙朗、大浪、新安、七里16个行政村
石康街、康乐区2个社区;水车、沙芹、白沙江、夏佳塘、石康太平、新塘、松树园、豹狸、筏埠、天堂、大崇、多葛、大湾、顺塔、大庄江、鲤鱼、耀康、十字路居委会;十字路、东冲、红碑城、大龙、瓜山、佛子、珠岭、独竹、细廉陂27个行政村
常乐街、天堂2个社区;多蕉、京竹、中直、低坡、连丰、陂山、车板、皇后、李家、阳月、火星、竹山、平心、石城、莲北、莲南、西城、大教、北城、平洋、大冲、象古22个行政村
辖 璋嘉、山心、井山、樟木、高豪、曲木、早禾、亚山、李家水、中城、南城11个行政村
总江、坭江、洋江、上洋、下洋、珊瑚、柯江、采木、洪潮9个行政村。[1]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广西和大西南进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各国的门户和通道之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县城距离北海机场和港口码头仅20多公里,县内沙田、官井等港口,可直达国内沿海各城市、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209国道、325国道、重庆至湛江高速公路、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玉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在建)和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贯穿县境,等级公路里程1448.49公里;钦州至北海铁路通过城郊,过境铁路40公里,与湘黔线、湘桂线、南昆线、粤桂线相连,形成通行全国的铁路网络。
目前,钦州至北海高速铁路、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合浦至湛江铁路、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以及玉林至山口一级公路、合浦至灵山二级公路、滨海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快速构建,合浦作为北部湾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日益显现。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5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38:3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19亿元、增长20.17%;财政收入4.57亿元、增长13.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2亿元、增长47.49%;外贸进出口总额8800万美元、增长7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9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436元、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4868元、增长12.53%。
合浦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30.5亿元、增长21%;完成工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22%;税收首次突破8000万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5家,比上年增加了1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
14家,增加2家。工业化率达到1.14,比上年提高9.6%。名牌战略取得新突破,有13个产品被认定为广西名牌产品、8个产品被认定为广西优质产品。工业经济继续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建设取得突破。大力开展“项目发展年”活动,采取定人、定事、定目标、定时间、定进度的措施,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合浦大道、污水处理厂、西门江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文体中心、中粮技改等重点项目动工建设;玉铁高速公路等区、市层面推进的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扎实推进。华润水泥、华电西场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如期完成市下达的原料林基地建设任务。93个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除11月下达投资计划的5个项目外,有88个项目开工建设,已有48个项目竣工。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改善了我县的基础设施,有效促进了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后劲,为合浦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个“超百亿元”。财政收入“翻一番”多,从2.66亿元提高到5.82亿元,年均增长17%;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是全区收入质量最好的县(市)之一。
——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五”期末的68.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39亿元,年均增长1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01亿元提高到104.8亿元,年均增长40.7%,“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26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5倍;
——工业总产值从44.5亿元提高到112.9亿元,年均增长20.5%;
——外贸进出口总额从0.42亿美元提高到1.3亿美元,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引进项目151个,内联引资到位117.5亿元,年均增长53%,实际利用外资1.03亿美元,年均增长6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8.12亿元提高到40.63亿元,年均增长19.7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509元提高到16257元,年均增长13.8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95元提高到5447元,年均增长11.26%。
2011年,合浦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大突破、五年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和“构建工业港口经济新格局,打造城市文化建设新形象”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14亿元,比增12.01%;财政收入7.58亿元,比增30.13%,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全县经济呈现出运行平稳、增长持续、发展趋好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1.03亿元,比增16.11%;固定资产投资119.52亿元,增长16.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5亿元,比增18.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904元,比增10.13%;农民人均纯收入6046元,比增11.00%。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52亿元,增长16.67%。钦北高速铁路、玉铁铁路、玉铁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华润水泥、畅成石油、通力润滑油、天歌变速箱、金盟易拉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建十大项目以及汉文化公园、红树林温泉等旅游项目加速推进,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152个项目中,已开工149个,其中125个已经完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共引进项目108个,到位资金(含外资)42.6亿元,其中实施外资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5053.34万美元。
“十一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4家,超亿元企业达18家,实现超十亿元企业“零”的突破,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6家,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9%。
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1.03亿元,比增16.11%。能源产业、矿产加工业、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四大产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累计完成产值70
亿元,比增22.50%,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87.50%,上缴税收 1.54 亿元。
1.能源产业——以燃料乙醇、石油燃气、火电、风电为发展方向。大力扶持中粮燃料乙醇进一步加快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非粮酒精生产基地;加快东岸石化、华电风电、中石油燃气站、通力润滑油、生物质发电等项目的推进实施。
2.矿产品加工业——以高岭土精深加工为重点,开发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引进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规划建设高岭土加工产业基地。推进华润水泥、特种玻璃等项目建设,抓好钛铁矿、石膏矿的开发,实现矿产加工业新突破。
3.制造业——以工程汽车、多功能拖拉机、汽车配件、电子产品为主。要抓好现有的特种玻璃、变速箱、易拉罐等项目的建设,扶持好惠来宝、华泰机器等企业发展壮大,努力引进一批机电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我县的制造业。加强与北海市发展电子信息千亿元产业的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落户。
4.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制糖、特色果蔬、食品饮料、林木、水产品为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改造提升制糖业。以现有五大水产加工企业为基础,加快形成水产加工集群。培育壮大一批果蔬加工、饮料食品、茧丝绸、饲料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冠华、钦廉纤维板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九槿源高密度板项目开工建设,整合分散的木片加工资源,加快发展林木加工产业。
5.传统产业——烟花爆竹历来是合浦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合浦县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很大贡献。要做强做优烟花炮竹等传统产业。提高烟花炮竹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合浦烟花”品牌影响力。
合浦三面环海,合浦海区海水比重范围1.,水质优良,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无“三废”污染,浮游生物丰富,天然饵料充足,是各种经济鱼类、贝类、虾蟹类、藻类的良好栖息和繁殖场所。
全县水产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经济鱼类达500多种,不仅有海洋珍稀动物儒艮和驰名中外的合浦珍珠,还盛产对虾、青蟹、文蛤、近江牡蛎、方格星虫、竹蛏、栉江珧、大獭蛤、藻类和多种经济鱼类。此外,还有“四大家鱼”、罗非鱼、鲤、鲫、乌鳢、胡子鲶、合浦毛蟹等淡水经济鱼类100多种。另外,广西较大河流———南流江的出海口就在合浦。
全县淡水水域总面积达26.1万亩,其中县境内江河总水面达9万亩,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31座,水库总面积7.2万亩,淡水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为合浦渔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初步统计,据预计,2011年全县水产品总量完成37.11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2.18万吨,淡水养殖产量5.69万吨,渔业总产值35.8亿元。
合浦县以规模养殖场为龙头,以协会、合作社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专业户滚动发展,编织“生猪养殖、奶水牛养殖、林下养羊、鸡、鹅、海鸭养殖”等特色示范带。初步统计,2011年牛出栏2.18万头,猪出栏72.5万头,禽出栏2188.80万羽,畜牧业总产值20亿元。
2011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95.03亿元。
目前,合浦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重点建设优质粮食、高效经济作物、沿海特色养殖、绿色有机食品、林浆纸原料林五大特色农业基地,推进甘蔗、木薯、速生丰产林等工业资源性农产品优质高产,发展扩大金花茶、亚热带水果、名贵花木、豇豆、花生、优质玉米、超级稻、名优水产、南珠、特色禽畜等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扶持果香园、东园、田野、北联、凤翔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使农村农业“优势更优、亮点更亮、强项更强、效益更好、农民更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合浦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高岭土、钛铁矿、石膏矿、石灰石、石英砂、硫铁矿、火山灰、釉泥、金矿、花岗岩等30多种,矿产集中连片。
矿区位于合浦县城东15公里廉州镇清水江—石康镇十字路一带,有清水江矿区和十字路矿区,面积35平方千米。其中清水江矿区总资源量1.3亿吨,已探明的基础储量为4225.94万吨(矿石量),折合粘土量为1797.19万吨;十字路矿区矿石储量1.4亿吨,折合粘土量为1898万吨;还有常乐镇那车垌矿区。矿床储量达到大型规模,为全国第一。
矿区位于合浦县官井至老温垌一带面积11平方公里,钛铁精矿储量134.89万吨。
矿区位于合浦县城西北约20千米的星岛湖乡大岭头一带,矿区面积9平方千米。石膏矿储量27129万吨。为一大型矿床,远景储量达特大型。
分布于闸口镇、公馆镇、白沙镇的沿海一带,地质储量达3亿吨。当前开采的有28个采石场,年产量约120万吨。
县境东西岸广泛分布有第四纪滨海沉积形成的石英砂矿,矿体一般裸露地表,储量825万吨以上。
南珠、儒艮、中国鲎、文昌鱼、对虾、爆竹、烟火、珍珠。其中,南珠历史悠久,施名中外;儒艮(海牛)为世界稀有珍贵动物,有美人鱼之美称。
工业产品主要有:烟花炮竹、机制糖、燃料乙醇、原盐、罐头食品、饮料酒、食用植物油、饲料、蚕丝、布、麻制品、皮革、人造纤维板、机制纸、水泥、高岭土、机制砖、日用陶瓷等,著名品牌有公馆出口烟花、东园家酒、浦康花生油等。
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豇豆、花生、蚕桑、黄红麻、荔枝、龙眼、香蕉、柑橙等,其中香山鸡嘴荔获1995年获国际农博会金奖,合浦豇豆被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供农产品。
畜禽产品主要有合浦水牛、瘦肉型猪、三黄鸡、合浦麻鸡、合浦鹅等,其中合浦鹅以产肝性能优异著名,获2001年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
名优海产品主要有:珍珠、对虾、大蚝、弹涂鱼、象鼻螺、文蛤、青蟹等。
合浦珍珠和合浦生态珍珠,又称南珠、廉珠和白龙珍珠,素有“掌握之内,价盈兼金”之说。它以细腻器重、玉润浑圆,粒大凝重、瑰丽多彩、晶莹圆润、皎洁艳丽、光泽经久不变等优点称霸世界市场。自古就有“东珠(日本产)不如西珠(欧洲产),西珠不如南珠”之美誉。
中国海产珍珠最负盛名的是南珠,而北海、合浦产的“廉珠”又是南珠中的佼佼者,可谓珠中极品。
南珠资源之保护和人工养殖历受重视。自1958年在北海海域培育出中国第一颗人工海水养殖珍珠至今,珍珠已成规模,并于近几年有较大发展。1996年全市养殖面积为5万亩,比1990年增加4万亩之多。
珠历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合浦珍珠就是我国珍珠的名品,古珠池就有十余个。据《后汉书·孟尝传》所载,合浦采珠业始于周朝,早在汉代以前,合浦采珠业便相当兴盛。汉代的合浦港(即乾体港)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当时合浦不但是珍珠的重要产地,也是珍珠的集散地。中国南部地区丝绸和合浦珍珠、瓷器从这里出口到东南亚各国。
广西合浦是南珠之乡,民间盛传珠乡三件宝:珍珠、海牛、东园酒。第一宝乃合浦珍珠。合浦珍珠的历史至今已逾2000年。目前,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的珍珠多为合浦出产。慈禧太后的皇冠上镶嵌的数千颗珍珠便是合浦珍珠。现在在合浦珍珠的基础上,又产出了更加具有保健作用的合浦生态珍珠。
钟灵毓秀,南珠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沧桑,在合浦与世界各地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将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珠还合浦】
【释义】 珠还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
【出处】出自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
【用法】作宾语、定语;引申为政策好
【故事】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闻名海外,当地老百姓以采珠为生,贪官污吏趁机盘剥,使得珠民大肆捕捞,珠蚌产量越来越低,饿死不少人。汉顺帝刘保派孟尝当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不准滥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
合浦县是著名的还珠故郡,历史悠久。先秦属百越中的骆越。秦代为象郡辖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始设合浦郡(合浦,意为江河汇集于海之地)。三国吴大武帝黄武七年(228年),合浦郡改称珠官郡,后复称合浦郡。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合浦郡改称廉州。此后,几经演变,至明清两代,仍为廉州府治。1911年辛亥革命后,撤销廉州府,隶属广东省钦州专区。1952年随钦州专区改隶广西省。1955年8月划给广东省辖,为合浦专员公署所在地。1959年1月合浦专区撤销,隶属广东省湛江地区。1965年6月划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隶属钦州地区。1987年7月改隶北海市辖。1988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县。1992年11月,李鹏总理
合浦还珠广场亲笔为合浦题词:“南珠之乡”。
工业园区位于北部湾畔,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各国,处于大西南经济圈、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东盟十国经济圈范围内。园区处在北海市区与合浦县城的结合部,园区到北海市区6公里,到合浦县城12公里,到北海机场18公里,到北海港17公里,209国道、北海大道延长线及规划建设的广西滨海公路均从园区内通过,规划面积612.14公顷。园区处在北海海湾新城的中心地带。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海组团和《北海海湾产业新城总体规划》的定位,合浦工业园区将从单一加工产业向综合性产业集加工、物流、商贸、居住为一体的工业新城的转变,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新城。发展主导产业为电子、生物质能源、制药、海洋生物制品、食品、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包装印刷及劳动密集型等产业。
2011年以来,合浦工业园区积极实施“一年打基础,三年大突破,五年大发展”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构建工业港口经济新格局”的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大开放大开发建设热潮,创新招商思路,加快项目建设,加强企业服务,完善配套设施,推动了园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园区经济指标稳步增长。预计2011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完成税收同比增长12%。
园区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共引进项目7个(含东岸产业园区),全部为超亿元项目,合同投资总额是2010年的10倍。
东岸产业园开发建设扎实推进。完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东岸临海产业园开发建设的良好开局。
园区扩容工作拉开序幕。借助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千亿元产业重大机遇,主动融入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概念性规划,启动园区扩园工作。
园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牢固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是招商引资”的理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招工、治安、交通以及因产业链不完整导致的生产材料紧缺等问题,为企业正常运转保驾护航,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011年以来,帮助惠来宝机械制造、百果源果汁、艾尔啤酒等企业争取到扶持资金或贴息补贴。协调县公交公司开通县城至工业园区的公交车运营线,解决了企业员工上下班难的问题。增加了园区保安力量,加大治安力度,确保企业在园区工作安心、生活放心。继续深化“一站式”办证服务,简化企业办证流程,在企业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了投资商的一致好评。
合浦古汉墓群[3]合浦汉墓群集中分布在合浦县城东北至东南郊的丘陵地带,在廉北、堂排、冲口、廉东、廉南、平田、禁山、杨家山、中站等村庄,分布着汉代墓葬村土堆近二千座,范围南北长13公里,东西宽6公里。汉墓村土堆一般有5米左右二底径,高近1米余;封土高大的底径超过60米,高亦有7米以上。而在各封土堆之间则遗存着数目很大的封土无存的地下墓群。1981年合浦汉墓群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最初的以土坑木椁为主体,仅以砖切封门墙,一直演化为墓壁与底困砖顶用木料的形式。最后完全转变为东汉时期浒的砖宝墓。合浦汉墓的墓砖一般部拍印几何形花纹,有的还拍印文字或古语,分为长方形的平砖、楔形砖两种;墓底有的采用大块的方形砖。砖玉墓声带余坡墓道,墓宝形制长方形、中字形、凸字形、十字形春顶和廿字形双宝双券顶、穹窿顶等。
合浦古汉墓发掘出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它们是研究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工艺、生活和风俗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从侧面反映了汉代时期合浦一带的繁荣景象,其中大量的舶来品如香料、琉璃、玛瑙、琥珀和水晶器物的出土,又一次佐证了合浦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也是研究我国海外贸易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合浦在西汉元鼎6年,即公元前111年就已经是管辖南到海南,东到广东开平,西到东兴等地的合浦郡,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从所挖掘出来的文物可以看出,合浦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缺乏文化底蕴,相反,甚至可以这样说,合浦的古文化在广西历史上是最深厚的。
最为典型的代表是1971年望牛岭西汉晚期木椁墓出土的一对铜凤灯、造型为昂首回望的凤鸟,腹颈部中空且相通,背部圆孔上置一浅圆形灯盘;凤颈后弯,以双管相套接,可拆开与转动,可调节灯光;凤嘴衔喇叭形灯罩,罩通颈腹以容纳灯炬的烟灰,保持空气清洁;扁平的长尾下垂及地,与双足平衡器身。凤灯通体细刻羽毛纹。其制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堪称瑰宝。此外,青铜出土文物中的龙首柄铜魁,人形三足承盘、活链龙首提梁壶,孔雀纽三熊足铜樽,錾刻守门卫士干栏式铜仓,人面纹和人臂执刀铜铺首,错金铜剑等等器物,也是罕见的艺术珍品。一般而言,南方沿海地下酸湿,青铜器很难以完好无缺地重见天日,因此,1986年凤门岭东汉早期砖室墓中出土的内装千年美酒的铜提梁壶,就显得格外珍贵。
出土了一批玉质异常坚密润泽,洁白华美的玉器,有子母扣龙、鹘形玉带钩、蟠螭形玉佩以及透雕“宜子孙,日益昌”出廊玉璧等等器物。而龙首金带钩与镂嵌金花珠链等黄金饰物制作上可谓巧夺天工。《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起,我国与南洋诸国的海上交通贸易甚为发达,合浦当时是我国同东南亚各国及地区友好贸易往来的主要海港,由此“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黄金杂缯而往。”现在,汉墓中出土了大量晶莹艳丽,造型独特的水晶、玛瑙、琥珀、绿松石、玻璃等器物,属于汉代合浦港海外贸易兴旺发达的实物证据。这些舶来制品当中,以蓝色的玻璃杯、碟、环等较大件器皿为稀少,而透明度极高极纯净的各色水晶穿饰也引人注目,有一串紫色水晶串珠由163粒十四面体珠子组成,重达615克。玛瑙饰物也多是由名贵美丽的红色或黑白缠丝、花斑玛瑙制成。
合浦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悠久的合浦,素有“还珠故郡,海角名区”的美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合浦人民在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同时,也留存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海天胜景遍布合浦各地,数不胜数。其中著名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群、山口永安大士阁以及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塔、东坡亭、海角亭子、惠爱桥、东山寺、魁星楼、抗日名将陈铭枢故居、陈铭
梁山水泊枢故乡璋嘉陈氏宗祠等77个文物古迹。
还有国家级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南国星岛湖,该湖面积6660多公顷,有大小岛屿1026个,风光秀丽。1996年月,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外景拍摄基地“水浒城”在此建成并投入使用,增加了该旅游区的景点设施。它与北海银滩相辉映,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此外,还有山清水秀的南国瑶池——曲樟六湖水库,南珠森林公园,清水江水库等自然风景区。
合浦汉文化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廉州镇(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旁边),在县城驱车十分钟即到,具体路线是在县城美人鱼广场往车路塘方向直走,看到文昌塔就找到汉文化博物馆了,两者仅有一路之隔。
合浦汉文化博物馆主馆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分三层,底层设有“青铜馆”、“陶器馆”,二层是“玉器馆”,三层是多功能的学术演讲厅,整个藏馆布展的文物与“海上丝绸之路”和古代中外交通有关,作为汉代郡治驻地的合浦,当时还是个繁华的港口,是中国南疆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千多年前就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由于汉承秦制,盛行厚葬之风,遗存着一个规模宏大的汉代墓葬群。展品有铜凤灯、铜马、实心青铜牛为代表的300多件系列文物。二号保护厅是接受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资助所建,它是合浦汉墓博物馆中心陈列区中10个复原式陈列厅之一,展示的是一座发掘后复原的东汉后期夫妻合葬墓。二号保护厅的外形设计仿汉代建筑风格,内部用砖混钢架结构,并配置有防水、排水、空气调节、安全技防等现代化设施。
合浦汉文化博物馆藏有文物3150件,馆内展品主要有青铜器、陶器和玉器、金银器、古钱币,以及舶来品香料、玻璃器皿、琉璃、琥珀、玛瑙、水晶等饰物及工艺品和外国风格的黄金饰物。其中有21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铜凤灯、铜屋、铜提梁壶、三足铜盘、铜魁等具有南方青铜器精巧细致的地方特色;带有干栏式结构特征的陶楼,显示出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日常居住条件;汉墓出土的完好的玻璃杯、玻璃碟、铜屋、铜井、铜灶、金带钩、玉壁和传世的铁斗、铜钟等更是珍贵。
铜凤灯、铜屋、铜匾、三足盘等文件等五件文被送往日本、加拿大等7个国家展出。
汉文化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掠影
免费向公众开放
合浦汉文化博物馆自建成以来,一直实行的是收门票以补支出的做法。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原因,该馆所收门票不足以弥补该馆支出,为支持该馆发展,上级部门经过多方协调,决定下拨120万元经费给该馆,展馆从2011年12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除每周一闭馆外,每天对公众开放的时间为早上9时30分至下午5时。
各界名流参观合浦汉文化博物馆
日,应邀参加2009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的文化名人易中天教授,参观考察了合浦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并欣然为博物馆题词;
日,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率领的国家文物局考察组前往合浦县汉文化博物馆,参观考察汉墓发掘出的青铜、陶器、首饰等文物展品。
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冒着严寒,来到合浦汉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
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李志坚一行参观汉文化博物馆;
日,最高法院原院长肖扬参观合浦汉文化博物馆。
名人参观考察合浦汉文化博物馆
星岛湖位于北海市合浦县西北部24公里处的洪潮江水库,距离北海市区50公里,约1小时的车程。大大小小1026个岛屿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撒落在方圆600平方公里的绿水碧波上,因成于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交错,有大小岛屿1026个,形状各异,林木苍翠,宛如一颗颗璀璨星星撒落在绿水碧波上。星岛湖因此得名。
合浦星岛湖旅游区与北海银滩形成了”一海一湖、一咸一淡、沙滩绿岛”优势互补的旅游格局,成为华南旅游新热点,是北海银滩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星岛湖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湖面宽阔,水道幽深,峰回水转,四面青山环绕,星罗棋布的岛屿依偎相望,湖水清澈湛蓝,湖光山色,绿荫苍翠,漫山花果,鸟语花香,百花争妍,这里水依岛,山绕水,水在林中流,山在林中长,湖、岛、山共存,山、岛、水媲美,湖心水下占将军坟依稀。掩映于湖光山色中的“水浒城”独具魅力,倘佯其间,让人引发思古之幽情。星岛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在总体规划上分为11个功能区:名桥名亭会萃景区、湖山胜地景区、垂钓区、水上运动区、水上迷宫区、影视城、凤赏动物区、旅游果无区、度假区、生态环境保育区和农业生产基地等。
星岛湖是中央电视台拍摄基地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外景拍摄地之一,共修建4个部分:
一、梁山区,该区共营造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军营、断金亭、了望台、聚义厅(包括忠义堂)、后寨8个景点。
二、文殊院(寺庙)包括后殿、回廊、山门。
三、涌金门(包括城堡、这农民军方腊辖)。
四、苏杭水街(包括石桥、宝塔)。
此外,星岛湖旅游区还有相思园度假村、迎宾馆、餐厅、游泳场,游乐场、商店等 设施。“水浒城”已成为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长期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可到北海汽车总站乘北海――合浦的快班车(5元),下车后乘摩的或三轮车
至合浦电影院,这里从7:00~16:40每40分钟有一班星岛湖旅游巴士(车身为白或青色,车票3元),下午17:40最后一班车返回合浦。合浦汽车站到北海的快班车6:30~21:00,每10分钟一趟,票价5元。自驾车的游客可以驾车沿北海――南宁高速公路行至星岛湖段交汇处,再北行7公里即可。
也可以打车过去,从北海出发,来回包车费用约300-400元。 
前往东区,30人往返船费,每人4元,如果是10人以下包船,费用50元。
前往西区,30人往返船费,每人5元,10人以下包船的话,费用100元。
门票:景区内乘船游览10元,东区门票10元,西区8元。
曲樟田园风景带位于北海、钦州、玉林三市的交界处,是桂南地区三市三县的连接点,地处大廉山腹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曲樟湖光山水图集
曲樟六湖水库两岸山峦叠翠,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有“桂林小漓江”之称。此外,这个区域还有灵隐寺,陈铭枢故居,曲木客家土围楼等文物古迹。
曲樟湖光山水客家旅游区是北海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市旅游规划的五大景区之一。随着北海旅游快速发展,曲樟山水客家民俗文化逐渐为远近人们所认知和接近,其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充满引人入胜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城镇人的向往和青睐。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定为五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之美称,其“胎生”繁殖方式,为植物界所罕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
科考价值。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部面积8000公顷。
一、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的东西两侧,由该岛东侧和西侧的海域、陆域及全部滩涂组成。岸线总长50公里,东部分区是莫罗港西部海域,西部是丹兜海湾。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海岸外层为海漫淤泥,淤泥沙质,局部为玄武岩,陆地土壤新圩北界村为玄武岩砖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其余大部分是浅海沉积砖红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少,肥力较差。滨海地带为沙地,潮间带为盐溃淤泥、半沙半泥或泥。气候特点是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温22.9℃,极端高温37.4℃,终年无霜,年均降水量1663毫米,相对湿度82%,年平均风速3.4米/秒,常出现7~10级台风或大风。
三、植物资源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由红树林科和其它有相似生境要求的植物种类组成。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之一。
保护区现有红树林700公顷,宜林滩涂3000公顷。红树林有3科5种,有红树科的红海榄、木榄(图1)、秋茄树,紫金牛科的桐花树,马鞭草科的海榄雌。其中红海榄占50%,木榄占8%,秋茄树占2%,桐花树占37%,海榄雌占3%。红树林群落由内到外,显现出木榄、秋茄树、红海榄至海涂外缘的桐花树和海榄雌的分布序列。红海榄林分布在东西两岸淤泥较深厚的滩涂,群落外貌绿色,总覆盖度80%,植株一般高2~3米,最高达6米,组成种类中红海榄占绝对优势,其主茎退化,支柱根发达。秋茄树、桐花树林分布在平缓的海滩上,土壤为重粘壤土,群落外貌分布上下两层,下层为海桐花,上层为秋茄树。桐花树林成带状或块状分布于滩涂水沟两旁,土壤表层松软淤泥,群落结构简单,有时还杂生有海榄雌、木榄等树种。
木榄林多分布近海提的地段,往往形成宽窄不一的木榄林带,也有小面积片林。多生长于海涂地势较高,高潮水期海水能达到地方,土壤为重粘壤土。涨潮时红树林浸泡于海水之中(图2)。
除海涂红树林外,陆上人工林面积600多公顷,林木畜积量16883立方米,窿缘桉占16203立方米,这些森林资源的存在,对保护红树林有巨大的作用。红树森素有“海口森林”之称,为热带海岸独有的地理景观,与其它海岸风光比较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别致风情(图3)。
陆上还保存少量的热带雨林树种,如箭毒木、锯竹叶节树,以及大青、刺葵、露兜树、假茉莉、水黄皮及海漆等灌木。此外,有人工营造的台湾相思、窿缘桉、大麻黄、湿地松林和村庄附近常见的苦楝树、黄槿、细叶榕、倒吊笔、龙眼、木菠萝等。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浦县廉州中学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