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加纳人的生活水平对进口日化原料的指标要求么

1688.com,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最大的采购批发平台
1688/淘宝会员(仅限会员名)请在此登录
cbulogin.et2Server is OK&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从工业品进口看中国和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 - 知乎专栏&/a&&/p&&p&中国制造大而不强,这句话是对了一半,的确有的中国制造产量非常大,营业收入也非常高,但是产值和利润都非常低,这个是事实。&/p&&p&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手机份额占到世界48%,也就是人类每买两部手机,就有一部是中国品牌。但是如果论产值和利润,中国手机可就占不到48%了。&br&&/p&&p&苹果公司2016年卖了2.15亿部iphone,占世界14.6%;中国三强华为+OPPO+VIVO 2016年卖了3.157亿部手机,占世界21.6%;三星公司2016年卖了3.11亿部手机,占世界21.2%&/p&&p&然而对比一下营收,2016年苹果来自iphone的营收为1394亿美元;三星移动部门的营收为894亿美元,华为+OPPO+VIVO三家都没有公布单独手机的营收,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为1780亿人民币,就算全部算成手机业务的收入,也就是258亿美元(6.9的汇率),OPPO和VIVO的营收大约也就是200亿美元左右(估计值,VIVO低于OPPO),那么三家之和也就是650亿美元。&br&&/p&&p&可以看出量比别人大,收入却比别人低,收入都比不过,产值和利润更是比不过,这个就可以称之为大而不强。&br&&/p&&p&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国民,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大而不强这四个字:中国是全产业链国家,大而不强是和本行业全球最强者比较。智能手机是个例子,我们说大而不强是和本行业最强的美国和韩国比较,但是比起其他国家我们是既大又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在产值和利润上超过我们,我们是世界第三强。&/p&&p&再比如工程机械,这也是我国被普遍认为大而不强的产业,英国KHL集团旗下的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杂志公布的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国企业加起来销售收入占全球10.6%,从工程机械产业获取收入能超过我们的只有美国和日本,我们是世界第三,德国工程机械公司的收入占全球9.1%,虽然收入低于我国,但是其产值应该高于我国,也可以排我们前面,拿我们就是全球第四。&/p&&p&工程机械在国内网络应该经常被黑不如美国日本欧洲机械,但是呢我国再怎么差也是全球第四,还是那句话,全球发达国家都有24个,我国排世界第四其实已经不错了,只是我国是朝着超级大国去的,世界第四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追求。&/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anwen8.cn/p/28b6qKk.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a&&/p&&p&大是强的基石,先有大,然后才会有强,有了高的产量,有了高营业收入作为基数,才有可能有高产值和高利润,你的营业收入只有一个亿,怎么可能创造三个亿的产值,一个亿的利润呢?&/p&&p&我国凡是领先世界的行业和企业,在本行业一定是营业收入最高行列,反之我国凡是没有发展起来的产业,其特征都是营业收入非常低。&/p&&p&我们今天从数据来看看,中国哪些行业和世界的差距最大,我们主要从观察中国进口的工业产品金额,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应该把哪些产业的国产化排在最优先的地位。。&/p&&p&2016年中国进口总额为15874.8亿美元,当然这里面大约三分之一是各种矿物原料和食品,例如2016年我们进口了各种水果和干果 57亿美元,粮食和食用油438.6亿美元,也就是我们花了500亿美元左右进口食品。&/p&&p&和食品相比,我们进口的矿石原料和石油天然气更多,&/p&&p&2016年中国进口了铁矿石576.6亿美元,铜矿206.7亿美元,煤141.5亿美元,原油1164.7亿美元,成品油111.4亿美元,燃料油26.4亿美元,天然气164.9亿美元。也就是我们花了差不多2200亿美元进口各种矿物原料。&/p&&p&另外还买了原木162.1亿美元,,固体废物180.1亿美元等等。&/p&&p&要搞清楚我们和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还是要看工业制品的进口,2016年,中国进口工业制品为11773.3亿美元,占了进口额的74.2%。我们看下进口的工业制品里面,有哪些是进口金额比较大的商品,这样我们也可以知道,中国最应该在哪些领域尽快完成产业升级,实现进口替代。&/p&&p&以下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9666/info83685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016年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表(美元值)&/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customsstat.com/aspx/1/newdata/stat_class.aspx%3Fpage%3D2%26state%3D1%26t%3D2%26guid%3D741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详细信息-主要统计数据-数据发布-海关统计资讯网&/a&&/p&&p&第一大进口工业品是集成电路,2016年进口了2271亿美元,占了整个工业品进口总额的19.3%&/p&&p&差距到底有多大?2016年,中国第一大半导体公司海思半导体销售额为303亿人民币,按照6.9的汇率,43.9亿美元,而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公司英特尔营收为549.8亿美元,相差12.5倍&/p&&p&当然,海思是纯设计公司,没有工厂,和英特尔这种设计+制造的IDM比不公平,那么我们就把海思和世界纯IC设计第一名高通比较,高通2016年营收为154亿美元,是海思的3.51倍&/p&&p&实际上,海思的芯片设计还是基于ARM的架构,中国真正算得上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龙芯,2015年销售收入只有1亿人民币,和英特尔是1000倍以上的差距。&/p&&p&芯片制造领域,中国第一大制造商中芯国际2016年销售额为29亿美元,世界第一大制造商台积电2016年销售额创纪录为297.65亿美元,差距为10倍&/p&&p&芯片封装领域,中国第一大封装厂长电科技2016年销售额191.55亿人民币,世界第一大封装厂日月光2016年营收为628亿人民币(2017年4月底按照新台币:人民币=4.377:1的汇率),差距为3.28倍。&/p&&p&我们再看看上游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不只是用来生产电子产品用的芯片,我们的LED灯,太阳能产业同样也需要。&/p&&p&全球第一大企业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2014年营收79.4亿美元,而中国的龙头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两大研究所四十五所+四十八所加起来营收为8.09亿人民币,相差63倍(2014年汇率按照6.4)&br&&/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anwen8.cn/p/2d5iYNv.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anwen8.cn/p/2d5iYNv.ht&/span&&span class=&invisible&&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b&看了上图,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半导体生产设备我国世界市场占有率只有1%,好消息是半导体生产设备世界上的主要玩家也就是美国,日本,荷兰三家,其他国家都是渣渣,我国努把力就可以混到世界第四。&/b&&/p&&p&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p&&p&在芯片设计这个环节,我们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3.5倍&/p&&p&到了芯片制造这个环节,我们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10倍&/p&&p&到了芯片生产设备这个环节,我们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63倍&/p&&p&这说明什么呢,只有我们的下游国产需求方强大了,才能带动上游的发展,&/p&&p&再说直白一点,如果海思,展讯,中兴微电子,华大,大唐等等这些IC设计公司发展不起来,那么中芯国际和华力微这些制造企业也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中芯国际,华力微这些制造企业发展不起来,那么更上游的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等半导体生产设备供应商也别想发展起来。&/p&&p&中国进口的第二大工业品是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2016年进口746.1亿美元,占工业品进口的6.34%。我们就查世界五百强数据,2016年财富世界五百强公布世界营收最高的汽车公司德国大众营收为2366亿美元,世界第二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收入为2365.9亿美元,几乎不相上下。然而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集团收入是多少呢?1066.8亿美元。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是2.22倍&/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t.sohu.com/0415227.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t.sohu.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然而上海汽车集团的营收基本来自合资品牌,我们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例子,上汽集团总共汽车销量为大约165.6万辆,其中上汽自主品牌汽车(不计算五菱)销量只有11.8万辆,比例为7.13%,而大众,丰田等几乎100%都是自主品牌&/p&&p&如果按照自主品牌产量对比,2016年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公司长安集团128万辆,而世界第一是大众的1031.3万辆,世界第二是丰田汽车1017.5万辆。中国最好和世界最好相比,差距是8倍&/p&&p&&b&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2016年销量之和为1052万辆,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丰田的1017.5万辆和大众的1031.3万辆。也就是说,一个丰田或者一个大众等于全中国的自主品牌销量之和&/b&&/p&&p&我们再看下汽车零部件,2016年按照福布斯的世界汽车零部件厂家百强榜,世界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德国博世集团,营收448.25亿美元;&/p&&p&而中国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厂家是延峰集团,营收112.42亿美元,差距为4倍。但是请注意延峰集团是做汽车内饰的,技术含量嘛有点尴尬。&/p&&p&全球汽车零部件前100名只有两家中国公司,还有一家是中信戴卡,营收24.3亿美元,和第一名的差距是18.45倍。&/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t.sohu.com/882020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搜狐&/a&&/p&&p&不过大家也别灰心,我国汽车零部件很多是在某集团下面的,比如山东潍柴的柴油发动机,就是潍柴集团下面的子公司,比如比亚迪自产自销发动机,奇瑞同样自产自销发动机,同样的还有浙江万向集团,万向不只是做汽车零部件,因此没有进入这个排名。&/p&&p&我们进口的第三大工业品是仪器仪表,2016年总共进口449.6亿美元,我国尤其是科研领域,非常依赖从国外进口高端科研设备,虽然国产仪器仪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总体来说差距仍然非常大,例如基本上实验室的高端科研仪器还是依赖进口。&/p&&p&2016年我国仪器仪表整个行业的营收才9355.4亿元,而进口就有3000亿人民币以上,这个数字非常惊人。&/p&&p&我们进口的第四大工业品是初级形状塑料,2016年进口413.2亿美元,这个可能是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初级形状的塑料包括各种以聚开头的化工品,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等。&/p&&p&初级形状塑料里面有没有高科技产品呢,当然有,但是总的来说,这是个低端的工业产品。&/p&&p&2016年我国进口了2570万吨的初级塑料,其中聚乙烯994.3万吨,那么聚乙烯产品我国是从哪些国家进口呢,是以中东及东南亚国家为主,其中伊朗占比28%位居首位,沙特占比26%,位居第二,阿联酋占比18%,位居第三,接下来是新加坡,泰国,卡塔尔,基本都是第三世界国家。&/p&&p&再比如聚丙烯(包括丙烯-乙烯聚合物)2016年进口了457万吨,&/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ibuychem.hc360.com/news/info/final/13149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年12月PP进口数据概述_买化塑_全球专业塑料化工行业市场行情网站&/a&&/p&&p&聚丙烯最近七八年国内产能大幅增加,2010年我国进口依存度(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还高达34%,2015年已经下滑到了16%。我国进口的三大来源国是韩国,沙特,新加坡,其中韩国进口较为高端,主要用于电子制造业用。沙特进口基本通用料为主,便宜。新加坡进口用来做人造纤维等。&/p&&p&5:显示面板&/p&&p&恩,这个我国进口第五大工业品,2016年进口总额为318.5亿美元,由于前面的初级形状塑料和仪器仪表都是个大类,所以也可以说液晶显示面板是我国进口的第三大工业品。&/p&&p&2016年我国第一大龙头企业京东方营收是688亿人民币,2016年世界第一大显示企业三星显示的营收是1632亿人民币(按照韩元兑换人民币165的汇率),差距为2.37倍&/p&&p&上游的差距更大,详见我关于显示面板产业链的文章。&/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zhuanlan.zhihu.com/p/26&/span&&span class=&invisible&&26137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中国进口的第六大工业制品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2016年进口了278.3亿美元。大家可能在想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它包括工业和民用计算机及其零部件,例如硬盘,硬盘驱动,计算机,光盘驱动,显卡,声卡等等。想不到这个东西进口了这么多吧?&/p&&p&我们当年玩台式机的时候就在想,主机+显示器,就TM的机箱是国产的,从CPU,主板,硬盘,显卡,声卡,内存条全部是台湾或者外国的,这个今天有所好转,因为个人用的计算机销量在下滑,并且有的部件实现了国产化,例如显示器国产很多了,紫光和西部数据也成立合资公司了。国内也有例如长城科技公司,2016年营收691亿人民币。&/p&&p&实际上,今天大部分计算机整机和零部件生产都是在中国大陆进行,很多是台湾企业在大陆设的厂。&/p&&p&中国进口的第七大工业品是未锻轧的铜及铜材,2016年进口了263.8亿美元,不过这个主要是资源型的初级工业制品。&/p&&p&中国进口的第八大工业品是医药品,2016年进口了220.9亿美元,其实中国非常重视药物的国产化,因为保障14亿的人的健康并非小事,但是依然有药物需要依赖进口。如果加上西药的原料,那么进口金额高达295.62亿美元,可以排在第六位&/p&&p&中国进口的第九大工业品是飞机和航空器,2016年进口203亿美元,我们为什么要自主研发ARJ21和C919,因为这是进口排在前十的工业品。在民用航空领域,如果非要和波音和空客对比,我们大飞机是零。不过日,大家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C919首飞。&/p&&p&中国进口的第十大工业品是电子元器件,2016年进口了200.1亿美元,这个大家可能有疑问了,为啥进口金额比我们感觉的要低?这个主要是我们脑海中的电子元器件和官方定义的电子元器件不一样。&/p&&p&我们用的手机里面最值钱的是各种集成电路(包括手机处理器,DRAM,闪存,基带芯片,功率放大器,数模转换,射频器件等等),例如让韩国三星和海力士利润暴涨的内存芯片,这个是算在集成电路进口里面;然后是显示面板很贵;然后是WIFI,蓝牙,天线,声学器件,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电池,机壳金属件,触控马达等,这些大部分都国产化了。&/p&&p&例如索尼的摄像头模组工厂,已经在2016年卖给了欧菲光。例如金属壳,比亚迪甚至还是三星的主要金属壳供应商之一。电池连苹果也用的中国欣旺达,德赛,ATL公司的电池。&/p&&p&倒是电容电阻这些电子元器件,我们水平还不高,依赖进口。&/p&&p&我们对比下中国和日本最大的电子零部件企业(不包含芯片和显示面板),日本最大的电子零部件企业是京瓷,2017财年预计营业额为15200亿日元,按照0.0614的汇率,大约933亿人民币,而中国最大的电子零部件企业是亨通集团,2015年销售额为480.3亿人民币。差距大约在一倍左右。&/p&&p&然而亨通集团相当大一部分是做光纤光缆的,我们不看亨通这种做光纤光缆为主的企业,中国最大的电子零部件企业是歌尔股份,2016年营收为193.5亿人民币,和京瓷有大约5倍的差距。同样的还有瑞声科技,2016年营收为155亿人民币,和京瓷的差距为6倍。但是歌尔声学和瑞声科技都是做声学器件的。&/p&&p&如果纯看做电容,电阻之类电子元件的中国企业,例如法拉电子,顺络电子,艾华集团,都只有十几亿人民币的规模,风华高新,三环集团规模大点,风华高新2016年营收也就是27.7亿,三环集团2016年营收28.9亿人民币。&/p&&p&我们对比下日本六大电子零部件企业之一的村田制作所,2017年预计营收为12250亿日元,大约752亿人民币,差距在26倍。&/p&&p&中国进口的第十一大工业品是医疗器械,2016年进口184.05亿美元。&/p&&p&中国进口的第十二大工业品是钢材,没错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依然有部分钢材需要进口,2016年进口131.5亿美元,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汽车用的钢板进口的比较多,主要是有些在华外资车企也有固定的国外供应商。&/p&&p&另外还有农业机械,2016年我们进口了进口了120.78亿美元.&/p&&p&基本上,中国进口比较多的工业品,主要就是这13类,其他还有天然和合成橡胶87.1亿美元,其中合成橡胶有部分是高端产品。&/p&&p&另外新闻上比较关注的机床,进口的金额并不高,2016年我们总共进口才75. 1亿美元,因为我国一年整个市场机床消费金额为275亿美元,对外依赖度还是比较大的,进口依赖度27.3%。另外网络上经常提到的工程机械,我国进口很少,2016年进口33.2亿美元,反而出口高达169.6亿美元,顺差136.4亿美元。&/p&&p&还有一个国民非常关注的工业机器人,这个市场其实很小,2016年预计全中国市场容量大约285亿人民币左右,就算100%进口,也就是40多亿美元,更何况去年国产机器人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态势。&/p&&p&通过对进口工业品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我们进口的工业品,有技术含量而且金额比较高的,集成电路2271亿美元,液晶显示面板318.5亿美元,航空器203亿美元,汽车整车和零部件746.1亿美元,仪器仪表449.6亿美元,电子零部件200.1亿美元,医药品220.9亿美元,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78.3亿美元。&/p&&p&集成电路,汽车,仪器仪表,液晶面板四大类的进口金额遥遥领先,金额全部在300亿美元以上,分别占我国工业制品进口金额的11773.3亿美元的19.3%,6.3%,3.8%,3.5%和2.7%,合计高达32.1%,其他的200亿美元级别的有医药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航空器,电子零部件,分别占比例为1.9%,2.4%,1.7%,1.7%,合计为7.7%&/p&&p&&b&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九类产品,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就相当于其他八类之和。&/b&&/p&&p&另外还有钢材进口了131.5亿美元,农业机械进口了120亿美元。&/p&&p&这些产业目前升级情况如何呢?&/p&&p&1::毫无疑问国家最重视的是金额最高,占了工业品进口五分之一的集成电路,&/p&&p&这个产业伴随着中国下游电子品牌的崛起,已经开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当然由于基数太低,落后会是长期现象,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我会写专文介绍。&/p&&p&2: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我不太担心,未来十年是中国自主品牌大逆袭的十年,国产零部件产业也必然随着自主品牌崛起,今年一季度国产汽车零部件公司业绩全部在猛涨。&/p&&p&3:同样受到国产电子品牌的带动,国产面板份额在飙升,而液晶面板的进口正在迅速下降,2012年顶峰的超过500亿美元,2016年已经下降到318亿美元,京东方净利润在连创新高&/p&&p&4:航空器大家也知道,ARJ21已经商用,C919也在试飞了,未来五年可以商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但是这个产业和集成电路一样,要做好10年,20年长期竞争的准备。&/p&&p&5:电子零部件产业,我国由于下游品牌的崛起,带动国产电子元器件在以20%的速度增长,平均四年翻一倍,但是这个产业同样基数低,还需要时间,这个我也会花时间写。&/p&&p&6:仪器仪表,大家都知道,我国科研仪器高度依赖进口,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公司的总收入才9355.4亿,而进口高达450亿美元,超过3000亿人民币,2016年我国仪器仪表公司收入增长为9.1%,利润增长8.2%,而进口下降了1.13%,形势是在向好的一面发展,但是差距还非常大,进口替代的空间广阔。&/p&&p&7:医药品工业,我国2016年国产医药制造业的企业收入为2.806万亿人民币,增长为9.7%,利润增幅更高达13.9%,而进口医药品+原料为超过290亿美元,增长为1.92%,国产的增长快于进口,也处于进口替代提升的趋势。&/p&&p&8:医疗器械2016年我国市场规模为3700亿人民币,增长20.1%,而2016年进口为184亿美元,增长为6.28%,进口的增长慢于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说明进口替代也在进行中。&br&&/p&&p&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及其零部件),2016年我国出口高达1374亿美元,下降9.8%,进口为273.8亿美元,下降1%左右。巨额顺差。&/p&&p&10; 还有钢材,我国2016年钢材产量超过11亿吨,而进口只有1300多万吨,主要来自日本,韩国等,进口依赖度只有1%,而日韩的进口,很多也是用于在华车企用钢。&/p&&p&11: 国产农机&/p&&p&2016年中国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7.7%,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451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8%。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24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51亿元,增幅仅为1.39%&/p&&p&农机在去年是属于不景气的,表现为利润增长慢,但是收入增长仍然有5.8%,相比下农机进口金额去年下滑了7.6%,仍然在不断进行进口替代。当然还是那句话,差距还是很大,体现高端产品需要进口。&/p&&p&从上面可以看出什么呢,我国进口金额最高的13类工业品(不考虑初级形状塑料和铜材这两个技术含量较低的),全部在快速的进行国产化替代,由于有的工业品进口比例高,有的进口比例低,因此国产化替代的速度各有不同。&/p&&p&有的工业品,国产化程度很低,例如仪器仪表,医疗器械,进口依赖度都在30%以上,航空器里面的大型民用航空目前甚至国产几乎为0,&/p&&p&而集成电路则是重中之重,不仅金额最大,而且进口比例高达90%以上。&/p&&p&另外我们一直关注的机床工业,2016年我国机床消费金额为275亿美元,国产机床产业收入总体增长3.6%,达到229亿美元,进口为75亿美元,下降12.8%,进口比例为27%,机床工业作为国民眼中惨兮兮的产业,仍然在有条不紊的逐步进行国产化替代,虽然这个有条不紊,在我看来还是太慢了。&/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momo35.com/.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运行分析-机床工具,机床进出口,机床工具市场-磨商网资讯&/a&&/p&&p&除了这些进口工业品大类外,&/p&&p&我国还进口了很多初级工业品,例如2016年进口纸浆122.4亿美元,纺织纱线和织物167.4亿美元,矿物肥料和化肥24.1亿美元等等,这些初级工业制品,很多是来自资源国家的初级工业工厂的产出,我国进口是合理的,中国的发展还是要让世界雨露均沾比较好,这也是中华文明实现和谐世界人类大同应该有的理念。&/p&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这句话是对了一半,的确有的中国制造产量非常大,营业收入也非常高,但是产值和利润都非常低,这个是事实。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手机份额占到世界48%,也就是人类每买两部手机,就有…
&p&题主把“有”和“强”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p&&p&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们学校要求学习18门功课,你门门都是年级第6名,此时学校统计全年级每门最强的前5的榜单,允许一个人占有多个名额。很明显,在这个榜单里,你完全不可能出现,但是有可能你的综合总分是全年级第一。&/p&&p&这个例子是想告诉你两点:&/p&&p&1、完整不代表在每一个单项上都顶尖;&/p&&p&2、综合实力天下第一,其实可以完全不需要出现在榜单(世界500强)上。&/p&&p&其实你自己的话,就已经解释了你的疑问,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强调的是“完整”,世界500强强调的是“强”,这是两个概念。有时候,狮子虽猛,但未必敌得过群狼。&/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bda9a2b3371dccbc574805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p&我再说一些为什么这个完整这么重要。&/p&&p&我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当年非常弱非常落后,但是我们有,这是关键。假设工业层次分10级,我们整个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初假设为1-2级,人家都在9-10级,中国看起来毫无竞争力,也毫无用处,对吧,但实际不是这样。&/p&&p&由于全球化必然形成全球分工,每个参与全球分工的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说人话就是,人多的出人,地多的出地,油多的卖油,矿多的卖矿,变态的拍AV,总之,尽量发挥你的特长和优势)。中国因为人多,所以必然会转移进来一部分很低端的产业来利用中国的这个人口优势,例如纺织业往往就是第一个转移进来的(所以你看工业国家起步往往都是纺织业,英国、德国、日本)。&/p&&p&假设转移进来的产业是3-4级的,它就会像一个山头一样在中国的产业链大地上鼓起来。这些转移建立的先进产业不是孤零零的,往往还需要一些配套,比如机器坏了需要维修更换零配件,工厂内需要一些搬运工具,工厂外需要汽车运货,总之这个产业会带动中国其他落后的产业发展。也可以换句话说,中国因为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无论你是哪个领域的3-4级先进产业进来,我们总有相应的配套的但是暂时落后的产业可以勉强跟得上这些先进产业为其服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83fbbab6f02e90d4d31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83fbbab6f02e90d4d31f_r.jpg&&&/figure&&p&就好像领导到了新的地方任职,要培养一个本地的秘书,秘书水平不高,但是可以慢慢培养,秘书水平越来越高,领导用着越来越舒服,领导的事业蒸蒸日上,秘书也鸡犬升天,然后秘书也开始培养自己的秘书......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无论外国资本派了什么样的领导过来,我们都有配套的但是暂时水平不高的秘书体系来配套。&/p&&p&30年后,领导们退休了,突然你会发现,这一大批曾经的秘书现任的官员已经控制了整个官场。&/p&&p&&br&&/p&&p&那么,如果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呢,进来一个产业,要稳定的电力发现无法供应,要持续的供水发现压根没修自来水厂,要道路直通港口发现一下雨全是泥泞的土路,要汽车运货结果车子一坏就需要等外国的配件1个多礼拜,要资金往来结果发现金融系统尚未全国连通。上述的部分现象就发生在我们隔壁那个老是号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换你,你是去他那边,还是我们这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dfa1dc5ac5e052cce94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dfa1dc5ac5e052cce942_r.jpg&&&/figure&&p&如果你选我们这边,相应的配套产业之后就被带动起来了,那么第二家外国企业此时也要来亚洲,你猜他会选择哪个国家落户?第二家落户成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配套产业更加完善和发展,第三家第四家此时也要开始选落户地点了......等那些为外资3-4级先进工业做配套的本地产业自己也升级到3-4级时,国外第5-6层的产业感觉条件成熟,也开始选址,你猜它们会去隔壁,还是更愿意来中国?然后第5-6层的产业的第二家第三家也开始进驻.......5-10年后第7-8层也来了。&/p&&p&这就是所谓的产业链集群优势,这就是所谓的产业链黑洞,来了就别想走。这个全球化大趋势下的产业转移,由上述分析可知,是一个超大超长时间的正反馈循环,一旦开始选择一个原点启动,就不会停下来也基本不可能再转移走,除非当地产业无法继续升级(其原因见我另外一个长答案里分析的中等收入陷阱相关内容:&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衰落后,西方世界的下一个霸主会是谁? - 知乎&/a&)。&/p&&p&而这个机遇一旦抓住,别的国家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即使不考虑国家安全和军事因素,“前30年和后30年相互不否定”仅从工业发展的角度看,都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前期打下的工业体系基础,西方的产业就有可能不会转移到中国。可以说,毛主席积累了这个底子,邓小平凭借这个底子准确而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遇。&/p&&p&&br&&/p&&p&而且,这个过程还有3个附带效果:&/p&&p&1、为了给工业生产配套,中国政府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换句话说,是因为工业生产要求这些,是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才建立了大量港口码头、铁路公路、三通一平、通讯设施等等,因为是基于需求,所以这个基建过程是赚钱的,而赚钱了就可以继续完善这些基础设施。简言之,又是一个正反馈。&/p&&p&2、为了给工业生产配套,中国政府鼓励大学扩招,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样的,这也是在工业生产有这个需求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也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大学获得的国家投资越来越多,培养的学生通过工业生产创造更多财富以税收的形式反馈给国家。也是正反馈。日本当年能够从二战崛起,一是美国支持它来制衡中俄,二是它自身的工程师技术人才没有被战争消耗太多,“人才”是工业发展的关键,而我们通过工业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这个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钱才能完成的。&/p&&p&3、在给外资企业做配套的过程中,本土企业依赖本地产业链开始壮大,并且从低到高逐步通过竞争挤出外资企业。&/p&&p&&br&&/p&&p&【总结】这一切,都源于工业体系的“完整”,这是因;强则是这之后30-40年不断正循环积累的结果。所以,世界500强里的中国企业慢慢会越来越多的,这只是时间问题。&/p&&p&&br&&/p&&p&&br&&/p&&p&====== 方法论 ======&/p&&p&想获得更多更有用的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么,请对下方微信二维码支付,请带余额比如100.34元,每100元我会传授一个对你终生都有助益的方法论,其回报远远超越100元。支付后请知乎私信并告知具体金额,我好确认回复。&/p&&p&不要超过301元,你记不住那么多的,用好其中一个,就足以改变你的人生了,当然是否能翻天覆地地改变取决于你自己能用得多好。支付300.xx的,我会再附赠第四个,这个会帮助你最大可能的用好前面3个方法论。&/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经济学界是如何看待比特币的? - 知乎&/a& 。&b&(感受一下我是怎么用方法论赚钱的)&/b&&/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有人相信普世价值?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自学Python看不进去?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及美元的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美国商业航天发射的兴起,表面上参与者更多,但实际上比以前更分散、更低端,对于整体发展是否有负面影响?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历史是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的? - 知乎&/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2015 年在工作或研究中有哪些你掌握的新技能让你觉得可以受用终生?&/a& 。&/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袁维:听说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世界工厂,但是从 16 年的世界 500 强企业中为什么看不出来?&/a&。&/p&&p&wxp://f2f0WrFIYJe4Y40_EMn5EqRwW55-sjf1M8EE (二维码自动识别)&/p&
题主把“有”和“强”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们学校要求学习18门功课,你门门都是年级第6名,此时学校统计全年级每门最强的前5的榜单,允许一个人占有多个名额。很明显,在这个榜单里,你完全不可能出现,但是有可能你的综合总分是全年级…
&p&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p&&p&——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p&&p&看历史,大势重于细节,数据重于故事。如果研究所谓“康乾盛世”只纠缠于什么“九龙夺嫡”、宫闱阴谋、秘闻野史,却对小冰河气候、玉米红薯的引种扩展、摊丁入亩等一无所知,这不是历史学者,而是三流网络写手。&br&在我看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大势就是“工业化”,顺此大势就是正确的,除此以外什么主义都是假的。因为只有工业化的中国才不会重陷绝境,不用以血肉长城去抵抗钢铁洪流,不用为裹腹口粮徒劳地深耕日削益瘠的耕地……而在历史迷局中的当事者已经为“工业化重要和困难”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国府无视了“重要”,土共轻视了“困难”,我们回顾、研究这段历史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就太不应该了。&br&但是,在对红松实木家具的价格望洋兴叹的今天,确无法想象当年的“老解放”居然是用三寸厚的上好红松板做货厢,原因仅是因为钢材缺乏;在担心果蔬农残的今天,也无法想象看到整片整片庄稼被铺天盖地的粘虫(或蝗虫或稻苞虫或……)吃得精光,却只能手捉脚踩木板拍,原因仅是因为没有农药。在追捧不用化肥的有机食品的今天,也无法想象当年最主要的水稻病害竟是因缺肥缺水引起的胡麻叶斑病……&br&所以,某些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以现在的情况去揣测当年,以事后孔明的心态去指点江山,仿佛工业化可以神赐天降,似乎庞大但落后的“无法对外竞争”的工业就毫无意义,好象“世界主流是和平发展”我们睡着也能和平发展。&/p&&p&目录&br&1——工业化之重&br&2——重工业之重&br&3——工业化的困难&br&后记——我们没有时间和选择余地&/p&&p&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之1——工业化之重&/p&&p&  不提国防军事、独立自主、殖民经济、抽血贸易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只谈小民之天——粮食。&br&根据《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余也非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nku.baidu.com/link%3Furl%3DBsjQ7rckwPWIxvdGzZG8-XFuGA9txx7l4dsjmVYtUBpOEMG3QIooQI6Y2W6ARC7XZG8CTCFjgy6ny4EAr1bUy6yDrbMcepKgjhRKjiwbY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a&),我国历代粮食亩产最高是明清时期,北方平均亩产为1.3市石(小麦),南方平均亩产为2.6市石(水稻)。考虑到北方耕地远多于南方、旱地面积是水田面积3倍以上的情况,所以实际上数千年以来,全国粮食平均亩产从不曾高于100公斤。&br&  而且明清时期的这个“高产”是在全国人口约1亿多,耕地总量不超过10亿亩,人均耕地尚在5亩甚至10亩以上,仍有大量山林草地未开垦的情况下取得的。&br&  为什么我要提示这一点,因为仅以作物最重要的3种生长元素之1——氮计算,每生产100公斤稻谷约需吸收纯氮2.2公斤,100公斤玉米约需纯氮2.5公斤,100公斤小麦约需纯氮3.0公斤;折中取2.5公斤,相当于人或猪粪尿(标准腐熟肥)500~600公斤,或牛粪尿腐熟肥约1000公斤,或绿肥腐熟肥500~1000公斤(约不施肥的2亩绿肥产量)。而这分别大约是2个成人,或0.2头猪,或0.2头牛全年的“产量”(折为标准腐熟肥)。同时应注意到,虽然在“提供”肥料的能力方面,猪牛等大牲口远高于人,但是1头牛需10~30亩的草地或耕地(秸杆)提供饲料。所以,在小农经济下,农户养殖猪牛等大牲口数量是有限的;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能挤出来种植绿肥或保留为提供饲料的山林草地坑塘水面的面积也是有限的;所以农业社会的农户“获得”肥料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另:南方的河池所能提供的塘泥也是同样情况,不再分析。&br&  换而言之,在农业社会,以自耕农最为理想的情况:人均5亩耕地,每户6人30亩耕地60亩柴草山,饲养10头猪2头牛,而粪尿收集、腐熟、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遗失、流失、挥发等损失仅以50%计算(实际仅贮存过程中不加盖密封就将挥发损失约40%的氮),其“提供”的纯氮也仅能维持3150公斤的粮食产量。即使能精耕细作每年挤出1/3耕地轮休种植一季绿肥,最多也就3700公斤粮食产量。而农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应该平衡,否则系统就要退化、崩溃,表现为土壤退化板结,地力下降,减产甚至绝收。&br&  所以在化肥问世之前,无论有多好的水利、良种、良法,木桶效应就决定了农业不会有高产。也就是说在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盛世”,在保留必要的柴草林山(约24亿亩)后受限于“合理耕地”的总量(约12亿亩),全国粮食总产极限为:1.2亿吨,合理供养人口为:3亿人。&br&  而在“盛世”之后,必将因人口指数性增长导致人均耕地急剧减少,进而导致大牲口减少使土壤肥力得不到必要补充而下降,再进而导致亩产下降;人口增加亩产下降又必将导致耕地不能轮休反而必须连作、间套作,甚至出现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竭泽而渔的后果是短期内粮食总产甚至平均单产都能有所提高(新开荒地肥力较高),但必将进一步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的速度……在华北,每当田间收获之后,即会出现大批的拾禾者,以致“作物根杆,搜括净尽,一次不足,且有继续数次者”,“有几处地方甚而至于收割小麦,不用刀割,而用手拔,罄其所有而去,所送还于土壤中的不过一点草木灰而已”(注: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7年再版,第242页、319页。)这种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在工业革命以前是个无解的局。人口在指数性增长,人均耕地却日削益瘠,最后一旦“四海无闲田”,就必定“农夫犹饿死”,饥荒、瘟疫和战乱成为必然和残酷的“解决方案”。&br&  近代又如何?&br&  虽然有所谓的“黄金十年”,但重工业的凋零让工业化的光明依然与中国农村农业无关。&br&  《民国年间山东平原区的耕作制度变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xzbu.com/4/view-228971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市场与生态:民国年间山东平原区的耕作制度变迁&/a&》一文在谈耕作制度变迁的同时也谈到了30年代(民国工农业生产最高时期)北方农业水平最高,战乱最小的山东的单产水平。“民国《馆陶县志》载:包谷,上等地亩产130斤”最肥沃的土地也只能亩产玉米65公斤。《胶济铁路经济调查报告》载“邑中地土膏腴”“山东省最富裕的县之一”的桓台县小麦“水浇地每亩收量,至少一百六七十斤,有收至四百斤者……非水浇地每亩收量百余斤”,平均单产约80公斤。&br&  《河北省面粉产业发展概况&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jlsj.gov.cn/zcfg_zcwj/hprajw8fnhtvf5nfqsokva3002.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京市粮食局&/a&》载:“1949年,全省小麦产量90.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9.3%,平均亩产只有37公斤。”&br&  向称“湖广熟天下足”的湖南,《第一章 粮食作物-岳阳市情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yysqw.gov.cn/Html/9/0/6/2/1/0069462.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ysqw.gov.cn/Html/9/0/6&/span&&span class=&invisible&&/2/1/0069462.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载:“民国25年,稻谷丰产,共产稻谷60多万吨,除平江只能自给外,其余各县均有稻谷输出(华容15250吨,岳阳13910吨,临湘275吨),尤以湘阴为多(3.5万吨),湘阴县年输出量在全国居第三位,华容县居第八位。民国时期,华容县注滋口,湘阴县南大膳、白马寺、铁角嘴,岳阳县城陵矶、新墙、黄沙街、筻口等地是稻谷的主要集散地。1949年,水稻播种面积296.27万亩,总产稻谷546460吨,亩产仅184公斤。”&br&鱼米之乡的苏州地区,1948年《淀湖区主要农作物产量调查》记载:“石浦乡种植水稻16740亩,单产111.35公斤,小麦2530亩,单产37公斤,大麦1060亩,单产30公斤,油菜10790亩,单产37公斤,蚕豆560亩,单产38.1公斤。”&br&  《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引用国民政府农林部统计手册数据,列明民国粮食亩产1936年最高,稻355斤,麦151斤,玉米194斤。&br&  民国时期全国粮食平均单产最高时也不曾高于100公斤,1949年为70公斤。&br&  更详尽的论证请见《2000年以前的浮夸风?——论数千年来全国平均亩产一直低于100公斤》&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tianya.cn/post-no05-.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00年以前的浮夸风?——论数千年来全国平均亩产一直低于100公斤&/a&&/p&&p&  农业发展的4个基础:基本完善的重工业体系、完善的农科技术研究推广体系、完善的农田水利体系、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最终都只能依靠工业化来实现。中、印这样的大国,不可能依赖进口别人的工业化成果来解决粮食问题、农业和农村问题。&br&当中国人口增长到了10亿,连绝大部分柴草山都已开垦为耕地后人均耕地也不足2亩,作物秸杆既不能还田也不能做饲料而只能成为做饭的柴火的时候,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中国已经走到了万劫不复的绝境。&br&  这不是危言耸听,光、热、水、土资源均好于中国的印度,在进口1000多万吨化肥后2011年平均单产100公斤(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163.com/11/DK8HOK00014JB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印度今年粮食产量超过2.4亿吨&/a&)。如果中国现在只有这个单产水平,粮食总产将不到2亿吨,人均口粮只有140公斤,即使再多的“反对党和自由媒体”,最公平最理想的粮食分配方案,最慈悲最无私的外国援助也阻止不了大饥荒的发生!&/p&&p&  如果没有工业化因素,谁能为我解释,数千年“包产到户”粮食平均单产也不曾高于100公斤,1984年怎么就上了240公斤?是菩萨供的高还是风神龙王入了党?&/p&&p&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之2——重工业之重&/p&&p&  1、什么是“工业化”?&br&  首先“工业化”不是农业社会的手工作坊,也不是买一些机器开工就是工业化,而是有充分的计划组织和系统管理,并达到一定的规模,进行按照工业化生产规律的系统生产,形成社会化“有组织的机器体系”才是“工业化”。&br&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包括对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破坏和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建立。它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却又不仅局限于工业发展,所以工业化提升的是整个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社会。&br&  例如:在经济结构上,我国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构成1949年为1:2,1978年变为3:1,现在为5:1。在税收比例上,农业直接税占比1950年为39%,1979年变为5.5%,现在几乎为0%。在就业人口上,以城乡划分就业人口,城市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2486万人);%(10525万人),较1952年增长323.4%;2010年较1980年再增长229.6%达到34687万人。以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1531万人);%(7707万人),较1952年增长403.3%;2010年较1980年再增长183.4%达到21842.10万人(这已是有史以来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人口)。&br&  这就是工业化。&br&  百度百科:“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p&&p&  2、对于一个独立的大国而言,工业化核心——重工业体系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可惜在1949年以前,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在此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最大的出口居然是猪鬃、桐棬油和钨矿石,仅有的规模工业是机制面粉、火柴和棉纺业……至于什么“官府号巨轮”之类的神话最好不要提,这种美国提供图纸、材料、器具、工程师,中国提供船台和苦力的“制造”是真正的制造?更关键的是在此之后,真正的工业化应该有两个特征,1、量的喷涌而出,2、质的持续进步。不同于“跃进号”之后有“东风号”“长风号”及众多的“风”字号万吨级散货轮、有“远望2号”、有“向阳红10号”……“官府号巨轮”却是“下面就没了”,这样的“制造”能证明什么?证明中国1920年之后就不需要巨轮了?就不屑于学造巨轮了?&/p&&p&  3、1949年中国产钢15.8万吨(人均300克),连全国每户一把锄头也满足不了;产化肥0.6万吨,全国每亩耕地只有4克,比一盘菜的味精用量还少;这样的工业基础加上水利工程失修等原因直接造成了全国平均单产仅70kg。&br&  到1980年,仅以抗旱排涝所用的农用抽水机为例,全国已拥有258.3万台农用排灌电动机289.9万台农用排灌柴油机,合计520多万台(国家数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ata.stats.gov.cn/inde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ata.stats.gov.cn/index&/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如果全部进口,给个良心价大中小均价100美元,至少需5亿多美元。&br&  5亿多美元!&br&  我用这笔钱的1%来建厂自己造不更好?这东西到70年代连社队企业都在生产,既解决剩余劳力问题,又工农业全面发展。&br&  不过这也有个前提,就是国家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否则原材料哪来?技术工人哪来?运输物流怎么办?别的不说,520多万台抽水机,至少需硅钢等各种合金材料共50多万吨,单以重量就已超过民国“黄金十年”产钢量10年总和或1949年产钢量的3倍!如果依靠进口以粗钢计价也是约2亿美元。&/p&&p&  4、推而广之,化肥等农资同样如此。1949年中国化肥人均产量仅为“几乎夷为平地”的日本的1/700。在1973年“四三方案”整厂引进合成氨工艺以前,国产氮肥确实质量差成本高,但也一步步的积累扩张达到了年产上千万吨。关键是如果没有前期的技术积累和特种钢工艺的突破,“四三方案”不能自建配套设备的话,至少要多花50亿美元,也更谈不上80年代因合成氨工艺的仿制、扩散成功,氮肥和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大好形势了。&br&  《尿素合成塔制造工艺》(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cin.com/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尿素合成塔制造工艺&/a&)第二页就谈到“我国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制造尿素合成塔,起初为双套筒的结构,一九六八年开始制造Φ800mm内衬Cr-Mn-Ni(A4)双相不锈钢小型尿素合成塔,生产能力为80吨/天。一九七0后全国建有33个这样的尿素厂,全部由国内自行设计和制造。一九七五年以后,从国外开始引进13套年产48~52万吨的大型尿素生产装置,尿素合成塔的内径为Φ2100mm~Φ2800mm不等,从一九八三年开始,我国也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大型尿素合成塔,并对原有的中小型尿素合成塔进行改造……”&br&  此外,化肥生产还需消耗2~5倍于产出量的海量石油、天然气、HCl、H2SO4、HNO3、NaOH、Na2CO3等基础化工原料,而农药生产工艺更为复杂,所需的一甲胺、苯、氯乙酸甲酯等基础原料多达数百种,消耗量甚至可达产出量的10倍以上。&br&  中国1949年化肥产量0.6万吨(折纯)、农药产量为零、粮食总产1.1亿吨,30年后上升到化肥产量1269.40万吨(折纯)、农药产量53.7万吨(原药)、粮食总产3.2亿吨,再30年后上升到化肥产量5704.24万吨(折纯)、农药产量230万吨(原药)、粮食总产5.7亿吨。请各位自行估算一下这几个数据背后所代表的3个时间段的工业能力。&/p&&p&  依靠一步步的技术积累,一步步的规模扩张,1980年中国钢产量终于从连每户一把锄头也保障不了的15.8万吨增长到了3712万吨,并以此为基础,化肥、农药产量先后超过苏、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而现在已经占世界总产1/3和1/2。&br&  数千年来的小农经济从不曾有100公斤以上的平均亩产,仅凭“包产到户的积极性”是不可能把粮食平均亩产从1949年的70公斤提高到2013年的350公斤以上。这实际是得益于在建国初就勒紧裤带流着血汗搞工业化。1949年消耗15.8万吨钢43亿度电0.6万吨化肥(折纯)0吨农药(原药)就只能生产1.1亿吨粮食;而1980年消耗3712万吨钢0.3万亿度电1269万吨化肥(折纯)54万吨农药(原药)就能生产3.2亿吨粮食;而如今年消耗7亿吨钢5万亿度电5912万吨化肥(折纯)200万吨农药(原药)1250万吨的良种400多万吨农膜就能生产5.9亿吨粮食。&/p&&p&  民以食为天,重工业之重,莫过于此。&/p&&p&  5、再推而广之,轻工业同样如此。都说战后的日本“几乎夷为平地,物资限量供应”(《日本经济白皮书》:“配给的实绩,比如火柴1人1天只有4支,肥皂1人1年1个”),可是中国1949年人均仅有日本人均硫酸产量的1/280、人均烧碱产量的1/70、人均钢产量的1/140、人均化肥产量的1/700……决定了中国如果不大力发展重工业,将不仅没有国防工业,而且也没有真正自己的轻工业,将继续使用“洋火”、“洋胰子”、“洋钉”……中国这样的大国不可能依赖进口海量的硫酸、烧碱、钢铁等原料来实现工业化。无论是抽水机、化肥、农药、自行车及各种工业品和工业原料……&br&稍有眼光的人都应知道,即使不谈什么战略、安全等,仅从长远经济效益出发,中国巨大的消费规模就决定了只要没有技术和政治因素的阻碍,经济模式绝对只能是“租不如买、买不如造”&br&  轻工业必须以重工业为基础,所以“租不如买、买不如造”就必须大力发展重工业,但在仅有15.8万吨钢、4万吨硫酸的当年也就只能勒紧裤带。因为,而宝贵的外汇只能用于关键技术设备原料的进口,所以要造化肥就只能“肥皂火柴限量供应”,因为化工原料有限;要造炼钢炉、汽车、尿素合成塔、反应塔就只能限制“低技术高利润的自行车”等生产,因为钢铁有限;要建设钢厂、农膜厂、电站、桥梁就只能控制日化工厂的建设,因为电力、水泥、乙烯、机械有限;……在重工业基础未初步建成前不可能放手发展轻工业,甚至只能压制轻工业,尽量让重工业的产品(如钢、化工原料等)专用于重工业的自我壮大。&br&如果把工业体系看作一棵果树,重工业可视为果树长大长高的“营养生长”,而轻工业就是开花结果的“生殖生长”。国民要从果树获益,只能收获“生殖生长”而来的果实,但是在幼树初植时,忍一时饥渴,让幼树“营养生长”更快更好肯定是明智之举。&/p&&p&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之3——工业化的困难&/p&&p&  大国工业化的核心是重工业,而重工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等民间自发地发展重工业,即使是在没有外来干预破坏的情况下也将是极漫长的过程。如英国,1733年工业革命以纺织工业开始,到因纺织工业的扩张、纺织机械的改进和对运输的需求开始驱动重工业大发展却要半个多世纪以后了,直到进入19世纪后英国的钢铁产量才出现迅猛增长。如果后发工业国家都象英国这样等待重工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只能是等到花儿都谢了,大家永远只能跟在英国人的屁股后面吃灰。&br&  所以,在中国、日本、韩国、德国、苏联这样的后发工业化国家,初期都无一例外地以国家为主导“超前发展”重工业,人为加快工业化进程。&br&  如德国的克虏伯,其生产、发展一直在德皇威廉二世视野中,甚至其家族继承也要亲自安排。&br&  再如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在1880年又发布“官业下放令”,将军工、铸币、通讯、铁道、印刷等特殊部门以外的兵库造船所、长崎造船所和日本邮船会社,全是国家投资建成后以几乎白送的价格“卖”给三井、三菱、川崎、古河等特权财阀,,大力扶植财阀的成长。现代日本产业支柱的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日本对其的称呼是“政商”,它们的起源就是官营的再以优惠政策扶持,甚至直接以国家力量协助其从中国、朝鲜和国内掠夺而成长壮大。例如八幡制铁所《寄生于中国的日本八幡制铁所-财经-凤凰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inance.ifeng.com/news/hqcj/819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寄生于中国的日本八幡制铁所&/a&》&br&  工业化主要的困难有:&br&  1、资金问题。&br&  重工业投资巨大,仅一个钢铁厂就动辄数百万美元,还要配套铁矿、煤矿、电厂、铁路、港口……通常建设每万吨钢产能需100~300万美元(1910年美元),根据“美元时间”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ollartime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llarTimes - Financial Calculators and Money-Saving Info&/a&)折合1980年的800~2400万美元。&br&  例如,汉阳铁厂用白银500万两(时约折300万美元),是当年清政府年收入(约0.77亿两)的6.5%。1897年日本设计指标年产6万吨钢的八幡制铁所,耗用1920万日元(折合白银1280万两或860万美元,甲午赔款),占当时日本政府正常年收入的24%。又如70年代台湾高雄钢厂两期总投资879亿新台币(24.42亿美元)建成325万吨钢产能,在外汇充裕全部海运进口澳洲优质铁煤矿不需配套矿山、选矿、铁路等基建投资的情况下,每万吨钢产能投资751万美元。&br&  因我国铁矿石品质差,绝大多数矿山为30%以下的贫矿(美、澳、印多为60%以上的富矿),且共生复合矿石多、矿体复杂,不利于开采和冶炼,不邻海交通不便,冶炼工艺复杂等原由,单位投资远高于正常。如攀钢的建成就是以成昆铁路和钒钛磁铁矿冶炼工艺研制成功为前提。前30年结束时,我国万吨的钢产能(含配套矿山、炼焦、铁路、电厂、港口等)至少须投资100亿美元(1910年美元),或800亿美元(1980年美元),仅此一项就占前30年GDP总和(以当年汇率折算为2.80万亿美元)2.9%,占前30年财政总收入(以当年汇率折算为0.78万亿美元)10.3%。(账面用款肯定低于此数,这从侧面也证明了当年的GDP因统计、计算方式、“调拨”“冬修”“民办”等无偿低偿劳动和各种原因存在被低估的现象)。&br&  另:《中国现代钢铁工业_百度百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_cGj4r1Qmh7g_b_6x2ONdxMtwqj8Nwyr2nEtkODR2UIEOx0pyw7L6iYUcSeaUw2aw55N_Mfa7ViFBqOa24tm5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现代钢铁工业&/a&》提到“年国家给钢铁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全国总投资的8%弱”。又如,1953年建设的太原重型机器厂投资6075万元(24.2吨黄金或近0.3亿美元,折合1980年的1亿美元);前30年仅搭建骨架所新建的2.5万公里铁路在不计征地成本的情况下,就须200亿美元以上(成昆铁路1083公里至1978年止就累计投资33.12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305.8万元)。而台湾仅“十大建设”就耗资2580亿新台币,折合71.7亿美元,占1971年~1977年的GDP总额近7%!&br&  重工业的建设资金之庞大,以倾国之力尚有不足,根本不是谁都投资或能下决心投资的。&br&而且,即使汉阳铁厂能以最理想的情况:顺利投产并年产1万吨钢,能以进口钢铁的售价出售(时价每吨30余两白银约折20多美元),以23两白银的成本计,也需60多年才能收回投资(当然,实际上在一战开始后钢价迅即高涨至每吨100美元以上)。&br&  如此巨大的投资和漫长的资金回笼时间,极易受时政影响的特点,都决定了普通私人资本在毫无政治背景和经济、技术基础的情况下不可能进入重工业。&br&  即使以国家而言,以中国之大,人口之众,工业化所需的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在时间紧迫,却既不能靠外援,也无法殖民掠夺,工商自行扩大再生产能力极弱小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同样是巨大的难题。&/p&&p&  2、技术问题。&br&  刚从农业国起步时,技术问题只能通过海量的投入来解决,引进-消化-积累-研发-创新,循序渐进、时间漫长而且绝无捷径。这就必须由国家来解决两个问题:扶持和保护。&br&  工业化初期的产品必定是技术落后、价高质劣,让蹒跚起步的幼稚产业不经积累和成长就贸然“面对外部竞争”完全是天真无邪的想法。即使90年代以前的韩国也是高度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独裁、外援、血汗-韩国经济奇迹的前世今生-凤凰财经&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inance.ifeng.com/a/91348_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独裁、外援、血汗 韩国经济奇迹的前世今生&/a&》。&br&  旧中国唯一能在重压之下成长的重工业企业——永利铔厂,其基础是技术(侯氏制碱法等)领先世界,但是,作为农业国的中国初创的重工业能有几个领域有这种领先世界的技术?&br&  事实上即使到了1949年,依然是“中国的文盲率大约是80%,而且被视为识字的20%的人当中,已经包括了那些只认识几百个中国汉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为半文盲的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12月印,194页,表3及下方文字)。全国5.4亿人中,大学生不过14万人(其中文科生约占80%),各种技术人员不足5万人(含见习生)占人口比例不到万分之一,工业(含土木工程)科研机构不过区区32个(归并后共21个),甚至远不及当时美国一个“托拉斯”雇佣技术人员的数量。&br&  所以,在这样一个农业社会的基础上,中国的汉阳铁厂、日本的釜石田中制铁所和八幡制铁所初建时都屡屡失败,经数年至十多年的改造方能勉强产钢,但依然价高质劣。&br&  20世纪初在进口钢铁每吨售价30余两白银的情况下,汉阳铁厂的钢铁因质量太差,以低于成本的每吨23两白银出售都无人问津,生产陷入困境,到“黄金十年”甚至已不能产钢,沦为日本八幡制铁所的廉价原料基地。而日本,釜石田中制铁所最初生产的釜石铁同样被评为“品质恶劣,价格又高”100磅重的价格2元30钱,而进口铁只有1元左右。以至于大阪炮兵工厂用于海岸炮的炮弹铸造材料时,不得不加一道精炼工序,称为“釜石再制铁”。即使这样日本政府依然坚持采购,直到八幡制铁所建成后并入国营的日本制铁。&br&  后发国家工业化初期的产品如果没有国家违反“市场规律和自由贸易原则”的“循私”采购和庇护,重工业的发展必定举步维艰。&br&  事实上,正因为北洋及国府的不闻不问,汉阳铁厂很快就深陷衰败亏损之中;最终在“兵荒马乱”的一战和“黄金十年”(钢价涨至每吨100美元以上)这本应是钢铁业利润最丰厚的时期,被日本以国家力量巧取豪夺,沦为八幡制铁所的廉价原料产地;这充分证明了国家扶持和保护对重工业的重要性。1921年,中国产钢7.7万吨,为北洋时期最高年产量,当年日本86.5万吨。1934年,中国产钢5万吨,为国府主政时期最高年产量,当年日本384.4万吨。&/p&&p&  3、对原有的农业社会基础进行彻底大改造,使其能为工业化提供市场和具一定文化的劳动力更是大难题。&br&  现代工业是一个庞大完整的体系,较农业社会其产业关联链的长度和紧密度完全是天壤之别,其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特性要求必须对原有的农业社会基础进行彻底大改造。&br&  明朝民营冶铁厂年产百吨“大厂”已是经营扩张数十年的成果,而现代钢铁厂一炉就有此数。一年生产数十万吨钢铁打锄头、菜刀肯定是用不完,小农经济的田野上突兀出现的孤单工厂结局只能是倒闭。所以要等重工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所需的时间是极为漫长的,根本不可能实现日本20世纪初和中共执政后20多年内钢产量200、300倍的增长。所以必须由强势政权大力“殖产兴业”,破坏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整个国家纳入工业体系之中,规划好、建设好轻重工业的上游和下游的比例和配套关系,把新增加的产能用于新的钢厂、铁路、汽车厂、船厂、及农业的发展……&br&  对原有农业社会基础进行改造和工业化进程,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对原有的农业社会基础的大改造不成功——也就是说,如果依然是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工业原料基地没有建设,农资相关技术没有推广,农村的市场没有建立,农村基础教育没有普及不能提供具一定文化的大量劳动力——工业化就不可能推进。&/p&&p&  归根结底,资金、技术、市场、具一定文化的劳动力,这是中国要尽快工业化所必须提供的4个要素,而民间工业力量的柔弱幼稚、工业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特性,和时间紧迫性决定了我们和其它后发工业化国家一样,只能依靠国家来代替“民间自发”解决其无法逾越的困难。&br&  毫无疑问,以国家为主导“超前发展”人为加快工业化进程,肯定有种种“并发症”。各国最为普遍的是一定时期内重工业比例过高,盘剥过度,诱发大跃进、米骚动、大罢工等等,及重工财阀在经济危机中为了市场和利润绑架国家“军国化”,苏联也因未及时配套发展轻工业而崩溃。&br&  但是,“超前发展”并不是“拔苗助长”,当其造成“超前”的欠缺因素(如生产力和科技素质)可以在新机制下较在旧机制下更好更快地成长,“超前发展”就是可取的,正如明治维新。而“并发症”也并非不治之症,完全可以通过及时追加配套轻工业、调整积累/消费比例来根治,果树长大长高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开花结果了。&br&  更何况,没有谁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在康庄大道上唱着歌开始,都只能以无数血泪和挫折在黑暗和荆棘中摸索前进,英法美德俄日……概无例外,区别仅是能否让殖民地“帮着”流血。&br&  最关键的是,历史已经没有为我们留下更多的时间和选择余地。受限于自然环境,当年的中国竭尽全力地开荒,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毁林造田……依然无法遏制人均耕地的急剧下降。在前30年中,中国只有两条道路:&br&  一种是“无为而治”什么也不干就不会犯错误;“与民争利、盘剥农奴”肯定是招人骂的事,在耕地潜力未尽前不“瞎折腾”肯定大家都可以宽舒几年,有了余钱时再办厂修堤赈下灾,然后轻松写意地沉醉在小农经济的田园牧歌中,然后人均耕地越来越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br&  另一种是最大限度压缩消费和最大程度地盘剥农业,把资金集中起来,冒着犯错误背骂名的危险,勒紧裤带,流着血汗,在人均耕地降至2亩(1974年)以前尽快工业化,至少要有最基础的重工业体系。&br&  后面这条道路在提高了工业化速度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工业化的难度,对执政团队从核心到中层到基层的凝聚能力、策划能力、掌控能力、号召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等,乃至国民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稍有偏差不慎即是大错(如大跃进),这也是二战之后新成功的工业化国家廖廖无几的原因。&/p&&p&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之后记——我们没有时间和选择余地&/p&&p&  1、我在第一个章节就论证了在农业社会小农经济,没有工业化因素“全国粮食平均亩产最高时也不曾高于100公斤”,而人均口粮200公斤就是饥荒的边缘。&br&  1949年中国人均耕地3亩,1974年人均耕地下降到2亩以下,在前30年结束时,人均耕地已仅有1.86亩。&br&  当年的中国竭尽全力地开荒,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毁林造田……依然无法遏制人均耕地的急剧下降。如果不能勒紧裤带,不惜代价地尽快工业化,1980年就必将面对“人均耕地1.86亩×100公斤/亩”这个残酷的算式,先不说能否买到粮食,没有工业化的中国能有外汇购粮吗?届时,中国将连“黑非洲”也不如:没有工业化平均亩产50公斤的黑非洲,虽然进口或受援6千万吨粮食后人均口粮也只有210公斤,虽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2年报告称:饥饿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有约一半儿童营养不良,每年数百万人死于食物短缺和与之相关的疾病。但是,他们还有2、30亿亩宜耕荒地可以开垦。&br&  工业化对中国而言,不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而是生死攸关的问题。&br&  最基本的完整重工业体系是农药化肥良种农膜的生产基础,是农业获得高产的前提,所以中国必须在人均耕地滑下深渊前达成这一目标。 &br&  2、“超英赶美”并非攀比,而是危机的紧迫使然。&br&  中国工业化时间紧迫,人口却差不多是日本的10倍,英国的20倍,所以即使在1980年工业总规模超过英、法之后,依然是“总量巨大”、“增速辉煌”与“人均不足”并存。&br&  就以工业的骨骼——钢来说,在人均仅300克钢连每户打把锄头也不够的基础上,“以钢为纲”钢产量前30年间增长235倍,1980年产钢3712万吨,接近德国(4384万吨),超过了法(2318万吨)英(1128万吨);增速远高于日、德、美等国的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快增速!&br&  但是,在以骄人的高速增长30年后,中国人均用钢量仍只有38公斤,仅有发达国家人均用钢量的1/10!所以“解放”车还得用红松板做车厢,有的地方还在用“竹筋混凝土”、“水泥船”。&br&  然而,要保障最简单的生存需求——吃饭穿衣(仅全国粮田以最低标准10公斤/亩就需1500万吨化肥(折纯)),要保障化肥、农药、农机、医药、纺织工业的原料、工厂建设和交通运输,10亿人口按日本50年代初的人均标准,至少还要有50万吨乙烯、50万吨化纤、800万吨硫酸、8000万吨水泥、3000亿度电……除了钢铁工业外,还要有冶金、能源、机电、机械、铁路、船舶、汽车、医药化工、合成纤维、建筑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等等……&br&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前30年的工业建设在发展速度和总量上极为辉煌,工业规模从与比利时相当提高到了超过英法(注意,这里仅指以钢产量、发电量、工人数量为代表的工业规模);然而,它的粗糙、初级更是不可否认,在人均上也只是让中国达到了日本在50年代初或二战前的人均工业规模。&br&  因为耕地的日削月瘠,在前30年,中国就如燃狱中的囚徒,能在烈火覆顶前破壁而出就是海阔天空,否则就只能永沦绝境。&br&  事实上中国也只是非常幸运地在最后一刻完成了最基本的完整重工业体系,粮食亩产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40公斤。但是,人均耕地的继续下降又导致人均口粮长期只能在300~400公斤间徘徊,远低于发达国家。幸而现在已有大量工业品出口,换回的棉、油、糖等农产品数量已相当于8亿亩以上的境外耕地,这才保障了我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br&  3、仅能保障吃饭穿衣的重工业体系所需要的建设资金就已极为庞大。&br&  时间紧迫,国家大,人口多,目标“高”,而人均基础工业产品仅为当年“几乎夷为平地,物资限量供应”的日本人均的100、200分之一;在连化纤和合成氨技术也被“巴统”严密封锁的同时,技术人员全国数量却还不及美国一个“托拉斯”……“超英赶美”就意味着所需投入极为庞大。&br&  这其中不仅有包括钢铁、化肥、化纤在内的门类众多、规模庞大的基础工业建设;还有因“巴统”的封锁而被迫投入巨额资金去“重新”研发尿素合成塔、钢轧机、水压机等技术;还有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农技推广、农田水利等体系的建设;还有对数千年以来“皇权不下县”、宗族宗法、小农经济等等政治经济制度的摧毁、改造和新制度的建设。&br&  这些都只能依靠自己勒紧裤带,不惜代价地建设,不可能神赐天降。&br&就这么一个仅能保障吃饭穿衣的重工业体系,其建设成本就已经让没有殖民地和外援、一穷二白的中国搜净了家中最后一个铜板……&br&  在此之余,还有多少钱来投资发展食品、造纸、日化等轻工业?&br&  4、有充裕的资金、外汇就可以平衡发展。&br&  1949年台湾省人口770万(同年大陆人口5.4亿),不计优惠贷款和国府运台黄金,不计其原本就好于大陆的基础(设施、教育……),美国对台经援和军援总额约为48.64亿美元(见《1949年以来美国给了台湾多少援助?》&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iew.news.qq.com/zt2013/yztw/index.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949年以来美国给了台湾多少援助?&/a&)。不计军援和贷款,美国从年,对台经济援助共17.85亿,超过1952年台湾GDP总额。不考虑军援的资金替代作用等对经济的促进,仅用经援总额除以1949年人口计算,台湾人均受援232美元;以人口比例计算等于大陆得到1252亿美元,这个金额是欧洲马歇尔计划援助总金额的10倍,或1950年苏联GDP(约1000亿美元)的125%,或美国GDP(2930.7亿美元)的43%,或大陆GDP的5倍!&br&  以上数据不包括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贷款和带政治色彩的商业贷款,而这是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援外的主要形式。如台湾在年先后从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国际银公司、美国进出口银行、欧洲银行团等获得9.5亿美元贷款。70年代“十大建设”、“十二项建设”等更为依重于国外贷款。其中仅“十大建设”就耗资2580亿新台币,折合71.7亿美元(占1971年~1977年的GDP总额近7%),其中外国贷款24.3亿美元(见《蒋经国时期台湾地区经济政策研究》)。郭焕圭、赵复三的《台湾之将来》则提到:截至1982年底,美国等西方国家给予台湾的资金计达205亿美元。&br&  50、60年代美援占同期台湾资本形成的34%,且美援在台湾的对外贸易中,每年弥补财务及劳务入超额约91%。从1952年到1961年,在台湾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的7.9%中,‘美援’占了6%的比重(彭付芝:《台湾政治与经济》)。而据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尼尔雅各比推算,在美国经援的作用下,台湾GDP的年增长率相当于无经援时的2倍多,人均GDP的年增长率相当于无经援时的4倍。若无经援,那么台1964年的实际GDP要延迟到1980年方可达到,而1964年的实际人均GDP须延至1995年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美国对台援助使得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其实际提前了20-30年。&/p&&p&  在两岸都最为困难的50、60年代,台湾的工业化启动资金是每人一两千美元外援(含贷款等),而大陆是砸锅卖铁、甚至是卖血而来的每人一两千人民币……这就是区别。&br&  如果真能如某些人幻想的一样,1949年后国府执政大陆,美国人就会一时脑残送来3500亿美元(按美国对台经援军援总额和1949年两岸人口比例计算)——1949年大陆GDP的14倍!再加上大量的优惠贷款(台湾未查到总额,但韩国1985年所欠外债总额达467亿美元)!&br&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有了这笔横财,中国就肯定不需盘剥农村,不需压制消费,就可以在“轻重工业并重”的情况下,30年内建成最基本的完整重工业体系。&br&  但这可能吗?&br&  5、历史已经没有为我们留下更多的时间和选择余地。&br&  不同于韩、新、台等,人口少进口量少,自己规模生产反而不划算,又有充裕的外汇,所以可以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投资,其余进口解决。而中国即使仅从节约资金和外汇的角度出发,也必须尽可能自己规模生产而非进口。例如1953年青霉素规模生产研制成功就将青霉素从35美元一支的高价变成了0.1元人民币一支,投资成本数年内就赚了回来。再如,建设3712万吨的钢产能投资了800亿美元,而以二战后的最低钢价200美元/吨计算,这个金额能买到4亿吨钢;但是,中国前30年已累计产钢4.3亿吨,最为关键的是,这3712万吨的钢产能是属于中国自己的,其本身和上、下游产业链可以提供上千万的工作岗位。&br&  中国巨大的消费规模和重工业内部广泛紧密的产业关联决定了只要没有技术和政治因素的阻碍,中国经济模式绝对只能是“租不如买、买不如造”,必须拥有完整的重工业体系。&br&  在重工业体系基本建成之前,在基础工业原料生产能力满足基本需要之前,中国不可能依赖进口海量的硫酸、烧碱、钢铁、化纤等原料来生产化肥、农药、农机、布料等等,也没有外汇来建设一个悬在空中的轻工业。这种继续使用“洋火”、“洋胰子”、“洋钉”连技术含量最低的基础工业生产都不能全面占领的“工业化”注定只是空中楼阁。&/p&&p&  人均耕地的急剧下降,决定了中国只能勒紧裤带,不惜代价地尽快工业化,否则中国将连“黑非洲”也不如!&br&  而仅仅保障最简单的生存需求——吃饭穿衣,保障10亿人口达到日本50年代初的人均标准所需的基础工业产品的产能建设,就已让没有殖民地和外援的中国搜净了家中最后一个铜板……&br&  时间极为紧迫,资金极为窘迫,历史已经没有为我们留下更多的时间和选择余地。&/p&&p&&br&&/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地主阶级是怎样阻碍生产力发展的?&/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如何评价人民公社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a&&/p&&p&春过雪消:&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小农经济(包产到户)是否已到最后的末路?&/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我国农业改革的逻辑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思路?&/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水平和规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等级?&/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a&(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国?&/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单纯因为历史?&/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不是朋友?&/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国家一个政策或者法律,你会改变什么?&/a&&/p&&p&&br&&/p&&p&因&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yicai326& class=&internal&&傅翌才&/a& 在他的回答中@ 我,实名反对我的观点,故而又学习了下他的回答,但发现他的反驳在本文均有对应的论证,所以不想浪费时间,只是顺便问了下他“所谓亩产增加不过是靠投入更多劳动力而已”的观点何来?&/p&&p&结果,他的论据仅仅是“当年农业人口增长和粮食产量增长基本平行”!!!&/p&&p&谁告诉你“单位面积人力投入与单位面积产量成正比关系”!&/p&&p&谁告诉你原来1亩地投入1个劳动力产粮100公斤,现在1亩地投入2个劳动力就能产粮200公斤,将来1亩地投入10个劳动力就能产粮1000公斤!&/p&&p&谁告诉你无限制地投入更多劳动力,更大程度密植深耕就一定能得到按比例增长的更高的亩产?!&/p&&p&呵呵,原来&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yicai326& class=&internal&&傅翌才&/a&才是大跃进的幕后推手。&/p&&p&但是,事实上,大国的平均单产及其增长和其工业化程度密切相关,年,世界谷物总产量增产9亿吨,其中中国提供了1.9亿吨,美国提供了2亿多吨,其它工业国家提供了2亿多吨,拉美及印度等其它国家依靠进口化肥的绿色革命提供了近3亿吨。&/p&&p&&b&单位面积人力投入与单位面积产量没有绝对的比例关系!没有工业化的基础,任你如何增加人力投入,任你如何密植深耕,任你如何包产到户,任你如何提高积极性,全国平均亩产也上不了100公斤!!!&/b&&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春过雪消:工业化之前的全国平均粮食亩产最高能有多少?&/a&&/p&&p&以耕地面积粮食产量而言(1、该指标不宜用于经济作物占比大的国家;2、中国种粮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3),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粮食总产24亿吨,折合亩产106公斤,其中:整个非洲平均单产折合亩产50公斤,印度和大量出口粮食的泰国也仅100公斤,更不要说印尼、菲律宾等等……事实上除西欧北美外只有越南靠进口中国的化肥和杂交良种达到了200公斤/亩。西欧诸国单产虽高但总产低,最终就成了:中国+美国以共约3亿公顷(美国不含休耕)占世界20%的耕地,生产了9亿多吨占世界40%的粮食,也就是说,中美之外的国家平均粮食亩产不到80公斤!!!&/p&&p&所以,请装聋作哑的&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yicai326& class=&internal&&傅翌才&/a& 回答一下本文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p&&p&如果没有工业化因素,谁能为我解释,数千年“包产到户”粮食平均单产也不曾高于100公斤,1984年怎么就上了240公斤?是菩萨供的高还是风神龙王入了党?&/p&
近现代史之核心:国家工业化——不能理解工业化的重要和困难的人,没有资格评论中国近现代史。看历史,大势重于细节,数据重于故事。如果研究所谓“康乾盛世”只纠缠于什么“九龙夺嫡”、宫闱阴谋、秘闻野史,却对小冰河气候、玉米红薯的引种扩展、摊丁入亩…
&p&二战之后各国发展基础之比较&/p&&p&一、&br&首先,我的观点是:近现代国家发展的核心就是“工业化”!&br&什么是“工业化”?&br&首先“工业化”不是农业社会的手工作坊,也不是买一些机器开工就是工业化,而是有充分的计划组织和系统管理,并达到一定的规模,进行按照工业化生产规律的系统生产,形成社会化“有组织的机器体系”才是“工业化”。&br&“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包括对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破坏和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建立。它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却又不仅局限于工业发展,所以工业化提升的是整个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社会。&br&以中国为例:在经济结构上,工业(含手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构成1949年为1:2,1978年变为3:1,现在为5:1。在税收比例上,农业直接税占比1950年为39%,1979年变为5.5%,现在几乎为0%。在就业人口上,以城乡划分就业人口,城市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2486万人);%(10525万人),较1952年增长323.4%;2010年较1980年再增长229.6%达到34687万人。以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1531万人);%(7707万人),较1952年增长403.3%;2010年较1980年再增长183.4%达到21842.10万人(这已是有史以来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人口)。工业总产值仅前30年就增长了36倍(亿元增长到亿元),其中重工业增长72倍(1949年37亿元增长到亿元)。&br&这就是工业化。&br&百度百科:“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p&&p&二、&br&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指标在1949年的情况:&br&1、文盲率&br&中国约80%,印度约80%,台湾20%,日本<5%,美国<5%&br&“中国的文盲率大约是80%,而且被视为识字的20%的人当中,已经包括了那些只认识几百个中国汉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为半文盲的人”“经常被引用的卜凯在30年代初期对中国农村的调查,很可能提供更可靠的估计,但他的调查不是专门集中研究贫穷和落后的边区。他的数据来自对22个省中308个县进行的抽样调查,说明在7岁以上的人口中,只有30%的男性和1%的女性具有能够读懂一封简单信件的文化水平。”(《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12月印,194页,表3及下方文字;195页);还有资料认为1949年中国真正的文盲率是90%。&br&台湾文盲率为20%,1944年国民学校(不包括私塾)共有944间,学生人数达87万6000余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2.9%),台籍学童就学率为71.17%日籍则高达九成。日时任日本外相,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还根据这数据,认为“台湾之所以现在拥有这么高的教育水平,完全是因为日本对台湾实施殖民地统治的功劳”(许佩贤,殖民地台湾的近代学校,17页)。&br&即使在人口大量涌入之后的1949年台湾,770万人中有97万中小学在学学生,比例为12.6%,大陆5.4亿人中有2543万中小学在学学生,比例为4.7%;这个比例同年黑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为5.6%、加纳为7.1%、南非12.5%、肯尼亚5.7%。由此可以看出两岸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的悬殊!&br&一八七二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明确普及初等国民教育方针。一八七三年小学就学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点一,一八七七年达到百分之三十九,一八七九年达到百分之四十一点二。以后更迅速上升,一八九○年达到百分之五十,一八九四年达到百分之六十,一八九九年达到百分之七十,一九○五年达到百分之九十六。一九一九年以后每年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强。明治三十年(1897年),文盲率仍有38.2%,降至大正八年(1919年)的全国调查,文盲率只有8.8%。大正八年(1919年)和昭和五年(1930)的未上学及寻常小学中途退学者、寻常小学校毕业者、高等小学校以上毕业者的比例分别为31.1%和9.9%、48.9%和57.8%、19.8%和32.7%。(多贺秋五郎:《近代学校的历史》东京中央大学消费生活协同组合出版局1960年1月版,第57页;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br&2、农业人口比例&br&中国83.5%(1952年),印度约80%,台湾53%,日本41%(1955年),美国23%(1940年)&br&  据国家数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ata.stats.gov.cn/inde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ata.stats.gov.cn/index&/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以城乡划分就业人口,中国1952年乡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88.0%(18243万人);以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口,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17317万人)。2012年中国乡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51.6%(39602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33.6%(25773万人)。&br&  据台湾银行金融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加纳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