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千万不要买保险险好还是存银行好

第二篇:买保险比较好还是把钱存入银行比较好?第二篇:买保险比较好还是把钱存入银行比较好?一点财经百家号第一场景“喂,您好!请问您是XX先生吗?”“是的,您是?”“XX先生,您好!我这里是XX保险公司的,我们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产品,是非常优惠的。这个除了能投保之外,还能获得高额利息,这款产品······”“哦~
说到底你们就是搞推销的嘛!天天都能接到你们这种搞推销的电话,你们不嫌烦,我都烦死了。”“不是这样的,你先听我说完(嘟嘟嘟····)” 第二场景“喂,先生您好!方便打扰您几分钟时间吗?”“您是哪位?”“我这里是XX保险公司的,我打电话给您主要是想告诉您个好消息,最近我们公司出来了一款产品,不仅是可以投保人身安全的,而且每年都给你极速那利息,过那么几年之后,就可以让你的钱翻一翻。······”“有这等好事?”············“你们公司在哪?改天我直接去下保单”“我们公司是在···” 近几日,我经常有接到各种保险和其他银行的电话,都在说一件事情是只要买了我们某某产品,过10年或是20年后到期就可以得到翻倍的回报。我姑且不说这个事情是不是件好事。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我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收益,然后大家再自己斟酌这个产品是不是合购买。在此先说明一下,如果是冲着它们的保险去买的话,我下面写的都可以不看了,因为保险本身就是保障意外的,但是如果是冲着保险之外的那份收益去的,就得好好算算了。 首先我打个比方,为自己的小孩买个保险,每年5000元,一共要交20年,等到他20岁以后就可以获得12万多。这里除去本金,也就是多了两万多块钱。一开始看到这个数字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多。20年后得到这么多的收益,而且还包括了小孩的意外险在里面,觉得很划算。可是仔细一算你就会发现,这么算下来,保险公司每年给你的利率还不到2%。而在银行单单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就可以达到了将近2%的利率了,根本就不需要你花20年的时间。 由于20所以大家在买这种分红险的时候,一定要斟酌好,花这份钱去买这个保险到底值不值? 身为我的朋友圈的好友们一定要小心保险的陷阱或是其他公司的陷阱。如果我计算错误还请大家多多指正。只是告诉大家一个建议而已。我总结一句话:这么买保险肯定是亏本的,所以我从来不会这么买保险。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一点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典型财经资讯打造属于你的私人订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无意中看到“钱存银行和买保险的区别”还挺有道理
个人是对商业保险,社保非常抵触的,感觉钱还是握在自己手上有安全感。之前爸妈就被邻居忽悠给我们小孩买了收益险,现在看看收益还不如银行定期来的高。
买银行理财啊
固定收益类的
虽说现在不高一般稳健的产品也有4多一点
这个图忽略了一个,银行我想存6000就存,不想存就不存,有钱我可以存多点,需要用钱我拿出来,该多少就多少,损失的利息是损失一年以内的。保险是一旦确认了,就要每年一直交,无论你买房子,结婚,买车啥的,这钱你都要额外计划出来。20年内,这一购买行为不但帮不了你,还要圈住你的钱。可以拿出来,但是拿出来的损失远大于银行的,几年内几乎拿不回本金。银行你应完急再存,还是那么多利息。保险拿出来再买又要重新开始计算年限了。保险更适合不差钱的人增加个存款渠道。还在奔房,奔老婆,奔孩子的不适合。
引用2楼 @ 发表的:这个图忽略了一个,银行我想存6000就存,不想存就不存,有钱我可以存多点,需要用钱我拿出来,该多少就多少,损失的利息是损失一年以内的。保险是一旦确认了,就要每年一直交,无论你买房子,结婚,买车啥的,这钱你都要额外计划出来。20年内,这一购买行为不但帮不了你,还要圈住你的钱。可以拿出来,但是拿出来的损失远大于银行的,几年内几乎拿不回本金。银行你应完急再存,还是那么多利息。保险拿出来再买又要重新开始计算年限了。保险更适合不差钱的人增加个存款渠道。还在奔房,奔老婆,奔孩子的不适合。
保险更多是起一个杠杆作用,用来规避风险的。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有意外或者预言什么时候会有意外。如果什么都不发生,那存银行可能更方便,但是万一有个重大疾病呢,你银行里有多少就拿多少钱,但保险合同会赔给你相应的保额。理财限这东西对大多数普通人没必要,有钱人可以用来传承财产,但我相信健康险或者重疾险还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必备的。最后在说一句,很多人认为买了保险钱就不是自己的了,其实不是的,除了消费型的保险,其他的险种里面的钱都是能拿到的,或者传承给子女的,仅从数字的角度来说,你拿到的金额是多于你缴纳的金额的。
引用3楼 @ 发表的:
保险更多是起一个杠杆作用,用来规避风险的。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有意外或者预言什么时候会有意外。如果什么都不发生,那存银行可能更方便,但是万一有个重大疾病呢,你银行里有多少就拿多少钱,但保险合同会赔给你相应的保额。理财限这东西对大多数普通人没必要,有钱人可以用来传承财产,但我相信健康险或者重疾险还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必备的。最后在说一句,很多人认为买了保险钱就不是自己的了,其实不是的,除了消费型的保险,其他的险种里面的钱都是能拿到的,或者传承给子女的,仅从数字的角度来说,你拿到的金额是多于你缴纳的金额的。
不知道意外生个大病,和意外怀孕要花钱结婚买房养孩子,和意外失业需要钱来度过危机,和意外闯祸要赔人钱,等等比起来,哪个几率更大一点。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4楼 @ 发表的:
不知道意外生个大病,和意外怀孕要花钱结婚买房养孩子,和意外失业需要钱来度过危机,和意外闯祸要赔人钱,等等比起来,哪个几率更大一点。
只说概率当然生病小,但如果每个月三四百都存不下来用来保障,那我只能说万一真有个什么病,那就等着一个家庭的毁灭吧。保险其实就是强制人们每年留一点钱用来保障,你说的房贷,孩子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用钱过程,但万一真要是有个大病,那就需要短期内大量的用钱。还有,现在寿险大多数都是保终身的,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当然感受不到健康的宝贵,年轻时身体好,可年龄大了会怎么样呢,现在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大,重疾的发病率和治愈率都在提高,而发病年龄却在降低。还有再说一点,今年九月新的慈善法实施后,一个人名义继续募集将成为违法行为。
引用5楼 @ 发表的:
只说概率当然生病小,但如果每个月三四百都存不下来用来保障,那我只能说万一真有个什么病,那就等着一个家庭的毁灭吧。保险其实就是强制人们每年留一点钱用来保障,你说的房贷,孩子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用钱过程,但万一真要是有个大病,那就需要短期内大量的用钱。还有,现在寿险大多数都是保终身的,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当然感受不到健康的宝贵,年轻时身体好,可年龄大了会怎么样呢,现在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大,重疾的发病率和治愈率都在提高,而发病年龄却在降低。还有再说一点,今年九月新的慈善法实施后,一个人名义继续募集将成为违法行为。
道理是这个道理,这个我深有体会,我收入算是稳定而且不低的。我08年的时候买了阳光保险,每年6000,每年利息480还有分红,总共要买10年。当时有车有房,我认为我不太会缺这点钱去办事了,谁知道11年宝宝出生,已有的房子是步梯,且在6楼。抱着宝宝,而且还有一大堆宝宝的东西,上下非常不方便,我就决定买个电梯房。结果装修啥的一下超出预算了,等钱用,又不想开口借。就赎回了这份保险。我12年的时候赎回,交了4年24000,拿回来的时候不到22000,相当于钱白放了4年还亏了2000,按照复合利率亏了至少20个点以上。然后时间来到14年。一个朋友的老婆做银保,任务完不成急了,到处找人帮忙,和这朋友感情不错,明知道这个不适合我,我也买了3W,一年后股市行情不错,我赎回了,亏了1400.这个是有心理准备的。保险有医保,再买个意外就好了。让保险来承担理财功能,不是不差钱的人。大概率亏。
引用5楼 @ 发表的:
只说概率当然生病小,但如果每个月三四百都存不下来用来保障,那我只能说万一真有个什么病,那就等着一个家庭的毁灭吧。保险其实就是强制人们每年留一点钱用来保障,你说的房贷,孩子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用钱过程,但万一真要是有个大病,那就需要短期内大量的用钱。还有,现在寿险大多数都是保终身的,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当然感受不到健康的宝贵,年轻时身体好,可年龄大了会怎么样呢,现在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大,重疾的发病率和治愈率都在提高,而发病年龄却在降低。还有再说一点,今年九月新的慈善法实施后,一个人名义继续募集将成为违法行为。
所以说保险并非片面对任何人都好。
20来岁的年轻过人,钱少身体好,买一堆什么大病保险,真的不如把钱用在投资资产或投资自己上。
当40来岁,事业有成,收入稳定,但身体也会慢慢进入衰退期,病也慢慢多了,找个保险做补充,几乎不会成为负担,也顺便有点保障,这个还差不多。
引用7楼 @ 发表的:
所以说保险并非片面对任何人都好。
20来岁的年轻过人,钱少身体好,买一堆什么大病保险,真的不如把钱用在投资资产或投资自己上。
当40来岁,事业有成,收入稳定,但身体也会慢慢进入衰退期,病也慢慢多了,找个保险做补充,几乎不会成为负担,也顺便有点保障,这个还差不多。
保险确实不是对每个人都好,但我只想说一句,除非一个人永远不买保险,否则早买早划算,不仅仅是因为年轻健康,保费跟便宜,而且早买早有保障,早买分红越多。你说一个人从25岁有了稳定收入,40岁家庭幸福,在中间的十五年里,作为家庭承接上下两代人的顶梁柱,如果一不小心有了意外,一个家庭可能也就毁了。所以说不是在青年的时候不买保险,青年时经济紧张可以理解,哪怕他买了一份小额的保险,起码也是一份保障,等以后有了钱,满满加保也不迟。我亲眼见过有人为了还房贷车贷退了保险之后有卖房卖车用来看病的。虽然概率不大,但没人希望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家里。
不客气地说一句:就街里对保险的态度,还真能看出bxj里真是学生、小年轻多。当你有车贷、有房贷,有家庭后,当你双亲退休以后,你有没有突然有一天想过:万一我哪天出了点意外,我的房贷车贷谁来帮我还?我的父母谁来赡养?我老婆怎么办?我孩子谁来管?当你想到这些,难道你还会拒绝保险?不可思议,反正我买了房,贷了100多万,又准备给自己加保了!不要以为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离自己很远,街里求助帖还少吗?朋友圈筹款还少吗!身边的故事还少吗?说白了很多孩子还没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其实就是还没意识到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还觉得天塌下来有爸妈顶着,至少我是意识到我对整个家庭的责任,对身边人的责任,所以我帮自己购买了足额寿险。
引用9楼 @ 发表的:
不客气地说一句:就街里对保险的态度,还真能看出bxj里真是学生、小年轻多。当你有车贷、有房贷,有家庭后,当你双亲退休以后,你有没有突然有一天想过:万一我哪天出了点意外,我的房贷车贷谁来帮我还?我的父母谁来赡养?我老婆怎么办?我孩子谁来管?当你想到这些,难道你还会拒绝保险?不可思议,反正我买了房,贷了100多万,又准备给自己加保了!不要以为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离自己很远,街里求助帖还少吗?朋友圈筹款还少吗!身边的故事还少吗?说白了很多孩子还没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其实就是还没意识到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还觉得天塌下来有爸妈顶着,至少我是意识到我对整个家庭的责任,对身边人的责任,所以我帮自己购买了足额寿险。
点个赞,顺便说下,本人就是保险代理人。假如把风险比作雨,那保险就有可能是那把伞,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不会预料到有雨,因为我觉得人都是短期享受的动物,近在眼前的利益会抓住不放,从而忽视了昨天天气预报有可能会出现的暴雨。那如果出门带伞呢?将保险当作生活中的必需品,随身携带,那有可能就是一个阳光普照的上午和与爱人撑伞漫步的下午
买保险只买保障型的,分红,万能真的没什么卵用------保险代理人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84人参加团购398.00元&799.00元
23人参加团购148.00元&249.00元
1231人参加团购75.00元&199.00元
32人参加团购185.00元&629.00元
747人参加团购65.00元&169.00元
231人参加团购99.00元&319.00元
734人参加团购119.00元&399.00元
66人参加团购109.00元&169.00元
58人参加团购109.00元&179.00元
753人参加团购219.00元&499.00元
241人参加团购528.00元&1299.00元
387人参加团购259.00元&849.00元买保险还是存银行究竟哪个更划算?今天国家给了我们最权威的答案....
法律规定:银行是可以倒闭的
原来很多人认为把大部分钱放在银行,他们相信银行是不会倒闭破产的,不过现在,银行破产也不是不可能,从日起,《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开始施行。
《条例》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其它金融产品不受保护,这就是说,如果银行破产,你在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不管多少,都不会有全额赔付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我们的钱放在哪里最安全呢?
法律规定:保险公司不能申请破产
可能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保险公司会倒闭吗?保险公司倒闭了我们的保单怎么办?国家法律告诉大家:保险公司是不会“倒闭”的。
保监会不允许保险公司申请破产:
申请破产本身是公司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的一种保护。是被国家允许的。但保监会却剥夺了保险公司这种权利,或者说保险法剥夺了保险公司这种权利。
那么既然保险公司不能申请破产,自己又经营不下去,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会有另一家保险公司进行兼并、并购。当然,如果没有人愿意出来揽下这一摊子的话,保监会就会指定某家保险公司进行兼并。兼并后,原来保险公司的客户保单依然有效。
保险公司成立之初,会向保监会缴纳一笔准备金
如果保险公司做不下去了,那么保监会可以拿出这笔钱来对保险公司的客户有所交代。当然,准备金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保险公司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保费挣得越来越多,准备金也要随时增加的,否则保监会就会限制保险公司的销量。
也就是说,放心买保险,我们买了保险以后,不必日夜担心我们的钱肉包子打狗。因为总会有人出面替我们兜着风险。
假设若保险机构的投资失败而亏损的话,法律明文规定是要绝对保证返还客户本金的。保险本金绝对安全的金融属性,是保险和其它金融产品的最根本区别。
管控风险,保单就是你家财神
保险是什么?丘吉尔说:“保险是唯一的经济工具,能够保证在未来一个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笔可知的钱。”保险就是你家的财神,你有钱时帮你守钱,你有难、缺钱时立即给你一大笔钱!
挣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毕生的追求。但有一个非常重要却经常被人忽略的因素却是:挣钱有一个前提——充裕的时间、健康的身体!有句话说得好:“40岁前拿命赚钱,40岁后拿钱赚命”。当仗着自己年纪轻轻整天疲于奔命之时,却不知人生风险处处都在!
保险能实现任何理财产品实现不了的保障,事实上,保险是以明确的小投资,来弥补不明确的大损失,保险金在遭遇病死残医的重大变故时,可以立即发挥周转金、急难救助金等活钱的功能,许多实际案例也发现很多家庭如果没有这笔理赔收入,可能就要靠社会救济或公益捐助才能挺过难关。
因此,保险支出应该列为家庭最重要最优先的一笔投资,千万不能轻视。
抵御通货膨胀还是保险最靠谱
银行6次降息,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有1.5%;意味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低于当前1.6%的CPI涨幅,居民存款继续延续实际负利率时代。钱存银行,资产的缩水将不可避免,更别提增值了。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保险产品也越来越进步。现在,银行能做到的,保险都能做到,但是保险能做到的,银行却都做不到。就拿抵御通胀风险来说,很多保险产品都具有分红功能,其承担的角色与储蓄差不多,但收益通常胜过银行。
综观各种理财产品,能够保证赢利的只有少数,既能赢利又能转移风险者,则非保险莫属。一般来说,保险金赔付的数额,可能是所缴纳保险费的几倍,甚至数十倍、数百倍。
这种高回报率,其他投资品种可能也会带来,但却伴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谁都不能保证,它会在你发生危险的那一刻能如约而至。就此意义而言,买保险本来就能够抗通胀,它是预防发生通货膨胀或遇到危急事件时的最佳选择。
股市的钱不等于自己的钱、存折上的钱等于悄悄流失的钱!存款是活的钱,保险是活命钱。20年的存单很少见,20年的保单却常常现!面对你和家人的未来20年,今天你选对了吗?
来源:保险真谛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钱用来买保险还是存在银行好?
我的图书馆
钱用来买保险还是存在银行好?
【摘要】现在很多人对保险总不放心,其实,这就像以前人们不放心银行一样。把钱放在保险比放在银行更能存钱。
“保险公司是特殊的银行,是真正存钱的地方;而普通的银行只是放钱的地方而已。”
保险公司是特殊的银行,是真正存钱的地方;而普通的银行只是放钱的地方而已。事实就是这样。保险公司对居民存款(保险费)采取的是一种强制储蓄,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而商业银行对居民存款采取的是自觉储蓄。
有人会问,自觉储蓄不是更有利于储户吗?其实不然,看似自由,其实不自由,现在自由了,以后急用钱的时候就不自由了,有谁见到过一个人活期存折上的5万元存款是10年前存的吗?就连5年前存储的都鲜有人在,绝大多数都是刚存不久。
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张三的银行存折上有8000元存款,很想过一阵子凑上10000块钱的整数。不是张三有这样的想法,很多的人,包括我,都有这样的“良好愿望”。
可现实是,一个月之后,张三的存款不仅没有新增,而且因为潇洒的刷卡消费、因为逛商场见到了想买的、因为又一个同事结婚得赶情,存款数字很快变成了6000元。
再过一个月又少了一些,变成了4000元,再过几个月,发现存折上的存款已经所剩无几了。大伙都有这种经历吧?
在银行存款,看似自由其实不自由。所以,自由就是不自由,不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现在的“自由”会导致未来的无奈,现在的“不自由”是为了将来获取真正的自由。
现在的许多人,特别是年轻的“高薪”阶层、白领一族,因为寻求“自由”,不经意间形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节制生活,今天用年轻和精力所辛辛苦苦挣来的收入,全放在了自己的活期存折/卡中,无暇去思考和规划未来年老时的辛酸和生病时的困难。
小时候经常听到有老太太把钱压放在包袱不经意间当废物卖掉、或者失火烧掉,痛哭不已。我问她为什么不把钱存银行,她想都不想就回答,哪能把自己的钱放银行?
20年前人们不放心银行,恰如今天人们不放心保险。相信20年后人们对保险的放心,恰如今天人们对银行的放心了。
然而,20年太久!购买保险是不能等的,因为愈早买保险,养老愈轻松;因为我们不知道风险和明天谁先来到;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何时来到这个世上,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何时离开这个世界……健康、安宁、爱心、责任,每个人都有,可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保险公司才是真正的银行啊。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闲钱是放在银行好,还是买保险好?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保险不如存银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