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比目鱼对比目鱼,这个对子好在哪里?

走进真实课本,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乐趣_生活在无锡-爱微帮
&& &&& 走进真实课本,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乐趣
2016年的暑假已经在烈阳和蝉鸣中拉开序幕,作为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鲁迅故里已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场夏日文化“饕餮盛宴”!三味书屋——鲁迅故里“研学游”活动暑期特别企划!鲁迅故居的荣辱沉浮等你来了解、百草园里的夏日风光待你来欣赏、三味书屋的诗书滋味让你来品尝!炎炎夏日,你需要来一场文化之旅!走进真实课本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乐趣走进圣地体验古人吟诗作对开怀畅饮百草拾趣活动时间:20分钟活动地点: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活动内容:跟着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游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寻找文中所述的皂荚树、何首乌、泥墙根等,感受童年鲁迅的乐趣。1参观鲁迅故居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建于清嘉庆年间,是鲁迅先生出生之地,鲁迅在此一直生活到18岁,后前往南京求学,从日本留学回故乡任教也基本居住于此。同学们可跟随景区指导老师一起参观游览,听桂花明堂的故事,了解周世家族四百余年的兴衰历史。2百草园里拾趣“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鲁迅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陪着多少中国孩子走过青葱的学生时代。同学们可在景区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游览百草园,重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百草园里寻找文中所述的紫红的桑葚、高大的皂荚树、何首乌、覆盆子、石井栏、泥墙根……3参观三味书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以严厉著称。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读书。同学们可跟着景区指导老师一起参观三味书屋,了解旧时私塾文化。绍俗品味活动时间:10分钟活动地点:鲁迅笔下风情园活动内容:看水乡社戏戏台、祝福场景等,品味鲁迅笔下的绍俗风情。1看水乡社戏鲁迅儿时随母亲下乡探亲时,和农民小伙伴一起划船去看社戏,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创作了《社戏》等作品。同学们可跟随景区指导老师一起聆听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的绍兴越剧。2品绍俗祝福绍兴的传统年俗——祝福,传承了几百年,如今依然热闹浓情,年味十足,鲁迅曾创作《祝福》一文,将这绍俗文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同学们可随指导老师一直参观了解祝福仪式。三味早读活动时间:30分钟活动地点:三味书屋鲁迅故里研学游大教室活动内容:穿上长衫,戴上瓜皮帽,和三味书屋老先生一起读《三字经》、对课、描红习字、听“早”字故事猜鲁迅笔下风物以及写活动感想。1读《三字经》《三字经》是私塾教育最初的启蒙读本,启蒙读物之后还须学《论语》、《大学》、《中庸》、《尔雅》等。同学可穿上长衫,戴上瓜皮帽,听景区指导老师讲解三味书屋私塾文化。与三味书屋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一起摇头晃脑、韵律十足地诵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2对课&旧时私塾考试主要以“对课”的形式为主。对课,就是对对子,按照字数有一字到七字,老师出上联,学生工整地对出下联。鲁迅曾经以“独角兽对比目鱼”成为三味书屋的“学霸”。同学们可根据“寿老先生”所出的上联,对出下联,如果对出来了,还可获得小小的纪念品哦。3描红习字旧时私塾除了读书背诵外,还设有习字描红课——学写书法。所谓“字如其人”,中国人相信一个人写的字,可以反应出他的人品、性格。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描一描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听“早”字的故事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所用的课桌上,刻有一个小小的“早”字。为何要在桌上刻这个“早”字呢?同学们可以一起观看视频,了解“早”字的故事,学习鲁迅自律坚韧的品格。5猜鲁迅笔下风物在鲁迅的作品中,闰土在海边西瓜地里刺的猹长什么样的?按住脊梁后窍就会放烟雾的斑蝥又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桑葚、哪个又是何首乌……同学可根据景区指导老师在PPT上所展示的图片,猜一猜鲁迅笔下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风物。事前熟悉鲁迅作品非常重要哦!6写活动感想每一场活动结束,同学们都需要独立思考,回忆一下通过活动,自己对鲁迅的新认识或者对活动的感想。将这些内容写在小纸条上,贴在活动展板上。我们期待属于你的“独家记忆”哦!又到盛夏时节,又到孩童们放下书包,亲近青山绿水的Happy Time!书法圣地—兰亭 簇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内心始终静怡如莲。曲水流觞、书法描红、拓碑体验,这些传统活动,也都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只为远道而来的孩童们,能在兰亭呼吸最自然的风 感受最质朴的艺术!&活动内容: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书法家王羲之偕众好友,在兰亭之畔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并在酒后即兴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引为千古佳话。活动时间:曲水流觞景点活动地点:30分钟活动内容:敬香朝圣—修禊祈福—酒礼表演—曲水流觞—投壶之戏学习朝圣礼仪,朝拜晋代大文豪、书圣—王羲之,完成朝拜、进?香、坐&姿、作揖、敬酒连套古礼动作;参观【鹅池碑】【御碑亭】【兰亭碑】【右军祠】等景点,玩玩古代的“曲水流觞”两日行程【第一日】无锡到绍兴早上8点集合,乘车前往绍兴到达后老街自由活动下午1点集合参观绍兴【鲁迅故里】,及鲁迅先生笔下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周家台门、咸亨酒店等,之后参加在寿家台门教室进行鲁迅故里‘三味书屋’研学游”活动,用自己的体会寻找课本里的故事。【私塾上课】活动,【私塾】时光交错穿越世纪,孩子们穿着旧时长衫、戴着瓜皮帽、参加私塾课堂的学习,与儿时鲁迅、闰土零距离接触,身临其境,感受旧时上课氛围,跟着夫子念《三字经》,对对子,真实体会鲁迅小时侯的私塾生活;私塾课结束后前往酒店办理入住 。【第二日】绍兴到无锡早晨,酒店内用自助早餐后,前往游览书法圣地—【兰亭】参观【鹅池碑】【御碑亭】【兰亭碑】【右军祠】等景点,玩玩古代的“曲水流觞”学习朝圣礼仪,朝拜晋代大文豪、书圣—王羲之,完成朝拜、进?香、坐 姿、作揖、敬酒连套古礼动作。午餐后返回温馨的家!票价成人:418元/人学生:398元/人(学生门票,其余同成人)儿童:218元/人(含研学活动、车费,其余不含)一大一学生优惠价:770元/人(儿童占床)&本科及本科以下学生凭学生证享受门市价半价,1.2-1.5米儿童门市价半价,1.2米以下儿童免票。联系电话:彭树兴点击微信界面红色框选可弹出菜单栏我们的活动全在里面哦—— 生活在无锡 ——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全国首创 拥有专利 欢迎加盟官方邮箱:官方微信:lifewuxi(生活在无锡)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这里是生活的舞台,在这里让你我的生活,便捷,高效,前卫,精彩。动一下手指,掌控自己的生活,只要你想就可以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了解并融入这座城市,从微信公众平台“生活在无锡”开始。微信号:lifewuxi 电话:9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当前位置:
>>>趣联巧对连一连。两蝶斗比目鱼笑面虎流水线滚雪球祖冲之独角兽一..
趣联巧对连一连。两蝶斗        比目鱼笑面虎        流水线滚雪球        祖冲之独角兽        一鸥游孙行者        磕头虫
题型:连线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两蝶斗——一鸥游笑面虎——磕头虫滚雪球——流水线独角兽——比目鱼孙行者——祖冲之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趣联巧对连一连。两蝶斗比目鱼笑面虎流水线滚雪球祖冲之独角兽一..”主要考查你对&&对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5)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 对联基础知识歌谣:&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 ,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 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杰。& 食馔&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鲙鱼,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对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运转乾坤八方齐欢笑 物流华夏四海共升平 横批: 泽及赤县 天华开运 旺年福寿齐至 物阜人丰 春时财喜双来 横批:年年有余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发现相似题
与“趣联巧对连一连。两蝶斗比目鱼笑面虎流水线滚雪球祖冲之独角兽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28340575742726341927547829什么是“对课”?
什么是“对课”?
&前言:“对课”——这一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的教学方式,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丁慈矿的改进和发展,重新回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并且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他也因此引起了国内语文教学界的关注。如今,除了继续完善“对课”教材外,丁慈矿又开始着手搜集和研究民国时期的小学国文教材,而他更大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代学生亲近汉字,了解并真正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
&有趣 有情 有益& ——小议“对课”
上海 丁慈矿
一、“对课”简说;
&&& 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从宋代开始,对课己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句,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
&&& 鲁迅先生早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曾学习过对课,这成了他在枯燥私塾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许多年后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 老舍先生在对天津市文学青年的一次讲话也曾谈道:“我们小时候念书,得对对子。老师说“风”,我们对“雨”。对对子跟写小说,距离自然很大。掌握了写对子的本事,也有好处。要写对子,就要很仔细地分析每一个字,风是自然现象,雨也是自然现象,性质相同;风是平声字,雨是仄声字,声音不同,恰好平仄相对。这样慢慢地学习,就逐渐掌握了文字的运用……对对子,只有汉字才可以这样做,七个方块字对七个方块字,五个方块字对五个方块字,整整齐齐,声音、字数、字的性质,都是对着的。”
&&& 民国年间,虽然新式小学渐渐取代了私塾,但是对课并没有完全消失,钱剑夫先生就是在那时读的小学,他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
&&& 对课实际上是—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训练,同时也包含了修辞和逻辑等训练的因素,商友敬老师认为这种训练“有趣有情有益”。商老师曾经写到一件趣事。祖父给他出了一个上联“黄沙地上吹黄沙,黄沙满地”,他当时没有对出来。几年后,他上了大学,在大学物理考试前,莫名其妙地想到这个上联,忽然凑到了一个下联“白云天下望白云,白云遮天”,很是得意,以至于四十多年后,想来还感到很可笑。
&&& 对课对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大有裨益,因为“我们的汉语是一种诗性的语言,是诸如对联这样的文学形式之所以生成的最肥沃的土壤;反过来说,又是对联等文学形式把汉语的特殊优越性发挥到极致(王尚文、叶柏青《对韵新编》)。”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忽视了汉语内在的文字之美、声律之美、意境之美,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 语文教学走民族化的道路,在孩子心田里播种下“亲近母语”的种子,我们认为不妨从对课开始。
二、“对课”课程的构想:
&&& 1、采用专题讲座形式的探究课程
&&& 由对对联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班级,整个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共需十节课左右的时间,每两周一节课。
&&& 第一阶段:以激发对课兴趣为主,共三节课,每节课从“一字对”开始,逐步加深到“七字对”,其间穿插讲述有趣的对联故事若干个,让学生去玩味对联的趣味与幽默。
&&& “一字对”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天对地,风对雨,红对绿等。
&& “二字对”,训练学生运用主谓、动宾、偏正、联合等几种基本的组词格式。如天高对风急,东海对西湖,凤尾对鸡冠等,并启发学生去积累对仗工整的成语,如心旷神怡、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走马观花、天长地久、山光水色等。
&&& 进一步作“三字对”和“四字对”,训练学生运用造句的格式。到五字对、七字对时便和古诗词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去感受古诗词中的对偶句之美,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
&&& 第二阶段以欣赏古今优美的对联,介绍对联的知识为主,也是三节课。每节课向学生出示若干副古今优美的对联,引导学生读、背、写,来感受对联中所蕴涵的文字之美、声韵之美、意境之美。在极其自然、活泼的状态中启发学生感悟对联的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间、意义相关。如其中一节课专门介绍郑板桥的对联,在讲解了郑板桥的对联故事后,重点欣赏郑板桥的几副绝妙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等,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修辞的神奇运用,涵咏其中的诗意与美好。
&&& 第三阶段约需要四节课,与大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走出狭小的课堂,到天地间去学习对联,去学习语文。此阶段分为三个板块:一、结合春游、秋游活动,师生走出课堂,到所在学校附近的名胜去学习对联。要求每个学生都带好笔和摘抄本(有条件的还可带上相机),到目的地后,学生抄录所看到的对联,教师利用情境向学生介绍园林中优美的对联,如引导学生欣赏上海豫园得月楼的对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并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为亭台楼阁撰写对联。二、走进学校图书馆,在唐诗宋词和对联书籍中去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对联,编一本自己的《我最喜爱的对联》。三、进入学校电脑房,登录互联网,在对联网站、楹联论坛上与人对对联,下载对联的资料,补充到《我最喜爱的对联》中去。
&&& 其中第一个板块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域的风景名胜,不仅要抄录对联、欣赏对联,还要引导学生背诵与名山胜水相关的优美古诗。第二和第三板块不局限于课堂,课堂上只是方法、操作的指导以及成果的交流展示,主要的部分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家中的电脑等条件去完成。
&&& 2、作为日常语文教学的拓展课程
&&&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引进对课,通过“每日一对”和“每周一联”活动把对课进行下去。
&&& 所谓每日一对,就是每天出一副对联让学生去对。具体做法是:在每个班级布置一块专门用于对课的墙报,每日早晨教师把上联写在黑板上。由学生去对,学生对出后把下联写在统一的小纸片上,随时都可以贴到墙报上去,鼓励学生自己针对墙报上的对联进行品评,教师可在放学的时候利用五至十分钟时间进行点评。每日一对在内容上要力求简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从语文书(不局限语文书)中随机抽取词语,如学完《奇妙的植物世界》,我出了“捕蝇草”一联,学生对出了“食人鱼”、“牵牛花”、“迎客松”、“除虫菊”等下联;学完《香雪海》,就以“香雪海”出了副上联,有学生对“雨花台”;学完《白鲸得救了》,以“破冰船”求对,有学生对“吸尘器”,真是趣味横生!
&&& 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原志女士写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功夫在诗外——我教女儿学中文》,其中提到“对对子是我家学中文的另一项娱乐活动……对对子的好处是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任何景物都可以拿来对。走在街上我出‘大街’,她对‘小巷’,我出‘高楼’,她对‘矮房’,‘前门’对‘后窗’。上超市买菜,我出‘红花’,她对‘绿叶’,‘鱼儿’对‘虫子’,‘大白菜’对‘小黄瓜’。在医生诊所里看到门口车水马龙,我出‘来来往往’,她对‘进进出出’和‘上上下下’。我出‘门前两棵树’,她对‘屋后三朵花’。‘春夏秋冬雨’对‘东西南北风’。”由此可见,每日一对不拘何时、不拘何地都可开展,师生同乐,何乐不为?
&&& 所谓每周一联,就是每周利用一节展会课,师生一起欣赏一副对联。低年级的每周一联应侧重于趣味性,可以结合对联故事进行。高年级的每周一联,应以语言优美、意境深沉、格调高雅的风景楹联为主,如介绍金庸先生很欣赏的一副对联: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阮元题浙江贡院)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这副对联中所蕴涵的美和气势。
&&& 每周讲解的对联都要让学生自觉地抄下来,背出来。背诵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背诵的要求是:清晰、响亮、有感情、有节奏感。另外在介绍了风景名胜的对联后,还要提醒学生在随父母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到实地去看一看,想一想,品一品。
&&& 在进行每日一对、每周一联的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对联竞赛(看谁对得最好)、对联书法比赛(为学校题写对联)、寻找对联(古诗文中、风景名胜)的语文兴趣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对联的奥秘与美感,增强学生对汉语、汉字的爱,从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三、“对课”的功能
&&& 对课颠覆了“标准答案”。一个对子,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如“水帘洞”一联,学生就对出了“花果山”、“火焰山”、“石库门”、“天台山”等多个下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时甚至没有答案,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近义词、反义词僵化训练的一种解放。
&&& 对课可以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导孩子对所识的汉字进行归类。对课也可以结合成语积累来开展,因为成语的结构大多数是天然对仗的,认识了这一特点,对成语的记忆大有帮助。
&&& 对课和古诗词教学结合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诗词中的对偶句,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在反复的诵读后可以使孩子形成一种对偶感,这是进入古诗词审美的一把金钥匙。
&&& 香港大学陈耀南先生在《中国文化对谈录》一书中写道:“形式上,对联是中文特有的艺术体裁;运用上,对联可做实际应酬,也可以作文学写作;内容上,对联可以关涉所有生活层面,表现文化精神。”对联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在以对课的形式进入课堂后,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子,师生可以一起领略汉语的妙趣,感悟汉语的深情,进入汉语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我一直在进行小学对课的实践与研究,现贴出部分课例,请诸位同道批评赐教,谢谢!
  为汉字找朋友(一年级)
  师:咱们的汉字很好玩,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最好的伙伴和它相对应,只要认真思考,你就会找到。我们接着对,我的上联是:红。
  生:绿。
  师:好,绿树红花。
  生:白:
  师:好,有一个词叫:红颜白发。
  生:旗。
  师:这个不行,红是一种颜色,只能拿颜色来对,不能拿“旗”来组词。
  生:老师,我对“黑”行吗?
  师:好啊!有一部有名的书就叫《红与黑》,你长大后可以找来看看。还有其他对法吗?
  生:青。
  生:紫。
  生:蓝。
  生:黄。
  师:你们知道的颜色可真多啊!那么你觉着哪一个字是“红”字最好的伙伴儿呢?
  生:黑。
  生:不,是绿。
  生:是黄。
  师:别争了,你自己感觉哪一个最好,哪一个就是最好。
  师:下面我们要对两个字的了,这可有一点难度,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我上次在上海动物园看到了河马,请为“河马”对一副下联。
  生:海豹。
  师:好,也是在动物园看到的吧?
  生:海狮。
  师:可以。
  生:海马。
  师:哎,这个可不行,对联有一个要求就是上下联之间字不能重复。
  生:海龟。
  师:别光盯着海里的动物啊,山上、天上、水中多着呢。
  生:水牛。
  师:好。
  生:山羊。
  师:好。
  生:犀牛。
  师:你也是在动物园看到的吧?虽然犀牛和河马体形一样庞大,但是“犀”和“河”对不上。
  生:天鹅。
  师:你们对得都很好,对联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只要对得上都行。再来对一副:西湖。西湖是在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是一个很美丽、很清澈、很迷人的湖,小朋友们去过吗?你准备拿什么来和它相对?
  生:我去过南湖,我对:南湖。
  师:想想对“南湖”可以吗?
  生:不行,因为你讲过上下联之间字不能重复,我对“南山”。
  师:“南山”在哪儿?你去过吗?
  生:不知道,没去过,但我觉得“山”可以对“湖”。
  师:你真棒!对对联有感觉了!有位大诗人在诗中曾写到过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就在这位诗人的梦中。
  师:我们接着对三个字的。先给大家讲个故事:100多年前,鲁迅先生还是一个小学生,在三味书屋读书,他的老师姓寿,一天,寿老师出了一副对联:独角兽,让学生对下联。许多学生都对出来了,但寿老师都不满意,只有鲁迅对得让寿老师点头称赞。他对的下联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来对对看。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生:我们刚看过电影《哈利?波特》,里面有一头凶猛的三头犬,我对:三头犬。
  师:有水平,活学活用。
  生:八脚蟹。
  生:两头蛇。
  师:哪里有这种蛇?
  生:电视里看到过。
  生:九头怪。
  师:这是什么?
  生;我想像中的怪兽。
  师:这些对的都行,可还不是最好,想知道鲁迅先生对的是什么吗?
  生:想,老师,快讲呀!
  师:先来听听鲁迅的同学是怎么对的。一位学生对:四眼狗,被寿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有学生对:九头鸟、八脚虫、六耳猴……寿老师都不满意。这时鲁迅站起来说:“老师,我对‘比目鱼’。”寿老师听了非常高兴,翘起大拇指对他说:“好!对得好!你真是个才子!”“比目鱼”对“独角兽”好在哪里呢?
  生:不知道。
  师:没关系,你们才上一年级,以后书读多了自然会体会出来的。我来告诉大家:独角兽的“独”字,不是数字,但是有“单独”的意思。比目鱼的“比”字也不是数字,但是有“成双”的意思。“比”对“独”,比用“两”、“三”、“九” 来对“独”要巧妙!
  师:认识的字越多,对联就会对得越好。希望小朋友们利用拼音,多多认识汉字。还有一件小礼物送给大家,猜猜看是什么?
  生:啊!这些纸片真漂亮。老师,你是要教我们折纸吗?
  师:不是,我是希望你们能为自己认识的汉字找朋友,请把你自己认识的表示颜色的字写在白色的纸上,表示动物的字写在红色的纸上,表示植物的字写在绿色的纸上,表示动作和心情的字写在橘黄色的纸上,表示地点和方位的字写在黄色的纸上。记住了吗?我们要比一比,谁写得多,谁写得漂亮。
  [点评]这是小学一年级的一堂对课。教师从小朋友最常见的字“红”、“鸡”、“东”入手,引导他们去寻找与之相对的汉字,强调对对联不是组词,是给汉字找朋友,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两字对“河马”、“西湖”,强调上下联之间所用的字不能重复。最后讲了鲁迅先生的一则对课故事,学生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对课在低年级进行可以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课可以使学生对所识的汉字进行简单的归类。
给“水帘洞”装个“石库门”(二年级)
  师:来对一副三个字的:水帘洞。
  生:花果山。
  师:我们来到孙悟空的老家了。还可以对什么?
  生:火焰山。
  师:好,比“花果山”对得还要好!
  生:我对:石库门。
  师:妙!太妙了!你是怎么想到对“石库门”的?
  生:我爷爷家就住在“石库门”的房里里。你一说“水帘洞”我就想到了“石库门”。
  师:接着来对五个字的,我的上联是:远看山有色。
  生:近听水无声。
  师:远看。
  生:近听。
  师:山有色。
  水无声。
  师:春去花还在。
  生:人来鸟不惊。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学过的这首古诗里面竟然有两副对联!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白日。
  生:黄河。
  师: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生:老师,这两句诗中的“目”和“楼”好像对不上。
  师:这叫“流水对”,下一句诗是紧接着上一句诗的意思去写的。再来一句流水对:野火烧不尽。
  生:春风吹又生。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古诗也有许多对联!今天就学到这儿吧,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回家去找一本唐诗,然后大声地去读,把你发现的对联全部抄在一个小本子上,我们来比一比谁发现得多,谁抄写得漂亮!
  [点评]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能以“石库门”对“水帘洞”,让人欣喜异常。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如一缕灵光在不经意中闪现。古诗词中也有许多精彩的对句,这些对句往往是诗中的精华,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感受这些对句,是学好古诗的一把金钥匙。
  奇妙的“无情对”(三年级)
  师:今天先从两个字开始对,对什么呢?对了,你们窗台上种的是什么呀?
  生:文竹。
  师:好,就以“文竹”作为上联,大家来对下联吧!
  生:我对:牡丹。
  师:为什么对“牡丹”?
  生:因为文竹和牡丹都是植物。
  师:但是“文”和“牡”、“竹”和“丹”对不上,你对得不是很工整。
  生:对“铁树”可以吗?
  师:要比“牡丹”好一些,但是“铁”对“文”还是有些勉强。
  生:腊梅。
  师:可以,以“腊梅”对“铁树”更好。再想想还可以对些什么?
  生:对“武松”好不好?
  师:有意思,大家说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文竹”是一种植物,“武松”是人的名字,两个词没有关系,怎么能对在一起呢?
  生:我认为他对得好,因为,“武”对“文”,“松”对“竹”都对上去了,如果“武松”也是一种植物就更好了!
  师:你们俩讲得都很精彩,用“武松”对“文竹”很好,这叫“无情对”。
  生:什么叫“无情对”?
  师:许多年前一家酒厂举办了一次征联比赛,出的上联是自己酒厂生产的酒名:三星白兰地。“三星”是品牌名,“白兰地”是酒的名字。你们想知道下联对得最好的是什么吗?
  生:想呀。
  师:先请你们自己对对看。
  生:对不出。
  生:对“四川剑南春”可以吗?
  师:真厉害,你是怎么对出的?
  生:我家有“剑南春”酒,大概是四川生产的,爸爸常拿这酒来招待他的好朋友,老师一说,我就想到了这种酒。
  师:对得不错,只是“剑南春”对“白兰地”不工整。这副上联一出,有人就开始琢磨下联了,他想“三”可以对“五”,都是数字;“星”可以对“月”,日月星辰吗?“白”可以对“黄”,都是颜色;“兰”可以对“梅”,都是植物;“地”不用说,可以对“天”。于是他对的下联就成了……
  生:五月黄梅天。哈哈!
  师:这就是“无情对”,上下联之间从每个字上讲,都巧妙地对上去了,连起来读也非常通顺,但是从意思上讲毫不相关。你瞧,咱们的汉语是多么巧妙,碰上这种“无情对”,外国人是怎么也想不通的!
  师:接着来,我的上联是:千山。
  生:万水。
  师:七嘴。
  生:八舌。
  师:理直。  
  生:气壮。
  师:你们都不用怎么想,一下子怎么就对上去了呢?
  生:因为你出的都是成语。
  师:我们的汉语是神奇的语言,人看这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一副两字的对联,有意思吧?而且成语和成语之间也能成为对联,我们来对几副。我的上联是:望梅止渴。
  生:我对“见肉忘饿”。
  师:你大概讨厌吃肉吧?这是你自己生造出来的词语,不是成语。
  生:画饼充饥。
  师:接着来:山明水秀。
  生:天昏地暗。
  师:“天昏地暗”好像与“山明水秀”不大相配。
  生;海阔天空。
  师:好,有气魄。
  生:鸟语花香。
  师:好,我喜欢这副下联,山明水秀、鸟语花香,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我在山明水秀前加两个字:冬去山明水秀,请你再来对一下!
  生:春来鸟语花香。
  [点评]“无情对”是汉语中最有情趣的东西,让学生玩味“无情对”的特点可以极其自然地激发出学生对汉语的兴趣。许多成语也是天然对伏的,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积累是学习语言的捷径。
  清华试题真有趣(四年级)
  师:同学们,70多年前,每一个小学生都要学习对对联,那么大学生要不要对对联呢?你们知道吗?
  生:不要。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想大学生应该学习高深的知识。
  师:说得很好,但是那时的大学入学考试却是要考对联的,怎么样,有点出乎意料吧?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当时的考官陈寅恪先生就出了一副对联,只有三个字,可是许多学生对不出,结果名落孙山,有兴趣来对对吗?
  生:有兴趣。老师,快说是哪三个字吧?
  师:孙行者,知道是谁吗?
  生: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师:好,来对下联吧。
  生:猪八戒。
  生:沙和尚。
  师:他们对的是孙悟空的两个师弟,还有其他下联吗?
  生:我对唐僧,不,是唐三藏。
  师:你把孙悟空的师傅请来了。
  生:牛魔王。
  师:孙悟空的朋友。
  生:二郎神。
  师:这是孙悟空的对头,同学们对《西游记》很熟悉啊,找来了孙悟空的师傅、师弟、朋友、对头,就差妖怪没请了,可惜你们都没有对上,下联到底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知道了,是如来佛!
  师:为什么对“如来佛”?
  生:因为孙悟空再厉害,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师:很抱歉,你也没对上。我给大家一个小提示,要从“孙行者”这三个字上面去思考,而且下联是我国古代一位有名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什么?
  生:知道了,是华罗庚。
  生:不对,华罗庚是现代的数学家。
  生:会不会是祖冲之?
  师:对,就是祖冲之,将来去报考清华大学肯定会录取你!你怎么想对“祖冲之”的?
  生:猜的。
  师:哎呀,原来是猜的。那你们现在想一想,为什么可以对祖冲之呢?
  生:我知道了,“祖”可以对“孙”,祖孙;“冲”可以对“行”,都是动词;“之”可以对“者”,原因是……
  师:“之”可以对“者”,原因是它们都是汉语特有的虚词:之乎者也。你说得很好,我想清华大学也会给你发一张录取通知书的!
  生:谢谢!
  师:咱们已经对了许多副对联了,你们也对对联有了一些感觉,谁来谈谈对联的特点?
  生;上下联之间的字数要相等。
  师:是的,还有吗?
  生:上下联之间所用的字不能重复。
  生:上下联之间要对相同类别的词,如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
  师:说得好,但是要注意上下联之间是在相应的位置上要对词性相同的词。谁还有补充吗?
  生:没有了。
  师:还有一点很重要,上下联之间相应的位置上平仄声的字要相反,上联是平声字,下联就必须是仄声字;上联是仄声字,下联就必须是平声字!
  生:老师,什么叫平仄声?
  师: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我们把声调属于阴平、阳平的字称为“平声字”,声调属于上声、去声的字称为“仄声字”,比如“花”是什么声字?
  生:平声。
  师:那“华”呢?
  生:也是平声。
  师:“画”呢?
  生:仄声。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但是为什么上下联之间平仄声的字要相反呢?
  师:问得好!这是为了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也是由于咱们汉语所特有的音乐美所形成的规范,而且一句当中要平仄相间,平平后面是仄仄,仄仄后面是平平,不能一平到底或者一仄到底。懂了吗?
  生:我还是不大明白。
  师: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出左脚要甩出右手,迈出右脚要甩出左手,这是很自然的。如果迈出左脚甩出了左手,迈出右脚甩出了右手,就会特别别扭。对联也一样,上联是平声字,下联就必须是仄声字,上联是仄声字,下联就必须是平声字。对联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上联结尾的字最好是仄声字,下联结尾的字最好是平声字,这样才能压得住,给人平稳的感觉。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今后对对联、写对联,我们都要尽量向这些要求靠拢。不仅书本中有对联,诗歌中有对联,而且名山胜水、园林水榭、亭台楼阁等到处都有对联,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许多对联网站。我没事的时候常上网找人对对联,网上对联高手可真不少,今天就把这些网址送给你们,空闲时咱们一起上网对对联。我给你们推荐几个网址:
  中国对联网
  唐诗宋词网
  http://shiandei.363.net/
  文语虚林
  http://duilian.533.net/
  [点评]1932年,白话文已逐渐在语文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的入学试题中出了对对子一项,曾引起轩然大波。攻击者纷纷认为这是“复古”、“开历史倒车”,对此陈先生不以为然,在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上撰文《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进行了反驳,文中指出了对对子有四大好处:①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字及其运用;②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③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④可以测验思想条理。陈先生反复强调了对对子是符合汉民族语言特性的国语言测试的最佳方法。
  70多年后让我们透过历史的烟云,再来回顾陈先生这番话,真是感慨万千!由此想到季羡林先生去韩国回来后对人说,韩国人也很喜欢写对联,好像吃饭时以写对联来唱和,作为一种游戏。比之邻国,我们的语文教育太脱离汉民族语言的特征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学生打心底里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游山玩水赏对联(五年级)
  师:古人曾讲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山川之美,不仅要用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上节课我曾让大家出去旅游时把自己看到的优美对联抄下来,不知你们抄了没有?
  生;我在老城隍庙和豫园抄了许多对联。
  师:拿出来看看。
  生:上海老城隍庙工艺品对联是:念今思古琴棋书画伴和风,倚禅傍道钟鼎木石养真性。
  师: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副对联中哪一句是上联呢?
  生:不清楚。
  师:还记得吗,我曾讲过对联有一个特殊的要求:上联结尾的字最好是仄声字,下联结尾的字最好是平声字。自己读一读,想想哪一句是上联?
  生:我知道了,上联应该是“倚禅傍道钟鼎木石养真性”,因为“性”是第四声,属于仄声字。
  师:真聪明!请记住 :楹联要从右往左看,挂在右边的是上联,挂在左边的是下联。你在豫园抄来了哪些对联?
  生:豫园万花楼的对联是: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豫园得月楼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
  豫园玉华堂的对联是:清妙含天机,水色山光相上下;玲珑开胜境,支轩月榭互参差。
  就抄了这五副,还有一些对联由于有的字我不认识没有抄下来。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人。来,我们一起分享她从豫园给大家带来的对联“美餐”,大声地把这些对联读一读,喜欢哪一副就“吃”哪一副。
  生:哈哈,怎么吃啊?
  师:用嘴巴吃呀!要高声读,低声吟,品出味道,熟记在胸!
  师:谁来谈谈自己品出来的味道?
  生:我最喜欢万花楼的那副对联,因为这副对联把“春风”和“夜雨”当成人来写,写活了!
  师: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生:不知道!
  师:这可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写的。一个“瞒人”,一个“放胆”,真是妙不可言!我也很喜欢这副对联,可惜一直没有亲眼看到过,下次一定要到豫园万花楼去一睹它的神采。
  生:我喜欢大戏台的对联,因为这副下联用了李白诗。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云想衣裳花想容”出自李白写给杨贵妃的《清平调》,这种集古人诗句写对联的方法叫作“集句”。
  师:在她抄录的这五副对联中我最喜欢豫园得月楼的。有没有和我意见一致的同学?
  生:我也喜欢这副对联。
  师:为什么?
  生:读起来上口,而且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池”写活了。
  师:这副对联境界优美,把静的“楼”和“池”同动的“云”和“月”结合在一起。如果在一个清幽的夜晚,你站在得月楼下、小池塘边,看云飞月来,读李太白诗,该是多么美的事情啊!
  生:老师,挺诗情画意的。
  师:人活着不能没有诗情画意。天地之无穷,山河之锦乡,对联之优美都需要我们把心贴上去,去呼吸,去吟咏,去享受!
  [点评]明清以来,对联这一文学样式逐渐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顶峰,在数量上蔚为大观,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对联,无论是名川大山、佛寺道观,还是园林水榭、亭台楼阁、药房酒店、书房卧室……到处都可以看见对联。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势必将语文教学引向历史的深处,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向本地的风景名胜。用生活之水浇灌的对课校本课程一定会显现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境界。
  在“精神家园”里徜徉(六年级)
  本节课是对课校本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节课,教学内容是:让每个学生为自己的书房起一个名字,拟一副对联。在开始之前,教师和学生一道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
  师:先来欣赏别人的书房名。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书房名字很怪,叫“书巢”。
  生:“巢”不是鸟住的地方吗,他的书房叫“书巢”,是不是说自己的书房像鸟窝一样小呢?
  师:不是。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常常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勤读不倦,他对书房的眷恋,就像鸟儿眷恋鸟巢一样,所以叫“书巢”。“书巢”里面还挂了一副他亲手写就的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对联又写的是什么?
  生:这副对联写出了陆游的读书生活。上联写自己的书很多,可以借此消磨时日,下联写一个个黄昏和早晨就在读书中过去了。
  师:陆游喜欢读书不假,但是他更有着报国救民的豪情,他在诗中就曾写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可惜!可惜!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们这位本可成为一代名将的陆游先生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呆滞在小小的“书巢”中,借着书本消永日、送流年。再来参观一个人的书房,“徐渭”这个人听说过吗?
  生:没有。
  师:那“徐文长”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我在最近放的一部电视剧里看到过他。
  师:徐渭就是徐文长,古人一般都有两个名字,“名”和“字”是分开的,徐渭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在下姓徐,名渭,字文长。”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徐渭的书房叫什么名字?
  师:青藤书屋。有谁去过吗?
  生:我去过,好像是在浙江绍兴,书屋前种了一棵青藤。
  师:这棵青藤就是“青藤书屋”得名的由来,他的书房的对联是:“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生:哈哈!哈哈!
  师:你们笑什么?
  生:这副对联很好玩,几间东倒西歪的屋子里住着一个南腔北调的人。
  师:这副对联我觉得并不可笑,而是写尽了徐渭一生的辛酸。在中国的历史上像徐渭这样诗歌、书法、国画、戏剧全部都精通的天才是不多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天才却一生穷困潦倒,只能靠给大官当幕僚,换得生活所需的银两。长期在外漂泊使他的语言变得“南腔北调”,多年以后回到家中,只看到那几间破旧的房子,于是怀着满腔郁闷,在墙上挥毫写下了“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生:老师,我听说他最后疯了。
  师:他是疯了,最后还死在了狱中,可是他的画、他的诗、他的书法,还有关于他的许多对联故事,却长存天地之间。双休日你们可以到上海博物馆去看看,那里藏有他画的墨葡萄,笔墨畅快淋漓。
  师:许多读书人的书房名字、书房对联都很有意思,我就不一一讲了。下面这些字:斋、轩、榭、堂、楼、室、居,你们起名的时候可能会用上,请查字典,说说它们的意思。
  师:知道了这些字,就可以联系自己居住的环境给书房起名字了。一个好的书房名字,应该有趣、巧妙、明志(可以看出你的志向),还要有诗意,当然满足其中一两点也就不错了,大家来试试吧。
  生:老师,我想问一下你的书房叫什么名字?
  师:我的书房叫“不悔斋”。
  生:为什么叫“不悔斋”?
  师:因为我喜欢大学者王国维的一句诗:“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但我觉得王先生太悲观了些,人生短暂而美好,不能有后悔之意存于胸中,因此,我起了“不悔斋”的斋名。
  生:那你的书房有对联吗?
  师:有啊!是我自己写的,不过写得不好,有几个字不合平仄规律,说出怕你们笑话。
  生:我们想了解,说出来听听吧。
  师:月白风清,一卷在手,莫道人生过处唯存悔;山高水远,几多崎岖,方觉知识增时只益疑。写得不好,见笑了。
  生:这对联写的是什么意思?
  师:以后你就会明白了,先给你的书房起名字吧。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生:老师,我家住在24层楼上,每天作业完成了,我都喜欢站在窗前眺望远处的风景,叫“望远斋”好不好?
  师:大家说好不好?
  生:我觉得“望远楼”更好一些。
  师:正合我意。
  生:小雨淅淅沥沥,大雨噼噼啪啪,我喜欢在阳台上听雨,我的书房叫“听雨杆”,你们看好吗?
  师:“听雨轩”有诗意。不过这个名字已经被很多人用过,有些俗,北京中山公园有一个“来今雨轩”,化用了杜甫的诗句“旧雨不来今雨来”,很有味道。你能不能在“听雨轩”前再加一个字?
  生:我帮她加一个字:“爱”,“爱听雨轩”好吗?
  生:“梦听雨轩”怎么样?
  师:也不太好。
  生:静听雨轩。
  师:我觉着这个好。你愿意用吗?
  生:好吧,我的书房就叫“静听雨轩”了。
  生: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房里,比刘禹锡还惨,他叫“陋室”,我就叫“简室”吧。
  师:记住孔子说的话:“何陋之有?”你将来会大有出息的。我们都等着拜读你的“简室铭”!
  生:我做事缺乏恒心,遇到挫折就退缩,我的书房就叫“有恒斋”,这样可以不断提醒自己。
  师:难得你有自知之明,好,我就为你的“有恒斋”送上对联一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生:老师,这是你写的吗?
  师:不是,是那个专写鬼狐故事的蒲松龄在考试落第后写来自勉的。知道蒲松龄的书房叫什么吗?
  生:是“聊斋”吗?
  师:对。蒲松龄科举考试屡次落榜后,在“聊斋”的墙上贴出了这副对联,以项羽的破釜沉舟和勾践的卧薪尝胆来勉励自己,埋头写作,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名著《聊斋志异》。
  生:那你能送给我们每人一副对联吗?
  师:还是你们自己去写比较好,如果今天想不出,那就回家去写吧。如果觉得自己写的不好,就从对联书籍中选取一副。当然还要练练书法,否则写出来不好看,暑假有空我会来参观你们的书房,拜读你们的书斋名号和你们的对联大作,欢迎吗?
  生:欢迎!
  师:那好,我们要说再见了,愿对联使你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愿对联使你的生活更加美好!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生:再见!
  [评点]对课能使学生发现对联所描述的事物种种相同或不同的属性以及它们之间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周策纵教授对此曾有精彩论述:“……对子可以测验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但更重要的,应该着重对子是一种纯美的文学作品,除了智识测验的作用之外,更可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适度更可从这里流露出来。在旧式教育中,对对子是修辞教育的初步和起码工作。”
  我常常想,语言智能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通过对课校本课程的实践,我深深感受到,这个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情趣、有文化、有胸襟的中国少年!
  汉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它能把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每一缕期盼都凝化成诗意的存在,感受这种美好的诗意、享受人生的幸福是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对联作为汉语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以极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巧、声调和谐之美,它具有无穷的魅力。
  如在一堂对课中,教师出了一个四字对“绿风红雨”,不做任何解释,让学生读了几遍后,学生仍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好,纷纷问老师:“风为什么是绿的?雨为什么是红的?”于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又让他们读了两遍,这时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懂了,‘绿风红雨’就是在写春天的景色。春风吹指杨柳,杨柳随风而动,这就是‘绿风’;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就是‘红雨’啊!”此时教师拍拍他的肩膀说:“很好,你有了感觉,有了感觉就能学好语文!你来对下联吧!”他想了想,大声说:“碧海蓝天”,孩子们此时群情振奋,有的对“碧水青山”,有的对“蓝天白云”,还有的对“紫燕黄莺”……
  王尚文教授对语感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可以把言语比成河水,那么语感就是河床,这条河的源头就是人类历史的源头。”对课这一校本课程使我们上溯汉语的源头活水,掬得这灵性的水,来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感觉,这是多么好啊!
上海 丁慈矿
载自《人民教育》2003年第15-16期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比目鱼对独角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