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和民企的区别对PPP的看法:落地为什么这么难

PPP“潜规则”之痛:国企PPP项目金额为民企3倍
07:29 华夏时报
本来想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结果却让国有企业唱了主角,这可能是此轮PPP热潮中谁也没有想到的。7月10日,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国城市水资源领域新常态”主题论坛上,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总经理方灏表示,中国现在很多的PPP项目都是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签订的,在国际上一般不认可这种合同为PPP。他建议政府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正确看待国企和民企的问题。而地方政府之所以偏爱国企,与PPP项目的复杂性有关。PPP项目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对企业的融资能力等要求较高,如果民企规模偏小、融资能力不够,往往就会被挡在门外。民企吐槽PPP歧视碧水源副总经理杨中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PPP项目招投标中,有些地方政府领导曾明确表示,要招的PPP合作伙伴首先必须是国企或央企。“有些项目一看招标条件和规则,就是为某些企业量身定做的,特别是一些国企。”杨中春表示,“例如,有的PPP项目只有4亿-5亿元,却要求社会资本要有100亿元净资产,实际上就是给社会资本设定了一个‘玻璃门’。”根据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的统计,截至2016年3月末,全国PPP中心项目库中已签约项目369个,其中国企签约的PPP项目金额总计达到3819.48亿,是民企项目金额的近3倍。具体来看,民企投资的PPP项目大多集中在3亿元以下,多在养老、生态环保、文化等投资规模小,且易产生现金流的领域;而国企则多为3亿元以上的大项目,集中在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等领域。
实时热点08-2508-2508-2508-25
凤凰原创11-0911-0511-0511-0210-30
手机凤凰网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投稿邮箱: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财政部数据显示:PPP示范项目落地率仍不足六成|项目|民营企业|示范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来源:深圳商报
  原标题:PPP示范项目落地率仍不足六成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数据显示,示范项目的“入库”总数已达745个。前两批示范项目落地率已达58.18%,比6月末增长9.78个百分点。从项目类型落地情况看,市政工程类项目落地独占鳌头。在前两批落地示范项目中,市政工程类项目占48%;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占9%;交通运输占8%;水利建设占8%。但是,从前两批项目效果看,不甚理想,落地率不足六成。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若想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实现PPP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破解政策、机制等障碍。
  民营资本为何难撬动?
  究竟是谁在追逐PPP模式?据悉,在参与PPP的社会资本中,央企、国企占了大头。尤其是以工程类为主,例如中铁、中建、中交等。
  民营企业也对PPP抱有期待。一些如、等在环保、园林等领域拥有较强资本实力和行业细分优势的民企,已开始掘金这片“蓝海”,并已成功推进多个项目。
  金融机构也嗅到PPP带来的新机遇。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不少金融机构采取基金的方式,或是和工程公司合作的方式,布局PPP领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向记者介绍,从目前PPP实际落地情况和关注度看,民企参与度低,参与项目投资额占比小。
  为什么?记者采访的一些业内人士和民营企业反映,针对民企的隐性壁垒依然存在,民营资本进入PPP仍会“碰钉子”。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仍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项目信息不透明、明招标暗许配,设置高额项目诚信金或保证金,不与民营企业对接等。”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谭林表示。
  资金困境难破解也是重要原因。采访过程中,不少民营企业反映,PPP项目资金门槛高,启动项目时还需大量拆借银行资金,导致融资成本高企。此外,金融机构对民企的态度谨慎,使得民企融资难上加难。
  此外,PPP项目周期长、投资大、回报低,以及复杂的运营模式等,也成为制约中小型民企参与的因素。
  哪些障碍亟待破解?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要促进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实现PPP长期可持续发展,一些障碍亟待“拆解”。
  针对民营资本参与度不高,专家呼吁,需要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破解“玻璃门”。“政府部门要积极消除针对民营企业的隐性壁垒,确实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说。
  针对价格机制缺位,专家介绍,PPP项目前期投资量巨大,回收周期较长,如果没有合理的价格机制,社会资本就会因现金流不足知难而退。
  针对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足,业内人士表示,作为PPP项目资金的主要供给者,金融机构应当积极研究PPP项目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融资产品,并扩宽项目融资渠道。
  针对多头管理政策“打架”,业界呼吁加快PPP的顶层设计,包括解决立法缺位问题。目前,相关部委均出台了PPP政策,但内容不甚统一,甚至相互冲突,致使参与者无所适从,也造成投资者在审批等诸多环节中会面对多个“婆婆”。
责任编辑:周宇航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并购民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