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亏钱的亚马逊凭什么我买单估值逼近阿里巴巴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零利润”的亚马逊估值何以逼近阿里?功臣是……
责任编辑:佚名&&&&新闻来源:一财网&&&&新闻日期:
A5任务 SEO诊断选学网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阿里巴巴去年美股上市首日曾创下这样一个记录,凭借较发行价上涨了30%多的开盘价,阿里巴巴当日的市值超过了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和eBay两家公司市值总和。那个时间点,相比成功大张旗鼓地为登陆纽交所造势的阿里巴巴,当时走势远远弱于美股大盘亚马逊的角色显得相当微妙。
  不过,在过去的半年多来,亚马逊已经成功的将其股价由近来284.00美元抬升至452.65美元,上涨了约59.38%。
  而这背后,以美国东部时间6月26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亚马逊的市值为2034.47亿美金,与阿里巴巴当日2052.86亿美金的市值相差无几。
  只是对于亚马逊而言,成功抬升股价的主要动力似乎并非来自电商业务。
  云服务的想象力
  去年9月大体量的阿里巴巴上市的关键档口,虽然在实际经营业务上,阿里巴巴的触角还没有直接伸到美国,但就争夺投资者和资本的角度看,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和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似乎已经成为真正的对手。
  当时普遍的市场反应是为了迎接阿里巴巴的IPO,一些投资机构很有可能卖出同类型的美国电商股票,以避免在单一板块敞口过重,不幸的是亚马逊正好与阿里巴巴属于同一板块。
  大半年之后的如今,阿里和亚马逊更乐意在美股市场上讲一讲有关电商的故事。
  除了表示成为希望向中国出售产品的美国小企业的盟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日前在纽约发表演讲时还曾对比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区别是,&亚马逊是一个购物网站,人们知道要什么买什么;阿里巴巴则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买到的是惊喜和体验。&。
  无独有偶,马云在美国扩大阿里巴巴影响力的同时,亚马逊也在中国做着同样的事情。
  6月25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与亚马逊中国宣布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中美间贸易发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源自美国特别是美国中小企业的商品。在此之前,亚马逊还与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ITA)签署了全球框架性协议,而中国是该协议落实的第一个国家。
  只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的亚马逊更像一个科技公司,而非传统的电商企业,其中,亚马逊的云计算和平台增值服务已经颇具体量。
  美国东部时间日,此前走势颇为平稳的亚马逊股价开盘大涨14.33%,股价增至445.86美元。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在当日开盘前发布的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亚马逊首次公布了公布了旗下&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部门的业绩数据,这是自该部门于2006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亚马逊网络服务部门为创业公司以及流视频服务提供商Netflix等企业提供计算能力,该部门第一季度营收为15.7亿美元,这意味着全年的营收应该至少会达到62.6亿美元,相比之下分析师预期在60亿美元到90亿美元之间。
  有意思的是,阿里巴巴也在通过阿里云开展云计算业务,并在硅谷新建一个数据中心,且与Equinix达成了合作,希望扩大其在美国的影响力。
  争议的零利润模式
  2014年的亚马逊依然很忙。
  除了凭借着流媒体电视机顶盒、FirePhone智能手机和LocalRegister支付服务,挺进了三大硬件领域,亚马逊发布了本地化服务集市、不限数量的电子书订阅服务、Pantry杂货配送服务(及其配套的条形码扫描仪),以及一款流媒体音乐服务。
  此外,亚马逊还在尝试无人机送货,并向自制剧领域投入了数百万美元。
  大量新业务的投入导致亚马逊2014年全年的财报表现并不理想。其财报显示,整个2014财年,亚马逊的净亏损为2.41亿美元,相比之下2013财年的净利润为2.74亿美元。
  只不过,上述业绩亏损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亚马逊股票的追捧。
  发布2014财年财报的当天,亚马逊股价在纳斯达常规交易中报收于311.78美元,上涨7.87美元,涨幅为2.59%。在截至当天美国东部时间17:55的盘后交易中,亚马逊股价再度上涨38.96美元,至350.74美元,涨幅达到12.50%。
  事实上,美国东部时间日发布的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使得亚马逊股价一开盘就飙升14.33%,股价增至445.86美元。但这一季度,亚马逊依旧保持了亏损状态。
  其财报显示,在这一财季,亚马逊的净亏损为5700万美元;而在此前的2014财年第一季度,亚马逊的净利润为1.08亿美元。
  而长期的亏损背后是亚马逊一直坚持的零利润方针。
  按照业内流传的说法,多年来始终在亏损和盈利的边缘波动,把每一分钱都花出去,使得亚马逊在过去10多年来基本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
  有报道称,亚马逊内部专门聘用了一些人,他们的职责就是确保亚马逊的净利润为零。
  事实上,亚马逊的发展轨迹被普遍解读为着眼于长期,敢于制定大胆的决策,通过投资来获取市场领导地位,通过保持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的状态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巨无霸。
  对此,贝索斯在上市之初的股东公开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些投资将收到回报,有些不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能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而业界的担忧是,电商业务高增长,为投资提供充沛动力,如果这一主血管出问题,亚马逊的经营模式将遭遇挑战,毕竟进入如此之多的业务领域会让亚马逊变得过&薄&。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在本周完成了IPO,投资人对这家企业的估值达到了215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亚马逊和eBay,甚至几乎达到了这两家企业估值之和。看看这个估值,在看看这家企业的规模,相信会有很多人感到惊讶。上一财年,阿里巴巴的营收为84.6亿美元,而亚马逊和eBay的营收分别为744.5亿美元和160.4亿美元。然而阿里巴巴的除了销售数字之外,他们还有着自己的优势。下面三张图片就能够告诉你投资人为何如此青睐阿里巴巴。1. 这家企业利润非常非常高。2. 这家企业成长速度飞快3. 中国的网购消费者总数已经超过美国,而且还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24小时报不停
在线教育哒哒英语宣布与papi酱达成深度合作伙伴
蓝港互动王峰:对于创业者,上市是更大的A轮融资
“车来了”与贵州当地政府合作,积累用户近100万
一下科技韩坤:直播行业可能有并购,更多的是死亡
贾跃亭称乐视电视不欠货款,手机欠供应商货款正尽力解决
百度地图与北欧四国达成合作,还宣布完成全球所有国家覆盖
华为将在东京设立尖端技术研发基地
e袋洗完成B+轮融资,立白集团领投
阿里影业投资和和影业,持股30%成第二大股东
旧版优步APP昨日下线,支付宝解绑与否均不影响账户安全
支付宝新功能“圈子”引热议,官方回应称违规内容将删除
苹果10亿美元爱尔兰数据中心计划被迫延期
Q3利润2亿美元,华为超三星成最赚钱安卓手机
旧版Uber全面停止服务
支付宝悄然上线圈子社交功能 部分用户上传大尺度“写真”
俄罗斯已在研发杀人机器人, 6千米外即可射杀人类
科学家发明可弯曲的超级电池:充电几秒钟,通话一礼拜
苹果获得新专利:iPhone 8是否会变成翻盖手机?
网联平台拟于明年3月31日上线 央行或入股  本文来源于:创业头条 作者:Topal  在上一节的最后,我请大家一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它们谁更像是互联网企业,它们与亚马逊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还说,如果谁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么,他就已经掌握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区别的真谛了。一周过去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确实还有几个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是,都没有涉及问题的实质。那么,上面这个问题究竟想说明什么?这是我们在本节要探讨的主题。  2014年,阿里巴巴盈利55亿美元,而亚马逊净亏损2.41亿美元,到了2015年,阿里巴巴净利润为68亿美元,亚马逊净利润为5.96 亿美元。可是,这期间它们的市值表现就很怪异了,阿里巴巴市值从日最高的2937.1亿美元,跌落到目前(日)的1814.90美元,而亚马逊呢?从201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的市值1438亿美元,上涨到目前的2707.99亿美元,市值暴涨接近100%。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因素造成两家公司的价值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见到有说服力的解释。  而在笔者看来,这个谜底并不复杂,阿里巴巴2014年9月上市,经过2015年这一年时间,海外资本市场终于看明白了,阿里巴巴不是互联网企业,不是“用户价值模式”,不是无限价值模式,而是传统企业,是“客户价值模式”,是有限价值模式。而唯有它们的亚马逊,才是这个世界上硕果仅存的“用户价值模式”、无限价值模式。这个结论依据何在,我们下面就来一一揭秘。  上一节我们已经很清晰的给出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定义,所有传统企业都是“客户价值模式”,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是“用户价值模式”,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这几家企业的商业模式,究竟是“客户价值模式”,还是“用户价值模式”?要确定这一点,首先我们应该清楚,谁是它们的客户,谁是它们的用户,以淘宝为例,上面有两类人群,一类是淘宝卖家,另一类是淘宝买家,这个不用分析,大家都明白,淘宝卖家是淘宝的客户,淘宝的主要收入是由这些客户创造的,而淘宝买家呢,是淘宝的用户,可是,这些用户并没有给淘宝直接创造收入。  虽然如此,淘宝的卖家又是由于有了淘宝买家的存在,才能为淘宝创造收入,所以,淘宝之所以有客户给它创收,是因为淘宝拥有了大量用户,这样看起来,又似乎是“用户价值模式”。可是,如果我们用线下商圈的商业模式来对比一下,大家就不会纠结了。譬如,北京的王府井商圈,这里有大量人群来来往往,他们来这个商圈逛街、观光,也是免费的,相当于这个商圈的用户,而那些在这个商圈中开店的商家,无论他们的商铺是购买的、还是租赁的,都属于客户,商圈除了卖店铺、租店铺的收益之外,还有税收和其它相关的管理费,都要由商家来支付。而商家之所以愿意支付这笔费用,又是因为这个商圈有巨大的人流量(用户)。这样一比较就很清楚了,淘宝相当于一个这样的线上商圈,如果王府井商圈属于传统商业模式,淘宝将它搬到线上也任然确实属于传统企业、属于“客户价值模式”。而其他几家,基本都差不多,譬如京东,它首先是自己打造了一个像沃尔玛那样的线上大超市,接着围绕这个大超市,又打造了一个大商圈,与淘宝、天猫唯一的区别是自己经营了一个大超市。  如果上面的理解成立,那么,亚马逊不也同样如此吗?笔者又凭什么认为亚马逊是互联网企业呢?难道它们之间还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没错,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核心话题,亚马逊与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还的确有着根本的区别。在谈及这个根本区别时,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组数据。  这组数据组成的曲线,这是2011年到2016年亚马逊股票的上涨曲线,大家发现,一直表现得如同平原一般的亚马逊股价,从2015年初开始暴涨,形成了高高的山峰。人们都说,这个世界上,资本是最聪明的,它不用讲任何道理,只用数据来告诉人们它的选择。这个选择说明了什么?  在解释这个图表数据前,为了让大家好理解,我们先来定义两种典型的电子商务模式,一种是“客户价值模式”的电子商务,一种是“用户价值模式”的电子商务。什么是“客户价值模式”的电子商务呢,这种模式重点服务的对象是交了钱给我的人群,譬如,交钱给我的商户,交钱给我的客户,没有交钱给我的人,我就管不着了。以京东为例,买了我大超市商品的消费者,租了我线上平台的商户,这些都是我的客户,我的服务仅仅对这些客户负责。而“用户价值模式”的电子商务则不一样了,无论你交没交钱,你都是我的服务对象。虽然你并没有在我平台上购买过一分钱的商品,但是,只要你经常到这里浏览网页、查看商品,我的系统就会将你的行为数据收集起来,为你提供方方面面的贴心服务。譬如,系统发现你是一名女生,最近经常购买一些酸味食品,而且,没有按时购买纸巾,就会推测出你可能怀孕了,就会推送一些怀孕初期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以及适合孕妇使用的商品给你。或者,系统根据你浏览的药品、搜索的书籍,判断出你可能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会推荐你去参加某些癌症防治公益课程,而这个课程与我平台所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关系。用户为什么不买商品还愿意到这个平台上来逛逛,因为,它能享受到这些贴心的、有价值的服务。这就是典型的“用户价值模式”的电子商务,而亚马逊正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在发展。  亚马逊的CEO贝佐斯曾经自豪的宣称:“在我们的452个目标中,‘净收入’、‘毛利润’和‘运营利润’等字眼一次也没有出现过。”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亚马逊追求的是极致的用户体验,是完全不同于传统价值观的“用户价值模式”,而不是“客户价值模式”,否则,像收入、利润这样的硬指标是任何“客户价值模式”都无法回避的。亚马逊对用户模式的探索,可谓不遗余力,从最早期的亚马逊MP3,到后来的电子书Kindle,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亚马逊要在这些硬件上花这么大的精力。如果你明白了MP3和Kindle能够有很多免费音乐、免费电子书可以提供给用户,能够让更多用户即使不购物,也愿意上亚马逊淘音乐、淘电子书的话,你就不得不佩服贝佐斯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美国及西方的投资人对亚马逊这种电子商务模式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当阿里巴巴最初登陆美国纽交所时,大家以为又一个中国的亚马逊来了,加之对中国经济的看好,所以,阿里巴巴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热捧。可是,热潮过去后,西方资本市场一看,这阿里巴巴感情跟亚马逊不是一码事啊,阿里巴巴只是一个披着互联网模式外衣的传统企业,仍然是一个有限价值模式下的产物,于是,资本开始变脸了。即便这两年,阿里巴巴交出了成长不俗的财务报表,依然激发不了资本市场的兴趣。有比较才有鉴别,而这个时候,资本市场才发现,原来它们的亚马逊是这样珍贵,似乎是当今唯一能实现无限价值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于是,那些对阿里巴巴、唯品会(日,唯品会市值178.79亿美元,目前为61.47亿美元,跌去了几乎2/3)失望的资本,转头来追捧亚马逊,亚马逊业绩虽然没见多大改善,可是,市值几乎翻了一倍,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前面那张图表数据,为什么亚马逊股价在2015年初突然暴涨的根本原因。  8.webp.jpg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它们谁更像是互联网企业?如果一定要在这几家进行比较的话,京东模式和理念与亚马逊更相似,它对终端客户的体验更重视、服务更用心,所以,京东更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如果京东能真正明白它目前与亚马逊的差别何在,将目前的“客户价值模式”彻底转型为“用户价值模式”,未来超越亚马逊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目前的亚马逊还没有发展到我所说的理想“用户价值模式”阶段。如果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小米都不是真正的互联网企业,那么,中国还有哪些企业是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呢?腾讯的微信、QQ,百度,360,陌陌,阿里的UC浏览器、钉钉,都是典型的互联网企业。这一节到这里也该结束了,在结束之前,我们继续留下一个问题到下一节,这个问题是:Uber和滴滴打车的商业模式一样吗?它们是不是互联网企业?  关于”客户价值模式“和”用户价值模式“的探讨,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理解起来有一定的深度,我们会一步一步与大家交流。开始看不懂也没关系,多看两遍有些东西就会慢慢明白的。实在不明白,也没关系,欢迎你免费参加我们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每周六下午举办的”金榕树公开活动日“,你可以在这里提出你的质疑和不解,我们会亲自与你探讨和交流。  (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创业商机汇
10:23:00  本文来源于:创业头条 作者:Topal  在上一节的最后,我请大家一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它们谁更像是互联网企业,它们与亚马逊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还说,如果谁能回答出...  -----------------------  狗屁不懂就乱下结论,知道什么是大数据吗?知道你和你老婆同时看一个电影时为什么看到的广告都不一样吗?
  @创业商机汇
  按你的思路做投资决策,不知道会亏成什么样子。??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去亚马逊化:阿里IPO的美国故事--百度百家
去亚马逊化:阿里IPO的美国故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倾城之恋不过传说,即使是一场战争,甚至一个城市陷落,也无法成全这段爱情。阿里集团与香港交易所的爱情,已经到了落幕时分。花落人散两阑珊。
倾城之恋不过传说,即使是一场战争,甚至一个城市陷落,也无法成全这段爱情。阿里集团与香港交易所的爱情,已经到了落幕时分。花落人散两阑珊。
3月16日,阿里集团正是宣布启动赴美上市事宜,称“首次公开募股(IPO)地点确定为美国”,但未透露为纳斯达克还是纽约证券交易所。
阿里集团说:阿里集团上市的目的是使公司更加透明、国际化,进一步实现阿里巴巴的长期愿景和理想。阿里集团正式公告还称: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
随后阿里集团公关部通过电话向笔者确认了赴美上市消息。
过去一年阿里集团上市饱受关注。从去年开始,市场上就阿里集团上市地点及时机问题亦多有分析。此前市场亦预计阿里会在香港和美国二地选择其一。
阿里集团优选香港上市。此前,阿里集团已与港交所进行多轮谈判,但被市场视为能够为阿里集团在港上市铺路的“同股同权”咨询至今未能启动。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 3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法确认与阿里巴巴的谈判是否“破裂”。李小加指谈判均为在承诺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无法透露。
尽管阿里集团强调“确定赴美上市”,但阿里集团还是给市场留下了想象空间:赴美上市的宣传不过谈婚论嫁时的讨价还价,未来还有可能选择香港上市。
阿里集团留给市场的想象空间还不是止于此。阿里赴美上市的另一个问题是“我是谁”,阿里集团现在业务庞杂,与亚马逊的 B2C模式,易贝的C2C模式有相似之外,也有很大的不同,而美国投资者通常以“美国模式的中国版”对中国互联网估值。比如百度为“中国的谷歌”,否则将增加说服投资者的难度。
在马云看来,合伙人制度关系生死存亡,是“成为 102年的公司”的制度保障,是不容突破的底线。为此马云放弃了美丽的香港之恋,开始“美国故事”。
阿里估值分析
阿里集团IPO 项目的内部代号是“阿凡达”计划,消息人士透露:将由瑞银、摩根斯坦利承销。阿里IPO将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项目,大约融资180亿美元。对于其市值,不同的机构给出了亿美元之间的不同估值。
尽管业务模式、商业模式不尽相同,市场常拿亚马逊、ebay这两家公司与阿里集团进行对标分析,两家公司对于预估阿里集团市场有一定的能照意义。
根据阿里集团股东雅虎财报显示,阿里集团 2013年前三季度(Q1-Q3)营收约为 49亿美元,净利润约为22亿美元,净利润率接近 45%。2013 年全年亚马逊销售额为 744.5亿美元,亚马逊全年净利润为 2.74亿美元,净利润率约为3.7%。
3月17日,亚马逊( NASDAQ:AMZN)公司市值约为1716亿美元。
在整个2013财年,eBay的营收为160.47亿美元,较2012财年的140.72亿美元增长14%,财年净利润为28.56亿美元。3月17 日,eBay市值约为 738亿美元。
另一个不同之外是,与亚马逊、eBay相比,阿里集团无论营收、利润增长速度都远大于两家对标公司。雅虎财报显示,阿里营收增速接近超过65%,而eBay营收增速为12%,亚马逊营收增速也不过22%。
另一个衡量指标是GMV(总交易额),阿里集团最近一次公布 GMV的时候是2012年10月份,当时(仅计2012年前10个月)“淘宝 +天猫”GMV 过超过“易贝 +亚马逊”GMV 。2012年全年,仅淘宝GMV就超过万亿,天猫GMV超过2000亿元。
天猫内部最低目的是年增长度100%。以此预估,天猫商城2013年的交易额至少在4000亿元。仅2013年双11(光棍节),天猫商城的交易额即达到350亿元。淘宝增速保持在50%以上,以此预估,淘宝2013年GMV应超过1.5万亿元。
eBay最近财显示,2013年全年GMV为765亿美元,自营B2C电商的亚马逊的GMV即为营收,2013年全年为744.5亿美元,两者合计约为1500亿美元,不及阿里集团旗下淘宝一家公司。
阿里集团上市,马云身价是多少?如果阿里集团上市后市值接近亚马逊,即1716亿美元,马云在阿里集团中的持股约为7.4%,马云持有阿里集团股票价值约为127亿美元。
马云身价不止于,马云还在阿里集团旗下小微金融集团、菜鸟网络(与阿里集团一起称为阿里旗下三架马车)中持有更多股份,间接持有阿里集团投资的新浪微博等公司的股份。另外,马云还在华谊兄弟等上市公司持有股份。
美国投资者喜欢听故事,遗憾的是,阿里集团不是一个他们熟悉的故事。
阿里集团旗下主要业务包括三块,B2B、B2C 、C2C。B2B业务与亚马逊、eBay均不同;淘宝代表C2C业务与eBay有相似之处,但eBay是卖场模式,向卖家收店铺费,淘宝则是免费模式,通过淘宝直通车为代表的广告模式赢利;天猫与亚马逊同属 B2C模式,但天猫是平台型B2C,亚马逊是自营B2C,也不尽相同。
除了上述业务外,阿里集团还有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同样遥遥领先同业。
阿里接供的资料显示,旗下的云计算业务,拥有目前中国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商业云计算服务集群,大量的创新型公司和中小企业正在使用阿里云计算提供的全面解决方案;而超过 10亿件商品以及由此带来的海量交易所沉淀出来的基础数据,则使阿里巴巴集团成为中国最具数据应用场景的生态系统。
作为一个涵盖了中国电子商务所有业态的庞大生态集群,阿里巴巴集团在过去十余年间,从无到有的搭建出一个涵盖交易、支付、数据应用的生活场景,并促使接近一千万家中小企获得创业能力并以此定义了中国的商业形态。
目前的数据显示,上述平台直接或间接的解决了1500万人的就业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电子商务公司,因而其正在酝酿的上市个案亦将使资本市场考虑应该如何定义一个生态系统并给予合理价值。
阿里集团不是“中国版亚马逊”,阿里就是阿里,马云要给美国资本市场讲新故事了。
阿里模式在证明自己独特的模式成功的同时,亦要证明单纯的亚马逊、易贝模式在中国的不成功。在创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马云一直将当当、卓越(亚马逊中国)代表的B2C公司称为“搬箱子的互联网苦力”。
这一逻辑获得资本界的认同,则直接打击了一直以来被称为“中国亚马逊”的京东商城。1月30日,马年除夕夜,京东向美国证券交会提交了IPO申请,计划融资15亿美元。刘强东给资本市讲的故事是这样的,中国最大的B2C电商。京东商城招股书显示,京东商城2012年营收达413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营达4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
刘强东给资本市场讲的故事是“中国第一大B2C电商”,“中国的亚马逊”。目的很明显,请资本市场以亚马逊为参照给京东商城估值。
阿里集团还用数据向美国资本市场传递了另一个消息,京东商城与阿里集团的交易额相比,抵不上阿里集团的零头:去年双11当天,阿里集团实现交易额350亿元,单日交易量接近京东商城一年的交易量。另一个对比则是京东商城仍然亏损,阿里集团则已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博弈合伙人制度
阿里集团上市工作已启动超过一年,这一年的主题是关于合伙人制度的博弈。
3月16日晚,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电话采访中对记者表示,作为和腾讯、百度一样的中国最伟大的公司之一,阿里巴巴有可能做出伟大的事情,希望赴美上市能够取得成功,但同时也为香港感到自豪,因为香港坚持了法治社会的原则,坚持了对香港投资者的保护,没有为了短期的利益牺牲长期的原则。
赴美上市,并不是阿里集团最优先的选择。从去年初开始,阿里集团开始准备赴港上市。由于阿里集团坚持合伙人制度:上市公司发行 AB两种股票,管理层所持有股权与公开发售的股权有所区别,前者投票权比重要大于后者,以确保公司控制权不会旁落。合伙人制度的核心的“同股不同权”。
这一制度放在港交所,被认为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港交所坚持“同股同权”;这一制度放在美国,包括纳斯达克或者纽约,则是合法的,比如谷歌、Facebook等均采取这种方式,保证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利于公司坚持长期利益,而不为短期利益妥协。
从去年初开始,阿里集团与港交所围绕“合伙人制度”进行了数轮博弈。阿里集团选择赴美上市,说明了阿里集团与港交所围绕“合伙人制度”博弈未能取得预期进展。
去年9月10日,马云向员工发信,就“合伙人制度”正式宣布进行员工沟通。马云表达了对合伙人的坚持:“我们不在乎在哪里上市,但我们在乎我们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这种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
马云为什么坚持合伙人制试,甚至不惜延缓公司上市步伐?
阿里集团总参谋长曾鸣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合伙人制度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一旦创始人不在了,如何保持公司的文化永续发展。曾鸣说:“我们发现,很多公司,创始人不在了之后,公司的文化丧失,很快变得庸碌无为。”二是稳定的管理体系,不因内部分裂影响公司发展。
马云此前则表示:合伙人制度更利于公司坚持长期利益,不被资本市场绑定,不为短期利益放弃长期利益。
&广告插播:侯继勇的微信公众账号“iBroadcast”,长期关注信息产业,关注新技术下的新商业、新社会、新思想、新人类。欢迎关注!
阅读:661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阿里巴巴集团IPO,大家都说孙正义是最大赢家。在我看来,孙正义既是赢家,...
阅读:27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一言不合就开车,极客君怕把持不住啊……
中国电子报
中国电子报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凭什么上北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