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公司怎么样安荣基金怎有赎回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今年四只: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一尽管赎回甚至清盘是委外赎回大潮中的常态,但积极拥抱监管寻求转型的基金也为委外提供了另一个思路,开发顺应潮流适合客户产品的做法正成为越来越多的的共识。基金行业委外赎回效应正在进一步发酵:、清盘的情况不断增多。进入8月,委外产品到期高峰来临。获悉,尽管一些资管机构采取了多种方式挽留,比如补足当初销售承诺的收益,但很难真正留住客户,后者更愿意到期不续或者转投其他优势产品。基金清盘创新高在货币政策收紧、“”协同强监管等政策效应共振之下,银行体系过往充裕的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使得流向资管行业的委外业务随之收缩。委外资金一旦抽身,大额赎回效应下造就一堆迷你产品。据Wind资讯统计,495只(A、B、C等子份额分别统计)在二季度净赎回份额超过了自身规模的50%,其中的112只赎回比例超过90%,更有方正富邦鑫利宝等4只基金遭遇赎空,28只基金所剩份额不足1万份。如今在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6%。截至6月底,259只低于5000万元,占已披露二季报的4136只基金的比例约为6.26%。迷你基金数量增长的同时,清盘基金数量也在增多。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基金清盘的数量多达23只,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2016年全年22只清盘基金的总量,也创出了有史以来基金清盘数量最高的年份。其中,博时基金一家今年以来以四只基金清盘,摩根士丹利华鑫、、银华基金旗下各有两只基金清盘。第联系博时基金询问近期该公司旗下博时锦禄等三只缘何清盘,该公司回应以公告为准。8月1日,是博时锦禄纯债宣布清盘的日子。自日成立以来它只维系了约9个月“寿命”。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为,造成迷你化并清盘的始作俑者正是定制客户的资金出逃。截至6月末,博时锦禄纯债为1132.58万元,自5月5日以来至日出现了连续2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在二季度份额净赎回1.8901亿份至1115万份。3月1日,该基金单一定制客户持有份额为19999.9万份,到了6月30日份额降至1099.9万份,但仍是第一大持有者,持有份额占比98.64%。进入三季度,博时锦禄基金似乎再度发生较高比例的赎回迹象。7月25日,博时锦禄发生剧烈波动,单一交易日大跌3.5%。然而,这一交易日券种15国开01仅小幅波动(据二季报信息,15国开01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88.29%)。体量短期的剧烈下滑为8月初的清盘埋下了伏笔。分类来看,成为了基金清盘的高发地带,今年以来有14只基金相继清盘;其次7只,其中的5只为偏债基金;QDII基金清盘两只。华南一家大型公募人士对第一财经称,最近迷你基金清盘跟监管风向有重要关系。该人士称,近日收到监管指导意见: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总数超过10只,所申报产品都不再受理;同类型“迷你基金”数量超过3只,同类型产品也不再受理。二季报显示,截至6月末,在最近的清盘大户中,博时基金旗下有10只产品规模低于5000万,其中博时泰和、博时上证企债30、博时裕和、博时锦禄、博时聚享5只为型基金。在近期一口气清盘了博时锦禄等3只债券型基金后,博时基金旗下迷你基金数量低于10只,单一类型的低于3只,近期的债券型迷你基金数量仅有博时泰和、博时上证企债30ETF2只。除了博时基金外,截至6月末,海富通基金旗下9只基金资产净值少于5000万。在8月4日,该公司对旗下海富通双利的债券型基金进行了清盘。委外潮起潮落在基金行业,说起,市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天弘旗下不仅是中国也是。而说起扛起委外大旗的基金公司则当数基金,比如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瑞信、建设银行旗下的以及中国银行旗下的,过去一年多来接连推出百亿规模的定制型基金震慑业内。虽然在“一行三会”强监管的基调下,这些基金的股东方委外业务有所抑制;但鉴于这几家大行均是国有大行,各项指标一直以来名列行业前茅,显然受强监管的冲击并不大,这也为未来相关基金公司的委外业务提供了底气。据统计,二季度工银瑞信月均为7095.52亿元,位列第二,较第三名多出了近3000亿元的体量;反观一年前,工银瑞信刚刚挤进行业前三,仅为4500亿元。在委外繁荣时代,也有非银行系基金弯道超车,其表现甚至超越了银行系基金。比如,来自深圳的博时基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6年,在市场总共发行的1151只基金中,博时基金一家就发行了79只产品,首发募集总规模约508亿。截至2015年末,博时基金以1982亿的规模行业12位,而到今年二季度公募规模快速上升至3670.83亿元,一年半时间里规模接近翻番,排名行业第四。从来看,博时基金五有招商证券、、天津港集团、上海汇华实业、上海盛业,对应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9%、25%、6%、12%、6%。五大股东中没有银行、之类的委外大金主。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公告,公司副董事长张光华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副董事长等职务。其后不久,张光华加盟博时基金出任董事长职务。张光华的任职履历显示,除了招商银行的任职履历外,还担任过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广东发展银行行长以及永隆银行副董事长等与银行业务资源有重要关系的职务。这在业内看来,银行体系“强人”加盟正是成就博时崛起的一大重要因素,其表现甚至超过了同城的招商银行嫡系子公司。银行委外资金进入的平台多为产品,这也推高了相关基金公司非。来自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博时基金2017年二季度月均规模为2542.84亿元,排名行业第二。而在张光华上任不久的2015年末,博时基金仅为963.6亿元,行业排名13位。一年半时间,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的非增幅超过163%。“张总(张光华)是顶着招商银行副董事长的头衔空降博时的,他在银行系统人脉广。”深圳一家内部人士对如是说。然而,委外退潮对基金行业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一些委外业务大户也成了高比例赎回(包括到期不续)集中营。截至6月末,博时基金旗下23只基金(子份额分开统计)二季度赎回比例过半。博时现金收益B单季赎回规模高达90亿份;博时稳健回报A、博时双债增强A、博时聚润纯债、博时安誉18个月、博时安荣18个月赎回规模较大,分别净赎回20.15亿份、66.475亿份、19.98亿份、23.15亿份、20.91亿份。另一些委外产品大户同样遭遇了较大的赎回压力。旗下10只基金在二季度赎回比例超过50%,工银瑞信9只、15只、15只、21只、天弘基金15只、招商基金20只。退潮效应进一步显现种种迹象显示,委外赎回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2016年是委外业务的爆发之年,但真正的高潮期始于2016年8月。以数量衡量,前7个月月均发行数量约为50、60只,但到了8月份发行势头猛然提速,基金发行数量从7月份的59只骤增至123只,而8~12月期间平均每月有140只基金发行成立。江苏一家渠道负责人对第一财经称,在自身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该公司多数委外产品到期后不会考虑再续;少部分还在投向资管产品的,也会重点考察过往业绩和产品设计是否应景。上述内部人士续称,产品到期若业绩不达标,基金公司还想留住委外资金,大概率是要补足委外机构的“收益缺口”,如果退回管理费还不够,则有可能要自掏腰包。当然,碰到强势的委外金主,即便该补的都补了,它还是要走。江西一家城商行交易部人士对第一财经称,资管机构补给银行收益缺口并非是真金白银地掏出现金,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比如进行回购交易,券商资管通过回购交易将资金以低成本(比如3%年化收益)拆解给委外客户,后者又将融到的资金购买该券商指定的,高出3%的无风险收益就是委外金主获得的“收益缺口”。上海某券商固定收益负责人称,基金公司也可以通过回购交易或者购买等方式来进行类似交易,但前提是要通过监管穿透。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或者一些债券型基金在进行上述交易时必须分散配置,否则本身规模有限的单一产品大比例进行上述交易极有可能无法通过监管穿透这一关。这也意味着,腾挪的空间较大,它可以通过旗下多只产品以“分散配置”的方式进行上述交易,而小型基金公司本身规模有限,如果没有股东扶持则根本无法补足委外客户的收益缺口。上海一家非银行系中型公募基金人士对第一财经称,最近该公司都没发行过委外类型产品。“我公司主要的委外业务来源是城商行等中小型银行,受监管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定制基金壳资源的自发清盘一方面说明委外业务出现收缩之势,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泛滥的固定收益产品壳资源绝非委外金主的珍视品种。第一财经从上海、北京和广东多家基金公司处获悉,近期监管收紧了对于混合型基金的批复,多家基金公司上报的以为主的混合型基金都未被批复。而今,这类产品成为了委外金主的偏好之物。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华东区域总监谢军(化名)对第一财经称,随着的回暖,基金发行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如果偏股型基金在四大行发行,基本不用担心成立问题。“现在很多委外资金想定制打新产品,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壳。单一定制不到,拼单也难。”谢军表示,“如果现在批下来一只打新主题的混合型基金,起码要募集50亿以上。”在谢军看来,灵活配置基金做打新产品是最合适的,其仓位可在0~95%之间随意调节,行情好的时候加大底仓配置,反之则减少;有最低80%仓位限制,对于机构客户来说显然风险太高;债券型基金的话,大规模的打新贡献度不高,而债券也不景气,很难达到预期收益;小规模,可能还不符合6000网下申购的的门槛。回归资管本质尽管赎回甚至清盘是委外赎回大潮中的常态,但积极拥抱监管寻求转型的基金也为委外提供了另一个思路,开发顺应潮流适合客户产品的做法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的共识。“拥抱监管”的一个表现是,机构对委外的定义,有别于之前的,更多是“”或“券商资管产品”。这部分产品,由于公募基金等主动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强于银行,加上银行对成本的覆盖需求,并非是“走入末路”。Wind资讯统计便显示,截至目前中银丰实定期开放、中银丰和定期开放、光大尊盈半年等多只债基的有效认购户数皆为2户,且均不对个人开放,高度疑似委外定制基金。另外,也有多只疑似定制基金正在发行中。业内人士指出,委外是否赎回,还要看委人对如何看,在目前市场水平已经大幅调整,风险释放后,委托人赎回委外的动力已经减弱,实际影响或低于预期。从上看,委外赎回可能对中影响更大。“对于委外的未来,我们依然看好。委外的出现本身符合优势互补的市场规律,在监管的约束下,大量委托人回归理性后,委外会走向稳步健康发展。投研整体实力强、表现稳定优秀的资管机构将成为下一轮委外发展的受益者。”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张一格表示。“我们的一些委外客户一签都是签三年以上,考核都是以年为角度的,不会在乎一个月一定要做得怎么样,特别这是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资金,也不会说资金一紧就要走,或者短期跌一点就走,这也不会。总体而言,整个委外趋势肯定是收缩的。但是我们这边比较稳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大的和股份制银行。”另一家老牌公募投研人士也向第一财经透露。“委外金主都是很强势的,完不成自己的任务指标,其实说什么也是白扯。其实我们公司在委外属于母公司的量不到五成,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好。长期来讲,本质上还是看的能力。”某银行系公募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作为,市场大的起伏和变化并不会改变这个行业。哪怕出现这样大的波动,它的结果是什么?,但缩水的这部分资产谁来管理?还是。本质上看,做的是一个中间业务,如果能够做出一些特色和价值,在几经起落后,一些会慢慢被淘汰了,存活下来的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大。”一位北京负责人也表示。总体来看,委外业务大幅收缩的大背景下,委外资金变得挑剔,优秀的业绩以及合适的产品设计成为了它们的重要考量方向。洪磊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鼓励银行、保险等通过标准化服务参与活动。银行、保险等机构更为贴近、了解投资者。结合投资者需求,通过大类对进行二次选择,为投资者提供跨生命周期、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是这类机构投资者的重点发展方向,前景极为广阔。建议在《》框架下制定大类资产配置机构及产品的相关法规,通过功能监管,允许机构投资者申请大类资产配置牌照并核准其发行相关产品,为资本市场引入真正稳定的长期资金。《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二“高压监管”和“销售难”成为2017年的关键词。股债市场不如人意,热情显著下滑,另一方面,分级、保本、委外定制基金相继受到严监管,基金产品规模遭遇大幅缩水,公募市场呈现出基金迷你化趋势。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清除积压迷你基金产品成为基金公司工作重心,随着基金公司处置速度的加快,公募市场上迷你基金清盘潮逐渐袭来。迷你基金扎堆拟清盘7月18日,嘉实稳丰、农银汇理深证100以及融通新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同时下发召开提示性公告提议基金拟清盘,若多数投票通过,上述基金产品将正式步入清盘程序。据了解,农银汇理深证100指数增强型基金成立于日,成立时首募规模为4.14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仅剩下0.33亿元,沦为一只迷你基金产品。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和融通新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缩水至0.04亿元、0.05亿元。根据“生效后,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需按规定终止基金合同”一项条款要求,上述三只基金产品提议拟清盘。事实上,迷你基金拟清盘已经逐渐常态化,截至目前为止,市场上已有25例基金拟清盘案例。从清盘基金的产品类型来看,保本、分级、委外定制基金成为清盘的重灾区。清盘原因各异除了市场外部环境导致陷入冰点外,监管新规的陆续下发更是成为推动迷你基金加速清盘的重要原因。去年委外业务风靡整个公募市场,一度造成基金公司发行数量猛增。然而,在今年收缩委外投资、的强监管环境下,委外资金加速离场,壳资源价值大打折扣,逐渐沦为僵尸基金。如提议拟清盘的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基金份额减少23.25亿份,以至于规模不足5000万元清盘红线,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显示,该间净认购金额为2.002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205户。从2016年数据看,机构投资者占据总份额比例99.99%,从基金持有人、基金申赎情况看,该基金疑似为委外定制基金。类似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由于机构的撤资造成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海富通双利债券基金、华夏新锦福混合、华夏新锦安混合、融通新优选灵活配置均因为机构金主的资金撤回被迫清盘。此外,今年以来,、双双遭遇高压监管,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保本、分级基金规模出现大幅缩水,逐渐沦为陪跑。如中海安鑫宝1号保本混合、天弘鑫安宝保本混合、博时招财一号保本混合、新华阿里一号保本混合、创金聚财保本以及银华永益分级基金等均因为规模低于清盘线,触发清盘条款。“迷你基金占用市场资源,已成为困扰基金行业和基金公司的一大难题,随着分级、保本、委外定制基金的严监管,让本就积压严重的迷你基金市场雪上加霜,监管重压下预计会有更多的迷你基金实施清盘。”济安金信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迷你升级事实上,对于迷你基金的监管已然成为今年基金公司工作主旋律。为了防止盲目申报基金产品,扎堆追逐市场热点,今年6月,监管层对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根据新规要求,如果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只,将被暂停申报新基金;同类型“迷你基金”超过3只,也会被暂停申报同类型基金产品,监管新规的影响在公募市场上发酵,基金公司处理迷你基金的力度不断加大。此外,沪深交易所此前发布《上市规则(2017年征求意见稿)》,拟对交易所证的“终止上市”程序更为细化,要求分级基金基础份额和子份额持有人合计少于一定人数或者规模合计低于5500万份;以及除分级基金以外的其他基金持有人少于1000人的情况将触发“终止上市”程序,此举也成为加速迷你分级基金“去库存”的催化剂。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可统计今年完整基金份额变动情况的基金产品中,目前市场上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产品共有342只(A、C份额分开计算),1358只基金产品规模低于2亿元。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王晗链接:迷你分级转型成常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迷你分级基金清盘转型已成常态化。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目前存量的152只分级基金中,15只分级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沦为迷你基金,43只规模低于2亿元。其中,规模最小的一只分级基金为诺德深证300,规模仅为0.15亿元,此外,长盛同瑞指数分级基金、长盛同辉等权重指数分级基金规模分别为0.18亿元、0.26亿元。此前已有批量合同届满到期的分级基金实现转型,今年以来,除德邦德信中高企债分级申请产品转型外,国金分级基金也申请转型为国金数增强基金。如去年11月融通基金旗下两只分级基金,融通中证大农业分级基金、融通通福已相继完成转型,分别转型为融通中证大农业(LOF)和融通通福(LOF)。此外,汇添富互利分级债券基金、中欧纯债分级债券基金、银华永兴纯债分级债券基金、信达澳银稳定增利分级债券基金等在内的多只分级基金产品均在基金合同届满到期后,将产品转型为(LOF)。事实上,牛市中分级基金因净值与交易价格之间产生了折价、溢价等多种模式而备受投资者追捧,一度成为发行爆款,不过在2015年下半年极端行情中,分级基金B类产品纷纷下折,投资者因不了解个中情况而积极申购,造成大幅亏损。对此。监管层于2015年8月叫停了分级基金审批工作,发行火热的分级基金被“打入冷宫”,当时待批的近200只分级基金无一获批,上市的分级基金频频面临规模大幅缩水的尴尬,存量的10只未上市分级基金也纷纷转型或清盘。去年11月,沪深两市交易所正式发布《分级管理指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延续了此前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设立投资者门槛的要求,并预留5个月的过渡期,随着今年5月1日窗口的临近,分级基金加速转型或清盘。济安金信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分级基金这个夕阳类别加速暗淡的现实趋势已经无法挽回,分级基金更适合于连续大幅度上涨的市场行情,《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的下发符合市场风向趋势,也是规范基金产品类别发展的必然结果。《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三“高压监管”和“销售难”成为2017年公募基金市场的关键词。股债市场不如人意,投资者投资热情显著下滑,另一方面,分级、保本、委外定制基金相继受到严监管,基金产品规模遭遇大幅缩水,公募市场呈现出基金迷你化趋势。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清除积压迷你基金产品成为基金公司工作重心,随着基金公司处置速度的加快,公募市场上迷你基金清盘潮逐渐袭来。迷你基金扎堆拟清盘7月18日,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农银汇理深证100指数增强型基金以及融通新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同时下发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提示性公告提议基金拟清盘,若多数基金份额持票通过,上述基金产品将正式步入清盘程序。据了解,农银汇理深证100指数增强型基金成立于日,成立时首募规模为4.14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仅剩下0.33亿元,沦为一只迷你基金产品。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和融通新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缩水至0.04亿元、0.05亿元。根据“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人需按规定终止基金合同”一项条款要求,上述三只基金产品提议拟清盘。事实上,迷你基金拟清盘已经逐渐常态化,截至目前为止,市场上已有25例基金拟清盘案例。从清盘基金的产品类型来看,保本、分级、委外定制基金成为清盘的重灾区。清盘原因各异除了市场外部环境导致基金销售陷入冰点外,监管新规的陆续下发更是成为推动迷你基金加速清盘的重要原因。去年委外业务风靡整个公募市场,一度造成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数量猛增。然而,在今年收缩委外投资、去杠杆的强监管环境下,委外资金加速离场,壳资源价值大打折扣,逐渐沦为僵尸基金。如提议拟清盘的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基金份额减少23.25亿份,以至于规模不足5000万元清盘红线,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显示,该期间净认购金额为2.002亿元,有效认购户数为205户。从2016年年报数据看,机构投资者占据总份额比例99.99%,从基金持有人、基金申赎情况看,该基金疑似为委外定制基金。类似嘉实稳丰纯债债券型基金,由于机构的撤资造成存量资金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海富通双利债券基金、华夏新锦福混合、华夏新锦安混合、融通新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均因为机构金主的资金撤回被迫清盘。此外,今年以来,分级基金、保双双遭遇高压监管,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保本、分级基金规模出现大幅缩水,逐渐沦为陪跑。如中海安鑫宝1号保本混合、天弘鑫安宝保本混合、博时招财一号大数据保本混合、新华阿里一号保本混合、创金合信聚财保本以及银华永益分级基金等均因为规模低于清盘线,触发清盘条款。“迷你基金占用市场资源,已成为困扰基金行业和基金公司的一大难题,随着分级、保本、委外定制基金的严监管,让本就积压严重的迷你基金市场雪上加霜,监管重压下预计会有更多的迷你基金实施清盘。”济安金信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迷你基金监管升级事实上,对于迷你基金的监管已然成为今年基金公司工作主旋律。为了防止盲目申报基金产品,扎堆追逐市场热点,今年6月,监管层对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根据新规要求,如果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只,将被暂停申报新基金;同类型“迷你基金”超过3只,也会被暂停申报同类型基金产品,监管新规的影响在公募市场上发酵,基金公司处理迷你基金的力度不断加大。此外,沪深交易所此前发布《规则(2017年征求意见稿)》,拟对交易所证券“终止上市”程序更为细化,要求分级基金基础份额和子份额持有人合计少于一定人数或者规模合计低于5500万份;以及除分级基金以外的其他基金持有人少于1000人的情况将触发“终止上市”程序,此举也成为加速迷你分级基金“去库存”的催化剂。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可统计今年完整基金份额变动情况的基金产品中,目前市场上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产品共有342只(A、C份额分开计算),1358只基金产品规模低于2亿元。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王晗链接:迷你分级转型成常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迷你分级基金清盘转型已成常态化。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目前存量的152只分级基金中,15只分级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沦为迷你基金,43只规模低于2亿元。其中,规模最小的一只分级基金为诺德深证300指数分级基金,规模仅为0.15亿元,此外,长盛同瑞指数分级基金、长盛同辉等权重指数分级基金规模分别为0.18亿元、0.26亿元。此前已有批量合同届满到期的分级基金实现转型,今年以来,除德邦德信中高企债分级申请产品转型外,国金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也申请转型为国金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如去年11月融通基金旗下两只分级基金,融通中证大农业分级基金、融通通福分级债券基金已相继完成转型,分别转型为融通中证大农业指数证券(LOF)和融通通福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此外,汇添富互利分级债券基金、中欧纯债分级债券基金、银华永兴纯债分级债券基金、信达澳银稳定增利分级债券基金等在内的多只分级基金产品均在基金合同届满到期后,将产品转型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事实上,牛市中分级基金因净值与交易价格之间产生了折价、溢价等多种套利模式而备受投资者追捧,一度成为发行爆款,不过在2015年下半年极端行情中,分级基金B类产品纷纷下折,投资者因不了解个中情况而积极申购,造成大幅亏损。对此。监管层于2015年8月叫停了分级基金审批工作,发行火热的分级基金被“打入冷宫”,当时待批的近200只分级基金无一获批,上市的分级基金频频面临规模大幅缩水的尴尬,存量的10只未上市分级基金也纷纷转型或清盘。去年11月,沪深两市交易所正式发布《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延续了此前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设立投资者30门槛的要求,并预留5个月的过渡期,随着今年5月1日新股窗口的临近,分级基金加速转型或清盘。济安金信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分级基金这个夕阳类别加速暗淡的现实趋势已经无法挽回,分级基金更适合于连续大幅度上涨的市场行情,《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的下发符合市场风向趋势,也是规范基金产品类别发展的必然结果。《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四近期,业内传出某大行大额赎回委外产品,其它银行也有赎回,委外业务的缩水已成趋势,对基金公司的影响较大。银行受累考核大举赎回委外产品近期,多方渠道都流传称某大行在一周内分批赎回多只委外产品,并且,该银行不仅赎回了基金公司的几只产品,也赎回了委托给其它机构管理的产品。基金君向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询问,得到的反馈是公募遭到的赎回有限,主要赎回的是基金专户及券商资管产品。又一出“债市惊魂”?直观的表现在于昨日晚间,鹏华弘达A单位净值暴涨98.1%,而从2016年年报中可以发现,该基金A类份额的机构持有人占比接近100%,个人投资者仅持有5.77万份,占比不足0.01%。 可见,净值暴涨的最大推手正是机构投资者的赎回。近期发生大额赎回的并不仅是这一只,还有一些基金单日净值涨幅超过10%,且大多为偏债混合型产品。基金君发现,一些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近期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赎回,而这依然归因于MPA的持续影响。 一家城商行业务部人士坦言,“MPA的考核相当严格,对于不少银行来说,表外纳入监管意味着一些业务需要遭到清理,此时回笼资金或许才能应对突发情况。”在该人士看来,的去杠杆依然没有结束,“银行的重心本就不在委外上,撤回委外的部分可以更好地投入其他业务。”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年初不少委外产品到期时其实有过一波调整,但幅度并不大,银行只是将一些去年业绩未达产品进行了重新投放,随着银行流动性的逐渐紧张,调整的力度越来越大,“城商行近期资金较紧,而回笼委外资金是最快也是最效率的举动。”基金公司应对委外赎回对部分委外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来说,银行的举动固然在情理之中,但带来的影响确实不小。“我们最近从处的反馈来看,下半年股东给予的委外资金规模将出现下滑,短期来看,超过10亿元,股东都要经过反复斟酌。”一家小人士对基金君坦言。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当初谈的时候虽然也考虑过机构撤出带来的影响,不过,事到临头,还是有点手足无措,只能将银行资金拱手让出去。”另外,华南一家大型人士也表示,公司原本去库存已经将发行完毕,近期本打算转向发行权益类产品,但而对银行委外赎回,公司目前各部门重心都开始转向持续营销。“虽然委外产品都是机构私人订制的,在银行大规模撤出后,订制产品剩下的规模对于运营来说反而变成了累赘,如果大批次清盘,又会对公司本身造成影响,只能先进行持续营销,看能否将规模做起来。”他说。随着银行持续赎回,未来基金迷你化的现象也会越发频繁,如何保证机构退出后的运作是现阶段基金公司对于委外产品首要考虑的问题,毕竟规模缩水已经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五年中,部分开始面临压力。6月27日,一位华南的基金人士告诉记者:“昨天我们有一只了几十亿,另一只十几亿,还有一只定开债基金正值开放期,也赎回了一个亿。”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也告诉记者,由于债券型基金今年业绩不太理想,公司的几只债券型基金面临压力。不过,有人辞官归故里,也有人星夜赶科场。最近百亿委外的定制基金重现江湖,在一周内分别有一只100亿和60亿规模的委外定制发起式基金成立。对此,有银行人士表示,银行近期确实在赎回部分委外基金,但同时也在继续做委外,不过,现在银行选择委外机构的标准是“看,看业绩,还要考虑合作关系——跟银行的综合收益有关”。流动性的压力6月底,市场流动性难言宽松。事实上,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要面临MPA(宏观审慎体系)2017年年中考核。为应对考核要求,各家银行正回笼流动性资金。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赎回的主要是货币基金和一些开放式、没达到收益的基金。”而此时,正值快速上涨。6月27日,最大的七日年化收益为4.10%,6月份,余额宝的最高年化收益达到4.16%。余额宝的收益率飙升到了近两年来的新高点。6月27日,在Wind资讯有统计的728只货币基金(A/B/C等份额分别统计)中,平均7日达到4.1647%,收益率最高的嘉合货币B,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6.895%。上述华南的基金人士表示,目前委外资金开始有意向赎回货币基金,原因是银行面临年中大考。另一位基金业人士也告诉记者,“今年规模增长比较快的货币基金,可能赎回量也会相对比较大。”事实上,委外可以让货币基金规模迅速做大,但当机构出现变化时,也可能给货币基金带来。据记者了解,年中委外的预期收益率正在上升。6月27日,一位银行人士表示,该行现在委外要求的收益在5.5%左右。而另一家银行人士也表示,“我们委外要求的收益率在5%以上,因为回来也要5%了。”而此前,5月份时,银行委外要求的收益大致为4%-4.5%,最低为3.8%。那么,委外基金是否能达到银行的要求呢?以委外投资最大的债券型基金来看,Wind数据显示,最近的平均收益为1.3786%。在有数据可查的1001只债券型基金中,仅有88只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占比不到一成。事实上,正是由于债券型不理想,达不到委外的要求,部分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开始面临压力。6月27日,一只债券型基金公告,将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会议将审议终止基金合同。据记者了解,该基金为委外基金。也有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该公司的部分基金由于业绩达不到预期收益,所以多只债券型基金遭机构赎回,或不再续期。这并非个别现象,Wind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1只基金清盘,其中仅二季度以来,就有20只基金清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10只为债券型基金。基金清盘现象还在继续,上述基金业人士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债券市场持续震荡,并伴随基金监管的趋严,市场弱势等因素的影响,行业产品清盘速度明显加快。新委外瞄准业绩不过,当部分委外资金考虑从货基和债基离开时,也有委外资金在加紧布局。有基金业人士表示,目前看的后市,现在债基前景好转,机构不会再大量。上述基金业人士说,银行委外资金确实在收缩,部分拆借来空转套利的委外资金到期不能再续做,但是银行自有资金还会继续做委外。不过,如今银行对委外机构的选择更加严格。一位介绍,银行近期委外资金选择的,主要看的是基金过去的业绩,只选业绩好的。而一家城商行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有的委外产品现在受监管限制做不了,有的委外产品因为业绩不好被迫赎回。但符合监管要求的委外产品还在做,现在该行选择委外机构的标准是“看评级,看业绩,还要考虑关系——跟银行的综合收益有关”。事实上,最近百亿定制基金再现江湖,在最近一周内分别有一只100亿和60亿规模的疑似委外定制发起式基金成立。它们的认购户数仅为2户。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只基金都是银行系基金。前述基金业人士表示,由于此类发起式基金,基金公司要跟投1000万,许多基金公司资金紧张,只有银行系基金公司才会大量发行这类定制性的发起式基金。所以未来大量的基金公司的委外产品将会采取专户产品形式,而不是公募。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原标题:二季末委外生态调查:新委外瞄准业绩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执行获取文章信息函数 var aid = '1430072';《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六在最新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里,华福基金一口气上报了5只疑似委外定制的债券型基金,期限最长达7年,目前已获证监会受理。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以来基金委外业务发展迅猛,机构定制型产品频现,但期限一般以1~3年居多,此次出现的7年期产品还属首例。随着愈演愈烈,万亿规模的银行委外资金为公募基金带来一幅新的发展图景。但在委外业务的竞技场上,并非所有公募都能获得垂青。一些基金公司或靠自身优势提前布局, 或靠股东资源,借助委外业务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银行委外基金 期限长达7年记者注意到,在证监会最新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里,华福基金一口气上报了5只疑似委外定制的债券型基金,期限最长达7年,目前已获得证监会受理。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以来基金委外业务发展迅猛,机构定制型产品频现,但期限一般以1~3年居多,此次出现的7年期产品还属首例。华福基金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以上申报基金确属银行委外的定制产品,出现这么长期限的定制产品我们也比较意外,但很早之前就在筹划准备了,跟理财新规无关,客户主要还是出于的需求。虽然今年以来委外基金成风,但此前委外产品基本还是以3年内的纯债和定开债基金为主。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上半年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发行了一只规模300亿、封闭3年的机构定制基金已经是十分罕见了。之后,也推出了一只封闭5年期的产品,但没想到还有7年期的,这的确比较令人意外。某大型银行系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行投放如此长时间的理财,或有两种可能:一是银行有一些长线资金,考虑到目前一直往下走,所以想时间放长一点,提前锁定收益;二是银行和基金公司关系比较好,双方进行了一些条件合作,互惠互助。无论属于哪种情况,这些资金对基金公司而言都是一张长期饭票。委外产品3年期的已经很长了,没想到还有5到7年的,这说明银行资金量很充沛。济安金信副总经理、主任王群航如此评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认为,银行委外资金规模很大,未来这种期限较长的委外产品是否会越来越多目前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委外业务将有望成为一种趋势。银行资金有很大的理财需求,而今年以来资产配置荒严重,理财新规又限制了银行资金对的投资,加之大量非标到期,这些钱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去向。从基金公司角度看,今年纯粹的公开发行几乎卖不动,尤其是权益类产品。在基金销售陷入冰点时,一些零售渠道还要额外征收至少50%的尾佣,这让基金公司苦不堪言。这时银行委外资金和基金公司诉求刚好契合,机构委外也出现爆发式增长。他指出,银行委外资类收益一般要求在4.7%~5%左右,虽然今年这也不好做,但也有基金还是非常愿意接单。大公募和银行系基金或成最幸福基金在基金委外业务迅猛发展之际,一些有相关优势的基金公司也趁势发力,崛起势头强劲。记者梳理发现,一类是像博时、嘉实等做得较好、资产管理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是银行委外资金的宠儿;另一类是银行系基金,在基金公开发行弱市的环境下,借助委外热潮逆市崛起。这从委外资金主导的纯债基金中或可窥探一二。据统计,截至8月5日,在今年发行的477只基金中,中有154只,期限多为1年~18个月,在该发行总规模前10的基金公司中,银行系基金占据了六成。其中,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规模最大,合计468.76亿元,招商、建信、上银等基金公司则紧随其后。从基金只数上来说(A、B、C分开算),年内博时基金发行此类数量最多,达到32只。从认购户数和认购金额上分析,疑似机构定制产品居多。此外,招商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兴业基金等公司发行只数也较多,分别为10只、6只、6只。一些公司借助委外业务迅速扩张。以兴业基金为例,2014年年底,该公司规模为143.77亿元,产品仅有2只。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相继推出十几只债券型基金,特征均为庞大的认购金额对应200多户的认购户数,其中一部分投资者还是基金公司内部员工。截至2016年年中,兴业基金公募规模已达970.97亿元,跻身前20名,旗下基金数量也扩充到30只。此外,上银基金、浦银安盛基金等公司上半年也有较多的委外资金涌入。上市公司南京高科半年报显示,其子公司上半年业绩增幅较大。根据南京高科披露的财务信息,鑫元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同比大增60%;上半年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2倍,净利润增幅远超收入增速。据了解,鑫元鑫沅资管上半年的资管规模达到3566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在基金销售举步维艰之际,银行输血对不言而喻。这对相关基金公司来说,意味靠抱大腿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也将改变现有的公募基金生态,在行业寒冬,银行系公司仍然可以活得很滋润。对于大量银行委外资金涌入,也有部分基金业内人士表示担忧。目前大银行就那么几家,万一市场有个风吹草动,这些资金会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一则可能影响市场稳定,二来会影响市场原有投资者利益。从行业来说,对于这些委外资金还需保持警惕。王群航表示。【延伸】专户规模连续高增长 银行委外资金成主要推手作者:王瑞 来源: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尽管今年上半年波动剧烈, 但是,基金公司非公募资产管理规模又创新高。数据显示,不少公司的专户规模已经远远超过规模,为公司贡献了不少利润,而这又要感谢银行委外资金的汹涌而至。基金业协会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基金公司非规模为54123.12亿元,较一季度增长20.27%。无论是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还是,资产规模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专户管理规模前20名中,建信基金二季度猛增3626亿元,以5891亿元位列第一。中银基金、华夏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分别以3173亿元、3015亿元、2219亿元、1780亿元排名第二至五名。排名前20的中,几大银行系基金统统在列,成为专户中的大户。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银行委外资金成了专户规模增加的主要来源。专户成委外主要出口以往银行投的都是非标,比如城投、房地产,现在由于收紧,把非标向标准化转,而银行自身的投资能力不强,部分城商行甚至没有自己的门。所以,上半年银行委外的需求最强烈。一位市场人士表示,随着利率的下行、资产荒的持续,银行委外资金,无论是还是自营,资产配置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少银行纷纷转向委外。据记者了解,银行委外资金包括自营资金和。大行、股份行多通过、基金通道、券商资管的形式进行产品合作。大行的委外以理财资金为主,股份行二者相当,地方行以自营为主,总体委外规模在万亿元左右。业内人士透露,投资基金专户的多为银行理财资金。一般情况下,银行委外资金不愿参与公募基金产品,因为委外资金多需要的是定期确定收益,公募基金产品则因为估值方法净值有波动,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对于机构来说,要求呈现特殊化,更青睐定制专户的形式,公募不能满足其个性需求。据记者了解,目前也有部分委外资金,但规模相对较小。有人士表示,有专门的投资部,有自己的标准和筛选公募基金的方法,限也很长,一般不采用专户模式。非银行系抢食委外蛋糕规模数据显示,上半年非银行系的基金公司专户规模也颇为壮观。银行委外资金一般会用自己的子公司做通道,但是资金太多了,我们这边有着更好的服务和灵活的机制,公募的产品线也全,银行委外资金已经占我们专户规模的50%以上。一位非银行系的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实行的是事业部制,销售团队可以分得管理费、申购赎回费的20%,其中个人可分得一半,这个激励机制还蛮不错的。该人士透露,专户的委外资金以五大行为主,其次是规模大的城商行,再次是地方银行。大行有个委外的白名单,是统一准入标准,小行需要基金公司一家一家跑。银行的资金普遍比较大,一单基本在2亿元以上。从产品种类看,一些大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专户的产品线非常齐全。某大型银行系基金人士表示,从管理计划的委托人情况来看,各类机构委托不断增加。从管理计划的和范围来看,该公司有行业内品种最全、标的最丰富的产品线:既有传统的流动性资产管理、保本策略配置型等品种,还有涉及海外市场优先股、、挂钩型等新品种;既有平层管理的净值型产品,也有分级型锁定收益的产品;有主动投资的产品,也有被动。一家非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称,银行委外资金需求以固收类产品为主,例如债券和现金管理类,也有很大一部分投资定增产品,或者是定增产品的优先端,6%到8%。来源:中国基金报原标题:委外定制债基首现7年期 公募这下有了“长期饭票”《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七证券时报记者 陆慧婧基金市场分化还在加剧。一方面,新基金继续扩容,三季度新353只,募资规模超千亿;另一方面,几乎同等数量的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面临清盘。基金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产品共360只,迷你基金数前一季度增长约30%。今年以来,节节攀升,9月底达到11.14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在新纪录的背后,360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徘徊在清盘线之下。海通证券统计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在360只迷你基金中,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多达93只,占比25%,型43只;ETF、偏债债券、纯债债券中的迷你基金数量也都超过30只。迷你型基金中,有50只基金相比二季度末规模缩水超过9成,更有15只基金较二季度缩水99%。记者梳理发现,单一大机构资金撤离是导致此类基金规模突然缩水的主要原因。如今年3月成立的一只货币基金,二季度末规模44.57亿元,到了三季度末,基金仅剩78万元,基金半年报披露的持有人结构显示,一家机构持有该货币基金99.88%的份额。随着机构撤离,该货币基金已于10月17日清盘。值得注意的是,有6只迷你基金在三季度重回2亿元之上,华夏鼎实债券二季度末规模为2355万元,三季度增至15.05亿元,创金合信资源主题、华安深证300两只基金也分别由1640万、2831万增长至8.83亿元、7.92亿元。2016年委外资金大举进入基金市场,其后陆续撤出,叠加新规要求机构定制资金需采取发起式模式,一批定制基金或沦为迷你基金,或不愿转型而走向清盘。进入下半年,迷你基金数量大幅增加,基金公司加快旗下迷你基金关停并转步伐。上半年只有不到20只基金清盘,而7月份到9月份猛增到36只。10月份虽有接近10天假期,但宣布的基金仍多达13只,创单月新高。截至10月30日,年内清盘基金数量达到68只,超过过去3年数量总和——2016年有16只基金清盘,年合计清盘基金数量为35只。委外资金多进入债券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导致这两类基金成为清盘基金重灾区,今年以来清盘基金中,36只为债券基金。此外,也有5只保本基金因不满足保本期存续条件而进入清盘程序。记者发现,10月以来清盘的基金多为年内成立的次新基金,有4只基金成立不足半年就宣告清盘。《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八这是继2015年之后,公募行业掀起的又一波清盘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进入清盘期或公告清盘表决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越了2015年全年,仅7月一个月的数量就接近2016年全年的清盘数。这背后,监管趋严和市场不振的双重叠加成为最大诱因,而这一趋势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大概率将持续。相对于公募行业目前的体量而言,基金清盘仍是小概率事件。而越来越多的自我出清的发生,未必是件坏事。新的清盘潮加快处理迷你基金,正成为不少基金公司当前任务之一。8月1日,海富通双利债券发布了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宣布自日起进入清算程序,成为清盘大军的又一名成员。同日,博时锦禄纯债和国泰创利债券也发布了清盘公告,并分别于8月1日和8月15日起进入清算程序。而在此前一周,就有包括创金合信尊利纯债、海富通瑞益债券、广发新常态灵活配置、华夏鼎诚债券和融通通弘债券等5只基金宣布召开持有人大会对终止合同进行表决;此外,博时聚享纯债也因“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触发终止条款,自7月28日起进入清算程序。观察可见,公募基金清盘速度正在明显加快,尤其在7月份更是掀起了一阵清盘潮流。据基金公告信息统计,7月正式进入清盘期,或提示清盘风险和公告清盘表决的公募基金达到14只,成为有史以来清盘最为密集的月份。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向记者坦言,公司近期有多只基金即将清盘。其表示,“因为之前我们为机构客户的委外需求储备了不少壳资源,现在这些壳派不上用场了,如果继续运作对我们而言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清盘处理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所以我们近期一直在忙于处理基金清盘事宜。”早在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清盘的数量已经达到2016年全年18只基金的清盘数量,而7月以来这波集中清盘潮,则促使2017年以来基金清盘数量超越了2015年30只基金清盘的高峰。回溯公募基金清盘的历史,要追溯至2014年。彼时汇添富28天理财首尝螃蟹,成为国内16年来首个主动清盘的公募基金。随后的2015年,公募基金即迎来了首个清盘高潮。2015年上半年,基金保持了高速的发行节奏,产品数量猛增。伴随着6月中旬开始的暴跌行情和赎回潮,逐步开始面临规模过小的问题,大量规模不足2亿、1亿甚至5000万元的基金,直接走向了清盘的边缘。据统计,2015年全年至少有30只公募合同清算,清盘的基本覆盖了基金所有大类。此后的2016年,基金清盘的节奏有所减缓,直至今年才再度掀起高潮。且相较2015年而言,今年的清盘节奏更为猛烈,基金类型也更为集中化。出清背后与2015年不同,今年公募清盘潮发生的大背景,在于监管层对各类基金产品监管的不断强化。沪上一位指出,“2015年的清盘更多是由于产品业绩本身出现问题,今年当然也有这方面原因,例如债市的低迷导致很多债券基金遭遇赎回,但更深层次还在于政策层面带来的一些影响。”一方面,分级基金和保本基金遭遇强监管,规模大幅缩水,成为清盘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另一方面,定制刺激了委外赎回,大量机构定制产品规模从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直降至几千万甚至几百万元,从而成为清盘主力军。从7月以来公告进入清盘期或提示清盘风险、公告清盘表决的基金来看,多为去年以来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普遍有过机构高度控盘的情况,定制特征明显。而这些基金中,有数只基金在今年上半年遭遇过巨额赎回。以海富通双利债券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日,基金成立时规模为10.25亿元。其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出现过大额赎回的情况,今年一季度,该基金被赎回6000万份,缩水86.54%,二季度又被赎回近200万份,净资产规模再缩水21.2%。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规模仅剩703万元。这并非个案。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资产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达243只,约占基金总数的5.7%,且有多只基金位于5000万至6000万濒临清盘的区间。多位受访公募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基金清盘的高频率还将延续。这背后,除了基金公司为节省迷你基金运营成本以来,监管层对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公司限制申报新基金的规定,也使得基金公司不得不加快迷你基金的处理节奏。深圳一家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基金清盘是市场的自然出清行为,大家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但目前全市场共有几千只公募基金,而自2014年破冰至今清盘的基金数量还不到一百只,占比其实非常低,未来还将有更多不适应市场节奏的基金面临清盘。”(编辑:杨颖桦)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九这是继2015年之后,公募行业掀起的又一波清盘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进入清盘期或公告清盘表决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越了2015年全年,仅7月一个月的数量就接近2016年全年的清盘数。相对于公募行业目前的体量而言,基金清盘仍是小概率事件。而越来越多的自我出清发生,未必是件坏事。新的清盘潮加快处理迷你基金,正成为不少基金公司当前任务之一。8月1日,海富通双利债券发布了关于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宣布自日起进入清算程序,成为今年公募清盘大军的又一名成员。同日,博时锦禄纯债和国泰创利债券也发布了清盘公告,并分别于8月1日和8月15日起进入清算程序。在此前一周,就有包括创金合信尊利纯债、海富通瑞益债券、广发新常态灵活配置、华夏鼎诚债券和融通通弘债券等5只基金,宣布召开持有人大会对终止合同进行表决;此外,博时聚享纯债也因“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触发终止条款,自7月28日起进入清算程序。观察可见,公募基金清盘速度正在明显加快,尤其在7月份更是掀起了一阵清盘潮流。据基金公告信息统计,7月正式进入清盘期,或提示清盘风险和公告清盘表决的公募基金达到14只,成为有史以来清盘最为密集的月份。(function(c){var x,d,g,s='script',w=window,n=c.name||'PLISTA';try{x=w.frameEw=x?w.top:w;}catch(e){}if(x){d=w.document.createElement('div');d.setAttribute(c.dataMode,'plista_widget_'+c.widgets[0].name||c.widgets[0]);x.parentNode.insertBefore(d,x);}if(!w[n]){w[n]=c;g=w.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0];s=w.document.createElement(s);s.async=s.type='text/javascript';s.src=(w.location.protocol==='https:'?'https:':'http:')+'//static'+(c.origin?'-'+c.origin:'')+'.plista.com/async'+(c.name?'/'+c.name:'')+'.js';g.parentNode.insertBefore(s,g);}
"publickey": "5cd03db33cec612ec6ac1a79",
"name": "PLISTA_OUTSTREAM",
"origin": "cn",
"dataMode": "data-display",
"noCache": true,
"widgets": [
"outstream"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向记者坦言,公司近期有多只基金即将清盘。其表示,“因为之前我们为机构客户的委外需求储备了不少壳资源,现在这些壳派不上用场了,如果继续运作对我们而言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清盘处理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所以我们近期一直在忙于处理基金清盘事宜。”早在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清盘的数量已经达到2016全年18只基金的清盘数量,而7月以来这波集中清盘潮,则促使2017年以来基金清盘数量超越了2015年30只基金清盘的高峰。回溯公募基金清盘的历史,要追溯至2014年。彼时汇添富28天理财首尝螃蟹,成为国内基金业发展16年来首个主动清盘的公募基金。随后的2015年,公募基金即迎来了首个清盘高潮。2015年上半年,基金保持了高速的发行节奏,产品数量猛增。伴随着6月中旬开始的大跌行情和赎回潮,权益类基金逐步开始面临规模过小的问题,大量规模不足2亿元、1亿元甚至5000万元的基金,直接走向了清盘的边缘。据统计,2015全年至少有30只公募基金终止合同清算,清盘的基金类别基本覆盖了基金所有大类。此后的2016年,基金清盘的节奏有所减缓,直至今年才再度掀起高潮。且相较2015年而言,今年的清盘节奏更为猛烈,基金类型也更为集中化。出清背后与2015年不同,今年公募清盘潮发生的大背景,在于监管层对各类基金产品监管的不断强化。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指出,“2015年的清盘更多是由于产品业绩本身出现问题,今年当然也有这方面原因,例如债市的低迷导致很多债券基金遭遇赎回,但更深层次还在于政策层面带来的一些影响。”一方面,分级基金和保本基金监管趋严,规模大幅缩水,成为清盘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另一方面,定制基金新规刺激了委外赎回,大量机构定制产品规模从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直降至几千万甚至几百万元,从而成为清盘主力军。从7月以来公告进入清盘期或提示清盘风险、公告清盘表决的基金来看,多为去年以来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普遍有过机构高度控盘的情况,定制特征明显。而这些基金中,有数只基金在今年上半年遭遇过巨额赎回。以海富通双利债券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日,基金成立时规模为10.25亿元。其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出现过大额赎回的情况,今年一季度,该基金被赎回6000万份,净资产缩水86.54%,二季度又被赎回近200万份,净资产规模再缩水21.2%。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规模仅剩703万元。这并非个案。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资产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达243只,约占基金总数的5.7%,且有多只基金位于5000万~6000万元濒临清盘的区间。多位受访公募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基金清盘的高频率还将延续。这背后,除了基金公司为节省迷你基金运营成本以来,监管层对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公司限制申报新基金的规定,也使得基金公司不得不加快迷你基金的处理节奏。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基金清盘是市场的自然出清行为,大家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但目前全市场共有几千只公募基金,而自2014年破冰至今清盘的基金数量还不到一百只,占比其实非常低,未来还将有更多不适应市场节奏的基金面临清盘。”《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 精选十这是继2015年之后,公募行业掀起的又一波清盘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进入清盘期或公告清盘表决的基金数量已经超越了2015年全年,仅7月一个月的数量就接近2016年全年的清盘数。相对于公募行业目前的体量而言,基金清盘仍是小概率事件。而越来越多的自我出清发生,未必是件坏事。新的清盘潮加快处理迷你基金,正成为不少基金公司当前任务之一。8月1日,海富通双利债券发布了关于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宣布自日起进入清算程序,成为今年公募清盘大军的又一名成员。同日,博时锦禄纯债和国泰创利债券也发布了清盘公告,并分别于8月1日和8月15日起进入清算程序。在此前一周,就有包括创金合信尊利纯债、海富通瑞益债券、广发新常态灵活配置、华夏鼎诚债券和融通通弘债券等5只基金,宣布召开持有人大会对终止合同进行表决;此外,博时聚享纯债也因“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触发终止条款,自7月28日起进入清算程序。观察可见,公募基金清盘速度正在明显加快,尤其在7月份更是掀起了一阵清盘潮流。据基金公告信息统计,7月正式进入清盘期,或提示清盘风险和公告清盘表决的公募基金达到14只,成为有史以来清盘最为密集的月份。(function(c){var x,d,g,s='script',w=window,n=c.name||'PLISTA';try{x=w.frameEw=x?w.top:w;}catch(e){}if(x){d=w.document.createElement('div');d.setAttribute(c.dataMode,'plista_widget_'+c.widgets[0].name||c.widgets[0]);x.parentNode.insertBefore(d,x);}if(!w[n]){w[n]=c;g=w.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0];s=w.document.createElement(s);s.async=s.type='text/javascript';s.src=(w.location.protocol==='https:'?'https:':'http:')+'//static'+(c.origin?'-'+c.origin:'')+'.plista.com/async'+(c.name?'/'+c.name:'')+'.js';g.parentNode.insertBefore(s,g);}
"publickey": "5cd03db33cec612ec6ac1a79",
"name": "PLISTA_OUTSTREAM",
"origin": "cn",
"dataMode": "data-display",
"noCache": true,
"widgets": [
"outstream"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向记者坦言,公司近期有多只基金即将清盘。其表示,“因为之前我们为机构客户的委外需求储备了不少壳资源,现在这些壳派不上用场了,如果继续运作对我们而言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清盘处理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所以我们近期一直在忙于处理基金清盘事宜。”早在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清盘的数量已经达到2016全年18只基金的清盘数量,而7月以来这波集中清盘潮,则促使2017年以来基金清盘数量超越了2015年30只基金清盘的高峰。回溯公募基金清盘的历史,要追溯至2014年。彼时汇添富28天理财首尝螃蟹,成为国内基金业发展16年来首个主动清盘的公募基金。随后的2015年,公募基金即迎来了首个清盘高潮。2015年上半年,基金保持了高速的发行节奏,产品数量猛增。伴随着6月中旬开始的大跌行情和赎回潮,权益类基金逐步开始面临规模过小的问题,大量规模不足2亿元、1亿元甚至5000万元的基金,直接走向了清盘的边缘。据统计,2015全年至少有30只公募基金终止合同清算,清盘的基金类别基本覆盖了基金所有大类。此后的2016年,基金清盘的节奏有所减缓,直至今年才再度掀起高潮。且相较2015年而言,今年的清盘节奏更为猛烈,基金类型也更为集中化。出清背后与2015年不同,今年公募清盘潮发生的大背景,在于监管层对各类基金产品监管的不断强化。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指出,“2015年的清盘更多是由于产品业绩本身出现问题,今年当然也有这方面原因,例如债市的低迷导致很多债券基金遭遇赎回,但更深层次还在于政策层面带来的一些影响。”一方面,分级基金和保本基金监管趋严,规模大幅缩水,成为清盘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另一方面,定制基金新规刺激了委外赎回,大量机构定制产品规模从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直降至几千万甚至几百万元,从而成为清盘主力军。从7月以来公告进入清盘期或提示清盘风险、公告清盘表决的基金来看,多为去年以来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普遍有过机构高度控盘的情况,定制特征明显。而这些基金中,有数只基金在今年上半年遭遇过巨额赎回。以海富通双利债券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日,基金成立时规模为10.25亿元。其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出现过大额赎回的情况,今年一季度,该基金被赎回6000万份,净资产缩水86.54%,二季度又被赎回近200万份,净资产规模再缩水21.2%。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规模仅剩703万元。这并非个案。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资产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达243只,约占基金总数的5.7%,且有多只基金位于5000万~6000万元濒临清盘的区间。多位受访公募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基金清盘的高频率还将延续。这背后,除了基金公司为节省迷你基金运营成本以来,监管层对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公司限制申报新基金的规定,也使得基金公司不得不加快迷你基金的处理节奏。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基金清盘是市场的自然出清行为,大家的接受度已经越来越高。但目前全市场共有几千只公募基金,而自2014年破冰至今清盘的基金数量还不到一百只,占比其实非常低,未来还将有更多不适应市场节奏的基金面临清盘。”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博时基金今年清盘四只基金:定制客户出逃 高比例赎回"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小骗的老母真好操
我们在选购短期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投入期限,资金用途,以及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来做出最终决定。只有通过这样层层的筛选,才会让你购买到更加靠谱的短期理财产品。现在监管都不让平台有风险保证金了,履约险应该是现在安全等级最高的了。就是保险公司和平台合作,给借款人买保险,保借款人能履约还钱。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有保费了呗。不过这个也不是一般平台能谈下来的,得是资产风控都非常好的平台才有可能做,不然谁都不还钱让保险公司赔保险公司又不傻。不过也要警惕有平台上假的履约险,要擦亮双眼。目前履约险我买过和信贷,XXXXX,米缸金融都还可以,合作的都是大公司。不过网贷有风险,不管是什么保证都要擦亮双眼比较好。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就是都是骗子。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时基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