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的海鑫钢铁李兆会现状到底是败家子还是行业寒冬的牺牲品

海鑫钢铁的李兆会到底是败家子还是行业寒冬的牺牲品?【海鑫集团传承败局 (完结篇)】 | 听 · 家族故事会
本期主播:冉伟
音频录制:洪旭 | 文:7叔
本期为干货篇
关于传承败局的思考
李兆会、车晓、三亿分手费
第四期:海鑫钢铁的李兆会到底是败家子还是行业寒冬的牺牲品?
我们用了三期为大家讲述了,钢铁巨人李海仓遭枪击骤然离世,二代李兆会接班14年终至企业破产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将从学术的角度进行剖析。
交接班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那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让企业价值在短时间内急剧下滑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创办人的离开。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创办人的身上凝聚了太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创办人的关系网、价值理念、领导风格、创造性以及变通能力等。这些无法估量,却对企业的经营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然而,无形资产的交接是非常困难的。成为家族传承的一大挑战。作为家族对企业的特殊贡献,无形资产决定了企业是否应该继续由家族来经营管理。
盘点这些无形资产,是传承规划的第一点。李氏集团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一点。据悉,李海仓本人,借势而为专注钢铁行业,有着老“晋商”一样的行事风格,经历创业艰辛,练就了一副八面玲珑而又温和坚韧的脾性,左右逢源却从不越界。单就政商关系一项,李兆会就和他的父亲有着很大的不同。
家业常青的挑战,还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来自创办人的家族,也可能来自行业、市场、或是更上层的制度因素。扫清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这些障碍时传承规划的第二点。
如何发掘经营事业的特殊优势,如何传承家族理念等无形资产,如何设计与分配股权,如何设置和执行统一家族意见的机制,如何培养接班人,如何激励职业经理人,如何设置董事会,这些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这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现实规划的三个方面:家族治理、股权设计、公司治理。这是家族企业管理的三大要务。
家族治理的目的在于希望家族能够达成共识,在同一的价值管下继续前进。一个家,要如何去做决定,这是家族治理的关键内容。如果是小家庭,隐形的规范就可以让大家达成一致。当家族人口不断增加,隐形的规范不再有约束力的时候,就需要依靠制度把隐形的规范制度化——把家族的行为规范以及决策手段等制度写成一部家族宪法,并成立家族委员会进行决策。
这在李兆会接班海鑫集团的2年后得到了验证。前面我们提到李兆会接班初期,为了辅助他的决策。海鑫集团成立了'总调度室',实行集体决策和集体领导,成员包括总经理李天虎和副董事长辛存海。而2004年,海鑫集团在钢铁实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再来说说股权设计。鉴于股权对于家族企业传承发展的重要作用,每一位家族企业家都应审视自己的家族股权,审视股权能不能够有利于企业的控制,能不能有利于激励参与企业的家族成员,并且帮助他们做决策。
能不能依照传统与规范,帮助每一位家庭成员实现他们的愿望;
能不能够整合意见,调和家族成员利益,并且帮助争议的解决;
能不能提成家族成员的收入;
能不能够平衡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的家族成员间的利益;
能不能促进家也传承,保留未来股权和推出的弹性;
能够兼顾企业的控制与成长的融资需求;
能不能够降低当前还有未来的税负,包括公司税和遗产税等。
为自己的企业,为自己的家庭规划以后的路线,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一旦有了规划,还必须要有长期的耕耘。在这里我们重申一遍,落实规划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要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家族治理、股权设计和公司治理。每一条路径的准备工作都来自这三个方面,不同的路径有不同的着重点。如何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这三个方面做好企业的传承规划,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当然,慧谷家族拥有众多国内顶尖专家和智囊团,专注于家族企业的传承和治理。如果您有需求,欢迎加入慧谷家族。我们有很多关于家族传承相关的产品服务于您和您的企业。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限制出境”,被看做是海鑫集团的一个结局还为时过早。
虽然媒体及大众多数对于李兆会的评价都是,败家子。
但也有人发现,父亲骤然离世,22岁仓促接班,居然没有被架空,一步步独揽大权。
更神奇的是,李兆会自掌管海鑫后,开始有意识地疏远政治,与地方官员不相往来。正是这一做法,让李兆会躲过山西官场大地震。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李兆会的未来会如何?
下一次又会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
慧谷家族将持续关注……
家族故事会
富过六代,一代澳门赌王何鸿燊的传奇人生(共七期)
、、、、、(6)、(7)
图 | 来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前山西首富、车晓前夫被限制出境,与一笔两亿欠款有关
今天有消息称,山西省前首富李兆会因不履行法院判决,已于近期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限制出境。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信息显示,日,李兆会实际控制的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公司(简称“海博鑫惠”)与光大银行签订《综合授信协议》,获得最高5.2亿元的授信额度。李兆会、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美锦集团”)等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随后,美锦公司代海博鑫惠向银行偿还本金2亿元及利息1622.83万元,本息共计2.16亿元。因海博鑫惠未承担还款义务,李兆会亦未承担担保责任,美锦公司遂发起诉讼,追讨欠款。
海博鑫惠实际控制人为李兆会,目前该公司已转移至李兆会妹妹李兆霞名下,其法人代表为张亚敏。张此前为海鑫集团副总经理,此次也一同被限制出境。
该案于日做出判决,支持了美锦公司的追讨权。判决海博鑫惠向原告美锦公司支付代偿本息合计款2.16亿元,李兆会承担四分之一连带清偿责任。彼时,海博鑫惠辩称,其自2014年初至今已停止业务,公司账户已被冻结,无力偿付贷款。
这笔欠款迟迟未果。12月1日,上海一中院下发执行裁定书表示,执行通知发出后,李兆会及其公司至今未予履行。此外,法院还查明,李兆会及海博鑫惠名下已无财产可供执行。随后,美锦公司向法院申请了此次“限制出境”的请求。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李兆会荣膺山西最年轻首富。2010年胡润百富排名,李兆会凭借100亿元的财富排在第85位。
李兆会被公众认知,还因为他与明星车晓的婚姻。2010年,29岁的李兆会迎娶影视明星车晓,两人婚礼场面极尽奢华,场面盛大。2012年,车晓和李兆会结束了为期一年零三个月的短暂婚姻,并被传出李兆会支付了高达3亿元的天价离婚费。对此,车晓通过微博发声明,澄清3亿传闻,她写道“你给我我都不知道怎么花”。
对于离婚,外界猜测聚少离多、性格不合是两人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车晓在微博里这样写道:“李先生是个内心纯良、有情有义、有里有面的人,对我很好,分开不因为任何人,只是性格不合、分期太多,分开后我们依旧是朋友、亲人般相互关怀着的。”但是有爆料称,两人离婚是因为李兆会结交了女演员程媛媛,更指其斥资几千万为女方争取到某影片的女一号。今年5月有爆料称,李兆会和程媛媛已结婚。
报道显示,李兆会为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之子。1987年李海仓白手起家创立焦化厂,后成立海鑫钢铁,历经十余年发展成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及最大的民营公司,其本人也担任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以1.95亿美元列第27位。
2003年1月,海鑫集团老板李海仓在山西闻喜县东镇集团办公室,被冯引亮用土枪杀害,接着“连位置都没移动”,冯开枪自杀身亡。时李海仓47岁。据事后调查,冯引亮是李海仓的童年伙伴,凶杀的直接原因是冯多次要把自己企业的地皮出售给海鑫集团,遭拒绝。
李海仓有兄弟6人,是他的小儿子李兆会接了班。当年22岁的李兆会在澳大利亚读书,匆匆回国救驾,成为海鑫钢铁的董事长。2003年10月公布的胡润百富榜上,李兆会以24亿元人民币列中国内地第19位。
接班后的第二年,李兆会便以近6亿元的价格收购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股份,以3.1%的持股比例成为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在民生银行完成股改后,海鑫实业共持有其1.8亿股,一度名列十大流通股股东第二位。这是李兆会迄今为止最为精明的投资,2009年,李兆会家族在“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排行39位,财富总额高达70亿人民币,其中很大部分得益于民生银行股票市值的大幅增加。
同年,李兆会的另一项投资是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冠科技(现名万向德农)21.5%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转让价款为5797万元。日,李兆会又将上述股权全部转给万向德农第一大股东万向三农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6587.50万元,因此获得收益790.5万元。
在A股市场最为火爆的2007年,李兆会抛售近1亿股民生银行,套现逾10亿元,接着又买入原南方证券持有的银华基金21%的股权。2008年,他增持民生人寿股份至15.43%。幸运的是,钢铁行业迅速从经济危机走了出来,2009年海鑫钢铁全面复产,扭亏为赢,暂时摆脱了“卖身”危机。
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海鑫钢铁以营收165.5亿位列184位,为山西省最大民营企业。
日,海鑫集团被迫全面停产。2015年,海鑫钢铁开始破产重组。
某网站财经人物栏目里的新闻列表,记载着这两年与李兆会有关的事。从2014年的《海鑫没落被指早有伏笔:李兆会热衷资本拖累发展》、《海鑫钢铁债主堵董事长家要债 李兆会古董抵押给史玉柱》、《建筑工人被海鑫钢铁逼上绝路 欲起诉李兆会作最后一搏》、《海鑫钢铁债权人反对破产重整 李兆会称不想清算》、《水皮:海鑫股份面临破产因李兆会接班造成》、《李兆会接班悲剧的六个泪点》,到2015年7月的《前山西首富李兆会涉嫌行贿百余官员 中纪委已介入调查》,可以说,他这两年几乎没什么好消息。
也是因此,李兆会沦为一些人口中的“败家子”。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李兆会当年从丧父剧痛中接过重担、在家族权斗中站稳脚跟,已经历了不可言说的艰难。有接触过李兆会的人认为:李兆会是一个很有“爆发力”的人,他的接班,与鲁冠球、茅理翔的儿子接班不一样,他们是在正常状态下接的班,享受着“扶上马,送一程”的优厚待遇。而李兆会是在非正常状态下突然接的班,什么准备都没有就上任了,继承的难度比鲁、茅之子大得多。更有观点认为,李兆会对钢铁行业有着敏锐的前瞻,是行业寒冬的牺牲品。
资料/腾讯财经、上海法院网
北青财迷到家所载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更多资讯信息之目的,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因无法与作者一一取得联系,故请作者与我们联系稿酬事宜;若作者不同意转载的,亦请尽快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转载]转——海鑫钢铁的李兆会到底是败家子还是行业寒冬的牺牲品?
连娶两位女明星,从百亿身家到银行老赖,37岁却有过山车般人生
14年间,李兆会从身价百亿的山西最年轻富豪,到债务缠身被法院限制出境。
同样是富二代,突然失去了开拓者的庇护,被推上台前,李兆会的人生比“王思聪”们坎坷很多。一些声音说他是“败家子”,指责他玩资本荒废“祖业”又不肯放权。
也有人说他“精明”,在家族内斗中,从傀儡角色到大权在握,做资本的本意是想赶在行业大跳水前撤退,只是玩砸了。不过也在钢铁寒冬之前金蝉脱壳保全了自家资产。
22岁那年,王思聪拿到了王健林给的第一桶金,开始涉足电竞、投资,几年后,5亿变40亿,王思聪成了最年轻的顶级投资人。
但是李兆会的22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仓促接手家业的富二代
那时他在澳洲留学,安逸的生活让他有了与年龄不符的肚腩,本来靠着父亲和家族这棵大树,他可以一边玩一边长大,再考虑继承家里的事业。
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让他措手不及。
2003年1月,海鑫钢铁公司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被枪杀,凶手当场自尽,李兆会作为李海仓唯一的儿子,紧急辍学回国,在悲痛和仓促中接管了海鑫。
海鑫钢铁集团那时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2002年销售收入达3.60亿美元,资产规模近40亿。李海仓白手起家,被称为民营钢铁大王,为人低调体恤贫弱,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所以当地人对他评价很高。2002年李海仓列《福布斯》中国富豪第27位。
但海鑫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海仓一人持股超过90%,家族内部关系复杂,这为后来海鑫集团的发展留下了隐患。李兆会没能像其他接班的富二代一样从容,不管他是否想做钢铁,也只能独自面对复杂的局面。他对着公司9000多名员工表态:“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
从傀儡到掌权
第一步是掌权,那时的海鑫钢铁实际掌权者是李兆会的五叔李天虎和创始元老辛存海。
李兆会利用两人的不和为契机,把李天虎的职务解除了。然后许诺每年300万的分红,将辛存海赶出了权力中心。大权在握后,李兆会通过与自己年龄差距小的六叔李文杰和妹妹李兆霞来帮忙管理公司。父亲去世的头两年里,李兆会恶补了有关钢铁行业的知识,相继拿下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明星工程。海鑫的产值也从李海仓时期的40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70多亿元,并在当年成为全国纳税民营企业的第一大户。
但李兆会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其实根本不想干钢铁。”
有所成绩后,他的精力就越来越不在钢铁行业上了,多数时间不在山西,去公司的次数少之又少,不得不由董事长出面谈客户的时候才去。
资本玩家娶女明星
像很多海归富二代一样,深知父辈做实业的辛苦,也深谙资本之道,李兆会更想愿意做投资。
所以海鑫平稳过度后,李兆会把手伸进了金融市场。抓住了2004年开始的牛市爆发,他先后入股民生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等,通过入股再减持的路径。前几年收益颇丰,2007年李兆会因持股民生银行身家飙升至85亿元,身家较2006年暴涨了112%。靠着投资收益,<font COLOR="#FF年李兆会以12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首富,2010年凭借100亿元的身家再次富登上胡润富豪榜。
这是李兆会最风光的几年,至今让大众记忆犹新的是一场轰动的婚礼。<font COLOR="#10年1月25日,李兆会迎娶影视明星车晓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东镇的百姓回忆道,当时,婚礼足足摆了500桌,整个东镇比过春节还热闹,海鑫钢铁近1万名员工,不需要随份子,而且每个人都发了500块钱。单是给员工发钱就花了500万,当然,这与日后的天价分手费相比就是小钱了。<font COLOR="#年零3个月后,车晓与李兆会离婚,据传车晓分得3亿元分手费,但是车晓否认有天价分手费的事。
巨头企业从停产到破产
也就是这时开始,李兆会的危机逐渐显现。海鑫钢铁是家族企业,管理上主要靠亲戚,六叔李文杰在2009年后淡出海鑫集团,转到汉中做起了矿产和房地产。妹妹李兆霞也不再管理公司财务,全家搬到上海,李兆会也长期在北京做投资理财业务,公司管理处于无人负责状态。
此时,钢铁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整个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2014年开始,海鑫钢铁的负面信息全面爆发: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拖欠工人工资、炼铁炉陆续停产……<font COLOR="#FF年9月海鑫钢铁获批破产,随后由建龙公司接手。
随后,行业形势又一次戏剧性的逆转了,供给侧改革全力推进,钢铁行业甚至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接手海鑫钢铁的建龙公司利润大增。
不过这些已经与李家无关了,此时的李兆会已经戴上了“败家子”的帽子,成了葬送家族企业,被法院限制出境的富豪。
聪明人还是牺牲品?
其实从另一面来看,是福是祸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当时面临资本寒冬,实业低迷,李兆会可能发现没有什么办法能阻止公司一步步下陷,于是他悄悄进行了保全家族资产的行动。
在钢铁巨头们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已经把海鑫掏空,没有像很多为了苦撑实业而倾家荡产的企业家一样下场凄惨,而是留下一个破产企业给银行,留下千万大军给政府。
虽然不像父辈一样有企业家的责任感,和政府关系疏离,但至少保全了自己,银行老赖的名头并不影响李家家族的生活。不做董事长的李兆会也能维持原来的生活,和车晓离婚后,他又娶了一位女明星程媛媛。
本应像其他富二代被“扶上马,送一程”,从容的认识国内政商环境,了解钢铁行业市场,接受接班人训练,但37岁的李兆会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人生,硬着头皮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后,终究还是没能让父辈的企业继续发扬光大。
到底是葬送家业的“败家子”还是行业寒冬的牺牲品,这个疑问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少帅败家:从125亿到零 李兆会名副其实的败家子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张友红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即便是,一个钢铁帝国倒下,一个资本帝国崛起,也挺好。可惜,现实的故事不是这个套路。
日凌晨,“东北王”张作霖遭遇“皇姑屯事件”,重伤不治身亡。13天后,岁的张学良从关内启程回奉天,继承东北军帅位。
这是中学生都要背诵的一段历史。也包括山西闻喜人李兆会。
日,“钢铁王”李海仓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遭枪杀身亡。他的身份还有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02年中国第27位富豪,山西海鑫钢铁董事长。28天后,22岁的李兆会继任海鑫钢铁董事长。
传奇里有一样的开始。
海鑫钢铁是李兆会的父亲李海仓一手创办的。靠四十万借款起家,李海仓把一个炼焦厂发展成一个钢铁集团。截止李海仓遇害,海鑫钢铁都在飞速发展,李海仓以每年一个分厂的速度扩张,成为山西最大的民营,全国第二大民营钢企。海鑫钢铁所在的闻喜县县委书记董鹏翔曾在干部会议上说:“你们每天的3个馒头,有两个就是李海仓给的。”
《中国企业家》2003年的一个报道中提到一个细节:很多人都证实过,很多次海鑫历尽艰辛完成一件大事,李海仓都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李兆会后来从饭店服务员手里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李海仓写满了自己的辛苦。他生前曾说过: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搞企业,不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累。
李海仓家中共6人,无姊妹。大哥李天仓是与他一起创业的四元老之一,曾经担任集团总经理,后退出。二哥是公司的大助理,主管海鑫的铁路运输和仓库,也属于公司的高级管理干部。老四最早给李海仓开车,后被提升为公司副总,负责公司纪检处的工作。五弟李天虎是李家的另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曾分配到电力局,1993年3月辞职进了海鑫,当了集团总经理。六弟李文杰,在国内读完大学后,去澳洲攻读市场营销专业,归国后回公司管销售。
李海仓没有留下遗嘱。
爷爷主导了继承事宜。李兆会的爷爷当时任县政协主席。在最后一次监事会上。爷爷表态,子承父业。
22岁的李兆会并不太愿意担起这么大个商业帝国。父亲留下的是占地3.6平方公里,下设三铁、海鑫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投资有限公司、海鑫轧钢有限公司、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鑫鑫公水泥有限公司等七个独立法人企业,共有14个分厂的商业帝国。
爷爷说了算。爷爷在家族里有绝对的权威。他做过大队书记,带领村子脱贫,直到李海仓去世,他还经营着一家一年有上千万利润的工厂。
李兆会曾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现在财富对我来说是种压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开饭,我一个决策失误,会砸掉许多人饭碗。这个压力对我太大了。”
这之前,他对父亲提到自己喜欢车,父亲说他回国后可以办个汽车制造厂。
继位后,有记者采访李兆会,22岁的他年轻气盛,措不及防,盯着记者,反问,“你处在我这个位置该怎么想?”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13天后才回到奉天,他的侄子后来回忆,“他从一个公子变成了一个大人。他心里有挣扎,家人都能感觉出来。”
一鼓作气,也或许是悲痛的力量。上位前两年,李兆会还把海鑫弄得不错。
据说,最开始他很努力,马不停蹄地出差,狂补钢铁知识,并且很快懂得了董事长的职责,“30%的时间站在决策者位置做决定,剩下70%时间会会朋友见见官员。”
2003年,海鑫钢铁资产总值达到50亿元,超过了父亲留下时的40亿元。2004年,海鑫钢铁资产总值达到70多亿元,成为当年中国民企中的第一纳税大户。
状态保持了两年,李兆会的注意力转变了。
2004年―2007年,李兆会在资本市场声名鹊起。他实验的第一单是民生银行。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并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
投资让李兆会有了成就感和区别于父亲的地位。这一年,李兆会被推上了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财富150亿,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
他在财富上取得了和父亲一样的地位:山西首富。但是财富数额远大于父亲留给自己的。
在这之后,李兆会在资本市场出手。
《新财富》了李兆会十几年里所有资本市场的战绩后发现:
“过去近十年间,李兆会不仅大举杀入民生银行(600016)、兴业证券(601377)、光大银行(601818)、山西证券(002500)等股票,入股民生人寿、银华基金等金融机构,还在二级市场小试牛刀,涉足新能泰山(000720)、万向德农(600371)、益民集团(600824)等股票的买卖。而仅民生银行(600016)、兴业证券(601377)两项股权投资,其获利就在30亿元以上。加总来看,其股权投资至今仍有超过40亿元浮盈。
民生银行、兴业证券两项股权投资,获利就在30亿元以上。其中李兆会在民生银行一只股票上,成本仅为6.1亿元,套现金额约32.13亿元,浮盈在26亿元。
李兆会有投资失败的案例。在中国铝业、中化国际、太钢不锈三者身上最极端的亏损总额应该不超过2.4亿元。不过总体而言,其在二级市场上的数次交易盈亏相当,无甚亮点。”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也挺好的。一个父亲留下的版图,一个自己开辟的版图。
1928年12月,少帅张学良“改旗易帜”,做了第一件和父亲版图下不一样的事情,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意味着,父亲曾经在北京建立的安国军政府没了,父亲留给他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称号也没了。不过,少帅获得了当时中华民国最高的礼遇。这是属于他的,不是父亲“东北王”张作霖的。
但是,故事远没有结束。
李兆会疯狂投资的十年,也是钢铁行业走完辉煌的十年。
行业产能过剩,加上2009年开始的钢铁行业国进民退,民营钢企的日子都不好过。即便是最会算账的民营钢企老将杜双华也险些在2009年的风潮里失去了日钢的控制权,同时,企业利润逐年降低。
有统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从2004年的8.39%下降到2013年的0.48%,与此同时,全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则从48.27%上升到如今的65.94%。
李兆会应付海鑫钢铁的状况也一团糟。
管理上,一片混乱。李兆会赶走了叔叔李天虎,也赶走了创业元老辛存海。请来小叔叔李文杰。李文杰2009年曾经豪言,2009年海鑫将营业额暴增300亿。后来不了了之。后来,他又把企业交给妹妹李兆霞。但是妹妹在上海结婚生活,很少露面企业。海鑫面临无主状态。
资金上,被撕开口子。2014年,一笔30亿元的逾期贷款未能及时归还,海鑫钢铁六座高炉齐齐熄火。接下来,债主上门,银行抽贷,被撕裂的口子越来越大。
2014年6月,海鑫钢铁向当地政府递交了破产重整的预案。重组后,原始股东权益全部丧失。第二年,建龙钢铁并购海鑫钢铁100%股份。
至此,李海仓留下的钢铁帝国在李兆会手里清零。  
他,成了“”。
败家子的形象被定格。寸头,肥腻,黝黑的脸。
故事里开始出现女人,是女演员。
李兆会迎娶车晓
2014年,李兆会和原配――女演员车晓离婚,据说车晓分得3亿元分手费。同年,他又娶了一个女演员,靠少版《红楼梦》出道的程媛媛,瓜子脸,尖下巴,俗称的网红锥子脸。为了博得程媛媛开心,他扔了几千万投一个电影,《黄金大劫案》,红楼梦和《黄金大劫案》是程媛媛到目前为止能拿得出手的仅有的两部作品。
离婚、破产,2014年开始,看上去除了女人,他已经一无所有。
2017年1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限制李兆会出境。他又被人记起。
事情的起因是,李兆会妹妹李兆霞旗下的海博鑫惠(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向银行贷款2亿元。使用期限:日――日;美锦集团(美锦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李兆会及其他两家山西公司为其做担保。
后来海博鑫惠面临重大经营风险,美锦集团于日代海博鑫惠偿还本金2亿元及利息,但海博鑫惠和李兆会未承担,因此,美锦集团起诉海博鑫惠及李兆会,索要代偿款,但李兆会并未进行偿还,为此,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限制李兆会出境。
山西建龙发布的数据,公司2017年上半年已实现利润总额4.26亿元。建龙钢铁的办公楼上还立着海鑫钢铁的名字。不过,这一切都跟李兆会没有关系了。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软禁了张学良。父亲留给他的东北军跟他没有实质关系了。后来,大陆出了一本《千古功臣张学良》,说他民族大义,这是主流舆论对张学良的评价。台湾方面则将张学良看做“乱臣贼子”。如果张作霖活着,不知道如何评价。
外界已经联系不上李兆会了。据说,他常年在北京办公。囚禁,是张学良的结局。李兆会选择了自我隐居,媒体报道,法院查实,李兆会名下已经没有可以冻结和处理的资产了。前不久,李兆会名下在北京的两处豪宅也被银行收走了。
责任编辑:zd东
* 声明:本文章为网友上传文章,如果存在出处、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失实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比特网立场。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兆会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