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送iphone7手机划算吗

(这是小号)
(勇敢做自己)
第三方登录:  今天去邮政 存钱,存2000送天翼,手机,每月消费60元。  
存3000送双卡双待手机(全触摸),每月消费100.  
存5000送三星(全触摸)。每月消费260.  
我本来想拿一个给我老爸用,发现全触摸的,估计他搞不懂,自己用,有必要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想买个一元手机,哪里有得卖的?
  :@拿着鸡毛当今箭, 这个是真的啊,  我存了钱,可最后没有要手机,预存200元,每月消费100元,,,好像没有必要。。。
  总比没有强,过几天去存上五千去,嘿嘿
  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哈哈.
  和卡捆绑了,其实一点也不实惠!
    现在电信的办宽带也是送3G手机,还送话费,    相当于下了个套吧...  
  是有这个活动,但我认为。。。电信。。。。能用吗?如今的人真不在乎那一两毛钱话费,而是在乎的服务,在乎出了钱而没享受到服务。。。电信,那能叫服务吗?打个月结发票还要月初6号以后,而移动,每月2号就出来了
  钱是存到邮政储蓄,还是存话费啊?
  钱存在邮政 ,25个月定期,不能取。。  呵呵,我昨天存了钱,没有要手机。。  还是觉得没必要 。。。不过经常打长途的可以用一个,打全国都是2毛多,不要月租。。。
  现在电信的手都伸向邮政了?
不过我建议楼主不要去搞, 没有什么好机子,质量好差的.. 到时候你出的话费保证会比你要想交的钱多的多. 电信那服务,真是烂.又乱收费.
  :@周邹粥
我没搞呢。。。我同事搞了,说不好用/。///
  电信的辐射少点,这一点不用怀疑啊,我装个宽带加手机,我用电信都四年了,感觉物有所值。
  12#作者:m丫头一个人m
回复日期: 11:01:00    钱存在邮政 ,25个月定期,不能取。。    呵呵,我昨天存了钱,没有要手机。。    还是觉得没必要 。。。不过经常打长途的可以用一个,打全国都是2毛多,不要月租。。。  ----------------------------------------------------------------------------  直接搞个300快送机子的打遍全国长途市话一个价7分5不聊别得多
  物价这么高,还有钱存,羡慕  
  送话费吗?定期是不涨利息的,现在国家进入加息周期。这两年的利息足够买一个手机了
  邮政的存钱拿手机条件不少啊,存款必须存多少年,几年内必须用多少话费(一般都是三年),还不如直接去交花费拿手机,何必过邮政这手续。
  邮政的存钱拿手机条件不少啊,存款必须存多少年,几年内必须用多少话费(一般都是三年),还不如直接去交花费拿手机,何必过邮政这手续。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股票/基金&
银行参与“存款送手机”活动存在风险隐忧
  记  者 石润梅  通讯员 庞秀萍 王琦 庞小红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业存款业务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各大银行纷纷加大吸存力度。近期,在山西、江苏、安徽、四川、湖南、江西、新疆等省、自治区均出现了银行与通讯企业联合推出“存款送手机”业务,办理银行涉及到一些国有大型银行以及地方性金融机构。银行参与“存款送手机”业务存在违反金融法规、扰乱存款市场正常竞争、自身风险等风险,亟待关注。  记者了解到,最近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通过对辖内一些地州“存款送手机”活动的认真调查,据该行金融稳定处负责人分析认为,银行参与“存款送手机”活动存在以下风险:  第一,违反了《储蓄管理条例》。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储蓄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储蓄机构办理储蓄业务必须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银行在“存款送手机”活动中,一定期限内冻结了用户定期储蓄资金,违反了“取款自由”的原则。  第二,涉嫌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严格禁止高息览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规定,严禁各金融机构擅自提高利率,或以手续费、协储代办费、吸储奖、有奖储蓄、介绍费、赠送实物等名目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在“存款送手机”活动中,承办银行虽不是赠送手机的主体,却是活动的直接受益者,涉嫌变相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同时该行为有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引发银行业吸收存款的恶性竞争,影响地区金融稳定。  第三,使银行自身经营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按照既有规定,银行冻结扣划客户资金,必须经过公安、司法等部门的生效裁定。在“存款送手机”活动中,通讯公司和银行签订的资金代管协议赋予银行扣划的权力的条款,根据《合同法》“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不具备法律效力,一旦用户提起诉讼,银行将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第四,为电信诈骗类经济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电信类诈骗犯罪分子一般采用冒充银行、公安机关等工作人员以被侵害对象银行账户涉嫌洗钱、毒品犯罪需要冻结账户为名要求被侵害对象转账进行诈骗。通过办理存款免费获取手机的用户相对更易相信犯罪分子的诈骗谎言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遭受资金损失。  根据上述情况,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议进一步完善存款市场监管规定,维护存款市场秩序。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就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业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先后出台文件,对以手续费、协储代办费、吸储奖、有奖储蓄、介绍费、赠送实物、返点、送礼等方式揽储定性为“变相高息揽储”严加限制,但上述规定零散且过于原则性,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定。  第二,加大银行业存款业务监督管理力度。人民银行分支行要加强对辖内各金融机构存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对使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行为,要依据《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有关法规予以严肃查处,引导银行业合理、有序竞争。  第三,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和对金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教育力度,提高金融消费者对违反金融行为的识别能力,积极、正向引导金融机构和公众的投资理财行为,增强其维权意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01/31 21:4301/31 05:4101/28 15:5501/26 00:4501/23 01:3001/21 07:0101/20 18:5201/18 01:30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银行存钱_骗局|银行存钱送手机骗局
只要是送手机,都是消费陷进=骗子 在百度上查关键字 : 电信宽带 送手机 骗局 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吧,...
好多银行都可以办,具体到摆摊的银行门口咨询。一般就是存入一笔钱(具体金额看相对应手机),然后申请相对...
是一种营销手段
呵呵。 有利有弊!弊端就是你和某运营商有协议,机器每月抵消!算下来你每月消费话费多少?所以一算也不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小心
这是产品质量问题了,跟银行关系不大,建议找12315吧,让他们换个机子。
这种活动,在银行里应该都有存在的。但都是每个地方的单独促销,活动是有当地的银行制定的。至于送什么手机...
1、由于银行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利用用户的存款房贷出来,收取利息,所以有的地区为了鼓励用户存定期存款,会...
官方的银行消息吗?是的话可能活动吧,但是这种肯定是要大额存单的,不是官方消息就是骗子。想参加的话建议...
目前工行、招商、中信、中行等都有,要看所在地和营业网点了。但注意一般这个活动,手机都有每月最低消费的...
猜你感兴趣“存款送手机”涉嫌高息揽储?·南方日报数字报·南网
A21版:投资周刊·理财
A01版 要闻
“存款送手机”涉嫌高息揽储?
&&&&部分银行通过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引存款。周游&摄
&&&&临近一季度末,各家银行又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来拉存款。近期不少银行都在加大揽储力度,部分银行频推高理财产品收益,一些银行私下里也推出了“存款返现”、“定存贴息”、“存款送手机”等优惠活动,再度引来银行是否变相高息揽储的质疑。&&&&据记者调查发现,在中小银行与各大型商业银行之间也正在上演一场存款争夺战,各方均用尽浑身解数,甚至赤膊上阵。但作为地方监管部门,针对一些打擦边球的行为,并没有给予明确答案,这种暧昧的态度,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愈演愈烈。&&&&●南方日报记者&黄倩蔚&&&&相关银行否认高息揽储&&&&“存定期存款,iPhone5、小米2、三星Note2等数十款3G智能手机随您选!合约期满,本息返还!存款还是你的存款,利息还是你的利息,手机却是你的手机!到联通指定营业厅及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大银行指定网点即可轻松办理。”&&&&“‘沃兴业’联合合约计划。在我行存2万元定期存款即可‘0’元抢购IPhone5!存款做担保,手机由你挑!”&&&&……&&&&近期兴业银行推广的一项“存款送手机”的活动引来了市场高度关注和热议。兴业银行客服表示,目前正在推行的这项活动,存款金额可为5000元、1万元、2万元不等,存款两年到三年,主推的手机包括苹果的iPhone5和iPhone4S等,活动截止到3月31日。&&&&兴业银行客服对记者表示,目前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下属的珠海分行也有推出该项业务,具体套餐内容可咨询各家分行。不难发现,该项活动的截止时间刚好踏着一季度期末时点。&&&&实际上,兴业银行自1月起,就已经开始与中国联通合作。据兴业银行总行的回复,在中国联通的3G合约计划下,用户可通过在兴业银行预存一定存款作为保证金,即可免预存话费加入联通3G合约计划,并可“零”元购得联通提供的多款3G智能手机。客户具体的担保金额与担保期限,根据联通公司提供不同手机型号和套餐而定。&&&&据记者调查,多家商业银行曾推出过类似这种模式的揽储业务。此前,曾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都与联通携手推出过此类活动,同样表示“凡在公司指定银行存入相应金额二年定期存款的客户,只需承诺随后两年每个月的电话最低消费额,即可立即免费得到一部联通3G的合约手机,两年后可以连本带息取回存款。”而去年至今,江苏、山东、四川、福建、广西等地也陆续推出了“存款送手机”活动。&&&&然而,根据相关规定,擅提利率、暗计高息、有奖储蓄、赠送实物、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储费、借办信用卡等名义返现、送礼或送购物卡等行为都属于违规揽储,而存款送手机则大有打擦边球的嫌疑。&&&&针对“存款送手机”活动涉嫌高息揽储的质疑,兴业银行方面称,该活动“合法合规”,根据与中国联通、客户的三方协议约定,银行作为第三方,负责监管客户的担保资金。&&&&截至目前,各地银监局并没有对“存款送手机”这一项业务作出明确的正式监管意见。而随着一季度末的临近,送手机活动依然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股份制银行加入利率上浮阵营&&&&记者发现,除了存款送礼等手段来吸收存款外,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10%,一浮到顶”的吸储手法,也正在由城商行逐渐向股份制银行蔓延。此前按兵不动的股份制银行,开始对2年期、3年期定存利率进行调整,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始呈自下而上的态势推进。&&&&日前,记者从广发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了解到,广发银行北京分行正在开展一项暂时性活动,将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由此前的3.75%和4.25%的基础上上浮10%,调整至4.125%和4.675%。&&&&“利率上浮是利率市场化走出的第一步,利率上浮的幅度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也将产生深远影响。”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事实上,继交通银行推出“大于5万元一年以上新增定存利率可上浮1.1倍到顶”的存款优惠后,3月中旬已有南京银行再度放松对各异地分行的存款利率约束,全面上浮各档期储蓄利率。虽然去年央行利率市场化政策推出后,众多城商行已经为抢存款,早早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但广发银行和南京银行陆续加入队列,反映出当前银行吸存压力大,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款价格正全面触发。&&&&央行在去年6月份宣布,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上下限的放开拉开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序幕。去年6月央行公布政策不久,广东已经有兴业银行、南粤银行、广州银行、东莞银行等多家银行率先将各期限存款利率一浮到顶。&&&&银行“资金归集”业务受阻击&&&&此外,各家银行也在通过超级网银平台下的资金归集业务大举争抢存款。记者看到,近期各家股份制银行都在大力推动“资金归集”业务,这一业务方便储户的同时,也能一举将其他银行的存款资金“归集”入自己银行中。&&&&光大银行近期就专门针对资金归集推出优惠,表示只要在活动期间办理光大银行跨行资金归集业务,签约的客户即赠1万积分,成功进行1笔以上资金归集的客户,再赠1万积分,积分可以直接在该行新积分商城兑换商品和消费。此外,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等都在大力推广此项业务。&&&&“资金归集”被网友笑称作“私房钱杀手”,只需要通过简单签约,即可实现多个跨行账户资金统一归集到一个银行账户上,这一做法受到网点、客户基数较少的股份制银行热捧。&&&&然而,近期各大银行对此有所防范,在中小银行争推资金归集业务抢占存款资源时,有的国有银行却对此业务作出了限制,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如农行要求,必须到柜台办理相关手续,同时手续较为复杂,这也使得市民难以将国有银行的账户归集到其他银行进行账户统一管理。&&&&很明显,农业银行此举的目的在于遏制存款外流。“‘资金归集’业务是在超级网银的基础上实现资金归集功能,这种技术力量确实存在削弱国有银行吸纳存款的天然优势。”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银行与国有大行之间的存款大战才刚刚打响。&&&&银行频出“新招”有违公平竞争&&&&目前,各类银行吸存与反吸存的新招迭出,不仅储户应接不暇,连监管机构在面对这些新招时,也难以判断其是否合理或违规。&&&&记者在微博中输入“存款送”,便看到不少“疑似”银行业务员的留言,后面还留下了联系电话。如“平安银行存款送金条!只要存10万左右就送10克的纯金金条。”虽然这些宣传并非官方活动,记者也向客户求证并无此类活动,但并不排除在存款任务重压之下,客户经理私自给客户返礼,出现监管难以到位的现象。&&&&如这次兴业银行推出的“存款送手机”业务,有知情人士表示,在与联通进行该项业务合作之前,银行曾就此向当地监管机构征询意见,并未受到监管机构的明确反对。&&&&去年底,光大银行也曾推出一项名为“定存宝”的存款返现活动。当时光大银行在淘宝网上开卖“定存宝”团购活动,起购金额为50元,买集分宝,通过该项活动变相返现1%,并成功揽储超过5000万元。而对于这样的新型揽储手段,监管部门也只能事后给出指导意见,且无明确的界定和判断。&&&&“利率市场化推行多年,从贷款利率放宽到成立银行间市场,再到去年放宽存款利率,资金价格越来越真实地反映出交易与市场供需的情况,能够更有效率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接近监管层人士分析,由于国内银行业仍然处于高度同质化竞争的阶段,价格竞争在所难免。其方式也从过去常见的送米油、旅游、高息贴水等,发展到送手机。从监管部门来看,银行此类营业活动不属于金融活动因此无须报备,但应归属为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
document.wri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存钱送手机骗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