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博娱乐注册彩金-真-人现在新去的人有什么奖励啊?

现在的中国人,很浮躁
我的图书馆
现在的中国人,很浮躁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然而,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王菲专辑命名为《浮躁》,贾平凹也写过《浮躁》这部小说,如此等等可以充分说明,浮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词目:浮躁
  拼音:fú zào 
  基本解释
  [impetuous] 急躁;不沉稳
  性情浮躁
  详细解释
  轻浮急躁。
  《·应詹传》:“ 玫 浮躁有才辩,
人士无不诣之。” 宋
《避暑录话》卷上:“ 李文靖公 沆 为相,专以方严重厚镇服浮躁。”《明史·李腾芳传》:“三十九年京察,复以浮躁谪
都司理问。” 《孔雀胆》第四幕:“ 矢拉 那家伙浮躁得很。”
  然而,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专辑命名为《浮躁》,也写过《浮躁》这部小说,如此等等可以充分说明,浮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在当今中国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
  1、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强调一个快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
  2、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冷漠也好,残酷也罢,都是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3、畸形的快餐文化。太多理财投资类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动不动畅销读物,排行榜,音乐小说。用新奇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眩目的色彩夺取本已无太多抵抗力的人们。人们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
  概括起来,现在浮躁之风分为三类:对现有目标的专注度不够,对现有目标的耐心度不足以及现有的目标不切实际.
  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沉稳、含蓄,就如般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在劝诫戒骄戒躁。《论语》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等等。如今,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心态和处世态度本应该继承古人所倡导的沉稳,然而,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静,多了盲目;少了脚踏实地,多了急于求成。莫非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必然会助长浮躁之风吗?
  从社会学理论上看,社会风气会影响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要打破某种社会风气,同样需要社会个体的点滴努力。
  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凡成事者,要心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其特点有:
  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知所为,心中无底,恐慌得很,对前途毫无信心。
  2、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3、盲动冒险。由于集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会去做。这种病态心理也是当前违纪犯罪事件增多的一个主观原因。
  人为什么会产生浮躁的心理呢?
  1、从社会方面讲,主要是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制度的冲击太大。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2、从个人主观方面来看,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们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1、 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2. 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应弄懂的。
  3. 遇事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
  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娇戒躁、不紧不慢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浮躁》
  天气是一如既往的炎热和沉闷,我的心也像这天气一样,很是浮躁,安不下心来去做一件事情。
  教导我们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说的就是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我觉得非常对。我们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半途而废,在开始的时候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消退,最后完全放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呢?是浮躁的心理,是急于求成、不愿面对困难的浮躁心理。我们总是在想着事情的最后成果,急于看到我们所作的工作的成果,而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些工作是没有意义的,于是选择了放弃。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真正的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工作,我们做的会比现在后很多。只有拭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乐,那么,幸福和快乐在哪里?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支取。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你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很幸福,其实我们很快乐。
  受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国人一直把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看的很重。但经历近几十年的大是大非后,尤其是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越来越不值钱了。而那些不讲道德,没有信用的人却都生活的人模人样,很吃的开。这就使受过传统教育的国人心里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浮躁情绪;大而公的平均主义的失败,也使国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对那些假大空的精神、理想失出了信心,没有了理想与信念,有的只是一切向钱看的心态;体制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法制的不健全,使越来越多的贪污腐败分子、官倒、不法的投机分子一夜暴富,使国人产生了仇富不平衡的心理;生活虽然富裕了,但高额的教育卫生费用,又使国人产生了对将来没有信心的情绪。这一切,都促使国人普遍产生了浮躁的心态。国人这种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也是国人其他不良心态的根源,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最大国人心态问题。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了国人几千年(至今仍然影响着国人思维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虽然中国基本上是实行的是专制的人治社会,但是,因为封建思想与儒家思想,讲求的是仁义道德以及忠君思想,国人受此影响根深蒂固,因此他们对贫穷以及所有的不平等已经习以为常了,而当一朝代的矛盾激化、国人产生浮躁情绪以后,国人就会以暴力的方式推翻一个朝代,国人的心态再次趋向平稳。因此,几千年来,国人的心态是以平稳为主的,很少产生浮躁情绪。封建思想与儒家思想不但是长期保持国人心态平稳的重要因素,对于我们国家民族几千年来虽然分分合合,但我们国家民族能一直保持下来贡献也是突出的。把这种封建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的,说成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护身符,一点也不过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保持中华民族稳定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否定的。但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就很快显露出来。孙中山先生带来的自由、、民主思想是比较先进的,但在与传统文化的对垒中却很快就失败了。追究失败原因,孙中山的弟子的腐朽无能虽然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我私下以为这绝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封建思想及儒家思想的强大击败了自由、博爱、民主的资本主义思想。强大的封建儒家传统文化,虽然阻止了资本主义思想的进攻,但在一种表面上更强大,更完美,更理想化的主义进攻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失败了,这就足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缺乏理性,只有人性方面的不足。由于缺乏理性,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接受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自由、博爱、民主,却接受了虚无的、理想化的、超前的平均主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所在。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理想化的主义后,现实使中国人清醒了。那些虚无的、理想化的、平均主义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于是我们又回过头来重新走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路子。但由于国人的性格是死要面子,我们仍然不承认过去几十年走的路是从根子上错了。虽然看上去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的真理,也不符合现实。但作为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这种做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国家太大了,传统的东西太强大了,我们国家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有巨大的惯性,如果来个急刹车甚至急转弯都会有出轨颠覆的可能。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一位睿智的世纪老人出现了,他想出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我们走一条首先不否定我们的主义,走出以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之路。
  人的精神与意识的能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没有了明确的精神意识领域也就是人生的目的,那产生浮躁情绪是必然的。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来证明精神的强大作用:他把一个硬币放在受试者手掌上,让受试者闭上双眼,然后暗示该硬币是一枚逐渐加温烧红的硬币,试验结束后,大家发现受试者的手掌竟然出现了烧伤后的水疱。这就足以说明了精神的作用的强大性。文革时代发生的全国人民从上到下的狂热情绪,也从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因此,虽然世纪老人那种的办法看上去不错,单纯的发展经济,使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国家的经济也开始腾飞了。但是,混乱的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自由民主的文化交错在一起,于是使国人没有了精神思想,有的只是变本加厉的金钱至上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国人心态浮躁的根本原因。
  国人心态浮躁的根本原因在于国人精神意识形态上出了问题,近十几年迅速拉大的贫富差别也是造成国人心态浮躁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政策也是不错的,在全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政策引导下,尤其是在所有制体制不合理、不完善的情况下,一部分国人通过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手段真正的迅速富了起来,贫富差别急剧拉大,过去的平衡打破了,贫富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虽然从经济学上讲,在超过一千美元的时候,贫富差别的出现是正常的现象,但在我们国家,由于较大部分富人的原始资本积累是通过不正常的渠道而形成的,他们的成功,大多数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而通过贪污,官倒、不法的投机而一夜暴富的,这就更加增加了人们的仇富心理。看到过去被打入底层的地主、富农分子的子孙现在又成了富甲一方的名人(说老实话,这部分人大多数是靠真正的能力富起来的,遗传素质不不能否认);看到过去的流氓地痞都成了气候;看到为数众多的贪官污吏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看到那些没有道德,缺乏诚信之徒却活的扬眉吐气,好人没有好报的状况下,国人心理难以平衡了,浮躁的心理也就难免的产生了。
  国人缺少信念,贫富差别的拉大以及社会上很多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是国人产生浮躁心态的两大主要原因,媒体负面宣传的作用对国人产生浮躁心态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影视作品里,我们看到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在家住豪宅,出门坐宝马的成功人氏,却很少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在报纸刊物上,也是极力宣传捏造那些成功人氏的创业经历,把成功创业看作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好像我们的国家遍地是黄金,人人都能够成为富豪,而完全不顾大多数老百姓是永远成不了富豪这个事实;在新闻媒体的统计数字上,由于他们的极力扩大,更是让普通老百姓摸不着头脑了。什么国人人均存款超过几万,什么农民的年收入几千,什么大学生的平均年薪几万,博士生平均年薪十几万等等。更让人可笑的是,据统计数字表明,居然我们国家人均的性伙伴数字都是世界第一。媒体的这种对成功、对财富的扩大恶意宣传,致使那些本来安于现状的国民普遍产生了攀比心理。攀比的结果,使他们感到活的窝囊,活的苦恼,于是他们就一味在浮躁的心理下想挣扎,想奋斗。但奋斗的结果,又会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成功呢?
  总之,在一个经济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产生浮躁心理是难免的,但是,目前国人普遍存在着浮躁心态是与我们的意识形态混乱以及体制上的不完善分不开的,财富与金钱过快、过多的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媒体不正确的引导分不开的。最近政府讲求建立和谐社会的初衷相信也在这里。但是,如果意识形态没有改变,体制上没有改变,想在断时间内的改变国人这种浮躁的心态估计也难.
  贾平凹 (日 - ,其中凹读wa,阴平,“娃”的谐音),原名,中国当代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人。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分会副主席。
  小说里的主人公金狗,历经了务农、参军、复员回乡、州报记者、辞职跑河上运输几个人生的大起落,小一号的芸芸具象便随着他的生活际遇而渐次展开。那是上个世纪最后10多年间一幅真实的社会画卷。当时改革作为一个关键词,无时不在牵动着中国政治高层和普通百姓的思维与心态。各种探索正处在起步期,各种机遇正在给人们带来希望。如同大河响起了冰凌碎裂的声音,人们敏感到新生活的浪潮已扑面而来。从金狗最初出发点的那个小村川,到两岔乡,到白石寨县,乃至整个商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打破封闭后的亢奋与躁动。
  本书是作者“商周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地位。该书已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并获美国文学大奖。
  专辑名称:浮躁
演唱歌手:王菲
  唱片公司:新艺宝
  发行时间:1996年07月
  专辑语种:国语专辑1CD
  长久以来,对于流行歌手的界定无外乎“大众创造偶像”的所谓市场催生观点。认为流行乐天皇的诞生,是适应听众导向的直接结果。但这并非涵盖流行歌手全部内容的绝对评判。这一点在王菲身上体现得较为突出。王菲作为流行音乐界的抗鼎人物,她的音乐轨迹清晰可循,然而促使其成为流行乐“女皇”的,并不是因循市场的常规结果,而是锐步潮流的领军缘由。至少可以说,她模糊了“引导听众”与“被听众引导”之间的界限。这使得她的音乐先人一步,从而使得受众成为一种歌者的主动。这一点对于一个流行歌者而言,意义重大。
  以《十万个为什么》—《》—《DI-DAR》缔造华语乐坛另类潮流的王菲在96年的国语专辑《浮躁》中彻底完成了根源摇滚与英式摇滚的结合与蜕变。专辑对于中文流行歌曲既定模式的颠覆,对专辑整体概念的坚持使之界碑意义明显,甫一推出,即受业界肯定,好评如潮。
  这张打着面向国际旗号的原创国语专辑《浮躁》与以往王菲专辑庞杂的幕后创作不同,极力精简创作制作人员。第一次成功监制王菲全辑作品,+张亚东+王菲+COCTEAUTWINS的创作模式成功缔结了一个王菲时代的颠峰。专辑以王菲自主自在的状态作为专辑主导概念,除去两手作品假手他人,一首纯音乐作品,其余词曲创作均由王菲一手包办。幕后编配制作上的BANDSOUD风格简化一切烦琐的的器乐铺陈。中文流行音乐词作往往左右着作品的重心,《浮躁》却刻意淡化作品中词作的地位,仅以标题叙述歌曲情境,歌曲吟唱则用简单重复的音节强化标题模绘的况味,于是成就了这张完全由“意识”或“潜意识”主导的概念专辑。
  虽然王菲在创作形式上无限接近窦唯的创作风格,但王菲的驾御将京式小调的转音融合于英伦摇滚之中,、CO
CTEAUTWINS、窦唯……王菲奔逸绝尘的悟性使得她能把深刻影响她的歌者的灵魂化合。而COCTEAUTWINS度身创作的两首作品在整张专辑中并为显得突兀,反与王菲自己的创作水乳交融。与黄伟文,乐坛两大词作高手为王菲填下《分裂》与《扫兴》,在文学性与意象表达上的完美结合更为专辑生色。王菲自己的词作,更是即兴色彩浓厚的诗性作品。
  96年是王菲相对较为低产的一年,整年只推出一张专辑,一张EP,而这张《浮躁》就成了王菲迄今最杰出的专辑。专辑充满音乐品位与词作意象上的兴奋点,在工业化的今天,唱片作为一种商品,能像这张唱片一样做到尽量少考虑唱片的商业因素,做一张反映自我的,真实的,充满诚意的流行音乐作品,就是值得喝彩的了。而王菲作为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流行歌手,在这张唱片中走到了商业的背面,又获得了惯性化的成功,这又引证了那句老话——艺术的成功归根到底都是个人魅力的成功了。
  自《十万个为什么》开始,王菲每张大碟均给予乐迷惊喜,新的音乐风格逐一出现。经过《胡思乱想》、《讨好自己》等摸索阶段后,《浮躁》的推出可说是达到王菲音乐路的最高峰。
  继〈誓言〉和〈出路〉等作品后,王菲对摇滚情有独锺,可能因为监制是窦唯和张亚东的关系,整张《浮躁》的歌曲均以此为主要风格。〈堕落〉可说是王菲亲自创作曲词的众多作品中较具代表性和水准的一首。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对爱情的执着,歌者决定与情人一起堕落,不再计较别人怎看。
  除〈堕落〉外,王菲还曲词包办创作了〈无常〉、〈浮躁〉和〈末日〉。其中〈浮躁〉只有简单的二十二个字,全歌以不知何解的吟唱为主要构成部分,可谓香港流行乐坛传统音乐概念上的大突破。其他如〈想象〉、〈哪儿〉和〈〉更进一步打破文字规限,以不知何解的语言为歌词,摒弃传统的国粤甚至英日语歌词,以自然的声音,毫无阻隔抒发内心最原始的感受。
  改编 Cocteau Twins 的歌曲〈知己知彼〉曾成为不少人的谈论话题,而〈知己知彼〉一曲的受落亦肯定了王菲的音乐品味得到听众的支持和认同。放弃再单纯改编 Cocteau Twins 的作品,制作这张《浮躁》时,王菲特别请了 Cocteau Twins 为她作了两首新曲〈分裂〉和〈扫兴〉,作更进一步的音乐交流。〈分裂〉承袭了〈知己知彼〉的迷幻精神,王菲放轻的唱腔加上和声的编排,确实达到分裂的效果。〈扫兴〉营造的感觉虽然跟〈分裂〉不同,但歌词的意境却很相像,都是那样的欲断难断,委曲求全。
  大碟以〈无常〉拉开序幕。没有前奏的编排,一开始便听到王菲的声线,唱着各样的自然景象。一个悠闲的画面,王菲却看到这一切美丽和洽之后,那世事的无常。一切安好的九月天,只是缺少了烦恼,却令王菲,胡乱想象,情绪分裂而不安,整个人冷静不下来。整张唱片的十首作品,歌者都是处于这种不安的情绪状态里,而且越后部分的作品,所展现的情绪越不稳定。不听不看不说,王菲独自陷入对爱情和生活的迷失里。明显的《浮躁》尝试展现一个较为精神层面的状态,将生活上、爱情上的点点不安感觉加以捕捉,乃王菲继〈迷路〉这带诡异味道的歌曲后另一更完整的深入精神领域的音乐作品,更是王菲历年来最统一而完整的概念唱片。
  《浮躁》不但在音乐上注入了北京摇滚的元素,更将之与迷幻风格融合无间,完成这实验性的概念创作。王菲亲自参与撰写大部分旋律及部分歌词,是第一张真正属于王菲自己的作品,成功摆脱过去一切被指抄袭的风格,突破自己,也打破了香港乐坛的传统框框。
  01 无常
  02 浮躁
  03 想象
  04 分裂
  05 不安
  06 哪儿
  07 堕落
  08 扫兴
  09 末日
  10 野三坡
  短文阅读:浮躁
  ①花丛中,有个人在捕蝶,不!是在扑蝶。他东奔西跑,气喘嘘嘘,累得一头汗。但蝴蝶并不搭理他,每当他扑来,它就转身飞去,仍然在花丛中,它就转身飞去,仍然在花丛中跳着舞。
  ②另一个人却在静静的等蝶,在花丛里画着花,并把那花画得亮丽无比。果然,蝴蝶飞来了,落在他的画上了!亲吻画上的美丽了!
  ③他也便欣然一笑,也笑成了一朵花。
  ④于是我想起了一个词:浮躁。
  ⑤浮躁是什么样子?
  ⑥就是上述第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样子,鲁莽,急匆匆,甚至有点张牙舞爪!
  ⑦就算是真的捉住了蝴蝶,那蝴蝶也是非死即残,何美之有?
  ⑧不是吗?
  ⑨既然爱美,就理应小心冀翼——小心翼翼地呵护它,小心冀翼地“锄草”,“捉虫”,直到收获一个叫做“美丽”的故事!
  23.第一段中加粗的“捕”和“扑”这两个字能互换吗?为什么?请联系具体语境说说这两个字的含义。(2分)
  24.第三段中“他”指代谁?(2分)
  25.文中的题目《浮躁》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原话解释。(2分)
  26.文末加引号的“锄草”、“捉虫”各是什么意思?请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27.你从这篇短文中领悟到了什么?(用50字左右的文字表述出来)(2分)
  28.①简要说明本文的语言特色。②你欣赏此文的哪些语句?写出来,并说明理由?(两题任选一题回答)(2分)
  17.是由炭疽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18.早隔离早治疗
  19.A 20.C 21.D
  22.讲究个人卫生,不要与动物过于接触,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
  23.不能互换。“捕”是捕捉、捕获之意,不含有摧残、毁坏之义。“扑”意为扑打,含有攻击毁坏之意,“扑”准确地体现了扑蝶人浮躁的心态。
  24.等蝶人。
  25.“就是上述第一种人跌跌撞撞的样子,鲁莽,急匆匆,甚至有点张牙舞爪!”
  26.是指对美的关爱和呵护。
  27.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怎样去爱,像文中的第一个人带着浮躁的心理去爱美,去占有美,非但不是爱美,而是摧残美,毁坏美,作者想告诉读者是:“既然爱美,就理应小心翼翼地呵护美”。
  28.语言简练、质朴、平易、亲切、平淡中见神奇。
&到底“浮躁是什么意思?”老师们总是我说好浮躁的 我都不知道怎么改正
什么是浮躁心理?如何调适?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其产生原因,在于社会变革期由个人的攀比心理造成,表现为乱碰瞎撞、炒股摸奖、跳槽等等,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恒心,心急火燎。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浮躁心理主要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引起,因此可以引导其进行自我调适:
1、忌攀比:“人比人,急死人”。当事者通过攀比,产生对社会生存环境的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2、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当事人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所蛊惑的躁动化社会心态驱使下,他们奋斗的目标只有一个即为了金钱。但他们的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因而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特别容易陷入由金钱编织的心理误区。3、给自己准确定位:如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格局,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百万富翁也不能保证他永远挥洒自如。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来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每况愈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反而高了起来。因此,给自己准确定位,保持头脑清醒,做力所能及的事,才能泰然处世,杜绝浮躁心理的发生。浮躁“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然而,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王菲专辑命名为《浮躁》,贾平凹也写过《浮躁》这部小说,如此等等可以充分说明,浮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1.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枪挑一个快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2.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是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冷漠也好,残酷也罢,都是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3.畸形的快餐文化。太多理财投资类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动不动畅销读物,排行榜,音乐小说。用新奇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眩目的色彩夺取本已无太多抵抗力的人们。人们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浮躁,虽说不是个褒义词。代表了当今物质社会所对人们的心态不良影响。但怎么说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副产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或多或少的消极产物,如何纠正或正确引导这些消极东西,才是值得我们真正应当关心的。浮躁:科技界流行瘟疫   这是一个困难的题目。当整个社会都多少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时,我们深知科技界绝非世外桃源。但是人们还是对这一领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因为这里是探求真知的所在,这里的人们肩负着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重任。这也是记者撰写本文的初衷。———题记  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是,20年来,中国科技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在党和政府确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之后,我国科技界的科研条件和科技人员的境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形成了可喜的态势。  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在发展中,科技界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浮躁”现象,使许多人看在眼里,忧在心头。  浮躁,似乎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难以明确界定的词,但当记者就“科技界浮躁现象”向许多资深的科技工作者提出采访请求时,他们几乎都觉得有话要说。  “你来吧。”电话那边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明星研究员的语气十分爽快。一见面,他就说,如果是别的话题,他就没有时间了;  中科院原副秘书长王玉民研究员,为采访准备了满满几页纸,言谈中他的情恳意切让人难以忘怀;  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女士谈锋甚键,直言不讳,全然没有“位中人”的做派;  ……  上篇:形形色色的“浮躁”  A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科学研究的价值形态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近期的,有长期的;有显现的,也有内在的、隐含的。如果过分强调直接的、现实的、近期的、显现的价值,而忽略了间接的、长远的、隐含着的价值形态,就会走向急功近利。从整个科技界到社会,都存在着这样的急躁情绪。”长期从事科技战略研究的王玉民先生在谈到“浮躁”的表现形式时,首先谈到这一点。  而尚在一线的王明星先生,则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表现有着切肤之感。“科学研究应该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而我们却常常是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王所长举了一个例子:有关沙尘暴在什么条件下起沙和向下游刮送,是一个科学难题。而我们往往是投入一点钱就要立竿见影,搞出成果来。前一段有关单位组织了东西两个考察队。考察一圈,就公布了许多不负责任、甚至被同行笑话的结果。西线的考察队结束考察后,其负责人就向媒体表示,西线的沙尘暴的源区与原始沙漠无关,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甚至还说沙漠已被刮光了。而实际上,他看到的很可能只是戈壁滩。这样草率就得出结论是很荒唐的,以至一位院士打电话给我,问怎么会出这样的事。  像是对应王先生的例子,曾留学苏联并在沙漠所从事多年研究的刘恕女士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浮躁已经到了出现许多非科学内容的程度了。这决不像我们过去那一代人所做的。我们过去监测沙丘的水分,是一年12个月,每月3次,连续要测10年,多少个定点都不变,这样来积累资料,观察沙丘底下的水分变化,从而得出水分与植被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科研的基础。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这也是生态学家,那也是生态学家!  原中科院化学所所长胡亚东研究员,则用他在科学院图书馆观察到的一个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浮躁:中科院图书馆大概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好的。过去那里经常坐满了看书做学问的人,其中不乏像竺可桢、卢嘉锡这样的大科学家;可是现在,人少了,去的人也多是有目的的———去找资料去了,不是去搞学术去了,找着了想要的东西一复印走了。味道完全不对了。  业内人士指出,急功近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为夸大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等级,“重大突破”、“世界领先”、“世界首次”、“引起国际轰动”之类的最高级的修饰词语满天飞,缺乏起码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而对这种做法人们似乎已是见怪不怪了。B追求数量和速度科研低水平重复  在采访中,专家们再三谈到,由于各种原因,科技界热衷追求数量和速度,科研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大量存在,常常出现“一窝蜂”。  王明星说,沙尘暴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早在1997年,就有不止一人向有关部门提出设立重点项目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应。到了去年,北京沙尘暴次数多了,媒体一炒,于是一哄而上。北京有关方面就设立了4个项目,而国家级的有3项,此外还在考虑设立重点项目,科学院的创新基金重大方向性项目也要立项……从而形成了全面开花的局面。  王玉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科技创新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原始创新,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新的创造发明。这些往往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于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是我们科技界应该充分重视的。而现在在各种导向的影响下,过多地重视科研论文和成果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科研创新的质量,形成了求数量,求速度,进而求社会反馈这样一种趋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了这样一个例子,全球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本应由有关学术权威部门专门组织科研力量,科学规划,进行长期的研究。可是在经费效应的驱动下,结果是你搞,我也搞,甚至不是这个专业的人,也加进来。有一位是搞农业气象的,连“氧化二氮”和“二氧化氮”的区别都没弄清楚,也加进来申报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项目。  专家指出,尽管我国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不少,申报的科研成果也很多,但在重要科技领域具有开拓性和原创的成果却很少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几年空缺的一个重要原因。C科研规划立项模仿跟踪为主  受急功近利和追求数量和速度的浮躁情绪影响,以及囿于科研低水平重复的状况,我们的科研规划和立项基本上是以模仿和跟踪科技发达国家为主。  “我们现在的科研,在我看来,基本上是模仿大国和跟踪大国,从总体水平还没有进入到科学研究的核心国家之列,也没有进入到科学研究的强国之列。”王玉民说,“我们的科研立项,大概有90-95%属于跟踪立项。而属于开拓领域或具有原创性,引导别人跟着我们去进行研究的领域项目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别人热起来,我们跟着热,甚至比别人还热,像超导、纳米技术。”  在规划立项方面,还有一个趋势就是课题越做越小,越做越分散,而摊子却越铺越多。王明星所长介绍说,大气所科研人员不足200人,而大大小小的课题有近400个,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就有100多个。甚至像这样的国家重大基础项目,也分成了大拼盘,按照“科学家负责制”,最后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只有三万块钱。  D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科研经费渗漏严重  尽管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无论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还是绝对数量上都与科技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但近些年来,国家还是在尽力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每年的增长比例也是很可观的。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据该基金委员会彭连明先生介绍,这项以资助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学科研究为目的的国家科学基金,已由创建第一年拨款8000万元,增至今年拨款16.7亿元。  然而,就整体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说,加大的投入并没有产出相对应的成果。谈到这点,刘恕坦言指出,“钱多了,但是并不一定成果就多了。实际上包括周光召主席在内的人,对此都是非常有意见和看法的。”王明星则语气沉重地说:“国家投入很多,但没有用到刀刃上。我感到有愧。”他介绍说,这些年,国家给大气物理所的科研经费大约5000万元。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用在科研上的经费也就一半,而另一半则以各种形式用做他途(有关原因,本文将在后面谈到)。实际上,科研课题费的多“功能”性并不是什么秘密,申请课题费时尽可能地多,批下来后再尽可能地省,然后……也并非个别现象。E剽窃抄袭学德失范  上世纪90年代中,某重点大学的几位作者(其中包括博士甚至科技名人)在国外某专业杂志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结果被指称大段抄袭了国外某位专家的成果。此事尽管有“只抄了英文,数据过程是自己的”之说,据说这种说法还得到了那家外国杂志主编的审查和认可。但是,无论如何这不是件叫人愉快的事情。有业内人士质问,既然复杂的研究是自己搞的,为什么相对容易的英文表述还要“借”别人的呢?可见一旦失信于人,有些事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不雅之举,并不罕见,而比之更为恶劣的例子也不难找出。据国家基金委提供的材料,承担基金项目的某高校的教师竟将原本是某公司产品说明书的译文稍作修饰后,就作为科学基金项目实验研究结果发表,并标注“科学基金资助”。其合作者在明知有诈的情况下,仍将该文作为项目结题成果上报。再如某研究所研究员伪造《SCI》收录论文检索证明,将实际收录论文数1篇夸大为7篇。  如果说,这还是为数不多的特例的话,那么,有关调查还表明,学术失范的群体行为也是存在的。去年8月,天津市科协等单位开展了一项本市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问题的调查。之后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市科委有关部门每年在评定科技成果奖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查对’和‘挤水分’的工作。”“另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评定技术职称过程中弄虚作假。有的伪造学历;有的在论文上作假,或是剽窃、抄袭,或是通过关系,花钱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文章;有的在获奖排名顺序上不实事求是;更多的是事先做评委的工作,致使评委在评审时不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这些都造成目前技术职称的‘含金量’不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纪检监察审计监督联合办公室主任彭连明告诉记者,经调查,有关申报基金项目的投诉绝大多数都基本属实,申请项目过程中弄虚作假、剽窃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滥用科学基金等事例的绝对量在增加。F……  成因错综复杂  面对科技界形形色色的浮躁现象,在采访中,许多采访对象就其成因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各自的答案。但他们又大都认为,将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归为单一或少数几个原因都是不妥的,也是危险的。  A体制机制原因  在探究科技界浮躁现象产生的原由时,许多采访对象都把机制或体制性原因列在重要的位置上。较之社会影响和个人的品性,机制和体制性原因更具有导向性和内在的驱动力,这似乎是大家的共识。科研评价机制与职称评定体系有失公平“无疑,在不完善的评价机制下投放的奖励和资源,非但不能带来最优的成果,却能造出品质最坏的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王蒲生博士这样说。  目前我们的科研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定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分强调数量,特别是强调论文的发表数量,强调《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收录;同行评议难以名副其实,随意性、主观性和不道德的行为,导致评判偏差;权力与学术结合,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使评判扭曲;等等。  王蒲生说:“要公平地分配和高效地使用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准确公正的评价机制。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滥用,进而导致非良性竞争和学术越轨行为;没有意义的项目却得到经费,没有价值的成果却能得到嘉奖,不学无术的庸才却能获得高级技术职称和种种炫目的学术头衔。”  由于,在目前体制下科研成果和学术职称的评定与个人和单位的各种福利挂钩,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就显得格外强烈,其弊端产生的负面作用也就加倍放大。据报道,最近,一项就国家&#计划”实施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的一次综合评估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国家&#计划”实施15年来,申请专利的数量与取得的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相比,明显偏少。调查显示,从1996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出成果159项,发表论文4649篇,获得的专利只有110项,其中最少的1996年只获得了3项专利。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计划的目标中并没有涉及知识产权的要求有关,在现行激励体制下,科技人员的各种待遇以及对科研单位的评价一般与科技成果奖挂钩,这其中论文发表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取得专利的数量不是一个硬性指标,从而导致各方面重视论文成果,对申请和取得专利不够重视。而耗费巨资开发出的成果如果不尽快寻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极易被竞争对手仿冒使用,自己的心血将付诸东流。  有调查显示,48%的院士认为,只有少数鉴定会能如实、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的水平。只有33%的人认为国家级三大奖比较公正,而对任何一种奖励的公正性持肯定态度的样本都没有超过50%。  立项拨款机制值得商榷  在目前体制下,争取立项,不但意味着专业评价问题,随之而来的科研经费还能补充工资奖金,更会为单位和个人带来各种形式的实惠。王明星告诉记者,那5000万元科研经费的另一半中,大约有50%以工资和奖金的形式下发了。这样做,有他们的无奈,他们每年得到的事业经费并不够发工资;而另50%则在科研课题费的名义下,挪做他用。王明星强调,现行的机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和审计作用十分薄弱。在立项方面,在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大背景下,加上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官员对此的不当干预,难免使立项难以公允,甚至出现违规现象。一位专家就对记者表示,一位掌握立项权力的官员就要求他们向该官员的夫人所在单位划拨项目款;而另一位科学家则反映,几年前,一个重大项目不知为何竟然交给了一个并非本专业的人,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专家坦言,“跑”项目,拉关系,已经成为一门“学问”,需要花费申请人不少的精力……  对科学研究的调控机制和管理手段欠缺  专家指出,由于缺少对科学研究规律的认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调控机制和管理手段不全面,还不能适应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因而造成了导向方面的失误,助长了浮躁情绪。王玉民说:“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像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每一类其规律不同,它们的调控管理方法也不应该一样。但是,我们这些年用八个字都概括了,叫做‘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这种大一统的方法不能说是科学的。我们还不能按照不同类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有专家强调,我们对科研的运行机制,对合理的政策研究不够,这方面的宏观改革还不到位。这样就容易从管理决策层面淡化科学研究的规律性,难免出现违反科学规律的指挥管理失误。B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科技界无法超然之外,它的浮躁现象也就与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  期望与差距让我们难以平静  尽管有“四大发明”的荣耀历史,但我们真正的近现代科技史却很短很短,科技基础十分薄弱,而这方面可继承的科学传统、思想、文化、理念、方法更是少得可怜。共和国成立后,虽然我们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几经磨难,我们的科技水平与科技大国的距离实际上是拉大了。20年前,科技界终于迎来了春天,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仍然存在的差距和国家民族对科技的高期望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王玉民认为,有高的目标是好的,但同时还要有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对于科技界而言,从目前来说,既要有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的决心,又要有从头来,逐步增强实力,逐步发展的恒心。如果失去了这样的恒心,远大的目标和科学的态度不能结合起来,就会适得其反,容易产生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  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整个社会都浮躁,你怎么写科技界的浮躁?”当一位资深记者得知记者要写这个题目时,近乎本能地立即反问到。虽是调侃,却也道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实在贫困太久,我们被禁锢的时间实在太久,一旦得知生活还可以是另一种样子,一旦许多过去想也想不到的各种机会具有现实价值的时候,物质和精神的欲望就像吹进空气的气球一样急剧膨胀起来。迅速致富,迅速出名,似乎已成为社会衡量成功与否的首要圭臬,以何种手段,靠哪路途径致富成名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并非都是圣贤的科技界中人,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力求使自己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达到自我认定并赢得社会承认的水准。而最符合逻辑,也最便利的渠道就是凭借如日中天的科技。在此情势之下,浮躁恐怕也就再所难免了。看看那些终日忙于各种论证会、评审会、鉴定会以及各类社会活动的拥有科学家头衔的人们,我们怎能要求他们做出只有苦心数载、数十载,倾其心智才可能做出的成果呢?时隐时现的官本位主义  如果问一个问题:正研究员相当于什么级别,享受何种待遇?相信会有不少人能迅速做出这个让外国人听都听不懂的约等式。在谈到官本位在科技界的表现时,有专家例举了两种形式:一是对有贡献的科学家业绩、精神颂扬得不够,而过多地宣扬部门的功绩、行业的成就、行政计划的结果;二是凡是好的科学家都尽快提升,要么当所长、院长,要么当局长、部长。其实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是非常有前景和潜力的好苗子,但在国际上还没有成气候,只要让他们踏下心来苦战一二十年,是很有希望为国争光的。可是……让一流的人才当领导,好像这样做是一种荣誉,实际上是很可惜的。新闻炒作  作为记者,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不少浮躁的产生是离不开媒体的炒作和推波助澜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袁江洋博士在谈到科学活动与新闻媒体的非正常组合所导致的失范现象时指出,“一些科学家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新闻炒作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而由于各种原因“新闻记者往往采纳了当事人的说法对之进行评价,由此造成一些报道失当。”实际上,我们的有些报道不光是“采纳了当事人的说法”,甚至还妙笔生花,任意拔高。  C科学工作者自身的原因  马尔泽内曾说:掌握科学的人在解决日益重大的问题时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所以今天的科学家要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伦理道德的指引。应该说,马氏在上世纪60年代所说的这段话,今天依然显得重要。实际上,对于我们科技界来说,还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我们自身的思想、理念、方法都需要某种意义上的升华。袁江洋在谈到为什么总有人践踏科学规范,弄虚作假时说:“科学,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而言,是一项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圣洁而崇高的事业,而对更多的science-man(科学人———记者注)而言,不过是一种谋生手段。科学活动并非价值中立的,它始终浸透着人的价值观念;当一些不正当的、或是与科学规范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相抵触的价值观念左右着科学人的行为时,失范现象便有可能发生。”“浮躁”与“失范”内涵与外延都不尽相同,但在道理上却有相似之处。  尾声  在整个社会都显现出某种浮躁的大背景下,有理由和有必要惟独拿出科技界来“开刀”吗?而且,很可能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甚至失之浅薄、偏颇。在采访和撰写本文的过程中,记者在不停地问自己。然而,被采访者的热情、坦诚和由衷的焦虑与期盼让记者平添了信心。而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科技界在社会和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它在我们民族进步的过程中已经、正在和将要发挥的重大作用。上世纪90年代的数次调查证明,在人们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当中,科技人员始终列在最前面。这充分说明了科技界、科学家对于整个社会的示范性。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的任元彪副研究员有一段话朴实而又精准:“人们之所以走上学术谋生而不是其他谋生的道路,除了现实条件和一些机遇性因素外,多数人都由于有对事物真相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是有助于提高和保持道德水平的。……学术活动以求真求知为目的,它比其他类型的活动更要求人们遵守默顿所说的普遍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公有主义和无私利性的道德规范”。  有鉴于此,我们感到有责任把我们知道的一点说出来,为我们的科技界早日摆脱浮躁,轻装前进敲一声警钟,喊一声加油!  背景  过分注重直接的、短期的经济效益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羁绊  一个国家技术交流、知识流动迟缓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诸如知识产权的合理认定与有效保护,社会深层文化积淀对企业合作精神及对“竞争性合作”观念形成的影响等等。我国知识技术交流与合作状况评价下降,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系统整合效率降低。最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个别地方违背了科技与经济分式协调的基本规律,超前要求科技活动实现商业化,特别是采取限定时间的强制性措施,使大学和科研机构以自我实现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改革,破坏了科技经济大循环的运行机制,既浪费了大量的技术开发人力、物力资源,又加剧了封闭倾向,不利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科技界有些人认为,当前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改革中强化了面向经济的微观动力机制,但弱化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宏观机制,这是我国的科研机构75%以上的科技力量已投入科技主战场,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根本原因。  以我们大学办科技企业,包括微软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博士在内的许多人曾提出尖锐批评。中国的大学出面开了许多公司,学校要为企业的职员提供住房、申请职称,为企业提供地皮,为企业上市申请政府指标。企业若挣钱还好,若亏损了,学校就要牵扯更多精力。  专家指出,学校应专注于教育,为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科技、教育、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但是社会系统的功能性分工、协作机制并没有消亡,专业化依然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的主要方式。我们目前的许多做法忽视了科技发展自身规律,过分注重直接的短期经济效益,这种思维方式在历史上曾导致中国古代文明没有在自身基础上成长为以科技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现在则有可能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羁绊。
浮躁是什么意思?然而,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王菲专辑命名为《浮躁》,贾平凹也写过《浮躁》这部小说,如此等等可以充分说明,浮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
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
1.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枪挑一个快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
2.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是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冷漠也好,残酷也罢,都是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3.畸形的快餐文化。太多理财投资类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动不动畅销读物,排行榜,音乐小说。用新奇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眩目的色彩夺取本已无太多抵抗力的人们。人们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
浮躁,虽说不是个褒义词。代表了当今物质社会所对人们的心态不良影响。但怎么说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副产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或多或少的消极产物,如何纠正或正确引导这些消极东西,才是值得我们真正应当关心的。 浮躁:科技界流行瘟疫
这是一个困难的题目。当整个社会都多少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氛时,我们深知科技界绝非世外桃源。但是人们还是对这一领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因为这里是探求真知的所在,这里的人们肩负着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重任。这也是记者撰写本文的初衷。———题记
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是,20年来,中国科技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在党和政府确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之后,我国科技界的科研条件和科技人员的境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形成了可喜的态势。
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在发展中,科技界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浮躁”现象,使许多人看在眼里,忧在心头。
浮躁,似乎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难以明确界定的词,但当记者就“科技界浮躁现象”向许多资深的科技工作者提出采访请求时,他们几乎都觉得有话要说。
“你来吧。”电话那边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明星研究员的语气十分爽快。一见面,他就说,如果是别的话题,他就没有时间了;
中科院原副秘书长王玉民研究员,为采访准备了满满几页纸,言谈中他的情恳意切让人难以忘怀;
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女士谈锋甚键,直言不讳,全然没有“位中人”的做派;
……
A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科学研究的价值形态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近期的,有长期的;有显现的,也有内在的、隐含的。如果过分强调直接的、现实的、近期的、显现的价值,而忽略了间接的、长远的、隐含着的价值形态,就会走向急功近利。从整个科技界到社会,都存在着这样的急躁情绪。”长期从事科技战略研究的王玉民先生在谈到“浮躁”的表现形式时,首先谈到这一点。
而尚在一线的王明星先生,则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表现有着切肤之感。“科学研究应该是踏踏实实地去做,而我们却常常是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王所长举了一个例子:有关沙尘暴在什么条件下起沙和向下游刮送,是一个科学难题。而我们往往是投入一点钱就要立竿见影,搞出成果来。前一段有关单位组织了东西两个考察队。考察一圈,就公布了许多不负责任、甚至被同行笑话的结果。西线的考察队结束考察后,其负责人就向媒体表示,西线的沙尘暴的源区与原始沙漠无关,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甚至还说沙漠已被刮光了。而实际上,他看到的很可能只是戈壁滩。这样草率就得出结论是很荒唐的,以至一位院士打电话给我,问怎么会出这样的事。
像是对应王先生的例子,曾留学苏联并在沙漠所从事多年研究的刘恕女士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浮躁已经到了出现许多非科学内容的程度了。这决不像我们过去那一代人所做的。我们过去监测沙丘的水分,是一年12个月,每月3次,连续要测10年,多少个定点都不变,这样来积累资料,观察沙丘底下的水分变化,从而得出水分与植被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科研的基础。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这也是生态学家,那也是生态学家!
原中科院化学所所长胡亚东研究员,则用他在科学院图书馆观察到的一个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浮躁:中科院图书馆大概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好的。过去那里经常坐满了看书做学问的人,其中不乏像竺可桢、卢嘉锡这样的大科学家;可是现在,人少了,去的人也多是有目的的———去找资料去了,不是去搞学术去了,找着了想要的东西一复印走了。味道完全不对了。
业内人士指出,急功近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为夸大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等级,“重大突破”、“世界领先”、“世界首次”、“引起国际轰动”之类的最高级的修饰词语满天飞,缺乏起码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而对这种做法人们似乎已是见怪不怪了。B追求数量和速度科研低水平重复
在采访中,专家们再三谈到,由于各种原因,科技界热衷追求数量和速度,科研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大量存在,常常出现“一窝蜂”。
王明星说,沙尘暴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早在1997年,就有不止一人向有关部门提出设立重点项目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到回应。到了去年,北京沙尘暴次数多了,媒体一炒,于是一哄而上。北京有关方面就设立了4个项目,而国家级的有3项,此外还在考虑设立重点项目,科学院的创新基金重大方向性项目也要立项……从而形成了全面开花的局面。
王玉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科技创新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原始创新,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新的创造发明。这些往往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于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是我们科技界应该充分重视的。而现在在各种导向的影响下,过多地重视科研论文和成果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科研创新的质量,形成了求数量,求速度,进而求社会反馈这样一种趋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了这样一个例子,全球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本应由有关学术权威部门专门组织科研力量,科学规划,进行长期的研究。可是在经费效应的驱动下,结果是你搞,我也搞,甚至不是这个专业的人,也加进来。有一位是搞农业气象的,连“氧化二氮”和“二氧化氮”的区别都没弄清楚,也加进来申报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项目。
专家指出,尽管我国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不少,申报的科研成果也很多,但在重要科技领域具有开拓性和原创的成果却很少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我国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几年空缺的一个重要原因。C科研规划立项模仿跟踪为主
受急功近利和追求数量和速度的浮躁情绪影响,以及囿于科研低水平重复的状况,我们的科研规划和立项基本上是以模仿和跟踪科技发达国家为主。
“我们现在的科研,在我看来,基本上是模仿大国和跟踪大国,从总体水平还没有进入到科学研究的核心国家之列,也没有进入到科学研究的强国之列。”王玉民说,“我们的科研立项,大概有90-95%属于跟踪立项。而属于开拓领域或具有原创性,引导别人跟着我们去进行研究的领域项目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别人热起来,我们跟着热,甚至比别人还热,像超导、纳米技术。”
在规划立项方面,还有一个趋势就是课题越做越小,越做越分散,而摊子却越铺越多。王明星所长介绍说,大气所科研人员不足200人,而大大小小的课题有近400个,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就有100多个。甚至像这样的国家重大基础项目,也分成了大拼盘,按照“科学家负责制”,最后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只有三万块钱。
D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科研经费渗漏严重
尽管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无论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还是绝对数量上都与科技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但近些年来,国家还是在尽力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每年的增长比例也是很可观的。仅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据该基金委员会彭连明先生介绍,这项以资助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学科研究为目的的国家科学基金,已由创建第一年拨款8000万元,增至今年拨款16.7亿元。
然而,就整体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说,加大的投入并没有产出相对应的成果。谈到这点,刘恕坦言指出,“钱多了,但是并不一定成果就多了。实际上包括周光召主席在内的人,对此都是非常有意见和看法的。”王明星则语气沉重地说:“国家投入很多,但没有用到刀刃上。我感到有愧。”他介绍说,这些年,国家给大气物理所的科研经费大约5000万元。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用在科研上的经费也就一半,而另一半则以各种形式用做他途(有关原因,本文将在后面谈到)。实际上,科研课题费的多“功能”性并不是什么秘密,申请课题费时尽可能地多,批下来后再尽可能地省,然后……也并非个别现象。E剽窃抄袭学德失范
上世纪90年代中,某重点大学的几位作者(其中包括博士甚至科技名人)在国外某专业杂志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结果被指称大段抄袭了国外某位专家的成果。此事尽管有“只抄了英文,数据过程是自己的”之说,据说这种说法还得到了那家外国杂志主编的审查和认可。但是,无论如何这不是件叫人愉快的事情。有业内人士质问,既然复杂的研究是自己搞的,为什么相对容易的英文表述还要“借”别人的呢?可见一旦失信于人,有些事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不雅之举,并不罕见,而比之更为恶劣的例子也不难找出。据国家基金委提供的材料,承担基金项目的某高校的教师竟将原本是某公司产品说明书的译文稍作修饰后,就作为科学基金项目实验研究结果发表,并标注“科学基金资助”。其合作者在明知有诈的情况下,仍将该文作为项目结题成果上报。再如某研究所研究员伪造《SCI》收录论文检索证明,将实际收录论文数1篇夸大为7篇。
如果说,这还是为数不多的特例的话,那么,有关调查还表明,学术失范的群体行为也是存在的。去年8月,天津市科协等单位开展了一项本市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问题的调查。之后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市科委有关部门每年在评定科技成果奖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查对’和‘挤水分’的工作。”“另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评定技术职称过程中弄虚作假。有的伪造学历;有的在论文上作假,或是剽窃、抄袭,或是通过关系,花钱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文章;有的在获奖排名顺序上不实事求是;更多的是事先做评委的工作,致使评委在评审时不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这些都造成目前技术职称的‘含金量’不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纪检监察审计监督联合办公室主任彭连明告诉记者,经调查,有关申报基金项目的投诉绝大多数都基本属实,申请项目过程中弄虚作假、剽窃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滥用科学基金等事例的绝对量在增加。F……
成因错综复杂
面对科技界形形色色的浮躁现象,在采访中,许多采访对象就其成因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各自的答案。但他们又大都认为,将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归为单一或少数几个原因都是不妥的,也是危险的。
A体制机制原因
在探究科技界浮躁现象产生的原由时,许多采访对象都把机制或体制性原因列在重要的位置上。较之社会影响和个人的品性,机制和体制性原因更具有导向性和内在的驱动力,这似乎是大家的共识。科研评价机制与职称评定体系有失公平“无疑,在不完善的评价机制下投放的奖励和资源,非但不能带来最优的成果,却能造出品质最坏的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王蒲生博士这样说。
目前我们的科研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定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分强调数量,特别是强调论文的发表数量,强调《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收录;同行评议难以名副其实,随意性、主观性和不道德的行为,导致评判偏差;权力与学术结合,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使评判扭曲;等等。
王蒲生说:“要公平地分配和高效地使用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准确公正的评价机制。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滥用,进而导致非良性竞争和学术越轨行为;没有意义的项目却得到经费,没有价值的成果却能得到嘉奖,不学无术的庸才却能获得高级技术职称和种种炫目的学术头衔。”
由于,在目前体制下科研成果和学术职称的评定与个人和单位的各种福利挂钩,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就显得格外强烈,其弊端产生的负面作用也就加倍放大。据报道,最近,一项就国家&#计划”实施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的一次综合评估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国家&#计划”实施15年来,申请专利的数量与取得的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相比,明显偏少。调查显示,从1996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出成果159项,发表论文4649篇,获得的专利只有110项,其中最少的1996年只获得了3项专利。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与计划的目标中并没有涉及知识产权的要求有关,在现行激励体制下,科技人员的各种待遇以及对科研单位的评价一般与科技成果奖挂钩,这其中论文发表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取得专利的数量不是一个硬性指标,从而导致各方面重视论文成果,对申请和取得专利不够重视。而耗费巨资开发出的成果如果不尽快寻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极易被竞争对手仿冒使用,自己的心血将付诸东流。
有调查显示,48%的院士认为,只有少数鉴定会能如实、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的水平。只有33%的人认为国家级三大奖比较公正,而对任何一种奖励的公正性持肯定态度的样本都没有超过50%。
立项拨款机制值得商榷
在目前体制下,争取立项,不但意味着专业评价问题,随之而来的科研经费还能补充工资奖金,更会为单位和个人带来各种形式的实惠。王明星告诉记者,那5000万元科研经费的另一半中,大约有50%以工资和奖金的形式下发了。这样做,有他们的无奈,他们每年得到的事业经费并不够发工资;而另50%则在科研课题费的名义下,挪做他用。王明星强调,现行的机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和审计作用十分薄弱。在立项方面,在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大背景下,加上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官员对此的不当干预,难免使立项难以公允,甚至出现违规现象。一位专家就对记者表示,一位掌握立项权力的官员就要求他们向该官员的夫人所在单位划拨项目款;而另一位科学家则反映,几年前,一个重大项目不知为何竟然交给了一个并非本专业的人,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专家坦言,“跑”项目,拉关系,已经成为一门“学问”,需要花费申请人不少的精力……
对科学研究的调控机制和管理手段欠缺
专家指出,由于缺少对科学研究规律的认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调控机制和管理手段不全面,还不能适应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因而造成了导向方面的失误,助长了浮躁情绪。王玉民说:“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像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每一类其规律不同,它们的调控管理方法也不应该一样。但是,我们这些年用八个字都概括了,叫做‘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这种大一统的方法不能说是科学的。我们还不能按照不同类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有专家强调,我们对科研的运行机制,对合理的政策研究不够,这方面的宏观改革还不到位。这样就容易从管理决策层面淡化科学研究的规律性,难免出现违反科学规律的指挥管理失误。B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科技界无法超然之外,它的浮躁现象也就与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
期望与差距让我们难以平静
尽管有“四大发明”的荣耀历史,但我们真正的近现代科技史却很短很短,科技基础十分薄弱,而这方面可继承的科学传统、思想、文化、理念、方法更是少得可怜。共和国成立后,虽然我们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几经磨难,我们的科技水平与科技大国的距离实际上是拉大了。20年前,科技界终于迎来了春天,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仍然存在的差距和国家民族对科技的高期望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王玉民认为,有高的目标是好的,但同时还要有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对于科技界而言,从目前来说,既要有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的决心,又要有从头来,逐步增强实力,逐步发展的恒心。如果失去了这样的恒心,远大的目标和科学的态度不能结合起来,就会适得其反,容易产生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
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整个社会都浮躁,你怎么写科技界的浮躁?”当一位资深记者得知记者要写这个题目时,近乎本能地立即反问到。虽是调侃,却也道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实在贫困太久,我们被禁锢的时间实在太久,一旦得知生活还可以是另一种样子,一旦许多过去想也想不到的各种机会具有现实价值的时候,物质和精神的欲望就像吹进空气的气球一样急剧膨胀起来。迅速致富,迅速出名,似乎已成为社会衡量成功与否的首要圭臬,以何种手段,靠哪路途径致富成名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并非都是圣贤的科技界中人,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力求使自己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达到自我认定并赢得社会承认的水准。而最符合逻辑,也最便利的渠道就是凭借如日中天的科技。在此情势之下,浮躁恐怕也就再所难免了。看看那些终日忙于各种论证会、评审会、鉴定会以及各类社会活动的拥有科学家头衔的人们,我们怎能要求他们做出只有苦心数载、数十载,倾其心智才可能做出的成果呢?
时隐时现的官本位主义
如果问一个问题:正研究员相当于什么级别,享受何种待遇?相信会有不少人能迅速做出这个让外国人听都听不懂的约等式。在谈到官本位在科技界的表现时,有专家例举了两种形式:一是对有贡献的科学家业绩、精神颂扬得不够,而过多地宣扬部门的功绩、行业的成就、行政计划的结果;二是凡是好的科学家都尽快提升,要么当所长、院长,要么当局长、部长。其实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是非常有前景和潜力的好苗子,但在国际上还没有成气候,只要让他们踏下心来苦战一二十年,是很有希望为国争光的。可是……让一流的人才当领导,好像这样做是一种荣誉,实际上是很可惜的。
作为记者,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不少浮躁的产生是离不开媒体的炒作和推波助澜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袁江洋博士在谈到科学活动与新闻媒体的非正常组合所导致的失范现象时指出,“一些科学家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新闻炒作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而由于各种原因“新闻记者往往采纳了当事人的说法对之进行评价,由此造成一些报道失当。”实际上,我们的有些报道不光是“采纳了当事人的说法”,甚至还妙笔生花,任意拔高。
C科学工作者自身的原因
马尔泽内曾说:掌握科学的人在解决日益重大的问题时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所以今天的科学家要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伦理道德的指引。应该说,马氏在上世纪60年代所说的这段话,今天依然显得重要。实际上,对于我们科技界来说,还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我们自身的思想、理念、方法都需要某种意义上的升华。袁江洋在谈到为什么总有人践踏科学规范,弄虚作假时说:“科学,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而言,是一项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圣洁而崇高的事业,而对更多的science-man(科学人———记者注)而言,不过是一种谋生手段。科学活动并非价值中立的,它始终浸透着人的价值观念;当一些不正当的、或是与科学规范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相抵触的价值观念左右着科学人的行为时,失范现象便有可能发生。”“浮躁”与“失范”内涵与外延都不尽相同,但在道理上却有相似之处。
在整个社会都显现出某种浮躁的大背景下,有理由和有必要惟独拿出科技界来“开刀”吗?而且,很可能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甚至失之浅薄、偏颇。在采访和撰写本文的过程中,记者在不停地问自己。然而,被采访者的热情、坦诚和由衷的焦虑与期盼让记者平添了信心。而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科技界在社会和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它在我们民族进步的过程中已经、正在和将要发挥的重大作用。上世纪90年代的数次调查证明,在人们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当中,科技人员始终列在最前面。这充分说明了科技界、科学家对于整个社会的示范性。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的任元彪副研究员有一段话朴实而又精准:“人们之所以走上学术谋生而不是其他谋生的道路,除了现实条件和一些机遇性因素外,多数人都由于有对事物真相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是有助于提高和保持道德水平的。……学术活动以求真求知为目的,它比其他类型的活动更要求人们遵守默顿所说的普遍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公有主义和无私利性的道德规范”。
有鉴于此,我们感到有责任把我们知道的一点说出来,为我们的科技界早日摆脱浮躁,轻装前进敲一声警钟,喊一声加油!
过分注重直接的、短期的经济效益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羁绊
一个国家技术交流、知识流动迟缓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诸如知识产权的合理认定与有效保护,社会深层文化积淀对企业合作精神及对“竞争性合作”观念形成的影响等等。我国知识技术交流与合作状况评价下降,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系统整合效率降低。最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个别地方违背了科技与经济分式协调的基本规律,超前要求科技活动实现商业化,特别是采取限定时间的强制性措施,使大学和科研机构以自我实现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改革,破坏了科技经济大循环的运行机制,既浪费了大量的技术开发人力、物力资源,又加剧了封闭倾向,不利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科技界有些人认为,当前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改革中强化了面向经济的微观动力机制,但弱化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宏观机制,这是我国的科研机构75%以上的科技力量已投入科技主战场,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根本原因。
以我们大学办科技企业,包括微软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博士在内的许多人曾提出尖锐批评。中国的大学出面开了许多公司,学校要为企业的职员提供住房、申请职称,为企业提供地皮,为企业上市申请政府指标。企业若挣钱还好,若亏损了,学校就要牵扯更多精力。 说说浮躁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  经典名言: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上一章老子指出道是有求可应、有罪可免的,本章老子阐述了处世和做事的关键,这个关键就是不能浮躁。  “为无为”。  什么叫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无为就是顺道而为不妄为。本句强调的是不能妄为。妄为是无视客观规律,仅凭主观意愿做事。妄为的人,往往是无知而且无畏,敢做而且敢为的。虽然,其中有些人因为机缘巧合取得了成功,但就整体和长期而言,妄为的人最终必然会遭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妄为?因为浮躁。  “事无事”。  无事,不是人们常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是指搅扰。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应顺道、顺应自然,可以适度引导,但不能过多干扰”。本句强调的是,要顺势而为,不能过多干扰。这方面的反面事例很多,幼儿教育问题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据相关媒体报道,“当前幼儿园进行小学化教育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幼儿园开设了识字、数学、珠脑心算、双语等课程,五六岁的幼儿就要完成各种作业。对此,幼儿教育专家表示,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模式,会给幼儿增添很大的心理压力,是本末倒置,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着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创造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态。”(《新京报》 07.11.05)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以致于使一些四、五岁的小朋友,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童真童趣,一脸小大人的严肃,虽然外表似乎很成熟,实际内心却非常脆弱,经常会表现出暴躁易怒等情绪,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这说明,孩子们的心理已经失恒,如果不及时调理改善,就会发展成为性格缺陷,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疾病。由此可见,不仅强扭的瓜不甜,强加的爱也难有好效果,无论大事小事,都得顺势而为才行。  “味无味”。  味不是单纯指气味,而是指广义的味道,指人生之味、生活之味。味无味即是说:“在生活中,不要过多追求浮华之味,要注重人生真味”。人生真味,就是平平淡淡适可而止,浮华之味,就是醉于名利贪得无厌。本句强调的是要注重根本,不要被物质和欲望所束缚。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浮躁的时代。改革开放除了带来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新文化。在信仰、文化、法律等方面准备不足的中国人,被搞乱了阵脚,传统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被冲击得一塌糊涂,而新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还没建立起来。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中国的味道很不好,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铜臭,生活里泛滥的欲望的洪流,人们失去了接受寻常生活的耐心,一夜暴富的种种思想占据了主流,为了名什么都可以出卖,为了利什么都敢于逾越,男人们醉心于香车美女,女人们醉心于不劳而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浮躁。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报怨以德是老子的千古名句,其意思就是:“无论大小多少都以爱心面对,就是人家干了对不起你的事,你还是对他很好”。本句强调的是不能狭隘偏执,以德报怨体现的是谦下的态度,有这样的态度就有包容的心胸,有包容的心胸就不会针锋相对。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应该保有的胸怀和修养。  很多人认为,“以德报怨”是迂腐的,孔子就认为“以直报怨”才是对的。所谓“以直报怨”,就是面对怨恨要正直地据理力争。虽然这听起来大有疾恶如仇的侠气,但仔细分析却是伪君子的把戏。谁会认为自己不正直呢?面对别人的指责,有多少人能虚心接受呢?这样做,只会导致针尖对麦芒,致使矛盾激化。所以说,所谓的“以直报怨”,其本质就是“以怨报怨”,其反映出来的,是狭隘偏执,是刚愎自用,这些都是浮躁造成的。  “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解决困难问题,都是在容易时着手,天下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本句话强调的,是做事要从容易处着手,要注重细节。千里之堤可以毁于蚁穴,小事不认真,细节不注意,就很容易功亏一篑。但是,世人大多习惯于把事情想的很容易,往往不慎重分析就拍脑袋决策,等到出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这都是浮躁的缘故。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始终不自大,所以能成就伟大”。本句话强调的是不能自大。在第34章,老子曾经说过,“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本句是对这一观点的回顾和强调。圣人不自大,所以成就了伟大,而世人往往自大自傲,最终难以成事。这都是浮躁的缘故。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轻易许诺的人必定少有信用,想得容易必定多有困难”。轻易许诺往往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刻意欺骗,因为根本没打算兑现,所以承诺往往很难兑现;一种是头脑发热,因为没经过慎重考虑,所以承诺往往很难兑现。无论是刻意欺骗还是头脑发热,轻易许诺的人,都是不可信的。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常容易的,但凡要做一件事情,不下一番功夫,不吃一些苦头,都是很难成功的。但是,有些人却总是把事情想的很简单很容易,往往直到撞了南墙,才发现考虑不周。为什么会这样呢?浮躁。  “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  猷是指总是,难是指把…想得很难。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圣人总是把困难考虑得很多,所以最终也就没有困难”。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待事情要慎重。世人之所以失败,大多是因为不冷静、不慎重。只有保持冷静慎重的心态,才能把事物考虑周到,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章老子阐述了处世之道,首先,老子提出了人生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不妄为、不多扰、不被物欲所缚,要报怨以德。接着,老子提出了做事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不大能大。最后,老子指出了两种错误做事态度及其危害,这就是:轻诺必寡信,多易多难。  老子本章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幅对联,  上联是:做人,不妄为、不多扰、不被物欲所缚,报怨以德。  下联是:做事,图于易,为于细,不大所以能大,猷难无难,  横披是:不能浮躁。  本章译文:  顺道而为不妄为,顺道而事不多事,顺道而味不多味。大也好小也好,多也罢少也罢,皆以德报怨。解决难事从容易着手,干大事从细小着手。天下难事从易做起,天下大事从小做起。圣人始终不自大,所以能成就伟大。轻易许诺必定少有信用,想得容易必定多有困难。所以,圣人把困难考虑很多,最终没有困难。  本章诗解:  不能浮躁  顺道而为不妄为,顺道而事不多事  顺道而味不多味  大也好小也好,多也罢少也罢  以德报怨  天下难事从易做起,天下大事从小做起  圣人始终不自大,所以能成就伟大  轻易许诺必定少有信用  想得容易必定多有困难  所以  圣人把困难考虑很多,而最终没有困难
如何使自己不浮躁,自信和浮躁怎么区别啊
使自己不浮躁的最好办法就是,沉着冷静.人有时之所以浮躁是因为心里有点冲动,不快之想,觉得心烦意乱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别往极端去想,想一些开心快乐的事.俗话说,一笑解千愁.你适当尝试去做吧.两者区别在于,自信是一个人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无论,路途有多困难,他都奋力地去拼搏。而后者,是基于个人意志不坚定,与别人进行盲目的攀比,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最后,我要说的是,每个人都有心情浮躁的时候,能战胜并为之转化为一种动力的人就是成功者。综上只是我个人建议而已。具体的还是要靠你自己。毕竟人的一生,还是自己走下去的,别人哪怕帮得了一时,也帮不了一世。
在为什么会浮躁中,我们探究了浮躁的原因:太多人不停地尝试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去寻找一个永恒确定的方案——痴迷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状态。如何不做浮躁的人
现在的中国人,很浮躁
年前上MSN,遇到前女友,她正在待产,本来我不疼不痒的和她说说要注意宝宝健康,产后一定母乳喂养等家常话.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来句,”你别以为国内现在生活不如你好,咱们班同学的都混的好着呢,我们想出国也可以出国玩,你在美国待着别回来了,现在出国的人那么多,你回来也没什么优势.”于是她有声有色的和我炫耀她体贴的老公和幸福的生活.我平静的告诉她,我从来没觉得我和你们比有什么优势,中国现在很有希望.   我承认,还和我打着交道的同学在北京生活的都不错,包括我前女友,他们的生活指数都比我高.他们房子住的比我大,我在想着怎么节约房租,他们在想买大房子体面.他们车开的比我好,我买省油的旧车,他们有的是新的房车甚至SUV,要气派.伙食就更别提了,他们有能力经常下馆子,我买青菜卖肉还是要等减价.      但是我以我耳闻目睹,我对中国的未来有并不是那么乐观.我并没有把我的担心说给她,她那么争强好胜,我怕我说什么,她会觉得我是和她较劲,动了她的胎气.      我去年回去北京过一次,北京的繁华是美国很少见的.但是中国的浮躁也让我深深的不安.虽然我在美国,但我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学习,工作一段时间,我还是想回到中国去,那里毕竟是我的祖国.但是我现在在中国看到很多事情都非常的不习惯.      我的同学,高中的大学的,一般都有一两万月薪,甚至有三四万的,最少也有5000多.他们大多数的确生活的不错.但是我也看到,在北京那些林立的餐馆下边的招工启示,招收服务生,每月800.看着那些馆子里边热情洋溢的服务生年轻小伙子小姑娘,想想他们的收入,这样的贫富差距使我不安.      我的小表妹,大学毕业以后从山西来北京工作,住在我妈为了将来养老在北京买的东四环的70平的小房子里,象征性的付六百月租,打理下物业费水电费就好.我去见她,她虽然有4000来的工资,可从不敢多花一点钱来打扮自己.她说,他妈(我表姨,在山西小城镇)没工作,钱可不敢乱花.      马路上,人可以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或者动手.互相避让一下互相理解一下就可以过去的小矛盾,偏偏要激化到互骂互殴.汽车在为快一分钟抢道,人在为一点小事争强.      银行里,排队领号办理手续的人,可以为了一个夹塞的人失去原有的秩序,一个个争抢着去抢位置,拉扯并高声叫骂.我去找保安说,你能不能管下那个夹塞的人,让大家恢复秩序,保安说,你去找经理!我真不知道银行的经理还要去管理夹塞的人.我也不知道银行的保安是不是就和田里边的稻草人一样,如果真有劫匪,连夹塞的人都管不了的保安除了报警还能做什么.      去海淀一派出所办事登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任你博娱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