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研判形势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趋势

甘肃省经济运行状况观察:工业经济出现向暖趋势--甘肃频道--人民网
甘肃省经济运行状况观察:工业经济出现向暖趋势
&&&&来源:&&&&&
据甘肃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使得甘肃工业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甘肃着力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促进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甘肃新闻网兰州7月30日电 据甘肃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使得甘肃工业经济形势异常严峻。数据显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3亿元,同比下降18.7%。
  工业经济止滑扭亏,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为此,上半年,甘肃及时应对形势变化,及时研判发展形势,科学谋划对策措施,力求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针对一季度工业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落的严峻形势,一方面,省上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积极对接争取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深化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另一方面,各地各企业千方百计培育新的增长点。省上有关部门和市州加快推进酒泉至湖南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的前期审批工作,向市场释放利好信息,促进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争取国家批复了《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并积极争取将陇东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规划、尽快启动建设,为促进陇东能源基地煤电化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编制完成了全省煤炭分质利用及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开工建设10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
  同时,甘肃着力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促进有色冶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上半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1309.5亿元、同比增长14.9%;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6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风电、光电装机容量分别为85万千瓦和145万千瓦,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订单额117亿元,同比增长80%。
  通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综合施策,1-5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降幅比前4月缩小9.7个百分点,新增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明显,工业增加值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352户新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9亿元,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6月当月由降转增,同比增长2.5%。
  难能可贵的是,进入二季度后,全省工业经济运行逐步实现了止滑企稳,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向好迹象,扭转了去年以来逐季下滑的趋势,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逐步增多,各方面对经济发展争取进入预期目标区间的信心不断增强。
  工业经济总体走势虽然出现向暖趋势,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从产业构成看,占全省重头的有色、冶金、煤炭行业增速同比分别下降了19.5、12.3、7.2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工业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长期以来,我省工业对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等传统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的过度依赖没有明显改变,原材料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这两年受原材料产品价格低迷、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经营困难,生产主体不活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乏力。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较好,但其在工业中的占比提升幅度还不大,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有着诸多优势与机遇。
  从当前全国大环境来看,宏观经济出现向好迹象。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至51.0,创年内新高。
  从甘肃面临的政策机遇来看,该省陆续获批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兰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陇东能源基地等能够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多个政策,综合运用好政策平台,将有效推动全省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而且,该省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新的成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通过深化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适应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危机有时也是转机。
  危机面前,改造和提升产业存量、培育和壮大产业增量,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必由之路。省上明确提出,今后将整合资源,集中专项资金,重点在企业技术装备升级、产业链条延伸、主导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省内骨干企业也要把精力更多地下在内部挖潜和提质增效上,抓住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重大机遇,在壮大规模、调整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从宏观层面看,虽然当前甘肃工业经济发展的增速在中低位运行,但长期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虽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较多,但各种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的叠加效应正在不断显现。随着近期省上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措施的逐步到位,下半年工业经济企稳迹象趋于稳固,内外环境更加宽松,经济活动较为活跃,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运行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改善。(记者 伏润之)
  原文标题:工业经济出现向暖趋势
  原文链接:.cn/gsrb/html//content_207717.htm
(责编:实习生&刘海天、王彤)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科学研判形势 提振发展信心
黑龙江日报
&&&&作者: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入实施“五大规划”,着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增,就业形势趋好,经济运行平稳。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当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全面、辩证、冷静地看待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振发展信心,坚决打赢经济稳中求进攻坚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课题。
  科学研判形势,提振发展信心,就是既不能低估已经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能被困难和问题所吓倒。一季度经济下滑的原因,既有市场需求不旺、新增停产企业增多、新开工项目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等直接原因,更有深层次的客观原因: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民营经济阶段性发展差距较大,国有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减弱。正是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叠加,造成了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
  这些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朝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夕化解。但是,主观的努力,却可能改变现状。正如省委书记王宪魁在省委常委会听取一季度经济形势汇报时所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坚持实施‘五大规划’和发展十大重点产业不动摇,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坚持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不动摇,我省经济就一定能够尽快走出困境,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科学研判形势,提振发展信心,必须排除掉悲观主义情绪。悲观主义没有出路。全省经济发展形势虽然面临很大压力,并没有让我们悲观的理由,更多的还是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从三次产业看,我省一产、三产增加值同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产增速虽然大幅下降,但食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逆势上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值;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就业形势总体较好,新增就业人员同比增多1.1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省实体经济基础坚实,发展质量有所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我省产业项目建设三年攻坚战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实施“五大规划”为我们提供了宝贵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仔细分析一季度我省经济运行数据,大幅下滑的原因,既不在一产,也不在三产,而是在第二产业。在二产当中,也不是全都不好了、不行了,而是个别行业的大幅下降对整体的下拉造成的。油气行业一季度增加值同比下降0.8%,影响全省规上工业增速1.7个百分点,是全省工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一季度同比下降35.7%,影响全省规上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是全省规上工业增速回落的最大原因。我省能源经济特征明显,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40%以上,煤及相关产业占四个煤城GDP的比重高达40%~60%。改变油气行业一柱擎天、四个煤城一煤独大的状况,恰恰是从中央到省委“调结构”的重要内容。经济结构的调整,无论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最终都是要调整;调整的结果,不管是早来还是晚来,迟早都要来。随着煤炭行业“十年黄金期”的结束,市场已经做出了调整,这也是预期之内的,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危机危机,危中求机。这对我们的一些行业和地方来说,未必是完全的坏事,至少倒逼我们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来调整结构。
  盘点一季度数据,有两个奇特的现象,一个是全省二产增速虽然大幅下降,但食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却逆势上扬;另一个是在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3.7%大背景下,我省对俄贸易同比增长4.6%,增幅同比更是提高7.5个百分点。出现这种情况,道理也很简单,对黑龙江经济发展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这些局部的逆势增长恰恰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结果,是相关地方和部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的结果。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总的看是努力干事的,但是,在个别地方的个别干部当中出现了一种现象,认为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就可以松口气了,抓“四风”就什么事都不做了,不让举债搞建设就放挺了。这样的“鸵鸟思维”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必然是无所作为,这也是我省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主观因素。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干与不干,结果会完全相反。要想打赢经济稳中求进攻坚战,别无他途,只有真抓实干。
  发展经济,走出困境,我们不缺思路,也不缺招法,关键是要有一股子千方百计抓落实的劲头。古人有云:“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驰则百兴俱废。”我们干事创业、发展经济更是如此,尤其是各地方、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是否精神振奋,是否信心坚定,是否真抓实干,直接影响到团队的“精气神”和经济的发展,如果是“含露之朝叶”,则整个团队都将朝气蓬勃,干事风生水起,如果似“久旱之午苗”,则整个团队都会蔫头耷脑,必定每况愈下。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复杂的原因,寄望市场突然好转或者重大利好政策出台,都是不现实的。必须视复杂多变为常态,沉下心,静下气,树远虑,解近忧,按照省委的既定思路,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才能走出困境,开辟发展的新天地。
网站编辑:梅克保:科学研判工业形势&推动平稳较快发展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
日10:01&&&来源:
E-mail推荐:
  今年以来,湖南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洪涝灾害和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6805亿元,同比增长15.1%,经济增速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13.5%以上。其中,工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高位运行、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我们要清醒研判形势,把握有利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全面实现年初目标。  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的新特点  综合分析,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工业生产高位运行,但始终面临增速保位压力。今年,全省工业经济在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高位运行态势的基础上,呈现出“三快”。生产增速快。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556亿元,增长26.2%,增速同比加快8.8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快增速。产品产量增长快。在消费持续活跃、出口加快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下,主要工业品产量较快增长,如混凝土机械、钢材、服装、10种有色金属等产品产量增幅均超过20%。贡献率提高快。上半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939亿元,增长22.5%,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8%,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前有快马、后有追兵”的局面,上半年全国工业增速同比加快10.6个百分点,比湖南快1.8个百分点;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中部分别排第8位、第4位,比去年同期下降4位、3位,后阶段增速保位压力进一步加大。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但调整步伐有所放缓。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0.3%,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和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3%、30%,产业向高新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继去年长丰与广汽战略重组后,今年湖南有色成功与中国五矿集团战略合作,长株潭国际物流公司与中国远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技术改造力度加大。上半年全省技改投资增幅40.2%,比全社会投资增速高11.7个百分点,江麓容大、晟通科技等一批企业的重大技改工程顺利竣工投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上半年全省完成新产品研发数量增长72%,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51.3%,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园区集聚效应增强。上半年全省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规模工业增速快6.1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的同时,调整步伐有所减缓,主要表现在全省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呈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其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4.5%,比重比2009年全年仅下降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依然任务艰巨。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但总量规模与比重仍然偏小。工业经济在保持较快增速的同时,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819亿元,同比增长44.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73亿元,增长70.1%,增幅同比提高50.2个百分点,九成以上大类行业实现盈利,实现了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双下降”。但从总量规模看,湖南工业与全国和中部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小。上半年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在中部排第3位,占GDP比重为48.8%,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和竞争力来看,湖南大中型企业数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4%,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数排在中部末位。  冷静分析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我们必须辩证分析,审慎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工作主动。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持续上升,一些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问题集中暴露,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美日欧等湖南主要出口地区失业率居高不下,使下半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显著上升。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根除,世界经济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十分突出,可能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综观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但“两难”矛盾进一步凸显。从上半年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正朝着预期方向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宏观调控政策度的把握、房价调控、收入分配改革、物价控制、人民币汇率、外贸出口等诸多“两难”问题。比如,既要转方式、调结构,又要保就业、促增长;既要增加百姓收入,又要防通胀;既要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又要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水平;既要把过高的房价降下来,又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既要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对货币量的需求,又要抑制资产泡沫……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为此,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这对湖南来说,既有利又有弊,我们应密切关注中央的政策动向,坚持立足省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审视湖南,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面临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加大了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难度,这些问题尤需引起高度重视。  从产业结构看,高耗能行业仍是增长主体,提质与增速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两型”产业正处于培植阶段,对全省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大部分属于湖南的支柱产业,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需求旺盛。随着全国节能降耗力度的加大,湖南规模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落,由一季度的25.1%降至上半年的22.9%,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相应由一季度的36.6%降至上半年的34.5%。对规模工业增速的拉动效应相应减弱,成为二季度湖南规模工业增速减缓的主要因素。为确保湖南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下半年高耗能行业生产必将进一步减缓,全省保增长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从需求结构看,投资后劲不足,出口压力加大,消费带动乏力。投资方面,上半年,全省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05亿元,增长26.6%,但较一季度增长34%的速度明显回落。其中与增强工业竞争力相关的制造业投资增速由一季度的39.5%回落至上半年的31.8%,呈现投资增长明显减缓的势头。随着中央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预计下半年可能延续这一趋势。出口方面,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2.6%,但这只是在上年低基数上的恢复性增长,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的逐步显现,下半年出口高速增长将难以持续。消费方面,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对上下游行业企业的冲击将在三季度明显反映出来;同时,家电、汽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对工业生产的带动作用逐渐减弱。  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使部分企业生存发展困难。一方面,铁矿石、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如钢铁企业、火电厂等几乎全行业亏损。另一方面,因产能过剩,市场疲软,供大于求,产品价格下滑。如,今年上半年铅、锌、铝等产品价格下降25%左右,有色行业严重亏损,使很多企业“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另外,受沿海地区加薪潮的冲击,湖南工资水平也整体上涨,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对广大中小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科学谋划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作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坚持“两型”引领,加快推动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应以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试验区为平台,争取更多国家优惠政策、汇聚更多社会资源,加快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湖南有关政策文件即将出台。应加快整合各有关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大力争取国家有关项目,从突破核心技术和推进产业化两方面入手,高效有序地组织实施,促使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发展壮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施“9+3”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把技术改造作为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两型”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推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和电工钢、陕汽长沙环通汽车重型卡车生产线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顺利实施。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继续抓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试点,依托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强力推进“四千工程”。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四千工程”实施的意见》,从完善“四千工程”项目库、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形成推进合力,力争冶金和建材行业、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长沙经开区尽早迈上千亿台阶,确保“四千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切实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构筑基础性、共用性的技术平台,强化政府整合科技资源和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作用,尽快突破一批制约湖南工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推动工业经济加快步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以国务院出台“新36条”为契机,大力推动全民创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加快研究出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举措,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的体制环境。此外,还要坚决打好“十一五”节能减排收官战,做好“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  坚持综合施策,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按照质量、速度、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激活需求源头,在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上下功夫。加大投资力度。在当前湖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特定发展阶段,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和速度十分必要。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强度,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大项目调度,千方百计扭转大项目减少、好项目不多和投资增长减缓的势头。增强消费能力。从中长期看,住房、汽车、电子信息产品、食品、医药等消费将持续旺盛。应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适当支持居民自住型、改善型住房消费,积极鼓励汽车、家电等工业品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充分发挥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扩大工业出口。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转变外贸出口方式,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扶持机电产品、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提高省内产品的国外市场占有率。  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强化与央企对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重点,积极开展对接合作,充分发挥央企对湖南工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做好已对接项目后续工作的同时,重点推进与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核集团、中轻集团等央企的战略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牢牢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的机遇,精心组织好湖南----东盟工业产业合作对接会,争取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以成功举办“2010年台湾湖南周”暨第六届湘台经贸交流合作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湘台经贸合作,吸引更多台资企业落户湖南。抓住武广高铁开通、武广经济带日趋成熟带来的机遇,进一步发挥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扩大对外投资。抢抓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机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布局调整,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带动企业产品出口,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持续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针对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继续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把开展产需对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引导省内产业或企业之间、省内产业与外省产业之间开展对接合作,不断扩大省产工业品的市场份额。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密切关注煤、电、油、运的供需状况,提高预测、应对能力,确保工业企业生产持续平稳运行。融资方面,继续推动银企合作,进一步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推进再担保体系建设,扶持一批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能力。用地方面,对“四千工程”项目、重大技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两型”产业项目给予优先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资源性产品价格、财政、税收等体制改革,破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0年第17期)  (湖南省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杨媚)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本报消息(记者 严志亮 实习生 唐旭昱)昨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止平主持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他强调,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科学研判当前宏观形势,按照“以调促稳、统筹兼顾”的要求,抓重点、抓难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态势,确保“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加爱讲话。市领导郑金平、黄锦朝、陶诚华、张仲灿、劳红武、黄志平、蔡国春、陈擎苍、毛善恩、徐建华、林一心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市领导王国强、黄小杭、金中梁、何美华、蔡健、傅利常,市长助理李国辉,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陈陆一,市委秘书长刘少非,市政府秘书长祝伦根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我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抓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各项综合改革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浙中城市群发展、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情况,一是“总体持续向好”,主要表现在开局良好、投资增强、效益提高和收入增长。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3.75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快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5.93亿元,增长14%,居全省第五位;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52亿元,增长26.9%,居全省第四位;完成工业投资150.34亿元,增长32.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4.2%,两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三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5.78亿元,增长53%,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54.91亿元,增长2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13亿元,增长29.9%。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6.4%和11.3%。二是“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物价持续上涨、信贷逐步收紧、用电制约加剧等。
徐止平说,总的来看,当前经济形势仍然非常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不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或缓解,下半年经济下行的风险就会不断加大。对此,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清醒头脑,着力抓好各项经济工作,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徐止平指出,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有几个主基调不会变:一是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除,总体保持企稳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会变;二是我国全年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有望继续巩固,季度增速将呈现前高后稳的增长态势,政策面从反危机向常态化渐进回归的趋势不会变;三是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向量与质并重转变的趋势不会变。
徐止平强调,下半年我市要抓项目、抓平台、抓创新、抓调整、抓服务促转型,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要积极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努力改善农业设施条件,不断提高规模经营水平,不失时机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要扎扎实实地抓好服务业改革发展;要加快推进精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地提升城乡建设水平;要加强学习、深化认识,紧抓重点、探索创新,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积极有为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徐加爱说,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今年的经济形势比预期更为复杂。当前,我市正处在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的机遇不容错失。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既要充分肯定当前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又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建设平台拓展空间,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努力为企业帮扶解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化改革增活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