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MOOC 污水处理发展趋势处在怎样的阶段,未来趋势如何

edX总裁:未来五年MOOC十大趋势 | MOOC学院
edX总裁:未来五年MOOC十大趋势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过去一半。回望过去五年,我们有幸见证了MOOC这一新型线上学习方式的崛起。随着MOOC产业链的逐渐成熟,毫无疑问,未来MOOC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更大冲击。接下里五年里,MOOC会怎样发展?有哪些大的趋势?首席执行官阿纳特·阿加瓦尔教授(Anant Agarwal)与我们分享他的看法: 1. 免费提供的MOOC课程超过数万门,世界各地的学生可以自由学习从艺术类到工程类的任何学科、任何语言的课程。目前,、等MOOC平台提供的课程共约有2400门。 2. MOOC提供“私人订制”。随着网络互动技术发展,MOOC学习体验将更加私人化。比如课程将提供多种学习路径,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背景、需求、学习方式与速度选择合适的路径。(注:例如南洋理工大学的《》这门课程就按难度提供了两条学习路径) 3. 随着雇主对MOOC证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认可的资质证明不只局限于大学学位。目前各大MOOC平台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如的,Udacity的)。证明你拥有某项技巧或能力的徽章制度,如Mozilla的,也将成为一种流行的资质证明方式。 4. 混合教学模式成为常态。到2020年,一半左右的大学课程将结合线下与线上学习,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更亲睐高效、便捷的线上学习方式。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最近公布了,明确表示对混合教学的支持。 5. 学生利用线上课程,成为终生学习者。大学第一年可以在网上学习,随后两年在校园学习,最后一年进入企业,获得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巧,同时通过网络继续学习大学课程。在工作中,他们也将持续培养新技能。 6. 学习MOOC课程可获得学分。如今,很多大学允许大一学生将自己高中时学过的AP课程转学分,或向网络学习者提供学分和学位。不久的将来,MOOC证书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兑换学分。 7. MOOC成为新时代的教科书。一些大学将尝试将MOOC作为教科书使用,内容包括视频、模拟和互动练习。在课堂上,教授会主要使用公开版的MOOC,再加上一些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班学生。(注:平台上已推出SPOC“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 8. MOOC作为上大学准备工具。MOOC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为上大学做准备。很多大学要求新生在注册入学前的暑假完成指定书目阅读,将来,大学可以直接使用订制MOOC,为新生提供资源和入学准备测试,这样新生入学时可以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9. MOOC作为职业培训/发展工具。MOOC还可以帮助职场人士快速掌握工作所需技能,降低培训时间及人力成本。此外,职场人士还可以通过MOOC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赶上行业技术发展。 10.“虚拟大学”兴起,通过整合现有MOOC课程提供学位。越来越多的机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将现有MOOC课程整合为学位项目提供。这些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校园体验,比如助教支持等,但是教学资源都来自MOOC。 总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他自己的需要,才能和目标。MOOC不仅将受教育的机会带给更多的人,还提供私人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习者、大学与企业雇主的不同需求。未来有无数可能,我感到十分激动。 --文章来源: | 编译:扩展阅读:
按照常态,感觉这些预期打个对折就和现实发展应该差不多了......
引用 的话:按照常态,感觉这些预期打个对折就和现实发展应该差不多了......那样也不错啦
看好12789以及脸部识别困难,总觉得大叔烫个卷儿头好像三傻的病毒院长?
引用 的话:看好12789以及脸部识别困难,总觉得大叔烫个卷儿头好像三傻的病毒院长?瞬间毁……但是我觉得病毒有花白头发,身材也要胖一些,所以还是不一样啦。
觉得高中生可以通过mooc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倒是不错。。
芥末堆 也发了完整版的翻译: ,包括2U总裁的观点。
引用 的话:觉得高中生可以通过mooc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倒是不错。。是!不要像我这样读大学乱选专业...
引用 的话:瞬间毁……但是我觉得病毒有花白头发,身材也要胖一些,所以还是不一样啦。很像,病毒,嘿嘿
引用 的话:是!不要像我这样读大学乱选专业...你选了什么专业……咦……我居然毫无印象了……
引用 的话:你选了什么专业……咦……我居然毫无印象了……材料...
引用 的话:材料...唔……
引用 的话:是!不要像我这样读大学乱选专业...的确是的,关键是当时选专业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嘛的
这个edX搞得还是不错的,这个老师也挺牛MOOC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来,“MOOC”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刚刚落下帷幕的2013教育技术博士生论坛,还是马上要召开的国际远程教育大会,MOOC都作为一个专题被业内专家深度探讨。究竟什么是MOOC?在这场MOOC大潮前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我们综合了相关文献,希望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什么是MOOC
所谓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
、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
2008年,Dave Cormier 与Bryan
Alexander教授第一次提出了MOOC这个概念。顾名思义,MOOC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在线和开放。“大规模”表现在学习者人数上,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在线”是指学习是在网上完成的,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开放”是指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只要有上网条件就可以免费学习优质课程,这些课程资源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MOOC 的特点
MOOC 的特点是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融合。大致上可以归纳出目前MOOC 课程的一些共同特性:
1.大多数课程都有特定的上课期间,大约1~3个月左右;
2.90%都属于教师引导型 (Instructor-Led)的授课方式;
3.教学平台大都是自行开发或整合,很少使用一般的LMS平台;
4.除了Udemy之外,大部分的课程都由大学教授来提供;
5.教材大都以Video型式呈现,很少是flash动画;
6.几乎每门课程的老师和学员互动以及学员和学员之间的讨论互动都很热烈;
7.教师授课的方式除了教材之外,也都会设计作业或考试的机制;
8.学员来自全球各地;
9.几乎所有的课程教学和讨论都以英文进行;
10.课程结束后,注册学员大都还可以进入课程复习。
MOOC的组成部分
讲座——通常情况下,MOOCs常常把教授已有的课程(一般都是45-90分钟)分成不同的小段(一些会有10-15分钟,而还有一些可能会在1-2分钟左右),讲座的质量更多的取决于教授自身的能力(及其在摄像头面前的适应性,)并不取决于他使用的传输内容的工具。
鉴于到的MOOCs的这些性质,它们并不提供课堂上常用互让/问答式学习方式,学生们可以随时打断教授并与之进行交流。但是,MOOCs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免费接触顶尖教授资源的机会,因此,缺乏互动性也能接受(尤其是那些大课科目,学生们在一个超级大的教室上课,课堂上禁止进行讨论与互动)。
家庭作业——大多数的MOOCs课程的学员人数都非常多(有的甚至能达到上万或数十万学员注册同一门课程),因此,作业一般都是自动评分的形式,或者在视频讲座的关键时刻出现(通常是用来确保学生们理解所学内容),或者是在一周系列讲座结束后留作业来测试他们所学知识。
正如我们所预测的一样,家庭作业对于工科类科目更加有效(比如我大一时候学习的统计学和逻辑学),通过判断对错就能很好的对所学进行测试。对于一些更主观的学科,如哲学和文学,作业要么就是敷衍了事,要么就是根本不做。
阅读——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包括从书本中吸取知识(不管是纸质书本还是屏幕书本),这也就是为什么MOOCs和传统的教室阅读问题取决于留多少阅读作业了。
当然,每门课和每门课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从财产与法律及逻辑学课程(不需要阅读)到现代主义课程(几乎需要阅读全书,或者每周读四五十页)。我记得刚上大学时的体验,这比我想象的大学课程要简单些。这使我不禁疑惑:大学课程的角色难道就是要是阅读一定量的内容吗?学生是否可以不按照规定进行阅读而是读一些自己想要读的东西来补充他们的所学呢?
讨论——MOOCs的在线论坛、社交网络及视频会议取代了实体院校的自由讨论及走廊讨论。跟阅读一样,讨论也透过数字游戏进行。有时候,数字游戏是在虚拟空间中学生间是否进行足够互动,有时候是以论坛的形式出现,但是缺点是有时候评论太过多以至于好的观点有可能在转化成有价值的讨论之前就被埋没。
评估——如何对MOOCs进行测试、考试、并评分是一项重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讨论MOOCs及其他的“新型学习”是否可以授予学分的时候),因此接下来会讲一些MOOCs学分的问题,所以,请继续关注吧。
MOOC中的5种学生类型
Phil Hill是一位教育技术咨询专家和分析师,他在在线教育和教育技术市场提供咨询服务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Phil
Hill在过去几年他和他的朋友们MOOC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在自己博客上提出了一种MOOC学生的四种原型,它们分别是潜伏者(Lurker)、被动参与者、主动参与者、临时进入者。随后的博客文章中,
Phil Hill对自己的四原型继续修正,提出了MOOC的5种学生类型(如下图),他们分别是:
爽约者(No-Shows):在一门Coursera式的MOOC的在注册者中,这类学生往往是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或者注册了MOOC,并激活了自己的账号,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有登录过这门课程。
袖手旁观者(Observers):这些学生登录了课程,也许还阅读了课程内容,浏览了其他学习者的讨论,但是,除了镶嵌在视频中的那些弹出式测试,他们是不会参与其他任何形式的评估的。
临时进入者(Drop-Ins):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参与某一门课程中的一些选题一些活动(观看视频、浏览或参与讨论组),但是他们不会去努力完成整个课程。
被动参与者(Passive
Participants):这些学生以消费的方式浏览一门课程,他们也许观看视频、参加测试、阅读讨论组的内容,但是他们通常不会主动完成课程作业与任务。
主动参与者(Active
Participants):这些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慕课之中,参与讨论组、完成绝大多数作业、任务和所有的测验与评估。
MOOC的发展
虽然MOOC这个概念2008年就已提出,但是直到2011年秋季才为世界周知,因为由Sebastian Thrun和Peter
Norvig两位斯坦福大学教授在网上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真的做到了“上万人同修一门课”,世界为之振奋:来自190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2万3千人完成了课程学习,以往只为少数人享用的世界顶尖教育终于可以面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平民。与MIT
OCW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只看到课程资源如同自学不同,MOOC提供了大学课堂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老师、同学、听课、讨论、作业、考试,不打折扣,原汁原味。
受人工智能课程成功的激励,2012年1月,Thrun辞去了斯坦福终身教授的职务,成立了Udacity公司,专做免费网络课程。而早在2011年秋天,其斯坦福的同事Andrew
Ngand和Daphne
Koller就已经基于自己的MOOC实践,开办了Coursera公司,成为MOOC课程的平台提供商。这两家起源于以创业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的MOOC公司都得到了硅谷的风险投资,也都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媒体传播,一时间新闻迭出,也让MOOC概念广为人知。在雄厚资金的资助下,两家公司扩展很快,以Coursera为例,在成立后的半年内就安排了近30门课程上线,到2013年1月,已经谈妥了33所大学20个门类的213门课程。
如果只是斯坦福大学一家活跃还不足以引起世界震动,2012年5月,一向在开放教育这块领域比较沉稳的哈佛大学宣布与MIT合作成立非营利性组织edX,也向世界各国的顶尖大学发出邀请,一起在开源的平台上提供开放的优质课程。2013年5月,包括清华、北大、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等6所亚洲高校在内的15所全球名校也宣布加入edx。一时间,风起云涌,加入者众。
2012 MOOC大事记
依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全年对MOOC活动的有关报道,梳理了2012年有关MOOC发展的重大事件。
1月份:三足鼎立初显
2011年11月Coursera成立,2011年12月MITx登场。
2012年1月,于2011年秋季成功在网上向来自全球190个国家16万学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 教授毅然走出“象牙塔”,成立了一家营利性公司
Udacity,并获得风险投资,希望与顶尖大学的一流教授合作,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问题解决型课程,免费开放给全世界的学生。MOOC领域三足鼎立态势初见端倪。
2月份:紧锣密鼓开课
2月13日MITx启动第一门在线课程,即由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Anant Agarwal教授和Chris
Terman教授联合教学的“6.002x: Circuits and
Electronics”(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开始接受报名。授课时间为3月5日至6月8日。
几周前宣布成立的Udacity在2月20日就推出了两门课程,一门关于建立搜索引擎,一门是机器人车编程,两门课程都上7周,总共有6.5万人注册。Udacity表示另有8门课程在准备上线。
同样是在2011年秋季实践MOOC课程的两位斯坦福教授Andrew Ng and Daphne
Koller合作成立的Coursera公司宣布在2月-3月会推出14门课程,这些课程由斯坦福大学、密执根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的教师授课。
3月份:课程风生水起
3月份开课的MITx第一门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共有154763人报名,最后有7157人完成学业。这门课程通过平台收集了有关学生网上学习情况的大量数据,比如学生看视频的时间。MIT投资20万美元,资助对这些学生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研究,希望在此基础上发现适合网上学习的内容、网上课程适合的学生人群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4月份:更多资金注入
Coursera公司宣布获得Kleiner Perkins 1600
万美元巨额种子投资,宣布首批合作四所学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执根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风险投资机构除了向MOOC机构投资之外,也向其他的一些远程教育机构注资,如帮助高校开展网络教育的公司2tor在2012年4月也获得了总额为
2600 万美元的巨额融资,算上前三轮总融资额达 9700 万美元。这表明投资业非常看好新型的网络高等教育市场。
5月份:合纵连横清晰
5月2日,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各注资3千万美元成立了非营利机构edX,以免费提供两校的课程,并欢迎全球各国的顶尖大学加入。MITx第一门课程的主讲教授Anant
Agarwal受命成为edX的第一任总裁。支持MITx发展并促成edX成立的麻省理工学院教务长L. Rafael
Reif在5月16日被宣布将于7月2日起担任MIT校长,由此可见MIT对其开放教育领导者地位的重视。
印第安纳大学教授Curtis Bonk在著名课程平台提供商Blackboard Course
Sites平台上建设了一门MOOC课程“成功网上教学:教学思想和技术工具”("Instructional Ideas and
Technology Tools for Online
Success"),这门类似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的课程采用网上视频会议系统,每周有2小时交互授课,展示了MOOC课程的另一种形态。
6月份:初建生态链
6月2日,Udacity宣布与Pearson合作,需要获得Udacity课程证书的学生可以在Pearson的考试中心完成课程结业考试。这为提高Udacity证书的可信度、开辟“课程结业证书等同转学课程证明”、“就业服务”等新业务奠定了基础。9月6日,edX也宣布与Pearson采取类似的合作,使用其VUE服务。
6月11日,弗吉尼亚大学校长Teresa
Sullivan因采取“渐进”策略对待MOOC而被校董会罢免(16天后在师生的抗议下官复原职),校董会担心她的决策会让弗吉尼亚大学的光辉被其他先行开展MOOC的一流高校所遮蔽。虽然在风波之前的四月份弗吉尼亚大学就开始与Coursera接触,这场让全球皆知的校长与校董的争论加速了弗大与Coursera签约。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美国知名大学面对MOOC所承受的压力。
6月19日,盖茨基金会给MITx项目100万美金,希望能够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用MITx的教学录像教低收入的学生。这些学生身居项目合作学院,学习是自己观看MITx的一门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教学录像,在传统的上课时间完成作业,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帮助。盖茨基金会一直很关心“创新教育传递模式”(breakthrough
models”),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了解这些学生从MITx的教学录像中能够学会多少知识,以及混合教学环境下支持教师的最佳方式。
7月份:两大阵营扩张
Google推出第一门MOOC课程:“拓展您的搜索技巧”(Power Searching With
Google)。由Google的搜索课程教育专家Dan
Russel主讲,有来自196个国家的15.5万名参加在线学习,2万人结业。
7月20日Coursera宣布新增12所大学合作伙伴,其大学合作伙伴达到16所,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四个国家。这12所大学是:佐治亚理工学院,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赖斯大学,爱丁堡大学,多伦多大学,瑞士洛桑理工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和六月因校长对MOOC不积极而被校董会罢免一事轰动全美的弗吉尼亚大学。
7月24日,伯克利大学宣布加入edX,并担任“x大学联盟”主席。伯克利大学对edX项目的贡献是技术投资,即提供一个网上教育平台,并在秋季提供两门免费在线课程:《人工智能》和《软件即服务》。
8月份:发展中的新情况
8月12日,《Hybrid Pedagogy》杂志推出一个为其6天的MOOC课程,课程名字是《MOOC
MOOC》,邀请制作MOOC的人、选修MOOC的人、报道MOOC的人和其他感兴趣这个话题的人参加,探讨MOOC对大学、师生及大众意味着什么。人数限制在500人。各路媒体上对于MOOC的质疑声渐多了起来。
8月13日,Coursera宣布它的网站注册人数已经超过百万,Udacity位居第二,有73.9万人注册。
8月中旬,Udacity宣布一门《离散数学》课程因为达不到质量标准而被取消上线,尽管授课教师为此已经花费了45小时录制教学视频,且每讲都要花费3小时准备。究其原因,主要是MOOC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异,老师需要思考对于如此众多水平不一的学生来说,怎样传递和表达知识最有效,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推敲。不少MOOC授课老师反映准备MOOC课程的历程让他们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所举的例子,所设计的作业,等等,对于课程的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件事情也提醒制作MOOC的机构,需要事先确定课程的质量标准,并设定质量检测流程,以免白做工。
8月21日,几家网络学习网站机构宣布将在秋季联合开设一门称为“自动MOOC”(mechanical MOOC)的课程“Gentle
Intro to Python” [1]
,与其他MOOC提供商用一个平台支持MOOC课程教学不同,这门课程不需要教员,也不需要启动经费,直接利用现有的开放学习站点:其教学内容来自MIT
OpenCourseWare,
由Codecademy对练习和测验提供即时自动反馈,学生小组讨论使用OpenStudy的Q&A论坛,学习任务的日程安排由P2PU用邮件列表向选修的学生自动发送,所以称之为“自动型的”(mechanical)
[2] 。这个试验展示了P2PU“人人都可以为师”理念的技术实现路径。
9月份:更多加入者
新学期开始,Udacity就传出佳讯,9月5日在线公立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全球分校(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Global
Campus)成为全美第一所接受Udacity课程转学分的大学,该校接受Udacity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算3个学分。将MOOC课程等同转学生的转学课程,是MOOC新的业务模式,随之而来的是要求MOOC提供商确保“拿证人就是学习者”,因此要加强监考环节。
9月11日,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张榜征集大学入门级课程,有感于已经上线的MOOC课程大多是研究生级别的专业性课程,盖茨基金会更关心对于注册人数多、及格率低的大学基础课程是否可以做成MOOC,并研究哪类学生会从MOOC课程中受益,教师如何帮助那些不能自我引导的网上学习者。
9月12日,Google 开放了Course Builder的源代码,
并向全球高校推荐使用这个创建MOOC课程的工具包,之前Google的第一门MOOC课程“Power Searching With
Google” 就是用此工具开发的。以资助开源教材项目而著名的Saylor Foundation
宣布会使用Goolge的技术来提供课程。Google宣称用户不需要会编程,只要看得懂HTML代码,熟悉JavaScript语法,会安装软件,就会使用这个工具包,Google希望更多的大学教师能够使用这个工具轻松地制作MOOC课程。而早在一周前,即9月5日,两位George
Mason University 的教授Tyler Cowan 和 Alex Tabarrok
就以个人名义发布了MRUniversity(http://mruniversity.com/),这是一个专门的经济类课程网站,两位教授承诺用免费的短视频提供愉快的学习体验。
9月17日,以创新著称的斯坦福大学又推出了新的开源网上教学平台Class2Go,由计算机系8位工程师开发的这个平台具有可移动性和互操作性,即课程内容可以分布在YouTube、可汗学院之类的其他免费网络系统中,并充分利用Khan,
Piazza, YouTube, Python Django, Amazon AWS, Opscode and
Github.等因特网服务,并能够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法和教学工具提供数据。
9月19日又有17所大学加入Coursera: 伯克利音乐学院, 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埃默里大学,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西奈山医学院, 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佛罗里达大学,伦敦大学,马里兰大学,墨尔本大学,匹兹堡大学,范德堡大学和卫斯理大学。Coursera
希望这些学校至少提供5门课程,但是不少学校表示其主要动机是扩展学校知名度,体验这种可用于校内的教学方式,要视情况决定未来开放多少课程。Coursera宣称又获得了$3.7
million 融资。
10月份:与现行制度冲突
10月15日,德克萨斯大学系统宣布加入edX,这包括9所大学和6所健康学院,并向edX注资500万美元,计划在2013年秋季提供至少4门MOOC课程。德克萨斯大学计划这些课程也会用于本校的混合教学,本校学生学习edX上的课程可以得学分,健康学院的计划是将课程用于医生的继续教育,并扩展到全世界。
10月18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高教办公室照会Coursera,援引早先制订的一项法律,认定Coursera提供的网络课程要付费报该州认证,否则不允许对该州居民提供服务,迫使Coursera在网上更改服务条款,劝诫该州学生不得学习Coursera上的免费课程,引起广泛网议。
随着网上开放课程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些针对开放课程的大众评介网和目录网站,如CourseTalk,Knollop, Course
Buffet, Class Central等,这些可能就是一两个人自己搭建的网站提高了开放课程的点击率。
Udacity宣布从Andreessen Horowitz那里获得1千5百万融资。
11月份:进入正规教育曙光初现
11月1日,两家课程管理平台提供商Blackboard和Instructure公司宣布将在各自的平台上支持其客户开设MOOC课程。两家认为无论是edX还是Coursera都过分强调与顶尖大学合作,他们希望支持所有学校以自己的方式创建自己的MOOC。之前Instructure公司已经宣布建立Canvas
为其用户,如布朗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在内的十几个机构,建立免费开放课程的目录。Blackboard宣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个学院、纽约州立大学的水牛城州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Springfield分校将使用Blackboard平台建设MOOC。由于MOOC提供商很少是排他的,所以不少大学都与几家同时谈试点,目前还看不出那个平台会胜出。这些大学都在考虑建设的MOOC课程也将用于本校学生学习。
同样是11月1日,Coursera 与营利性网上教育提供商Antioch
University大学签订合同,挑选Coursera的课程让本校学生选修,并算学分。这不仅提高了该校所提供课程的质量,也为Coursera提供了新的营利模式。
在2012年11月份,无论是Udacity还是Coursera都只是与网上教育机构签订了学分转移或认可合同,并未对正规大学产生影响。11月13日,美国教育理事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同意对Coursera上几门由顶尖大学提供的课程进行同等学分评估(a
credit-equivalency
evaluation),以判断这些课程的质量,是否可以用于推荐学分。该理事会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推荐一些体制外的培训课程,因为有些学生需要这些课程的学分。课程评估不仅看课程内容,也看教学法和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要求Coursera加强课程学习过程监控和监考机制。该项目也得到了盖茨基金会的资助。盖茨基金会还支持几所麻省的社区学院与edX合作,探索用“混合教学”的方式使用MIT课程。
12月份:出现新的MOOC联盟
Coursera宣布开始为雇主和优秀学生牵线,提供就业匹配服务(Coursera Career
Services)。和课程一样,Coursera
的这个就业服务对学生来说是免费的,但是雇主需要为获取潜在雇员的信息支付费用,Facebook, Twitter, AppDirect
和 TrialPay 等数家公司都已经跟 Coursera 签署了协议。目前 Coursera
的这项服务目前还限于软件工程专业,但会在之后拓展到其他学科。
这个月edX阵营增加了威尔斯利学院和乔治城大学。Coursera收获了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但是另外12家英国大学(卡迪夫大学,
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开放大学, 伯明翰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 东英格利亚大学, 埃克塞特大学, 利兹大学,
南安普敦大学, 圣安德鲁斯大学, 沃里克大学)联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FutureLearn LTD,
一个新的MOOC平台提供者,MOOC阵营出现了来自欧洲的竞争对手。据悉,亚洲大学之间也在串联讨论形成地区联盟,在2012年末、2013年年初,MOOC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
为什么MOOC得以快速成长
MOOC快速成长的第一个原因是MOOC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使得照此模式批量制作课程成为可能。二十多年网络教育实践中被证明能够有效保证网上学习效果的教学经验被很好地总结为MOOC的基本教学模式,如网上学习辍学率高,因此不能单纯靠学生自学,一定要有老师引导授课;课程持续时间应与通常大学教育一样,约8-12周,教学每周分模块进行,每周都要交作业,并给学生足够多的练习;授课以视频教学录像为主,主要是板演,并配以教师的讲解,每个视频8-12分钟,期间穿插小测试,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另外还会通过论坛投票对问题排序,让教师只重点回答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鼓励同学互教互学,通过互助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MOOC快速成长的第二个原因是2012年出现了多家专门提供MOOC平台的供应商,包括目前该领域的三大巨头:Coursera,Udacity和edX;一些老牌课件平台提供商,如Blackboard和Instructure也鼓励老师在其云平台上建设公开课。不少MOOC平台,如Instructure公司的Canvas学习管理系统,斯坦福大学新推出的Class2go都是整合了YouTube、Facebook等互联网应用来播放教学视频、扩展在线学习空间。2012年9月,Google推出了MOOC的开源制作工具——Course
Builder,使得普通老师自己制作MOOC课程成为可能。
与之前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各个高校需要建立自己的开放教育资源网站不同,这些专业化的平台提供商的出现,降低了高校建设MOOC课程的门槛和经费投入,也刺激了更多的一流大学加入MOOC课程内容提供商的行列。
短时间内众多高校的加入是MOOC快速成长的第三个原因。如成立于2011年秋季的Coursera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招募了包括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来自四个大陆62所知名大学,带来超过200万的注册学员。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MOOC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MOOC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在2012年,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推出edX的免费在线课程技术后,全世界超过120个院校表示希望加入,其中包括伯克利大学等知名院校。12月,在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签署了与美国Coursera公司的合作后,英国其它许多大学如伯明翰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11所学院也加入了另一家长期远程教育提供商FutereLearn公司。据悉亚洲一些学校也在串联讨论建立亚洲MOOC平台,一时间MOOC战国纷争的时代已经到来。
MOOC快速成长的第四个原因是大量风险基金和慈善基金进入,国际上较为著名的风投公司KPCB、Greylock
Partners、Charles River
Ventures等均投入多笔资金,几个著名MOOC提供商的融资都在数千万美元以上。这些捐赠除了用于MOOC提供商的平台研发、业务拓展之外,也会用于对于这类新型网络教育方式的研究,比如,2012年6月,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为麻省理工学院提供100万美元捐赠,用于支持他们分析MOOC课程学生网上学习的数据,以开发建立全新的计算机类课程在线学习模型。基金会还希望通过项目了解哪类学生及哪类课程适合于MOOC,对于那些不具备自我引导能力的网上学习者,教师应该怎么做。
MOOC快速成长的第五个原因是一些大学开始接受MOOC课程的证书,承认其学分。如日,Udacity首创在线课程学分与大学学分的挂钩。卡罗拉多州立大学全球校区(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Global
Campus)允许其学生在完成了Udacity提供的计算机科学引论课程的学习,花89美金在严格的考试中心通过了Udacity提供的考试并获得证书之后可以转为该校的学分。11月,美国教育理事会同意评审Coursera的几门课程,为这些课程的学习证书被更多高校认可创造了条件。
对于一般性院校,MOOC课程有可能是降低高等教育成本的一剂良方。2012年11月,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为12家机构提供300万美元的捐赠,以鼓励开发大学入门级基础类课程。之前的MOOC课程大多是专业程度高而专的课程,针对的校外人群是继续教育者。盖茨项目针对入门级课程,提供定制或裁剪的可能性,这样的MOOC前景会吸引更多的高校以此来减低教学成本。
正是因为上述五个方面一环扣一环,MOOC生存发展的良性生态空间基本形成,才造就了2012年MOOC繁荣的景象
教师为什么参与MOOC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周报2013年2月份向开设MOOC课程的184位教授发送了一个问卷,想了解这些已经开设MOOC课程老师的教学感受,共收到103封回应,其中一半的教授已经完成了MOOC授课,还有一半的教授当时正在授课。65.3%的被调查教授之前没有在网上完整上过一门课程,多数教授教龄超过十年,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是终身教授。这些MOOC课程学生数的中值是3万3千人。
这些被调查的教授中有三分之一的人(29.7%)之前对于网上教育持怀疑态度,三分之一(也是29.7%)的人对网上课程有热情,在授课之后,90%的人都成为了网上教学的拥护者,非常热衷完全网上课程的达到55.9%,持怀疑态度的人下降到8.8%。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Robert
Sedgewick教授,他原先对网上教育持怀疑态度,受到别人鼓动,决定将其教了40年的课程对全球开放,才开始制作《算法:第一部分》MOOC课程,花了数百小时准备课程内容,包括录像和调对视频。这门课程在Coursera上吸引了8万学生,五周教学结束后,Sedgewick教授说他已经成为MOOC的热衷者,开始相信网络教育应该在每个人的教育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问卷中有一问是关于教MOOC的动机的,这是一个多选题。我们看到71.8%的老师是利他主义的理想分子,表示是为了提高世界范围内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课程注册人数超过十万的老师都表示很兴奋,本来教书一辈子也未必能有这么多学生,而且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也有不少教授的动机是玩票性质的,调查中有14.6%的人表示是学校要求他们来做课的。14.6%的教授是顺水推舟,不想在大学课程纷纷上网的潮流下落伍。就像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Owens所说的那样,既然知道网络教育是趋势,宁愿在前面探索,也不愿意在后面被别人赶着走。普林斯顿大学的Robert
Sedgewick教授曾经与人合写了一本采用率很高的算法教材,他参加MOOC,一方面是尽义务,另一方面也是捍卫地位,不想被人超越,他说:“我可不想看到在那里的是别人的算法课程”。他也是少数几位在课程中建议学生买他写的教材的教授。
40.8%的人回答说开设MOOC课程是想提高自己作为教师的影响力,37.9%说要增加自己在学科领域的知名度,33%的老师说他们希望因此增加媒体曝光率和大众知名度。就像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Andrew
Ng在北大报告中谈到的那样,一次他在开某个计算机专业大会的时候,有不认识的人走上前来和他打招呼,说:我在网上学了你教的《机器学习》,谢谢你。他感到很骄傲,突然间不再是无名小辈了。
2012年5月,当哈佛和MIT宣布联合投资成立edX时,MIT校长就提出希望能够籍此改进而不是取代课堂教学。这一说法深得人心。调查中有36.9%的老师说其参加MOOC的一个动机就是想借此经验改进他们的课堂教学。这些教授中的73.7%表示教MOOC的经历让他们产生了改变同门课程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想法。
Udacity的创始人原斯坦福教授Sebastian
Thrun曾说过:在一个面授课堂如果有2-3个人犯同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可能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在一个上万人的课堂,有200人或2000人犯同样的错误,老师就可能会严肃对待了。因为MOOC平台软件会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花了多少时间看教材,与同学怎么交流的,并且把数据给教授,这样MOOC老师就可以知道哪种教法或哪些内容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哪些内容学生觉得不重要或枯燥。这些从网上课程获得的教学见解也可以应用于传统课堂,这些数据在传统课堂是很难得到的。
杜克大学物理系副教授Ronen
Plesser说,为了应对大量水平不等的学生,在拍摄讲课视频时,他不得不仔细地推敲教学讲稿,这让他的教学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最后的网上课程他认为比他在校内面授的版本更为严谨,要求更高。MIT材料科学和工程系教授Michael
J.Cima在教MOOC课程的时候,同时也在校内教面授班,他对照分析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结果情况。“我有证据显示网上的学习结果测量方法要优于我们在面授课堂的做法。”Cima教授打算在秋季学期对校内班使用MOOC的自动批改工具。74%的被调查课程采用了自动批改技术,其中67.1%的教授认为非常可靠,只有2.7%认为不可靠。34%的课程采用了同伴互评打分机制,其中25.8%的老师认为同伴互评很可靠,3.2%的教授认为不靠谱。
48%的被调查的教授认为他的MOOC课程的学术严格与该课程的传统课堂版本一样严格,另外一些教师表示为了考虑全球影响面,迎合大众口味,会降低难度。大多数已经完成MOOC授课的教授在问卷中填写了通过课程的学生人数,平均及格率为7.5%,中值为2600人。其中四分之三的教授给通过课程的学生某种证书。当被问及这些通过课程的学生是否应该得到教授所在大学的课程学分时,72%说“不”。应该注意的是,另有超过四分之一(28%)的教授认为通过课程的学生是应该拿学分的,认为值得拿学分的教授来自宾大、普林斯顿、杜克和斯坦福,所教的课程是数学、科学和工程。三分之二(64%)的人认为MOOC课程会让本校学位成本下降,相当大一部分老师(86%)认为免费的网络课程会整体降低上大学的成本。7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MOOC值得大肆宣传。
这些教MOOC的教授从教学中获益很多,但同时也付出很多。调查发现教授通常需要花费100小时准备课程,比如拍摄讲座视频,作些其他准备等,开始上课后每周要花8-10小时。大多数教授都力图不被MOOC学生的邮件淹没,通常一周会有5封邮件,但很多教授都会深入论坛讨论,一般(36.6%)是每周至少发1-2个帖子,也有的人(18.8%)几乎每天发帖,或(19.8%)每天至少发一个帖子。不过,也有5.9%的教授根本不参加网上论坛讨论。
大多数教授都认为教MOOC课程会影响他们校内工作,只有19%认为没什么影响。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Geoffrey
Hinton说,“我几乎没时间做其他事情了。就好像是要提供一本网上教材,每周必须发布一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校对于参与MOOC的教授进行工作量的核算,相信这个调查结果公布后,一些学校也许会开始制定相应的政策。主要的问题是:因为99%的学生不是本校学生,学校是否会愿意算工作量,或愿意给教授时间让他们教MOOC。在被问到是否愿意继续教MOOC课程,一些老师,如Owens就表示:如果学校不愿意减免他的校内教学工作量,不给他教MOOC课程的时间的话,他就不做了。
问卷还调查了MOOC课程学习内容的种类:97%
原创视频,75%开放教育资源,27%其他教育资源,9%必须购买的教材,5%必须购买的电子书。其他问题还包括:你是否拥有课程版权(73.3%说是,14.9%说不知道),你是否强烈要求学生购买教材(17.2%说是)。关于有没有受到来自MOOC学生的恶言恶语,61.4%的老师说没有收到,24.8%的老师说很少收到,10.9%说有时候有,3%的老师说经常收到。
这个调查也许不算科学,因为调查的都是MOOC的先行者,他们往往是热切的志愿者,而一些上线后反响不好的教授没有回应这个调查。以往,精英学校视网络教育视为二流水平,认为只适合于赢利性学校或者州立大学,无法与精英学校的校内教学相媲美。这次回应调查的大都是精英学校的教授,他们对网络教育的热诚可能真的要改变美国高等教育的景观了。
MOOC未来的发展
2012年,MOOC作为网络教育的新生军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质疑:
其一,诚信保证问题。MOOC提供商在谈未来的运营模式的时候,都将证书服务、就业推荐服务等作为主要赢利手段,为此如何杜绝“替学”或“作弊”现象,如何保证“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在2012年引发了多种讨论。目前三家MOOC运用商都是与Pearson的考试中心合作提供有监考的课程结业考试,Coursera还与一家网络考试机构合作在研究网上监考技术,包括根据打字节奏判断学习者是否为其本人。
其二,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2012年8月,Udacity宣布因为教学质量的原因取消了预定上线的一门离散数学课。这件事引起了对MOOC课程质量标准以及系统化课程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视。MOOC的发展正处于起始阶段,与传统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急需建立起明确统一的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日,美国教育理事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同意对Coursera上几门由顶尖大学提供的课程进行同等学分评估(a credit-equivalency
evaluation),以判断这些课程的质量,是否可以用于推荐学分。该理事会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推荐一些体制外的培训课程,因为有些学生需要这些课程的学分。通过ACE进行课程评估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一种机制。日Coursera宣布其五门课程已经进入ACE推荐名单,这也意味着从此之后,需要学分的Coursera用户必须在学期开始时就缴费并接受一系列防伪过程。
其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尽管MOOC自发展初期就吸引了许多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但目前为止,还没有MOOC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除了学业证书、成绩单、就业推荐等收费项目外,将MOOC课程作为大学预科课程或提供给商业网络教育机构有偿使用,或者用MOOC课程教本校学生并收取学费授予学分,都是目前正在尝试的商业模式。有鉴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准备自己建设MOOC平台,越来越多的开展MOOC教学的方式,商业化的MOOC提供商会有怎样的未来还难以预料。
从云计算技术到社交媒体,信息技术的发达已经大幅度降低创建教育平台的成本,MOOC的发展让在线教育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进中得以理性思考,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美国基金会教育政策项目主任Kevin
Carey 在《Into the Future With
MOOC's》中指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MOOC学习者出现,必须客观看待它的发展。无论MOOC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它都使得未来的在线教育模式越来越清晰。
MOOC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伴随着MOOC提供机构的不断涌现(比如斯坦福大学自己也推出了官方的MOOC平台Class2Go),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承认MOOC课程的学分,会出现更多的课程辅导机构和考试机构。当网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免费的大学基础课程,大学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提供者,开放教育机构成为降低学费快速毕业的通道时,当含金量高的MOOC证书在就业市场上有可能比大学学位证书更有说服力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可以认可MOOC课程的学分,并将其作为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时,高等院校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重新思考大学的定位:大学究竟是什么?它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分的认证者?学习产出的评估者?还只是学位的授予者?大学需要反思如何迎接这即将来临的疾风骤雨。
MOOC对中国大学的冲击更多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学习MOOC课程的学生可能会向本校的授课老师就中国课程中没有讲授的知识点提问,一些学生可能会因此挑战中国教师的课堂。但是如果中国老师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些网上的免费课程资源也可以成为课程很好的补充材料,比如上课前指定学生去看某个MOOC课程的某段录像,或者参与某个网上讨论。现在的MOOC课程基本知识传授还是采用讲授方式,但是讲课视频会按话题切分为几分钟的片段,并配上承上启下的选择题以增加学生与网上内容的互动,同时通过论坛投票话题排序、以及鼓励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一些同时上MOOC课程和面授课程的老师已经开始将这种方法用于面授课程,体会到面授的课堂如果这么做,也会立竿见影。
目前,MOOC课程只是少数专业的少数课程,并未形成专业课程体系。这些少量课程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但是却可以让大学重新找到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道路,也会促使大学思考自己存在的特色和价值,思考新的业务模型、新的合作与伙伴关系。未来的高等教育将更加重视合作、交流、网络化教学和学生的同伴互助,更加重视所培养的学生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而不只是知道哪些知识,也需要考虑具有工业化特质的教学流程分解和角色分工对于大学教学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影响。
无论是大学,还是教授,面对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带来的“颠覆性创新”,不在烈火中永生,就在烈火中灭亡。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给中国大学的五个建议
对中国而言,随着宽带向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通过在线的方式享受世界一流的教育。由于有了开放教育资源,有了在线教育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除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将通过类似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之类的在线资源选择接受“非正式”的高等教育,完成他们的大学教育,来自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将越来越得到在线教育的恩惠。
随着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和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大学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对中国的大学而言,最顶级的大学应该积极推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以便在国内生源竞争中处于优势,并提升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低于其他大学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好开放教育资源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建议一:把开放教育资源和MOOC纳入大学发展战略中
大学在指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应当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大学的信息化、国际化和民主化。不仅如此,还应当将目前如火如荼的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纳入到大学的发展战略之中。
建议二: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
由于开放教育资源(OER)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发展,加之教育部以前推进的“国家精品课程”以及正在推进的“大学视频公开课”,学生在线高等教育的机会的确已经摆在了每一个受教育者的面前。但是,这种可能性要真正地变成现实,尤其是大面积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线课程也许并非是为每一个人准备的。要想在在线课程中取得成功,需要的不仅是熟练和舒适地运用技术,而且还需要一系列的个人特质和技能,包括从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调节、高效的自我时间管理、在线独立工作、在线协作与合作的能力、顽强地毅力和吃苦精神、甚至快速打字能力等等。
中国大学必须加强引导,大力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是要帮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学习的方式方法,这是前提和基础,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建议三:积极探索和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过去一些年,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再到各大学,已经开展了许多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取得了诸多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大学应该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积极探索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以及颠倒教室之类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之中。这不仅仅是教学和学院的问题,它涉及到大学的管理与学分认证等一系列问题。
建议四:引导教师将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中国的大学应该引导教师将前期推出的国家精品课程、世界名校的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借助这些开放教育资源,深化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否则,从中央政府到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大学,就无法将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综合考虑,也就势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建议五:加强研究,有计划分步骤地尝试和探索MOOC
MOOC是发展迅猛地新生事物。在《地平线报告》(2012年高等教育版)中,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被提及,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仅仅过去一年,MOOC便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它是如此的新颖,以至于人们还来不及仔细地审视和深入地研究。为此,我认为,中国教育研究工作者应该关注MOOC及其发展,大学应该加强对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研究,大学应该在以前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和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分步推出自己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参考文献:
聚焦MOOC——专家观点,http://www.nerc.edu.cn/FrontEnd/News/news_info.aspx?newsid=71cd8e7f--82f7-eb
2. Via:huffingtonpost.com
来源:中国移动学习联盟 崔娟[译]
原文链接:http://www.huffingtonpost.com/jonathan-haber/moocs-and-what-makes-a-cl_b_2938875.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