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具体的定义是什么

关于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定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具体表现为该元素的单质或特定化合物的还原性.”问:为什么说是“特定化合物”?特定在哪里?为什么不是全部化合物?
狮子爱2841
首先不讨论楼主引用的那句话本身能不能很好地作为判断金属、非金属的原则,我们就事论事.那句话最终落脚点在“还原性”,单质不用多说,元素是零价,理论上讲都可以失去电子,体现还原性,只是难易程度不同.而在化合物中情况就复杂了,元素大部分有变价,如果一个元素在某一个化合物中已经处于最高价,显然无法再失去电子,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无法讨论这个元素的还原性.单这一点就足以解释为什么要强调“特定化合物”了.希望这样解释楼主可以明白,并且能有所帮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是什么?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是什么?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什么是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_Qian雪良_新浪博客
什么是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但几乎所有的中学化学教材中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衡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标准也不一致。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呢?
关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讨论已有一些文献报道,但观点并不是完全相同,总体上看有三种观点:(1)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一般而言,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2)元素的金属性指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的能力,或形成化学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该原子的倾向。(3)金属性是指金属在真空时气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难易程度。
而现行教材中也没有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明确定义,在大学教材中讨论的也并不多。在杨宏孝主编的无机化学简明教程中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原子如果容易失去电子变成低价阳离子,就表示它的金属性强;反之,若容易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就表示它的非金属性强。
综上所述,考虑到中学化学课程的段性,我们觉得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元素的金属性和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这样定义: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吸引)电子的能力。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弱;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44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指什么?
元素的一种特有性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金属性是还原性 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非金属性是氧化性 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金属性: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的能力.非金属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的能力,或形成化学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该原子的倾向.
金属性指的是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越强表现在越容易与酸反应(甚至可与水),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性则是非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表现在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金属性,即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一种性质也叫还原性非金属,即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的一种性质也叫氧化性
所谓金属性是讲易失去电子的能力;而非金属性是说的易得电子的能力.从周期表上看;从左至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从上至下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
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按照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与非金属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l)从原子结构来看,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小于4;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大于4。 (2)从化学性质来看,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常做还原剂。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表现出氧化...
金属性是还原性,非金属性是氧化性.金属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n>H.....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
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体现铝元素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C.氢氧化铝溶于酸溶液D.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体现金属的性质,故A不选;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酸,体现非金属性,故B选;C.氢氧化铝溶于酸溶液,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体现金属性,故C不选;D.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体现金属性,故D不选;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主要考查你对&&单质铝&&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铝的主要性质:
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常温下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1)与氧气反应:(纯氧中发出耀眼的白光)(2)与Cl2 、S 、N2反应:(Al2S3在溶液中完全双水解)(AlN与水反应生成Al(OH)3和NH3↑) (3)与水反应:(4)与酸反应:(5)与碱的反应:(6)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
铝的用途纯铝制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生活用品等。铝的特殊性质:
铝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铝与酸反应:铝与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2Al+6HCl==2AlCl3+3H2↑铝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铝热反应:
铝热法是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获得高熔点金属单质的方法。此种反应被称为铝热反应。 可简单认为是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Fe3O4、Cr2O3、V2O5等)或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等)在高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   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
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快速配平,如8Al+3Fe3O4=4Al2O3+9Fe中,可取Fe3O4和Al2O3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3O4前应为3Al2O3前应为4,然后便可得到Al为8,Fe为9。镁铝的化学性质比较:
铝热反应配平技巧:
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中两边氧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快速配平,如8Al+3Fe3O4=4Al2O3+9Fe中,可取Fe3O4和Al2O3中氧的最小公倍数12,则Fe3O4前应为3Al2O3前应为4,底下便可得到Al为8,Fe为9。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技巧:
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利用此关系可以方便地进行有关计算。
铝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生成H2的量的计算:
&Al是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既与H+反应也与OH-反应的金属,它与酸、碱反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Al均被氧化成+3价,所以1molAl不论与H+还是与OH-反应均生成3gH2。不同点:1molAl与H+反应消耗3molH+,而与OH-反应只消耗1molOH-,所以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铝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铝三角”关系: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Al3++4OH-===AlO2-+2H2O AlO2-+2H2O+CO2===Al(OH)3↓+HCO3-AlO2-+H++H2O===Al(OH)3↓AlO2-+4H+===Al3++2H2O钝化:
铝、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恰恰说明金属的活泼性。
发现相似题
与“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7052513446435612237650634803338494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