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个家里的顶梁柱的同义词,帮父母分担更多的经济来源 要怎么做

材料: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而父母也日渐衰老.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为父母遮风挡雨.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今年的父亲节是在哪一天?(2)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材料: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而父母也日渐衰老。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为父母遮风挡雨。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今年的父亲节是在哪一天?(要求回答具体日期)(1分)(2)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6分)
(1)6月16日(1分)(2)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关爱我们健康成长,把无私的爱都奉献给我们。(2分)②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2分)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做人的本份。(2分)(如果仅从怎样孝敬父母的角度来回答,最高只能得3分)第一问可与母亲节合起来记忆,母亲节是每年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是每年6月份第三个星期日。第二问注意从两个方面说,一是父母怎样对待我们,二是我们应怎样对待父母,关于回答“理解”的方法,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来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小冰学习虽然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妈妈总是批评他玩心重,小冰很委屈,同妈妈大吵了一架。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妈妈并不是真正关心小冰,伤害了小冰的自尊B.小冰的做法是错的,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妈妈,要学会克制自己,和妈妈沟通C.妈妈的做法是对的,妈妈的批评是对小冰的严格要求,小冰应该体谅妈妈的一片苦心D.小冰的做法是对的,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但小冰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简答题
(9分)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等标准让许多成人反省自己,让天下父母感到慰籍(1)今年的母亲节刚过,父亲节马上就到了,请你回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给父母(或长辈)写出两句感恩的话。(4分)(2)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同样是我们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请写出你自己的“孝亲”行动标准,至少5条。(5分)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小梅觉得跟父母的代沟越来越明显,对父母的管教越来越逆反,表现在:父母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父母我相信这个,我偏相信那个。请你告诉小梅( &)A.父母的思想过时了,跟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B.跟父母之间有代沟是很不正常的表现 C.要学会跟父母平等沟通D.要调适逆反心理,跟家长共享家庭美德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八年级学生小青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家中只有妈妈和年近70的奶奶。不巧的是,这几天妈妈患病住院了,如果你是小青,你会(  )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她们的小帮手③抓紧家中没人管的时间,尽情地玩④帮奶奶到医院给妈妈送饭,不让奶奶太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小李的父亲是单位的出纳会计,有一天,小李见父亲回来后心事重重,碰巧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对话,才知道父亲在股市赔了钱,打算挪用公款以补足亏空。从案例可知,我们孝敬父母需要(&&)A.帮助父母隐瞒缺点和过失B.事事顺从父母C.在一切方面维护父母的利益D.遵守法律和道德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随着家庭结构的不断演化,过去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已基本上不存在,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 ( )A.由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B.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C.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D.由父母和多对已婚的子女组成的家庭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下图漫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B.搬运沉重的物品是父母的事C.孝敬父母要从小做起,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D.中学生只要管好学习不必做家务
科目:初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漫画内涵的是(&&&)A.母亲对未成年儿子尽了抚养的义务B.儿子成年后,没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儿子的行为应受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D.儿子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材料: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了,而父母也日渐衰老。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为父母遮风挡雨。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今年的父亲节是在哪一天?(要求回答具体日期)(1分)(2)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6分)提示: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3次/天)【知识点】&&&& 类题推荐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明理践行】请你对下列四幅图的做法作出评价,简要说明理由。图一评价:&&&&&&&&&&&&&&&&&&&&&&&&&&&&&&&&&&&&&&图二评价:&&&&&&&理由:&&&&&&&&&&&&&&&&&&&&&&&&&&&&&&&&&&&&&&&&&&理由:图三评价:&&&&&&&&&&&&&&&&&&&&&&&&&&&&&&&&&&&&&&&图四评价:理由:&&&&&&&&&&&&&&&&&&&&&&&&&&&&&&&&&&&&&&&&&&&理由:阅读以下是九年级学生收集的资料。材料一:周一早上,小明同学按时起床后,将自己的房间收拾好,准备好书包等,然后,帮助生病的妈妈烧水做饭,准时到校上课,受到妈妈的赞誉。材料二:学校推选市三好学生,小明以2票之差落选,他因此情绪低落。但是,他快调整自己,没有因此放弃班级管理工作,继续做好班长工作,受到老师赞誉。材料三:上周六,小明乘坐公交车,发现一名在车上行窃的青年人,他提前下车,及时报警,由于他及时提供线索,很快将嫌疑人抓获,小明因此受到警察的赞誉。说说小明受到妈妈、老师、警察赞誉的原因。【学会交往&幸福相伴】 小新是一名00后中学生,但是他从不受“宠”。在家里,与父母有说有笑,主动分担家务;偶尔上网,小新能够自觉遵守网络生活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有同学说:“小新,你天天过得好幸福呀!”小新说:“只要你拥有发现幸福的眼睛和创造幸福的方法,幸福就会来到你的身边!”(1)对照小新的表现,请你谈谈我们应如何与自己的父母、长辈和睦相处?(2)我们的生活似乎离不开网络了,我们应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试题点评评分:0评论: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末页使用过本题的试卷同步试卷暂无数据相关知识点组卷网 版权所有家里顶梁柱为什么必备保险?_平安陪你同行-慢钱头条
该文章内容可能包含未经证实信息,如您已证实,请点击举报,了解更多内容请查看
家里顶梁柱为什么必备保险?
家里顶梁柱为什么必备保险
今天,与大家谈谈一家之主购买保险的必要性。作为一家之主,家庭支柱,责任是相当重的。不仅殚精竭力,为前途拼搏,还要赚钱养家,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生的希望伴随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顶梁柱真的倒下,父母的养老费用、家人的医疗费用、孩子的教育基金……这些费用该怎样解决,成为大多数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但是当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从事紧张的工作时,对这些问题经常会忽略,甚至慢慢淡。
时至今日,依然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认为那些事情离自己还很遥远。其实不然,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作为一家之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为人父母者,都有保护家人的意识,都希望老人健康、孩子平安,能够和伴侣牵手一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家人最强悍的保护伞。在他们身强力壮,有赚钱能力的时候,这些都不成问题,可是这个世界并不能令人一切顺意。
当不幸降临时,即使这个人有三头六臂也一样躲不掉。身为一位爱护家室、孝顺父母、疼爱自己的家庭支柱,绝不能只顾眼前的安逸,而把重要的生活、医疗、教育费用置之脑后。虽然人的生命总有一天要结束,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谁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疏忽,而使得妻儿老小遭遇困苦。作为一家之主,他这时将明白,唯一能为父母子女做的事情,就是预先留存一笔金钱。
为了能够未雨绸缪,替家庭留足一笔足够的生活费用,使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作为一家之主不仅仅要努力赚钱,还要学会理财并把保险作为“万一”之后,保障家人生活重要工具,让保险延续对家人的关爱。
家庭“顶梁柱”最需要保险
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保险来为自己的家庭构筑保障。但是,在家庭中究竟该先为?一家之主,重于一切!
在多数家庭中,父亲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负担者孩子的养育、老人的赡养、家中各种费用支出。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成功的男士更多了,但是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不如以前了,在不少人看来,男人的健康从来就不是问题;而事实上,男性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强壮。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人口组织多年的调查统计表明: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女性短5—10年,而且在一些国家,这种差别还在逐年上升,作为家庭支柱的男人,一旦生病,尤其是罹患重大疾病时,首先是经济收入锐减,生活水平下降。其次是经济支出加大,升职入不敷出。
“顶梁柱”对意外险的需要
意外是一个面目可憎的睁眼瞎子,他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四处肆虐。它不分年龄、性别、也不论职业贵贱,它不管富有贫穷,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它下一个捉弄的对象。而最怕的就是一家之主,家里的顶梁柱被伤害。
顶梁柱一旦倒塌,整个家庭就会分崩离析;谁来赡养白发苍苍的老人,谁能够将年幼的孩子抚养长大,又有谁能够抚平未亡人心中的那道伤痕……
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年轻夫妇作为家庭的顶梁柱,是老人和孩子的保障,只有先保障好自己才能为孩子、老人提供保障,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家庭顶梁柱的作用。
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只能支付一份保险费用,应该首先给顶梁柱买份保险,到了有经济实力的时候在给老人、孩子买保险。
家庭“顶梁柱”的保险构成
“421”家庭结构,已成为目前主流的家庭结构。这种结构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差,一旦夫妇二人遭遇风险,家庭经济马上出现危机,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无法保障,保险也很有可能中止。
意外险和健康险应放第一位
购买保险应更具轻重缓急来确定购产品。人生中的风险主要有意外、疾病和养老。其中最难预知和控制的就是意外和疾病,因此首先要考虑能够保障这两方面的险种。
与孩子和老人不同,年轻人为了事业经常在外奔波,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一旦遇到健康方面的问题,经济来源也会中断,因此要先给自己和健康险。
否则,即使购买了的保险,当意外和疾病来临时才会发现,要么是买的保险“不管用”,要么是保额太少不够应急,最终使家庭陷入经济危机。
意外险是用以保障被保人遭遇非本意的、外来的、突发性的、非疾病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残疾或死亡的风险。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顶梁柱”,有必要为自己投保一定量的。
每年只需花费几百元,就能拥有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意外保险,能够几大程度上消除在工作、路途中的后顾之忧,给家人以安心保障。
健康保险是以被保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是被保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保险,同时也涵盖了呵护类以及住院补贴类险种。
参加健康保险后,被保险人在有效期内发生疾病、分娩或因疾病、分娩而致死致残时,保险公司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相较之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险承担范围大,承保疾病多,赔付种类全,已经成为社保体系之外必不可少的保障体系之一。
俗话说人生在世,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谁都免不了罹患疾病。趁着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时候,可以为自己和家人购置一些健康类险种。
以预防疾病风险,住院还可享受补贴,有些险种甚至涵盖了医疗绿色通道的功能,可以说是全面呵护体贴入微。
“顶梁柱”的投保误区
“顶梁柱”零保险
“先为孩子买足保险”是不少家庭买保险时存在的误区、在不少家庭,孩子的保障十分完备,但作为家庭经济“顶梁柱”的父母却无险傍身。
正确的投保观念应该是先保大人、再保小孩。子女的成长可能面临最大的风险直接取决于父母面临的风险,因此,只有父母获得足够的保障,子女的风险才可能降到最低。
↓↓获取更多保险资讯↓↓
&3月3日,在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表示,拟向大会提交《关于完善工伤保险制度,防止“过劳死”的建议》,提出完善现有的工伤保险制度、简化“过劳死”认定的因果关系、实现认定标准的量化、明确“过劳死”的责任承担等建议。近期发生的过劳死悲剧多集中发生在70后、80后的年轻人身上。去年,6月29日晚,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站台上突然晕倒,随后失去意识,经路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不久前,在浙...&作为一家之主,家庭支柱,责任是相当重的。不仅殚精竭力,为前途拼搏,还要赚钱养家,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生的希望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养老费用、医疗费用、教育基金……这些费用怎样解决,成为大多数人关心和担心的问题。但是当人们每天忙忙碌碌,从事紧张的工作时,对这些问题经常会忽略,甚至慢慢淡。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认为那些事情离自己还很遥远。其实不然,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作为一家之主,应...&◎没有人会希望危险发生,但每个人都需为危险的发生做防范和准备。而此时,抵御危险的武器就是保险。孩子需要保险陪伴快乐成长假如你敢说孩子不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无需接受良好的教育,你不需要帮助他们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你可以选择不买保险。富人需要保险延长财产“保质期”假如你能保证你一生有钱,保证你的财富能平稳增值并安全传到下一代,那你可以选择不买保险。中收入阶层需要保险释缓压力假如你认为你风光的物质...&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顶梁柱的去世可能意味着家庭收入失去来源,也意味着将来会有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家人不但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还有对未来的担忧。两千多元的保险,留下200万理赔金山东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把200万元的理赔支票交给了常先生的家人,这让这个失去顶梁柱的家庭,感受到了一些前进的力量。家属们也没有想到2180元的保险,真的能带来200万的理赔款。常先生是山东淄博的一名普通职工,由于经常要...&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人生必备的四种保险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风险,。在这个历程中,有四张保单不可或缺。一、意外险保单不管你看或者不看,意外风险就在那里,不离也不散,交通事故时时在上演。意外险是这个阶段必备的第一张保单。意外险提供生命与安全的保障,功能是身故给付、残疾给付。主要责任在于自己生命或安全受到威胁时需要照顾父母孩子的养老问题或者伤残后长时间的生活问题,而身故或伤残...&
公众号推荐
1.趋势分析(长期趋势和短期波段点位)
这年头创业才是致富的最佳选择,想要成为富
沿海最热门平台、近10万粉丝关注!商家入
专业、专属、专注的股票分析服务,http
楼市新闻、优惠信息、购房咨询、爆料维权、
广东高考生必看,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广东中考
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微信公众平台由江苏省
传播党的声音,交流党建经验,展示党员组织
把握大盘行情、挖掘投资机会,提供正确投资
违规或不良信息
广告、钓鱼诈骗
内容不完整
手机号(选填)
如有疑问请致电 8做好一个家长,幸福几代人
我的图书馆
做好一个家长,幸福几代人
家长学校培训教材
做好一个家长
幸福几代人
&&&&&&&&&&&
四十家子小学整理编辑
&&&&&&&&&&&&&&&&&&&&&&&&&&&&&&
&&&&&&&&&&& 温中阳
&&&&&&&&&&&&&&&&&&&&&& &&&&&&&&&&&&&&&&&&& &&&& &2013年3月
第一章& 家长的榜样与责任
&& &1.有了孩子就自然做了家长,为什么家长还需要学习?
&&& 许多人认为,生下了孩子,自己就升级为了孩子的家长,就理所当然地会做家长了,其实不然。
&&&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养得好,在未做父母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资格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养育孩子,使得孩子身心两方面都充分而又正常地发育?这些都弄明白了,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 做家长是需要学习的,是因为:
★家长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也是最早影响孩子的人
孩子一生下来,就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学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家长教的。在家庭中家长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的任何改变,都会影响孩子的命运。因此家长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才能使孩子生长的环境更适合孩子生长,让孩子天天向上。
★做家长也是一门学问
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司机、家政服务人员、美容师都是需要学习,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做家长这件事比这些工作复杂得多,怎么能天生就会了呢。
★父辈的教育方法已经不适用了
每一代家长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过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往往是一代传一代,他们也学习,只是通过模仿学习,自己小时候父母怎么教育自己的,自己有了孩子后就如何对待孩子。今天,如果还靠这样的方式已经不行了,父辈一些做法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已经过时了。家长只有通过不断主动学习,才能学到适合今天孩子的正确的教育方法。
★今天家长面临的情况更复杂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小时候,长辈也没怎么管自己,自己也长大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时代变了,市场经济社会比计划经济社会的竞争更激烈;孩子变了,独生子女多了,孩子接触的信息多了,不那么容易被说服了;时代对于孩子的要求也变了。
做家长越来越难,又不能辞职,不能下岗,不能跳槽,因此只有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这一条路。
做家长是一份重要的职业,是一份常年职业,但是因为家长还有许多角色要承担,要给家庭提供经济来源,要孝敬父母,所以要用很长时间学习不太可能。家长可以采取这样一些途径学习:
★买学习资料
订阅一本杂志,买几本好的家教类图书,放在床头,每晚睡觉前看几页。
★向其他家长学习
平日和那些孩子教育得好的家长多交流,看看人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向他们求教。
★向专家学习
学校里组织的专家讲座要积极参加,要认真听。不仅去听课的人自己学习,回家后也要和家里其他的成年人交流,让他们也了解这些知识,这样也便于家里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想法一致。
★参加家长学校
现在很多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办起了家长学校,凡有条件的家长都要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听老师讲有关的理论和案例,和其他家长交流,学习借鉴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思想和方法。
请家长朋友记住这一点:如果希望孩子天天向上,家长一定要好好学习。
2.家长养育孩子是“养子防老”,还是“为国育子”?
老话经常有说“养儿防老”,这没有错。家庭养育孩子当然首先是为了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后继有人,为了使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为了享受天伦之乐,为了自己老有所依,等等。但是养育孩子并不只是为了“防老”。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每个家庭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一个人能够服务于社会、贡献于国家,这个人也未必会对家庭有所贡献。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们养育的孩子,就教育他只要自己有出息就行了,国家的事不必考虑,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只有服务于社会才能成才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才,但是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成才了,不是家长说了算的,不是家长自己说孩子成才了就成才了,而是孩子自身的能力满足了社会的要求,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这样的人才叫成才了。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的能力服务于社会的时候,才有成才的可能性。
★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立大志
家长首先要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立下为国家做贡献的大志。一个人只有立下为国家、为民族的大志,才能够以国家的需要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才能够成就大的事业。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便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才成为一代总理,成为受人尊敬的人;著名学者梁启超,在家里经常向子女们讲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故事,孩子们长大离家后,他仍以写信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后来他的九个子女,个个道德高尚,才华出众,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都成为对祖国有杰出贡献的人才。
★要研究社会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而不是自己的需要
孩子应当如何发展,应当培养孩子拥有哪些方面的能力,依据是什么,除了孩子的兴趣、能力特点外,国家的需求是重要的因素。国家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素质全面的人,如果家长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就不可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也不能真正成才。所以家长要研究社会的需求,以社会的需求,结合孩子的志向,确定孩子的培养方向,而不是从家长的个人兴趣、个人愿望出发培养孩子。
3、为什么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据报道,13岁的六年级学生阿铭在一次口角中,竟然将邻居家年龄比他小的孩子捆起来吊在横梁上打。被打孩子的家长到学校找老师反映后,老师找来了阿铭和他的父母,一问才知道,平时阿铭在家里也是经常这样被父母打的。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总是责备孩子,批评孩子这不对那不对,感慨自己怎么有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父母这么做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出现问题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是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的问题可能是父母问题的重现
孩子可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可能正是父母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反映。
其实在村子里,这样的事很多;如果这个家里的长辈生活作风有问题,会遗传给自己的下一代;如果这个家的父母是个“小偷”,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大偷”。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不了这个程度,但是如果父母嫌自己的孩子脾气大,就要想一想父母之中是否有人也是暴脾气;孩子经常对别人动手,爱打架,是不是父母也经常打孩子;孩子不喜欢学习数学,或是数学学起来有些困难,父母回忆一下自己上学的时候,是不是有人学起数学来也比较吃力。
总之,当孩子某一方面做的不让父母满意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而应当问问孩子的问题与自己有没有关系。
★模仿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
孩子身上与父母相似的地方,有些是生理性遗传,是父母把基因传给了孩子,也有一些是社会性遗传,孩子在与家长共同生活中,看到成年人如何做,也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因为模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
★注意生活中自己的言行
了解这一点后,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后,想一想与自身的关系,也许就不会对孩子那么没有耐心,不会那么生气了。
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孩子始终在看着。苏联的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一段话,如果父母记住了,就会知道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重要性了。他说:“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你们只有与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人,你们怎样表示欢心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者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4.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子女上应该各承担什么责任?
在许多家庭中,都是母亲管孩子比较多,在有些学校,家长会几乎成了母亲会,这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因为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特殊的优势。由于在养育子女方面母亲奉献得更多,所以以色列有一句名言:一个好母亲胜过一百所学校。母亲自然应该很好地学习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男性由于承担了比较多的经济责任,精力放在工作上的更多一些,放在家庭的就少了一些。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父亲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那些和父亲接触多的孩子,他们在身高、体重、动作的发展方面都要好于那些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需要父亲的参与,父亲会提供给孩子不同的教育视野
多种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会促进孩子的智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因为在多数的家庭中,父亲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历、处理事务的方法等,可能比母亲有优势,因此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更广阔的视野。男性化的思维模式,也会让孩子的思维方式更丰富。
★在不同的时期孩子的需求不同,父母的作用也不同
研究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专家指出,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在孩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到了最高峰,这个时候父亲的作用开始显现,父亲的参与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
对于男性来说,对于家庭的贡献应当不只在经济方面,孩子的成长也不是有钱就可以了的,挣钱还不是为了家庭生活的更好,但是如果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钱挣得再多家庭也不会感到幸福的。
★没时间不是理由
很多父亲可能会说自己没时间,其实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重在意识,如果有了参与的意识,就会找出时间来。每天回家跟孩子聊10分钟,和孩子一起看看新闻联播,边看边讨论一些问题,休息的时候跟孩子通个电话,虽然时间短但是孩子会体会到父亲的爱与关注。
★夫妻教育要保持一致
父亲参与教育后,夫妻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涉及教育一致性的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有时夫妻两人可能意见不一致,这个时候,要先沟通。如果有不同意见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冲突,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这样会导致孩子钻父母意见不同的空子。比如对于买一件东西,如果母亲不同意购买,但是父亲觉得可以买,孩子可能就会私下里去父亲那儿寻求支持。夫妻间有了不同的看法,要私下沟通,如果有一个人已经做了决定,另一个人就要保持一致。否则不仅不会产生父亲参与教育得好的效果,反而会削弱母亲的教育作用。
母亲也要给父亲机会,不要觉得父亲不懂,对父亲的意见不屑一顾,有了问题要与孩子的父亲多商量。
5.为什么夫妻和谐、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好。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好主要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国际上有个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是美国科尔曼教授收集4000所学校60万儿童的数据撰写的。报告用大量数据显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主要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师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
2011年6月29日《北京日报》刊登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1200名北大学子中,仅有6.5%认为自己智力出众,而高达92%的学生认为自己家庭氛围非常和谐。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五年的调查跟踪表明,和谐的学习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途径。
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关系,只有夫妻关系和谐才会有和谐的家庭,而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通过看父母如何相处,学会了解夫妻相处的模式
孩子有一天也会组成家庭,因此在家庭中,夫妻如何处理关系是在给孩子展示男女式如何组成家庭、如何生活的。有些在父母、夫妻关系不好,家庭生活不幸福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或是惧怕婚姻,或是结婚后重蹈父母婚姻生活的覆辙,走入不幸福的婚姻生活。
★夫妻关系好孩子才有安全感
人们都说家庭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在外面紧张了一天,回到家里可以得到彻底的放松;在外面有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到了家里可以一吐为快。这个港湾是否会风平浪静,是否让家人能够放松身心,夫妻关系是否和谐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好的夫妻关系,才会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生活是有安全感的,是幸福的。
★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
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好,轻者整日吵闹,让家无片刻安宁,重者夫妻反目,家庭解体,因此在一个家庭中首先应当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先要有幸福的夫妻生活,才会有和美的家庭生活。有些家庭中父母都想团结孩子,让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孤立另一方,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孩子很为难,因为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爱他们都需要,爸爸妈妈他们也都爱,他们当然也希望爸爸妈妈是相爱的;有些母亲在有了孩子后,把心都扑在了孩子身上,忽视了夫妻感情的维护,使家庭失去了依托。
所以夫妻在有了孩子后,更应当注重夫妻关系的维护,最好能够经常抽出时间两个人聊聊天,通过交流加深理解。有了孩子之后,因为经济负担的加重、家务活增多等原因,夫妻间的矛盾可能会更多一些,这时候一方面夫妻双方要互相体谅,父亲要分担一些家务;另一方面,有了问题要及时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夫妻间激烈的争吵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感。夫妻双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批评、职责,要维护彼此的尊严。
6.离婚父母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还应承担什么责任?
男女双方结婚组成了一个家庭,然后生儿育女,肯定都是希望过好日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夫妻离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婚姻自由也就意味着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如果夫妻确实没有办法一起过下去了,离婚也许不是最坏的选择。但如果离婚的时候已经有了孩子,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离婚后孩子的养育和教育问题。
★离婚的父母双方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
夫妻离婚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孩子不负责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取消。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得权利和义务。
我们经常提倡父母在离婚时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虽然离婚了,但是我们仍是你的父母,仍然爱你。”这不是讲好听的话,而是法律的规定。
★离婚的父母双方有抚养教育孩子的权利
有些夫妻在离婚时伤了感情,或是一方有严重的错误,因此在离婚后,一方会想办法不让对方看孩子,这是不对的。尽管对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有了问题,那也是针对婚姻犯的错误,并不影响他(她)对于孩子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离婚的夫妻不要说对方的坏话
大多数夫妻离婚时因为爱不存在了,由于在离婚前双方可能已经争吵了很长一段时间,彼此也都有着很深的积怨,或是一方确实有错,有些离婚后的夫妻就会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有些母亲甚至会对孩子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样的话。
这样做对孩子没有好处。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卑感,认为自己的母亲(父亲)不好,是一个不好的人。每个孩子都希望有让自己自豪的父母,所以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父亲(母亲)是一个品德不好的人,或是性格有问题的人,等等,给孩子带来的只会是痛苦。另一方面父母这种言行可能会导致孩子成年后对婚姻的恐惧,甚至结了婚后,也容易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婚姻出现问题。
所以,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多说对方的好。
★不要对孩子带着一种赎罪的心理
有些父母离婚后,对孩子会有一种负罪感,尤其是不带孩子生活的一方,因此在与孩子见面的时候,就会做一些娇惯溺爱孩子的事。比如让孩子吃不健康的食物,让孩子无限制地玩电子游戏,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还替孩子撒谎,等等,使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干扰了带孩子一方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甚至有的孩子会利用父母之间的这种不统一,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严重影响了孩子,探望孩子的权利也可能会被取消的。
第二章& 让孩子首先学会做人
7.为什么说家长最重要的职责是教会孩子做人?
有一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回家检查孩子的作业,考试了问孩子考了多少分,但是对于如何做人的教育却不重视。曾经有一种说法,说是“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学习不好其实也不一定是次品,也许孩子擅长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照样能很好的生存,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如果一个孩子的品德出了问题,不管孩子学习有多好,小到对于家庭可能是一个不孝的人,对于家庭没有责任心,大到对于国家和社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是个危险品是确定无疑的。
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曾说过:“对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们成人后,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叫他们如何做生意。”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正直的人,然后才是做一个成功的人。
★家长更适合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
与抓孩子学习的相比,家长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方面会更有优势。对于孩子的学习,学校的教师受过专门的教法训练,教学有大纲,有教学需要的软件和硬件。但是家长往往没有受过此种训练,有时候只能凭着自己从前受教育的经验对孩子进行指导,经常会出现给孩子讲了半天才发现自己的方法已经过时了的情况。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则是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的,比起老师,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要多一些。家长可以采用遇事则诲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情,就与孩子交流一下,比如家里买到了假货,上街的时候碰到有人打架,等等,都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进行关于诚实、宽容等方面的教育。
“树大自然直”的想法是不对的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学习问题最当紧,品德的培养可以慢慢来,只要不出什么大毛病就行,有点小问题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做人的教育更要从小抓起,如果孩子从小在做人方面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谎,比如自私、任性,没有责任心,等等。将来想要矫正要花费更大的力气,甚至有时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家长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再进行教育,方法再粗暴些,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甚至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
★做人有标准
怎样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呢?其实“做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感情、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什么样的人是个好人,相信家长心里都很清楚。中国民间有几句传统的骂人话,叫做“不是人”,或者“没人味儿”、“畜生”,这就是对那些“做人”做的不好的人的一些基本描述。让孩子成为一个大多数人眼中的“好人”,比如,有孝心、诚实、善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等,这就是家长叫孩子做人的目标。
8.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但是却不太知道应当对孩子进行哪些教育。他们或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其他方面的发展不管不问;或是对孩子进行了许多的说教,但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没有好的效果。
其实相对于学习来说,家庭教育应当更侧重在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除去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外,在孩子的做人做事上,也可以用培养习惯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诚实守信的习惯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会中必定要与人打交道,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就会没有朋友。自己说的话没人信,别人也不会把事情放心交给自己做。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不诚信,就失去了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
★尊重他人的习惯
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老师、父母、同学,等等。尊重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尊重他人,就要对人有礼貌,见了长辈要主动问好;耐心听别人讲话,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者随意插嘴;不歧视别人,不说他人坏话;允许他人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等等。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习惯之一。
★遵守规则的习惯
按规则办事是人在一起相处的基本准则。在社会中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没法做。所以人们制定了很多的规则,玩游戏有游戏规则,经商有经商的规则,看演出有观看演出的规则,只不过这种规则更严肃,如果触犯了会受到处罚。对于孩子来说,养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规则的习惯,并自觉遵守规则,是孩子顺利成长的重要因素。
★负责任的习惯
一个人是否有责任心,关系到能否做成事情。在社会中,负的责任越大,就证明这个人越成功。责任心的培养是从很小开始的,让孩子为自己的作业负责,让孩子在家里负责一项家务劳动,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性劳动,比如洗自己的衣服,这些都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方法。
★做事有计划
人们每天要做到事情很多,就拿孩子来说,要完成作业,要休息,要娱乐,要锻炼身体,一天的时间只有24个小时,怎样安排,关系到生活、学习的质量。所以要让孩子有计划,每天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间看电视,看多长时间,什么时间看课外书等都要有个计划,不要想起什么是什么,有时候为了看一本课外书耽误了写作业,或是为了看电视耽误了睡觉。假期的时候孩子自己掌握的时间比较多,一定要在放假的第一天就让孩子做一份假期计划表。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这些都是孩子做事有计划的必要训练。
9.发现孩子说谎怎么办?
孩子说谎在很多家庭中可能都是最让家长生气的事。很多孩子挨打也是因为撒谎。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呢?如果我们把孩子撒的谎做一下分析,会发现孩子撒谎大多可以分以下几种:
★幻想式说谎
孩子自己非常渴望拥有一件东西,非常想做一件事情,但是又做不到,于是就自己编织想象,结果自己也当真了,把自己编的事当成真事到处跟人说。比如有的孩子说:“星期天我爸爸带我去市里玩了”“我们家买了电脑”。这些事情可能根本没有发生,只是孩子太想和爸爸一起去城里玩了,太想妈妈给自己买一台电脑了,于是就把“没有发生的事”说成了“有”。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身上。
★逃避式撒谎
孩子可能会为了一些事情说谎。想逃避的可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比如自己不想上学,可能就会撒谎说自己“肚子疼”;自己不想做作业,就会说“今天老师没留作业”。孩子有时说谎也是为了逃避惩罚。有时孩子做一些事情可能是无意识没做好,比如说不小心把自己家的东西打破了,或是做了家长不喜欢的事情,比如考试不及格,等等,不敢对父母说真话,怕挨家长的打,怕家长失望,于是就会说谎,求得暂时的安全。
★社会性谎言
孩子会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以证明自己的成熟。这样的撒谎往往发生在青春期孩子身上。
了解孩子说谎的类型,自己的孩子说了谎,先要看看是什么原因。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成长中的问题以平常心对待
第一种及第三种说谎都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关。家长要了解这是孩子的特点,不要太苛责孩子,也不要急于戳破孩子。但是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知道这件事不是真的,做这样的事情没有意义。
★不要用说谎对付说谎
孩子有时做错了事,或是说了谎,家长发现了后,就会对孩子说:“你说是不是你做的,说真话我就不打你。”孩子信了家长的话,于是承认是自己做的,结果家长还是打了孩子一顿。试想一下,家长这样做了,孩子下次还会说真话吗?
★看到孩子说谎积极一面
孩子说谎特别是第二种说谎,家长应当看到错事后面孩子的上进心。孩子知道考80分比考50分好,知道老师留了作业自己应当做,所以孩子才会撒谎。家长应当肯定孩子的这一点,帮助孩子找到把“谎”变成“真”的方法。
★奖励孩子的诚实行为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性,知道一个人总是说谎就会失去朋友,就没法做事情。只要说了实话,就要鼓励孩子。
10.孩子私自拿了家里的钱怎么办?
当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很多家都会有一个风俗——让孩子抓阄,也就是摆一些书、钱币、算盘、球之类的物品让孩子抓。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抓到了钱,家长一定很高兴,认为这预示着孩子将来会是一个有钱人。其实这时孩子并不知道钱的用途,钱对于他们来说,与一张纸没有什么区别,钱之所以吸引他可能是因为纸币的颜色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知道钱可以换来好吃的,可以换来自己想要的玩具,甚至可以给他们带来“朋友”,于是他们开始喜欢钱。
但是由于孩子不能自己挣钱,家长也不可能给孩子太多的钱,他们的一些欲望就不能得到满足,于是有的孩子就会私自拿家里的钱。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会让家长很生气,觉得这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于是有的家长就打孩子,甚至有的家长会拿让警察来抓孩子的方法吓唬孩子。这些方法也许一时有效,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孩子一旦发生这样的行为,建议父母这样做:
★不要给孩子扣上“偷”的帽子
孩子拿家里的钱从行为上来讲与“偷”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家长往往就会说孩子是偷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做这件事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并没有认识到这是“偷”,所以第一次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家长用“拿”比用“偷”更好些。
★家里的钱要放好,做好家长应当做的,不要让孩子产生侥幸心理
人都有侥幸心理,对于自控力比较差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要考验孩子的意志,把钱在家里到处放。一方面这会给孩子留下不正确的管理金钱的观念;另一方面也为孩子私自拿家里的钱创造了便利条件,成了孩子的“共犯”。
★满足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
平时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一点都不考虑。如果孩子想买一样东西,班里大多数同学都有,又不是对身体有害的,就可以满足一下孩子。如果家里的经济条件许可,要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给多少可以看看一般与自己家庭条件相同的人家会给孩子多少,也可以自己定。
★不要让孩子从中得到好处
如果孩子私自拿了家里的钱,买到的东西一定要没收。如果买了玩具,就要没收玩具。曾经有一个家长发现孩子私自拿了家里的钱买了玩具后,先是批评孩子,给孩子讲了这样做的危害,然后和孩子一起到一条河边,把玩具扔到了河里。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这样做很可惜,但是如果家长仅仅是批评了孩子,却让孩子从私自拿家里的钱中得到了好处,他会觉得反正只是挨一下批评就可以了,就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下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果孩子买的东西已经吃了,或是消费掉了,也不要一批评了事,可以让孩子拿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赔偿,并且要比他拿的多赔偿。这样做让孩子觉得这么做得不偿失。
★注重第一次
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不论孩子拿的钱是多还是少,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要等到事情严重了,孩子有了不好的习惯的时候再管孩子。
11.孩子乱花钱怎么办?
孩子学会花钱之后,知道能够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又一些孩子就开始乱花钱,有用的没用的都要买。这个问题错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因为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家长以为花钱这件事是不需要学习的,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学过,现在不也会花钱了吗?家长小时候与现在的孩子生长环境不同,一方面那时候家里可能没有这么多钱让孩子花;另一方面社会的物质也没这么丰富,对于孩子也没有这么多的诱惑。现在孩子手里有钱可花了,但是如何花是需要家长教给孩子的。
★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状况
家长疼孩子往往想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应当有,否则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家长这样做,孩子并不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而且有一天家长不能满足孩子越来越大的物质需求的时候,孩子会真的觉得家长对不起自己。所以家长应当让孩子了解自己家里的收支情况,一年总收入大概是多少,支出大约是什么样的。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孩子放假的时候,让孩子当一个月的家,承担家庭的购物等事,当家才知柴米贵,不用说太多,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也许就不会乱花钱了。
★给孩子固定数量的零花钱
孩子上小学后,开始有离开家长独自生活的机会,这个时候家长就应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有些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孩子花钱就跟家长要,这样的方式最容易造成孩子乱花钱的毛病。家长可以把一部分孩子必须要花的钱预先支付给孩子,比如说把一周买本子的钱在周一的时候就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支配,花完了后,家长就不再给。这样给孩子零花钱的好处在于,孩子心里有数,自己一共有多少钱可以支配,孩子可以灵活掌握。而且那笔钱属于孩子了,孩子也会更加珍惜。
★让孩子学会购物
购物也是一门学问,家长为孩子乱花钱烦恼,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孩子花钱买了不好的东西。比如总是买学校门口卖的小零食,或是买一些奇怪的玩具、文具等。家长要教孩子如何学会购物。首先要学会以少的钱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需要学会货比三家,比如村子里开有三家小卖部,要学会让孩子观察同样的东西可能每家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让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养成看看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没有过期等习惯。
★给孩子一个小账本,让孩子记账
给孩子的零花钱让孩子记账——买了什么,各花了多少钱。一个星期家长要看一下孩子的小账本。如果一个星期的零花钱花的有结余,家长可以再给孩子同等数额的钱作为对孩子的奖励,让孩子尝到存钱的好处。
12.孩子自私怎么办?
有些孩子自己有了玩具,不给小伙伴玩,看到别人有了好玩的玩具却想据为己有;家里有了好吃的,如果爸爸妈妈先吃了,就会不高兴,甚至为此哭闹,这些都是自私的表现。
人在两三岁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自己,不会想到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这个时候自私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需要从自我为中心中走出来。如果家长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孩子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如果孩子已经成了一个自私的孩子,建议父母这样做:
★让孩子学会分享
在家里,不要有了好吃的都给孩子吃,应当先让孩子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让孩子学会分享。有些家长会觉得成年人干嘛要跟孩子争吃的,就让孩子吃好了。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有教育的意识,和孩子一起分享食物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对孩子进行教育。
一个家长是这样做的。别人送了一筐孩子特别爱吃的水果,家长并没有让孩子独享。每次吃的时候都是三口人每人一个,但是之后父母会悄悄地把水果送回去。直到剩下最后三个水果的时候,孩子有点舍不得了。但是父母仍然要求孩子照每人一个分,并且当着孩子的面把水果吃了下去。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吃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份,不能只考虑自己。孩子小的时候给家里人吃东西,有的成年人会假装咬一口,然后还说谢谢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会让孩子以为与人分享就应当是这样的。有一天当有人把他的客气当真的时候,孩子会受不了。
★父母不要把自私教给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希望孩子做一个不自私的人,但是有时候却又教孩子自私。比如孩子买到了好的学习参考资料,家长知道孩子借给别的同学看了,就会生气;孩子给别的同学讲解了难题,也会说孩子傻,说是教会了别人,别人考试考好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就更强了。
有的家长家里做了好吃的,与老人住在一起的,会等晚上睡觉之前偷偷拿出来给孩子吃;不与老人住在一起的,如果正在吃的时候老人恰好来看孩子,会把好吃的收起来,等老人走了再拿出来吃。
还有的家长自己就是自私的人。比如某学校组织校外活动,有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带东西、带钱,告诉孩子说“你想吃什么、喝什么,就和同学要。”
以上的做法都是在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
★让孩子体会与别人分享的好处
自私的孩子其实内心是不快乐的。孩子只有学会和别人分享,才能感受幸福。孩子与同学、伙伴玩的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体会与别人分享的好处,自己有一个玩具,别人有一个玩具,如果学会了分享,每个人就都有了两个玩具可以玩;自己有一本书,如果借给别人看,别人有书的时候也会给自己看,那就等于自己买了两本书。
★家长在村子里要做一个热心人
村子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家长要热心帮忙;谁家农活忙不过来,也要搭把手,孩子会把这些都看在眼里。
13.发现孩子抽烟怎么办?
吸烟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行为。香烟中有3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主要的是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一支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就可以致一只小白鼠死亡。
进入初中阶段后,有些孩子开始接触香烟。有一天家长忽然发现孩子吸烟了,该如何做呢?
★不要置之不理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抽烟不是什么大事,因此看到孩子抽烟也不干涉。成年人抽烟都是一种伤害自己的行为,中学生抽烟危害就更大,研究发现如果是在这个年龄段开始抽烟,人体更容易对香烟中的尼古丁产生依赖,更容易吸烟成瘾,想戒的时候也就更加不容易了。
一个中学生抽烟的背后还可能有多种问题。研究发现,伙伴压力是导致孩子抽烟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抽烟也许是被动的,是迫于同学的面子不得不抽。在这样的原因导致的抽烟背后,往往是孩子可能交上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所以面对中学生抽烟,危害不仅仅在于抽烟本身,还会有人际关系问题、危害社会问题等种种隐患,所以对于孩子抽烟家长不能置之不理。
★不要态度粗暴,打孩子一顿解决问题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抽烟了,会非常生气,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一顿。这种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家长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抽烟的原因,了解清楚孩子抽烟有多长时间了,是否已经上了瘾,这是解决孩子抽烟问题的前提。家长还要了解孩子的烟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是自己买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以了解孩子是否因为吸烟引起了更严重的行为问题。
★如果父亲抽烟,要借此机会戒烟,给孩子树立榜样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医学系的反吸烟专家古达卢佩·庞西亚诺指出,如果父亲是烟民,引起孩子吸烟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4倍,而且更容易在青少年时期形成对香烟的依赖。父亲的吸烟行为会告诉孩子错误的信息,使孩子误认为“吸烟是顺理成章的”。
此外,如果父亲有吸烟的习惯,孩子通常更容易接触到香烟。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孩子吸的第一根烟都是从父亲那里找到的。
父亲吸烟已经导致了孩子吸烟,如果父亲不戒烟,却想让孩子戒烟,这是一件太没有说服力的事。父亲告诉孩子吸烟有害健康,孩子会问那你为什么还吸呢?父亲说因为自己是成年人,孩子会问:成年人就可能做不好的事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此机会父亲也戒烟,一方面给孩子做了榜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在共同戒烟的过程中,父亲也更容易理解孩子。
14.孩子参与了赌博怎么办?
在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村,人们在农闲的时候,会以打麻将、打扑克为娱乐方式。打的时候会或多或少地带一些钱。有的家长赢了钱还会对家人炫耀,甚至高兴了还会给孩子一些钱,与孩子分享“胜利成果”;在有的家庭中,家人之间赌个小钱,如果人手不够了,还会让孩子替个手,慢慢地孩子也开始沾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家长可能觉得自己赌得又不大,小赌怡情,只是图个乐,所以对孩子喜欢上了赌博也会不以为意。
少年儿童沾染上赌博的习惯危害极大。
★形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赌博会使孩子产生贪欲,时间长了使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以为那是一种便利的挣钱方式,不再想付出艰苦的努力。
★影响学习
孩子一旦沾染上赌博,把大量时间用在赌博上,影响学习和休息,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逃学,进而辍学。
★沾染上一些其他不良习惯
赌博场所往往是与烟、酒甚至毒品关联在一起的,所以沾染上赌博的习惯,也会慢慢地被这些不良习惯缠上。赌性成瘾后,没有钱了,还可能会为获得赌资而盗窃。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
★告诉孩子赌的危害
曾经有一首《戒赌诗》这么说:“贝者是人不是人,全因金贝起祸根;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做个贝戎人。”其中的“贝者”“金贝”“分贝”“贝戎”分别是指“赌”“贪”“贫”“贼”,真实地反映了赌博的危害和后果。家长可以把这首诗读给孩子听。
家长也可以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例,告诉孩子赌得危害。电视上也经常会有一些人对于赌博的手段进行揭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告诉孩子想以赌博发财是不可能的事情,赌博的人永远不可能真的“赢”。家长可以对孩子讲讲有澳门“赌王”之称的何鸿燊的故事,他自己经营着多家赌场,靠开赌场赚钱,但他自己从不参赌,也不允许家人参赌。他认为,赌场上“十赌九输”,到头来再大的家业也能拜光。
★不要让孩子从赌博式活动中受益
家长不要赢钱了就心情愉快,顺手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到了街上碰到卖彩票的,也不要说孩子的手气好,就让孩子抓彩票,中了奖了就给孩子买好吃的。这些方式都让孩子尝到“赌”的甜头,鼓励孩子去赌。
★赢来的钱不留给个人
家人间如果为了娱乐偶尔进行一些小的赌博行为,一定不要把关注点过分放在钱上。赢钱的一方也不要眉飞色舞地把钱收起来,可以把钱拿出来作为大家聚餐的费用,或是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目的并不在于赢钱。
15.孩子和人打架斗殴怎么办?
一天,小林的爸爸被学校的老师找到学校,告诉他小林把人扎伤了,被扎伤的小建已经被送进了医院。原来,前一天同班同学小伟找到小林,商量一起教训教训小建,因为小建总是带着一帮人欺负小伟。小林和小伟是铁哥们儿,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结果,这天放学刚刚走出校门,两拨人就打了起来。打的过程中,小建那一伙处于优势,小林一看,掏出身上带的一把水果刀扎向小建,把小建扎伤了。
打架斗殴这样的事情比较容易发生在中学生身上。这样的孩子往往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本身比较强悍,往往通过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来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功感;另一类是比较弱小的孩子,他们开始可能是受欺负的人,为了寻求保护,加入打架斗殴的团伙。不管是哪种情况,发展下去都会使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里有了这样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冷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要以暴制暴
孩子喜欢打架,与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之间经常动手,或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经常用打的方式惩罚孩子,那么当孩子与他人有矛盾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做这样的榜样。
★耐心听孩子的解释
孩子在外面打架了,家长往往觉得打架就不对,没有什么有理打人和无理打人之分,但是孩子会觉得自己所以打人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比如对方不讲理、对方欺负人、对方先动手,等等。家长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骂孩子甚至打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对问题的认识也不会得到提高,甚至因此对对方更加仇恨,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对方身上,找对方再打一架。
★不要总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孩子在外面打了架,家长不要不管不问就批评孩子一顿。孩子说对方先动的手,家长会说“你不会离他远点”;孩子说对方不讲道理,家长会说“他怎么不打别人呀”。如此下去,孩子本来也许是受欺负一方,但是看到家长这里得不到支持,有的可能会变得懦弱,任人欺负也不会在对家长说,有的可能就就会把自己的拳头练得更硬,想凭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在遇到此类事情能不对家长说就不对家长说。
★不要让孩子随身携带刀具
有些孩子会随身带把小刀,说是为了防身,但是孩子在打架过程中,当情绪失控时就会抽出刀子,不分轻重伤害对方,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孩子,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允许他们随身携带刀具。
★把打架斗殴的危害告诉孩子
打架,是一种愤怒情绪的发泄,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也伤害自己。有人曾经总结了一个规律:打架直接成本=5至15天拘留+500元至1000元罚款+至少1000元医院费+追究刑事责任。打架附加成本=心情沮丧郁闷+名誉形象受损+家人朋友担心。
家长平常可以和孩子一起收看一些法制节目,针对一些案例给孩子讲解打架的危害,并且告诉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章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学业指导
16.孩子入学家长应当为他做哪些准备?
&&&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长就要帮孩子做各种入学准备了。原本自由奔跑惯了的孩子一下走进课堂,开始正规的学习,好比给小马驹套上了笼头,开始的时候肯定会多少有些不习惯的。这就要求家长精心为孩子的上学做好准备。
&& &★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 &&家长要告诉孩子:马上你就是一个小学生了,是一个大孩子了。和孩子多说说和小学生活有关的话题,也可以向孩子介绍上学的各种好处,比如,在小学里可以多学知识和本领,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使孩子的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千万不能用上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家长要避免说这样的话:“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学挨批评,让老师好好管管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
& &&★帮助孩子做好时间上的准备
&& &上了学的孩子晚上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想几点睡觉就几点睡,想几点起就几点起,而是需要固定的睡眠时间,家长要让孩子早一些睡觉,少看电视,早晨按时起床。三餐也尽量安排固定的时间。
&& &★为孩子选择舒适、安全的书包
&& &给孩子选择书包和文具首先应征求孩子的意思,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上学要用到的东西,只有他们自己喜欢的,才能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地去上学。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不是很多,为孩子选择一个双肩背式书包即可,这种书包可以促使孩子直背挺胸。书包的大小尺寸要适合孩子,有的书包上会标明适合哪一类学生。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不花哨的文具
孩子刚上一年级,可以给他买个简单的文具盒,能放橡皮、尺子和几支铅笔就行了。不要给孩子买那些功能繁多的文具盒,一是孩子刚上小学,功能太多的文具盒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响声会影响其他孩子。
刚刚上学生应该选择铅笔,尽量给孩子选择普通铅笔,且笔杆不应太细,不然孩子不容易握好。每天晚上帮孩子削好四五根铅笔即可。橡皮是为了擦写错的铅笔字的,尽量选择那些普通规则形状,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的等。橡皮尽量不要买带香味的,因为香味成分往往含有对孩子身体有害的物质。最好不要给孩子买修正液来代替橡皮,修正液中也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除了不给孩子买之外,还要给孩子说明白不能买的原因。
★入学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家长应该带着孩子熟悉上学的路线。距离学校近的,刚开始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上学,等孩子渐渐熟悉路线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上学和放学了。家距离学校较远的,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家长最好还是接送上学和放学,等孩子上中高年级后再考虑让孩子自己上学和放学。
★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以防万一
家长要告诉孩子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不要在马路或有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和陌生人讲话。
17.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里给孩子规定固定的学习时间
例如,放学后先写作业然后再玩,或者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这样做主要是形成一种时间上的条件反射,一到那个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愿望和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把开始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
★学习的时候要精神专注
家里人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尽量给他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一会提醒他坐好了,一会看他写对不对,一会儿又问他喝不喝水,等等。这样做看起来是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实际上扰乱了孩子的学习进程,更容易使他的注意力分散。
★做完作业要细心检查
孩子做作业时有时只顾着写,很少顾及一些细节问题,因此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因此,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家长应该提醒孩子细心检查作业,看看是不是有写错、答错的,有没有忘写的内容,等等。
★让孩子学会检查作业
有的家长怕孩子自己检查不出错误,会代替孩子检查作业。家长确实会比孩子检查得准确、快速,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会使孩子学习和自查的能力减弱,不利于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尽管听讲是在学校课上的事情,但家长也可以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认真听讲。比如在家的时候让孩子说一说:老师在课堂上教了些什么?提了什么要求?看看孩子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孩子可能会答不上来,这恰好表现孩子还不会听课。这时候家长要耐心引导,可以从一门功课开始,问问孩子什么地方老师讲得多?为什么在这里讲得多?借此训练孩子的听课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孩子给家长讲题
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请你今天在学校学会了功课以后,回来也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样就为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打下心理基础。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讲的,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交流和讨论中去。
★告诉孩子不会的功课要及时问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孩子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有了几次提问的经历后,他就也提问了。
★指导孩子随时把学习中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同学请教
家长如果看到孩子有不会的功课,要鼓励孩子去想办法弄懂,而不是训斥孩子:是不是上课没听讲?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就更不愿意请教问题了。
18.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军上小学三年级了,他活泼、贪玩,玩起来特别专注、投入,可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只要说学习就极不情愿。每到这时他爸爸的就气不打一处来,不知对孩子吼过多少次,也不知给孩子做过多少次工作,可孩子依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当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时,批评、打骂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自己不喜欢学习的理由说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原因加以解决。
★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
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的自我意识不强,更需要来自父母的表扬性评价。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父母认可时,他们会倍感自豪。有了父母的肯定,孩子学习的情绪才会高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让孩子多与爱学习的同学接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父母要利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孩子,用其他同学的榜样力量激励孩子,使孩子学有榜样,奋斗有目标,这样孩子才会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安排孩子做功课的时间不宜太长
可以帮着孩子把作业分解成几部分,让孩子完成一部分后,适当休息几分钟,活动活动,再做下一部分。每次学习时间短一些,孩子不觉得疲劳,效率还高,孩子就不容易对学习厌烦。
告诉孩子写完作业后可以干他喜欢干的事,如看电视、玩游戏等,这样慢慢的可以提高学习的速度和效率。
★给孩子确立恰当的目标,多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给孩子提的目标不能超越孩子现有的水平,而是要及时肯定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鼓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提升学习兴趣。
★有条件的家长最好指导孩子参加一些小的实践活动
比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体会到知识的用途,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表现出兴趣
如果孩子放学回家给家长读学的课文或讲述学的东西,如果家长表现出完全没有兴趣,甚至觉得孩子给自己添乱,这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因此家长要避免这种做法。
19.如何让孩子热爱读书?
家长都希望孩子爱读书,并且能够从中受益,为自己将来的学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善于读书同样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这不仅有利于成绩提高,在未来的人生中也能为孩子的成功助力。因此让孩子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需要家长关注的问题。
★家长要给孩子安静的阅读环境
让孩子能够爱读书,首先要有一个能让孩子踏实下来的环境。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在外劳累一天,回家后的休息方式之一就是看电视,一看就是一个晚上,而且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并不回避。这就容易分散孩子在课本或其他书籍上的精力,毕竟有声有色的电视节目更加直白有趣。
家长在此时不妨找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在孩子学习和阅读的时候,静静的陪伴在一旁阅读。
★家里要有书和报纸
如果家里的条件允许,要多给孩子买一些书,订几份报纸杂志。家里大孩子用过的课本和阅读材料可以留给小的孩子读,亲戚家的孩子读完的书也可以拿来给自己的孩子看,让孩子习惯生活中要有书报,随时能够阅读。
★阅读不仅是为了提高成绩
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买书要跟课本和学业有关,要通过让孩子读这些书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其实这曲解了阅读的真正意义。阅读是不需要带有功利性的事情,家长不要让孩子“为了阅读而阅读”。因此在给孩子挑选书籍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渗透这是“帮你提高某门课成绩的书,你需要看看”这种观念。
★带孩子一起挑选书籍
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选书,慢慢培养孩子的鉴别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刚开始选书的时候,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帮助孩子挑选合适的书:这本书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这本书是不是有一定的悬念,可以调动孩子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这;这本书是不是说的是“小孩话”,让孩子有共同语言,要选择能够丰富孩子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图书。
★要多跟孩子交流读书心得、
由于年龄关系,孩子阅读可能并没有反思习惯,书看完了就扔到一边。家长可以做个有心人,跟孩子聊一聊书中的故事,并且让孩子从中明白一些事情。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不是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启发孩子,让孩子多说多想,帮助他形成良好的阅读反思习惯。
&& &★培养孩子做读书的笔记
&& &孩子对于读书有抵触情绪,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强迫”写读后感。当阅读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积极性自然大减,延缓了阅读习惯的形成。家长可以变换方式,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是绘画,可以是自己根据书中内容再编写的一段故事,甚至可以通过阅读制作一件手工作品。
&&& 20、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 很多父母以为配合学校教育,就是要在家里帮助孩子做各种学习上的事情。实际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不完全一样,两者之间虽然存在联系,但在教育内容、重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父母不能简单地把家庭变成第二个学校。
&& &★不要把家庭变成第二课堂
&& &有的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孩子从学校回家后,还要给孩子额外增加功课,简单地把家庭当成了另一个学习场所。时间长了,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家庭教育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 &&★家长不宜做“二老师”
& &&有些家长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孩子复习功课、默写单词、检查作业方面,这样无疑把自己变成了“二老师”,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和学校的区别,也使一些孩子因此而厌烦家长的说教。
&&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各有所侧重
&& &学校侧重知识的传授,而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应侧重对孩子品德、做人方面的培养。
&& &★家长应该和学校保持联络
&& &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时间很多,家长应该及时把信息提供给老师,再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精神及其学习状态。家长要知道孩子在学校做什么,学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读了什么书,等等。
&& &★不要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冲突
&& &对于学校教育中对孩子有益的引导,家庭一定要积极配合,也可以和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参加,还有利于与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因此不要以为这些活动会耽误自己劳动的时间而放弃。
&&& ★在孩子面前,维护学校和老师的形象
&&& 让孩子正确了解和对待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有利于孩子接纳老师。家长若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者有要求,要自己去说,不要让孩子代替家长去找学校。因为孩子有可能说不清楚或曲解了家长的意图,反倒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如果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或是家长会上自己的孩子被点了名了,家长不要不分清原因就批评孩子甚至打孩子,以为这就是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先要问清孩子是怎么回事,听听孩子怎么说,然后再做处理,或是批评孩子,如果有误会,就让孩子与老师解释清楚。
&&& 21.开家长会要跟老师交流什么?
& &&家长会是父母了解孩子的一个很好的场合,也是和老师进行沟通的极好的场所。因此,家长会家长要尽量参加,而且要很好地利用家长会。
★家长会前最好做些准备
先想明白最想了解孩子哪方面的情况。因为到场的家长很多,大家可能都想和老师交流,因此要先想好自己的问题,免得轮到自己和老师说话的时候没有重点,浪费了时间和机会。
★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
很多家长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见到老师问得最多的也是孩子上课是否认真听讲?作业完成得好不好?在班里的成绩如何,等等。这些确实应该了解,但孩子在学校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应该认真关注。
★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的交往情况
孩子如果与同学关系良好,在学校就会比较愉快,就愿意去学校。相反,如果孩子在学校不受欢迎或者没有朋友,可能对上学就不是很喜欢。所以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绪如何。
★要了解孩子在学校性格是怎样的
有的孩子可能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在学校却很老实甚至懦弱。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分析孩子在学校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和老师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
★向老师如实反映孩子在校外的情况
比如孩子在家里的性格是开朗还是内向,孩子做作业时存在什么问题,孩子对老师和同学是如何评价的。让老师知道学生的个性如何,有利于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
★既不要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只说孩子的优点,也不要为了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只说孩子的缺点。
要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有利于对不同的孩子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家长希望老师多给予鼓励,可以建议让老师多注意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
孩子在家有些缺点,家长又觉得没有好方法,而老师在学生面前比较有权威性,就可以让老师帮助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教育。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特别爱看电视,影响了作业和睡觉,家长批评也不管用,就可以让老师出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22.不懂孩子的功课如何帮助孩子的学习?
孩子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客观上要靠老师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但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辅导能力,于是放弃了帮助孩子搞好学习的责任。实际上,有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家长文化程度也并不高,却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不懂功课的家长也可以督促孩子学习。
★让孩子给家长讲课
有些家长文化程度比较低,担心看不懂孩子的功课,特别是有些家庭中,父母在外边打工,老人在家带孩子,更是觉得没法关心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况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在学校好好听课,回家来讲给我们听。一般来说,小孩子都是乐意做“小老师”的,肩负着这个任务,孩子上课的时候自然就会专注、认真。当孩子回家讲给大人听的时候,大人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听,有时还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让孩子解答,让孩子更有成就感,更乐于继续做这个工作。
★和孩子一起做作业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虽然家长不一定需要明白孩子写的是什么,但可以在旁边安静地做事,或是看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杂志,而不是看电视或闲聊天。家长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是不明白的句子还可以虚心向孩子请教。
★培养孩子好学上进的品质
有个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大人种地、做家务。父母没什么文化,但乐观开朗,在逆境中不抱怨,也不娇惯孩子,让他也参加劳动,体验父母的辛苦,因些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能积极面对。所以,家长对生活、工作充满热情、孩子就形成热爱生活、好学上进的思想品质。
★多给孩子讲知识的重要性
父母可以结合周围人的生活状况,用具体事例给孩子讲最朴实的道理:知识越多,就越能过上好日子。比如城里的厂子招工都愿意招学历高的,高中毕业生就比初中毕业生好找工作。同村里那些靠养殖致富的人家,也是掌握了许多养殖方面的技术才能有好的收入。这些例子对孩子的触动是直接的,作用远远超过讲那些“一定要好好学习才有出息”的大道理。
★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回家做功课
家长一方面可以督促孩子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和预习;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按时学习、活动、休息。
只要父母用心,家里家外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不必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能在学习上对孩子有所帮助。
23.孩子不爱学习,有厌学情绪怎么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以上的孩子厌学。厌学的孩子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时,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帮助,反而批评居多,孩子对学习会更加没兴趣。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度
家长对孩子提出比较高的、比较严格的要求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度”。如果期望过高,孩子会觉得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渐渐地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会把学习当成一件可怕、痛苦的事情,厌学情绪便会产生。
★不要总拿自己家庭和别的孩子比成绩
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自己家庭孩子经过努力考试成绩达到了80分,家长拿孩子与考了90分或满分的同学比较,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上进心,实际上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小。
★学会淡化教育痕迹
有些家长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变成教育活动,比如本来是带孩子出去钓鱼的,但要求孩子回来后写篇作文或日记。孩子可能就会反感,说:“那我不去了,我不想写作文。”淡化教育痕迹,不等于没有教育。比如在与孩子一起钓鱼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一些钓鱼的方法,讲一些关于鱼的知识。这些都是常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学习,而且是不让孩子讨厌的学习。
★对孩子的每一点努力与进步都给予肯定与表扬
对学习缺乏兴趣是孩子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多数厌学的孩子,都是在学习中体验不到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他才会不断努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就会挫伤孩子学习的信心。如果家长给孩子的是严厉的批评、激烈的责骂、加倍的作业,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很多时候还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憎恨。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提高不要急于求成,给孩子一个低起点,让他把基础的知识学好,上好课,把基础打牢。让孩子从每一个小的进步中尝到甜头。家长不应只是看孩子考试考了多少分,关键是看到孩子向上的样子,只要孩子一直的努力,一直在进步,就应积极地鼓励。
24.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
偏科是指孩子在学习中把精力集中于学习喜欢的学科,忽视甚至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暂时出现某一科薄弱的现象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出现了偏科,如果得不到老师、家长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可能对某些科目越来越厌烦。
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学生应全面发展,不应该有偏科现象。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找到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出偏科的困境。
★学生学习偏科往往与任教该科的老师有关
很多孩子偏科和教师有关,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他教的课程。比如有的孩子小学三年级以前喜欢语文,四年级换教师后,因为喜欢数学老师,开始喜欢学习数学。而新来的语文老师不如以前的老师亲切,孩子不喜欢主这个老师,就连同语文课也不想上了。偏爱某一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孩子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家长要先弄清楚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
比如有时孩子觉得老师的声音难听,或是某些动作可笑、批评过自己等原因而不喜欢这个老师。对于因为任课老师引起的偏科,家长要多和孩子一起找不喜欢的老师的优点。例如讲课富有耐心、和蔼温柔等。对老师所教的这门课程也就不会像之前那么讨厌了。
★家长在疏导孩子情绪的同时,也要多和老师沟通
家长可以主动到孩子就读的学校,与孩子不喜欢科目的任课老师沟通,讲明想激发孩子对此科目的兴趣和热情,请任课老师予以配合。比如可以请老师上课时对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孩子答对了,老师加以赞赏和鼓励,孩子在班级同学面前感到自己薄弱的科目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极大地增强信心和学习兴趣。经过这些努力,因为不喜欢老师而引起的偏科一般都会得到纠正。
★培养孩子对不喜欢科目的兴趣,是纠正孩子偏科的最好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总是喜欢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多花时间。据此,家长要从培养孩子对不喜欢科目的兴趣入手,去纠正其偏科的问题。
例如,孩子喜欢数学不喜欢语文的话,家长就可以放一些优美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歌的录音给孩子听,让孩子在优美、动听的朗诵声中陶冶心情,对语文产生兴趣。
另外,当孩子在不喜欢的科目上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其对这门课程的信心,让孩子产生成就感,继而激发其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25.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课余爱好?
人的一生中除了职业外,还会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工作给人们提供了物质生活的保障,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就是有饭吃有衣穿,能够抚养后代,赡养老人。但是有时工作并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大多数人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的爱好,所以人们为了让自己过得愉快,往往会在工作之余从事一些自己爱好的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业余爱好。
业余爱好会让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体会到人生的美好,所以人们有了正确的业余爱好会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业余爱好对于孩子来说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有良好的业余爱好的孩子不容易学坏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与全美垂钓协会,曾经对全美1.8万余名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做过一项专项调查,证实与不爱垂钓的孩子相比,吸烟、酗酒、吸毒、旷课和参与暴力在爱垂钓的孩子中所占的比例要低得多。孩子爱好音乐、体育等,也会有同样的作用。
★让孩子交到朋友
共同的业余爱好,让人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且由于业余爱好往往与考试、竞争关系不大,所以人们之间的关系更简单,相处更愉快,交到知心朋友的可能性更大。
★给孩子的旺盛精力一个出口
孩子往往精力旺盛,好奇心特别强,现在学校课堂学习的方式往往让孩子太规矩了,让孩子坐得多,对孩子管得多,所以孩子的往往没有地方释放,业余爱好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喜欢运动的孩子可以踢踢球、爬爬山;喜欢安静的孩子可以下下棋、写写毛笔字,让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孩子有了一项业余爱好,在学校举行活动的时候,就有了表现自己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如果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好,在学习成绩方面不能占优势,学习上就不会有太多的成就感,得不到他人的关注,而当孩子在学校联欢会上表演吹笛子的时候,当孩子的一篇小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心,也让老师、同学对孩子刮目相看。
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要支持。当孩子喜欢收集画片、养一些小动物、观察昆虫的时候,家长不要斥责孩子,认为孩子不务正业,浪费时间。说不定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在生物方面有研究的人,或是一个好的动物饲养者,用爱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打下基础。
26.让孩子做家务或农活影响孩子的学习吗?
每到暑假,正逢夏收农忙的季节,在一些乡村的田间地头活跃着孩子的身影。他们或割稻谷、晒谷子,或帮父母挑水、浇菜。有的孩子即使不是在暑假,尽管没有下地,也会在家里做些家务,收拾房间院落、洗衣做饭等。一些家长担心:做这些事情会不会耽误了孩子的时间,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呢?
★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是值得肯定的
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是理所应当的。家长要把孩子看做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意识,让孩子知道做家务是他分内之事。
★做家务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有调节作用
孩子家务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做的过程也会增加对劳动的感悟。此外,做家务也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培养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比如孩子写作文的题材都来源于平时的劳动和生活,有了生活的实践,写的作文才不会空洞。帮助父母劳动还可以培养他们爱父母、照顾父母的责任感。
劳动能增加孩子获得多种感官刺激的机会,促进其高效率学习。
即使是从学习的角度考虑,要想使孩子的学习好,天天光学习是不行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种感官刺激,激发智力的发展。儿童教育学家中岛博士的研究表明,孩子干家务活可以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信息传入大脑,便宜可形成智能,发展孩子的动作、语言和技能等,因此劳动可极大地发展孩子的智能。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几乎从不动手,在学习上也容易懒惰,能动嘴的时候就不动笔。这种个性一旦形成会影响他学习生活的主动性。
★家务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协调能力
有的孩子写字出格、把加号看成减号等,这些并非只是粗心大意所致,根源在于孩子的手眼协调性差。而训练手眼协调的方式就是多做精细动作。像择菜、拣豆等活儿可锻炼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擦桌子时眼、手必须跟着抹布走,这就是在练手眼协调。
★家务劳动会使孩子有条理地生活
这种条理性也是学习所必需的,因为很多知识获得的途径就需要梳理。劳动本身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可以转移到学习上,使他对学习有责任感。
27.孩子做作业磨蹭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磨蹭是许多家长遇到的问题,其中的原因有多种,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找出孩子不能按照正常速度完成作业的原因,观察孩子做作业情形,找出症结所在,并通过教育和训练使这个现象得到改善。
一般初入学的孩子因握笔能力不佳、笔画掌握不好导致写字速度慢
家长对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要有基本的了解。对于初入学的孩子,如果是因为握笔能力的问题,家长却一味地催促孩子“快快快”,孩子很难快起来。即使真的快起来了,质量也难以保证。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就不要着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顶梁柱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