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国家为什么不敢降房价这么高

您好,分享的企鹅
中国房价那么高,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买?
房价小助手
  房价这么高,为什么还这么多人买,限购后甚至很多人假离婚买两套。中国人是不是特别有钱,还是某种意义上说房价并不高?  国人的收入和房子的价格近乎畸形地不成比例众所周知,中国的房子贵不贵?怎么会不贵?就算是按绝对价格,国内一线城市的住房价格都不亚于东京、纽约、伦敦等著名的高房价城市,这几个城市放在全世界来看都是很贵的房子,与人均收入一比更是贵到飞起。前面几个城市市民人均收入七八万美元,但国内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  目前国内一线城市房价继续被哄抬炒高,将可能重蹈东京楼市"急涨长跌"的覆辙。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当前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很高,风险已经很大,前车之鉴不能不重视。事实上,北京、上海的人均收入还不到东京的1/10,而房价已比肩东京。日本人买房疯到什么地步?想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时候,日本房奴有三分之一的还贷与工资之比超过了100%,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工资全都用来还房贷,依然还不够。那么,我们会不会走上日本的老路?  中国房价之所以这么高,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刚需和政府,甚至还有网友说是因为岳母的原因。地方政府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就成了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救命稻草,畸形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政府掌握大量社会资源,并将其任意捆绑在房子上;房价高居不下自然是有刚需的原因,所谓刚需是相对于弹性需求而言,人口流入和新家庭的组建(结婚)是刚需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人住房矛盾还没完全解决,很多人再大声说房价太贵了,早该跌了,但真的马上打个5折他搞不好就是第一个买的,如果嫌房价高只是为了跌了后买入,那么房价又哪里会高呢?说是岳母的原因,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但也不全无道理,只是所占比重较小,岳母选女婿的唯一标准就是房子,没有房,别想娶人,所以,很多准新婚夫妇都会购置婚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刚需。  那么,中国人真的那么有钱吗?  答案是中国人并不有钱,为什么房价这么贵中国老百姓还能负担的起?这就牵扯到一个“买的起”的标准问题。对于一个国内一线城市背景很一般收入很一般的家庭来说,所谓的“买的起房”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倾尽全家之力,靠父母几十年的积蓄付个首付,再加上未来小两口二三十年的房贷加省吃俭用才买得起,这在发达国家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一般美国家庭买的房子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5倍,有个别的也最多不超过10倍。在国内买一个相当于年收入二三十倍的房子在国内似乎司空见惯,而对美国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对他们来说就是买不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刚需心理,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房价居高不下,在未来,房价只会持续上涨,现在买不起,以后只会更加买不起,如果凑钱能付个首付,那么钱就投在房子上了,再怎么也比把钱放在A股上好。就比如,现在很多人会抱怨为什么不早十年买房子,十年前的房价与现在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与其十年后再次抱怨现在没有买房子,不如现在就买,未来的房价只会更让人高不可攀,所以很多人都会穷尽一生买房。更有甚者,为买房假离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读懂楼市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房产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房产",获取更多房产资讯。
201620173月
(同安26000元/平方米)
(翔安16000元/平方米)
(漳州13000元/平方米)
(集美35000元/平方米)
(同安35000元/平方米)
(漳州18500元/平方米)
(翔安17000元/平方米)
(集美805万元/套)
(思明75000元/平方米)
(漳州12000元/平方米)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中国为何走不出高房价困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苏宁金融研究院是苏宁金服集团旗下的大型专业研究机构,于2015年11月成立。苏宁金融研究院通过整合苏宁控股集团内部资源,与政府、同业、高校、智库等机构广泛合作,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提供定制化研究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专题研究报告,着重于国内消费金融、贸易金融、互联网金融和产业金融等研究领域。苏宁金融研究院最新文章
  【财新网】(作者 薛洪言)百业低迷,唯地产不破。当前经济,房地产几乎成了唯一的亮点。不需要过多论证,这种状态极度不健康,也不可持续。
  然而,房价调控问题之难,难就难在房地产具有居住、投机和抵押物的多重属性,尤其是在房产的抵押物属性里,房价下降会导致抵押物贬值,金融机构会形成不良和严重的信贷紧缩效应,所以房价不能降。
  不能降,只能不停地升,可持续地升下去也不是个事,毕竟实体经济也需要发展空间。前几日,华为离开深圳的传闻沸沸扬扬,是房地产业挤压实体经济的一个注脚。
  如何破解高房价困局,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很多,但并无广泛认可的办法。在笔者看来,可能要从长期和短期两个层面解决这个难题,长期看要去除房地产的质押物属性,短期内可能不得不饮鸩止渴——再造一个泡沫。
  信贷偏好房地产带来了经济泡沫化
  解决房地产的问题要从高杠杆着手,高杠杆的实质是高负债,咱们就先来聊聊负债。经济体中有四个部门,国家、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和居民,金融企业负责资金的融通,可大致看作借贷发生的中介平台,非金融企业是负债方,居民是储蓄方。
  我国是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是放贷的主体。银行归集居民储蓄资金,自主进行放贷,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所以,贷给谁、不贷给谁,基本由银行的信贷偏好说了算。而银行的信贷偏好由其风险政策说了算,银行风险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呢?偏好抵质押和担保。所以,大量的资金贷给了重资产行业,如钢铁煤炭等能源企业、房地产企业、贸易类企业等等。不难理解,土地、房产是主流的抵押物,资源、大宗商品是主流的质押物。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宗商品价格起起伏伏,整体是大幅下行的趋势,导致侧重于大宗商品质押的行业先后曝出高不良,典型的如贸易融资(钢贸、煤贸等)、资源型行业(煤炭、钢铁等行业)。相反,土地、房产基本是一路升值的,由此,侧重于不动产抵押贷款的行业整体可正常还本付息,贷款开始向能提供土地和房产抵押的行业集聚。
  问题来了,谁拥有最多的土地?地方政府。所以,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直是大力支持的,即便监管曾严加管控,也未曾阻断银行通过影子银行渠道放贷的决心。除了融资平台,银行对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也是大力支持的,一方面是出于保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政府有那么多土地,有啥可以担心的呢!
  信贷资金集中于土地和房产相关领域带来了经济的泡沫化和空心化等问题,大量的制造型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经济结构升级难以奏效。这种局面有没有风险?对银行而言恐怕是没有风险的,至少原来是这样。有问题而无风险,银行从自身的理性出发,给房地产相关领域放贷自然是大干快上,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银行也是上市企业,要对股东负责,需要漂亮的利润增速和贷款增速数据。
  分业监管下的调控干预以失效告终
  这时候,就需要“有形的手”来进行干预了。
  仔细梳理监管机构文件可以发现,早在2012年8月,银监会就开始关注银行同业代付问题的资金投向问题。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影子银行业务若干问题的通知》(著名的107号文),对影子银行相关业务做了原则性监管规定。影子银行的主要流向,自然还是地产和融资平台。从后续出台的一系列规定看,银行同业业务和信托通道业务是严加监管的对象。
  不过,银监会刚关上了一扇门,证监会和保监会就为市场打开了一扇窗。也是在2013年,为抓住资管业务的蓝海,监管机构放松了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基金子公司也横空出世。基金子公司具有万能通道功能,且没有资本金监管,业务空间大,借着监管机构对信托严加监管的好时机,很快靠低费率打开市场。各类理财和资管资金借助这些新的通道,继续注入房地产和融资平台领域。
  在影子银行的输血支持下,房地产行业渡过了“资本寒冬”的艰难时期。2015年7月股灾后,依靠资本市场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努力化为泡影,政策重回地产保增长和去库存的路子。2015年下半年,购房首付比例和二套房政策相继放松,房地产终于在2015年下半年再次迎来快速上涨期。
  去除房地产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
  一直这么下去,是不是也挺好的?还真不是。十多年来,很多生产要素涨涨跌跌,但房价和地价基本就没跌过,并逐渐成为经济运行高成本的罪魁祸首,不得不予以解决。权威人士解读中国经济,明确提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这意味着,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房地产政策可能要再次转向。
  但是,又能转向哪里呢?金融体系有句名言——大而不能倒。土地和房产作为最大的抵质押物,其份量显然比最大的金融机构还要大。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降价曾引发全国性钢贸贷款的大不良,土地和房产一旦贬值,又会带来多大的不良?不敢想象!所以,土地价格和房价降不得。
  这是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的逻辑。涨不得,也降不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涨得降不得。因为价格平盘一段时间总要突破,不能向下突破,自然只能向上突破。于是,“涨一段、停一段、涨一段、停一段”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常态。从当前一系列政策看,房地产市场又要进入停一段的时期了。只是,不知道停一段之后,是不是还是接着再涨一段。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饮鸩止渴——从资金流动的角度看,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那么下一个泡沫在哪里呢?也许是股权市场。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中国房价那么高,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得起?
广州市纤手文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次数:610 |
电话:86-020-
商铺内搜索&
商虎通会员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 &&&开关
我公司的供应信息分布于以下类目中,请查看:
&中国房价那么高,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得起?
产品数量:10
包装说明:不限
发布时间:日
有效期至:日
&中国房价那么高,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得起?
&【入户快小编】自2016年以来,中国急剧飙升的房价一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从最初的各地地王频现,一线城市的限购限贷,离婚购房,“9.30新政”的集中调控,到新政后房地产市场的冷淡,都离不开人们对房子满怀的“热情”。尽管这样,人们购房的欲望还是很强烈,为了有购房资格,假离婚购房的夫妻比比皆是。
&国人的收入和房子的价格近乎畸形地不成比例众所周知,就算是按absolute价格,国内一线城市的住房价格都不亚于东京、纽约、伦敦等著名的高房价城市,这几个城市放在全世界来看都是很贵的房子,与人均收入一比更是贵到飞起。前面几个城市市民人均收入七八万美元,但国内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但一线城市的房价一开始的设定就不是人人都可以买得起的。
&中国的房价高是基本事实,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得起?
&首先,大多数人都认为,买房才有安全感。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会像中国人这样,对房子有如此强烈的渴望,“居者有其屋”成为人奋斗一生的目标。甚至是在一些年轻情侣正要走进婚姻殿堂的时候,也会被丈母娘要求:“没房不准结婚!”
&在小编看来,在城市的高速发展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而“家”和“房子”的观念也十分深入,这些都导致了人们对房子的疯狂追求。
&其次,在房地产所投入所得到的反馈是最快的,人们普遍认为买房更能抵御通货膨胀,就连一些城镇的人也在拼命的买房,似乎是买了房,就再也不用担心什么。甚至会有这种情况,手中有房产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一个公司辛辛苦苦运营半年,都比不上卖掉一套房产来的利润高。
&再而,就是“买得起”的问题了。国人对房子的重视程度过高,以至于买不起房所造成的影响过大,于是人们勒紧裤腰带买房。对于一个国内一线城市背景很一般收入很一般的家庭来说,所谓的“买的起房”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倾尽全家之力,靠双方父母几十年的积蓄付个首付,再加上未来小两口二三十年的房贷加省吃俭用才买得起。我们最近也能看到一些这样的新闻,7旬老太熬夜卖菜为儿子买房,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这在发达国家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在10月4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州市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广州将严格执行既有限购限贷政策,其中 “是否为本市户籍”对于限购的影响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那么,新限购政策下,有广州户口和没广州户口,一起去买房,会有哪些区别呢?如果现在还不了解的,建议大家要了解一下,以免出现看房跑断了腿,却发现没有买房资格的情况。小编为大家总结了相关内容:
1. 广州户口:
限购2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2. 非广州户口:
能提供购房之日前5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3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限购1套住房,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买住房;
&三年呐,一旦社保不连续,想要再达到“连续缴满三年”的条件,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甚至可能出现重新再交3年的情况。对于一路高涨、每天一变的广州房价来说,三年时间已经能令许多人望房兴叹了。
&既然等不起,那么想要尽快在广州买房,根据小编的分析,目前合适的途径就只有一个了――入户广州!
共有10条同类"开关"信息,请通过分页查看
&&商虎通会员同类供应信息推荐
2017 年03月19日
2017 年03月19日
2017 年03月19日
2017 年03月19日
&温馨提示: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信息;没有找到您需要的产品信息?,让客户主动找上您!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商虎中国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 本站实名: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这么高中央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