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是哪个国家的

(夏天和松树。)
第三方登录:盘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各分支机构
盘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各分支机构
盘谷银行(中国)总行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7号2层B区、C区、3层及4层
邮政编码:200002
电话: (86 21)
传真: (86 21)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7号1层、2层A区
邮政编码:200002
电话: (86 21)
传真: (86 21)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镇海路2号厦门第一广场101单元、102单元、201单元
邮政编码:361001
电话: (86 592) 297 9889
传真: (86 592) 297 9890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新华保险大厦1层
邮政编码:100022
电话: (86 10)
传真: (86 10)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民田路178号华融大厦1层12号、2层1至4及19号
邮政编码:518048
电话: (86 755)
传真: (86 755)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235号海航保利国际中心第1层L104、L105号及第38层A单元
邮政编码:400010
电话: (86 23)
传真: (86 23)
上海自贸试验区支行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加枫路26号1层101A室
邮政编码:200131
电话: (86 21)
传真: (86 21)泰国盘古银行:“一带一路”给每个人都带来机遇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时报系产品陈弼臣与盘谷银行
一个华人银行家的成功道路
作者许肇琳同志(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曾亲自到泰国,并在陈氏家族祖居的地方进行过调查访问。本文是参考了大量资料写成。我们欢迎海外成功华人的史料。
泰华经济强人、盘谷银行的缔造者之一陈弼臣先生已于1988年1月与世长辞了。陈弼臣逝世后宠蒙泰皇陛下御赐火化大典。能获如此恩赐,足见陈弼臣先生对泰国国家、社会、人群之贡献。正如《新中原报》所指出的:&陈老先生虽已撒手尘寰,惟其典范盛德则永留人间&。①有人把陈氏的生平喻为&一部值得学习的个人奋斗成功史&。陈弼臣先生事业成功的轨迹是值得我们回顾和探究的。
家族渊源及童年生活
陈弼臣先生的祖源象千万潮州人一样,是从河南迁徙来的河佬人。峡山陈氏族谱开宗明义载称:&陈族颖川世家,颖川旧家&(颖川今属安徽阜阳地区颖河流域)。《元和郡县图志》载:秦并天下,于此置颖川郡。②来到潮阳县的陈族一世祖原居福建蒲田,约于南宋末因官潮阳知县,而来到潮阳的,有墓志为证。据族谱记录,陈族二世祖荆前时从县城来到峡山乡创立基业。又据峡山乡陈族乡亲介绍,陈弼臣为峡山乡陈族十二世六房兆榜之后裔,陈弼臣是陈族的第十九世裔孙。可见,陈弼臣家族自一世祖知县陈公在潮阳肇始,已传二十几代六百余年矣。
陈族十二世六兄弟,仅存四个支派传后,两个(三房、六房)驻陈厝围山后村,两个居东湖村。陈弼臣乃六房之后裔,世居山后村。陈弼臣少时就生活在山后村祖居。东湖村新屋,是陈弼臣在1947年修建的,陈母于新屋建成后才移居东湖村。现今诸多有关资料都说他祖居东湖村,显然是一种误解,应予以澄清。
陈弼臣于日诞生在泰国的吞武里③,乳名锡逵,别名基良,号弼臣。五岁时被送回祖籍潮阳县峡山乡陈厝围山后村,接受家乡的传统教育和中华文化的熏陶。父陈子贵,别名莲航,约于20岁时,由于生活困迫,于二十世纪初随着潮汕出洋的人流,④远涉重洋,来到了暹罗(泰国)谋生。在暹罗,他靠打工过活,当过枋廊文员,勉强糊口,平淡无奇。在世界经济发生危机时,波及南洋各地,商业不景,失业工人人数日增。于是,陈子贵于1930年买棹回归故里,第二年五月因病去世。
陈弼臣自幼跟随母亲过活。母修禄郑氏,甚贤淑,虽然无文化,家境维艰,但家教颇严,教子有方。据乡亲反映,陈弼臣幼时读书,其母规定他放学回家时,必须拾回三块狗粪,稍大还要帮助耕田干农活,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贫困生活的磨砺,培养出他刻苦耐劳,勤奋好学和发奋图强好作风、好品德,这对他以后事业的发展很有关系。即使后来致富,仍然保持本色。他经常向属下员工说:&我是从贫穷来的!&以此来激励员工和自己必须珍视今天的成就不忘本。员工对于陈弼臣不耻于贫穷来的身世,很受感动,于是把陈弼臣的这句话,用中文、泰文、英文印染在五颜六色的恤衫上,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前进。和陈弼臣有四十年之交的盘谷银行顾问魏焕章先生不无感慨地说:&陈老先生不是随便花钱的人。他本身生活简朴,过去是这样,发了财亦是这样。他对工作十分认真,对吃喝却很随便,在办公室时,中午吃碗果条,边吃边工作。&⑤
陈弼臣家族赞助修建的峡山学校,在其《建校纪略》中对陈弼臣作了如下的评述:&幼承庭训,天资聪颖。长通于方敦,厚尚义。初就读于原作新学校,卒业后考升潮阳六都中学。勤勉不倦,品学兼优,师长父老咸以少年峥嵘,必成大器&。可惜他在六都中学只读了一年,由于父亲失业,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中途辍学。这时,他以其风华正茂的十六岁少年,便到暹罗去闯荡,自谋出路。
白手兴家建基业
陈弼臣于1926年踏着父亲的足迹来到暹罗,开始人生奋斗的里程。他最初&在益成木行当杂役,搬运打扫,一切粗重工作都干,每月换取区区八铢的薪水。&⑥但他毫不灰心丧气,对所有任内工作,都悉力以赴,埋头苦干,什么活儿都干,即当杂役,又兼厨手,深得东家的赏识。他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很快就熟识木行生意。于是他从杂役一步步被提升为文员、会计、乃至经理。月薪也从八铢升至四十铢。但他有更远大眼光,并不以此为满足。为了今后的发展,他利用工余时间向贴素辇佛寺僧人学习泰文。经两三年的努力,终能书写泰文和讲流利的泰语。这无疑为他日后的事业成功准备了条件。
不久,益成木行因失火而停业。陈弼臣经友人介绍,来到郑景云开设的森兴隆木材有限公司任门市部经理。由于陈弼臣熟悉木材业,掌握木材的品类及有关知识,了解木材市场行情的变化,所以,他主理的森兴隆木材有限公司门市部,生意兴隆,财源广进。陈弼臣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人,当然不安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行当,条件允许时,自然要谋求个人独立发展。
1930年第二次回国(第一次回国是1928年同元配夫人刘桂英结婚)省亲时,便在汕头市置楼,经营航运业,开设海商号。⑦但这时适逢世界经济危机,南洋各地,经济不景气,商务冷淡,各业凋落,不需要太多工人。因此,出洋人数剧降,移民骤少,加之各地政府加以限制,如英属新加坡,日下令禁止华工大量入口,使走这条航线的轮船公司无法进行经营。而其他埠也由于增收华人入口税,使想出洋的潮人止步。这种限制,自然使其他如暹罗、安南(法属印度支那)等都有类似的限制。因此,陈弼臣在汕头开创船务公司,不是个好时机,一开始便遇到了困难,陷入困境,遭受挫折。正好这时,原森兴隆东家郑景云专程到汕头延请陈弼臣再次到暹罗主管森兴隆。因为森兴隆自陈弼臣离开以后,由于郑本人并不熟悉木材的经营业务,生意冷落。所以陈弼臣大约于1932年又回到了暹罗,被委以森兴隆木材公司总经理重任,全权交由陈弼臣掌管经营。在陈氏的悉心治理下,森兴隆又重新兴隆起来。
但是陈弼臣并不安于现状,一有机会便谋求独立发展。他在森兴隆只呆了大约三年时间,于1935年,在友人的鼓励和资助下,又离开森兴隆,独创&曼谷木业公司&。事业鹊起,发展顺利。不久他又创办&星原货栈&,经营五金、文具、药品等,事业不断壮大。由于他聪颖能干,善于经营,在短时间内,做到货出钱收,充分利用资金周转快,多做生意,多赚钱。同时他眼光锐利,思想敏捷,善于看准经济形势的发展方向,适时地开拓新的经营领域。陈弼臣创办&亚洲有限公司&,就是瞄准泰国政府推行扶助泰人经商政策,内地各府郡纷纷设立公司,以供应各种生活必需品,其货源皆取自曼谷办事处。亚洲有限公司正是争得作为府郡各公司货源供应者之一而创立的。此举为陈氏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本。陈弼臣从一个雇员身份,白手兴家,终于成为业主;而且其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这应该说是他&个人奋斗成功史&中的一次飞跃,无疑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向金融业进军& 参股创立盘谷银行
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波及泰国。泰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备受战争影响,物资匮乏,陈氏所经营业务也受到打击。面对这个严竣的现实,他开始为事业的发展进行新的思索。他虽然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不多,只有初中一年的文化水平,但他&通于方敦&,具有对数学运算神速的天赋。于是他试以利用自己这一专长涉足金融业。他首先开办了一家&亚洲信托公司&,向金融业进军。这是泰国信托行业第一家,所以这个公司享有某些特权。当时还没有法律规定金融信托业务的经营范围,陈弼臣的亚洲信托公司除不能接受客户存款之外,其他服务业务几乎与商业银行相等。陈弼臣的亚洲信托公司办得很成功,在当地享有崇高威信,连设在泰国的西方银行,也要参考亚洲信托公司每天所报出的美元、英镑、日圆等外币汇率,以亚洲信托公司的报价作为该日的外汇兑换标准。⑧
商业银行在泰国正规金融市场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它是吸收存款和提供放款的正式金融机构,在泰国经济体系中担当重要角色。而泰国之有商业银行,始于当今皇朝的五世皇朱拉隆功大帝开始实行对外自由贸易时代。1888年,泰王朱拉隆功谕准外国银行可以在泰国境内设立分行机构之后,最先在泰国设立银行分机构是英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创建于1888年12月)。年英资&渣打银行&和法资&东方汇理银行&也先后在泰国设立分行。鉴于泰国对外贸易日益扩大,外汇兑换业务频繁,为发展本国民族资本,泰国当时的财政大臣公摩万玛希颂叻察哈吕台亲王,立意要创设泰人自己的商业银行。于是先后出现几家泰资银行,即:汇商银行(1905年建立)、裕盛兴银行(1907年创立)、曼谷市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09年创立)、华暹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10年由裕盛兴银行和曼谷市银行合并而成)相继成立。而后又有数家本国银行出现,它们是:黉利栈银行(1933年成立)、泰商银行(1933年成立)、亚洲工商业银行(1939年建立,后改名为亚洲银行)、京都银行(1941年成立)等。但在战前,泰国银行业为上述几家外国银行所操纵。当时的泰资银行,资金薄弱,业务还不太熟悉,工作效率尚差,当然无法与外资银行竞争。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敌对国家的理由下,泰国政府没收英法外资产业,汇丰、渣打、汇理等外资银行被封闭,这就给泰资银行业发展的好机会。陈弼臣就是瞅准这个有利时机,于1944年底,同挚友和熟悉的长辈合资共同创立了盘谷银行的。创设盘谷银行的发起者,包括泰国的高官贵爵和富商巨贾。第一任行长为銮洛鲁吉。与它前后创立的泰资银行还有:泰丰银行(1942年立)、曼谷商业银行(1944年立)、大城银行(1945年立)、泰华农民银行(1945年立)。
根据当时的法规,泰国出口商输出货物(主要是大米)得到的外汇,必须向国家银行兑换。而商业银行则起着桥梁作用,从出口商收购外汇,然后转售给国家银行,而商业银行则从合法公开的与不合法黑市的外汇买卖中获取差额利润。这是十分有利可图的买卖。在盘谷银行创立之初,陈弼臣虽是盘谷银行十一人董事局的成员之一,但只是该行的一个小股东,而且没有直接参与银行事务,尚无机会发挥其才干。1946年夏,当他被聘任为银行买办后,才开始大显身手,开始为盘谷银行作出贡献。到了1952年,由于陈弼臣金融才干的显露和所取得的成绩,获得了董事会的信任,被遴选出任盘谷银行总经理职。在他卓越的领导下,盘谷银行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1954年,盘谷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开始把银行业务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把盘谷银行的业务扩展到国外,这是十分有意义的跨步。接着,又在东京、新加坡和伦敦相继设立盘谷银行分行机构,成为泰资银行业进军世界金融的先驱。
在盘谷银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免不了受到国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和干扰。但陈弼臣均能因势利导,逢凶化吉,把坏事变为好事,把握住盘谷银行向前发展的方向盘。例如,1957年沙立将军发动政变,陈弼臣因与沙立的政敌前警察总监炮&是耶暖关系密切,因怕招来麻烦,而暂时离开泰国到了香港。国内银行业务,交由其得力助手黄闻波掌管。陈弼臣在1957年至1963年期间,虽避居香港,但他并没有白过日子,而是处身于香港这个信息灵通的东方国际金融中心,就近观测国际金融气候的发展变化,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为盘谷银行在国外拓展业务设计蓝图。吉隆坡分行、九龙分行、香港中区分行、西贡和堤岸分行都是在这一时期先后设立的。盘谷银行在国际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盘谷银行& 泰国金融巨擘
盘谷银行有更大的发展,而成为泰国金融巨擘,是在1963年陈弼臣任盘谷银行董事长兼总裁之后。
1963年12月,沙立死后,陈弼臣从香港回归泰国。由于陈弼臣的金融才干和出色的工作,深受盘谷银行董事会的信赖,在一次董事会上,被遴选为盘谷银行董事长兼总裁,于是陈氏登上了盘谷银行的最高领导地位。在陈弼臣出任盘谷银行董事长兼总裁的20年里(),盘谷银行飞速发展,跃居于国内三十家内外资银行之首。
盘谷银行创建之初,注册资本只有400万泰铢,职员仅37人,在泰京叻差旺路门牌235-237号的两间二层楼排屋营业。而今(截至1987年6月止的数字)注册资本达58亿铢,资产总额2,700亿铢,员工有2万多人,在是隆路宏伟的三十三层总行大厦办公。⑨这是泰京曼谷最高、最堂皇的建筑物,耗资4,400多万美元于1982年建成使用的。截至1985年止,盘谷银行设在雅加达、新加坡、吉隆坡、香港、九龙、台北、东京、大阪、洛杉矶、纽约、伦敦、汉堡等世界各地的海外分行20多家,分布在泰国国内各地分行有260多家,总计有280多家。⑩设在雅加达、新加坡、吉隆坡的盘谷银行,分行大厦都已落成。据最新材料,国内外分行已达488家。(11)陈弼臣为盘谷银行争得巨大利益,为泰国国家、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盘谷银行发展速度之快,可以八十年代总资产的增长为例证:1980年的总资产为1,210亿铢,约合60亿美元。(12)1981年的总资产额达73亿美元,当年获利达4,860万铢。(13)1982年6月,其总资产已增加到1,572.5亿铢,约合78亿美元。(14)到1984年底,陈弼臣因年老退居二线,成为盘谷银行的名誉董事长时,盘谷银行的总资产已达到2,200亿铢,(15)约近百亿美元。从1980年到1984年的五年中,总资产从1,210亿铢增长到2,200亿铢,增加了近一倍。
盘谷银行之规模不仅在泰国全国第一,在东南亚也是首屈一指,在全世界已经被列入&世界最大银行&之列。
在全国16家泰国银行和14家外资银行中,盘谷银行的存款、放款和总资产都是国内最大的。其经营规模占泰国30家银行总和的三分之一以上。
盘谷银行在世界500家大银行的排列中,随着总资产的不断增加,其排列地位也不断上升。1982年已由原来的第221位,上升到200位,(16)到1984年,又从第200位上升到194位。(17)陈弼臣本人,据日本经济新闻社《亚洲在飞跃》1985年一期的统计,其家族财产估计达22亿美元,居当时亚洲十大富翁之首。(18)美国《金融》月刊1983年公布的全世界十二位富甲天下的大银行家中,陈弼臣榜上题名。(19)被风行全世界的金融银行业杂志《亚洲》选为1982年度杰出银行家。
陈弼臣事业成功原因分析
陈弼臣是蜚声遐迩的银行家、实业家。他本人及其领导下的盘谷银行为泰国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有人提出这样的评说:&陈弼臣和盘谷银行使泰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了10年至15年。&(20)这话有道理。1984年在陈弼臣荣获泰皇颁赐的朱拉隆功大学工商管理名誉博士学位表彰报告中这样写道:&陈氏为一位经营银行业务而获得卓越成就,获得国内外所公认的杰出银行家。他运用才智和经验用于行政管理,解决问题及改进业务,为企业与经济整体带来利益。在泰国首创地将适宜的措施用于正在发展中的企业,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依每个人的智能进行分工负责,从而使企业和银行业获得迅速发展,此外尚献身于公益事业,致力促进泰国艺术文化发展,振兴及维护对后代极具价值的优良传统文化风俗,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以提高教育水平,勤奋工作终生,志在事业成功进步,是故应在学术界受到推崇,作为可资仿效的风范,获颁赐工商管理名誉博士学位以嘉奖之。&(21)这是对陈弼臣一生业绩与品德的最好评价。
陈弼臣一生对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不遗余力,历年来以其本人名义或其辖下公司名义对各种公益事业捐献多多,其数额当以亿铢计。举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及社团、宗亲会馆活动经费,无不慷慨解囊。至于救灾、恤难、济贫等公益事业,也乐于捐输。陈弼臣捐慈善基金的设立,就是旨在恤难济贫的社会公益。特别是逐年在全国各级学校颁发助学金,支持和鼓励贫家子弟升学读书。正由于陈弼臣先生对国家经济繁荣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贡献特大,所以先后荣获颁授红十字会一等奖章、自由荣誉勋章、童军荣誉奖和泰皇御赐的各等白象勋章。
陈弼臣先生具有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原动力。他的成功道路就是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他从当益成木行的杂役、伙计,进而成为文员、会计、经理,而后独创木业公司、星源贷栈,成了业主。在银行业方面,他从一个&买办&而跃居盘谷银行总裁、董事长,获得巨大成功,靠的就是一生勤奋好学,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
他有胆略、有勇气,善于审时度势,善于捕捉成功的机会。上述建立亚洲有限公司和创办盘谷银行,就是显示陈弼臣在这方面优点的其中两个典型事例。例如盘谷银行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是乘&二战&期间外国银行被封闭,和战后还未返回的时机而发展起来的,否则银行难立足。&二战&后泰国政府推行发展银行的政策,规定大米出口补贴金需有银行作保。盘谷银行在外贸融资中,获得优厚的融资手续费。五十年代,泰国政府又规定外国银行不得在曼谷市内和市外设立分支机构,但允许本国商业银行增设分机构。盘谷银行借此机会扩大机构,拓展业务。1962年泰国政府颁布并实施投资奖励法,鼓励引进外资,盘谷银行便通过合资企业,积极同外国银行发生关系,吸收外国的剩余资本,同外国银行共同投资设立合资企业,盘谷银行获得迅速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同陈弼臣分不开的。所以,有人这样说,盘谷银行的发展主要应归功于陈弼臣。
他还具有成功的企业家的领导天才和经营管理能力。这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质。正如陈氏的故交、现任盘谷银行董事长许敦茂(泰名巴实&干乍那越,曾任泰国民议会议长)所说的:&陈弼臣几乎是万事通;且懂得关怀友辈,照顾客户;工作时专心致意,废寝忘食。他的这些特点是成功者的重要素质。&(22)还应该加上善于用人,&依每个人的智能进行分工负责,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对有才华的人敢于任用,充分信任,发挥其才智。盘谷银行早期聘用泰国法政大学毕业生、曾在泰国中央银行工作的年轻有才华的会计师黄闻波(泰名汶初&洛乍那沙天,后来曾任炳总理内阁的副总理)就是很好的例证。黄氏对盘谷银行的成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在他任盘谷银行总经理期间,提出仿照&日本股份公司化&的&泰国股份公司论&。所以,有人赞陈弼臣会用人,用人得当,使各人能尽其才;有人赞他管理才能出色,为盘谷银行建立了一套良好的行政制度。
此外,陈弼臣还具有使他事业成功的优秀品质:(1)他胸怀豁达,能体谅下属。据说他从不对下属摆架子,发脾气。人们习惯于看到他搔头时就说明他很生气了,但他从不发泄。如此涵养,使属下折服。(2)重人情、讲义气,乐于助人。他从不抛弃老朋友、老职员。&很多老朋友生活成问题,每个月都向他领钱,曾经一发就是数十人&(23)。他对黄闻波的后代周全照顾。对于工作上有差错的职员,也能耐心劝导教育。(3)他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对盘谷银行的成功发展,他从不把它看作是自己个人的成就,而是认为是大家合力工作的结果。&以德报怨,也是陈老先生为人的特长和美德。&(盘谷银行顾问魏焕章语)当他知道某人在破坏他的声誉时,他不怨恨,采取容忍的态度。对方遇到困难和有所求时,他欣然予以相助。所以往往使矛盾转化,将破坏变为赞扬,将攻击转为盟友。(4)他做事拿得起、放得下,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严重的事情,他都不仓惶失措,总是镇定自若地处理问题,渡过难关。(5)他对工作十分认真,但对吃喝却很随便,成为属下员工和同事的楷模。正如陈氏火化大典时,盘谷银行职工工会代表献词中所说的:&你是工作人员的好模范;你是商业管理的好模范;你是奋斗者的好模范。&是的,由于陈氏上述的优秀品质,使他能团结广大职员和同事为事业而工作、而奋斗。如果说陈氏事业成功有什么诀窍的话,那末,上述的这些素质都是促使事业成功的要素。
儿孙克绍箕裘后继有人
陈弼臣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对未来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早已作了安排。还在十多年前已对陈氏家族的财产作了妥善的分配,对该家族持股或辖下的各种企业的职责也作了明确的分工。对盘谷银行,也早在1984年就把银行的行政管理权顺利地移交给后辈,自己光荣地引退。即由他的二公子陈有汉接任总裁,四公子陈永建任副总裁。董事长一职,则由资深闻人许敦茂出任,陈弼臣只任盘谷银行的名誉董事长。
陈弼臣有二位夫人,七个儿女,二十六个孙辈和一个曾孙。原配夫人刘桂英(1928年在家乡同陈氏结婚,1979年在香港逝世)育有二子,即陈有庆、陈有汉。二夫人姚文莉女士于1938年同陈氏在曼谷完婚,生有四男一女,即陈永德、陈永建、陈永名、陈永立和陈凤翎。诸儿孙在陈氏的教育下,也已成龙成凤,克绍箕裘,继承和发展了陈氏所创下的各项事业。
陈有庆(长公子,现年55岁),纽约美国银行学院银行及经济学系毕业。现任香港商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还兼任盘谷银行董事局顾问。
陈有汉(次公子,现年53岁),曾在汕头普益社小学就读和在聿怀中学肄业。后转香港南侨中学和进广大高级会计学院进修。毕业后赴英国进入伦敦雷仁专科学院攻读银行学,现任盘谷银行总裁。
陈永德(三公子,现年46岁),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商业管理学系硕士学位。现任盘谷银行常务董事,泰国金融联合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主席。
陈永建(四公子,现年45岁),在澳洲赛迪尼大学经济学系毕业。现任盘谷银行副总裁,亚洲堆栈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永名(五公子,现年44岁),在美国哥罗拉多大学商业管理学系毕业,现任盘谷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永立(六公子,现年41岁)在伦敦大学经济学系毕业,现任盘谷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凤翎(女公子,现年43岁),在澳洲赛迪尼大学语文学系毕业,现任陈弼臣慈善基金会董事经理,泰国社区建设公会主席。
陈氏孙子一辈,也有的已学有所成,并参加领导和管理陈氏家族财团的某些企业。长孙陈智文(陈有庆长子,现年34岁),获美国新泽西州勒泽斯大学商业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罗宾纳财务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及香港商业银行董事兼最高级经理。长孙媳李彩珍(现年35岁),获美国新泽西州勒泽斯大学经济学系学士学位,现任罗宾纳财务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次孙陈智深(陈有汉长男,现年28岁),获美国剑桥澳尔斯特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士和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硕士及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现任盘谷银行外汇交易处助理经理。季孙陈智淦(陈有汉次子,现年26岁),获美国勃朗大学化学工程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商业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亚洲森吉有限公司董事经理。四孙男陈智恩(陈有庆次子,现年22岁),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商业管理学士学位,现仍在续继深造。长孙女陈丽莹(陈有庆长女,现年32岁)获美国康奈尔学院学士学位和美国卡里蒙加杜亚学院硕士学位。长孙女婿劳伦恩&阿威拉沙军任盘谷银行纽约分行经理,次孙女陈丽玲(陈有庆次女,现年31岁),获美国阿黎功州卜简特大学经济学士学位,现任香港亚洲保险公司董事兼投资部经理。三孙女陈丽碧(陈有汉长女,现年27岁),获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企业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友联财务有限公司证券部经理。四孙女陈丽翠(陈有汉次女,现年25岁),获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商业与会计学学士学位,美国伊利诺斯西北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陈氏对辖下的主要企业,也按儿孙的才智和特点,都分配他们分别领导:(1)盘谷银行由陈有汉和陈永建领导;(2)亚洲商业有限公司与友联财务有限公司由陈有汉兼管;(3)盘谷保险有限公司和康民医院由陈永名负责;(4)亚洲堆栈有限公司与他逸信保险有限公司由陈永建主管;(5)香港商业银行由陈有庆和陈永立负责;(6)盘谷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由陈永立主管;(7)盘谷银行慈善基金由陈凤翎负责;(8)绿宝(泰国)公司由姚文莉领导;(9)Z&R投资公司及瓦他纳梭蓬投资公司由姚文莉、陈有汉、陈永德负责。
关于陈弼臣的更多搜索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旗银行是哪个国家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