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亏损为什么唯品会电商模式赚钱

为什么现在电商不好做了?其实是“价格战思维”的绝境!
那就真的无解吗?信息对称下的竞争,看似毫无破绽,其实破绽就在其中。这里举几个利用互联网信息不对称的例子挣钱的。第一个,马东敏,做了百度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决定,第一个是劝李彦宏回国创业,第三个就是万买了李兴平的好123,现在仅仅是两个导航关键词,一年就可以给百度带来5000万以上的收入。导航网站也成了技术含量最低,运营成本最低,但回报率最高的互联网产品。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价值,就是有大量刚接触网络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小白”,你推荐他们什么,他们就用什么。说白了就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用户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艘船只,不知去向作何决定,急需等待着灯塔指明方向。所以很大一部分用户是因为触网时间太短等各种原因,而“无知”的,当然不等于他们可以被欺骗。另外一个案例是在南京碰到的一个创业者。他有几十个账号,加起来上百万的微信粉丝,在聚划算找到最热销的促销产品,然后到阿里巴巴找到货源,然后再在微信上以高于聚划算更高的价格向用户推荐。他每选的每个产品都是热销品,也都赚钱。如果互联网是透明的,用户应该去聚划算购买,而不是在微信购买。唯品会品牌特卖特价,最早是聚划算干的,当然聚划算也只是把淘宝里面各种品牌促销折扣拎出来做团购频道,说到底在那会,唯品会不过是淘宝服饰品类里面的一个子集,甚至同款商品,在淘宝更加便宜,为什么越来越多用户选择唯品会呢?因为很多用户时间精力有限,无法时时关注不同平台,真要什么都要货比三家分析,也真够累的。第三个案例是发生在天猫京东的事情,当然很多人早已见怪不怪了。每逢节日大促,阿里和京东都会拿出钱来补贴商户玩,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热销的商品。大促日,有多少是消费者买掉的,还是线下的零售商,甚至参与促销的商户自己买走的。平台的小二估计也是见怪不怪了!
华为发布2016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华为2016年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业务实现全球收入5216亿元,同比增长32%...
&来源:凤凰网
分红65亿!猜猜这会是哪家神奇的公司?阿里巴巴?腾讯?还是百度?都不是!这家分红如此豪气的公司居然是美的。
&来源:凤凰网
有个漂亮的网红女友是很多男士的梦想,但如果她同时又是购物狂怎么办?杭州的沈先生就遇到了这么一件烦心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通常我们所说的速写表现能力,应该是作者观察与表现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首先应该是观察能力,其次才是表现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去表现...
&来源:游衫玩说
前些日子有个朋友说,他有个客户欠了他很多钱,但是现在找不到人,只有他的手机号码,问我怎么可以找到他呢?能定位到他位置吗?首先这种情况...
&来源:科技搞定生活
时 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随之改变,互联网的急速发展更加是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第三方移.动支付进入我们生活之后...
&来源:清晨雨漫露
原标题:广州试运行无人驾驶汽车东方网4月1日消息:“看!这辆车自己开动了。”30日上午,在白云机场P4停车场内...
&来源:东方网
由于安卓系统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它流畅运行需要大内存,相信很多人换手机的首要原因便是手机卡顿...
&来源:帕沃科技
我说每年的今天,都会有人找我告白你信么?反正我是信了,因为是愚人节,好像做什么都会被原谅。
&来源:天极网
位于Montrose Ave 73号的公寓楼提供8套一居室和两居室公寓,每月租金分别为987美元和1,114美元。
&来源:纽约侨报网强劲的电商黑马 “唯品会”是怎样一个近乎”异类“的存在?
一个曾经“流血上市”的公司,短短两年间股价上涨45倍,市值超过2个新浪,3个搜狐,7个当当。它在资本市场追捧下又能走多远?
“高调的人死的很快,低调的人通常能活得久一点。”对面的中年男人,在经历了一场舆论风暴后,坐在了我的面前。他刚刚因为被媒体冠上“中概股之王”和“第一妖股”而大发脾气,“我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他看着我说,“从此我再也不接受媒体采访了。”
唯品会创始人沈亚2013年1月,本刊记者赴广州采访唯品会时,创始人沈亚声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2013年至今,他信守了“诺言”。但低调的同时,唯品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一发不可收。2014年3月,唯品会股价站上了170美元,市值超100亿美元,成为继腾讯、百度、奇虎360之后第四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以及电商圈中炙手可热的新贵。高股价对唯品会野心的刺激可想而知,“中国的电商已经结束了群雄争霸的年代,大局已定,而唯品会必将占据前三强中的一席。”3月6日,唯品会CFO杨东皓对《中国企业家》信誓旦旦地表示。作为一个偏安于华南一隅,远离电商漩涡的企业,唯品会在成立之初被嘲笑为清理库存的“下水道”,商业模式简单,页面设计“土气”,购物体验不佳。但现实是,截至2013年第四季度,唯品会毛利为24.5%,同期当当为17.6%,京东为9.8%。在电商平台中几乎最高的毛利率造就了唯品会一路高歌和疯涨45倍的“神话”。作为国内独家采访过唯品会创始人及高管的媒体,《中国企业家》见证了唯品会坐上“台风口”的历程,一家毫无背景的电商公司怎样从巨头林立的丛林中杀出一条血路?唯品会的高股价是资本市场的大泡沫还是选对了赛道的新长跑?时隔一年,唯品会又站上了风口浪尖。风口与泡沫沈亚算是电商中的异类。传统贸易行业出身的沈亚和另外一名合伙人洪晓波在通信器材外贸领域已浸淫10年,与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或者IT背景的创业者不同,沈亚和洪晓波并不懂互联网(这一点在上市时也被投资人拿来诟病),从来不号称自己是“产品经理”,甚至连微博账号都没有。“我跟他们北京派的不一样。”沈亚解释道,“我是温州人,又在广州工作,广东派都比较务实一点。”采访中,沈亚多次表示,“其实我们跟他们做互联网的不一样,因为我不觉得只有互联网思维才能做好电商。”他又重重加上了一句,“在合适的时间做什么事情,我们现在要去做一个云计算中心,那不是疯掉了吗?”有趣的是,这个号称拒绝“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在一年后站上了中国第四大市值互联网公司的座席。当然,这个坐席更像是一个火山口,唯品会自上市以来股价与市值就一直争议不断,当股价达到170美元、市值超过100亿美元后,市场对其市值“泡沫”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作为一名忠实的美股投资者,许志宏很早就关注唯品会。他是美股投资论坛“雪球”上最早开始讨论唯品会的人。“唯品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团购界的hao123,扎根很深,非常了解中国普通用户,我认识元收入的女孩子都在10点钟等着上新货。”许志宏发现,唯品会两大投资方之一DCM基金在中国投了一系列接地气的互联网项目,都是业务听起来毫不性感,股票却巨牛逼的,比如易车网、58同城等都是DCM在背后操盘。正因如此,唯品会流血上市之初,许志宏非常看好。不过,随着唯品会股价飙升,与许多投资者一样,许志宏也开始怀疑“唯品会”的真实业绩是否能支撑起高估值,他将唯品会与当当、Amazon等中美同类电商股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被“严重高估”,他甚至有了“做空”的冲动。让他惊奇的是,唯品会一直没有给他做空的机会,反而一路上涨至170美元。
派代网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对于估值的计算方法不同是造成分歧的重要原因。“美国的母婴闪购电商Zulily,2013年营收才7亿美元,市值77.15亿美元,华尔街的分析师看电商主要看的是市销率P/S(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销售收入的比率),而不是市盈率P/E(股票市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李成东认为,唯品会第四季度财报净营收6.51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3%,实现了首个盈利财年的目标,而同期其它电商大多还在亏损。这一亮眼的业绩让华尔街对唯品会信心大增:相比于Zulily10倍的市销率,唯品会的净利润和营收更高,而不到6倍的市销率仍有上涨空间。眼下,唯品会100亿美元市值的高位上,其“清库存”模式是否已经撞到了天花板成为市场质疑的另一个焦点。杨东皓向《中国企业家》解释说,关于尾货市场的规模,外界普遍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是经济大势不好,衰退经济周期导致大量库存,“但实际上,即使是在欧美成熟市场,也会有大概20%的销售额来自于尾货。中国一年的服装规模是3300亿美元,20%就是4000多亿人民币,我们2013年才做了100多亿,这里面是完全没有泡沫的。”尽管如此,唯品会目前股价是否合理仍然存在争论,在一些投资人士看来,它已经过度透支了未来两年的上涨动力,而且面临一个新窘境:电商巨头开始跟它抢夺蛋糕,而唯品会现有的增速开始放缓,其2010年-201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061%、597%、204%、145%,它急需新故事来为增长注入动力。2014年,唯品会成立了“投资与并购”战略部,这个部门成立后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拿下“乐蜂网”——2月14日,唯品会宣布战略入股东方风行旗下乐蜂网75%股份,这也是唯品会上市以来首次大的并购投资。“美妆的市场非常大,有1200亿,而2015年会发生一个最大的变化,电商将会超过家乐福、屈臣氏,成为美妆领域的第二大渠道。”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在解释二者的联姻动机时表示。互联网的消费主力是女性,沈亚所处的温州商人圈深知这一点,并且知道怎么从女性身上赚钱。唯品会早期的股东之一欧时力,一个温州起家的女装品牌做到了估值20亿美元,吸引了LVMH集团的投资,“这样的人隐身在唯品会后面,决定了唯品会跟任何一个电商的基因都不一样。”专注于女性消费的尚道咨询公司董事长张恒评价道。“唯品会崛起,受冲击最大的是天猫。”张恒对《中国企业家》说,原来一个品牌的互联网销售渠道70%是在天猫,而现在分流效应明显,天猫占比已经下降到了50%。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以男性消费为主的京东也在考虑向女性消费市场扩张。3月8日,一场争夺女性消费者的电商大战开启:“骗女生,后果很严重!”一向以3C家电品类为主的京东出人意料地投放了一系列以女性消费为主的广告,主打“美妆”等品类;此时,乐蜂网的“桃花节”正如火如荼;淘宝更是请来了女人心目中的“长腿男神”李敏镐做代言。这一切背后,显示出电商意识到了女性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除了巨头环伺,唯品会还将面临电商格局的大洗牌。腾讯2.14亿美元入股京东已水落石出,而腾讯的B2C平台QQ网购、拍拍网将一并并入京东,一旦京东跟腾讯结盟,电商格局将会被重新改写。对此,唯品会给出的应对是发力移动终端,3月中旬在微信的“精选商品”频道推出移动端的“限时抢购”。沈亚在最近电话会议中透露,唯品会2013年第一季度移动端只占总销售的8%,2013年第四季度增长到23%,最近一个月增长到超过三分之一,而且未来将会继续增长。逆互联网生存唯品会高股价的背后有没有“推手”?一个版本是,唯品会上市之初股价大幅下跌,沈亚撑不住了,就打电话给温州商会负责人求救。结果,在很短时间内,温州商人圈子就凑足了一笔钱替沈亚解了燃眉之急。不管这个版本真假如何,唯品会及沈亚背后的温州商圈确实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资料显示,唯品会天使投资人均为浙江温州人,和创始人沈亚、洪晓波为长江商学院同学,其中两个分别为服装品牌法派集团老板彭星和国内女装品牌欧时力老板徐宇,无一人有互联网背景。
一家没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究竟靠什么获得资本的追捧?关于唯品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外界的众多质疑。沈亚和洪晓波长期以来共用一间办公室,除副总级别采用全透明玻璃隔断独立办公室之外,基本采用全开放式,也没有明显的部门标识。除了这些透明化的安排之外,很少能看到典型互联网公司的痕迹。而与传统互联网公司不一样的是,唯品会占地最大的是客服部门和拍摄间,IT部门只占据了小小的一个角落。沈亚从来不愿谈论IT界的时髦词汇,“大数据”、“云计算”等离他太远,“我们更多是一个传统的零售商。”沈亚对《中国企业家》承认,唯品会的技术在整个IT领域并不算强,“我们更懂商,而不是电。”唯品会有几个特殊之处容易被忽视。首先唯品会是一家“重公司”。京东主打3C等标准化高的产品,而唯品会则是标准化程度最低的服装鞋帽等百货类商品。“我们跟京东的最大不同,就是京东不需要买手,没有专业门槛,而我们说白了就是要从卖不出去的东西里把好卖的挑出来,这个门槛有多高?”杨东皓表示,唯品会有一支600余人的买手团队。买手多是源自于《瑞丽》、《昕薇》等美容和时尚媒体的编辑,对时尚敏感度高,这对于处理库存为主的特卖网站是第一道门槛。甚至,唯品会庞大的线下客服团队也比一般电商公司要“重”。“京东几乎没有电话客服,而我们有一支300多人的呼叫中心。”沈亚对《中国企业家》表示,时尚类的消费者跟3C类百货很不一样,唯品会更像线上的奥特莱斯。电商圈对于唯品会的“买手制”运营模式一直存在争论。一名当当网员工对记者表示,“当亚马逊都在用长尾理论和大数据为顾客精准匹配需求的时候,还有唯品会这么重的线下方式来做采购,实在是有违电商的本质。”而沈亚则认为唯品会以服装为主的品类决定了运营的方式,个性化品类的运营方式跟标准化品类截然不同,同质化严重的商品反而很难做到高毛利。其次唯品会是唯一一家不设搜索的电商网站。在其它电商都大力改进用户的搜索体验,提高搜索的精准匹配度时,唯品会却是逆其道而行之,在满满的页面上居然不设置一个搜索框。只让用户根据唯品会设置的品牌链接来购买,这源于沈亚对女性生意的理解。张恒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在互联网上设置搜索,这是男性化的思维。女性思维是感性而碎片化的。“你看苏宁和京东都是文字为主,不像唯品会以大幅的图片,粉色和紫色的页面基调,刺激女性的消费。”沈亚不想进入电商行业惨烈的“比价”模式圈套,而是不断推出新品来刺激女性的“冲动消费”。在沈看来,大部分女性购买是没有目的性的,以逛为主,唯品会吸引的是这种女性,如果一旦让她开始搜索,比价,思考了,那就没有感性消费了。这也是为什么唯品会的重复购买率是电商行业中最高的,达到了70%,正是这70%的回头客贡献了90.6%的订单量。“唯品会在运营思路上是很接近小米的,只服务特定的一个人群,忠诚度高,而且会重复购买。”唯品会的一名供应商对唯品会的库存消化能力非常惊叹,据他介绍,唯品会对于品牌的运营能力首屈一指。“比如考察一个品牌是否要在唯品会上销售,它的一个衡量指标是在线下有至少200家门店。”该供应商告诉记者,唯品会上销售最好的并非国外大牌,而是二三线城市店面较多的本土品牌。沈亚非常了解非一线城市顾客的需求,名字听说过,加上够便宜,这两点就能在线上卖的好。借助这一系列看似“逆互联网思维”的举动,唯品会攫取了大量三四线城市女性消费者的芳心。“她们大多月薪在元,对款式没这么敏感,更注重品牌和性价比。”杨东皓对《中国企业家》这样描述唯品会的主要目标群体。据杨东皓透露,唯品会在一线城市的订单仅仅占到13%左右,而二线省会城市占据了30%,甚至四线城市和县乡都占比超过了20%。这一点也从唯品会物流总监唐倚智的采访中得到了印证,“我们内蒙古和贵州省的订单都进入了排名前十的省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唯品会“两极分化”的表现:在股价和业绩一路狂飙突进时,你却可能连这个网站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也很少看到周围有人在上这个网站。假如唯品会能如杨东皓所说,将目标定位电商三强中的一席,“京东跟唯品会未来必有一战”,电商资深从业人士龚文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唯品会在私下只将京东视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这次三八节的营销战将为它们扳动第一声枪响。“按照电商三分天下的格局,唯品会现在100亿美金的估值还相当便宜。”杨东皓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而另外一个曾经的竞争对手凡客,在上市的黎明前功亏一篑,如今境况判若两人。这也正是外界对唯品会担忧所在——是否会成为另一个泡沫。
发现资讯的价值
中研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热点图文分析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
烦请联系:、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研究院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
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国际环境持续恶化和国内改革
2016年,中国高纯生铁行业产能400万吨,高纯生铁产量40.自营电商都亏损,神股唯品会三年狂赚钱凭什么?--百度百家
自营电商都亏损,神股唯品会三年狂赚钱凭什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唯品会全球唯一一家连续三年盈利的自营b2c电商,这是为什么?
中国电商行业竞争环境激烈,前有阿里京东两大巨头遥遥领先于行业,先行者要么成为先烈或者被收购,比如拍拍、好乐买、易迅,要么日益边缘化,比如当当、麦包包等等。
2008年成立的唯品会几乎是唯一的例外,不但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除了平台电商阿里系之外,唯品会是唯一一家实现了持续盈利的电商,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了12季度连续盈利的自营电商。
作为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一骑绝尘的秘密是什么?关于未来,唯品会如何打算?
反其道为之:精选+特卖+自营+非标品
成立七年,唯品会的注册会员超过了1亿,订单超过2亿,员工人数从25人增长到2万人以上,2014年度净营收高达236亿元人民币,2015年仅前三季度净营收更是已经超过260亿。
唯品会杀出重围的秘密武器,其实是差异化。连自营起家的京东,都按耐不住做起了开放平台,但是唯品会依然坚持直采自营为主;唯品会甚至有点反互联网化,比如不设搜索。不跟风的唯品会,似乎一直特立独行。
第一,海量商品vs特卖精品。
淘宝强调丰富性、万能、海量产品不一样,唯品会一直走的是精品路线。
唯品会的这种定位,借鉴了传统零售市场的经验,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认为,电商和传统的零售市场在业务发展逻辑上有相似之处。线下市场的业态有三个形态:杂货市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业态升级背后是从商品丰富度的基本需求到专业度的提升,最终再到购物体验的演变。而电商的发展路径基本类似,先有提供多种商品的集市类电商,然后有类似大型超市的天猫和京东,而唯品会并不提供海量商品,目前每年合作的品牌不超过1万,但是精选特卖的品牌和良好的购物体验迅速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用户,成立四年后,唯品会顺利在美国上市,其股价从2012年3月的末4.39美元到2014年11月初涨至228.6美元,一度成为股价最高的中概股。
成立7年,唯品会一直坚持特卖模式,这种简单的模式,曾经被模仿,但却一直未超越。就像在美国,奢侈品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带第五大道开设旗舰店,却在远离市区、位置偏远的奥特莱斯开设折扣店一样。平台型电商的旗舰店上正价新品,唯品会作为特卖平台上线特价折扣商品一样,而且因为是特卖模式,所以,这种折扣是暂时的,不会持续性的影响旗舰店的终端价格,因此,说服商家更加容易。其次,限时特卖,对于用户来说,则意味着稀缺性,减少了他们购买的犹豫指数。
第二,自营vs平台
当自营起家的京东和亚马逊都在急匆匆的做开放平台的时候,唯品会上95%的商品依然坚持自营直采,而且,这样的模式还将持续,为什么?平台的诱惑的确很大,比如很够提高货品丰富度,迅速提高规模和业绩。
但是,唯品会却抵挡住了诱惑,因为直采自营可以最大限度保证高品质,一千名买手只精选1万个品牌,更像国外的零售商,也让唯品会和一般的互联网电商有所区别。
第三,反互联网,不要搜索
成立七年,唯品会没有搜索功能,这个行为看起来非常反互联网化。原因很简单,唯品会想再现线下随意逛街购物的体验,因为唯品会的用户里,女性占比高达8成左右,而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女性,当她们去逛商场时,很多时候并不是事先想好买什么,而是逛到喜欢的、价格合适的就会买。
冯佳路认为,在淘宝和京东等海量货品的平台,搜索针对的是有明确需求的消费,比如拿着一个购物清单去超市买日用品,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而唯品会满足的则是非刚性需求或者逛街式消费。
既然满足的是非刚需消费,因此就决定了唯品会的品类是非标品。
在箱包衣帽鞋服之外,唯品会正在进军母婴领域。在很多母婴电商平台,奶粉和纸尿片是交易额最大的两类产品,唯品会也销售奶粉和尿片,但是儿童玩具和童装童鞋等非标品才是唯品会的重点。
而这种通过发现惊喜而产生的逛街式消费,吸引唯品会的女性用户们,每天都要来逛一下,唯品会的复购率达到惊人的90%以上,这也是唯品会能够实现净利润的关键。
新四化,新长征
在过去7年得到证明的特卖模式,让深谙零售本质的唯品会受益匪浅,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 《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3季度》以及《中国手机购物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天猫、京东、唯品会三家电商占据B2C市场份额前三位;手机淘宝+天猫、手机京东、手机唯品会的移动市场份额也对应位居前三,网上零售市场的格局基本维持稳定。
未来,唯品会将继续坚持特卖模式。唯品会认为,电商行业未来将呈现出四大趋势,即唯品会未来四大进化路径,“新四化”:女性化、场景化、社交化、碎片化。
第一,女性化。在这一点上,唯品会认为“得女性者得天下”。早在去年提出“她经济”后,唯品会就立马和《经济学人》杂志在全亚洲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相比亚洲其他国家的女性来说,中国的女性家庭地位更高、工作比例更高、更有钱,比如,53%中国女性拥有自己的信用卡,而亚洲的平均水平只有40%多,76%的中国女性拥有银行帐户等;更有消费决策权,以母婴为例,中国母婴产品70%以上由女性购买,亚洲其他国家这个比例刚刚超过50%。而唯品会的女性用户占比高达八成以上,也是为了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唯品会在不断扩展品类,比如美妆、母婴等等,而品类扩张的逻辑,都是满足女性用户的多元化、一站式需求。
第二,场景化。唯品会认为,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零售,都要制造场景,由满足需求转到创造需求。光展示商品还不够,必须制造话题、引领潮流,引导消费。比如,针对链条包潮流顺势推出了“女人都需要一个链条包”专题,并配合各种档次的链条包品牌和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超过10%的唯品会用户点击了该专题,点击量甚至是做Gucci、达芙妮这些高吸引度品牌专场的3到5倍,转化率也比平时各品牌专场的更高。但实际上这批链条包的消费者在这个专题出现之前并未关注过链条包,也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这就是场景创造需求的例证。再比如,女士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她们注重审美多于实用,感性消费多于理性消费,所以,打造场景化的消费场景,是引逗女士消费的良策。
第三,社交化。在朋友圈横行的移动互联时代,中国女性参与社交讨论的比例从论坛时代的40%提升到了惊人的79%,她们在朋友圈晒美食、旅游、装扮,社交属性要求商品必须能有晒的资本,必须能够满足女性用户喜欢炫耀的心理。
此外,碎片化和个性化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现在,唯品会的80%的销售额由移动端贡献,当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变得碎片会之后,电商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屏幕内挠中消费者的心头好,因此必须实现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推荐,背后考验的是对消费者的深入洞察。因此,针对消费者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页面展示就变得尤为重要。比如雾霾天,在北京会看到口罩空气净化气,在广州不会看到羽绒服,在东北看到的是貂皮大衣等等,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看到的产品和品牌完全不一样,依据的便是大数据运算能力。
第四,全球化。全球化的第一层意义是跨境电商。早在2014年9月,唯品会就推出了“全球特卖”模式(现更名为“海外精选”),开始布局跨境电商,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专属买手团队,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唯品会的海外精选业务环比增长已经高达164%。
第二个含义则是抢占全球市场。无论是在用户量、市场容量、业务规模、公司市值还是用户体验上,中国电商都已经超越了美国,领先全球市场,因此,无论是阿里巴巴的速卖通,还是唯品会,都希望能抢占海外市场。先是今年4月,唯品会500万美金投资了东南亚特卖电商Ensogo金,然后又入股了法国第二大时尚电商。
过去七年,唯品会曾是一匹出人意料的黑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但唯品会靠得不仅仅是运气。在未来的电商大战中,唯品会已经初拟了棋路棋局,唯品会还会创造下一个奇迹吗?!
PS: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财经故事会,微信号“caijinggushi”。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不过我比较内向,所以未必通过你的好友验证:)。
阅读:179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541
热门文章HOT NEWS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全网通联合行动计划并不能保证给两家带来更多...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2016年Q2季度一直亏损的京东为何会盈利_53货源网
2016年Q2季度一直亏损的京东为何会盈利共有1643人学习了本文 | 发布时间:
京东开始盈利了?大家是不是对于这个消息觉得很惊奇,2016年Q2季度一直亏损的京东为何会盈利?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下面一起来看下看得出,京东团队最近一直想搞一个大新闻,自陆续放出:89年助理当法人,初恋回归管公共之后,近日又丢出一枚重磅炸弹:2016年Q2季度,万年亏损王京东既然盈利了?翻看了一遍你国媒体的报道,果然就一些缺乏行业了解的浅薄媒体开始鼓吹了:京东从此走上规模化盈利道路。不过此言论是随风摇摆罢了。其实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可以说明白,那就是: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怎么可能在短短3个月之内产生质的变化呢?要知道:在7月《财富》杂志公布的:16年中国500强亏损公司排行榜中,京东商城可以是以亏损93.7亿元成为中国企业亏损NO.1的人那;所谓盈利,只是“财技”一个企业的财政状况,远比一个人的财政状况来的复杂,并不是简单的:“有钱”“没钱”“盈利”“亏损”可以精准概括的;而财报这个东西,是上市公司通过统一的标准公布自身的财务数据,为了帮助股票市场了解企业状况而存在的,但因为牵涉过于重大的利益,因此其中依然也有很多技巧存在可以修饰业绩,对此世人统称为:财技。而财技威能之大,手段通天如乐视贾跃亭者,甚至可以到无中生有的境界(不懂的自行百度),而本次东哥只是略施小计,使用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而已;事实上,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盈亏结果一般都会有两个:美国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而我们耳熟能详的新浪、唯品会、优酷等都是这么干的。因为,采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时,期权费用、商业合并及合并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都不会被计算在内,只包括了收入成本费用正常的利得损失。因此,只是一个会计准则的调换,就会让数字好看许多。以京东2016年Q1季度财报为例:采取美国会计标准,就是亏损:8.6亿人民币,使用非美国会计标准,就是变成了:2.9亿人民币;对此京东解释为:使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能更好地反映公司运营情况。但其实作为刚刚接收1号店,并立马要求10个亿补贴迎战天猫超市的京东而言,这意味:可能2-3Q的利润增长都无法摊平的“合并及合并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成本“,使用非美国会计标准,显然是京东避重就轻有意为之的举措。而按照非美国通用会快标准,16年Q2京东宣布:盈利3.914亿人民币,那么也意味着一旦使用美国通用会计标准,就依然是亏损的状态;所以,为了做一个大新闻,京东也是拼啦,盈亏就在一个会计准则间!!这个新技能,你GET没有?!盈利财报背后:并非不能,只是不为我知道看上面的文字,不懂的同学会问:那既然如倪叔你讲的这么轻松,东为何不在之前就使用:非美国通用会计标准把财报做正盈利呢?倪叔的回答是:并非不能,只是不为,因为从财报上作出盈利,对于京东而言并没有太多好处,为啥呢?且听倪叔娓娓道来:首先,质变不可能在短期之间发生京东受限于自身模式,当前的状态只能做到在微损与微利之间摇摆,是不可能像竞品阿里巴巴or亚马逊那样赚钱的,财报翻红是其在此盈利方向上的第一步,但也是最后一步,踏出这一步的这一天就是京东将自身模式天花板公之于众的这一天,从此陷入被动;因为,基于零售核心的电商本质上是一件这样的事情:与你家门口的便利店相比,它不能卖的更贵,否则就没有优势,但它要把商品卖给你,它需要自己采购,采购完仓储,再自建物流配送,中间还有建平台,打广告,商品折旧,客服,售后退换等一系列工作,相比一个非常赚钱的利润中心,它更容易成为一个成本中心,所以自营电商基本是一个烧钱的宿命,这是行业基因决定的,在金融,O2O等未来业务还未成长为供血单元之前,以京东商城为业务核心的京东集团,其本身的重资产模式就无法支撑一个高毛利的商业帝国;其次,本次盈利的最大动因在于:伴随增速减缓的亏损收窄第二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1.321亿元(约合19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5.104亿元减亏74%。但与亏损的大幅收窄伴随的是:京东核心GMV的同比增速从Q1的55%下降到Q2的47%,基本创下近年来的新低。路透社最新的一篇报道中指出,京东收入增速符合管理层预期,但是收入增速下滑的趋势将持续。实际上,京东已经在披露第二季度财报的同时,对第三季度营收给出较为悲观的指引,京东预计第三季度的收入将进一步下降至590亿至610亿元,收入同比增幅将进一步下降至34%-38%。按照倪叔说的,短时间之内不可能产生质变,能做的就是调整策略与资源布局,而京东选择的是:放缓增长,降低亏损,换取财务上的正向数字,但问题是以零售为核心的自营电商无法盈利(自营电商毛利率为7%,而京东光物流成本就要7%)解决之道就是增加毛利润率为70%的开放平台业务。但一旦做大开放平台业务,就会影响京东用户体验,因此目前:开放平台业务保持在40%的水准,是京东目前可以维持在微利与亏损之间的红线所在,走自营亏损,走平台增速放缓,京东要再腾挪已无空间,但资本市场要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大步向前;最后,京东在保持增速与扩大盈利之间,将陷入左右互搏对于下一步的京东而言,自营业务倚重的3C行业整体在减缓,第三方平台又必须限制速度。最自豪的直营物流业务,使用的是弹性很小的线下扩张模式(即增加服务必须增加人手,而非互联网那样无限扩容),高增长意味着高成本,在为用户提供良好体验情况下,也成为了盈利的阻力,如果需要更漂亮的营收财报,自营物流团队是最容易挤出成本水分的海绵。但是如果影响了用户体验,京东还是京东么?当京东接下来的发展,在交易体量和盈利增速指标之上出现了相悖点:规模被限制,又有利润需求,那意味着只能一切都只能从苦逼的商家身上榨取了,但这无疑是一次的杀鸡取卵。其实2015年年会上,京东高管就提到过,京东要在财务上盈利并不难,那为何迟迟不敢盈利呢?因为对于长期亏损的公司来说,盈利就是成人礼,一旦盈利了,整个资本市场对它的判断标准就从之前充满想象力的等待,变成市盈率标准主导,就像从对一个孩子的期待变成对成年人的期待。京东从财务上做出盈利来不难,真正的麻烦是:其放缓的业务增速很难满足资本对未来的需求。下季度会如何呢?纵观京东三年来的财报,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其交易额Q1低,Q2高(因为有618),Q3会有较大的回落,Q4又会有一定提高(年终大促)。所以Q3京东各项数据会进入相对的低谷。除去自然周期的影响,还有上段提到的制约因素。近期京东高管的频繁变动也可能成为影响因素,比如京东商城CEO沈皓瑜调任国外。当然,京东频繁换高管是一件持续了很多年的事情。好心的互联网媒体人整理了2012年到2015年京东换掉的高管,包括李大学、蒉莺春、王亚卿、赵国庆等等。涉及到CTO、CSO、高级副总裁等等各种职位。业内有段子甚至说,“京东高管比京东的库存周转更快”。虽然此前高管更迭的级别都很高,但是CEO级别是迄今最高的。而且沈皓瑜的职位变动消息是因为提前被媒体爆出,进而正式宣布了转岗消息。业务增长放缓,核心高管频频变动,期望值被越掉越高的资本市场,京东的Q3应该会有点艰难。此外,京东频频举债数十亿美元之后,京东的标准普尔指数已经被降级,远远低于BAT,降级使其融资成本会提高。这些都是京东历年来累积的结果,也可能对京东接下来的发展造成影响。讲实话:一盘棋下到这里,后面再要落子已经很难啦……以上就是一直亏损的京东为何会盈利的相关内容,小编就介绍到这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下一篇:
京东盈利相关信息
京东开始盈利了?大家是不是对于这个消息觉得很惊奇,2016年Q2季度一直亏损的京东为何会盈利?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下面一起来看下看得出,京东团队最近一直想搞一个...
其它行业新闻信息
1234567891011
热门微商货源
1234567891011
淘宝网店怎么开,找免费开网店货源,欢迎来到53网店货源网。本站的货源信息由会员发布,请妥善交易!
-|--|--|--|--|--|--|--|-
投诉、建议联系邮箱:9386542⒊◎qq.Com (请尽量发邮件联系) QQ: 广告联系 QQ: 交流QQ群:(禁止任何广告)
&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品会跨境电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