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外单位非本公司人员费用报销报销费用怎么做会计处理

给外单位人员报销费用怎么做会计处理?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有时,外单位人员会来本公司工作,比如:母公司审计人员、事务所律师、设备供应商维修人员、评审会专家、咨询顾问等等,他们的补贴、费用该如何发放和报销呢?
  正确办税,要求正确区分补贴与费用。通过前面几期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大家应该可以把握补贴与费用的差别了。
  所以,简单说,补贴是“雇主雇员”的关系,费用是“购买方销售方”的关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公司无法给非雇员支付补贴。”这一结论实际上等价于:“公司无法给非雇员支付工资”。
  如果外单们人员来本公司公干,如果不能够构成“雇佣”关系,则不能支付补贴。
  与补贴相反,费用实质上是公司自己的支出,只不过可能是公司直接支付给服务提供方,也可能是通过自己的员工、通过外单位人员代为消费服务、支付费用。虽然服务具体是由个人消费,但其消费的目的,依然是为了公司的工作。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外单位员工的相关费用开支是替公司开支的——这一般由合同来进行证明——则公司完全可以直接报销此类费用。
  例如:根据协议,律师事务所派律师为本公司处理某诉讼纠纷,除向律所支付服务费外,还承担律师取证工作中的交通、住宿、工作餐费用,由律师凭发票据实报销,或者由公司直接安排。同时,按每日100元的标准向律师支付补贴。
  上述各项费用、补贴,如何区分?是否涉及个税?如何核算?需要什么票据?
  先看向律所支付的服务费,这个很简单,它是正常的法律服务费用开支,由律所提供增值税发票。
  律师的交通费与住宿费,由于合同约定此费用由客户承担,并且这类费用是基于公司业务的实际情况与客户的实际需求产生的,由客户承担更为合理,并且符合商业惯例,所以作为公司的差旅费据实报销是正确的。
  此时,律师提供的发票可能是公司台头,也可能是其个人台头,都不影响费用的列支。实际上也不影响企业所得税扣除。因为我们前面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出其费用的实质。
  但是,如果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不是公司台头无法抵扣进项。这是由增值税发票的特点决定的。
  那么工作餐呢?
  对不起,这个要具体分析。一般所谓工作餐,其实就是一日三餐,这样的话,实际上就不是工作餐了,而是个人延续生命的必然支出,属于再生产劳动力的范畴,应由个人承担。
  如果此工作餐是工作中的加班餐、误餐,则属于公司的开支,这就可以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了;如果是招待性质的餐费,则可以在招待费中列支了。
  严格说来,会计在报销时,无法仅凭一张餐饮发票,就能辨别费用能否列支、列支于哪个项目,而必须要获取其它的证据,以证明费用的用途。
  同理,未来税务检查人员查到此费用时,如果没有其它证据,只有餐饮发票,则检查人员也无法确认费用的真实开支用途。按《征管法》的规定,此类无法准确核算的支出,检查人员可以基于自己的职业判断进行核定。
  这种情况下,实务中大多数稽查人员的认定是:“一律作为招待费列支。”他们作此认定,是于法有据的。你没有证据,他当然可以核定。
  但是,你现在就应该能够认识到了,如果有其它证据证明此餐饮是加班、误餐等直接因公的费用,而稽查人员认定:“只要是餐饮发票,一律按招待费处理”,则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罔顾了事实与证据。稽查如果真想按招待费认定,必须要推翻公司的相关证据。
  以上是交通、住宿、餐饮费用的列支情况。然后分析那个每人每天100元的补贴。
  这个补贴是万万无法列支的,因为律师不是公司员工,也不符合公司员工定义,所以公司无法向律师支付补贴。
  如果这笔钱真的支付了,又该如何入账呢?
  站在律师角度就一目了然了。律师提供了法律服务,取得100元收入,“服务+收入”,显然是增值税应税收入,应该提供服务发票。
  作为咨询服务费理解是最为合理的。即,要么作为律师事务所的服务费,即理解为由公司支付给律所、律所可以作为补贴或工资支付给律师。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直接支付给律师的、额外的服务费(小费)。
  作为服务费处理,当然律所或者律师,就会产生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纳税义务,需要提供增值税发票了。
  所以,这笔补贴,需要凭增值税发票列支。如果律所或者律师没有交税、没有开票,则他们构成违法和少缴税。如果公司凭自制凭证列支,构成“应该取得但未取得合法作证”。
  明白了以上关于补贴和费用的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澄清一些广泛存在的涉税误区。
  例如,不少会计人员和税务人员,会有这样的认识:公司不能为外单们员工报销费用;不是公司台头的发票,不能报销。
  我们知道,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时,必须要求公司名、税号与公司一致,这是抵扣系统的要求,也是税务总局的要求。但除此之外,会计上、企业所得税上,并没有类似的要求。
  不能简单从发票类型、或者发票台头上,就断言能否报销,这样的断言要么是不负责任的简单化理解,要么是对税收征管的误解。能否列支,必须从业务实质上理解。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答: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会计基础和经济科学出版社 是一样的吗
答: 丹阳会计继续教育考试为什么要集中考试
答: 教育培训机构适合卖什么?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单位给职工上了医疗,职工出现了费用,去劳动局报销,需要交费用的原始凭据的,就是在医院看病的单据。单据都交给劳动局了,会计还用什么下帐呢?报销后的科目应该怎么记入呢?
1、药费单据送到劳动局,单位暂时不入账。
2、劳动局将药费报销款打入公司的账户后,根据进款单入账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药费
3、单位向职工支付药费时,职工填写支出报销单,领款人、领导签字后入帐
借:其他应付款--职工药费
13:20 补充问题
职工是属于工伤,在单位工作中受伤了。能报销工伤,医疗费用也能报。
1、如果这些费用劳动局全部报销的话,按照上面分录做就可以了。
2、如果劳动局负担一部分,单位报销一部分,单位报销的药费可以用药费票据复印件入账。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单据复印件入帐
借:其他应收款
  贷:现金
看是什么医保了,有城镇的医保,合作医疗的医保,社会统筹的医保,还有商业保险的医保,报销最快是商业保险医保
单位报销的职工家属、职工个人的药费,都可以计入职工福利费。
-------------------------------------------------...
1、如果按照新会计准则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2、如果按照原企业会计制度
借:应附福利费 300
贷:现金 ...
1、会务费是指召开会议所发生的一切合理费用,包括租用会议场所费用、会议资料费、交通费、茶水费、餐费、住宿费等等。
2、可以根据员工培训通知和会务费发票入账...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正文
财务人员必须知道的关于费用报销的那些事
17:47:50国税总局字体:
  会计日常工作中费用报销事务几乎占了工作的一大半,但因为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导致许多会计人在重复的费用报销工作中麻痹大意,最终影响其工作质量。可以说,费用报销工作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签字流程与权签额度体现了公司的内控水平;发票审核与费用归属可折射税控风险意识;有无公款私用、贪污浪费等现象可以甄别高管的廉政程度;费用动向则能透视公司运作效能。下面为大家解读费用报销的一些技巧。
  一、重点关注费用报销的涉税风险
  费用报销时应重点关注发票合规性、费用归集、签字手续、预算等事项。其中,潜在的税务风险点包括:①发票审核不严,导致假票、废票入账,少交所得税;②将薪酬类支出当作费用处理,如出差补贴,少交个税;③将不能全额在税前扣除的费用计入其他科目,如将旅游费计入差旅费,少交所得税;④将赠送行为当做费用报销,如购礼品用于客户维护,少交增值税、个税、所得税。
  为了降低涉税风险,费用报销需做到四统一,即会计分录、凭证摘要、审批单据、发票应保持一致。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会计做账规范,另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税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费用报销瑕疵多多,有替票现象,也有套现现象,还有替薪现象,这给财务留下诸多隐患。不管怎样,会计人员应秉持一点:费用报销,以发票记录为准,只认发票上的列示。
  二、审批签字如何规范
  员工报销费用时,都需要哪些人签字呢?中等规模的企业签字流程一般为部门经理、财务部、财务总监、主管副总。如果公司没有下发费用预算,一般还需总经理签字。部门经理签字作用是证明业务属实,财务部签字目的是审核发票与金额、核定预算,财务总监签字是为了知晓资金流向,副总或总经理签字是审批同意资金支出。
  各级领导进行费用报销权签时,等于是为公司资金的支出把关。如何杜绝一些领导不作为、乱作为呢?不妨借鉴一下华为的做法。华为高管余某因在费用报销审核中未认真履责,华为决定停止其费用报销权签权力三年,本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年内如需恢复权签,须由个人聘请外部审计师对其停止权签权力之前三年的权签行为进行审计,审计中发现的违规金额及审计费用由其本人承担后,方可恢复费用报销财务权签权力。
  三、发票的学问有很多
  千万不要相信市面上兜售的保真发票。小广告以只要税点绝对保真为噱头,极易骗得企业上当。上当的内因当然是购票者的私念,或想规避个税,或想套取公司资金。外因则是“发票商”抛出了可验收后收费的诱饵。这时要多个心眼了,查验发票还真可能是真的。伎俩在后面,当你付清税点后,开票方会申请将这张发票作废。
  实际上,假发票很少是善意取得的。一部分是企业以费用报销方式发放工资、奖金,一部分是公司给客户的回扣、返点,假发票是找来冲账的。如果个税起征点仍这么低,第一部分假发票将持久存在。如果中国的商业环境还这么差,“好处费”就不会绝迹,第二部分假发票市场也不会淡出。假发票的背后透着无奈!
  另外,审核发票时要特别留意发票的盖章,注意有没有以下常见的错误:
  ①以盖财务专用章代替盖发票专用章;
  ②同时盖财务专用章和发票专用章;
  ③发票抬头错了,修改抬头后,在修改处盖发票专用章;
  ④盖的发票专用章看不清晰;
  ⑤发现发票专用章后不清晰,重新盖一次;
  ⑥盖旧版的发票专用章,或同时盖新版、旧版发票专用章。有这些问题的发票都是废票。
  企业的确会有许多费用支出不能取得发票,没有发票能否报销?这个问题涉及两个层面:第一,费用发生了且能提供证据证明的,可以报销,但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先别骂这是废话,再看第二种情况。不能提供费用真实发生的证明时,除了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如果是内部员工报销,报销款并入薪酬计个税,如果给外部人士报销,视同赠送计个税。
  会计人员切勿为公司找发票平账。很多公司因种种原因会计账面留有大量的“其他应收款”,这些名义上的资产实质是没有取得发票的费用。如果会计人员想把公司的账做实,应要求借款人尽快拿票报销;借款人离职且无接替人的,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即可,没有必要且不应该越俎代庖自己去搞发票平账。
  四、怎么管好高管的费用报销
  要想管好国企高管的职务消费,建议重点监控招待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等科目,这些科目是所谓的职务消费的重灾区。最好做到公示高管费用报销,全员监督。注意厘清高管假借下属名义报销的费用。高管在分子公司有兼职的,还需把审计延伸到分子公司,这里的“故事”很可能比总部还精彩。
  在费用审批时,高管报销费用一般只需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只要不太出格,碍于面子,财务总监和总经理都会签字。这么一来,高管的职务消费等于没了监控。
  怎么改进?公司可在监督方法上多想办法。譬如,华为的内审可以监督任正非的费用报销。任总一次去日本出差,报销差旅费时,把住酒店时的洗衣费也计算在内了。华为的差旅费报销制度中是不允许员工报销此类费用的,当内审发现这笔不当报销后,将之写到了审计意见中。任总为此做了自我批评。做法或许偏执,意义发人深省。
  高管费用全员公示也是可行的办法。有个公司做法很独到,财务把每位高管的费用罗列出来,按高低排序,全员公示。想想啊,哪位高管愿意自己每月都“荣登”榜首呢,于是能不报销就不报销了。
  五、财务应把工作做在前面
  每当业务人员拿着一摞发票到财务部,总会被会计人员摘出不合规的报销内容,这时业务人员就会抱怨了。要打破这种隔阂,除了制度先行,财务人员还应主动走出去,用培训的方式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业务人员。
责任编辑:lilingli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会计生涯导航
网课招生方案
类别班次价格/购买
名师编写权威专业
针对性强覆盖面广
解答详细质量可靠
一书在手轻松过关
&&官方微信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关注东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费用报销会计岗位职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