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工厂化玻璃钢养殖水槽槽

<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您当前的位置: >
福建连江加紧建设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工生产基地
作者:许嫣妮& 来源:中国海洋在线 & 发布时间: 08:49:10 &
  日前,位于福建省连江县北柘垦区的南科渔业产业智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该项目作为福建省海峡现代渔业经济区(一期)项目,东临罗源湾,西至201省道,规划建设养殖区、办公生活区、研发区、观光钓鱼及VR体验区,园区总用地面积690亩,目前已完成过半的填方面积。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渔业创新项目,同时也是2017年省重点项目、市攻坚项目和“海上福州”建设项目。  该项目采取生物技术循环水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管理,开发了基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工厂化智慧生态养殖模式,在单体产房两侧设计观光垂钓平台,结合景观布局,在室内设计VR体验区,打造生产观光旅游一体化生态园区,实现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预计2019年建成,年产值可达30亿元。  据了解,在连江县的琯头工业园还建有40亩的立体循环水养殖基地,主要养殖品种为鳗鱼、鲍鱼、海参等,年产值2亿元。同时该基地建立了福州首个 “鱼鲍参藻智能化循环水健康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在工厂化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水槽中,将鲍鱼、海参、藻类(海葡萄等)放养于特殊设计的附着基和生态浮床,通过水循环恒温可控装置,利用鲍鱼、海参、藻类之间的食物链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循环修复。这种养殖模式使鲍鱼单位海区面积产量提高了177.8%。  目前,我省累计建设工厂化养殖企业91家、增加养殖面积70万平方米。像这样应用工程技术、装备技术、监控技术,用节能的方式产出高效、优质水产品的工厂化养殖是今后福建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您的位置:&&&&&&
双层式水循环养鱼系统,让工厂化养殖迈进一大步
双层式水循环养鱼系统,让工厂化养殖迈进一大步
11:41:00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养鱼还能像建楼房一样,盖上个两三层鱼塘?&#160;——答案是肯定的。&#160;最近几年,工厂化养殖模式开始推广,&#160;双层式循环水养殖也慢慢地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最近,&#160;在一次行业的会议上,厦门新颖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160;“新颖佳”)运营总监周大沐就为行业带来了循环水养殖&#160;的高新技术——双层式循环水养鱼系统。 &#160;&#160;   &#160;&#160;据了解,该系统的&#160;相关技术是由新颖佳的德国籍技术总监华纳高斯(Werner&#160;Gaus),在德国时设计的单层循环水养鱼系统基础上改进和重新设计的,拥有40个室内FRP养殖鱼槽,目前以龙胆石斑、珍珠龙胆、东星斑(海水)及澳洲宝石鲈(淡水)为试验对象进行示范性养殖。华纳高斯,在欧洲循环水领域可以称得上是元老级人物,在循环水领域有超过30年的经验。要想了解详情,请看新颖佳技术顾问华纳高斯的解读。&#160;&#160; 技术顾问华纳高斯(左)新颖佳董事长林永南(中)运营总监周大沐(右)  &#160;&#160;《当代水产》:德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为什么会引进中国?&#160; &#160;&#160;   &#160;&#160;华纳高斯:不可否认,德国的循环水养鱼技术比较领先。现在我在中国设计完成的双层式循环水养鱼系统,技术来源于德国。当初我把德国的一层水循环养鱼技术带到中国来,加强升级变成今天的两层式系统,以立体式的概念,尽量往上发展,节能立体,除省空间之外,又达到绿色环保,健康养殖的目的。基本上就是用最小的空间、最少的水量做现代的循环水养殖。目前我们已引进最先进的德国工艺,全中国制造。&#160;把双层式水循环养鱼系统引&#160;入中国,主要是因为在水产养殖领&#160;域,中国在全世界占据非常重要的&#160;地位,尤其是在陆地养殖方面,中&#160;国占了65%,产出方面占67%,中&#160;国水产养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另&#160;外,中国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层&#160;出不穷,引进这一技术也是希望能&#160;扭转中国是环境污染大国的形象,&#160;为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尽一份力。&#160;&#160;   &#160;&#160;《当代水产》:双层式的养鱼系统技术跟市面上其他的循环水系统相比,有什么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160;&#160;&#160;   &#160;&#160;华纳高斯:第一,中国大部分的循环水厂商都是设备厂&#160;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循环水运作的原理,很多&#160;只是拿一些设备拼装起来,假如没有深度的理论基础,很难&#160;支撑一套好的循环水系统长期运作。而我们的定位是系统厂&#160;商,更进一步,我们定位于工业级、一站式服务系统厂商,&#160;所有系统设计的细节,都是以是否适合大规模大面积的开发&#160;为目的。&#160;第二,从设计上来讲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我们设计&#160;的长形槽跑道式池体,全部采用玻璃钢纤维和PVC管道。而市面上大多数池体是水泥的,水体比较大,也没有办法进行拆装、移动。&#160;第三,现在市面上很多的系统管线没有实现真正的水循&#160;环,尤其是圆形和方形的池子,很多废弃物在里面像漩涡一&#160;样旋转,没有办法冲洗干净。而我们系统的管道、管线设计&#160;非常庞大,水量、水速都可以调得很精准,可进行精密的单&#160;鱼糟调控。整套系统以地心引力和水位差的概念,从高处用&#160;水冲下来,力度、水量非常大,在养鱼密度越高情况下,越&#160;能达到优越的自净功能,足以把所有废弃物快速冲掉。&#160;第四,养殖技术能突破季节及地域限制,全年为各地提&#160;供最新鲜的优质渔产,并且采用环保饲养方式,以节地、低&#160;耗水量、低排放、零污染为四大目标,推动生态保育及绿色&#160;有机生产文化。我们研发的循环水系统养殖技术在欧洲有3个专利,日本有1个专利,在中国也已经申请了11项专利,我们的循环水技术基础大概有25年历史,已非常成熟与稳定。&#160;&#160;   &#160;&#160;《当代水产》:对于做双层式的养鱼系统,在设计方面您当初是怎么考虑的? &#160;&#160;   &#160;&#160;华纳高斯:当时在设计一层到双层的时候,最注重的就是公共安全问题,另外就是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整个系统干净、简单、便于维修而且美观。当初我替瑞典的宜家家居集团(IKEA)在西班亚、巴塞隆挪规划一大养殖园区时,规划整个车间设计就是借用帐篷的概念,追求通风、环保。从一层到两层,最重要的就是节省空间,这是立体式的概念。当时做设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很系统的想法,只是想整套系统在运作方面简单化,尤其是车间做服务的员工,力求在操作、维修上省时省力,用最小的人力和物力达到最好的操作效果,这是整个设计的技术着重点。我们的双层养鱼系统从理论上讲,占地400m2的系统,一年可以养出50吨鱼。我们现在的系统,占地只有330m2左右,从去年试验到现在,养鱼量基本上一年两季已经达到40吨,这么小的空间能出产这么多鱼,是非常可观的。双层式的养鱼系统最高的密度是达到差不多500kg一个鱼槽,相当于4.5吨的水,这个鱼槽设计有点特殊。池里养鱼密度越高的话,自净功能越好,几乎都不用去做清理,假如1小时水循环交换5次的话,基本上可以把所有的废弃物都冲到生物滤槽里面做分解。除了双层的养鱼系统外,我们还有六层的海参养殖系统,一个系统有36个海参糟,占地也是330m2左右。跟养鱼系统不同的是,这个海参系统除了技术理念源于德国,其他所有的材料都是在中国取得、研发的,完全是原汁原味的中国设计、中国生产、中国制造。   &#160;&#160;《当代水产》:双层式的养鱼系统技术有哪些关键的技&#160;术难点?您是怎么攻克的?能否介绍一下?&#160;   &#160;&#160;华纳高斯:反冲洗是所有水循环系统面临的最困难的&#160;一部分。因为鱼喂食成长会产生很多废弃物,产生毒素,降&#160;低水质,一定要反冲洗生物滤槽。我们系统10天做一个反冲洗,整个流程大概只需要1.5小时。反冲洗出来的废弃物,直接被拿去做浇花的有机肥料,假如盐分太多就拿去冲淡再使用,对环境完全没有污染。在反冲洗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全生物分解的方式,例如使用生物滤槽、紫外线杀菌,不用额外的物理、机械设备,在整个反冲洗过程中,我们的鱼不受影响,也不需要搬离。而其他的水循环系统一般使用固液过滤机、蛋白过滤机等,可能要把鱼搬离到另外的池子,然后再培养新的细菌,在这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要把里面浮动式的球状填片拿出来,冲洗过后再放回去,搬运的过程中鱼也会受影响。消毒技术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现在市场上很多的循环水系统都是在水循环回去的时候使用臭氧进行消毒、杀菌,臭氧的浓度太低无法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太高则会把生物滤槽的细菌都杀死。还有一个方式是紫外线消毒,但很多循环水系统因为水体较大,只采用几个简单的紫外线灯管,所以杀菌功能并不理想,效率不是非常好。日本有用到电解的方式消毒,但这种方法成本太高。我们采用的是紫外线消毒法,做了一些改进,设计成了世界上效益最强的紫外线杀菌系统,效果好,成本也比较低,已经申请了专利。其次,从整个设计来讲,我们对怎样溶氧,有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在完全没有用纯氧、液态氧的状态之下,只是靠鼓风机将空气打入生物滤槽,水体溶氧就达到所需要求,是不可思议的。而我们做到了,在进水口的地方,我们的溶氧平均最高达到90%~95%以上,海参系统溶氧度甚至达到98%~100%,在出水口处也平均达到40%~45%,溶氧非常好。另外,我们的设备比较少,只要有一个车间,一个水泥地,我们模块化的看图施工设计,就可以在上面拼装,这样产生的问题也会比较少,即使出现问题也很容易发现并解决,这也是系统的一个竞争优势。较发达的北欧、丹麦、挪威循环水系统,在鱼系统方面都没有我们这么简单。   &#160;&#160;《当代水产》:双层式的养鱼系统技术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160;&#160;   &#160;&#160;华纳高斯:双层系统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在欧洲也没有。双层式的养鱼系统采用跑道式的长方形的设计,全部用玻璃钢。关键技术就是生物滤槽设计。目前分为两层,一层大概20个鱼槽以上,上面是20个鱼槽,底下是20个鱼槽,全部可养海水鱼,也可以分开养海水鱼和淡水鱼。每套系统一层进水量大概是160吨,每天平均换水量不到5%,也就是说每天最高只换8吨水,我们试养石斑鱼8个月,实际换水数据是2.4吨/天,按照每一个小池大概循环5次来算,整套双层系统大约有超过700吨水在做不间断的循环。这套系统可以适用于任何鱼类和任何地方,即使在沙漠地区,也可以养海水鱼,因为需要的水量不大。所以我们之前有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养殖园区,起初规划是400亩地。每一养殖单位1.2亩地,前面可以当住宅区,后面是养殖车间,车间屋顶还可以放太阳能助发电,全园区绿化,用自已反冲洗出来的有机肥料(废弃物)。例如在东北,有132个车间,周边可以有商业区,学区等各种各样的配套设施。&#160;&#160;   &#160;&#160;《当代水产》:这个系统现在比较适合养哪些品种? &#160;&#160;   &#160;&#160;华纳高斯:这个系统最早是为欧洲的鳗鱼设计的,不过,养鲟鱼、多宝鱼、非洲鲶鱼、罗非也没问题,至于石斑鱼,我们尝试了龙胆、珍珠龙胆、和东星斑的养殖,现在考虑养红斑,若是生物习性没有太大区别,其他种类的石斑鱼也可以养。在其它的系统里,石斑鱼大多喜欢躲在珊瑚礁或管道里,而我们的系统没有地方躲,这样它们的活动量反而变得更大。龙胆石斑本身是很凶猛的鱼,因为我们养殖密度高,活动范围小,它们反而不相互攻击。所以,整个养殖生态在我们的水系统里面有些改变。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养殖数据来看石斑鱼的养殖效果,2013年年底我们从台湾进了一些平均10cm左右的苗,使用浮性饲料养殖8个月后,平均达到900g/尾,大的苗达到1.3~1.4kg,平均成活率达75%~85%。现在经验成熟,我觉得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没什么问题。由于我们水质特别好,根本不用药,可以说是绿色水产品,质量、口感都非常好,和野生的没有太大区别,消费者吃得安心。&#160;&#160;   &#160;&#160;《当代水产》:您觉得双层式水循环养鱼系统如何走向产业化和工业化? &#160;&#160;&#160;   &#160;&#160;华纳高斯:形成产业化,我觉得首先整个产业链要整合起来。所谓的一体化运营,就是把工程装备运用到苗种繁殖、饲料研发,病害防控、商品鱼养成、食品加工以及产品销售各个领域,这也是工厂化工业化养殖追求的目标。另外,要实现产业化,作为一个系统的供应商,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卖设备,能否大规模大面积构建循环水系统,形成专业的、科学的水产养殖园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个产业,里面是否有大型的水产养殖连续部署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假如只有一两套系统,很容易管理。假如有成百上千套甚至上万套系统,有几万个水槽、养殖池,如何集中管理?尤其在循环水高密度的养殖状况下,假如停电或者其他突发状况,如何快速应对?所以,在系统内迅速集中管理信息,做好几亩到几百亩甚至上万亩的规划非常重要。在这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标准化,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160;双层式水循环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能否进行精密的管&#160;理,自动化十分重要。例如,我们把每一组鱼槽系统形成一&#160;套细胞,然后把每套细胞标准化、模块化,以后只需少量的&#160;人就可以进行培训,复制SOP到运行多个车间,进行整个大&#160;型养殖园区的运作,这模式就变成非常简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目前,我们的系统已经做到了模块化设计、看图施工,也就是说我们只需1~2个有经验技师就可以带着我们的设计去到世界任何地方,带领当地的工人在最短时间内熟悉系统安装、调试及启动。&#160;&#160;   &#160;&#160;《当代水产》:如何在中国推广双层式水循环养鱼系统?普通养殖户是否能承受系统带来的资金压力?为什么说依靠这个系统能实现城市化工厂养鱼? &#160;&#160;&#160;   &#160;&#160;华纳高斯:我们现在和政府以及一些金融机构洽谈能否把我们的系统当做类似可以租赁的可移动式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养殖户可以付头期款,然后用设备进行抵押,用贷款的方式根据产量连本带利还款。我们希望这个方式可以提高养殖户的负担能力。现在我们公司以及养殖示范点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工业区内,因为没有噪音,又建立在标准钢架车间内,生产占地面积小,从外面完全看不出我们是在做科学养鱼的。所以说,我们这个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在城市内做养鱼工厂的梦想。例如上海或广州附近,非常近的距离可以做高密度高品质的绿色养殖。因为在孕育、活鱼下单、实时运输和反应市场消费实况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得好又快。&#160;(感谢厦门新颖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周大沐的全程精准翻译。)&#160;
编辑: 西瓜 标签: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商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食品商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
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食品商务网资讯频道联系。联系电话:8
相关栏目资讯
相关行业资讯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8:30-17:30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近两年宣告基本成功
我的图书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近两年宣告基本成功
以往养鱼大多是一放了之、鱼儿各自找窝安顿,如今鱼儿搬进了为它们量身打造的“高级公寓”。不仅如此,珍珠蚌给这些鱼儿当起了“物业管理”——“公寓”中排出的“污水”经过10多万只蚌的过滤处理后,经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再输送进“高级公寓”。据介绍,这种工厂化养殖模式在江阴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如今已基本成功,未来惠山区、锡山区也将陆续引进。
30亩鱼塘只用半亩养鱼
12月1日,记者随江阴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张站长来到位于江阴市临港街道申兴村的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鱼塘水面整齐漂浮着一只只绿色的雪碧瓶。“这里是净水区,不养鱼。瓶子底下挂着的是养珍珠蚌的网箱,养三年后就可产珍珠了。”三鲜养殖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空瓶能使珍珠蚌网箱不会沉到水底,因为一旦沉到水底溶氧少了、有机质多了,就不利于蚌的生长。
在鱼塘一角黑色遮阳网下,不断冒泡的“养殖槽”中是一番生动景象:现代化养殖设施高效运转,“增氧泵”不停为槽中鱼儿增氧,加州鲈鱼在池中逆水而行,工作人员一投喂饵料,鲈鱼就浮到水面争食。
“虽然鱼塘有30亩,但养殖水槽只有半亩。”张站长介绍,整个鱼塘的养鱼面积其实只占总面积的1%-2%,其余的鱼塘面积则作为“净水区”为养鱼槽提供干净水。平时基本上不换水,只是视情况添加一些水防止蒸发,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污染。
据介绍,这套系统叫做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工厂化养殖”,是目前最先进的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在总产不降的情况下,从原有的养殖水面辟出一块进行集约化,解决了水源问题,使养殖水质比较稳定,对周边环境也比较友好。可增产增效、节地节水,破解了常规养殖面临的诸多可持续发展问题。
养殖密度高出传统近50倍用药量仅1%
张站长介绍:“你看这5条养殖槽,每个槽17米长、4米宽,水位常年保持在1.6米左右,最高可达1.8米。按照每平方米190尾的密度进行投放,也就是说,一个槽中有1万多尾鲈鱼,密度是普通鱼塘的近50倍。
60多平方米投放1万尾鱼苗,这么多鱼会不会缺氧,会不会光长膘不长肉?“不仅不会,而且比传统养殖的鱼品质更高。”张站长说,秘密就在于鱼槽边空气压缩机微孔集中增氧,它能模拟水流环境,产生循环水流,同时产生高溶氧,把塘里的水不停往水槽里置换。由于充气推动水体流动,适应鱼儿逆水游动习性,所以每一条鱼都是“运动健将”,比普通鱼塘所养的鱼体质更好、肉质更紧。“水体流动的同时,还能将残饵和粪便往后推,使得槽中水质和含氧量都达到较好状态,提供高营养和高水质。”张站长表示,这是传统养殖很难实现的。
“通过这个巨型增氧泵24小时不间断增氧。”张站长指着不断冒泡的养殖槽“入口处”说,该系统的使用,可使每升水含氧量达5毫克,且较平稳,不随气候变化而波动。普通养殖的底层水含氧量最低时仅有2毫克,到了夏季闷热天气,因为缺氧易导致鱼类死亡翻塘。
不仅如此,工厂化养殖的产量也较高,草鱼每平方米可达100公斤以上,特种水产如鲈鱼、黄颡鱼可达到每平方米50公斤以上。总体的养殖产量比普通养殖的高。
相比传统养殖,工厂化养殖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不仅捕捞方便,而且投喂饲料不用围着鱼塘来回走,只要走几十米就完成了。“虽然工厂化也要用药,但比普通养殖少很多。”据悉,水产养殖中用药是按照水体立方为基数计算的,比如原来要用50公斤,现在只要0.5公斤左右。
“运动鱼”每斤比普通鱼贵1元
推广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不只为了提高养殖效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鱼吃剩的残渣、排出的粪便沉淀下来,将被管道吸走,作为种植花卉的肥料。在尾部有个截污槽,通过网眼出去后沉淀在截污槽中,可通过人工或“吸尘器”的模式将这些污物吸上来。
据介绍,江阴是省内最早一批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的。去年7月放苗,养殖了河豚、草鱼、黄颡鱼和太阳鱼等。“去年因为没经验,品种太多后,发现上市的时间跨度拉得很长,不便于操作,因此今年集中养殖加州鲈鱼这个单一品种。6月12日放的苗,目前平均重量在三四两,个头大的有七八两了,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上市了。市场价格要比普通养殖的每斤贵1元。”除申港镇申兴村外,目前江阴的徐霞客镇宏岐村、临港街道野田里家庭农场以及祝塘等也都已引进这套养殖系统。
尽管有排污槽收集了污秽物,但仍会有一些残留的粪便和残饵,靠生物净化。蚌的生物净化能力非常强,它的生长主要靠肥水培养出来的藻类。“粪便排到净水区后藻类和浮游动物等可吸收。”据介绍,珍珠蚌要养3年以上,每只蚌每年可增值1元,12万只蚌每年可增值12万元。
“无锡是全省首个在净水区投放珍珠蚌的。”张站长说,有些试点会在净水区投放花白鲢、螺蛳、南美白对虾,种植高秆水稻,目的不是为了产出,而是为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基本达到“零排放”。
从产出到治污,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堪称水产养殖的一场革命。该系统接下来将在全市推广:惠山区年底将建成一个养殖基地,锡山区正在规划中。无锡水产技术部门也正对无锡地区工厂化养殖的鱼类品种进行认真筛选。此外,对槽中水流、系统排污问题等也在进一步探索。 &&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细节决定成败│工厂化养殖中水槽集排污方式的研究与探讨
我的图书馆
细节决定成败│工厂化养殖中水槽集排污方式的研究与探讨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由集约化养殖水槽和生态化净水池塘构成,其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可以将一定量的残饵粪便等污物及时排出系统,进而减轻池塘水质净化处理压力,保持整个系统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养殖生产获得成功。因此,对该系统的养殖水槽中污物沉积情况和排出效率开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在一定条件下水槽养殖区和集污区污物沉积和排出情况的初步观察研究结果,并就排出污物的处理方式作了探讨,以期与业内同行切磋。共同加强这方面研究。一、研究的方法1.时间与地点 &系统建设与研究地点在淮安市淮阴区韩桥乡河头村淮安市科苑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养殖基地。本观察研究开展于2016年7-8月。2.水槽及养殖情况 &在两口共23亩池塘中建4条水槽,每条水槽养殖区长16米、宽4米、水深1.8米。集污区采用漏斗型构造,每条水槽集污区设2米×2米、深0.8米集污漏斗2个。各漏斗底部用管道与集污井相通,集污井中置水泵排污。观察研究期间4条养殖水槽开启推水气泵3台,水槽平均流速约3~5厘米/秒;1号水槽养殖草鱼,约3000尾,平均规格1800克/尾;2~4号水槽养殖加州鲈,平均1.2万尾/槽,平均规格350克/尾。按载鱼量每天投喂两次,日投饲量草鱼约100千克、鲈鱼约90千克。3.观察方法 &(1)污物沉积观察。先后采用筛绢探网捞取、水下摄像设备和人为潜水三种方式对水槽养殖区、漏斗型集污区及养殖水槽下游一定范围的池塘底部污物沉积情况进行了多次观察,观察时间一般在投饲后1小时左右。(2)排污情况观察。对投饲后半小时和次日早晨不同排污操作时间节点的排出污水水色和水量作了观察,对排污操作后的漏斗型集污区污物沉积情况作了潜水观察。二、观察的结果1.污物沉积观察(1)以三种方式对水槽内前、中、后底部污物沉积观察结果表明,筛绢探网未捞取到槽底堆积污物;水下摄像观察可见水槽底部有悬浮絮凝状污物分布,但未见堆积层;人为潜水观察和探摸,槽底光滑,未见有堆积污物。表明水槽养殖区在水流和鱼的活动作用下,残饵粪便等污物未在底部大量沉积而是排出了养殖区。(2)以三种方式对集污漏斗污物沉积情况观察表明,在漏斗四壁和底部有一定量的污物沉积,以底部较多,表明漏斗型集污区构造的集污效果较好。(3)在水槽集污区外池塘一定面积范围内,人为潜水观察探摸发现底部有15~20厘米厚的稀薄污物淤积。表明部分污物未能沉积在集污区而随水流排出。2.污物排出观察 &(1)排污时间节点。投饲半小时后进行排污操作,排出的污水呈棕黄色,表明残饵和粪便得到及时收集排出;如次日早晨排污,排出的污水呈黑灰色,说明残饵粪便在集污区已经过分解发酵。观察表明排污操作的时间节点应该在投饲后半小时左右。(2)排污效果。对排污后的漏斗作潜水观察,发现漏斗四壁和底部已无沉积污物,表明本集污漏斗+集污井+排污泵构成的排污方式排污时瞬间吸力足,排污效果好。三、得出的结果与讨论1.排污效果在本水槽结构、水流速和养殖负载等情况下,采用密网捞取方式,未见水槽前中后底部有污物沉积;摄像和潜水方式观察到水槽前中后底部均有悬浮絮凝状污物存在,但未见污物沉积。三种方式观察表明,水槽中的污物排出养殖区后部分沉淀收集于集污漏斗内,部分排出沉积到水槽外一定区域池塘底部。2.排污操作的时间节点排污观察表明,排污操作的时间节点应该在投饲后半小时左右,有利于残饵粪便在溃散前沉积于漏斗型集污区并及时将其排出系统,减少其发酵分解对水质的影响。3.污物排出集污区影响因素分析污物排出集污区与水的流速、集污区构造和面积、末端底部挡板高度等有关。本观察研究时水槽开启3台推水气泵,是否水流速快了造成污物不易沉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集污区漏斗型构造应有利于减缓水流和污物沉淀,集排污观察表明,漏斗型集污区能有效沉淀收集一定量的污物。集污区面积从理论上讲是越大越有利于减缓水流和污物沉淀,但实际上是个恒量,从建造成本、排污效率等考虑,不可能建造面积太大。本水槽末端底部挡板高度为80厘米,是否为合理高度尚需研究。尤其是是否设置内向导流沿口或斜板过滤装置来改善污物沉积还需作实际试验。4.排出污物处理方式(1)排出系统污物处理。本养殖系统集污区收集到的污物经集污井由水泵排至池埂上的简易人工湿地(长60米、宽1.6米),污水经沉淀和处理,清水再回流入池塘。本处理方式利用现有池埂,投入低,水量基本平衡,但人工湿地处理面积有限,水流滞留时间较短,对污水只能作沉淀和初步处理,且使用一定时间还需作清淤、清整等处理。看来今后利用种养结合稻田或水生经济植物种植田来进行污物处理是发展方向。(2)排出集污区污物处理。本观察研究表明,有一定量的污物已排出集污区沉淀在水槽下游一定范围的池塘底部。据知业内多地也存在此种情况,看来就现有平板型或漏斗型集污区构造的水槽养殖系统,污物排出集污区似不可避免。对此污物的处理方式,目前有的采用在水槽下游一定范围内建设人工湿地来处理,有的在水槽下游一定范围内池底建设拦污围堰,适时用排污泵吸排积污。笔者认为这些处理方式都有一定的滞后性,污物中有机物已溶失于水体,或经分解成无机盐才被湿地植物吸收,对水质已造成一定的影响。能否在水槽下游一定范围内围网放养滤食、碎屑食性的鱼类,摄食水槽中排出的残饵粪便及其絮凝物,以这种食物链的方式在残饵粪便及其絮凝物未分解前就及时被鱼类转化利用,减少污物淤积和对水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5.关于排污率定量研究&&排污率一直是业内普遍关注的一个指标,据笔者所知,目前各地对该养殖系统的排污率都只是感性的估计值,多为定性观察,缺乏定量数据支撑。本文对漏斗型集排污装置在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生产运行中的集排污情况作了初步观察研究,要想量化集排污效率,尚需对污物沉积分布和排出量及流速与集排污的关系等作出基础性定量研究。淮安市农业委员会 &何玉明 &张天虎淮安市科苑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淮安市正禾渔业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张正弼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厂化养殖对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